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詹濤瑞
-
2 # 千古紅顏的歷史故事
雖然中原各國彼此相互之間戰爭不斷,但是對於北方匈奴的防範從未疏忽和放鬆過,其中,以趙國、秦國和燕國最為突出,他們在各自國土上,都有需要防範的蠻夷,尤其以燕國、趙國修建的長城,都是為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即使中原列國之間發生再慘烈的戰爭,用於防守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軍事力量基本上不會抽調出來投入到中原內部的戰爭中,不管是哪一國,一旦將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力量抽調到中原內戰,都有可能讓匈奴有可趁之機,北方匈奴如果入侵中原,就會造成像西周末年一樣,野蠻的犬戎攻佔了西周的國都,犬戎大肆劫掠,一片狼藉……堂堂中華大地,被犬戎踏平,實乃中原各國的恥辱,所以這也是中原各國的不抽調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力量參與中原內戰的一種自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過:“一個國家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戰國時期,也是如此。
趙國被北方匈奴偷襲,但是常年駐守趙國代郡、雁門郡邊境地區防禦匈奴的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以李牧的實力,抵禦北方匈奴的騷然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留在趙國國內的軍事力量還是比較強大,有名將司馬尚和老將廉頗(後期被趙王棄用)等,所以秦國並沒有十足把握在短期內一定能夠滅掉趙國。
雖然秦國沒有在北方匈奴偷襲趙國時攻打趙國,但是秦國並沒有放棄對趙國的戰爭。但秦將一直以來都怕跟李牧交戰,因為李牧曾經於公元前233年大敗秦軍於肥(今河北盧龍),因戰功卓著而被封武安君。於是他們放棄了使用武力攻打趙國的策略,進而使用反間計,用重金收買趙幽繆王身邊的寵臣郭開,郭開於是造謠說李牧與司馬尚想謀反。幽繆王趙遷昏庸無能,聽信了讒言,用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並且殺死李牧,最終導致趙國被秦國所滅。
-
3 # 大秦鐵鷹劍士
趙武靈王趙雍胡服騎射後開始拓展趙國領土,趙雍首先將國中國的中山國滅了,結束了趙國內部還有國家的歷史。接著趙雍擊敗了東胡,又威懾燕國不敢南下,匈奴蠢蠢欲動,於是趙雍打算從匈奴取地擴大趙國,開始了北伐匈奴的戰爭。
趙雍起兵擊匈奴最擔心的是秦國從背後偷襲趙軍,秦匈夾擊趙軍,則趙國休矣!趙雍曾經扶持嬴稷當秦王,但是宣太后太強勢了,秦國大政皆出於宣太后,於是趙雍決定親自拜訪秦國。趙雍化身為趙國訪秦副使,特意去秦國試探了一番虛實,正使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大師。荀子和趙雍二人入秦檢視秦國,荀子當時年輕,故凡事看趙雍臉色行事。
趙雍入秦後走的偏僻小路,他要切實瞭解秦國的真實國力!趙雍發現秦國鄉野生機勃勃,百姓努力生產,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官吏按時出來督導百姓從事農業生產。秦國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意志高昂;秦國官吏奉公守法、勤於公務,明於政事,貪汙腐敗吃拿卡要的事沒有。趙雍見了秦王之後,說秦國與匈奴共謀趙國,則趙國休矣!秦王說秦趙同源,皆嬴姓之後,內爭是華夏家事,絕不與外族匈奴同謀華夏,犬戎破鎬京之事不可上演。趙雍聽了秦王話後又再見宣太后,宣太后亦表示秦不與匈奴同謀華夏!趙雍得到秦國高層態度後,下定決心討伐匈奴!
荀子老了以後寫了《強國篇》來描寫他入秦的所見所思,其語曰: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趙雍起趙國精兵十五萬北上擊匈奴,婁煩、東胡等遊牧民族各派兵協助趙國攻擊匈奴,秦國亦派十萬騎兵列陣秦匈邊境。秦軍出動的目的有三:其一防止趙國戰敗後匈奴趁勝入侵華夏;其二、防止趙國戰勝後趁勝入侵秦國;其三、給趙國壯大聲勢,畢竟擊敗匈奴對秦國有利!故秦軍大將給趙雍傳信,若趙軍不敵匈奴,可與秦軍聯合進攻匈奴!趙雍一戰擊潰匈奴主力,設定雲中、九原兩郡,因秦軍在邊境防備,故趙雍沒有進攻秦國的九原郡;同樣有秦軍在趙軍背後,戰敗後匈奴亦不敢聚軍再戰!
