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猴格大人

    如果從元昊在1038年建立國家開始算,到1227年被蒙古消滅,前後有190年,要是算上拓跋思恭割據夏州,那立國就有347年,和遼宋金相比較,反而是最長的,給人印象中一直很小的國家何以立國如此長久呢?原因也是不少的。

    地理的因素

    西夏境內北有陰山、狼山,西有賀蘭山,西南祁連山,東南六盤山,接連宋境還有廣袤千里的橫山,黃河從西南向東北直貫其中,地勢多狹隘,還依山帶水,形勢雄固。河西走廊和黃河河套地區都是水利發達,宜農宜牧,是聞名天下的糧倉和產馬之地,這是老天賞賜的優勢。

    自身的警惕

    就是因為和其他國家相比較,西夏是小國,人力物力不能和別人比,對外戰爭又頻繁,所以就長期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王稱《東都事略》一針見血指出:大抵國大有所恃而不戒,故其強易弱;國小則無所恃而常懼。軍民之勢猶一家也,相恤相救,謀慮日深,故其弱為難犯,此其所以為中國之患歟?

    經常警惕的人總能避開常人不能察覺的危險,充分發揮自身的靈活優勢取得最後勝利。

    左右逢源

    處在夾縫中的西夏人很能左右逢源,從中尋求平衡,一手戰爭一手和談,以勝求和,一直是西夏人手中經常打的牌,誰強就聯合誰,去打那個弱的,從中佔取便宜,不但政治上得到好處,在經濟和實際利益中獲得更多好處,就是有靈活的外交手段,對於延長國家壽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尊重知識提拔人才

    夏國皇帝對人才的提拔、重用也是非常突出的,特別是元昊,不說招攬境內的人才,連宋國投奔過來的失意者也多加尊重和重用,對於敵方的降官降將也是禮遇有加,賞罰分明,量才錄用。

    同時還注意興建學校培養人才,元昊建立蕃學,乾順建立漢學,仁孝在全國設立學校,採取一系列措施,培養大批人才,縮小與漢族在文化方面的差距,提高西夏的文化水平。

    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

    夏國皇帝有不少具備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針對國家的不足,在官制、兵制、禮制各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就像打遊戲升級一樣,一代一代的修補更改不足,國家機器運轉自如,國家的壽命如何不長久呢?

    就是這樣。

  • 2 # 庭州行者

    西夏立國,實際上應當從李元昊稱帝開始算起,時間為1038年,到1227年被成吉思汗滅國,一共堅持了一百八十九年。對比當時的宋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遼國,享國二百一十年,西夏存在的時間並不算是很長。但是西夏憑藉著極小的國土,在險惡的外部條件下一直堅持,尤其是北宋和遼都被滅掉了,而西夏卻能免遭金軍的蹂躪,不得不說,這一點還是很值得探討的。

    西夏之所以能夠在險惡的環境下堅持如此之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能夠認清形勢,隨機應變

    從西夏的奠基人 ,也就是李元昊的爺爺李繼遷開始,党項人便已經處在了宋遼兩個大國的夾縫之中。當時,李繼遷因為族兄李繼捧將党項定難軍節度使管轄的五州之地獻給宋朝,所以非常不滿,於是一直反對宋朝。李繼遷深知他本身不是宋朝的對手,於是拉攏了當時北方的大國遼國,接受遼國的冊封,在遼國的支援下與北宋作鬥爭。雖然北宋每次都能把李繼遷打得落花流水,但李繼遷運用游擊戰術和北宋打消耗,最終北宋因為不堪頻繁出兵帶來的問題,於是放棄了五州之地。

    李繼遷之子李德明,更是左右逢源。他既接受遼國的冊封,又接受宋朝的冊封,兩邊的好處通吃,兩邊都不得罪,積攢下了很厚實的家底,這也為李元昊建國稱帝打下了基礎。

    包括後來,西夏在每一次外部形勢發生鉅變的時候,都能很好地站隊。

    不僅如此,這裡的認清形勢還包括確立主要敵人。西夏很早就認定,遼國不能 得罪,西夏的主攻方向應當是南方的宋朝。而宋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讓西夏失望,尤其是宋仁宗時期,西夏基本上在西北戰場處於絕對的攻勢,宋朝每次取得的勝利,也都是以李元昊撤退為標準。而對於遼國,即使耶律宗真兩次被李元昊大敗,但李元昊依舊對遼國表示臣服,畢恭畢敬。

