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糧油

    這個問題問好!

    當然,選擇直接賣掉,主要原因還是現在外出打工的多,賣掉之後省事,可以隨時出去打工,賺更多的錢。

    當然,肯定也有自己先拉回家存起來等合適的價位再賣的,那麼今年的小麥行情會是怎樣的呢?

    首先今年的小麥託市價格下調了,只有1.12元,中間再給你扣扣水雜、質量等級等,如果手裡是普麥的話,農民自個在家裡能賣個1.1元就算是高價了。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這兩年國家手裡面普麥不缺,庫裡還有好幾千萬噸,託市價格下調就是為了去庫存。但是優質麥國內還是比較緊俏的。

    從去年的收購行情來看,優質麥從最初的1.2元左右,到後期上漲接近1.4元的價位,所以,家裡種的是優質麥想等等看的話,還是可以的。

  • 2 # 宗元三農堂

    我們這裡是小麥的主產區,目前小麥已經開始發黃了,再有一週的時間就可以收穫了,今年的小麥的質量和產量相比較去年而言是非常不錯的,應該是買一個好的價錢。至少沒有去年遇到雨水的天氣,致使小麥黴變、發芽導致小麥價格特別的低,最後每斤只賣了0.4元左右,虧得連化肥錢都不夠。但是我們這裡家家戶戶收過小麥以後,都是把小麥拉回家存起來,等到小麥託市收購,開始以後再賣小麥,畢竟託市收購以後小麥價格會出現上漲的行情。比如說去年小麥價格起初為一元左右每斤,後來上漲到了1.25元/斤左右,種植戶雖然沒有賣到1.25元的高價,但也賣到了1.18元每斤。或許每斤小麥的價格多賣了0.18元,就目前的市場行情無所謂,但是種的小麥多了,這就是一個極大的經濟效益,畢竟每畝地至少能多賣180元錢。也許有人說收穫小麥以後直接賣掉,水份含量較高,能多賣一些錢,其實也是不多賣錢的。畢竟含水分量高的小麥價格比較低,而且還要扣一些其他的雜質,導致了小麥價格遠遠低於曬乾以後的最低收購保護價的價格,更低於儲存一段時間再賣小麥的價格。這也就是我們這裡的農民,一般不急於賣小麥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把小麥運回家以後,然後急著耕種地,畢竟溫度不斷上升,搶種時間是秋季豐收的一個保障。當然也有好些農民喜歡儲存新的糧食,主要是那些年齡比較大的農民,家家戶戶都儲存新糧食,然後把家裡的陳糧食賣掉。畢竟這是年齡大的農民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怕遇到自然災害沒有飯吃,俗話說“家中存糧,心中不慌”,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好多農民不願意賣掉新小麥而賣掉陳小麥的最主要的原因。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又比去年下調了,每斤0.03元,託市的最低收購價格為1.12元每斤,這樣的最低收購的政策,直接引導或者影響了小麥價格的行情,畢竟中國目前小麥的儲存量在1億噸左右,而且去庫存的意願特別的強烈,每個月都在大量的拍賣陳小麥。從這方面來看,今年普通小麥的價格不會太高,平均在1.18元每斤左右的行情。而且現在南方的新小麥已經上市,普遍價格在1.17~1.18元每斤之間。總之,對於今年的小麥價格行情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至少比去年開秤價格每斤高了0.05元左右。而且由於中加、中美貿易摩擦的升溫,減少了小麥的進口量,或者是加深了小麥進口的關稅,使得中國近期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而且糧食價格也在不斷的上漲。所以收穫小麥以後儘量儲存一段時間,畢竟目前小麥價格還是比較低的這樣就可以多賺一點經濟收入。

  • 3 # 豫鄉文旅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小麥收割後怎麼處理的話題。我們老家河南南陽,目前有的地方農村已經開鐮收割小麥了。按照往年的經驗,今年小麥收割有些過早,不過也不奇怪,小麥今年成熟似乎早了很多天,往年的話,要在農曆端午節前後。