-
4 # 坦克寶貝
別在那用現在人的情感揣測古人的心態!事實是,以當時邊境線形態,趙國直面匈奴的兵鋒,秦國當時的國境線並不直面匈奴的威脅,等於說是趙國以一國之力替華夏抵擋了匈奴的主要進攻,還以一已之力滅了匈奴主力,,秦國和另外五國不僅不幫忙還一個勁兒的在背後使絆,不齒。外加一句,趙軍是我最敬佩的軍隊,靠信仰和榮譽而戰,比靠砍頭領賞作戰的秦軍不知強了多少倍!
-
5 # 歷史三日談
秦國根本沒有背後捅刀子的理由,雖然經春秋戰國之後,歷史上多把注意力關注在戰國七雄的紛爭身上,其實來自北方,也就是長城外的威脅一點不小,戰國七雄當時在北方有邊界的秦國、趙國以及居於北境的燕國。
當時的秦國面臨的是羌人的威脅,燕國面臨的是東胡,而趙國局勢最兇險,面臨的是一場強大的匈奴的威脅,三個國家也是修築防禦工事――長城最積極的,由西向東,分別由秦長城,趙長城以及燕長城。
後世多知道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其實這萬里長城,很大的一部分就是這三國長城的聯絡溝通,也就是說基本的雛形早已有之,秦始皇需要做的就是完善連線。
當然能夠使得三國不顧及來自背後的威脅,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在防禦北方少數民族身上,證明不論羌人、匈奴還是東胡帶來的威脅,絕不是肌膚之痛,而是深入骨髓的死症,必須謹小慎微的防微杜漸。
戰國七雄雖然互為對手關係,但在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問題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任何一支少數民族武裝打進來,都是對中原農耕文明的最大威脅。
秦趙兩國對峙,趙國回兵打擊北方的少數民族邊患,秦軍能夠做到按兵不動,基本上就是對趙國最大的支援了,若是不然,趙國亡,秦軍就會面臨更強大的敵人,趙國的敵人就會變成秦國的敵人,趙國的邊患問題就會成為秦國的邊患問題。
讓別人幫自己處理問題,永遠都比自己直接面對問題輕鬆。
-
6 # 超然視野
秦國變法後,經過兩代君王的努力,基本上打垮了威脅秦國核心腹地關中的威脅魏國,而經過對魏國的戰爭,秦國雖然樹立了信心,但戰爭本身就是相互消耗的,秦國也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損失,而隨後與趙國的戰爭也是勝敗各半,秦國也未必損失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和士兵!
因此對於秦趙兩國的再次兵戎相見,秦國國內也急於獲得喘息,對於趙武靈王進攻匈奴,秦國沒有趁機抄趙國的後路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秦國自己國力前期與趙魏國交戰損失巨大,而最近的秦趙兩國戰爭又以秦國的慘敗為結果,秦國實際上仍然畏懼趙國回兵與秦國激戰,此時的秦國蓄養恢復國力才是重點!
第二,不僅僅是燕趙兩國受到匈奴的騷擾,秦國北部和西部同樣受到匈奴的騷擾,尤其是滅掉義渠國後,直接與匈奴接壤,時不時的北匈奴劫掠幾乎是常態!趙國進攻匈奴很顯然對秦國解除北部威脅有好處!
第三,對於秦國而言,匈奴與趙國都是必須面對的敵人,最高的策略就是讓他們相互攻伐,消耗實力,秦國也可以藉此機會修養生機,即使趙國打敗匈奴那也是付出了巨大傷亡的,相對於兵強馬壯的匈奴威脅能小一點!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那也是秦王能夠想到的!
第四,此時戰國的態勢是楚國依然強大,雄居南方,而齊國也是兵強馬壯的陳兵山東,魏國雖然不是當年的強國,卻仍然與南韓一起擁有一定的實力,此時偷襲趙國,自己的老基地被這些國家突襲怎麼辦呢?
第五,秦國當時還有內政的問題,秦國廟堂此時也動亂不堪,新老秦王更替,不同勢力的力量相爭秦王寶座!很顯然根本沒有心思!
