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蚍蜉之志

    趙奢的主要戰功是閼於之戰打敗了秦國。而戰國時期的名將太多。白起是秦國戰功最多的大將。廉頗在趙國為將幾十年。李牧是趙國後期主要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軍隊差點滅了齊國。王剪是滅楚國的大將。吳起是魏國早期的名將。被稱為軍事家。孫臏是藏在幕後的軍事家。王賁滅了多個國家。信陵君也算一位名將,率五國軍隊大敗秦軍。還有很多很多將領所以前四名不應該有趙奢。

  • 2 # 一斛濁酒喜相逢

    趙奢,趙國邯鄲人,戰國後期趙國名將,戰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簡曰馬氏。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

    《史記》上記載趙奢的戰役不多,最著名的莫過於閼與之戰。閼與之戰可以說是趙國崛起之後,秦趙之間的第一次正面對決,結果秦軍遭遇了商鞅變法以來的最大慘敗。趙國不但重新奪回閼與這個咽喉要地,還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秦軍吃到了罕見性的大敗仗,各國諸侯紛紛重新站隊,建立起以趙國為核心的抗秦新勢力。作為此戰的最大功臣,趙奢被加封為了馬服君。

    他也是為數不多和強秦作戰中取勝過的趙國將領。

    但是趙奢為後人熟知的戰績也只有這一次。但因其難度係數高,結果卻贏得漂亮,而且又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所以歷代以來,趙奢都被尊為著名武將,位列武廟。

    戰國四大名將一說出自千字文,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都是在稀缺的戰國史料下記載了多次攻城拔寨野戰的事例,都是可以統帥數十萬人調配協同的國家級將領。幾乎都是常勝將軍,沒有因為主觀能力不足而遭受失敗,都是在《史記》中留下了恢弘壯麗的文字的人物。綜合這幾點,其餘戰國時期的將領,大概只有吳起,樂毅,章子,趙奢,王賁,蒙驁可以和這四位比肩,其餘無法做到。無奈,不是趙奢不厲害,只是戰國四大名將更神級。

  • 3 # 阿宇的美食日記

    趙奢的頭銜很多,被稱為趙國東方六國的八大將領之一,作為趙國的一代名將,他與廉頗、李牧在趙國的名聲不相上下。而在趙國以外,趙奢的名氣就比不過廉頗和李牧了,甚至是四大名將,他也沒能躋身其中。但是不可否認他對趙國的貢獻,也不可否認他在軍事上的建樹。

    趙奢,出生年月不詳,嬴姓,趙氏,名奢,趙奢與趙王室同宗,當屆貴族。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到趙孝成王這一段時期,一共活了大概有六十歲左右。趙奢初期任職於趙國的田部吏,這個官職是掌管農田租稅的稅官,他嚴明執法,敢於向平原君收稅,“奉公守法,認真負責”,是大家對他的評價和印象,並因此而得到了趙武靈王的賞識,但是早期對他的生平事蹟卻記載得很少。

    在政治上卓有建樹,在軍事上也有自己的理論和看法。趙奢極有極強的洞察力和遠見,他有一個兒子,叫做趙括,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主人公。“其子趙括少學兵法,言兵事,聰明強識”,趙括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理論自以為“天下莫能當”。其實上他只是將兵書上的知識給摸透了,並不會靈活處理行軍作戰中出現的問題。趙奢認為這樣並不能成大器,以此“不謂善”,還曾經十分擔憂地跟自己的妻子說:“趙國不任用自己的兒子趙括還好,任用了趙括可能會使趙國陷入絕境。”結果,事實真的被趙奢說中了。趙括所率的四十萬趙軍,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將白起全部坑殺,而趙括也在這場戰爭中被射殺。

    趙括顯然沒有遺傳到父親趙奢優良的基因,他的父親早年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軍事實踐理論,而從他的軍事思想來看,他受孫武、孫臏的軍事思想很深。趙奢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豐富的軍事思想。闕與之戰中運用的“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為敵司命”、“反客為主”、“居高臨下”等戰略戰術。公元前264年,田單和趙奢討論兵法,連田單最後都被趙奢折服了。說明趙奢的軍事理論和作戰能力都是很強大的。

