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橫

    因為古詩詞是詩人筆下的作品,往往是有感而發的。他們寫的一些好詩好詞,也不是信口拈來,而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知,是在他們的一些遭遇下,或者他們心境的變化有感而作的。畢竟古詩詞的創作也是講究靈感的,也如同人們寫小說、寫故事一樣,都是有感而發。

      既然古詩詞都是詩人們有感而發的,如果要學習、要欣賞古詩詞,就要結合作者的創作背景,得看看他們是在哪些情況下寫作的,這時就可以換位思考,把自己處於他所處的環境,遭遇著他所遭遇的經歷,這時就能很好地理解這篇詩詞的含義了。比如說學習白居易的《琵琶行》,當時他就是被貶來到了那個地方,由於是被貶那內心自然是有很多不甘心的,而且也有很大的抱負難以去施展,被貶到一個小地方自然難以大展拳腳,而這時又遇到了一個琵琶女,聽到了她彈琵琶的聲音,由於琵琶聲裡也是一種淒涼的感覺,剛好對應了自己心中的那股淒涼,於是就有一種同病相憐之感。如果結合他當時的創作背景,如果不知道他是被貶來到那個地方,那隻憑藉一些詩句去猜想它的含義,就有一些困難,可能有的人還以為白居易是一個欣賞琵琶的高手呢。

      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首先去查詢一下詩人的創作背景,因為有時候讀詩人的這首詩覺得意境很空曠,沒有那麼多悲傷之感,有時候讀他的另外一首詩就覺得有些傷春悲秋了,因為是他所處的環境不一樣,背景也不同,如果只是去死記硬背詩人的一些背景,而不有針對性的結合他創作的背景,往往也會有誤導。就比如人們認為李清照寫的詩大多數都是傷春悲秋的,但是她的《夏日絕句》就有一種雄心壯志之感,“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和她以往的創作那就大不一樣了,所以不能用慣性思維來猜測詩人的心境,不然很容易被誤導,會誤解詩詞的含義。

  • 2 # 國內ERP專題

    是的,必須瞭解作者當時的發生的事、心情

    所有的好詩,多數是觸景生情一氣呵成的,絕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如果不追溯作者的情況和寫詩詞時的狀況,可以會對作者寫的詩,產生誤解!

    比如有人讀唐代王翰的《涼州詞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很多人會理解成詩人表達一種厭戰、對邊塞士兵的一種同情。這種理解就是沒有理解當是王翰寫這首詩時故事背景。

    富二代王翰

    王翰,幷州(今山西太原)人,景雲二年(711)進士,是生性爽直又熱情豪邁的人。《唐才子傳》這樣描寫他:

    “少豪蕩,恃才不羈。喜縱酒,櫪多名馬,家畜妓樂。翰發言立意,自比王侯。日聚英傑,縱禽擊鼓為歡。”

    用現在話講,就是富二代,出手大方,而且情商很高,當然也能結交當地官員。張說就是其中官員之一。

    張說任幷州長史,王翰把他請到家中,設宴款待。王翰自編自演歌舞,與歌妓同堂演出,器宇軒昂,收放自如。張說既驚奇又讚賞。後來張說官至左丞相,又是詩人,他提攜了不少詩人入仕,王翰以直言敢諫科和超拔群類科被舉薦,自然得張說之力。王翰官至秘書正字、通事舍人、駕部員外郎,成為皇上身邊的文墨近臣。張說作為朝廷大員巡行邊防,王翰隨行。

    河西走廊上有一座城市,叫做酒泉。酒泉往外噴的不是酒,這個名字卻響亮地叫了數千年,因為它體現了一種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情緒。這裡西出陽關,東去長安,北通沙漠,南接祁連,是漢唐帝國的西部門戶,古來兵家的必爭之地。並且四周都是戈壁、沙漠,唯獨這裡有泉水、有柳樹,是休息的好地方, 也是漢唐以來,兵家休整之地!

