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好河山153770896
-
2 # 澤哥1688
俄羅斯唯一航母都是蘇聯時期留下的,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因為經濟等問題,都沒有造過航母等大型艦船!所以沒有出現新的航母,就只有蘇聯留下唯一一艘!
-
3 # 光磊2021
目前,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是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排水量約6萬噸,理論上可以達到三十節航速,並搭載四十架左右的直升機和噴氣式戰鬥機。 1990年服役的庫茲涅佐夫還有一個姐姐多年來一直是半完工狀態,直到它被中國購買並最終成為遼寧號航母。如今遼寧號經中國妙手回春戰鬥力槓槓的目前正在西太洋連續起降殲15。反觀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目前還在休息養病之中,2017年就公佈說要大修升級,2018年的時候就爆出計劃才開始制定,資金還沒有到位,那麼接下來三五年內俄國將再無航母可用。除了直升機之外,庫茲涅佐夫還可搭載米格-29K和蘇-33戰鬥轟炸機。像以前的俄羅斯航空母艦一樣,庫茲涅佐夫擁有比大多數西方航母更重的導彈武器。
庫茲涅佐夫航母在其職業生涯中經歷了多次故障,包括髮動機故障和回收飛機的重大問題。許多這些困難是由於冷戰結束時維修資金急劇下降的結果。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參加了幾次揚威巡航,最顯著的出征是在2016前往地中海進行了兩個月的戰鬥行動。這些行動比實際的軍事效應更具宣傳影響力,尷尬的是庫茲涅佐夫航母在本次行動中因飛機事故喪失了兩架飛機(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蘇-33)。目前這艘航母正在船廠等待大修升級。
俄羅斯經常宣佈宣佈一些大型航母專案來獲得所謂的國際威望。俄曾暗示,到2025年,俄羅斯將建造並運營六艘航空母艦;不過這顯然不會發生。目前俄國已經公佈了23000E號彈射型航母計劃,採用電磁彈射器和各種其他現代技術的10萬噸核動力超級航母。然而,俄羅斯在當前情況下建造這艘航母的能力仍然存在很大問題。西方懷疑俄國是紙上談兵,電磁彈射目前只有中美掌握,大型核動力技術只有美國掌握,俄國目前沒有技術儲備!
關於為什麼俄羅斯目前只有一艘航空母艦,目前公開資料顯示:在蘇聯時代,最重視的是戰略火箭軍和陸軍,其次是空軍和防空軍,海軍最次。因為蘇聯是個大陸國家,不是海洋國家。蘇聯的注意力一直在歐洲,因為當時歐洲的工業生產能力佔世界60%。蘇聯一直不重視航母。蘇聯認為,航母很費錢,核戰爭一打響,就是活靶子,價效比很低。蘇聯一直採取盯梢戰略:總是有一艘現代級或光榮級或基洛夫級核導彈驅逐艦尾隨美國航母編隊,一旦戰爭爆發,一次齊射所有核導彈,以一艘驅逐艦的代價,敲掉一個美國航母編隊。蘇聯一直沒造航母。造過的莫斯科級,明斯克級,庫茲涅佐夫級都有試驗性質。
航空母艦在蘇聯時期叫做載機巡洋艦,原因在於蘇聯海軍更重視核潛艇和導彈飽和攻擊,這兩樣被認為是反航母的有效手段,所以蘇聯海軍認為航母就是海上棺材,不如大力氣發展潛艇和導彈。後來在部分將領的努力下,蘇聯發展了航母,但也沒有完全當航母用,看看“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上面的反艦導彈就知道了。由於蘇聯不重視航母的發展,導致蘇聯航母在80年代才初具規模,包括核動力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但無奈蘇聯在90年代迅速解體,完成的只有“庫茲涅佐夫”號1艘,而當年具備建造航母能力的造船廠在烏克蘭,解體後無法建造新艦,又沒錢續建未完成的“瓦良格”號,“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也被西方忽悠著拆成廢鋼賣了。
-
4 # 鷹隼之利
航母可以說是現代軍事作戰中最為主要的武器裝備,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被譽為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可見其重要性了。說到航母,從字面意思便可以瞭解到它的作戰特點,用於戰機的搭載和起降,憑藉航母,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國土的地方進行軍事威懾亦或是打擊。