    再來看看白起,他是楚白公勝之後,算是一個沒落的貴族,也叫公孫起,被後世稱為“戰神”,號稱“人屠”,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國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他一生征戰沙場不下三十餘回,此人極其善於用兵,攻城九十餘座,殲敵百萬,無一敗績,為秦國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趙國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五萬。白起善於用兵史家評價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趙奢的作戰經歷自然比不上白起,但是趙奢的作戰理論不輸於白起,趙奢是個精明的軍事家,他們在實際的軍事作戰和理論上,是各有千秋。

    而作為趙國名將廉頗,廉頗為趙國,伐齊、取晉陽、攻魏之防陵安陽、擊大破燕軍於鄗等等,看來也是戰績非凡,其勇武無人否認。廉頗任相國前後約六七年,多次擊退入侵敵軍,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可以說他跟趙奢比起來,絲毫不差趙奢。他與趙奢的區別也在於,一個是優秀的將領,一個是優秀的軍事家。

  • 4 # 飛鴿影片

    趙奢和秦國打過一仗的,是閼與之戰。他應該也是歷史上最早使用閃電戰的將領,這一仗趙奢滅了秦國五萬大軍,打破了戰國末期山東六國逢秦必敗的記錄。 可即使這樣,在閼與之戰之前,趙奢的大半人生都沒有展現在軍事上。他先是作為趙氏旁支跟隨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變革,再在燕國當上古郡守,後回到趙國當主管田部稅收的田部吏。直到人近中年,趙奢才因閼與之戰一戰成名,受封馬服君。 因此,他不像戰國四大名將那樣,從小軍中長大,從基層做起,直至名震天下的大將。四大名將都是因軍事才能出眾逐漸從軍中被提拔,最終統領萬軍的,而趙奢則是在趙國面臨生死存亡關頭,臨時從主戰的文官中提拔為將,卻又具有一定軍事才能的將領,自然不能和李牧、廉頗、白起、王翦四人相提並論啦。 此外,他的好兒子——趙括,在長平之戰的慘敗應該也對趙奢的軍事生涯起了點不好的影響吧。

  • 5 # 使用者平而庸

    戰國四大名將最先在千字文中出現“起翦頗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四位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首先既然是千字文,那就受文字不能重複和押韻的限制。

    而且這四位的戰功確實顯赫,白起毫無爭議,他一生殲滅六國軍隊約160萬人。王翦也不弱,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其所滅。李牧在長平之戰,趙國精銳盡失時,以數萬邊兵大破匈奴。肥累之戰,十萬秦軍全軍覆滅。之後,更是使四十萬秦魏韓聯軍全面崩潰。廉頗也不是隻會負荊請罪的人,伐齊使趙躍居六國之首,攻魏打得魏沒脾氣,長平之戰後燕王傾全國之力來佔趙便宜,又被廉頗打得割城求和,並且和秦作戰也屢有勝績。

    不是趙奢不行,而是對手太強大。最後這個排名也是人排的,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不足為奇。你願意拉上趙奢來個“起翦頗牧奢,用兵最為精,宣威於沙漠,馳譽在丹青”貌似也不錯。

  • 6 # 清越揚揚

    現在請我們的主角隆重登場:趙奢。額,很尷尬,沒掌聲,可能大家對他不太熟悉,不過你肯定聽說過他兒子趙括,可能你也聽說過他老子趙武靈王,祖孫三代都交代了,現在說一下趙奢。

    趙奢,是與廉頗、白起等起名的名將,曾在閼與之戰中打敗了所向披靡的秦軍,一戰成名,真的是一戰成名,沒聽說過還打過什麼經典戰役,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了。不過表現的機會一次就夠了,就這一次,聞名戰國,在趙國更是與廉頗、藺相如平起平坐。然而他本是一個管賦稅的官,是怎麼成為明將的呢?據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趙奢,本是管稅賦的,因處事公正,殺了拒不交賦稅的平原君趙勝家的家奴,得到趙勝的賞識,推薦給了趙王,然後立馬升官,管全國稅賦。這像不像電視劇裡的劇本,主人公做事總能遇到boss家的惡奴,打死惡奴就升級。這一點就是抓住機會得到當權者賞識上位。