    當王翰一行來到酒泉,正是戰鬥間隙,部隊也設宴接待王翰一行,於是楊柳樹下成群的將士們正在舉杯暢飲。夜光杯映照著他們風吹日曬的臉龐,如同琵琶橫挑豎拈撥動著心中的豪氣,折楊柳曲搖盪著縷縷的鄉思。這是一個放縱自己又忘記自己的時刻,酒激發了士兵們的豪興:“五魁首、六六六”,“喝!”。

    大致展現這樣一個邊塞飲宴的場面。葡萄美酒倒入夜光杯中,激盪著色彩鮮豔又捉摸不定的人生,雖身處沙場,卻也豪情湧動。琵琶輕挑慢拈,歌舞也賞心悅目,雖身處戰場,也只能得到片刻忘憂。但是一曲未了,有敵情,軍情告急,號角聲動,必須立即上馬出發。出發前再喝上幾杯,這是他們難得的口腹之樂,又是他們難得的豪情宣洩。舉杯暢飲,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他們狂放歌唱,排遣軍營孤獨。

    王翰作為朝廷慰問邊疆將士的官員,看到眼前這一幕,深為感動,不禁詩興大發,端著酒杯大聲喊到:“筆墨侍候,為各位寫詩助興”,揮豪寫下這首《涼州詞》。

    此詩一出立刻在軍中傳遍!整個軍營都在傳唱,如同現在軍歌《當兵的人》,《 涼州詞》裡的邊塞軍人就是這樣勇武、豪邁。這既是軍人的自白,又是王翰的詩情。

    王翰青少年時代的縱酒放歌、騎馬射獵、放縱人生的性格,在戰場上找到出口。他唱出了盛唐氣象,他唱出了人生豪情,敢於面向沙場的生死,勇於享受眼下的生活,豪邁的人生態度成為世代傳唱的著名詩篇。

    《 涼州詞》就是在這麼個豪氣沖天的場景下,激發了詩人,揮筆寫出的豪情萬仗。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是厭戰為了反戰而寫,千萬別被誤讀了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竟被誤讀了上千年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完整的詩原本共8句,在我們上學時,只學前面了4句,並且題目改為《䓍》。給人解釋的意思是:

    詩的主題變成了謳歌了草的生命力極為強大,大致意思為古原之上,野草一副茂盛的樣子,一年經歷一次枯敗與繁茂。一望無際的曠野上,那些野草遵循著四季的變化,枯榮交替。重點還講了“枯榮”則形象地表現了野草在自然規律裡的頑強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火沒辦法燒盡野草,只要春風一吹,便又煥發了生機。“野火”對“春風”,“燒不盡”對“吹又生”,再次形象地展現了野草驚人的生命力,謳歌了它們生生不息、永不言敗的品質。

    並且還衍生出:“斬䓍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等一系列的派生詞。我們也就這麼理解、這麼接受了這些說法好多年。

    本人細細品讀這首詩和解釋,包括自己讀這首詩的個人感覺。總覺得不太對勁!前四句寫草的生命力旺盛,和後四句離別的淒涼怎麼湊不在一塊。而且本詩的題目《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一首送別詩,而且是在考試中寫出來的。不是作者在真正送友人時有感而發寫出這首千古名詩句。

    如果,這首詩主題僅僅是因為送友人而發,也未免格局太小了,整個詩的內容結構的解釋過於牽強。因為前四句看起來非常勵志,而後四句則是非常傷感,合成一首詩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後來,查詢了一些古籍,發現我們一直曲解了這首詩的意思。把詩分開,前四句成為勵志詩也行。但合在一起卻不能這麼理解。

    正確的理解應該這樣:

    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大唐王朝國力步入衰落的時代,全國到處發生戰爭。藩鎮李正己割據河南十餘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四周的少數民族政權也是虎視眈眈著中原大地。當朝為了暫時的安寧,採用和親政策,把公主遠嫁番邦。除了太宗、中宗和玄宗早些時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嫁吐蕃是在國力強大的情形下形成風光出嫁。後續隨著國力的下降,和親多少帶一點委曲求全。事實上歷史上自漢代以來,漢族王朝與不知數民族和親之事就沒有斷過。

