簡介 (約前340年~約前278年),漢族,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離騷》、《九章》、 《九歌》、 《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離騷》是中國最長的抒情詩。後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部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透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注1: 最近對湖南漢壽縣屈原學會提交的有關“屈原故鄉漢壽說”的研究成果進行鑑定,在仔細閱讀所報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紹後,又到漢壽縣滄港古鎮進行了實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遺蹟和出土文物以及與屈原作品相關描述的印證,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鄉很有可能在漢壽,起碼“屈原故鄉在漢壽”可稱為有根據的新的一說。 生平 家族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樣,羋姓.該姓出自黃帝顓頊系統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於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這就是屈原的故鄉。春秋初期,約公元前7世紀,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稱為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氏。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說就是掌管王族三氏的事務。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麼他和楚國的關係,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屈原的父親叫伯庸。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後來被秦國俘虜的大將屈丐。屈原楚辭《九章》中的《惜誦》曾說道:“忽忘身之賤貧”。很可能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衰落了。 屈原的遠祖是顓頊高陽氏,應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據《史記·楚世家》說,高陽氏六代孫名季連,是楚的創業始祖,姓。周成王時,季連的曾孫熊繹受封於楚,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傳至熊通(一作達),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於屈,子孫就以屈為氏,所以屈是楚國姓的分支。自春秋以來,屈姓歷世都擔任楚國的顯要職位,擔任高階官職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蕩(前後兩見)、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傳。 屈原的父親,《離騷》中稱其名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傳說中屈原還有一姊。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據近代許多人研究的結果,大概不出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間。照甲子推算,那年應該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國曆法的老話是“人生於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為歲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於“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離騷》中說:“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句是說太歲星逢寅[4]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從母體降生了。說明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碩是正月,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說明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則說明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可是個好日子(據鄒漢勳、劉師培用殷歷和夏曆推算,定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陳瑒用周曆推算定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為前340年。 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這4句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8]的天地人三統。這在今天看來,只是個巧合,原無所謂,可在當時卻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初任左徒 屈原是楚國貴族中的傑出人才。精通曆史、文學與神話,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人聰明,口才好。司馬遷《史記》說他是“博聞強志”,“嫻於辭令”。20多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國的令尹只低一級,他對內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釋出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他,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秦。足見屈原曾是楚國兼管內政外交的重要官員。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可是他們的權勢很大,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 以詩歌抒發心情 從頃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國基本上被秦國掌握,俯首聽命,不敢動彈。屈原對此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為力,眼看著國勢日弱,民生多艱,只好以詩歌來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 經歷時期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時局 春秋以來,許多小國經過長期的戰爭,逐漸被大國吞併。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個大國〈燕、趙、魏、韓、齊、楚、秦〉並立爭雄的局面。這以後一直到秦統一六國(前221年),歷史上把這180多年叫做戰國時代。這個時代,各國間鬥爭激烈,攻伐連年,政局動盪。詩人屈原就生活在這個社會大變動的戰國後期。戰國七雄的實力並不平衡,而且隨著各國政治經濟改革的不斷深人,實力不斷消長。戰國初期,趙、魏、韓三國實行了經濟、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強盛過。魏國經李悝變法,還曾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可惜他們的改革不徹底,又加上所處地勢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國處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開拓東北的疆域。經過燕王噲的禪讓,也算對政治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沒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只是受到戰禍較少,還能偏安一方而已。