    其二,趙奢能猜透帝王心。當時秦國攻打南韓,趙王就問總司令廉頗要不要去救,廉頗說,太遠了救不了。然後又問副司令樂乘,要不要去救,副司令和總司令意見一致。趙王心想,你倆咋這麼二,咋也不抬頭看看老子的犀利的小眼神,於是又問趙奢,趙奢多精啊,趙王問來問去不就是想戰嗎,想要一場勝利鼓舞一下士氣,於是便說,可以救,狹路相逢勇者勝。此話正合趙王之意,遂令趙奢帶兵出戰。

    第四,有識人之明。他曾經說過,其子趙括,只論兵不帶兵還可以,若帶兵出戰,破趙者必是趙括,這就是一番操作猛如虎,回頭一看0—5,典型的坑隊友。後來的長平之戰印證了這一點。

    看來名將也不是白叫的,的確有兩把刷子。

  • 7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主要是因為趙奢沒有多少戰績,只有一場閼與之戰使他成名,之後就沒有別的戰役了,至少史書上也沒有記載。說起閼與之戰,也是一場精彩的戰役,當時秦國進攻南韓,軍隊駐紮在閼與(yān yǔ)。

    當時朝中有名將廉頗,但是廉頗認為路途遙遠,不適合去救援,作戰的話勝算不大,但是趙奢認為可以打,趙王便派趙奢領兵作戰。

    這一戰,趙奢採取了迷惑敵軍的策略,斬殺了幾個勸他進攻的人,這使得秦軍主將認為趙軍不敢進攻他們,也就沒了防備。實際上,趙奢突然加快了進軍的速度,很快就趕到了秦軍的面前。圍城的秦軍沒有來得及準備,被前來的趙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一戰,趙軍斬殺了八萬秦軍,也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這一戰之後,趙奢被封為馬服君。這仗之所以能夠讓趙奢出名,一是因為當時的名將廉頗認為不可戰,而事實上趙奢打贏了;二是破了當時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三是這一戰成果也很大,消滅了八萬秦軍,是秦軍歷史上少有的敗績。

    雖然閼與之戰很精彩,但趙奢在史書上確實也就記載了這一戰,如果只是憑藉這一戰的成果,跟本入不了戰國四名將的行列。那麼我們看看戰國四名將有哪些戰績:

    白起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

    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45萬(含長平之戰)。

    攻韓魏殲滅30萬。  

    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在百萬以上,而且白起一生大小作戰70餘次,沒有敗績,可以說是一代戰神,尤其是長平之戰,是為戰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一戰消滅趙軍主力45萬人,成就了他一代殺人的名聲,人稱人屠。

    廉頗

    廉頗的主要戰績體現在邯鄲防禦戰以及後來與燕國的戰爭上。在長平之戰之前,廉頗也是百戰百勝,但是沒有多少著名的戰役。長平之戰,廉頗是前期的統帥,在戰力不如秦軍的情況下,廉頗選擇了防守,這一防就是三年,最後趙國由於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撐這場戰爭,派趙括代替了廉頗發動進攻,結果45萬趙軍全軍覆沒。

    在接下來的邯鄲戰役中,廉頗是趙軍總指揮,他指揮剩下來的老弱病殘軍隊死守邯鄲一年多,面對前後增援,最後規模達到40萬以上的秦軍毫不畏懼,多次組織趙軍發動進攻,成功地防守住了邯鄲。等到楚國和魏國的援軍趕到,趙軍發動了全面反攻,獲得了邯鄲保衛戰的勝利,此戰,秦軍損失至少在30萬人以上。

    之後,燕國乘著趙國長平戰敗、邯鄲困守,國內虛弱的時機,發動60萬大軍進攻趙國。

    廉頗率領13萬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成功地抵擋了燕國的進攻,並在打敗燕軍,斬殺了燕軍主將慄腹,一直打到了燕國都城,迫使燕國割地求和。