    而白居易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對這種感觸應該很深,所以在考試中寫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目的是以物詠史,表達自己對國力衰敗時和親政微的看法。虛擬描寫和親過程中送別的和親隊伍時的場景和當時惆悵之情。

    詩中的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指的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接壤之處,本來有雙方老百姓在安居樂業,但是民族間常年打仗。雙方的人都跑光了,原來的城池也廢了,田地也荒了。所以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指的是為了求和,又得把人送過去,“王孫”指的送去的和親的公主和皇族中派去的人質。這裡的王孫不是“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

    為什麼和親或送人質呢,當然是敵強我弱,為了暫時的安寧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重點這個“又”字則告訴讀者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每年都會發生,每年到了春天時,又得送人過去,所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表達了詩人對當朝不爭氣的一種看法,或說是報怨。

    白居易所暗諷的不僅僅是當時的唐朝,也包括從漢以來,凡遇國力衰退時就用和親的辦法苟且求安。如:歷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等事件。

    這首詩正確的理解起來,本詩真正的主題借和親一事,表達作者不不滿,但這是在考試中所寫,不能寫得太直白,太直白也不符合寫詩的手法,通常是以物詠志,以物抒情,以物詠史,巧妙的透過描寫邊境荒城的草每年的枯榮,暗指年年都要和親之意。

    所以,如果沒有了解作者當時情況,和寫這首詩的目的時,就會誤解其意,如果再講給小朋友聽,則誤導了下一代。

  • 3 # 梅山425

    要看欣賞什麼古詩,如果詩和作者有關就要把作者的處境搞清,便於分析詩意,瞭解詩人。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如果詩是反映社會現實,或觸景生情,不必要追溯詩人的處境,主要了解詩人所處的歷史背景。僅供參考。

  • 4 # 默然詩歌

    欣賞古詩詞非得去追溯作者的情況和寫詩詞時的狀況嗎?

    我想,知道一點作者的情況和寫詩詞時的狀況能好一點。他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瞭解作者人生基本情況和作者世界觀、人生觀;同時,也可以知道作者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完成的作品。他對我們分析研讀作品內容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深層次的東西做出旁證,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作者寫詩詞時內心世界的某些反覆波動等。

    當然了,我們也無需欣賞古詩詞時非得一定去追溯作者的人生情況和寫詩詞時的狀況!因為我們在乎欣賞的主要是他的文采,他的知識面以及他所告訴我們的有用的知識。

    再說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篇好的詩詞的寫成,也有很多機緣巧合的成份在裡面,也有作者平時辛苦努力的結果。不是還有一句話:成功都是給予平時工作努力和有準備的人的。

    所以說,一個寫詩詞成功的人,我們在看到他卓越的文采時,也沒必要對他本身做太多的研究,我想,他本人人品也許會是很優秀的,不是我們中國還有一句“文如其人”的說法嘛!

  • 5 # 棲哈丶

    我感覺這是無疑而問。時至今日,未必有人的詩作超越了唐宋詩詞的輝煌。

    古人寫詩的背景不說,單就他們駕馭文字的功夫,今人恐怕也只能望其項背。

    來看白居易的一首《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雖然千餘年已過,春秋夜雨入夢卻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沒有哪首詩歌像白居易的這首《夜雨》牽動著我們的柔腸。讀一句動心,讀一句生情,讀罷了還在思量。怔怔地兩眼望著窗外,諦聽夜雨滴落,想像夜幕蒼蒼。這是入了心的好詩啊,字字精,句句妙!

    古人為什麼這樣能寫,文字的魅力為什麼就如此誘人,他們也並不都是什麼“文學家”“大詩人”,這詩風就是那樣清新,文字就是那樣靈動,這些難道不值得去探究一下嗎?