-
7 # 風輕雲淡27164
人家戰國七雄怎麼打都是自家兄弟間的事,四周蠻夷敢來找死,那樣性質就不同了,起碼得把外敵趕走才繼續爭家產啊。
-
8 # 五味社
秦趙關係和趙國軍事實力,不允許秦國滅趙。
一,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令趙國軍事實力大增,成為戰國中後期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一直到長平之戰,趙國才失去與秦國抗衡的實力。尤其是在趙武靈王時期,趙國的軍事實力完全是令秦國膽寒的,更何況趙國佔領榆中地區,對秦國形成滅頂之勢。趙武靈王去世後的第25年,即公元前270年,閼與之戰中,趙國大敗秦國,秦昭襄王知趙國之強,啟用范雎為相,制定國策“遠交近攻”。
二,趙武靈王時期,秦國與趙國之間關係較為融洽。秦相樓緩原為趙武靈王的大臣,一直致力於秦趙兩國的友好;秦昭襄王是在趙武靈王的擁立下,成為國君;秦昭襄王即位前三年,秦國內戰,導致秦國實力大減。
換言之,趙武靈王時期,秦國是在趙國的威脅下度日,完全沒有與趙國抗衡的實力。如果沒有沙丘宮變,也許趙武靈王真的能滅亡秦國。
-
9 # 歷來現實
自從韓魏趙三家分晉後,三家走入不同的歷史軌跡。
南韓鄰國比較少,是三家裡面最不顯山漏水的一個。
魏國在戰國前期靠“魏武卒”刷足存在感,儼然地區霸主。
趙國最悲催,適合耕種的土地位於東南方,面積不大,整個國土被中山國阻隔,從東南到西北,還需要跨越國境。
鄰國眾多,強敵環伺。
西有最大苦主秦國,南與魏、韓相交,實力都比自己強,東北與燕國接壤,東方與大國齊國相接,戰國七雄,它不得不與六個打交道,數量排名第一。
這還算好,七雄基本都是表面尊重周王室的諸侯,至少還有共同的淵源和語言。而國中之國的中山國以及北方的林胡、樓煩、東胡、義渠、空同等少數民族地區卻都能與他們產生摩擦。
離天堂太遠,離強悍的遊牧民族太近,這是趙國曆代君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於是有了趙武靈王趙雍的“胡服騎射”,別說這是借鑑對手的“師夷技長以制夷”的巧思了,其實那根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胡化”。
不管過程多麼悲催,好處是,趙國終於熬過去了,建立了七雄之中最強大的騎兵部隊,軍人中也有大量善戰的胡人及後裔,相繼壓垮了中山國,趕跑了林胡,吸收了樓煩,把領地一點點向北方延伸,做好了北伐匈奴的準備。
還有一個大問題需要解決,假如趙軍進擊西北的匈奴人,後防難免空虛,你們五個諸侯國會不會趁火打劫?
帶著這個疑問,趙雍把目光先投向了西邊的強秦,其他的諸侯國該結連的已經結連,不會有短時間內的不愉快,而秦國,則是趙國的老苦主。說起來,兩國國君還都是一家人,商紂王手下大臣飛廉是他們共同的先祖,都應該是嬴姓趙氏,《史記》裡也明確的指認秦始皇名字叫做趙政。但這一點不妨礙兩國之間的吞併戰爭,親兄弟還捅刀子呢,更何況拐了幾百年彎路的親戚。
到了趙雍在位期間,兩國間的鬥爭形勢向趙國發生了可喜的轉變,趙雍忍不住想轉守為攻,開始覬覦秦國的土地。但秦趙之間的邊境,大部分是山區,不利於趙國久負盛名的騎兵力量進攻,除非從秦國北部黃河中游平坦的河套地區繞行,但河套地區以及河南地都是是匈奴人的地盤。
再說當時的秦國,此時是宣太后(電視劇中的羋月)掌權時期。她老人家已經拿下了匈奴人義渠王,把義渠之地收為己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上郡、隴西郡和北地郡三郡。三郡以北的河南地,仍然活躍著匈奴人的各部落,秦國也有很多軍事力量被北方的匈奴人牽制,他們的做法與燕華人防備東胡一模一樣,那就是修建長城。
趙雍劍指河套地區的五原、九原、雲中一帶,是因為這裡是匈奴人據有的少見的適合農耕的好地方,距離趙國又不太遠,關鍵是,從這個地方南下攻秦,從地利上一馬平川,似乎最好不過。
問題只有一個,趙國在去收拾匈奴人的時候,秦國會不會從後方響應趙匈雙方的戰爭,起到匈奴人“聯邦”的作用?趙雍此時已經退位給兒子趙何(趙惠文王),安心做主抓軍事的主父(太上皇),他意欲打探秦國的虛實,決定兵行險著,自己擔任趙國副使,出使秦國。
秦昭王本來就是在趙武靈王趙雍的公開支援下即位的,但之前兩人沒見過面,秦昭王見到了這位趙雍副使先生,覺得這傢伙氣場很強,秦昭王和宣太后分別答應趙雍,在趙國北伐匈奴之際,不針對趙國搞軍事行動。
趙雍窺視了一番秦國朝政後,怕秦昭王和宣太后疑心,主動離開使者團,快馬加鞭趕回趙國,待到秦國反應過來去追,已經鞭長莫及了。
這件事使得秦昭王和宣太后對趙雍有了很深刻的認識,知道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傢伙相當可怕,但同時,他們卻遵循了承諾,在趙國對匈奴用兵之時,並未襲擾趙國。當然,他們知道假如趙國得手之後,秦國勢必北方吃緊,但畢竟五原九原之地與秦國還隔了一個河南地呢。不管趙國與匈奴在黃河北岸打得如何慘烈,對於秦國來說,完全可以做到鷸蚌相爭,只需要做好防範工作,大軍鋪陳北方邊境,杜絕趙國假道伐虢,便可坐收漁翁得利。