    廉頗一生的戰績,應該也在百萬左右。

    李牧

    李牧一生的戰績主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北方防禦匈奴時期,打破匈奴,守住了趙國的北部邊境。當時李牧一方面採取迷惑匈奴人的戰術,故意示弱給匈奴人,讓匈奴人以為趙國不能戰,麻痺了對方;另一方面加緊練兵,在數年內鍛煉出了一支精銳部隊。隨後引誘匈奴人深入趙國境內,組織趙軍發動反擊,一擊就擊敗了匈奴主力,打的匈奴人多年不敢南下侵擾趙國。

    第二個階段是後期與秦軍的作戰。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勝進擊,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進攻趙的後方,直向邯鄲進軍,形勢危急。趙王遷從代雁門調回李牧,任命其為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軍。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

    桓齮認為,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齕,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俟其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當趙將趙蔥建議救援肥下時,他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李牧因功被封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軍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以一部兵力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上,準備渡漳水向邯鄲進迫,襲擾趙都邯鄲,自率主力由上黨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企圖拊邯鄲之背。將趙攔腰截斷,進到番吾(現河北省平山縣南),因李牧率軍抗擊,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託,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遂決心採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他部署司馬尚在邯鄲南據守長城一線,自率主力北進,反擊遠端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軍猛攻,秦軍受阻大敗。李牧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南路軍知北路軍已被擊退後,料難獲勝,稍一接觸,即撤軍退走。李牧擊破秦軍的同時,南距韓、魏。

    只可惜趙國國君後來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了李牧,不然李牧也會有更好的戰績。

    王翦

    王翦的主要戰績就在於滅楚上。

    在秦始皇滅了趙國、魏國、燕國、南韓之後,當時只剩下楚國和齊國沒有拿下,而楚國是當時秦國最大的對手。一開始秦始皇問王翦需要多少兵馬,王翦認為要60萬人,而李信則認為只要20萬就夠了。於是秦始皇派李信攻打楚國,結果被楚國打敗。

    後來秦始皇還是派了王翦進攻楚國,也給了他60萬兵馬。王翦帶兵攻到楚國後,採取了迷惑楚國的方式,不發動進攻,和楚國對峙了一年多。楚國主將項燕認為秦國不會進攻也就放鬆了警惕。但是王翦在對峙的時候,一直在加緊練兵,等到楚國鬆懈了,便發動了突然進攻,一舉消滅了楚軍主力,打下了楚國。

    因此,和四名將比起來,趙奢在作戰次數,以及戰績上都和這四名將相差甚遠,四名將基本一生作戰都非常多,基本都沒有敗績,而趙奢只有一戰,雖然贏了,也很難說明他的軍事能力能夠達到四名將的標準。如果要達到,需要有更多的戰績,也許是他機會不夠吧。

  • 8 # 時光隧道2019

    戰國四大名將首先要沒有失敗的經歷,並且可以獨當一面。

    趙奢和秦國打過一仗的,是閼與之戰。他應該也是歷史上最早使用閃電戰的將領,這一仗趙奢滅了秦國五萬大軍,打破了戰國末期山東六國逢秦必敗的記錄。

    在閼與之戰之前,趙奢的大半人生都沒有展現在軍事上。他先是作為趙氏旁支跟隨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變革,再在燕國當上古郡守,後回到趙國當主管田部稅收的田部吏。直到人近中年,趙奢才因閼與之戰一戰成名,受封馬服君。

    他不像戰國四大名將那樣,從小軍中長大,從基層做起,直至名震天下的大將。四大名將都是因軍事才能出眾逐漸從軍中被提拔,最終統領萬軍的,而趙奢則是在趙國面臨生死存亡關頭,臨時從主戰的文官中提拔為將,卻又具有一定軍事才能的將領,自然不能和李牧、廉頗、白起、王翦四人相提並論。

  • 9 # 揚生解史

    戰國四大名將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頗。趙奢是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不屬於戰國四大名將,為什麼呢?

    白起、王翦、李牧、廉頗為什麼稱戰國四大名將?

