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腦洞外星人
-
2 # 百花爭豔只為你
大明內憂外患,崇禎朝廷內外都不能全力支援。
在闖王高迎翔起義後,一路橫掃西北,而且勢力迅速壯大。明朝派孫傳庭率領秦軍前去鎮壓,孫傳庭殺死了高迎翔,但是高迎翔部將李自成繼承了大部分闖王的勢力,繼續對抗孫傳庭。而崇禎和朝廷都是拼命的催促孫傳庭出關攻打李自成,但是不提供武器兵馬糧草,導致孫傳庭部被全殲。
在遼東,由於薩爾滸之戰帶來的影響。大明對於清朝無力發動進攻,只能勉強維持防禦。朝廷對於遼東的重視度高於國內的叛亂,但是朝廷也是缺錢少糧,主要是東林黨人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南方大部分的商業經濟都是東林黨人在掌控),崇禎也是沒啥辦法,只能看著大明亡在了自己手裡。
大明之所以亡國,就是因為沒錢,所以無法剿滅國內的叛亂。
-
3 # 有得觀史
明朝末期,皇帝和大臣離心離德,各懷心腹事,不能形成合力,所以根本無法剿滅農民軍。
崇禎九年,孫傳庭主動請纓,擔任陝西巡撫,負責剿滅起義軍。孫傳庭到陝西后自建秦軍,首戰闖王高迎祥。高迎祥本來打算從漢中進攻西安,孫傳庭防守很嚴,他過不來。三國時,魏延給諸葛亮出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采納,高迎祥想試試魏延的奇謀好不好使,於是他轉從子午谷進攻西安。孫傳庭在子午谷黑水峪設下埋伏,以逸待勞,擊敗高迎祥部隊,俘虜高迎祥。這一戰展示了孫傳庭極強的軍事指揮才能。
崇禎十年到十一年,孫傳庭和其他官軍部隊協作,剿滅了商洛山小股農民軍,把最後剩下的李自成引到潼關南原。洪承疇命孫傳庭派重兵設三層埋伏。潼關南原地勢險要,是打伏擊戰的絕佳地點,再有孫傳庭指揮,李自成進入伏擊圈基本是插翅難逃。結果是李自成的部隊雖然全軍覆滅,但是李自成帶十八騎逃到了商洛山。
李自成本來不可能逃走,結果卻逃走了,為什麼?在伏擊圈西南角官軍有意留下缺口,讓李自成逃跑。李自成曾多次投降官軍,形勢不緊,他又繼續和官軍對抗,官軍可以把他抓起來殺掉以絕後患,但他們不那麼幹,因為官匪之間形成了默契。匪在朝廷就得撥款剿匪,他們就有利益,匪被徹底解決,他們就什麼也沒了。“剿而不滅”這才是剿匪官員都目標。
孫傳庭比較正直,而且他剿匪時間不長,不明白其中的潛規則。當時洪承疇是總指揮,孫傳庭在他的巧妙指揮之下放走了李自成。這種剿匪方法能徹底剿滅起義軍嗎?
-
4 # 心向青山
大明起於東南,終於西北。
據說這曾是針對大明的一句讖語,但明末的崇禎大概不這麼想,他認為東北的後金才是心腹大患。
明朝此前也有農民起義,而且都是迅速平定,所以崇禎最初也沒把西北的農民軍放在眼裡,最初派過去的也是主張安撫的楊鶴。
崇禎在明朝末年遇到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沒錢,也就是沒有銀子,明朝的貨幣是白銀,但許多人將銀子存在了家裡,比如熔掉變成工藝品,如此以來國家能夠流通的銀子越來越少,崇禎在大災之年想賑災,但是沒有銀子,朝臣都摳兒,崇禎自己也摳門,大家都藏著銀子,於是地方便沒錢賑災,沒錢賑災,接下來就是造反。
農民軍戰鬥力很強嗎?肯定不是的,自古以來中國勤勞的人民群眾只要有口飯吃是不會造反的,即使造反武器又怎麼能跟政府軍相比?
但是農民軍確實越剿越多,為什麼?