“尊崇周王室,諸侯不兼併,侵奪外夷地”這種“尊王攘夷”的精神,雖然到了戰國時期,執行力大打折扣,諸侯早已兼併個不亦樂乎,對周王室表面的尊重也日益衰減,但諸侯國在名義上,畢竟都是華夏內部紛爭。在侵奪外夷地這種夷夏戰爭面前,必須要站穩立場,一致對外,這才是政治正確。
關鍵時刻,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就能帶領大夥去北擊山戎,歷史發展到了趙雍北伐匈奴之時,“夷夏之防”的觀點仍舊根深蒂固,“諸夏”之間親暱也好,憎惡也罷,畢竟是華夏的家務事。你秦國雖強,卻一直努力證明自己也是華夏諸侯,節骨眼上去結連胡人,必為諸侯不齒。 -
10 # 珞珈山的貓
華夷之別。使得秦國支援趙國抵抗北方的蠻夷入侵!
儘管在戰國時期,山東六國與秦國之間矛盾重重,互相征伐不斷。然而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七個諸侯國以及其他小的諸侯國卻形成了一個共識。那便是各諸侯國君都是由周天子冊封的華夏子孫。而華夏大地周邊的蠻夷部落卻是華夏民族的世仇敵人。
因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屬於內部戰爭,而與北方的蠻夷接壤的各諸侯國。紛紛修建起了長城,抵禦遊牧民族入侵。這邊就是華夏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民族有別。因此當趙國去抵抗遊牧民族的入侵時,秦國必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與遊牧民族聯手夾擊趙國。這是會引發群起而攻之的大事件!
遊牧民族不僅是趙國的心頭之患。也是秦國的敵人!周朝時期,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幾百年的時間裡,北方的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之間矛盾不斷。遊牧民族不僅經常騷擾與遊牧民族最為接近的趙國邊境,對於位於西部邊陲的秦國也是經常侵擾邊關。因此在面對遊牧民族的侵擾時,秦國與趙國這兩個本就同宗同源的諸侯國有著共同的利益,同時有著共同的敵人。儘管秦國和趙國之間也有著矛盾,但是這一矛盾遠遠小於秦國與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源遠小於趙國宇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因此北方的遊牧民族實際上是秦國、趙國等諸侯國的共同敵人。
遊牧民族的侵略屬性,使得秦國不敢與之結盟攻打趙國。遊牧民族不同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遊牧民族沒有那麼多的周禮約束自己。遊牧民族更多的是看重利益而非盟友關係。因而倘若秦國與遊牧民族共同夾擊了趙國並且取得了勝利,那麼很難保證遊牧民族不趁著士氣正勝繼續攻打西部的秦國。畢竟在遊牧民族眼中,這中原地區的一個個諸侯國都是其侵略的潛在物件和掠奪物質女人的寶地。唇亡而齒寒,倘若真的讓遊牧民族佔據了趙國的領土,對於秦國來說,實際上是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麻煩和潛在的威脅。因此,華夏與蠻夷部落本就有別;秦國與趙國有著共同的敵人;遊牧民族的自身的侵略性。這三點都使得秦國在趙國和遊牧民族發生戰爭時,選擇站在了趙國這一邊。
你覺得秦國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所做出的選擇是否是正確的呢?是否錯失了消滅趙國的最佳時機呢? -
11 # 梁老師說歷史
題主說的這件事挺模糊的,感覺應該指的是,當年趙武靈王北伐匈奴的事。
這件事要問為什麼秦國沒有趁著趙國防守空虛偷襲?那完全是因為秦國自己的事也忙不過來,手裡壓根就無兵可派,想偷襲也來不了。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當時的一個大背景。話說在公元前三百五十六年到公元前三百五十年,秦國發生了改變中國歷史的一場非常徹底的變法運動——商鞅變法。
從這裡開始,秦國的國力日漸上升,逐漸對各諸侯中中國產生了軍事力量上的優勢。
那麼在這種秦國給予的壓迫下,東方列國這就開始了合縱攻秦國,這就是公元前318年發生的,縱橫家公孫衍聯合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的事情。