    這樣一來,就使得西夏的主要敵人只有北宋。特別是後來宋夏議和之後,兩國關係穩定了很多。

    其二,就是北宋的滅亡

    北宋雖然一開始在對西夏的戰爭中處於劣勢,但是隨著王安石變法,北宋的國力在一段時間內增強,加上宋神宗本身熱衷於開疆拓土,於是北宋對河湟地區動手,透過熙河開邊佔領了河湟地區,對西夏形成包圍。後來宋神宗又親自策劃了五路伐夏的大計,雖然五路伐夏最終隨著永樂城大敗而宣告破產,但是這表明北宋對西夏已經開始進行主動進攻,正所謂攻守之勢異也。

    在宋哲宗繼位後,宋朝先是在平夏城之戰取得勝利,粉碎了西夏透過全軍攻擊北宋一路軍隊以形成區域性的絕對優勢進而消滅北宋有生力量的目的。最後,在公元1114年的橫山之戰中,宋軍在童貫、种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宣和元年,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臨亡國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

    然而,此時宋軍的軍事行動卻突然停止。

    至於為什麼停止,除了西夏打不過開始認輸之外,還因為1115年,遼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伐遼,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果。宋朝見此情景,開始謀求和金國聯手攻擊遼國,於是放棄了對西夏的進攻。可以想象,如果此時宋朝繼續進攻西夏,西夏的國祚應該不會超過八十年。

    後面的事情,就很清楚了,遼國被滅,緊接著北宋也被滅掉。還剩一口氣的西夏趁著北宋滅亡,一舉收回了被宋朝奪取的全部土地,甚至還撿漏了河湟地區,此事發生在夏崇宗在位期間,因此夏崇宗也因為撿漏,被譽為中興之主。

    其三,西夏對後來的金國有利用價值

    因為遼國和西夏具有姻親關係,所以在金國滅遼的過程中,西夏曾經派兵支援過遼國,結果可想而知,被胖揍一頓,成為了經過的附屬國。

    金國之所以一直留著西夏,一來是最開始為了對付宋朝在北方的殘餘勢力,無暇顧及;二來是因為遼國的皇族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了西遼,並且一直伺機東進復國,所以金國需要西夏來作為擋住西遼東進的一個障礙,於是留著它。

    因為以上的原因,西夏以一個小國周旋於不斷變化的大國之間,一直存在了將近一百九十年。但是,當蒙古人興起時候,西夏的一切好運都截止了,成吉思汗需要的就是西夏的土地,所以,最終,在成吉思汗去世後,西夏投降,党項人被蒙古滅族。

  • 3 # 靜夜史

    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標誌著党項人正式建立政權,也標誌著宋夏戰爭拉開序幕。

    西夏是個頑強的政權從1038年宋夏戰爭開始,到1227年成吉思汗消滅西夏。強鄰環伺的險惡環境中,西夏頑強生存了190年。

    1、佔據了地利之險

    曹魏之所以拿東吳無可奈何,是因為東吳佔據了地利之險。

    這裡的地利,指的是長江。不僅曹魏,後來的前秦也在長江栽了跟頭。而進攻西夏,不需要橫渡長江,因為橫在面前的,是陸地的屏障。

    八百里朔漠,保證了敵兵未至,就已精疲力竭;賀蘭山陰山祁連山等,保證了騎兵不可逾越。這樣一個小國,能佔據這些地形條件,足以保證西夏不會在強敵進攻下很快被摧枯拉朽地消滅。

    而且,上游黃河對於敵人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阻礙,特別是缺少船隻的遊牧民族。除此之外,在西夏的西部南部,是分裂的吐蕃部落,根本難以威脅西夏,這保證了西夏對陣東方北方敵人時沒有後顧之憂。

    另外,西夏佔據河西走廊,寧夏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透過河西走廊可以和西域貿易,有寧夏平原就能保證餓不死,這保證了西夏的堅韌。

    2、創立了鐵鷂子

    二戰時德國肆虐西歐,為啥就是對瑞士網開一面?

