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因為生了孩子沒有人幫襯帶就做起了全職媽媽。經濟能力一般,因為年齡的增長,兩三年沒有上班,對未來有恐慌,焦慮,你會怎麼辦?
6
回覆列表
  • 1 # 夏日裡的小溪兒

    全職寶媽內心的焦慮恐慌一樣有,而且我已經奔四的年齡了!晚婚晚育二胎,沒人幫忙,一直全職著,就直奔這個歲數了!

    全職的時候,內心是矛盾的!想去上班,孩子沒人帶,必須請保姆,還要考慮自己的職業是不是有前途的,體制內?公務員?教師?醫生?還是CEO,職場精英,如果都不是,那麼迴歸家庭,全職帶孩子的必定是媽媽,因為你的工資不一定請的起保姆,還是自己帶放心!全職幾年,熬到孩子上幼兒園了,以為可以解脫了,但是接送難,還是得考慮找保姆,想重新找工作,還能回到原來嗎?有人說帶孩子的時候可以繼續學本領,那也得孩子入托,全天24小時帶孩子的,有幾個能繼續學習,那畢竟是少數很厲害的媽媽,我們大部分人還是普通的媽媽!

  • 2 # 萌孩子零食優選

    我自己就是一位30多歲的全職寶媽,大學學的專業在每天圍著老公孩子轉的日子裡也荒廢了,現在孩子上小學了,依舊是沒有大段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真的很後悔自己沒有更努力一點,更勇敢一些,錯失了很多可以體現自己價值的機會。我覺得女人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況且我們這個年齡要想努力改變自己還不算太晚,所以一起加油吧,希望我們都能夠透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加油(ง •̀_•́)ง

  • 3 # 居家的滋味

    先簡單說說我當全職主婦這十年的經歷。大娃兩歲那年回單位上班了,然後辭職(實在沒有合適的人幫忙帶孩子,工作的時候是我父母在幫忙帶,三代一堂相處時間久了還是有很多矛盾的,尤其是外地的父母過來,長期共處一個屋簷下)自己帶,當時也是很衰的狀態,因為突然從一個社會人的狀態進入家庭,所以鬱悶了很久,反覆思考自己的出路。娃三歲一年在當地的一個家長論壇上寫帖子參加各種活動,也算是第一次嘗試去找自己的圈子,事實證明這種嘗試是必要的,合適的圈子可以釋放掉很多壓力,娃四歲開始籌備出國讀研的事情,娃五歲完成碩士學位(英國的碩士學位只要一年),然後回國一年繼續家庭主婦,娃六歲懷二胎,計劃中,二娃兩歲前都是自己獨立帶孩子,期間斷斷續續有阿姨幫忙,二娃兩歲地時候意外壞了三娃,今年五月份剛生下三娃。

    所以我這十年主婦,基本上把主婦們的模式都經歷了一遍:單娃主婦,單娃上班,單娃兼職,單娃讀書,單娃懷孕,帶二娃,二娃主婦,二娃懷孕,帶三娃。

    首先是職業發展。老公給力的話,這個職業發展不用太考慮財務收入。在這方面我屬於比較幸運,否則我也沒有勇氣生三胎。這個職業發展可能速度比較慢(對比沒有娃的職業女性和男性)但是並不是說沒有。當然這要感謝自己在完成了大學教育後有三年工作經驗才要娃,這至少讓我在迴歸家庭之前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我的短暫的一年全職和兩年兼職都還是自己的工作範疇:教育領域。這個經歷幫我成功申請到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教育研究院,深造完畢後儘管沒有立刻投入工作,但打開了視野,在之後近五年的孕育時間,我是有方向去規劃,自己讀書、聽課(感謝網際網路),帶孩子參加活動也會有意識結交相關領域的朋友(感謝微信),而居家過日子事無鉅細的生活其實是對我這種一直呆在象牙塔的人最好的磨練(感謝三娃),所以這麼看來,職業發展當然有壓力,儘量和自己比,不要橫向比,壓力會小很多。