但沒有想到的事情是,五國聯軍打到了函谷關,就被秦軍一舉擊敗。
五國聯軍失敗之後,這就有了秦國不斷的出兵開始進攻韓魏趙的事情。
這裡邊損失最大的就是韓,在公元前308年秦國的甘茂帶兵攻入韓,最終在第二年的時候,就佔據了原本屬於韓的崤、函之險的東段,至此這個險要的地方就落入了秦國的手中。
這樣崤、函天險就全部控制在秦國的手裡,那麼秦國憑藉這些險要之地,就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的境地。
從這裡開始,東方列國想要進攻秦國,基本上就歇菜了。
為什麼呢?因為東方列國想要進攻秦國,通常就兩條道,一條是過函谷關,但函谷關的威名我們都是知道的,它是被秦國牢牢地把控在手裡。
第二條是過武關,本來武關是把控在楚國手裡,但楚國帶領五國聯軍敗於函谷關之下,就遭遇到了秦國一連串的打擊,隨後不僅丟掉了武關,還把漢中給弄沒了。
所以當時,想要攻取秦國並不容易。
那麼在五國聯軍失敗之後,秦國肯定要報復,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的時候,秦國攻取了趙國的中都和西陽,到了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不僅攻取了趙國的藺,還把趙國的將軍趙莊給俘虜了。
所以趙國認清了一個事實,依靠列國聯合抵抗秦國是不可能的,還得自己來。
那麼從這裡開始,趙國不僅不和其他列國聯合抵抗秦國,還和秦國進行了聯合。
後來發生的事情,就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舉例說明:
到了公元前二百九十八年的時候,被秦國罷黜了相位的孟嘗君組織了三國伐秦。
齊,韓,魏三國聯軍打過來之後,兩年後攻入函谷關,最終逼迫秦國求和,還迫使秦國歸還了韓,魏的一些土地。
這是東方列國第一次攻入函谷關,這一次之所以能夠成功,這要得益於當時的齊國和秦國的國力相當。
但這一次攻打秦國,也落下一個後遺症,齊國認為打秦國自己撈不到便宜,畢竟齊國離秦國太遠了,三年仗打下來耗費巨大,獲利反而沒有其他諸侯國多,有點得不償失的意思,所以從這裡開始,齊國對於秦國的態度就曖昧起來,也不再參與攻打秦國的事情。
這也就讓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得以發揮出來,只能說齊國還太嫩了一點,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願意快快樂樂地去死,以至於最後的齊王被活活的餓死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那麼在失去齊國這個頂樑柱之後,就憑藉三晉三個諸侯王攻秦就不用說了,防守都困難。
所以在三國成功打進函谷關之前,秦國報復趙國之後,趙國就在公元前307年開始了改革,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胡服騎射。
當時趙國很多人都在反對這件事,而趙武靈王作為少數派力排眾議進行了改革,從這裡開始趙國就有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軍事實力開始顯著的增加。
有了軍事,趙武靈王不僅想要擴充地盤,還有了攻打秦國的心思,這就是後來的攻秦策略,不過可惜的是,趙武靈王被活活的餓死在自己的宮殿裡,這件事也就無疾而終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趙武靈王在軍事實力得到加強之後,又做了那些事。首先第一步,趙武靈王從胡服騎射開始,到公元前296年,這十一年的時間裡,盯上了中山國。
為什麼盯上中山國呢?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中山國的位置恰好就在趙國的內部,是一個國中之國,所以趙國想要強大起來,必然要消滅中山國。
當時趙武靈王動用了二十萬兵馬,才將中山國給徹底滅掉了。
其實趙武靈王在這個階段,不僅將矛頭指向了中山國,還將矛頭指向了林胡,樓煩和東胡這些北伐少數民族。
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擴充套件領土面積,畢竟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廣大的領土支撐是不可能實現的。
而中原地區就沒有趙國可以擴張的空間,所以趙國只能向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擴張。
趙武靈王這麼做,也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穩定的後方,為了進攻秦國做好準備。
