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29931431535

    孫子在《虛實篇》中提出了“致人 而不致於人”的著名論斷,闡明瞭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奪取克敵制勝主動權的戰爭指導思想。致,就是受制,這裡指調動. 於就是被的意思。致人而不致於人: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意思是,作戰中要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致,招致。引申為調動。 《孫子兵法》第六篇講的就是這種戰術。人們常說“致人而不致於人”,也就是說,如若想取勝,就要支配敵人而不能被敵人支配。 "致"是通甲字通"治"統治的意思,文言文裡的於是被的 意思. 致人而不致於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統治別人而不被別人統治. 孟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就是說動腦筋的人統治別人,動體力的人被人統治。 應該是“治”吧,再不就是通假字,“治”意思是管理,治理,制約,“於”表被動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制約管理別人而不要被別人制約管理 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子兵法》第六篇講的就是這種戰術。人們常說“致人而不致於人”,也就是說,如若想取勝,就要支配敵人而不能被敵人支配。 迪迪從小學起就在家長的敦促下熟讀《孫子兵法》,當別人家的女孩還在熱衷於跳皮筋時,迪迪已經知道“致人而不致於人”的道理了。所以在學業上,她從來都是致人的,從小學到大學,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要為理想的生活付出什麼樣的努力。考大學選專業時,別人都在家長的指導下,填上外語或是傳播學,而她非要一意孤行地報IT專業,透過平時看的書,她就是知道IT業的就業前景好。果然,畢業時好幾家單位搶著要她,而她,也順利進入了一家網路公司。 迪迪不僅僅是在職場上“致人”,在情場上她同樣沒有“致於人”過。聰明的女孩還是有人追的,大學期間迪迪談過幾個朋友,不過先後都掰了,原因就是他們太想支配她。有一個差不多就要成了,可是那男孩要出國,一定要迪迪跟他走。迪迪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同意。那天分手的時候,她從男孩的眼裡讀出了一條資訊:不出國,只好拜拜。第二天,迪迪主動找到那個男孩,率先提出分手。後來迪迪說,與其等著他來說,不如我把話先挑明瞭,免得讓人說是他甩我。就這麼個誰甩誰的問題,迪迪都不肯致於人,別說其他的大事了。 在現在的公司裡,迪迪工作上是沒挑的,也有個男同事頻頻表露出那個意思。迪迪沒有倉促應戰,她覺得如果很快答應,自己就處於被動地位了。她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去準備。那個男同事叫阿彪,家裡的獨生子,在國外呆了七八年後,非鬧著要回來開創一番事業。阿彪從小就被父母寵著,即使工作了這麼多年,依然會在一些小事情上表現出他生活上的不盡成熟。請客戶吃飯,只要一吃到茄子他就不吃了,原因是他只吃他媽做的燒茄子,他後來跟迪迪說過,北京飯館裡的茄子根本沒有茄子味兒。說完之後他又問迪迪“你會做茄子麼?”這意思不是明擺著麼?不會做飯,這是迪迪唯一的缺點了,如果這也算是缺點的話。所以,那次吃飯之後,迪迪悄沒聲地買了幾本關於烹調的書,休息日潛心研究。對於做飯這些事,本來迪迪是從不上心、也從來不想上心的,只是,阿彪人不錯,各方面的實力都與迪迪相當,所以迪迪不想連試都沒試過就放棄一次機會。學著學著,迪迪發現原來做飯這事挺好玩的,尤其是參考菜譜又不拘泥於菜譜做出來的菜品,讓迪迪自己都特得意。 有了拿手菜做後盾,迪迪覺得不至於會被“僵”倒,有了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本錢,她可以接受挑戰了。在一次私人的Party上,迪迪好好露了兩手,把公司裡的同事們都給鎮住了;尤其是阿彪,迪迪不經意間做出的那茄子,簡直就是讓他心曠神怡!吃完茄子,他馬上就向迪迪明白無誤地表明心跡了。迪迪一笑。 雖然後來迪迪和阿彪終於因為別的原因沒能最終走到一起,可是迪迪始終很感謝茄子,因為茄子讓她多了一分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本領;而本領,永遠只會給人帶來好處。現在,迪迪跟一個同樣愛吃她做的茄子的人生活在一起,以那個人的條件,迪迪完全可以這輩子做一個舒舒服服的全職太太;可迪迪沒那麼做,因為她總覺得,做了全職太太,什麼都靠老公養著,這不僅是致於人,簡直就是被人致於死地了。所以,她寧可每天奔波於公司和家之間,只為那份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感覺,她說這感覺很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留守婦女夏季請男幫工除玉米雜草,有人會說三道四,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怎樣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