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辭海之魚

    清緬戰爭,是18世紀末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清朝緬甸雙方都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這場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大清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軍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

    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 2 # 論道分享屋

    清緬戰爭是十八世紀末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之間的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爭,是兩國關於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的一場爭鬥。

    然而,僅僅只是國土面積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小國,清朝竟然與之僵持了七年。雖然這場戰爭清朝最後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獲得真正的勝利,就連乾隆皇帝都給予了這場戰爭消極的評價,"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我看來無非就是幾個。

    一、綏靖政策的影響,清朝對緬甸入境的騷擾,大多采取了姑息,縱容,息事寧人的態度,再加上當時的乾隆帝為了鎮壓準噶爾,無暇南顧,所以就導致了緬甸貢榜王朝的越發猖狂,也為後續的事情埋下了禍根。

    二、緬甸軍事技術的強大。到了十八世紀末,清朝仍然使用冷兵器和騎射,軍事技術沒有很好的發展,面對緬甸方面的熱兵器,軍隊大多沒有抵抗力,很快就潰敗了下來。

    三、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安逸。一方面清朝士兵幾乎都沒有上過戰場,沒有實戰經驗,再加上軍中將領大多是文人出身,不通軍事,不學兵術,不知地勢,這也造就了清朝士兵雖然多於緬甸士兵,但大都屢戰屢敗。

  • 3 # 卑微的活著

    1、緬甸戰鬥力強悍,緬兵部分裝備的是燧發槍(來自英、法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或透過購買,或透過繳獲),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都遠勝清兵,而且緬軍還有一支由法華人皮埃爾·德·米拉爾統領的火槍隊。

    2、當時乾隆皇帝忙於用兵新疆,無暇南顧,因此雲南地方官府對此事奉行偏向綏靖的政策。

    3、緬甸堅壁清野,清兵幾無戰果,而且大軍遠征,特別是出征境外,後勤向來是大難題。二十年後,乾隆皇帝出兵越南,只是一萬兵打到河內,就動用了七八萬民夫,也才勉強保持供給。

    4、清軍將領對緬甸局勢茫然無知,甚至認為緬甸不過是莽匪和木匪兩部分組成,盲目樂觀、立功心切、過分情敵,清兵上報殺敵數目,過於離譜,綠營多次謊報大捷,導致對前線多次誤判。

    4、清軍不能適應上緬甸的熱帶戰場,數千士兵染上了霍亂、痢疾、瘧疾,據稱清軍之中1000人有800人死於疫病、100染病未死。

    清緬戰爭(緬甸語:တရုတ် - မြန်မာ စစ်ပွဲများ)是18世紀下半葉(時值清朝乾隆皇帝統治中後期),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和約收場。學者稱這是清朝歷史上最慘烈的邊疆戰爭。

  • 4 # 藏玉閣翡翠郭小美

    拿破崙、希特勒為什麼都亡於俄羅斯,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打敗仗那也是必然的結果了!

    回過頭來說大清和緬甸的戰爭,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以前,西南地區一直都是高度自治,臣服中央政府的一種狀態,雲南、貴族和四川南部一直以來都不是完全服從中央管轄的,這些地方有自己的種族、有土司、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乾隆早期國力達到了清朝最高峰,於是開始擴張和征服叛亂,打到緬甸持續時間並不長,還派出了傅恆親征,滿人是從東北下來的,而緬甸是亞熱帶溼潤氣候,部隊首先就水土不服,傅恆也因此遭難,這是天時不在大清!

    地利就更不用說了,亞熱帶雨林、瘟疫、地理環境,緬甸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哪裡,怎麼打怎麼跑都比清政府軍隊機動性強太多太多!

    人和,你踏入別人的土地算侵略,而且西南地區自古以來都有些匪性,這些人不怕死,跟你死磕,大清的補給、和士氣均受挫,此戰最後議和也主要是因為大清帝國的裝備強!人口多,真耗下去得不償失,即使拿下緬甸也不能好好的管理,最後各退一步,就此作罷!

    戰爭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而三大決定性因素都不在大清這邊,焉能取勝!

