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興帆
-
2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定遠號鐵甲艦,清朝北洋水師旗艦,堪稱“亞洲第一鉅艦”,曾於1886年8月停泊日本長崎補給、維護,定遠號的強大引起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長時間內是日本海軍超越的目標、假想敵。
1894年9月大東溝海戰後,北洋水師大敗退守威海衛軍港,被日本海軍堵死在軍港中,為了避免被敵人俘虜,水師提督丁汝昌下令由北洋水師自行炸燬定遠艦。最終定遠艦的殘骸被攻佔了威海衛的日軍拆卸帶回日本,在福岡建了一座“定遠館”。
日本人建這座“定遠館”實際上和日本一直也來就有的“小中華思想”很有關係,是為了表明日本終於戰勝中國,提振民心士氣用的。
自古以來日本就在學習中國、模仿中國,仰慕中國,追隨中國並以“小中華”自居。17世紀中葉滿清入關建立清朝,統治中國以後,日本認為中國已淪為夷狄,而日本才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但當時日本國力遠遠不如清朝,也不敢說什麼。
19世紀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朝不斷大敗虧輸,喪權辱國;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迅速增強,特別是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勝利後,日本民族自豪感空前膨脹。中國不再是日本學習的物件,而是征服的物件,日本開始以中國領土、中華文明正統繼承人自居,這也是後來日本侵華的理論基礎之一。
-
3 # 使用者5754282860
毫無疑問,甲午戰爭後日本海軍將原中國北洋海軍主力艦定遠號運回本國展出,這完全是一種針對統治中國的大清王朝和中華民族的精神侮辱。而這對中華民族的傷害遠比物質搶劫更為嚴重!
近代的日本軍國主義者認為,西方列強入侵亞太完全是文明人的舉動,日本人不僅應該站在文明人一邊,而且還要和文明人一道獵殺和分享包括中國在內的除日本以外所有亞太野蠻國家。因此,從文明人角度來講,殺野蠻人就沒什麼道理可講。
因此,明治維新後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日本陸軍就著手製定了征服中國的計劃以及征服後如何處置的計劃。
同時為了給其野蠻的侵略披上一層文明正義的外衣,日本一些政客處心積慮的找了一堆離奇的理由,認為清王朝奪取的是屬於明王朝的中國,但是由於清王朝不能為中國帶來文明的復興,那麼這個歷史重任就該由同文同種的日本人來承擔。同時為了區別於清王朝,應該將偌大的中國分割成若干部分便於日本的管轄。
1894年,蓄謀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終於發動了對中國的戰爭,理由是:對把中國帶進野蠻社會的清王朝實施十二分懲罰!
戰爭結果以清王朝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以及3000萬兩贖遼費而告結束。不僅如此,日本將在戰爭中全軍覆沒的清朝海軍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打撈上來連同被俘獲的一部分艦艇全部拖回日本,或用於展覽供華人參觀,或放置於海港民用碼頭,供漁船停泊時人員和貨物登岸的躉船。目的就是要永遠的羞辱清王朝和野蠻的支那族!
-
4 # 冷月鉤沉
文史頻道第79期之不沉戰艦
定遠號是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有亞洲第一鉅艦的稱號。
定遠號是由德華人修建,清政府出資購買的大型鐵甲艦,經過4年的時間竣工。
1885年定遠艦交付給清政府的北洋水師,李鴻章非常高興,下令訓練由定遠和鎮遠為旗艦的水師編隊。
經過10年的時間,北洋水師成為了亞洲第一,海軍實力在列強中有了一席之地。
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海軍發展速度非常快。
他們制定了一個稱霸亞洲策略,第一個目標就是打垮北洋艦隊。
1894年9月16日,日本不宣而戰,在中國黃海偷襲北洋艦隊。