早在一戰的後期,航母就已經問世了,最初航母的發展只是起了輔助作用,當時還是戰列艦作為海戰的主力,而飛機在當時還沒有在軍事作戰中得以大規模應用,水上飛機是搭載在戰列艦的後面,由於航行在大海中會遭遇惡劣天氣,這就使得水上飛機非常容易進水從而出現機械故障,而且起降也是一個繁瑣的問題,便想到為飛機提供一個搭載的地方,便問世了水上飛機母艦,算得上是航母的前身。
在當時還有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為航母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剛剛也提到了,戰列艦是當時海戰的中堅力量,以船堅炮利著稱,為了能夠擁有更高的火力以及更強的防護力便會不斷建造大型戰列艦,隨著噸位越來越大,成本也在增加,已經到了世界各主要海軍國家無法承受的地步,形成了惡性迴圈,為了打破這一僵局,便提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戰列艦的發展進行限制。
世界上第一艘航母是由英華人建造的,是在一戰後期問世的,並沒有在一戰中發揮出應用的作用,而真正讓世界各國見識到航母的威力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太平洋戰場上美日之間的航母對決對於現代海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正是透過這一場戰爭,奠定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想必都知道,在以戰列艦為主的傳統海戰中,是依靠戰列艦的重型火炮進行火力輸出的,雙方面面對面的透過火炮較量,說白了就是拼火力以及防護力的,制海權的爭奪非常單一,而航母出現之後,透過飛機來進行攻擊,將制海以及制空結合在了一起,不僅可以對海洋形成威脅,同時還可以對陸地形成威懾,不得不說其對現代軍事有非常大的影響。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在航母的發展上可以說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其現役有11艘核動力航母,還有一艘航母正在建造過程中,如此龐大的航母編隊可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美國從二戰之前便開始發展航母了,至今已經過去了近百年,而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百年海軍,可以說海軍的發展週期是最長的,可見美國能有如今的海上實力也是歷經了漫長的歲月。
說到美國就不得不提另一個國家了,就是蘇聯,其是唯一的一個能夠從正面抗衡美國的國家,同美國擁有不相上下的實力,甚至在某個領域的發展上還要強於美國,然而在航母的發展上卻同美國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就在美國大力發展航母的時候,蘇聯選擇了發展反艦武器,譬如飽和式攻擊,便是蘇聯提出的反航母戰術,透過重型艦艇攜帶的反艦導彈對航母編隊進行齊射,上百枚導彈進行飽和式攻擊,不過在後續的反艦武器發展其實也可以看出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夠佔據主動,而航母則有這種優勢,也正是認清了這一誤區,隨後蘇聯也走上了發展航母的道路,只是為時已晚,相比較美國來說已經在技術上來開了差距。
就在美國已經開始發展核動力航母時,蘇聯的航母才剛剛起步,直至其解體,一共建造了10艘,而現今也只有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處於服役階段,那麼其他的航母都去了哪裡呢?最初發展的是莫斯科級航母,該級一共建造了2艘,屬於輕型航母,相比較重型巡洋艦都不夠看,所以最後分解了。
其次便是基輔級航母,總共建造了四艘,屬於中型航母,均出售給了其他國家,兩艘被改造成了主題公園,一艘被拆解,一艘經過現代化改造服役於印度海軍,也就是其現役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最後則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一共建造有兩艘,一艘服役於俄羅斯海軍,另一艘則是隻建造了七成便受到蘇聯解體的影響廢棄在船廠中,後來被中國購入,經過續建和改造之後更名為“遼寧”號,於2012年正式服役於中國海軍,舷號16。
回覆列表
經濟實力不允許,再一個就是俄海軍發展方向主要是海下核潛艇,夠成對美國的核威懾。隨著俄羅斯經濟好轉,俄羅斯以後也可能會造核動力航母,好像已經有未來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