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隱啊隱

    1.(水源水→)配水井→(前加氯點)→預臭氧接觸池→混凝劑反應池→沉澱池(根據沉澱方法可分為平流沉澱池、斜管沉澱池等)→石英砂濾池→臭氧接觸池→活性碳濾池→(後加濾點)→清水池→(補氯點)→吸水井→加壓泵站,然後就送入千家萬戶了!

    2.整個水的處理工藝大致是由以下幾個步驟:

    1.預沉澱

    2.沉澱

    3.過濾

    4.消毒

    首先第一點,預沉澱。由於我們這裡使用的是地表水,沿途難免會有各種樹葉雜草落入水中,就需要透過建立一個大的預沉池來將水中的一部分雜物過濾掉,將水源地引來的水匯入一個400方的池子裡,由於流速降緩,水中的雜質會有一個自我沉澱過程,這一過程會方便後面的水處理。

    經過預沉澱的水就會流到我們的水處理執行池,先經過的是由十二個格子組成的迴廊式沉澱池,修建成迴廊式的原因是為了控制流速,如果由於下暴雨等其他原因導致源水渾濁的時候,需要投加混凝劑對水中的泥沙進行沉澱,這時候迴廊式的格子就會給混凝劑創造出充足的反應時間,供其與泥沙反應。經過這12個格子之後由配水廊道從下往上經斜管溢位。這裡說一下斜管,就是由pe材質製成的一米長,蜂窩狀的管子,傾斜四十五度鋪在池子上,經過配水廊道的水由下往上經過斜管溢位,由於水中不過的泥沙較水更重,會順著斜管壁自然落下,從而也達到一個沉澱作用。

    經過兩次沉澱的水就會來到過濾池,過濾池用的是兩米厚的石英砂,其排列自上到下砂石的直徑逐漸增大,水從最表面經過六層過濾後到達清水池。在到達清水池前會投加二氧化氯進行消毒,經過消毒後的水就可以送往各分水塔,然後送到使用者家。

  • 2 # 使用者9231804048218

    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如下。整個過程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

    首先必須把水源從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廠(不同的地區取水口是不同的,一般主管道使用預應力砼管,水源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飲水質量)、送入清水池並進行消毒後;

    然後經過混凝,由送水泵高壓輸入自來水管道,有的地方還要經過二次加壓、沉澱、過濾、鋼管、PE管;

    最終分流到使用者水龍頭、球墨鑄鐵管等管材、二次消毒才能進入使用者家庭自來水是經過多道複雜的工藝流程,透過專業裝置製造出來的飲用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