剩下齊、楚、秦三國,開始還勢均力敵,不相上下。 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以後,努力增加生產,鼓勵人民戰鬥情緒,十年之後,國富民強,連年攻擊各國,成為其他六國的嚴重威脅。由於秦的強大,其他六國中的任何一國都已不是敵手。於是有一批策士提出了“合縱”的主張,就是從燕到楚,南北六國聯合成一條縱線,共同反對西方的秦國。主張合縱的代表人物叫蘇秦,前334年,他說動了燕文侯,資助他遊說六國,建立起合縱組織。前318年,蘇秦約縱六國攻秦,楚懷王曾為縱長,可惜被打敗了。與此對立的,秦國也組織一批策士提出了“連橫”的主張,就是西方的秦國與東方六國中的某一國家結成聯盟,形成一條東西向的橫線來攻擊另一個國家。連橫的代表人物是張儀。前328年,張儀為秦相,推行連橫政策,很有成效。屈原生活的戰國後期,七國爭雄的鬥爭,基本上就是合縱連橫的鬥爭。 楚國的內政外交 在秦、楚、齊三國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國家,而且秦佔優勢。所以楚國只有和齊國聯合,才能和秦國相對抗。而秦只有破壞了齊楚聯盟,才能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實現她統一六國的大業。這就是屈原所處時代楚國的外交形勢;就楚國內政方面來說,要想富國強兵,戰勝秦國,就一定要加強法治,限制貴族特權,舉賢授能,發展經濟實力。屈原提倡變法,反對腐敗的貴族統治;主張合縱,堅持聯齊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從戰國七雄爭霸的形勢出發,符合楚國長遠利益的正確方針。 流放 第一次流放 (漢北地區) 屈原第一次流放漢北地區為漢水的上游楚懷王十六年(前313年),為了破楚、齊聯盟,秦國派張儀帶了很多財寶到楚國活動。張儀賄賂了楚國的一批權貴寵臣,又欺騙楚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商、於一帶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懷王不以為然,聽信了張儀的鬼話,就把相印授予張儀,封張儀為相;貪圖六百里的商磚之地,真的和齊國斷絕了合縱之盟;還派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張儀回秦國後裝病,三個月不見楚使。愚蠢的懷王,還以為是張儀怪他絕齊不夠堅決,又派人去辱罵齊王一通。齊王大怒,斷絕了和楚的合縱,反而和秦國聯合起來了。這時張儀才出面對楚使說:“您為什麼不接受土地呢?從某地到某地,長寬六里。”六百里變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氣,歸報懷王,懷王大怒,先後兩次興師伐秦,結果都被秦打敗,喪失八萬軍隊,大將軍屈丐、裨將軍逢侯醜等70餘人被秦軍俘虜,還被佔去漢中大片土地。 這時懷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於是複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重修楚齊之盟。秦兩次大敗楚軍之後,也怕齊、楚復交,於是主動提出退還漢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懷王恨透了張儀,提出不要漢中地,只要張儀頭。秦惠王本不同意,張儀卻胸有成竹地說:“以我張儀一個人就能抵得上漢中的土地,臣願意到楚國去。[11]”張儀到楚以後,賄賂了鄭袖、靳尚之流,在楚懷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語之後,糊塗透頂的楚懷王居然又把張儀給放了;還和秦王結下了婚姻關係。等到屈原使齊回來,說明利害,懷王想追回張儀,張儀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這樣楚國對齊國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懷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齊合秦,去秦迎親;第二年,懷王還與秦王會於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接受了秦退還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縣)。當時屈原雖竭力反對,結果不但無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漢北地區(今安康一帶及漢水上游地區)。 前303年,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韓、魏三國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前301年,楚懷王二十八年,秦以此為藉口,聯合齊、韓、魏攻楚,殺楚將唐昧,佔領了重丘 (今河南泌陽縣東北)。第二年又攻楚,消滅楚軍2萬,又殺楚將景缺。這時,昏庸的懷王才又想起齊楚聯盟的重要,讓太子質於齊以求齊楚聯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這形勢,秦昭王“邀請”,懷王在武關(今陝西商縣東)相會。 屈原此時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前296年,頃襄王三年,懷王死於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楚華人都憐憫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斷絕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區) 前293年,頃襄王六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南韓,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於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準備率領諸侯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楚頃襄王很憂慮,就謀劃再與秦國講和。屈原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和楚華人民一樣,一方面責怪子蘭不該勸懷王入秦,以至使懷王死在秦國,又責怪他不該慫恿頃襄王向秦國屈膝投降。他寫詩抒情,表達了他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懷王最後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這對子蘭形成了威脅,於是子蘭指使靳尚到頃襄王面前進讒,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這次流放的路線,按《哀郢》分析,是從郢都(湖北江陵縣)出發,先往東南順江而下經過夏首(湖北沙市東南)、遙望龍門(郢都的東門)經由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又離開了夏浦(湖北漢口),最後到了陵陽(據說是今安徽青陽縣南)。 自盡 後人寫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12] 秭歸----詩人之鄉 秭歸是中國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位於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四周城牆環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築風格。故有“葫蘆城”之稱。又因城牆均有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漢代始設縣,唐朝時曾設立歸州,民國元年改歸州縣,民國三年改為秭歸縣,一直沿用至今。 傳說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後人為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為“姊歸”,後演變為現在的“秭歸”。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 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後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從唐宋以來,經數次遷址修葺,後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興建,水位升高,於1976年修建此祠。現位於秭歸城東向家坪。改名為“屈原紀念館”。三峽工程的興建,屈原祠將再次遷建。 