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天的夜有多美
-
2 # 杏林之聲01
以下回答摘自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創傷外科與矯形骨科《教你如何使用“第三隻腿”》
柺杖使用前需要做如下準備:
選擇合適的柺杖,調整適宜的柺杖長度。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身長減去41cm即為腋杖的長度
拄拐活動有如下注意事項:
切記∶雙手握住柺杖手柄來支撐你的體重,不是用腋窩頂在柺杖上。因腋窩有重要的血管神經叢透過,以免受壓損傷。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參照以下列舉的幾種方式,指導你使用雙柺時選擇患腿負重程度:
1.不負重(Non-weightbearing,NWB)∶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你的患腿離開地面
2.輕負重(Feather-weightbearing,FeWB)∶可以用腳趾點地來維持平衡
3.部分負重(Partial-weightbearing,PWB)∶可以將身體部分體重分擔到患腿上
4.可忍耐負重(Weightbearing as tolerated,WBAT)∶將大部分體重甚至所有重量負擔到患腳,能忍耐即可
5.全負重(Ful-weightbearing,FWB)∶只要患肢不痛,可完全受力。
實戰演練
小學生小李今年11歲,3個月前因外傷致右脛腓骨遠端骺離骨折,期間一直予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療,目前已拆除石膏,但是右下肢仍然不可負重,避免劇烈活動,對此,為了日常生活的方便,建議他拄拐輔助行走,根據其病情特點,右下肢不負重,建議他使用三點步法使用柺杖,經過我們的指導,小李已經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柺杖。
柺杖和手杖是在下肢行動不便時常用到的輔助器械,例如有嚴重的髖關節、膝關節炎或有足踝疾病的患者,沒有傷病但是腿腳不便利的老年人也建議使用。手杖或柺杖可以使患肢避免負重、幫助維持身體平衡,讓日常生活更安全。但選擇和使用手杖有很多注意事項,來看看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專家袁林是如何建議的。
選擇柺杖時要注意它的質量,一定要穩固。腋窩支撐部的橡膠墊要具有彈性,柺杖底端要有橡皮端頭。而如果感覺身體或腿沒勁兒、走路搖晃不穩、下肢關節扭傷疼痛或有膝關節骨關節炎,可以選擇使用手杖。很多老年人不願用手杖,怕被人看作是衰老的表現,但使用手杖確實可以使你更舒服、安全和獨立。
使用柺杖在當站直時,柺杖的上緣應在腋下2指左右。柺杖的扶手應在臀圍線的高度,或站立時雙手下垂,手腕橫紋的位置。當握住扶手時,肘關節輕微彎曲。為了防止損傷腋下的神經和血管,在站立和行走時,身體應該用手去支撐而不是腋窩處。
行走時,身體略前傾,雙柺前移30釐米左右,開始時似乎是要用傷腿前行,實際上將體重移到雙柺上。身體在兩拐間前移,最終好腿落地撐住。當好腿站實後,雙柺前移準備下一步。行走時,要目視前方,不要看腳下。
坐時,背對一把穩固(最好帶扶手)的椅子。把雙柺交到一隻手上,另一隻手向後摸到椅子,然後慢慢坐下。
坐下後,把柺杖倒過來放在身邊夠得著的地方,避免柺杖滑倒。
要站起來時,身體向前輕移,雙柺放到傷腿一側的手上,撐起身體,用好腿支撐。在上下樓梯時,一手扶樓梯扶手,一手握雙柺。
上樓時,好腿在前,傷腿在後,用好腿帶著傷腿。下樓時,傷腿在前,好腿在後,用好腿一節一節跳下。如果樓梯沒有扶手,那隻能雙臂撐拐跳著上下了。記著“好腿先上,壞腿先下。”
使用手杖在站直時,手杖的高度到腕橫紋處,手握手杖時肘關節輕微彎曲。手杖要用好腿一側的手握著。左腿傷了,右手拄手杖;右腿傷了,左手拄手杖。行走時,手杖先向前一小步,邁出傷腿,再邁好腿。這樣以好腿為重心支撐,身體略向好腿一側傾斜,可明顯減輕傷腿一側的負重。在下樓梯時,手杖的使用與柺杖一樣,也要記得是“好腿先上,壞腿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