所以在歷史上,也就是公元三百零六年的時候,趙武靈王不僅進攻了中山到寧葭這一段,還進攻了林胡,在強大的攻勢面前,林胡王表示服從趙國。
而樓煩在林胡的西邊,趙武靈王在降伏了林胡之後,又在公元前二百九十七年的時候,進攻了樓煩。
從這裡開始趙國就統治了林胡和樓煩,並且在西北邊境上設定了雲中和雁門兩個郡。
而林胡和樓煩的歸順不僅僅讓趙國的土地面積擴大了,趙國還從林胡和樓煩兩個少數民族中招收到了大量的馬匹和人員。
我們都知道,這兩個民族都是馬背上的民族,天生的騎兵種子,所以這又進一步地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
其實在消滅中山國的戰事中,就有這些招收過來的少數民族的騎兵。
至此,趙國的土地面積,北部邊境已經推到了陰山南麓,西北更是推到了河套以北地區。
說這些地名沒感覺,換成現在的地名就知道多大了,就是現在內蒙古的集寧,呼和哈特,包頭這些地區,當時都在趙國的版圖之內。
那麼在這種局勢之下,其實趙國已經對秦國形成了一種居高臨下,由北向南進攻秦國的戰略基地。
所以不是秦國想要打趙國的主意了,而是趙國想要打秦國的主意。
事實上,當時趙武靈王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不然也不會在滅掉中山國之後,就把王位傳給了王子何,而自己就專心致志的處理起了軍務。
其實這個時候趙武靈王更多的是想把注意力,放在進攻秦國的計劃上了。
以至於後來,趙武靈王不惜以身犯險,喬裝打扮一番去了秦國的首都一探虛實。
按照史書上的說法:
欲自略地形,因觀秦王之為人也
那麼趙武靈王想要透過這次以身試險,目的有兩個。
第一個是勘查一下地形,為以後進攻秦國做進一步的準備工作,第二是觀察一下秦國現在的統治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裡包括能力和性格,也是為日後進攻秦國做準備。
可以說,趙武靈王為進攻秦國做好了一大半的準備。
趙武靈王之所以這麼做,最為主要的原因,秦國給予各國施加的壓力太大了,尤其是挨著秦國比較近的趙國,已經可以遇見雙方絕對是你死我活的境地。
這也是為什麼,趙武靈王在收服林胡和樓煩,進一步滅掉中山國之後,就開始對秦國上心的一個根本性的原因。
說到這裡問題就來了,那麼趙武靈王為什麼沒有先去進攻秦國,而是先去打了匈奴?這其實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在趙武靈王將林胡和樓煩降伏之後,大漠上的匈奴就開始活躍起來了。
我們都知道,匈奴在歷史的習慣,他們一旦活躍起來,必定會南下進行掠奪,畢竟草原上的生活困苦。
一場大雪,將牛羊凍死,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不僅要面臨破產的危機,連口糧都不會存在了。
所以對於匈奴的這種南下襲擾,當時趙國也做出了反應。
首先發動軍民開始在北邊修築長城。
根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國的北長城:
“自代並陰山下,至高為闕塞”
那麼這段長城具體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呢?大概位置是從內蒙古的烏拉特前旗往東走,過包頭,走烏拉山再向東,沿著大青山,過呼和浩特市,卓資,集寧,最終到河北省張北縣。
所以防禦線是很長的。
那麼第二條就是,大量的移民往邊地充實。
關於移民,《水經注.河水》就有記載:
“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
吏大夫奴指的是各級官吏的私家奴僕,把他們遷往了九原地區,用來增強邊防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城牆修得再高,也頂不住匈奴人侵襲,其實在當時不僅有匈奴人侵襲,東胡也是一個騷擾趙國的民族。
東胡在春秋時期其實一直在燕國北部活動,時間走到戰國時期,東胡的勢力範圍擴大了,延長到了趙國的東北部。
之前趙國就打敗過東胡,後來東胡的勢力又起來了,這就背叛了趙國,又開始對趙國進行襲擾。
所以趙國在北方這一塊,不僅僅有匈奴是敵人,還有東胡。
也就是說在趙國北邊,最開始有四個少數民族襲擾趙國,而趙國透過降伏林胡和樓煩,擴大了自己的疆域,而針對另外的東胡和匈奴是屬於防範性質的。
那麼後來東胡和匈奴對於趙國的襲擾,劫掠當地人口,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趙國這才開始將目光從秦國的身上轉移,盯在了這兩個少數民族的身上了。
說到這裡就回到了題主的問題中了。趙國的心思秦國不可能看不出來的,那麼趙國將注意力放在北邊的匈奴和東胡,秦國為什麼不在後邊進行襲擾,讓他兩頭不相顧呢?