    這四個人都戰功赫赫。其中白起被稱為“戰神”,其一生共主導過70餘場戰役但無一敗仗,是秦國能夠從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人物。而王翦是秦國吞併六國的主將,他帶兵直接攻滅了六國。

    李牧是趙華人,他早年大破匈奴,使其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後期又以一已之力抗擊秦軍,延緩了其統一六國的步伐。廉頗也是趙國名將,他驍勇善戰,名振天下,前後四十多年,為趙國的生存,建立了不朽的功業。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戰國四大名將具備了幾個特點:

    1、他們都是同時期所在國家的主將;

    2、他們戰功赫赫(決定性戰役),是確保國家安定的將軍。

    3、每場戰役,他們都能確保能達成目標、或能夠阻止對手目標的達成。

    馬服君趙奢為什麼不能夠入選“戰國四大名將”?

    趙奢是趙國的良將。他早年是收租稅的官吏,後來他在閼與之戰中大破秦軍,此戰讓趙奢名聲大振,這也是他指揮過的為數不多的戰役。因為當時趙國的主將是李牧、廉頗。趙國當時主要的作戰任務都是由李牧、廉頗擔當。

    以上可看出,趙奢並不符合四大名將的條件。主要是他指揮的戰役過少,而且不是具有決定性的戰役。

  • 10 # 若水韓流

    想知道趙奢為何不能入選戰國四大名將,就要從他指揮的閼與之戰說起。是時,秦國在南韓與魏國的糧草補寄下,一路攻打武安(今邯鄲武安),一路攻打閼與要塞(今山西和順西)。此戰關乎趙國興亡,趙國大將廉頗擔心路途遙遠,長途作戰於己不利,且閼與一帶地形逼仄,不利於行軍作戰。趙奢言:閼與一帶地形逼仄,於我方不利,然而於長途行軍之秦國亦是如此!兩軍相逢,當以勇者以勝之!這便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出處!

    趙國大殿之上,自趙惠文王之下同仇敵愾,大將廉頗固守邯鄲,平原君趙勝遊說魏國南韓聯趙抗秦,趙奢屯兵於馬服山伺機而動!

    秦軍受阻於武安,與趙奢軍相持不下足足月餘。趙奢再暗中派人前往閼與要塞打探訊息,並擺出一副要死守邯鄲的架勢,一個多月後,趙奢以急行軍從馬服山出發,不分晝夜十八個時辰趕到閼與,搶佔高地,秦軍陷入進退維谷之境,喪師八萬!

    此戰雖說經典,卻非趙奢一人之功,乃趙國上下同仇敵愾之功!平原君趙勝伐交,斷了秦軍糧草,秦軍沒了糧軍心受挫,無心戀戰,此趙奢取勝關鍵因素。邯鄲有廉頗駐守,秦之二路軍在武安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徒增消耗,於戰不利,此亦為趙奢取勝之關鍵因素。

    再說戰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此四人戰功赫赫,第一位白起,一生參與大小數百次戰爭,親自指揮的有七十餘戰,無一敗績,伊闕之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長平之戰斬首趙軍45萬,伐楚戰爭攻破楚國都城郢,從此郢都就成了秦國的荊州郡。第二位王翦,戰績不如前一位,但滅六國幾乎都是他跟他兒子的功勞。第三位廉頗,邯鄲之戰大敗秦軍,趙國在經歷了長平之戰跟邯鄲之戰疲憊不堪之際,燕國率軍偷襲,又大敗燕國,燕國被迫割地求和。第四位李牧,這位也是我最喜歡的戰將。參與過胡服騎射改革,趙惠文王時期就被派到雁門郡,任駐軍將軍,後因無戰功被召回邯鄲,後來又被派回雁門。主要戰功一:李牧滅匈奴之戰,此戰是步兵大兵團殲滅騎兵大兵團的經典戰例,全殲匈奴十餘萬騎兵,破東胡,滅林胡,趙國北境十幾年沒了遊牧滋擾。二:肥之戰,李牧臨危受命,率領雁門郡的所有軍士回救邯鄲,在肥城(今石家莊辛集一代)遭遇秦軍,就地駐紮,圍殲秦軍,殲滅秦軍十萬。井陘口之戰,跟王翦打成平手。說是平手,其實是李牧勝了。因為李牧所率軍隊不足十萬,而王翦是25萬。若不是趙國換將,冤殺李牧,趙國自毀長城,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所以你看看後四位的戰功,無論哪個都比趙奢厲害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魚好吃”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