    其次是生活圈子的壓力。生活圈子太窄了,這個是無法避免的事實。翻來覆去就是鄰居、醫生、學校老師、同學家長等等,都是圍繞娃展開的。圈子窄了帶來的弊端就是你很難拓展圈子,因為作為全職主婦手上可以交換的資源有限,很多關係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拓深。這也是難免的。如果又能養好娃又要有圈子生香活色,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太低。所以這個壓力其實是取捨的問題,想明白了,也就踏實了。

    再次就是夫妻之間的壓力。這個壓力情況多了去了。是的,家庭主婦嘛,家庭裡主要負責的人,大小事宜都太操心。如果老公要把自己當爺或者當孫子(都是需要伺候的)那絕對是壓力山大而且無解。但是如果老公是戰友,即使是豬戰友,也會減輕很多壓力。這種壓力是潛意識的,就是精神上的,你想想,你一天到晚和一個需要伺候的成年人在一起壓力不大嗎?壓力和火氣一樣大。這個不是我們女人自己單方面努力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這個壓力應該是最麻煩的。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用一句本來說男人的話來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會兒反正是推不開身的,就不要去想那些沒娃的情況才能實踐的人生。這會就是在陪娃的時候好好養身體,積蓄力量,娃養好了,總歸是有復出的時間和機會的。

  • 4 # 糖豆媽咪0601

    我是倆寶媽媽,這種恐慌焦慮我也有過,從2014年大寶出生後,因為孩子沒人幫忙帶,自己就開始做起了全職媽媽,從孩子生出以後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帶孩子中了,每天很累很忙,可是又樂此不疲。直到大寶上幼兒園我就開始恐慌了,突然感覺自己丟了工作一樣的焦慮,可是孩子去上學沒人接送自己還是沒法子上班,正好意外又懷了老二,就更焦慮了,甚至覺得自己這一生都要為孩子而活,我的生活裡就沒了自己的空間,後來老公的溝通工作做了很久,自己才慢慢的緩過來,緊接著就是生了老二,開始了接送老大帶老二的生活,因為不希望自己沒了自由,也不希望自己因為帶孩子越來越醜,體型走樣,所以從給二寶斷奶後,就每週兩次去美容院做身體保養面板,當然都是帶著小寶去的,還好那裡有人和他玩,也就那個個把小時能我放鬆的感覺到自己可以自由一會,而且和裡面的人聊聊天也不至於自己那麼的鬱悶了,所以一直都在堅持去美容院。二寶明年就可以上幼兒園了,自己挺怕當年大寶上幼兒園時有的恐慌,所以現在開始自媒體創作,每天抽時間沉浸在讀書中,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覺得自己還有事情是屬於自己的。說真的寶媽不可以因為全職帶孩子而丟了自己,包括自己的體型自己的面板,自己的自由,自己的社交能力等等,努力努力讓自己為了自己的事充實起來,最起碼每天不會只會圍著老公孩子轉悠。心態心情也會都好很多的。

  • 5 # 大妙醬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直直戳我內心

    經濟能力一般,因為年齡的增長,兩三年沒有上班,對未來有恐慌,焦慮,你會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我當全職媽媽的這兩年裡也是一直在反覆的問自己,每天24小時圍繞著孩子轉,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都等著你去解決,屬於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更別提什麼社交生活了,恐慌,焦慮都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在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之前,媽媽們更重要的不是去焦慮未來,而是怎樣積極的面對眼前的生活,如何保持一個良好樂觀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消極的情緒會讓人停滯不前,也是我們最大敵人,積極樂觀的媽媽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庭來說遠比經濟能力、未來規劃更有價值。我曾經也不止一次的因為孩子不聽話,家務事纏身,而大發脾氣或者摔門出走,在家裡沒有一個好臉色,這些並沒有帶來什麼積極的影響,反而換來的是孩子更加無休止的哭鬧和老公的無奈和不理解。再加之現在的媒體上經常報道一些全職媽媽或者一些家庭的負面訊息,看完以後覺得心有慼慼。