畢竟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消弱趙國,為以後針對趙國鋪平道路。
第一點:當時秦國國君是秦昭王,他的年齡還小,權力是掌握在宣太后手上。
我們知道宣太后是一個厲害的人物,但論軍事才能宣太后差趙武靈王不是一星半點兒啊!
要知道趙國的崛起就是在趙武靈王手裡完成的,無論眼光還是經驗都不如趙武靈王。
而洞悉這一點,是趙武靈王喬裝打扮之後入秦國偵察出來的結果。
第二點,當時的秦國有以個最為重要的事情要做。
秦國也在積極地擴充套件自己的領土,為以後吞併六國做準備,所以他的兵力在東北開疆拓土和齊國再一較高下。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國的重兵其實都是集中在函谷關附近的,北邊靠著趙國的地方,防禦兵力也就湊活夠用而已,要是讓這些兵力去襲擾趙國,別想了,辦不到的。
不是說秦兵很厲害嗎?僅僅一個襲擾都做不了嗎?
說一件事就明白了,在公元前三百零二年的時候,五國伐秦,在西北的少數民族首領義渠,趁著這個功夫就出兵了,直接將秦國的軍隊擊潰了。
所以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秦國確實強大,但他要是,一邊應對函谷關,一邊抵擋北方威脅,他還是做不到兩頭兼顧的。
那麼趙國在攻打匈奴的時候,秦國恰好在函谷關囤積重兵,也是這種形式,不可能去找趙國的麻煩。
以上兩點就是秦國不能襲擾趙國的原因。
當然也是因為這個局面,趙武靈王一開始想要動秦國沒有想動匈奴的原因。
因為在當時的局面下,趙國佔據了雲中和九原兩郡之後,對於秦國來說已經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地位。
所以當時趙武靈王的戰略計劃就是帶著趙國軍隊直搗秦國都城咸陽。
當時這件事要是做了的話,就算是打不下咸陽,也會把秦國的部署給打個稀爛。
逼迫秦國從東邊的函谷關緊急調兵,而這個調兵,估計就是永久性的了,畢竟秦國要始終防範來自北邊的威脅了。
不過在公元前二百九十五年的時候,趙武靈王爆發了公子章的爭位之亂,以至於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
而趙武靈王一死,後來的趙王一個比一個差勁,別說擴大疆域和爭霸中原了,野心就沒有剩下多少了。
最後連趙武靈王打下來的疆域都沒法維持,最終被趙武靈王作為進攻秦國的基地雲中和九原兩郡都沒有了。
至於趙國的防禦線,又退了回來,維持在了代和雁門一帶了。
回覆列表
戰國時期很多事都很奇葩的,人是甲國的,任職在乙國,丙國開出更誘人的條件,他又去丙國任職,而且你跑出去了,他們也不向對方要人。還有的人可以同時在幾個任職,最出名的就是蘇秦!所以說說秦國為什麼不乘機滅了趙國,可能有“盜亦有道”,不趁火打劫,不落口實。同時也不給其他國家出兵的理由。
再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趙國與蠻夷打仗,不管誰贏誰輸,對秦國都有利,最起碼自己不用去打兩家。再說,那時候進攻,對趙國來說秦國是強國,大敵當前,自然要壓重兵拼死抵抗,那秦國的傷亡也會多些!在冷兵器時代,兵力的多寡對戰局起了絕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