北洋艦隊在丁汝昌的帶領下,和日本艦隊進行了一場海戰,戰爭的結局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李鴻章數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定遠號由於船身被魚雷擊中後擱淺,只能充當固定炮臺。
緊急時刻丁汝昌下令炸燬定遠號,防止落入日本人的手裡。
甲午戰爭結束以後,北洋水師一蹶不振,日本人控制了制海權。
在定遠號沉沒地,日本人打撈了定遠號殘骸運到了日本。
日本人運定遠號殘骸的目的,就是要讓全日本人知道,他們打敗了天朝上國清政府。
日本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提升,因為在他們的眼裡,中國曾經是不可戰勝。
甲午海戰後,日本人看到清政府腐敗無能,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擴張。
作為華人,我們要牢記歷史,知恥而後勇。
—End—
-
5 # 天堂1999
我覺得中國也要支援日本的行為,讓定遠艦成為一個愛國主義和重視國際規則的重要基地。
日本對中國的感覺在定遠艦事件之前都是正面的,定遠艦事件後,日本才發奮圖強,最後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滿清,為中國漢人的獨立自主奠定了基礎。
定遠艦事件是司馬懿和霸權主義集合的惡劣事件。李鴻章基本篡奪了滿清的軍政大權,清朝的直隸總督,北韓總督,海軍提督,政府首相都在李控制之下,要更進一步就要有更大的功勳。李想到了日本。於是指使定遠入侵日本尋隙滋事,最後日本喪權辱國賠款道歉結束。
後來日本的軍閥和少壯派也學定遠艦,到中國倚強凌弱,為自己的私利撈取功勳,對本國和華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中日兩國應該以定遠艦為戒,強大了不能仗勢欺人,侵略鄰國。更加要防止本國的權臣軍閥利用外戰的勝利為自己篡位奪權增加籌碼。
-
6 # 用愛踐行諾言的羊
兩個目的:一個是好好研究,借鑑;另一個是炫耀,提高國內民族自豪感!期待有一日,咱們能把日本的加賀號航母打了,當遊船。
-
7 # 古今通史
喜歡歷史的朋友,如果有機會去日本的話,春帆樓和定遠館都有必要看一下,這兩所建築的存在當然是有其文物保護的意義和價值,但至少在建立之時,日本人也有耀武揚威的目的。
春帆樓,《馬關條約》簽訂地點,位於下關,清稱馬關,厚顏無恥的日本人在春帆樓立一石碑,上書“今之國威之隆,實濫觴於甲午之役”,意思是說,“現在日本國威日盛武運昌隆,實際上是源於甲午戰爭。”
李鴻章上午十點簽訂《馬關條約》後,一刻不想多待,下午就踏上了歸途,而就在轉天,伊藤博文在春帆樓講演,在講演中,他恬不知恥的表示“此乃國家之喜、民眾之幸,請諸君永遠記住今日在下關誕生的歷史榮譽。”
19世紀,在物資匱乏的日本島,上至天皇,下至平民都在節衣縮食搞捐獻,把每一分錢都投入戰爭機器,打造裝備,日軍在甲午戰爭後的態勢,並沒有得到清廷的有效評估,當時的日本已經是窮鬼一個,巨量的戰爭消耗之後,其戰略物資無以為繼,無需開戰,拖都能把他拖死,根本不具備繼續大規模作戰的能力,而與此相應的,由於日本政府的搜刮,日本國內反抗勢力也是此起彼伏,是什麼讓日本趨於穩定,一時間突然風平浪靜了呢?
清政府的戰爭賠款,這讓全日本舉國歡騰,日本政府奉行惠民政策,每一個日本人都落得好處,尤其女子的教育率,從不足5%直接飆升到95%,甚至後來無限接近100%,所以也就不用奇怪幼兒園阿姨嘴裡都能說出“這種蘋果只有中國有”的無恥言論了。事實證明,並不只有日本軍國政府無恥,侵略中國的意識,在日本人很小的時候就被灌輸著,連幼兒園阿姨都是狂熱的好戰支戰分子。
就以定遠艦為例,當年定遠到日本保養維護的時候,日本人當時就震驚了,正是因為這種震撼,日本人才以定遠為假想敵努力趕超,並節衣縮食打造出自己的新式艦隊的。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幼兒園中最流行的兒童遊戲是“打沉定遠”,而日本軍隊中傳唱的是“定遠還沒有沉沒嗎?”。
甲午戰爭讓日本人嚐到了甜頭,國力也在得到戰爭賠款後急劇飆升,除了添置裝備繼續侵略外,日本下大力氣花大價錢用在國民好戰教育上,連初中生都透過離家出走的方式報名軍事院校培訓機構,就是為了早日參戰獲得他們不以為恥的所謂“榮耀”。
而當時的清政府在幹什麼呢,甲午海戰發生在1894年,這一年是慈禧的六十大壽,她的生日花銷高達一千多萬兩,雖然很多洗白黨不願意承認,但是慈禧生日花銷、修園子確實挪用了軍費,這是有著切實賬目資料和文獻證據的定論!
