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風漫談

    有些朋友覺得航天不能吃不能喝,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是的,火箭的發射,飛船的執行,乃至遙遠星系的深空探測,都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研究的事情,的確與我們普通人關係不大。

    但航天工程帶動的航天科技卻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生活中,圍繞著我們的方方面面。

    1、比如說你覺得無聊,拿起手機和千里之外的朋友聊天。執行在36000公里地球靜止軌道上的通訊衛星在默默的為你傳遞通話資訊。

    2、嬰兒寶寶的尿不溼,來自於登月工程中為解決宇航員生理問題所研發的科技。

    3、當你覺得餓了,想要煮一包泡麵。泡麵裡的脫水蔬菜,同樣來自於為解決太空中航天員食用蔬菜所研發的科技。

    4、當你走出戶外,強烈的Sunny刺得你睜不開眼睛,於是你戴上了太陽鏡。鏡片是防刮的,它的技術來自於宇航員頭盔上的防刮面罩。

    5、喜歡看芒果衛視?沒有電視轉播衛星是萬萬看不到的。

    6、當你開車習慣性的開啟GPS導航,享受導航帶來的方便快捷。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執行在太空中的導航衛星網。

    7、還有太陽能電池,來自於為人造衛星供電的太陽能電池板,現已應用在光能手錶、計算器等許多地方。

    7、還有你使用的記憶海綿靠背,能夠有效的貼合你的脊柱,並自動記憶,減少開車疲勞。那麼神奇的海綿,是為了減輕宇航員在航天器中承擔的巨大壓力而設計的。

    8、還有你心愛的氣墊鞋,穿上它感覺特別舒服。鞋中的氣墊也是來自於航天科技。

    9、你喜歡美美的自拍?對,數碼相機和手機中的高畫質數碼攝像頭,是1969年阿波羅登月為拍攝月球照片所研發的技術。

    10、還有數百項的民用科技都是來自於太空科技。比如太空種子,太空蔬菜,真空跑步機,隱形牙套,甚至美容行業中的奈米離子燙也是來自於航天科技。

    探索未知領域的航天科技,不斷轉化為民用技術,造福全人類。它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悄的改善我們的生活,只是它已不是當初的模樣,被我們忽略罷了。看了那麼多,小夥伴們是不是對航天科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啊!

  • 2 # 來看世界呀

    一般印象航天技術都很燒錢,但卻實實在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家裡待著或者出去玩,甚至泡泡麵,我們都需要用到航天技術的幫助。利用氣象衛星觀測地面上空雲層變化,透過資料模型預報天氣變化,再透過各衛視、手機軟體播報,可以起到防災減災的效果,也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當我們出去玩的時候,也離不開導航裝置的幫忙,這也是透過高空衛星實現的;太空育種,把食物種子送往太空,接受宇宙射線輻射變異,再在地面上透過雜交手段培育具有某種穩定的性狀的作物。宇航員應用的航天服都十分耐熱耐寒,在地球上某些地區冬季十分寒冷,於是針對這些人群的羽絨服就產生了,某些更是應用了宇航服的防寒技術;有時候不想做飯就吃泡麵,泡麵的料包裡有脫水蔬菜,據說也是根據宇航員食物脫水技術衍生的;空間站或衛星應用太陽能作為工作能源,能夠穩定高效的轉化太陽能為電能,促進了地面太陽能的應用。航天技術已經被應用進我們吃喝住行的各個方面,我們都在不知不覺的享受著它們帶來的便利生活。

  • 3 # 頭娘

    航天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沒有影響呢?也許你會認為那只是航天科學家們的事情,僅關係到國防科技的事情,與我們的生活沒什麼關係。如果你這麼認為,那你就錯了!航天科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管你是坐在家裡看電視、打電話,還是出門旅行,即使是生了病,也需要航天技術的支援!可以說,如果人類從未發展過航天技術,那麼我們今天的生活將黯然失色。 讓我們在感嘆航天技術把人們的飛天夢想變為現實的同時,一起看看航天技術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吧!   

    一、通訊衛星實現天涯若比鄰

    坐在家裡,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遠在歐亞大陸另一端的歐洲盃比賽現場,可以實時收看到遠在北美的精彩NBA比賽,而且,歡呼、叫好、憤怒……情緒表達與賽場同步……   你想過這些是如何實現的嗎?