因為大明不止沒銀子賑災,還沒銀子發軍餉,於是越來越多的大明官軍開始跟著農民軍一起造反,造反的聲勢便這樣越來越大。
崇禎不是沒有能力,他志向遠大又勤於政事,但卻又是一個搖擺不定、多疑寡恩的人,史載:
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對於農民軍,他始終在剿撫之間搖擺,而農民軍也充分發揮了能戰就戰,不能戰就降的策略。
起兵~與官軍打仗~戰敗~投降~走出包圍圈~重新造反,幾乎是所有農民軍造反的逃路,就在這樣戰與降,剿與撫之間,農民軍的勢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是朝廷能夠掌控。
大明末年其實不缺名將,洪承疇、曹文詔、左良玉、盧象升、孫傳庭等等,崇禎能用好一個都能剿滅起義軍,但崇禎多疑,他就像換內閣成員一樣換著剿農民軍的將領,是崇禎給了農民軍成長的時間,也終於使李自成和張獻忠成長壯大成無法熄滅的熊熊烈火。
當崇禎想全力剿滅農民軍之時,已經晚了。
大明末年確實存在三大問題:其一明末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其二為崛起的後金,其三為農民起義軍。
崇禎確實也不是昏君,大明敗亡的原因也不是他導致的,但其能力也確實不足以解決這三個之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一個王朝的末年有如此多的名將並不多見,但被崇禎玩成這樣的結局也是罕見。
-
5 # 我是趙帥鍋
明朝末年爆發的農民起義,說到底是因為大量的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不得不起來反抗。當時大明朝的社會財富和資源,都被少部分既得利益者給佔據,他們每天過著腐爛奢華的生活。與此同時,廣大底層百姓已經窮困到連飯都得吃,很多人已經掙扎在垂死的邊緣上。
在這種背景下,西北地區又出現大面積的自然災害,直接讓廣大底層百姓徹底沒了活路。所以他們只能起來造反,用武力搶奪有錢人家裡的財富和糧食,從而保證自己能夠活下去。雖然造反對他們來說可謂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但問題是,如果不起來反抗,那就是十死無生。
於是,明帝國的西北地區開始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就是所謂的流寇。至於如何解決流寇危機,無外乎兩種方法,一種是剿,一種是撫。對於剛剛興起的流寇,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撫。
因為,這些剛興起的流寇不過是因為活不下去才起來造反,如果大家都有飯吃,相信大部分百姓是不會選擇造反。
在當時的情況下,所謂撫也無外乎兩種辦法:
一種是政府擴大徵兵規模,將那些流寇都招安到政府的軍隊中,讓他們為朝廷效力,由朝廷給他們發放軍餉和糧食,讓他們能夠活下去。在這種背景下,大部分底層百姓,顯然是不會再跟著造反。
第二種方法,則是做好賑災工作,由國家拿錢出來給百姓發放糧食,或者由國家出面籌集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出錢出力救濟災民。這樣一來,只要廣大底層百姓有吃的,能夠活下去,他們就缺乏加入流寇的動機,而流寇危機就不會愈演愈烈。
但問題是,不管是政府招安流寇,還是政府賑災,都需要一大筆銀子,這個銀子誰出呢?當時明朝政府最缺的就是錢,崇禎皇帝天天為錢發愁,他甚至連自己原本軍隊的軍餉都已經發不出,又如何籌集一大筆錢來發放給百姓?
甚至而言,即便崇禎能夠籌出錢來,恐怕還沒發放到災民手中,就被各級官員一層一層盤剝乾淨。至於說讓那些當官的和有錢的主動把錢拿出來救濟災民,那恐怕就是難於上青天。
對此,我們只需要看下在明帝國快要滅亡時,崇禎皇帝幾乎都要跪在地上求那些官員們捐點錢出來,結果他自己的岳父,和大明帝國有著最直接利益關係的人,卻只捐了區區幾百兩。
當時,在流寇危機剛興起時,崇禎本打算從有錢人手裡搜刮點錢以應付國難危機。但問題是,馬上就有一個人提醒崇禎,總而言之,現在鬧事的,都是一些不滿社會的窮屌絲;有錢有勢的人,還都表示支援大明政府。如果中央政府現在這樣玩,是不是想把有錢人也逼反啊?