旗艦定遠才140萬兩一艘,慈禧生日所花費的一千多萬兩白銀,足以打造10艘定遠,如果有10艘定遠,就算日本人是個純傻子也不敢開戰,定遠當年是怕被俘獲資敵自爆沉沒的,炮擊定遠的日本士兵已經哭了:“定遠為什麼還不沉呀”,10艘呢,您想想。
也或許······或許即便給它100艘定遠,清政權的最終結局也還是一樣,很多問題不是先進武器所能解決的,清廷就像一個病人,溫藥不治病,猛藥立刻死,連基本的澄清吏治都已經成為奢談,何況體制,更遑論階級問題了。
日本三笠號,它是日俄戰爭時期,東鄉平八郎的指揮艦,本來是想將其退役後拆解,但是被日本人當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日本人竟然還為此建立了三笠儲存會做全國巡迴報告會,所以,三笠艦是日本軍國主義標誌,這是日本人對待自己戰艦的做為。
對盟軍的損毀武器呢?都說老虎的屁屁摸不得,但戰敗的日本就要“曲線救國”搏一搏,他們竟然打著和平的名義,想為墜毀的美國B-29轟炸機的機上人員建立紀念塔,美國表示:
o( ̄ヘ ̄o#)別來這套,還不是要借和平名義行慶祝之舉,滿足隱藏在深處的報復心理。
中國的定遠艦,當時的“亞洲第一鉅艦”,隸屬北洋艦隊,清廷為此花了大價錢,歷經多年,花銷無數,貪汙無數之後,把船打造成什麼樣子呢:
100毫米以上主戰火炮發射量,日軍是清軍18.76倍,如果雙方一刻不停且不計代價全面持續開火的話,日本火炮發射14000炮,清軍只能打出1250發,射速比11:1,簡單地說,日軍火力比清軍猛11倍,如果以10分鐘為限的話則是185:33。
有些朋友可能不愛看這些模擬資料對比,那就提一下火藥,日軍火力已經高於清兵11倍的情況下,清兵用的是黑火藥,而日軍用的是苦味酸:
1KG苦味酸=10KG硝銨炸藥=100KG黑火藥。這是彈藥的威力。而且不好意思,黑火藥還算好的,大部分都是以砂石填重的實心彈······
150mm火炮數量相當,但速射炮日軍對比清軍,97:0
為避免定遠號被日軍獲得變相資敵,最終自爆沉沒,為了炫耀武力,炫耀甲午戰爭勝利,日本人小野隆助於1896年僱傭潛水員打撈,並在福岡縣太宰府建造了定遠館,整個庭院的鐵門就是用定遠艦的艦身裝甲板,裝甲板曾經被炮彈擊穿,並伴有鉚釘和修補的痕跡。
後來,日本人覺得撕開“傷口”才能達到炫耀日本武力的效果,所以裝甲板又被破壞了。過道門就是以前的艙室,其餘打造資財相當一部分也是取用與定遠艦,艦長劉步蟾的書桌存在附近的光明禪寺,穿甲彈等彈藥放到了長崎海軍墓地,艦鐘被挪到(原)海員學校內。
至於打撈定遠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炫耀武力,定遠號被所有日本人所熟知,它的沉沒對日本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也象徵著征服。經中國考古隊水下調研發現:其他艦隻尚在,損壞程度不同,只有定遠號-僅剩遺址,艦隻被日本人打撈乾淨,可見定遠艦對日本人的非凡意義。
1954年是甲午年,我們偉大的祖國打贏了北韓戰爭。
但1954年同年,日本人也在這一年組建自衛隊,撕毀和平憲法。
又一年甲午年,2014年,日本人宣佈解禁集體自衛權。
大家都知道,以甲午年為例,每60年一個迴圈:
1894年,甲午戰爭,日軍獲勝;
1894+60=1954年,甲午年,日本組建自衛隊;
1954+60=2014年,甲午年,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何以如此巧合?