    原來,在36000千米的高空,執行著通訊衛星。可別小看了通訊衛星,它們相當於無線電通訊中繼站,像一個個國際信使,收集來自地面的各種“信件”,然後再“投遞”到另一個地方的使用者手裡。通訊衛星由於“站”得高,所以“投遞”覆蓋面特別大,一顆通訊衛星就可以負責三分之一地球表面的通訊。如果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均勻地放置三顆通訊衛星,便可以實現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通訊。如今,有100多種業務靠通訊衛星完,從語言到文字,從影象到數字,從資料到各種控制訊號,你需要什麼資訊,通訊衛星就能傳輸什麼資訊。全世界80%的洲際通訊業務和100%的洲際電視轉播,以及為數眾多的區域通訊,已由通訊衛星承擔。優越的通訊能力和極高的投資效益比,使通訊衛星的應用成為國際通訊業的趨勢,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   

    現在,通訊衛星已被廣泛應用於電視、廣播、長途電話、電視教育、金融、電力等部門,人們正在不同程度地享受著通訊衛星帶來的文明和便捷。   

    二、導航衛星為生活導航

    每天,數以百計的船舶航行在茫茫的海洋裡,不幸的是全世界大型輪船中,每年都有幾百艘在海上遇險,其中有半數事故是由於航行原因造成的。怎麼辦呢?導航衛星來幫忙。導航衛星,可以從衛星上連續發射無線電訊號,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使用者導航定位,可以說是設在天上的無線電導航臺,也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的“羅盤”。導航衛星傳送的訊號,與地圖資料配合,透過小型熒屏顯示器可隨時確定汽車、輪船等所在的位置,能幫助駕駛員準確認路。如果在汽車或船舶上安裝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裝置後,只要在電子地圖上找到你要去的地方,電子地圖結合衛星訊號經過計算就可以給你指出一條最近的路線。如果汽車具有自動駕駛功能,那麼就可以和現在的民航飛機一樣,藉助GPS的指揮抵達你想要去的能去的任何地方 。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國成功將3顆北斗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自主建立起完善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資訊的區域性導航系統。中國至今已發射了9顆北斗導航衛星。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第一步已實現,從2000年到2003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第二步,2012年左右,建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提供亞太地區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30餘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三、氣象衛星預測天氣,防災減災

    出門看天氣。旅遊時,農民收割莊稼時,舉行大型活動時,天氣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自然,天氣預報的準確性越來越重要,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首都慶祝活動、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都需要氣象服務作保障。   

    氣象衛星,從太空對地球及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像是高懸在太空中的“眼睛”。這些“眼睛”載有各種氣象遙感器,能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層的可見、紅外和微波輻射,並將它們轉換成電訊號傳送給地面氣象站。地面氣象站將衛星傳來的電訊號復原,繪製成各種雲層、地表和海面圖片,再經進一步處理和計算,就得出了各種氣象資料。中國自1998年“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投入執行以來,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292個颱風、登陸中國大陸的93個颱風監測無一漏網,顯著減少了颱風對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失。   

    氣象衛星觀測的範圍廣,如衛星雲圖的拍攝,陸地表面狀況的觀測(如冰雪和風沙),海洋表面狀況的觀測(如海洋表面溫度、海冰和洋流),大氣中水汽總量、溼度分佈、降水區和降水量的分佈,大氣中臭氧的含量及分佈,太陽的入射輻射及空間環境狀況監測。這些觀測內容有助於我們監測天氣系統的移動和演變,為研究氣候變遷提供大量的基礎資料。   

    在防災、減災方面,氣象衛星可以對暴雨、洪澇、乾旱、林火、風暴潮、病蟲害等災害全天候動態監測,預報並進行災情評估。據資料顯示,1991年至1995年,中國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平均達1310億元,其中氣象災害損失約佔70%。以氣象衛星對防災減災的貢獻率5%計算,中國每年可減少損失45.85億元。   

    氣象衛星觀測不受自然條件和地域條件限制,次數多,時效快,資料質量高。氣象衛星所提供的氣象資訊已廣泛應用於日常氣象業務、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大氣科學、海洋學和水文學的研究。氣象衛星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的衛星之一。   

    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的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為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衛星雲圖的清晰度可與美國“諾阿”衛星雲圖媲美,但由於衛星上元器件發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後來,中國又成功發射了4顆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和3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經歷了從太陽同步極地軌道衛星到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試驗氣象衛星到業務氣象衛星的發展過程。   