  • 5 # 歡樂八戒哥

    青緬戰爭指的是18世紀清王朝與緬甸貢榜王朝之間發生的邊境戰爭。

    乾隆30年,1765年緬甸多股緬兵對雲南普洱地區進行騷擾。年過七旬的雲貴總督劉藻親赴思茅組織對緬軍的反擊。然而緬人小股遊擊,雖然清軍東截西堵,疲於奔命,也未能退敵。等到冬季緬軍再次捲土重來,劉藻兵敗,還未等到乾隆降職聖旨到雲貴即畏罪自殺身亡。

    乾隆31年曆任二廣,閩浙,陝甘,雲貴,太子太保,太子太師,東閣大學士受命兼任雲貴總督,楊應琚,趁緬人退兵之機,快速收復大清邊境失地,然而他貪功冒進,謊稱天朝派出陸軍三十萬水兵20萬,對緬實施征討,緬王集結3萬大軍分四路對清軍實施聲勢浩大的反擊,而楊僅僅有一萬多清軍,兵敗,緬軍四出,在邊界清廷村寨大肆焚掠,擄掠人財,而楊卻隱瞞不報謊稱殺敵數萬,後被乾隆調查核實被勒令自盡。

    乾隆32年伊犁將軍明瑞出任雲貴總督兼兵部尚書經略軍務。清軍自帶二月口糧,然而馬匹不足用牛駝運,行軍緩慢,導致緬軍有充分準備。緬軍採取堅壁清野戰略主動後撤,待清軍糧盡,大舉反攻,明瑞和諸將在次年二月幾乎全部戰死。

    乾隆33年2月乾隆不顧大臣反對再次派小舅子重臣傅恆經略雲貴大舉征討緬甸。傅恆打破慣例冒七月瘴氣出師,孤軍深入二千多里,三萬士兵水土不服染痢疾最後損耗僅僅剩下1萬3千人,歷盡艱辛最後在緬甸水陸要衝首都屏障老官屯與緬軍對峙。二軍相持不下。緬軍先提議和,還未等開議清軍班師回朝。這就是清緬戰爭的史實。當時清廷正處於康乾盛世國力強盛之時,為何清軍屢次三番都打敗仗。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清軍之所以會敗,首先與乾隆皇帝用人不查有關。乾隆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次緬軍戰鬥力增強,當時緬軍有象軍,還有從東印度公司購得的火器。再其次就是邊境山區後勤保障無法保障導致兵敗。最後就是氣候原因,不知緬甸山區瘴氣痢疾,導致行軍兵敗。乾隆堅持對緬甸征討無疑是正確的,後來乾隆八十大壽,緬甸王主動進貢稱臣接受冊封,成為大清屬國,足以證明對緬征討是正確的對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政策,如若不征討就會甚囂塵上,沒有邊境安寧,回顧歷史,對今天邊境問題處理也有裨益。

  • 6 # 朗朗22147748

    只有像成吉思汗那樣雄霸的部隊,才能橫掃千軍萬馬;另外是那裡山高林沒有多少油水可撈,三是漸漸安於現狀的大清也不想像黴國佬那樣東征西討惹是生非。

  • 7 # 風雲名人志

    清朝與緬甸的戰爭,是乾隆時期比較大的一場戰爭,前後歷時7年,雖然最後議和停戰,但清朝損失慘重,花費了大量的白銀(約911萬兩),並且雙方後來對議和的內容並不滿意。

    因此,這次戰爭,清朝一點也沒佔到便宜,反而比緬甸付出的代價更大。

    清軍失敗的原因

    按道理說,大清地廣人多,大小小的緬甸問題不大,但還是輸了,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清朝從根本上不想惹緬甸清朝與緬甸開戰的同時,乾隆的注意力全在準格爾那邊,根本沒經歷顧及緬甸,而且當時的地方官也不願意挑起戰爭,對緬甸的擾亂一向是採取不抵抗,縱容姑息,屈服退讓的綏靖政策。

    就在開戰的第二年,一支老百姓自發組織的部隊奮起反抗,殺入緬甸,最後卻被當做迫害良民冒充功勞而處死。

    裝備不如緬甸,且拒絕改良就在清軍大敗後,有云南的邊疆大臣上書乾隆,說打仗過程中,大清計程車兵用的全是冷兵器,而緬甸軍隊則用的是槍支彈藥,對抗起來,兩邊的殺傷力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能不能讓大清引進槍支火炮,同時從西方請來專業人員傳授製造軍火的技術,用來增強軍事力量?

    而乾隆則回覆說,騎射是清朝立國的根本,無需改良。

    就這樣,思想腐朽禁錮的乾隆錯過了軍事發展的大好機會,一次又一次被緬軍打敗。

    清軍不瞭解對方,貿然輕敵《孫子謀略篇》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是每一個學過兵法的人都應該知道的。

    而清軍卻背道而馳,在不清楚對方的作戰習慣和兵力的情況下,不明敵情,貿然行動,覺得對方兵力不如大清。

    幾次與緬甸交戰都吃了敗仗,而乾隆依然說,我大清國力強大,如果認真起來,一個小小的緬甸,想把他打得屁滾尿流,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麼?