    瑞士是中立國嘛!

    很對,但這都是虛的。因為你不能要求強者去尊重弱者的地位!

    真正的原因是,瑞士雖小,但是境內基本都是阿爾卑斯山。在山區打獵的,基本都是射箭高手。由於人少,瑞士基本全民皆兵。如果德國霸王硬上弓,勢必會有很大傷亡。拿下一個資源還不豐富的瑞士,不划算!還不如保留瑞士,作為自己的資金中轉站。

    西夏基本也是全民皆兵!

    長期以來,西夏常備軍維持在50萬左右,而西夏的人口才300多萬。加上黨項人長期在西北喝風,擅長摔跤,體質很棒。因此,在區域性戰爭中,西夏可以取得一些對決的優勢。

    這就讓鄰國吃掉它顯得很費勁。

    北宋執行堡壘封鎖和迂迴包抄的戰略,可惜也是功虧一簣。

    另外,西夏佔據的河西走廊是除燕雲十六州外另一重要的養馬基地,佔有此地的西夏很快發展起自己的騎兵部隊,這就是“鐵鷂子”。

    “鐵鷂子”是李元昊創立的重灌騎兵部隊,這是和後世金國“鐵浮屠”“柺子馬”相差不多的騎兵部隊。

    有了這一部隊,西夏成了難啃的刺蝟。

    3、完成了封建化程序

    封建化是兩宋周邊少數民族的基本都要經歷的流程。

    1038年李元昊稱帝,就是西夏封建化的重要一環。可惜西夏勢單力薄,最後只能取消帝號乖乖向北宋稱臣。

    取消帝號後,西夏其他方面的封建程序卻沒有停止,包括營造宮殿,仿照中原制度建立自己的官僚體系等。最重要的是,西夏參照中原文字,創立了自己的文字。可以說,除了沒有皇帝尊號,該有的,西夏都有了。

    封建化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如清朝,可以佔據中原,問鼎天下。而如果像北魏孝文帝、金國這樣就只能迅速腐化,無力迴天了。

    古往今來的無數故事告訴我們:封建化的同時,保持自己的本來特色,是封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西夏基本就是這樣的。

    學習封建化,但又不失本真,所以西夏的戰鬥力強,不是沒有原因。完成封建化後的西夏也吸引了很多失意的北宋文人,他們的到來為西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領導會來事

    西夏一直是很乖巧的角色。

    從唐朝開始,党項就對政府尊敬有加,皇帝一高興,就把塞上之地賞給他們自力更生。五代十國時期,城頭變幻大王旗,西夏也在不斷變換主人。因為太乖了,領導都沒有了收拾它的理由。於是各朝皇帝給了党項數不清的稱號。

    宋朝建立後,党項及時上貢了戰馬,很有眼力架兒。直到宋太宗想要兵不血刃搞掉這一勢力,才有了李繼遷出逃,最終和宋朝為敵。

    鑑於和北宋鬧翻,西夏將殷勤的目光投向了契丹。在契丹幫助下,西夏多次挫敗了北宋進攻。由於和遼國的特殊關係,西夏在北宋和契丹之間玩起了三國演義。這種策略保持了一種微妙平衡,保證了西夏在夾縫中頑強生存了下來!

    金滅遼宋後,曾想把西夏一起端了,無奈困難重重。最後精疲力竭的金夏雙方坐了下來,結果是西夏奉金國為宗主,保全了自己的社稷。

    直到後來蒙古崛起,打破了地區平衡,獨木難支的西夏才在成吉思汗的猛烈打擊下走向滅亡。

    5、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西夏立國190年,最危險的時刻除了成吉思汗侵略,還有北宋的“熙河開邊”。這一行動由北宋名將王韶發起,從西夏南部一路向西3000裡,征服了周邊的吐蕃部落,勢力直達新疆境內。