即便到今天,日本的本性始終沒有變,他們還在為甲午戰爭的勝利而自豪,他們還在YY恢復自己的輝煌巔峰,近些年,日本右翼分子的陣容愈發壯大,當年李鴻章所說的“一衣帶水”並沒有感化日本,中國放棄戰爭賠償也沒有感化日本,與日本恢復邦交後,也試圖睦鄰友好,這樣以德報怨,還是沒有感化日本。
以德報怨何以報直?為什麼日本只服美國?因為美國可以打疼他,打殘他,所以才能讓日本吸取一定教訓,沒辦法,現在的日本是否在末日狂奔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8 # 風雲名人志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變為了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了對外擴張領土。為此日本政府針對中國特地制定了“大陸政策”,從清朝的附屬北韓下手挑起了北韓內亂,清廷鎮壓完畢回國之時,日本偷襲了北洋艦隊,導致了這場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前,定遠號是清廷向外揚國威的一面旗幟定遠號是由清廷向德國購買來,作為北洋艦隊的主力艦之一,在甲午中日海戰以前是東亞第一艘7000噸級的一等鐵甲艦。定遠號曾經訪問過一些國家,例如俄羅斯、日本等,它的訪問其實是在向世界展現出清朝當時的海軍軍事實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懾的作用。在出行日本靠岸之時,清軍因為嫖妓和買賣的一些事情與日本當地發生了衝突,也正因為此次衝突,日本全國上下認識了定遠號,男女老少都將打敗定遠號作為目標。
清朝海戰失敗後,定遠號成為日本炫耀勝利的資本海戰潰敗之際,為防戰艦落入日軍之手,清軍派人擊沉定遠號,後來日軍打掃戰場,將定遠號作為戰利品打撈上來,後來日本一名退役軍人把出資買下定遠艦的殘骸,修成了定遠館供人參觀。其目的,第一就是炫耀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軍方的實力,第二就是喚起日本的民族驕傲感和民族自信心,第三就是振奮軍心。因為在這之前,清朝自詡天朝上國,附屬國頗多,日本對其還存有忌憚,但在這之後,陰霾一掃而空。他們堅定了侵略大陸的決心。
定遠館是甲午中日海戰日本勝利的標誌,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簽下了簽下了恥辱的《馬關條約》,其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雖然定遠館對中國來說有著羞辱的意味,但是它也同樣提醒了我們,在一百多年以前,我們的國家因為弱小,因為落後,被人侵佔了主權,百姓陷入水火之中。如今我們的國家雖然已經強大起來了,但還是要居安思危。
-
9 # 史不知味
打不過別人,打輸了就得認輸,打輸了就得認賬,人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了,更何況是戰艦呢?
落後就要捱打,捱了打想不想打回去,敢不敢打回去,能不能打回去,那就要看統治者的膽魄和智慧了。
不過,慈禧有沒有那樣的膽魄和智慧呢?恐怕沒有,可能有人會說1900年慈禧向十一國宣戰難道不是膽魄所致?
實際上,慈禧之所以敢在1900年向十一國宣戰,還真是因為她有膽魄,而是形勢所迫。
她當時一直猶豫著對“拳民”究竟要採取怎樣的態度,後來已經打算要清剿了,誰知道突然有人告訴她,洋人要入京趕她下臺,然後扶持光緒皇帝上位,加之十萬團民嘯聚京師,已是騎虎難下,這才讓慈禧一怒之下向十一國和赫德發出了照會。
慈禧是個貪權之人,她可以向洋人放低姿態,但她卻不能接受交出權力。
說回甲午海戰之後日本人將定遠艦殘骸運回日本,並且修建了一座所謂的“定遠館”對外開放展覽這事。
北洋艦隊是李鴻章一手打造,可以說耗費了無數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最強的兩艘戰艦便是鎮遠艦和定遠艦。
雖說清政府當時已經展開了鬧哄哄的“洋務運動”,可再怎麼樣,他們也造不出鎮遠、定遠這樣的戰艦,只能向德國購買,每艘所花費的白銀約為140萬兩。
北洋艦隊有了鎮遠、定遠二艦,再輔以幾艘級別低於鎮遠、定遠的艦船,便成了排名“世界第八”的海軍。
如果清政府能夠多拿點錢出來購買戰艦和武器裝備的話,甲午之戰何至於此?小德張曾透露說慈禧為享受奢侈生活,一日花費高達4萬兩白銀,一月即費120萬兩白銀,一年所費便多達一千多萬兩白銀。
只可惜老夫人無遠見,只顧貪圖享受,主持海軍衙門的滿清貴胄也在利用海軍衙門進行斂財,屢屢侵貪海軍軍費,這才讓北洋艦隊實力停滯不前。
雖說北洋艦隊自行成之後,因為海軍軍費被侵貪的原因,導致戰艦和武器裝備沒能得到更新,可是論起實力來絕不弱於日本海軍。
北洋海軍何以會輸給日本海軍,還輸得那麼狼狽,那麼徹底?慈禧之過,李鴻章之過也。
這邊打著仗,那邊慈禧卻躲在京城裡興師動眾地籌備著自己的60大壽,全然不顧國家之動盪和危難。
李鴻章作為北洋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一來一直避戰主和,二來則一門心思放在如何給慈禧祝壽這事上,所以瞎指揮了一通。
最致命的是李鴻章讓北洋艦隊退回威海衛,美其名曰儲存實力,說白了還是想跪地求和,可這時候日本人攜著勝利之勢打過來,軍心正盛,豈有不一鼓作氣將你徹底打垮,反倒和你議和的道理?