    就是在這種作戰態度下,清軍屢敗屢戰,卻屢戰屢敗。最後還是緬甸不想打持久戰,主動和大清商量停戰,經過幾次談判後,才簽署了停戰協議。

  • 8 # 夕陽下的晚楓

    清緬戰爭是乾隆皇帝自封的“十全武功”之一,實際上也是最為可笑的一次敗仗。清緬戰爭中,清軍雖不能說是慘敗,但也是損失嚴重,並沒有討到什麼好處。

    在探討清朝失敗原因之前,首先應瞭解清緬戰爭因何而起。乾隆三十年,緬甸國王莽紀覺去世之後,他的弟弟懵駁繼位,兼併了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孟艮,孟艮的土司逃到雲南,投靠鎮沅府,緬甸就趁機騷擾中國西南一帶。事態惡化,這樣清緬戰爭爆發。乾隆三十年正處於乾隆鼎盛時期,清軍之所以慘敗,原因也是多重的。

    第一,自然環境對清朝不利

    清朝在進行統一戰爭過程中,在對南方的戰爭中,並不是十分順利,往往主要在於南方的地理和氣候。緬甸與中國雲南和西藏接壤,當地多山脈和高原,地形易守難攻。不僅如此,當地因氣候溼熱,所以瘴氣十分嚴重,清軍身陷緬甸多年,患瘴氣而死者眾多,大學士傅恆便是在緬甸患這種病去世的。所以從自然環境來看,便對清軍十分不利。

    第二,清朝官員腐敗嚴重

    這應該是清朝失敗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在當時的戰爭過程中,最初雲貴總督劉藻不僅對軍情不熟悉,而且謊報軍情,此後,換楊應琚出任雲貴總督之後,楊應琚仍然持續謊報打了勝仗,這樣,本來就自傲的乾隆皇帝更是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不能自拔,所以在具體制定戰爭策略過程中,不切合實際,導致一錯再錯。

    特別是在大將明瑞被殺之後,乾隆不僅沒有反思,反而認為之前沒有及時進兵,錯失良機,所以他進而主張出徵緬甸,並派大學士傅恆帶兵,而且增派人馬,清緬戰爭進一步升溫。經管交戰,清軍雖然也獲得小範圍勝利,但並沒有佔到好處,以至於傅恆也因患病而去世,最終副將軍阿桂領兵撤回永昌,徵緬戰爭結束。

    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出現了上欺下瞞,謊報軍情的情況,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朝廷之中官風的腐化。

    第三,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

    乾隆皇帝在此之前已經歷經了數次勝仗,以至於他對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王朝信心十足,對於緬甸這種小國,從本質上是不屑一顧的。皇帝如此,官員也如此,所以總是報喜不報憂,以至於在得知官員奏報勝利的時候,乾隆無需考證,直接就相信了,而且沒有親自督軍,而是在千里之外,憑空設想,一錯再錯。緬甸之役究竟是什麼情況,他一無所知。更何況,即使這次清緬戰爭,清軍損失慘重,但他仍然將這個事件列為自己的十全武功,乾隆皇帝這種居功自傲的心態也果真是無出其右了。

    透過徵緬戰爭,不僅反映出一個鼎盛王朝背後的腐敗,也反映了乾隆皇帝自傲的心態,泱泱大國,如何管理,如何維持,如何能夠走向輝煌,單靠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是難以實現的,需要面對現實,謹慎行事。軍事指揮如此,管理國家如此,做人更應該如此。

  • 9 # 帝國中興

    清緬戰爭別說是大勝了其實就和失敗了沒有甚麼區別,以清朝當時的國力來講那時清朝的國力正處在頂峰時期,對小小的緬甸先後進行了四次征伐歷時長達七年,耗費白銀900萬兩,將士損失數萬人,這能算是勝利嗎?這完全就是乾隆好大喜功自我吹噓的而已,雖然這次戰爭緬甸表面上向清王朝臣服了,但是乾隆皇帝自己也曾說過:“五十多年來發生的八場戰事只有征伐緬甸這一仗不算成功,但是作為一個大帝國為什莫沒有取得對緬甸的大勝利呢?