    俗話說“小滿不滿,麥有一險”,剛過罷小滿節氣,以往老家正是小麥還在生長髮育,將熟未熟。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小麥產量大不如去年了。老家農民對比也有預判,認為今年確實不太理想,估計小麥品質也不太好。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小麥早熟的呢?我認為主要是天氣太乾旱了,還不停的颳風,造成小麥過早成熟。

    這幾年,老家人對收割小麥後怎麼處理?一般都是收割以後曬一兩個日頭就會拉去賣掉了。因為有句老話叫“貨賣當時值”,小麥價格也就是那個樣子的,每年也就1塊多左右,賣不上高價,如果不趁時機賣掉,也沒有增值的可能性,存放久了還會有損耗,比如說老鼠吃掉,發黴變質,都會造成後續的損耗。還有的農民,剛從地裡拉回來的小麥,不曬日頭,只要有人收快把錢都賣掉了,圖個省事兒。

    為啥要急著賣掉麥子的呢?肯定是家裡人手不夠啊,你想啊,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民都是在外打工,收買了心急火燎的跑回老家收麥子,收完了還要回去工廠上班掙錢,肯定要急著出手的了。不然放在家裡,讓家裡的老弱婦孺晾曬然後售賣,有力不從心的後果,還不如直接賣掉算了。溼麥子肯定便宜,但是其實想想也划算啊,不用來回折騰的去翻曬了。

    再說了,現在農民哪裡還有晾曬麥子的打麥場呢?都是在自己門口或者公路上曬糧食,家裡也沒有糧食屯或者糧倉了,不急著賣掉也沒地方存放不是?以前農村還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說法,說的是隻要手裡有糧食,就不怕沒飯吃,沒錢花,可是如今社會,存糧食還真的不如存錢。農民外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抵得上幾畝地的小麥純收入,自己核算一下一畝地的收入,來回跑的路費都不夠,現在好像顛倒過來了,農業反而成了農民的副業了。

    據觀察發現,我地農民存糧現象已經很少有了。如果天氣晴好,在收割回來以後,都會趁天晾曬小麥,然後就會裝車拉去賣掉了。現在各家各戶很方便的,有拖拉機啥的,而且糧食販子直接在各村路口設點收糧食,很容易賣掉。再說了麥子存放家裡,遇上天陰下雨,還會有受潮發黴的危險,不如賣掉最好。

  • 4 # 豫東小農

    現在離小麥收穫還有將近2個星期的時間,對於新小麥收穫以後是直接賣掉或者是打回家出儲藏起來。那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今年我種了有5畝地的小麥,應該是最近幾年最少的。考慮到今年小麥的最低收購保護價格在1.12元每斤,在進入小麥收穫的季節以後小麥的價格有可能會在1.08---1.1元每斤之間。我的意思應該把小麥拉回家裡放一段時間。在小麥收穫的時候也是小麥價格最低的時候。其實就是對於在外打工的農民朋友們,大都會選擇把自己家的小麥收穫以後直接賣掉!那我們這裡也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可以把自己家的小麥先儲存在糧食收購站那裡。你可以選擇在什麼時間點出售。在小麥收穫的季節小麥收購站也沒有那麼多的現金支付,一般都是打白條的方式。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在冬季的時候賣給他們,即先把小麥過稱給他們出售小麥的時間改在冬季的時候!不過你要錢的時候,也只能等到過年的時候。小麥的價格就會按冬季的價格來給你結算。但主要考慮到是我們這裡的土地不是太多,即每家每戶你基本上在到2畝多地左右。

    無論怎麼樣選擇,小麥在收穫以後是出售還是拉回家儲藏一段時間再出售,都要根據小麥的幹度狀況,和自己的具體條件來對待!比如說收穫小麥的時候碰上了陰雨天氣那我們老百姓只能把小麥拉回家晾曬乾了才能夠出售!小麥的價格上漲只要是在出了6--7月份的機率就很大!