    四、太空育種讓“天宮蟠桃”上餐桌

    天宮有蟠桃,天女來散花,這種美麗的傳說曾經是那樣的虛幻。太空育種,卻讓“天宮”的蟠桃,“天女”的鮮花,飛入了平常百姓家。 科學家利用航天技術把地球生物種子送上太空,利用太空獨特的環境因素,如宇宙輻射、微重力、重粒子和弱磁場等,誘使其基因產生地面上難以實現的有益變異,從而縮短地面育種週期,提高育種效率。這些種子回收後再在地面上種植,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可得到大批高產、優質、抗病的作物新品種、新品系。這便是太空育種。如福建省農科院院長謝華安研究員主持培育出的3個百畝畝產逾800公斤的航天超級稻,其中“Ⅱ優航1號”是全國首個單季百畝畝產突破900公斤的超級稻,推廣面積已達200多萬畝。再如小麥、水稻、青椒、黃瓜等太空育種種植後變得“身寬體胖”,優質高產。   

    中國人多地少,政府十分重視太空育種這一新的育種途徑。目前全國有許多省區市參與太空育種試驗,試驗品種達2000多種,其中糧食作物佔46%,蔬菜作物佔18%,透過省級以上審定的作物品種有水稻、棉花、小麥、黃瓜、西瓜、芝麻、番茄、青椒等,其中不少已經大面積推廣。   

    中國從1987年以來,多次利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系列飛船的載荷餘量搭載種子,進行太空育種實驗。這些試驗除了探索人類在太空中長期生活的有關問題外,大量是利用太空環境作為誘變因子,培育優良的生物品種,為現代農業提供技術支撐。   

    經科學家們多年研究,太空育種培育出的植物對人體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對環境也不存在任何安全問題。   

    五、航天技術牆內開花牆外香

    航天技術應用於人類的生產生活,推動著人類的文明,使人類詩意般棲居在地球上。 旅行時,數碼相機幫我們記錄美好時光。50多年前,數字化照相機首先應用於航天和軍事行業,透過衛星系統從太空中以電子訊號的方式向地面傳送照片。如今,民用化研究使得數碼相機走入千家萬戶,記錄下生活中的美好點滴。同樣,攝像機的防抖功能目前也得到廣泛應用,大部分DV都安裝了影片穩像儀。這一防抖技術,最早是來自於為分析航天飛機發射過程錄影而研究的影象處理技術。

    渴了,航天技術也來幫忙。全世界有很多地區面臨著嚴重的水源汙染問題,這些地區的人們守著潺潺的溪水卻口渴難耐,眼看著清澈的河水卻不敢沾唇。一種宇航員使用的水處理裝置將很快為那些生活在水汙染地區的人們提供服務。這種裝置不僅可以淨化宇航員呼吸運動產生的體液,甚至連尿液也處理得比水龍頭裡流出來的水還要清潔。

    量體溫,有紅外線溫度計。2003年春夏,我們共同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非典型肺炎。當時全國各地許多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的門前都安裝了一個新鮮裝置,那就是有一個鏡頭對著我們照來照去的紅外線溫度計。這種溫度計的大面積應用阻止了疫情的蔓延,為我們戰勝非典型肺炎立下了汗馬功勞。紅外線溫度計的技術來源於太空梭和紅外線天文觀測技術。小型化的紅外線溫度計為手持式紅外線光學溫度計,現在它正為測量人體無法觸及的器官部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有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運用到國民經濟領域,民用航天產值已佔航天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航天技術涉及眾多學科和高新技術領域,如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航天醫學、空間科學等學科,以及系統工程、自動控制、計算機、推進技術、通訊、遙感、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光電子等領域。正是在攻克一系列航天技術難關的過程中,帶動了一大批高新技術領域的水平提高,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全面進步。

    航天技術已應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身體不適要接受CT檢查。CT機是數字訊號處理技術的應用,它是為提高月球照片清晰度而發明的。而人造心臟的技術,則取自太空梭的燃料泵技術,這種小型化的心臟泵已為不少患者帶來了新生。

    航天技術還可以為醫院建立無菌環境。這項原本用於確保宇航員在空間站裡能呼吸到潔淨空氣的航天技術,現在已經被用來在醫院中“捕殺”和“清除”微生物真菌、細菌、孢子以及透過空氣傳播的病毒,發生緊急情況時,還可以利用這項技術在醫院以外的場所營造出一個無菌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艙單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