    所以調整心態才是當務之急,未來不可知,但是把握現在,才會未來可期。

    提供一些調整心態的方式,僅限於我個人意見,希望會對你有用

    1、如果你喜歡做菜,可以下載一些關於做菜的APP,比如說:下廚房、豆果美食、美食傑這類,上傳一些你自己認為還不錯的菜譜,美食也會讓人心情愉悅,看著有人喜歡自己的菜譜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不要在乎有沒有人看,這只是一個讓你放鬆的小地方。

    2、如果你喜歡唱歌,但是當媽媽真的是沒有時間去KTV之類的地方去放鬆,那就下載一個唱歌的APP,比如:唱吧、全民K歌這類,在家裡縱情肆意也是極好的,同樣也不要在乎有沒有人聽,這也只是你一個情感發洩的小視窗。

    3、如果你喜歡畫畫,可以用孩子的彩筆或者顏料在紙上塗鴉,也可以下載一些可以塗鴉的APP,比如sketches,在沒有筆和紙的情況下也可以畫,排隊呀!等孩子呀!在需要長時間等待時候我會選擇塗鴉一張,不需要什麼繪畫功底,只要是你喜歡,怎麼畫都可以,同樣也不要在乎畫的好不好,這也只是讓你放鬆的一種方式。

    4、閱讀,如果當地有圖書館,建議可以辦一張借書證,週末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在圖書館裡泡一天,再順便借一兩本自己喜歡的書,和孩子喜歡的繪本,有人說過:當你迷茫和焦慮的時候就多看一些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親子閱讀也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你可能會說,每天那麼忙哪有時間看書,我想說你有沒有真正給自己留出看書的時間,手機裡的短影片APP佔據了你多少時間,那些電視劇又佔據了你多少時間呢?每個月逼著自己看一兩本書其實真的佔據不了多少時間,但是收穫無法估量,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5、放下手機多參與戶外活動,我這裡的戶外指的不是露營或者是徒步這類,而是指比如說家附近的公園帶著孩子和家人一起野餐、戲水、玩沙子、踢球、散步等,或者去海洋館、科技館、美術館、我記得之前看了一部BBC紀錄片,裡面的導演說過一句話:沒有那個孩子是不喜歡自然的,大人也是一樣,自然環境總會讓人心情放鬆。

    6、週末時候也要讓老公花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帶孩子,不要管爸爸怎麼帶孩子,只要保證安全那就隨他了,在育兒的件事情上,爸爸是不可缺失的,也要讓爸爸們瞭解全職媽媽帶孩子的辛苦,媽媽這個時候就可以去放鬆一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下面就是老母親在外面浪,老父親前方發來的戰況。

    以上就是幫助我自己調整心態的一些方式,僅供參考。其實所謂對未來的恐慌和焦慮,說白了,那是當下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意義,多發展一些興趣和愛好,不斷提升自我價值,主動積極去生活,不要去擔心未來,杞人憂天。現在既然是以一個全職媽媽的身份在生活,那就好好陪伴孩子成長,照顧好家人的生活,現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你想與世界脫軌都難,但是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四肢健全的你何必擔心未來呢?

  • 6 # 張二狗聽故事

    30歲自由職業媽媽,深度焦慮

    本來不想回答這種涉及個人經歷的問題。看到回覆的都是全職媽媽或者在職媽媽,我代表自由職業媽媽說句話。

    座標北京的自由口譯員,生孩子之前覺得自己很富,生完覺得一貧如洗。因為要陪娃,從前很多業務不得不轉給別人做,工作方向和狀態都有重大調整。

    希望各位30➕媽媽放過自己,因為其實沒有人能夠做到真正的平衡!面對焦慮,我的辦法是擱置。等陪娃度過最重要的前三年再做計劃

  • 7 # Hello小七媽媽

    我的經歷和你類似,年紀卻比你長几歲。

    這是我的文章連結。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27218110761271820/?app=news_article×tamp=1566901076&req_id=20190827181755049007048006F0C05813&group_id=6727218110761271820

  • 8 # 豆媽育兒育己

    你好,全職媽媽兩三年一直沒有出去工作,也沒有接觸這個社會。心裡對於未來會有擔憂和恐懼,不知道過了這幾年自己的未來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規劃,這是心裡最深處的聲音。

    三十歲得你沒有工作應該恐慌嗎?