崇禎一聽這話,自然不敢再想著從有錢人手裡搜刮錢財,而明帝國政府的國庫又已經空空如也,既無力去給百姓賑災,也沒辦法讓他們吃上皇糧,但問題是,流寇危機又不能不解決。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只能選擇清剿這個辦法。
雖然,清剿也要花很多錢,畢竟大規模調動軍隊必然需要大筆軍費,但與招撫相比,顯然要省錢太多。更重要的是,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些朝廷供養的軍隊平時什麼事也不幹,卻白白拿著軍餉,那還不如放他們出去平叛,好歹替政府幹點事情。
而且樂觀點想象,一旦戰爭打響,不管是百姓,還是士兵,都要死一大批人,這樣人口大量減少後,不僅社會危機也會減少一些,朝廷供養軍隊的負擔也會減輕許多。但可惜的是,隨著清剿的正式展開,崇禎才發現自己太高估明軍的戰鬥力,也太低估了社會危機的嚴重性。
隨後,這場剿滅流寇的運動演變成持久戰,而明軍雖然不斷把流寇打得抱頭鼠竄,但因為籌集軍餉而對老百姓加加的賦稅,也是越來越嚴重,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活不下去的底層百姓越來越多,於是越來越多的百姓起來造反,最終流寇危機從西北蔓延到全國,演變成動搖明帝國根基的內部大患。
-
6 # 唯戀無名
前言:明朝末年,各地義軍四起,關外後金鐵騎虎視眈眈,國庫空虛,官員腐敗不堪。崇禎皇帝自登基以來,矜矜業業,日夜操勞,努力的想把大明王朝這副爛攤子收拾好,可惜事有願違,不論他怎麼努力,也已經無力迴天,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崇禎不是不懂,可是為什麼沒有能夠成功的把起義軍扼殺在搖籃裡,反而讓農民起義四處做大呢?
一,為什麼各地的義軍會越聚越多,越剿越多,在崇禎眼裡,這些義軍不過就是些拿著鋤頭下農地的莊稼人。
1.什麼原因造成各地義軍四起,而且人數越聚越多?明朝末年,由於朝廷上下貪腐嚴重,國庫空虛,各地天災人禍不斷,幾次大的旱災,大規模的鼠疫,搞的受災百姓,流民越來越多。按照以往慣例,災情報到崇禎皇帝跟前,就得想辦法賑災,籌集糧款,這對於本來已經國庫空虛,捉襟見肘的戶部來說就是個老大難問題,銀子哪裡湊?無非兩種,一縮減朝廷各項用度,二,在江南等富庶地區增加稅收。好不容易湊到的賑災糧款運往災區時,經過貪腐官員層層盤剝,真正到達災區的賑災糧款,只剩下十之二三。百姓們受著災,又吃不到飽飯,沒有活路,又有好事的人從中挑撥,才聚眾起義!這是個惡迴圈,對於百姓而言,只是沒活路要吃飯,吃不了飽飯只能造反,對於朝廷而言,缺銀子沒錢,四處加稅搜刮,到最後災民百姓越聚越多,成了氣候。
2.農民起義軍戰鬥力真那麼強嗎?為什麼會越剿越多?
普通百姓,沒飯吃,沒有活路,受人挑唆起義造反,大多數是莊稼人,平時手拿鋤頭,哪來的戰鬥力,怎麼能和大明正規政府軍對抗。況且崇禎時期,大明軍厲害的將領也是不少,洪承疇、曹文詔、左良玉、盧象升、孫傳庭等等,隨便派一個去剿滅農民軍也不難啊!但事實上,很難,崇禎皇帝自己都非常猶豫,你說剿滅吧,要軍費要軍隊,等到打過去吧,起義軍就跑了,好不容易圍住了吧,都是普通百姓又不能全部殺光,只能再招撫詔安,完了收兵後,這幫農民再造反,起兵造反-官軍包圍圍剿-起義軍戰敗投降-接受官軍詔安-走出包圍圈-農民起義軍重新造反。週而復始,就在這樣戰與降,剿與撫之間,農民軍的勢力越來越大,缺兵少銀的大明王朝越來越無法掌控各處農民起義,只能看著他們越來越強大!