  • 6 # 阿祥79874

    古詩詞也不是易懂的體裁,畢竟是古今遙遠的史歷年代,所以要追溯當時作者的各方面情況。更便於對詩詞的學習和欣賞

  • 7 # 文學與教育

    欣賞古詩詞應該瞭解作者的背景,以及作者寫這些詩詞時的當時狀況。

    比如蘇軾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單從字面上進行理解是沒有難度的,能夠理解的明白,可以把它理解為:荔枝香甜可口,作者對嶺南不捨,並願意自己成為嶺南人。

    而當我們聯絡作者被貶的背景以後,我們會更進一步理解到作者這是以樂寫苦而已。顯然後一種理解的思想內涵是遠遠高於前者的。

    作者的背景對他寫詩詞都是有明顯影響的,比如有人就喜歡豪放,有人就喜歡現實,有人成為婉約的代表,有人就成為豪放的代表。

    但也有因背景的變化而在寫作風格上變化的,如李清照南渡的前後期,前期歡快流利,《如夢令》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而後期則悲苦沉鬱,《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為什麼產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境遇使然。再如杜甫,一向是以沉鬱頓挫而著稱的,可他卻寫出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樣生平第一快詩,其愛國情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

    每個作者寫詩詞都是有他的原因的,有的是一蹴而就,

    如孟郊的《登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有的是反覆推敲而就,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他們的不同一則是要表達自己突然到來的喜悅之情,一則是對學問的精益求精。

    從作者寫詩詞來看前人早就說過叫情動辭發,可見要了解詩詞就必須瞭解作者的背景,瞭解作者當時作詩詞的狀態。

  • 8 # 聞魯生

    “詩言志,歌詠言”—— 言一己個人積蘊之志,詠一己個人欲吐之言,適是詩詞歌賦藏情含趣之魅力所在。

    不曾想,文化式微當下,此“註釋行當”,也能越俎代庖,此“背景介紹”,也能畫蛇添足,竟然衍生出了“中國詩詞大會”上,風光無限娛樂嘉賓。

    “文字獄”盛行年代,為了明哲保身,“開拓”、“創新”無人問津,“考據”、“註釋”竟成顯學,誠如陳天華志士悲嘆:“靈根盡去,痼疾久成”。

    但請相信,中華詩詞文化的明天未來,絕不能止步於故紙堆裡,也絕不會消弭於“空前絕後”。

  • 9 # 綰卿絲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單純欣賞詩歌本身的音律,詞句即可,不用去套這麼多。

    我認為,閱讀詩歌作品,首先要從詩歌本身出發,瞭解詩歌的內容,藝術手法,思想情感。然後想要有更深層的瞭解,可以結合作者的創作背景和時代背景。

    當然,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對於深入理解詩歌內容是很有幫助的。

  • 10 # 載取白雲秋

    不一定,看什麼詩詞了。

    比如看鄭板橋的《詠雪》就不用。這首詩也經常被誤傳為乾隆這個寫爛詩的人寫的。原詩是: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這首詩淺顯易懂,就是詠雪,沒有別的引申含義。你知道不知道作者是誰,是什麼時候寫的,當時是什麼心情,都無所謂,都可以看懂。

    但有的詩,就需要了解作者的情況或者寫詩時的狀況了,要不然單看詩詞的話,經常會誤解。比如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是不是單看詩的內容,往往會誤認為是一首寫景的詩呢?實際並不是,是作者楊萬里於淨慈寺送林子方而寫的送別詩。當然,好歹作者在題目中直接寫了出來,要不然更容易誤解。

    再看一首詞,是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如果你不知道作者的情況和寫詩詞時的狀況話,很容易認為這是一首懷古詞,並不知道作者所想抒發的情感。

    這首詞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時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冑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擔任鎮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從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辛棄疾到任後, 一方面積極佈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鬥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孤危,深感很難有所作為。辛棄疾支援北伐抗金的決策,但是對獨攬朝政的韓侂冑輕敵冒進的作法,又感到憂心忡忡,他認為應當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能草率從事,否則難免重蹈覆轍,使北伐再次遭到失敗。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篇詞中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諺中說的"立夏不下、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