    對於我來說也是有30歲的恐慌,經歷了很多次工作的轉折,我發現自己並沒有在一個縱向的工作領域上持續發展,而是不斷的在橫向的領域,這樣導致自己並沒有上升的空間,而是在一個小眾的範圍內,把自己束縛了起來。

    30歲的恐慌,讓我也不知所措。但是恐慌過後,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去分析,自己應該幹什麼?40歲可以創業,50歲可以成功,那麼30歲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呢?

    我全職在家帶孩子,我焦慮未來

    我的一個朋友林子,她之前一直在外企上班,後來因為懷孕生孩子,在家做了整整5年的全職媽媽,在最初的兩年裡,因為忙於孩子的成長,他也沒有發現自己有過度焦慮的情況。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她發現自己有了空餘的時間,然後發現自己與這個社會已經在脫節了,他的思維和語言已經達不到與社會連結的狀態。他感覺與人交流很困難。他開始懷疑、恐慌、焦慮。

    經過分析他開始做私人訂製家庭糕點房,從最開始每天一個訂單到現在訂單不斷,她開始規劃他的人生。

    30歲的我全職在家,我可以做一些什麼?

    第一,趁著你在家帶孩子,你可以想想自己喜歡什麼?

    興趣會是所有事情的動力,如果你為了這個興趣可以壓制自己的懶惰,那麼這個興趣就會是你真正的愛好。

    有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孩子睡著以後,可以看一看相關的書籍以及尋找一下相關需要的技能知識點,可以透過一兩門考試,然後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可以自己去嘗試。

    第二,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每個人需要的東西不一樣,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也不一樣,那麼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就是一個字特別重要的事情。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需求點,去做一個適合自己不斷進步的成長圖。

    其實人生最怕的事,未來的無知和恐懼,只要我們對自己有規劃,一步一步在向前走,每天每週每個月都有一點小進步。那麼,我們就可以走得很踏實。

    第三,因為你是全職媽媽,告訴所有人你的育兒經歷。

    全職媽媽其實是世界上最難的一個職業,你可以看到踩著高跟鞋說著英語,在辦公室快步行走的女強人。他可以管理好一個公司,但是他不一定管理得了他的兒子。

    每個人會有自己的需求,你可以透過不同的渠道,講述你的故事,全職媽媽在你照顧孩子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每一個過程當中,你有你的觀點和你的認為,你可以把孩子照顧的這麼好,你是怎麼做的?講述你的故事。

    第四,能經營管理好一個家也是一個本事。

    在一個家裡,有三個人,每一個人的職能不同,他就跟一個公司是相同的,你如果能全盤掌控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能協調好你和別人的工作,那麼對於你來說,你也是在做一份職業,就算你以後要出去工作,這也是你的優勢。

    不要自卑,不要看輕自己,你一定會是最棒的。

  • 9 # 加菲魚

    先來介紹一下我自己,座標十八線小縣城,今年三十歲,27歲生孩子,懷孕的時候就知道沒人帶孩子,因為家裡的老人都還沒到退休的年齡,所以一直都在思考怎麼辦。

    產假結束後上了半個月的班,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工作的單位是私企,一個月工資兩千不到,掙的還沒保姆多;二是請保姆的話家裡就剩保姆和孩子兩個人,內心十萬個不放心,找不到合適的保姆不如自己帶孩子;三是雖然辭職了,但也只是暫時的,小縣城最好的工作就是體制內了,生孩子前也一直在考,因為帶孩子只是推遲了考試時間,但是決不放棄。