二,在各地起義之初,崇禎皇帝也是絞盡腦汁想過辦法的,雖然他一直在“該剿”還是“該撫”兩策上舉棋不定,但事實上兩策他都使用過,只是效果很差,起義軍發展猶如雨後春筍月漲越快:
1.關於“撫”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戰例,在陝西,由於天災人禍,聚眾起義的農民勢力有十多股,三十萬人。此時的北京剛經歷過“北京保衛戰”的洗禮,崇禎心想,再強行用兵可能不是上策,而且針對剿匪,朝中多數人主張安撫詔安,因此崇禎派出御史楊鶴被任命為陝西三邊總督,負責詔安,並且撥付詔安費十五萬兩白銀,事實上,初期,楊鶴的詔安還算成功,過去之後,砍殺了一些當地貪官汙吏以博取民心,對於起義農民軍,才取“求人詔安的政策”也就是說,只要起義軍有要求,要錢要糧要官都可以答應,只要接受詔安,甚至允諾農民軍可以保留軍隊武裝,留在原地駐紮。有錢有糧,這一招果然實用,一下子十多萬起義軍接受詔安,十五萬輛詔安銀兩也是如數發了下去,可是十五萬兩,發到十數萬義軍手上能有多少,時間一長,這幫義軍沒銀兩了,沒飯吃了,紛紛撕毀詔安條約重新造反。(這裡可以看到,此時的農民起義,規模已經龐大,靠著詔安根本不是上策,你給錢給官給糧,我就接受詔安,一旦朝廷沒錢,立馬翻臉,養著這些義軍,朝廷也根本負擔不起)。
2.關於“剿”在這裡我們也舉一個戰例:好吧,招撫失敗!崇禎大怒,花了錢打了水漂,只能把罪責推到了御史楊鶴身上,楊鶴成了背鍋俠發配充軍。既然招撫失敗,只能剿滅!下定決心的崇禎啟用大將洪承疇為兵部尚書兼五省總督,主管剿匪事務,這個可是個厲害角色,在其上任後馬上聯合明軍將領盧象升等一起對付農民軍,並統率河南諸將,在統一排程指揮之下,大明政府軍果然取得了不俗的戰果,左良玉、陳永福等斬殺農民軍首領“興世王”於郟縣,“闖世王”於白沙,“整齊王”於宜陽,“掃地王”於郟豫,一系列的戰果有力地削弱了農民軍的勢力,讓其氣勢有所收斂。(按理說,此次剿匪,大大的打擊了農民起義軍,而且也可以證明只要用兵合理,排程得當,鎮壓剿滅農民軍也是可能的)。
三,按理說,剿撫兩策中剿匪一策已經初見成效,只要繼續按照此策,排程得當,剿滅農民軍還是有可能的,可是為什麼最終剿策還是失敗呢?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崇禎不是沒有能力的皇帝,他志向遠大又勤於政事,但卻又是一個搖擺不定、多疑寡恩的人,史載:“ 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洪承疇剿滅農民起義效果不錯,可是需要大量的白銀以及各地官軍的協同作戰,對於崇禎皇帝而言,心中的擔心疑慮越來越重,他擔心,手握重兵的洪承疇是不是會背叛他,給他的許可權是不是太大,一個能呼叫幾省官兵的大將對皇帝而言始終是個威脅,因此崇禎在剿滅起義稍有成果的情況下,解除了他的兵權,同時派出太監到各主剿官軍營中擔任監軍,這樣一來極大的削弱大明官軍剿匪的積極性,也給了農民起義軍有了喘息的空間,再到後來再剿,為時已晚。
總結語:崇禎不是沒有能力的皇帝,他志向遠大又勤於政事,但卻又是一個搖擺不定、多疑寡恩的人,就是他的搖擺不定,在主“剿”和主“撫”之間優柔寡斷,再加上陷入了農民起兵造反-官軍包圍圍剿-起義軍戰敗投降-接受官軍詔安-走出包圍圈-農民起義軍重新造反的怪圈。週而復始,就在這樣戰與降,剿與撫之間,農民軍的勢力越來越大,缺兵少銀的大明王朝越來越無法掌控各處農民起義,只能看著他們越來越強大,最後成為心腹大患!
-
7 # 江雨燕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明末晚期有多少股農民起義軍,根據這幾股農民軍為什麼起義的理由,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無法消滅他們了:
白蓮教興起這時還是木匠皇帝明熹宗在位,在他統治的七年裡發生了哪些事情呢?