於是,威海一役,定遠艦中炮擱淺,在擊沉了日軍一艘魚雷艇之後,丁汝昌為了避免讓日本繳獲定遠艦,遂下令定遠艦上的清軍自己炸沉了定遠艦。
李鴻章引以為傲的北洋艦隊也全軍覆沒,威海之役成了北洋艦隊的終曲,鎮遠艦被日軍繳獲之後則被編入了日本海軍。
日本打撈了定遠艦的殘骸並且運回國之後,為什麼要勞心費力地修建一座“定遠館”來展覽定遠艦呢?
日本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並不複雜。
明朝時期鄭和之所以率領船隊下西洋,除了暗中尋找朱允炆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向東南亞小國宣揚明朝國威。
定遠艦作為日本的戰利品,是他們打敗北洋艦隊的“鐵證”,他們拿定遠艦來展覽,為的是銘記這次戰爭的勝利,也是為了炫耀。
這樣的炫耀,會增強日軍的自信心、凝聚力和戰鬥力。
除了炫耀之外,當然也是在羞辱清朝。
清政府中但凡是個有識之士,聽說了自家的定遠艦成了別人的展覽品之後,會是什麼感覺?
料想李鴻章李中堂暗自一個人想起這事來的時候,也會羞愧得想要把頭鑽到褲襠裡,不敢見人罷!
甲午之敗,定遠之殤,有血有肉之士,無不引以為奇恥大辱。
不過,對於慈禧這個老婦人而言,倒是無所謂的事,反正打輸了,賠錢就好,割地就好,又不會割她一點肉。
她仍然能夠繼續胡天胡地地享受生活,仍然能夠繼續收刮民脂民膏來修建她那座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
慈禧這個老婦人,早已沒了羞恥之心了。
清政府在這樣一個人的掌控之中,焉有不垮臺的道理!
垮了也好。
-
10 # 二辻四畫生
一百多年前有一場戰爭叫甲午中日戰爭,參加戰爭的有一支艦隊叫北洋水師,北洋水師有一艘旗艦叫定遠號。這艘旗艦是李鴻章特意向德國訂造的一等鐵甲艦,也是當時唯一的主戰軍艦。在當時因噸位重、裝甲厚、主炮口徑大而一度被譽為“亞洲第一鉅艦”。
1888年北洋海軍成建後定遠號就被定為艦隊旗艦,在1894年黃海大東溝海域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決戰時,定遠號中彈159發,但裝甲上的彈坑都沒有超過102毫米,足見定遠號的裝甲之厚。1895年定遠號遭到日本魚雷艇偷襲受到重創,因受損嚴重而無法修復,為避免落入日本人手中,定遠號管帶劉步蟾用水雷將其炸燬。當晚,劉步蟾自盡。
戰後,日本香川縣知事小野隆介買下了定遠號殘骸,僱用潛水員拆卸了裝甲護板等材料運到福岡,在自己的家鄉建造了紀念館,並保留至今。
雖然日本此舉有耀武揚威的嫌疑,但是畢竟是沒打過,既然過不過就要認。日本當時有這樣的鉅艦嗎?沒有。既然咱們有還沒打過人家,那就該反思,而不是用脆弱的心拿出來給人家看,展出怎麼了,北洋水師建軍時,光七千噸級的鐵甲鉅艦就有2艘,其他大小軍艦也有而是多艘。要是再加上南洋艦隊的4艘二千頓級的主力艦和廣東、福建艦隊的8艘千頓級艦艇,四個艦隊大小艦船共有80多艘。
這輸在哪裡?又有何顏面評價日本將定遠號打撈並展出呢?
回覆列表
甲午之前,在日本國內,聞定遠和鎮遠,小兒夜不敢啼,這兩艘軍艦在威懾日本的同時,也招來了嫉妒和眼紅。日本國內全民籌費,就為了挫敗這兩艘軍艦,所以戰後將軍艦撈出回國炫耀,一來炫耀戰功,告慰民心;二來煽動民眾,為推行軍國主義和侵略戰爭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