    於是我全職帶孩子了兩年多,這兩年多雖然沒有上班,但是透過自己學習研究,開了個網店,帶孩子之餘也實現了增收,甚至比上班的工資還要多。並且在娃奶奶退休那年正好遇到機會,考上了事業編,現在工作穩定清閒,孩子九月份也準備上幼兒園了。

    所以,我覺得寶媽內心恐慌很正常,尤其是全職媽媽,帶孩子的累,沒有工作的壓力,缺乏正常社交的空虛,都會帶來恐慌。但是恐慌之後要思考自己的出路在哪裡,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對自己未來的生活,要確定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

    孩子總有大的時候,我們不可能一直陪在家裡,這時候,就要有自己的目標,比如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自己創業做點什麼生意,從能力和興趣出發,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奮鬥的方向。

    其次,有了目標,要制定自己的計劃,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

    任何目標的實現,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拿我自己來說,雖然帶孩子很累,但是隻要有一點空閒時間,我就會幹點自己的事。每天給自己定目標,一定要做到什麼地步,比如要看多少頁書,做多少道題,或者是今天自己的網店需要打理到什麼程度。可能每天的時間並不多,能做的也有限,但是每天都做一點,量變引起質變,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再次,漫長的堅持,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全職的那兩年多,我也經常懷疑自己,尤其是每天忙完孩子之後,蓬頭垢面身材走樣,與社會又脫離了兩年,整個人都變得不自信。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找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哪怕是追一部一直都沒時間看的電視劇,或是出去看一場電影,讓自己放鬆,回來之後繼續按著自己的計劃走,因為內心十分渴望那份心儀的工作,再累也都在堅持,堅持下來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所以,做為一個曾經的全職媽媽,要消除內向的恐慌,唯一的辦法就是別放棄自己,全職媽媽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自由,一有空閒時間就給自己充電,積蓄力量,抓住機遇,全職媽媽也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自然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恐慌了。

  • 10 # 糰子論育兒

    只要是脫離職場社會,全身心帶孩子的全職媽媽,當孩子上學後開始漸漸有自己的時間和一定的自由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定的焦慮和恐慌的心理。

    全職媽媽的我們,一方面因獲得了一定的時間和自由而感到興奮,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開始思考自己之後的路要怎麼走。是繼續當全職媽媽還是邊工作邊帶孩子?是上班還是創業?是隨波逐流的選擇職業還是繼續追求曾經的夢想?無論是作何選擇,走出第一步是關鍵,也正是這個第一步讓我們內心感到焦慮和恐慌。

    全職媽媽的我們,跟職場社會等脫離的時間太久,我們水平和視野還停留在幾年前而這個社會卻一直在進步,我們會擔心自己難以融入或則難以適應再或者做全職媽媽時間長年紀大了覺得選擇的空間小了,總之讓我們覺得覺得焦慮的問題還是不少。

    但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從我們自己的內心,看清楚我們自己到底想幹些什麼,一旦想好了,就付諸行動,不要去想自己能不能做好,只要放手讓自己去做,即使失敗也不是什麼大事,失敗了就重新尋找,總有一條適合自己未來的路。

    年齡絕對不是我們全職媽媽的障礙,重獲自由之時才是我們真正該開始精彩人生的號角,可能有看不到未來,不知道如何開始新的生活模式的迷茫和恐慌,但那只是開始新人生的一道砍,衝著跳過去我們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色,我們全職媽媽為了家可以放棄自由一段時間,但不能一輩子都做井底之蛙,我們也需要一個等我們老了,值得回憶的充實的人生,不能老來回憶只有做飯、洗碗、做家務、帶孩子。

    不要慌,就不會焦慮,我們全職媽媽有很多重返職場、重返社會的機會,心態放寬點,遵從自己的內心就行了。

  • 11 # miss喻7

    我今年28歲,休完產假就帶著寶寶,帶著家婆過來上班了。老公又是在老家上班,異地。現在寶寶還沒到一歲,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帶寶寶,天天整得精力焦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雪蘭花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