    王韶的成功對西夏形成了戰略包圍。從此西夏後方不再安全。

    “河潢開邊”拓地3000餘里,根本上形成了北宋對西夏的戰略優勢。而在王韶的打擊下,西夏的國土不斷被蠶食。直到王韶退休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北宋再次展開了對西夏的戰略包圍。宋徽宗期間,北宋奸臣童貫還率軍深入西夏後方,再次到達新疆境內。

    但是眼看西夏就要被北宋蠶食殆盡,“靖康之變”爆發。北宋轟然倒塌,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西夏得以起死回生。

    北宋滅亡後,南宋和西夏不再接壤,西夏又認金國為宗主。這樣的條件下,西夏再一次延續了100年的國祚。

    天意如此,這都是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4 # 桂臨塞上

    西夏夏立國190年,其實跟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有當時的局勢有關。

    首先是地理位置,最輝煌的時期整個河西走廊,河套大部都是它的,處於遼金,宋,新疆少數民族政權的結合點,犬牙交錯,相互牽連,互為利益。

    然後就是局勢,由於幾足鼎立,為了國家利益時打時和,有時結盟,有時互掐。相互又牽制拜寺口雙塔,西夏遺存

    其實它本來還可以存在更長時間,只是它輸給了自己的內耗上。比如說李元昊,開局非常完美,讓西夏一下走上巔峰,可惜為了兒子的老婆喪命,年僅44,坐失發展大好機遇。不然以李元昊的雄才大略,又處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完全可以讓西夏更加輝煌。還有大小梁太后的垂簾聽政,國相謀反,兄弟相殘奪位,後期的國策失誤……給了元蒙逐個擊破的機會!李元昊雕塑造型

  • 5 # 成都地產逍遙君

    作為一個在二十四史中缺失的王朝,西夏王朝的神秘向來使得很多人對他興趣盎然。西夏王族的源頭可以一直追溯到隋朝,如果從李元昊稱帝算起,是190年,而按《宋史》記載雖未立國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權算起,是347年,(881至1227)。亦及黃巢之亂後拓跋思恭掌管定難軍的時期。883年,拓跋思恭被賜姓李,封為夏國公。

    公元982年,李繼捧獻地入朝,李繼遷樹起反宋大旗,一個獨立的,試圖擺脫中原政權控制的党項政權由此建立起來。

    那麼為什麼西夏能立國如此長久呢,本人認為原因是多樣的。

    第一,就要注意他的前身党項夏州政權,正如前文若述,這個家族在夏州地區的統治從唐王朝時期就開始了,其威望可以說是根深蒂固,起碼這就給了李繼遷後來吸納族人獨立建國反抗大宋的口號以一個基礎。如果沒有曾經的党項民族夏州政權,那麼党項人們心中也就不會對獨立國家有那麼強的期望,所以說,党項民族豪酋之間對於獨立建國的共同凝聚力是個基礎。

    第二,契丹遼朝的先行建立,三國鼎立的局面給了西夏以藉助矛盾生存的機會。如果沒有契丹遼朝,西夏根本無法獨自抵抗宋朝,但有了遼朝的存在,即使遼朝不幫助他,宋朝也會時刻忌憚著,不敢將全部國家資源動用在對西夏的戰爭上。而對於後來的金朝而言同樣如此,西夏是個攻打他得不償失的主兒,況且其又主動稱臣,態度恭敬,金王朝自然不願意在建國初期,國內政治矛盾嚴重的情況下去給自己增加一個敵人。

    第三,党項軍事實力強悍,同時在本土作戰時對沙漠和黃土高原氣候的熟悉也使得其佔盡天時地利,比如1044年,遼興宗討伐西夏的河曲之戰,因為突然爆發的風沙天氣而被西夏軍反殺。

    西夏建國後,實行全民皆兵制。規定年齡在15歲到60歲的民眾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平時不脫離生產,而戰時參加戰鬥。比如精銳重騎兵的鐵鷂子,《神秘的西夏》裡說的很詳細,他們的冷鍛鎧甲淬露青光堅硬出奇,非“蹶張硬弩無法射入”,衝鋒時捆綁在一起,雖人死而不墜馬。而更有擅長於山地奔襲的步跋子和橫山地區彪悍蠻橫的羌族士兵,以及後來在晉王察哥的建議下仿照宋朝建立的西夏神臂弩手。此外還有俘虜組成的炮灰部隊——“撞令郎”,和在戰時負責掠奪牲口和奴隸的擒生軍,以及從擅長騎射的貴族子弟中挑選出負責保衛西夏王庭的“御圍內六班直”,還有一支規模只有200人的炮兵部隊——“潑喜迭”。