  • 5 # 三農廣訊

    一、對於種植面積較少,生產的小麥數量也不多,這種情況存不存起來意義不大,因為就這點小麥,小麥後市就是每斤漲個3分、5分的,再加上小麥儲存會有一定損耗,細算起來也多賣不了幾個錢,所以這種情況,如果收穫的時候,有收購小麥的,不如干脆就賣了,免得還得經管它,空出時間乾點別或打打工,無牽無掛。二、對於種植面積較大,產的糧食較多,就不一樣了,應該考慮什麼時候出售更划算。一般來看,不只是小麥,別的糧食也是一樣,剛開始上市的時候都不會是最高價,後來的某個時期價格肯定會比開市價高,所以建議將收穫的小麥曬乾後儲存起來,觀察市場行情變化,依今年的情況看,在大部分小麥產區託市收購開始的時候,再加上企業收購,應該會有個上漲的過程,這個時期出售,價格應該會比較理想。三、從當前小麥供給情況看,優質小麥糧源不足,比如庫存的7000萬噸小麥,多數是2014-2016年產的小麥,已經進入陳化糧序列,不能食用,2018年產的小麥數量不多,再加上今年由於氣候不穩定,有的地方雨量較大,導致小麥質量下降,還就近日南方部分省份將進入高溫模式,很容易導致小麥出現乾熱風的危害,也會影響到小麥質量。由此看出目前優質小麥數量有限,所以對於自家成熟度高、色澤鮮亮、品種估良的小麥,可以適當多留存一段時間,後期的優質小麥價格上漲的機率大。

  • 6 # 手機使用者6639116005

    有條件還是存放一兩月好,小麥收穫以後還有後熟階段,小麥粒脫離植株還繼續進行後期呼吸發育,就是人們常說的剛收新麥不能立刻磨麵粉,後熟麥比剛收熱麥重量有所增加,其質量變化結果,

  • 7 # 龍百曉生

    如果是按照這兩年情況來看,我們這邊農戶大多還是以直接賣掉為主,很少有囤糧的,畢竟一戶家庭幾畝地費半天勁還不如多騰出幾天時間去趕緊打工掙錢,要比靠糧價增收更穩妥一些!下面根據我們這邊農村近兩年農戶夏收小麥情況簡單聊一下:

    若是打工上班為主或小麥質量不佳,沒必要囤糧惜售!每年我們村是附近最早收割小麥,近兩年是從6月7日開始收割,這會兒村裡農戶多會外出打工回來或在本地就業的農戶選擇請假麥收,由於現在工資收入穩定些,很多農戶甚至白天上班,晚上機收小麥,然而晚上運到曬場上,攤開後第二天又繼續上班去了!經過一天左右晾曬後,小麥逐漸脫水變乾硬,然後趕在傍晚前請半天假或下班早走一會兒,然後將曬場上小麥堆積後裝車拉到附近糧站賣掉。所以說,對於普通小麥,當水分合適時,這會兒小麥價格會在當年託市最低保護價之上,是沒必要再囤糧惜售看漲!

    今年小麥收穫後應該產量和質量好於去年,但總體上市場行情可能不太樂觀,若是此時囤糧,後期脫水或返潮後肯定也會影響收益,並一定能提高多少!因此,現在夏糧農忙時間很短,若是返鄉休假農忙或質量不佳時,往往就沒必要囤糧惜售,沒多少指望!

    若是種植的優質小麥或質量不錯,種植面積多,可以適當囤糧惜售!事實上,目前很多采購商更青睞於優質麥需求,往往在市場上“優質優價”,是沒必要擔心小麥價格,尤其是隨著後期優質小麥市場供給量減少,往往會利於優質麥價格上漲,可以適當提高農戶種植收益!

    另外,優質小麥產量不高,這時農戶更希望賣個好價錢以便提高收益,因此,適當囤糧看漲後市還是有一定必要的,尤其是對於大面積種植的種糧大戶來說,惜售看漲情緒應該會更高一些,可以在市場偏緊時適時出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農戶種植收益!