在樂平裡,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蹟和傳說甚多,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為 “八景”並以景名聯詩一首:“降龍伏虎嘯天來,鄉鼓巖連擂鼓臺。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蕩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八景勝蓬萊”。 秭歸還是歷史悠久的柑桔之鄉,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頌》屈原祠中,曾對桔樹的形象和性格作過深刻的描寫。今天,秭歸已成為中國七大柑桔生產基礎之一。深秋時節,滿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綠葉藏紅果,如詩如畫。 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裡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當即把牛鼻繩解下來給他,從此以後,這裡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紀念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據聞一多《端午考》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 另則傳說屈原死後,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龍搶走了。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棕子來祭祀屈原;賽龍舟則相傳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雖然這些傳說都不可靠(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作品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並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係。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裡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麼都可以奔入筆底。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古歷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遊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豔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這樣的作品,表現了與北方文學不同的特色。 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展為長篇鉅製。《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複雜的現實關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中後,便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發展,北方的文學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後“紹騷”之作,歷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的直接發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蹟為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麴、話本等,繪畫藝術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計。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漢文學史綱要》)。
簡介 (約前340年~約前278年),漢族,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離騷》、《九章》、 《九歌》、 《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離騷》是中國最長的抒情詩。後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部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透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注1: 最近對湖南漢壽縣屈原學會提交的有關“屈原故鄉漢壽說”的研究成果進行鑑定,在仔細閱讀所報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紹後,又到漢壽縣滄港古鎮進行了實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遺蹟和出土文物以及與屈原作品相關描述的印證,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鄉很有可能在漢壽,起碼“屈原故鄉在漢壽”可稱為有根據的新的一說。 生平 家族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樣,羋姓.該姓出自黃帝顓頊系統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於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這就是屈原的故鄉。春秋初期,約公元前7世紀,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稱為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氏。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說就是掌管王族三氏的事務。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麼他和楚國的關係,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屈原的父親叫伯庸。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後來被秦國俘虜的大將屈丐。屈原楚辭《九章》中的《惜誦》曾說道:“忽忘身之賤貧”。很可能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衰落了。 屈原的遠祖是顓頊高陽氏,應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據《史記·楚世家》說,高陽氏六代孫名季連,是楚的創業始祖,姓。周成王時,季連的曾孫熊繹受封於楚,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傳至熊通(一作達),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於屈,子孫就以屈為氏,所以屈是楚國姓的分支。自春秋以來,屈姓歷世都擔任楚國的顯要職位,擔任高階官職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蕩(前後兩見)、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傳。 屈原的父親,《離騷》中稱其名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傳說中屈原還有一姊。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據近代許多人研究的結果,大概不出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間。照甲子推算,那年應該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國曆法的老話是“人生於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為歲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於“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離騷》中說:“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句是說太歲星逢寅[4]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從母體降生了。