    再者,從西夏彪悍的民風從女人身上也可以看出。有這樣一條記載——“唐憲宗元和十五年七月,鹽州送到劫烏白池鹽賊拓拔三娘並婢二人。”女人都敢犯法劫鹽,可見一般。而西夏更是一個女人都能帶兵打仗的國家,軍隊中有被稱為“麻魁”的女兵。

    公元1098年,西夏小粱太后率軍包圍平夏城,連續攻城十餘天不下,糧草漸漸耗盡,此時又被一場西北大風吹折對壘戰車,夏軍潰敗,粱太后慚愧大哭,用利器劃破臉頰,血流滿面表達復仇的悲痛決心。

    第四點,就是西夏國家的特性了。一方面,統治者採取了蕃漢聯合統治的方法,吸納漢人中的精英用來為國效力,特別是文職官員,比較側重漢人和他們的經驗。但是將軍權牢牢掌控在党項人手中。李元昊仿照大宋的模式,增設了尚書省,下設十六司。確立朝賀儀式,這增強了皇帝的權威和排場。

    而在軍事結構上,善於學習的党項人也學習了吐蕃人的案例。早期的党項軍隊依賴於部落首領的控制,處於高度分散的狀態。但李元昊學習了吐蕃在涼州的軍事組織的特色,設定了十二個監軍司,每一個監軍司任命三個首領。而權力最大的統管所有監軍司的左右廂首領無疑由王族和王后一脈的親屬擔任。當要調動軍隊時,由中央政權派信使用銀牌發出指令。這多多少少制約了党項地方豪酋的權力。

    以上是西夏學習漢人建設政治制度的表現,但西夏不會建設一個縮小版宋朝的國家,他必須要讓西夏擁有不同於大宋的國家特質。

    所以,這就是李元昊執著於創造民族自己的文字,頒佈禿髮令,改李姓為嵬名,頒佈西夏自己的年號的原因。

    而西夏文的存在也有利於穩固統治和提升党項人獨立的民族意識。可以說是建立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這樣才不至於被宋朝很輕易地征服。

  • 6 # 五味社

    從11-13世紀,西夏是中國第三大勢力,在西北稱霸兩個世紀。

    地理上的優勢,李德明時期,西夏佔據河西地區,確立西夏的版圖。將銀川平原賀蘭山下的懷遠鎮確立為都城,興建興慶府,這裡有灌溉之利,因此農業發達,而且交通便利。西夏統治者在進內採用積極的統治政策,發展文化,經濟,使得落後的生產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軍事優勢,西夏擁有三大特種部隊,鐵鷂子、步跋子、神臂弓,尤其是西夏的神臂弓,憑藉這三次特種部隊,李元昊打敗宋朝的遼國,穩固西夏。

    儒學統治,李元昊透過軍事,確立西夏與大宋,遼國三足鼎立。其後繼者則採用以文治國,毅宗學習漢文化;崇宗發展儒學,建立學校;仁宗重視以儒治國,尊孔子為文宣帝。

    在特殊的年代,西夏開國先祖憑藉党項人的凝聚力,建立西夏;其後續者則推崇以儒治國,深得人心。故而西夏得以立國200餘年。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西夏從1038年建立到1227年滅亡,前後差不多有兩百年。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實在讓人十分驚訝。為什麼說西夏延續這麼長時間讓人驚訝呢?