    總得來說,由於普通農戶種植規模不大,若是不再以種地為主,則沒必要按過去囤糧惜售看漲為主,畢竟耽誤時間收益提升不高!若是以種地為主,增收渠道不多時,可以適當囤糧惜售,趕在後期小麥價格上漲時再出售往往也不遲!(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 8 # 餘一鬥

    小滿節氣已過,2019年小麥即將進入成熟收穫的季節。說老實話,此時是很多農民既高興又憂愁的時候。高興的是小麥終於成熟,而且今年的收成還不錯。憂愁的事情現在糧食的收購價格持續低迷,一畝地也就能賣1000多塊錢。正算起來除掉種子,農藥,人工等各項開支,其實賺不了多少錢。

    今年的小麥保護價格在1.12元左右。而此時收購價格可以說是全年最低的時候,農民賣或不賣都是難題。賣的話感覺價格比較低,現在賣了有點吃虧,不如囤起來,可能到下半年價格會略微提高一點。

    但是不賣的話,又拿不到錢,很多之前賒欠的農資都需要支付。如果請人種植的話,還要支付一定的工資。一般這些開支都是等糧食賣出去之後再進行支付。如果此時不賣的話,那就要先行墊付這部分開支。

    其實在很多小規模種植的地區,一家只有幾畝麥田,收益也在幾千塊錢之內。而這些麥田大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種植的,家裡的很多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只在麥收的時候回來幫忙收割一下。對於這樣的小規模種植戶來說,他們大多會選擇收貨之後及時賣出。

    因為雖然糧食的價格有所波動,但波動的範圍並不大。現在賣出跟年底賣出,在總價方面可能就差個一兩百塊錢。如果在儲存的時候,儲存不當的話,可能損失還不止這麼多錢。所以他們會選擇現在賣出。

    但對於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戶來說,他們會有更多的選擇。因為長期的大規模種植對於小麥的儲存有一定方法,而且多少有點議價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合適時間出售。

  • 9 # 鍾情三農

    對於大多數農民而言,2019年產的小麥收穫之後,還是拉回家存起來一段時間最好,隨著水分的下降,等級的提高以及市場行情的好轉,小麥價格後期整體來說,會呈現出逐漸上升的狀態。

    特別是對一些優質的新產小麥來說,越往後越吃香,越往後越值錢

    當然,如果是那些在外出工期間抽出時間回家收麥的朋友,個人覺得收穫完畢之後儘快出手變現,不耽誤自己回到城市繼續務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麥上市初期,價格表現一般。

    熟悉中國小麥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新麥上市初期很難賣上一個比較高的價格,因為小麥收穫前期含水量比較高,質量方面也比較一般,小麥的賣價都不會特別高一般來說都會在一元到1.1元每斤左右,而如果能夠將水分降低至國家標準以內,同時將雜誌及等級進行一定的最佳化之後,賣價者則會更高。

    後期,新產小麥市場化購銷將成主體。

    2018年度中國優質新麥後期價格最高能夠達到2700元每噸,摺合1.35元一斤左右,而普通新麥的價格後期只能達到2400元每噸以下,最高也難有突破1.2元一斤,所以特別是那些手中持有優質新麥的農民朋友最好不要在小麥上市初期將自家的糧食出售,因為這樣價效比太低了。

  • 10 # 糧小咖

    2019年小麥收穫後你會直接賣掉還是拉回家存起來?有存糧的想法,說明了農民對現行糧食價格的不認可,同時也說明了農民朋友的市場意識在提高。我們知道,近些年來產區小麥在收穫之後,農民大多選擇出售地頭糧,拉回家存起來的很少,除了少部分農民還有備口糧的習慣。但是近兩年,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體現在收購主體按質論價,要求嚴格,地頭糧變得不划算;也體現在農民對糧價的市場化認識提高,開始選擇在合適的時機賣糧,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抱團,詹姆斯和杜蘭特被噴到現在,為何沒人噴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