●政治上魏忠賢把持朝政,製造了"乙丑和丙寅詔獄",閹黨和東林黨的矛盾激化。
●民間爆發了以徐鴻儒為首的白蓮教起義,正是拉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
●軍事上面臨來自後金努爾哈赤的威脅。
●經濟上陷入停滯,旱災、蝗災、水災等惡劣氣候出現。
明熹宗在位期間不理朝政,寵幸魏忠賢,使得大權旁落,官僚集團肆意妄為導致政治陷入黑暗,對下層人民的剝削激發了社會矛盾,對東林黨的迫害惡化了政治環境。
再加上氣候異常,農業無收,軍事上雖然尚能夠勉力支援,但是經濟和政治已經陷入惡化。
王二起義崇禎皇帝繼位後肅清了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意圖重振朝綱,但是明熹宗留給他的這個爛攤子已經爛到了骨子裡。
魏忠賢雖然被剷除,但是他的黨羽依然存在,官僚集團已經陷入了徹底的腐敗,崇禎皇帝節儉到需要向大臣借錢,但是向下層盤剝殆盡的官僚集團卻選擇了拒絕。
政治上實際已經陷入了停擺,加上惡劣的氣候依然存在,社會底層的不滿情緒越來越不滿,在崇禎皇帝繼位之初便爆發了王二起義。
這次起義的根本就在於——崇禎皇帝意圖重振經濟,因此加重了賦稅,但是這些收上來的賦稅又都進入了官員的私人腰包,這些錢既無法用於軍事,也無法進行有效的迴圈利用。
王二起義不久,王嘉胤也揭竿而起,緊接著是李自成,張獻忠也跟著起義。
這些起義軍起義的理由無非都是難以承受明廷沉重的賦稅,再加上惡劣的氣候,下層人民的生活都已經是一個問題,但是官僚集團依然盤剝不止,而這無疑加劇了社會矛盾。
那麼明廷是怎麼對待起義的呢?
明廷“剿撫兼施”的政策各路起義爆發後,崇禎皇帝採用了陝西三邊總督楊鶴的建議,決定以“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政策,說白了就是一邊哄,一邊打。
這個政策也的確有效,也在於楊鶴認識到了起義的根本所在,“盜賊之起,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在大大小小的起義軍中,憑藉著這條政策,楊鶴招安了不少小規模的起義軍。
此時,活動在陝西的大規模起義軍只有以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起義軍,這幾股原本散亂的起義軍聯合在一起,足有二十萬人之眾,逐漸發展成為明末後期最有力量的一股起義軍。
起義軍的政策相比較於明廷不得人心的政策,那麼起義軍是怎麼對待下層百姓的呢?張獻忠把明廷的罪狀寫在牆上,讓老百姓來看,而李自成則更加懂得收買人心。
他提出“行仁義,收人心”的策略,又提出“據河洛,取天下”,在起義軍管轄的領土上施行“免糧”、“安民”、“平買平賣”的政策,這為他贏得了廣大的人心,因此形成“民皆附賊而不附兵”,甚至兵員倒戈的現象。
在這樣一種政策清明的手段下,起義軍逐漸消耗掉明廷的內部力量。再加上後金軍隊不斷的向南推進,明廷既疲於應付起義軍,又要抵抗後金,逐漸獨木難支。
最終被李自成一腳踹開了京師的大門,明廷覆滅。
明廷無法有效剿滅起義軍的幾點原因:●政治上的腐敗,整個官僚集團的墮落,激化了階級矛盾。
●經濟上沉重的賦稅,讓本已經被盤剝殆盡的下層階級陷入絕望。
●農業上從天啟年間就開始遭遇旱災、蝗災、水災、瘟疫等等天災,國家的農業遭受重創,下層百姓活不下去,只好淪落為寇。
●軍事上面臨著後金的嚴重威脅,但比起這種威脅,明廷國內的問題才是它覆滅的根本。
綜上所述,由於國家各方面都陷入停擺,乃至衰亡,所以起義軍不僅不會遭到剿滅,反而愈來愈壯大,正所謂“牆倒眾人推”,又有“千里之提潰於蟻穴”,明朝的問題不是一條兩天的事情,而是長期得不到處理的結果。
其滅亡也是必然的事情,就算吳三桂不引清兵入關,明廷也會滅亡於起義軍。
回覆列表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起義軍包圍北京城,崇禎無法突圍,選擇上吊自盡。對明朝而言,這是一場毀滅性的動亂。而這場動亂的序幕,要追述到19年前。天啟五年,陝西爆發災荒,饑民四處流竄。兩年後,陝西澄城王二起義。