    (西夏區點陣圖)

    其一,西夏從開國皇帝李元昊開始,雖然在和南宋的戰爭中佔得優勢,得以建國。但是李元昊當了皇帝以後,卻不像一般開國皇帝那樣,而是開始亂政。嗜殺無度,驕奢淫逸,最後還被自己的兒子削掉鼻子而死。同時,他的兒子又被權臣誅滅,引發動亂。一般來說,這樣一種狀態,就是王朝末年的亂象。然而,西夏沒有亂,後來竟然延續了兩百年。

    其二,西夏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政權。古代中國北方、西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總會受到來自中原王朝和周邊其它少數民族的強力攻擊。很多曾經強盛一時的民族,比如鮮卑、突厥、回鶻等等,都在這種雙重打擊下,曇花一現就滅亡了。西夏卻並沒有落入這種怪圈之中。

    其三,當時西夏雖然和宋朝、金國(早期是和宋朝、遼國)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是,其力量其實是最弱的。一個弱小的國家,應該是撐持不了多久的。但最終他撐的時間卻比金國、南宋都長。

    其四,蒙古對西夏前後發動了六次戰爭,才把西夏拿下來。比蒙古對金國和對南宋發動的戰爭都要多。這給人一種感覺,似乎西夏的戰鬥力,比南宋和金國都要強大。

    (李元昊)

    那麼,為什麼原本是弱國的西夏,最後竟然能延續那麼長時間呢?

    一、控制河西走廊讓西夏具有不俗的實力。

    從漢武帝開邊到唐朝末年,河西走廊一直屬於中原王朝的。尤其是中原王朝處於大統一的時候,中原王朝都牢牢地掌控著河西走廊。

    不過在唐朝末年,中原王朝已經失去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党項人利用這個機會,打敗吐蕃、回鶻等民族,獨佔了這一塊。

    河西走廊是中西物質集散地,掌控著這一塊,就意味著掌控著貿易市場。而貿易市場總能夠產生暴利,西夏也就利用這一優勢,讓國內雖然糧食生產並不是很豐富,但依然能夠保持著較高的經濟水平。

    之前的北方及西北方的少數民族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或者說沒能力控制這裡。他們在沒有什麼適合耕種的土地的情況下,想要生存,就必須不斷地往中原進攻,抄掠中原的物資。這也在中原國家那裡帶起了很大的仇恨,被中原國家強力打壓。因此,那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很難發展起來。

    (西夏軍隊)

    二、西夏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尋找到了生存空間。

    如果北方除了西夏外,沒有其它少數民族,或許他們會受到中原王朝的強力打壓。但是,當時的情況是,北方除了西夏以外,還有遼國、金國。

    北宋的時候,是遼國、西夏、北宋三足鼎立。南宋的時候,是金國、西夏、北宋三足鼎立。因為都是三足鼎立,因此,西夏在另外兩國中,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比如,當遼國、金國不滿西夏,攻打它的時候,它就迅速背棄宋朝,依附遼國、金國。當宋朝攻打西夏的時候,它又可以很快和宋朝講和,背棄遼國、金國。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無論是遼國、金國,還是北宋、南宋,他們為了加強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很多時候還要想辦法拉攏西夏。也就是說,遼國、金國要拉攏西夏和宋朝鬥,宋朝也要拉攏西夏與遼國、金國鬥。因此,就算西夏反叛了,他們要發兵打它,也常常是適合而止,只要把它拉回來就可以了。

    這種情況有點像三國時期的東吳。東吳是最弱的,但是因為它是蜀漢和曹魏都要爭取的物件,因此反而受到的打擊最小,建國也是最長的。

    三、蒙古把西夏當成自己的練兵場和糧食補給站。

    蒙古對西夏進行了多達六次的進攻。但實際上,他並沒有著力攻打西夏,只是把西夏當成了他的練兵場,同時還把西夏作為其糧食補給站。只要每次打服西夏就可以了。他的戰略重心是世仇金國。後來,當蒙古與西方國家花剌子模結仇以後,他的戰略重心又放在花剌子模。等到成吉思汗滅掉西遼,接著又滅掉花剌子模,擁有了寬闊的地盤,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和人力物力的時候,蒙古才不需要西夏了。這時候,蒙古帝國才把西夏給滅掉了。

    總之,西夏實際上並不是太強大,但它卻利用了當時的國際態勢,讓自己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國家中的一個生存奇蹟。

    (參考資料:《宋史》《西夏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齊皇帝高洋行為怪誕,為什麼肢解妃嬪屍體做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