    清朝立國之後不順應歷史潮流依舊把弓馬騎射當作立國根本和祖訓,到了乾隆時期世界形勢早已經大變,但是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卻對外面的世界變化一無所知,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還停留在建國之初的水平,對於緬甸這個國家乾隆皇帝也是在緬甸侵略邊境時在有關明朝的史書中才知道緬甸在明朝時是明朝的屬國,可見當時的統治者除了國內的事對外界完全不關心,一直關起門來做自己天朝上國的美夢不能自拔。而當時的緬甸卻不一樣,他們很早就接觸了西方先進的軍事科技,為了佔領泰國這個宿敵緬甸大量購買西方先進軍事裝備。

    在清朝和緬甸爆發戰爭以前緬甸就憑藉強大的武力佔領了泰國全境,清緬戰爭爆發後緬軍留下九千人繼續佔領泰國,其餘軍隊則被派到中緬邊境抵禦清軍的進攻,在當時雲貴總督對外號稱五十萬大軍,火炮千餘門,但是實際上只有數萬人而已,火炮也是老舊不堪。而緬甸大量裝備從英國進口的燧發槍和加農炮,在優勢火力的加持下緬軍在與清軍對陣中絲毫不落下風,甚至多次把清軍擊敗,讓清軍吃盡苦頭。但是緬甸畢竟是一個小國家曠日持久的戰爭把國力消耗殆盡,同時還要鎮壓泰國的反抗可謂是兩面作戰。

    戰爭進入末期時兩個國家都已經筋疲力竭,特別是緬甸完全沒有了和清王朝繼續戰爭的能力,所以才主動向清政府求和結束戰爭,而清王朝經過幾年的戰爭也是損耗很大也不願意繼續戰爭,但是不能放下天朝上國的臉面也只能苦苦支撐,看到緬甸主動求和乾隆皇帝也是見好就收同意停戰,緬甸作為清王朝名義上的屬國存在。作為緬甸這一方來講這場戰爭兩個國家就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但是作為清王朝來講這場戰爭不能算是很大的勝利,甚至是不能算是勝利,

  • 10 # 史海爛柯人

    清緬之戰,可以說是一場糊塗的戰爭,自詡為天朝上國的清王朝,勞師動眾、糜耗錢糧,鏖戰六年,最後草草收場,還被乾隆列入了“十全武功”之中。這著實有些令人唏噓不已!

    明清鼎革之際,走投無路的永曆政權逃亡緬甸,一度在此避難。後來,緬甸發生內訌,新繼任的緬甸國王,轉而表面上親近清朝。在三藩之亂期間,清緬之間的聯絡一度中斷,但基本也處於互不侵犯的狀態。

    到乾隆中期,緬甸的勢力所有發展,於1763年向清朝所轄的孟連、耿馬二土司強行索要貢賦,並次年又出兵入侵東里城。在此期間,清朝雲貴總督劉藻、楊應琚先後領兵反擊。自此,長達六年之久的清緬戰爭開始打響。

    但在這場戰爭中,清王朝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錢糧,甚至還派出了當時很受恩寵的大學士傅恆。可是,打來打去,清軍也未能降服緬甸,而且傅恆也病死於途中。只是,坐鎮北京的乾隆皇帝,卻不時地接到“捷報”,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做法,使得乾隆陶醉於虛幻的勝利中。

    綜合來看,清朝未能完勝緬甸,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南方的氣候使清軍並不適應。清朝勞師動眾地征討緬甸,所面臨的頭號敵人,並不是緬甸士兵,而是溼熱的氣候。要知道,起初清軍入關時,也耗費了相當時間來適應內地氣候,而此時八旗兵遠征緬甸,要在溼熱的雨林行軍作戰,可謂是一項極大的考驗;

    其次,清王朝安逸太久,不少官員自大輕敵。與清初能征善戰的八旗軍隊相比,到乾隆朝時,無論是主將還是士兵,其軍事素養都在大打折扣。起初,清朝一方的劉藻、楊應琚都並不是很懂軍事,而且還喜歡謊報軍情,誇耀戰功,這使得朝廷並不清楚前方戰況,又怎麼能打好這場戰爭呢?

    再者,乾隆皇帝的性格,使得他所做出的決策,往往並不符合實際。清緬戰爭,原本是可以停留在反擊層面上,然後以談判方式解決的。因為,大動干戈對清緬雙方都有弊無利。

    清朝數年勞師動眾,並無收穫,便已經一再證明不該繼續投入軍力,去做無謂的戰鬥了。然而,乾隆總覺得自己一方是天朝上國,勢必要炫耀國威。如此一來,糜耗錢糧、損兵折將,換來的也不過是表面上的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甫的經典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