在最初階段,農民軍聲勢並不強大。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沒有經過正式戰鬥訓練,更想解決溫飽問題,而非金鑾殿當皇帝。這是起義軍非常弱小的階段。可是明朝卻沒能及時掐掉這個不好的苗頭,而是讓它肆意瘋長。
這跟明朝當時面臨的情況有很大關係。明朝中後期開始,一直有嚴重的財政危機。官紳皆不納稅,朝廷又要供養遍佈各地的宗室藩王,皇室也揮霍無度。
萬曆年間,倉場侍郎趙世卿就曾上書皇帝:“太倉已入不當出。”可歷任皇帝都頻繁把手伸向國庫。為斂私財,皇帝加徵賦稅,派宦官到全國各處,民怨隨起。
即便朝中有官員勸諫,只能口頭上遏制,無法真正控制皇帝的私慾。皇權至高無上,民間雖有怨言,百姓卻無法對這些高高在上的當權者表示自己的憤怒。
朝政腐敗,官場只求謀取私利。百姓疾苦,無人能為他們痛呼。邊境頻頻用兵,國庫不足,朝廷便加重賦稅,掠奪百姓。
當時明朝國庫收入可達三百萬兩白銀。張居正去世後,國庫積蓄很快被消耗殆盡。財政危機,為後來明朝的形勢變化,埋下諸多隱患。
明朝中後期時,百姓造反的事情並不罕見,正統、嘉靖開始,明朝多次發生小規模農民起義。這些起義最終都被平定。也正是這個原因,一定程度造成明朝對這場起義在初期時的忽視。
而作為這場起義的源頭,陝西情況又有不同。陝西是明朝西北軍事重鎮,當地駐紮有大量軍隊。明朝制度中,軍隊以屯田作為補充軍糧物資的辦法。
當時陝西一帶的肥沃土地,都被軍隊佔領,剩下那些貧瘠荒涼的土地,才歸百姓所有。朝廷對陝西的賦稅攤派又極重。有田賦、人丁稅、草料稅、鹽稅、茶稅、畜稅、牙稅、當稅等雜項稅銀。官員又趁機勒索。百姓生活異常困難。
當時的官場,不僅腐敗,且能力低下,辦事效率極低。衙門事務,大多由胥吏掌握。官員名在高位,手無大權,形同傀儡。陝西官場的腐敗無能,不僅讓百姓生活艱難,也讓朝廷沒有對形勢做出準確判斷。
明朝末年的軍隊,也是危機重重。明朝開國時,以屯田滿足軍用。這些土地本就肥沃,窺覬者頗多。宦官成為較早侵蝕軍營屯田的人。軍營屯田數量不斷下降。
明英宗時,戰事增加,屯田無法耕種,朝廷撥款,為士兵發放軍餉。隨著明朝財政緊缺,士兵軍餉經常被拖欠,各級官員又暗中剋扣,底層官員可以得到的軍餉更少。
隨著災荒頻起,米貴錢賤,軍士生活一樣艱難,逃兵日益嚴重。軍營士兵數量大幅度降低。嘉靖時期,京軍仍有二十多萬人,天啟年間,京軍不足九萬。
萬曆時期,很多士兵又被調去修建工程,不大從事訓練。崇禎時期,京軍的軍事操練已經停止。軍隊戰鬥力衰落極快。
陝西旱情本就嚴重,災荒一起,百姓更是沒有活路。農民起義便醞釀而成。很多士兵也加入起義軍中。這些人跟農民軍不同,他們受過軍事訓練,有較為豐富的作戰經驗。
他們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明朝守軍的戰鬥力。再加上陝西當地又多高山,起義軍跟官府交戰,稍有不利,就躲入山中,無法剿滅。
從天啟到崇禎時期,朝廷內部爭鬥嚴重,黨同伐異,內外大事,很多都被耽誤了。況且當時明朝又要面對北方關外的軍隊,根本無暇顧及陝西當地的農民起義。
直到崇禎二年,崇禎皇帝才派遣楊鶴總督陝西三邊軍務,負責處理此事。楊鶴認為農民造反,都是因為朝廷沒有處理好饑荒民生問題,應當安撫百姓。
所以楊鶴帶著崇禎從私人庫房裡撥出的十萬帑金,以及藩王資助5萬兩白銀和兩萬石糧食,適應招撫政策。這筆銀子跟陝西災情相比,確實不夠。屋漏偏逢連夜雨。
崇禎三年、四年,陝西都有嚴重旱災。四年冬季,陝北又出現雪災,人畜死傷大半。崇禎五年,饑荒爆發,西北又爆發蝗災,向關中、長江、淮河等地蔓延。
楊鶴主張招撫的政策無法推行,而朝廷內部,其實一直有主張以軍事圍剿的官員。楊鶴被逮捕入獄。但因崇禎遇事急躁,急於求成,朝廷政策一直在剿、撫之間搖擺不定。內外積弊,農民起義軍終成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