說明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碩是正月,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說明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則說明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可是個好日子(據鄒漢勳、劉師培用殷歷和夏曆推算,定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陳瑒用周曆推算定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為前340年。 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這4句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8]的天地人三統。這在今天看來,只是個巧合,原無所謂,可在當時卻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初任左徒 屈原是楚國貴族中的傑出人才。精通曆史、文學與神話,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人聰明,口才好。司馬遷《史記》說他是“博聞強志”,“嫻於辭令”。20多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國的令尹只低一級,他對內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釋出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他,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秦。足見屈原曾是楚國兼管內政外交的重要官員。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可是他們的權勢很大,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 以詩歌抒發心情 從頃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國基本上被秦國掌握,俯首聽命,不敢動彈。屈原對此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為力,眼看著國勢日弱,民生多艱,只好以詩歌來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 經歷時期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時局 春秋以來,許多小國經過長期的戰爭,逐漸被大國吞併。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個大國〈燕、趙、魏、韓、齊、楚、秦〉並立爭雄的局面。這以後一直到秦統一六國(前221年),歷史上把這180多年叫做戰國時代。這個時代,各國間鬥爭激烈,攻伐連年,政局動盪。詩人屈原就生活在這個社會大變動的戰國後期。戰國七雄的實力並不平衡,而且隨著各國政治經濟改革的不斷深人,實力不斷消長。戰國初期,趙、魏、韓三國實行了經濟、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強盛過。魏國經李悝變法,還曾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可惜他們的改革不徹底,又加上所處地勢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國處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開拓東北的疆域。經過燕王噲的禪讓,也算對政治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沒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只是受到戰禍較少,還能偏安一方而已。剩下齊、楚、秦三國,開始還勢均力敵,不相上下。 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以後,努力增加生產,鼓勵人民戰鬥情緒,十年之後,國富民強,連年攻擊各國,成為其他六國的嚴重威脅。由於秦的強大,其他六國中的任何一國都已不是敵手。於是有一批策士提出了“合縱”的主張,就是從燕到楚,南北六國聯合成一條縱線,共同反對西方的秦國。主張合縱的代表人物叫蘇秦,前334年,他說動了燕文侯,資助他遊說六國,建立起合縱組織。前318年,蘇秦約縱六國攻秦,楚懷王曾為縱長,可惜被打敗了。與此對立的,秦國也組織一批策士提出了“連橫”的主張,就是西方的秦國與東方六國中的某一國家結成聯盟,形成一條東西向的橫線來攻擊另一個國家。連橫的代表人物是張儀。前328年,張儀為秦相,推行連橫政策,很有成效。屈原生活的戰國後期,七國爭雄的鬥爭,基本上就是合縱連橫的鬥爭。 楚國的內政外交 在秦、楚、齊三國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國家,而且秦佔優勢。所以楚國只有和齊國聯合,才能和秦國相對抗。而秦只有破壞了齊楚聯盟,才能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實現她統一六國的大業。這就是屈原所處時代楚國的外交形勢;就楚國內政方面來說,要想富國強兵,戰勝秦國,就一定要加強法治,限制貴族特權,舉賢授能,發展經濟實力。屈原提倡變法,反對腐敗的貴族統治;主張合縱,堅持聯齊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從戰國七雄爭霸的形勢出發,符合楚國長遠利益的正確方針。 流放 第一次流放 (漢北地區) 屈原第一次流放漢北地區為漢水的上游楚懷王十六年(前313年),為了破楚、齊聯盟,秦國派張儀帶了很多財寶到楚國活動。張儀賄賂了楚國的一批權貴寵臣,又欺騙楚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商、於一帶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懷王不以為然,聽信了張儀的鬼話,就把相印授予張儀,封張儀為相;貪圖六百里的商磚之地,真的和齊國斷絕了合縱之盟;還派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張儀回秦國後裝病,三個月不見楚使。愚蠢的懷王,還以為是張儀怪他絕齊不夠堅決,又派人去辱罵齊王一通。齊王大怒,斷絕了和楚的合縱,反而和秦國聯合起來了。這時張儀才出面對楚使說:“您為什麼不接受土地呢?從某地到某地,長寬六里。”六百里變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氣,歸報懷王,懷王大怒,先後兩次興師伐秦,結果都被秦打敗,喪失八萬軍隊,大將軍屈丐、裨將軍逢侯醜等70餘人被秦軍俘虜,還被佔去漢中大片土地。 這時懷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於是複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重修楚齊之盟。秦兩次大敗楚軍之後,也怕齊、楚復交,於是主動提出退還漢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懷王恨透了張儀,提出不要漢中地,只要張儀頭。秦惠王本不同意,張儀卻胸有成竹地說:“以我張儀一個人就能抵得上漢中的土地,臣願意到楚國去。[11]”張儀到楚以後,賄賂了鄭袖、靳尚之流,在楚懷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語之後,糊塗透頂的楚懷王居然又把張儀給放了;還和秦王結下了婚姻關係。等到屈原使齊回來,說明利害,懷王想追回張儀,張儀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這樣楚國對齊國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懷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齊合秦,去秦迎親;第二年,懷王還與秦王會於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接受了秦退還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縣)。當時屈原雖竭力反對,結果不但無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漢北地區(今安康一帶及漢水上游地區)。 前303年,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韓、魏三國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前301年,楚懷王二十八年,秦以此為藉口,聯合齊、韓、魏攻楚,殺楚將唐昧,佔領了重丘 (今河南泌陽縣東北)。第二年又攻楚,消滅楚軍2萬,又殺楚將景缺。這時,昏庸的懷王才又想起齊楚聯盟的重要,讓太子質於齊以求齊楚聯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這形勢,秦昭王“邀請”,懷王在武關(今陝西商縣東)相會。 屈原此時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前296年,頃襄王三年,懷王死於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楚華人都憐憫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斷絕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區) 前293年,頃襄王六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南韓,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於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準備率領諸侯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楚頃襄王很憂慮,就謀劃再與秦國講和。屈原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和楚華人民一樣,一方面責怪子蘭不該勸懷王入秦,以至使懷王死在秦國,又責怪他不該慫恿頃襄王向秦國屈膝投降。他寫詩抒情,表達了他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懷王最後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這對子蘭形成了威脅,於是子蘭指使靳尚到頃襄王面前進讒,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這次流放的路線,按《哀郢》分析,是從郢都(湖北江陵縣)出發,先往東南順江而下經過夏首(湖北沙市東南)、遙望龍門(郢都的東門)經由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又離開了夏浦(湖北漢口),最後到了陵陽(據說是今安徽青陽縣南)。 自盡 後人寫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12] 秭歸----詩人之鄉 秭歸是中國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位於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四周城牆環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築風格。故有“葫蘆城”之稱。又因城牆均有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漢代始設縣,唐朝時曾設立歸州,民國元年改歸州縣,民國三年改為秭歸縣,一直沿用至今。 傳說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後人為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為“姊歸”,後演變為現在的“秭歸”。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 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後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從唐宋以來,經數次遷址修葺,後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興建,水位升高,於1976年修建此祠。現位於秭歸城東向家坪。改名為“屈原紀念館”。三峽工程的興建,屈原祠將再次遷建。 在樂平裡,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蹟和傳說甚多,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為 “八景”並以景名聯詩一首:“降龍伏虎嘯天來,鄉鼓巖連擂鼓臺。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蕩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八景勝蓬萊”。 秭歸還是歷史悠久的柑桔之鄉,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頌》屈原祠中,曾對桔樹的形象和性格作過深刻的描寫。今天,秭歸已成為中國七大柑桔生產基礎之一。深秋時節,滿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綠葉藏紅果,如詩如畫。 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裡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當即把牛鼻繩解下來給他,從此以後,這裡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紀念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據聞一多《端午考》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 另則傳說屈原死後,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龍搶走了。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棕子來祭祀屈原;賽龍舟則相傳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雖然這些傳說都不可靠(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作品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並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係。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裡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麼都可以奔入筆底。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古歷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遊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豔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這樣的作品,表現了與北方文學不同的特色。 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展為長篇鉅製。《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複雜的現實關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中後,便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發展,北方的文學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後“紹騷”之作,歷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的直接發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蹟為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麴、話本等,繪畫藝術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計。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漢文學史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