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領航員2018

    個人觀點,心理早熟和容易抑鬱之間是沒有什麼必然聯絡的,這跟人性格有關,跟心理成熟度無關。心理早熟,顧名思義,也就是心理年齡比同齡人大,而且思想較成熟,會比同齡人懂事許多。而抑鬱的人,主要表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減退,變遲鈍,行為遊移不定等,也有人表現為焦躁不安和情緒激越。

  • 2 # 需要幫助的物件

    心理早熟不能衡量一個人是否的抑鬱的標準,只是對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和同齡人相比較而言的初步評價。

    抑鬱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有人格,性格,習慣,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還有遺傳的等等,比如親人的離世,戀愛失敗,失業等。

    心理成熟度高對抑鬱的康復是有幫助的,而得抑鬱病的人並非是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恰恰相反是心理上在某個方面的認知出現了偏差的人,在遇到這種問題時,轉牛角尖,思維模式單一,僵化死板,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時間長了引發抑鬱。

  • 3 # zc榮

    據查,所謂“心理早熟,顧名思義,也就是心理年齡比同齡人大,而且思想較成熟;會比同齡人懂事許多,你和他或她走在一起,雖然他和你同齡,甚至比你小,但感覺很像是和比你年齡大的人在走路;心理年齡成熟在很多方面,不止是思想和知識的成熟,還有行為的成熟與對某一方面更深一層的認識等;而造成早熟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如家境條件、生活相關、成長節奏較快等;雖然大人總是覺得心理早熟的孩子很好,讓人少操心。可是,心理太過於成熟未必會是個好事,因為思想的成熟,有時會帶來不同方面的影響;比如,同齡人感覺玩遊戲的時候有他們在就不會很嗨;不過,有一點不能不承認,他們也許會對同一件事發表更深層次的見解。我們稱心理早熟的人是更快的長大的人”。

    抑鬱症其“病因並不清楚,但與生物.心理及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流行病學:總患病率為4.40%,女性高於男性”。

    具體說,“抑鬱症發病可能與生物因素、生理因素、社會應激因素等有關”。

    “生物因素,如遺傳,據研究顯示,抑鬱症患者的親屬,罹患抑鬱障礙的危險性明顯高於一般人群,患病風險比一般人群高很多;再如

    神經生化及內分泌,中樞神經遞質的功能及代謝出現異常,即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遞質出現紊亂”。

    “心理因素,與人的性格有密切聯絡”。

    “社會因素,常見生活事件如喪偶、離婚、婚姻不和諧、失業、嚴重軀體疾病等”。

    至於說“心理早熟與抑鬱”相關麼?值得探討,如今看暫無明確的意見或肯定的資料提及。以上僅參考。

  • 4 # 水道山行

    不會吧,早熟的人一般都把同齡人將要遇到的問題都預見到了,解決起來會更從容。除非受到重大打擊,一般不會抑鬱。

  • 5 # 微笑a微笑

    所謂心理早熟,就是他的心智比同齡人成熟懂事,超過同齡人的智商,甚至有超過成年人的智商,就是人們常說的老成。這類人懂事較早,屬聰明之人,有的是天性,有的是環境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多了,閱歷多了,懂得的就更多,承受的壓力就會大。有的學會了自我解憂,自我解嘲,自我療傷,擦擦淚照樣微笑,這類人是樂觀派。有的人老實,一條道走到黑,不喜歡拐彎抹角,什麼事都死扛,不懂得發洩,扛到最後成瘋成魔。人間永珍,世事難料,沒有過不去的坎,學會承受也學會放下,凡事學會看開。人生短暫,哭也是一天,為何不笑著過?看透了也就什麼都無所謂了,也不枉人世走一回。

  • 6 # 求真的故事

    可能早熟的,想的太多,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從而產生了焦慮,長時間又得不到解決,從而產生抑鬱了吧。

  • 7 # 抑鬱失眠患者之家

    心理早熟和抑鬱沒有必然的聯絡。如果硬要說有什麼聯絡的話,下面這點。

    心理早熟的人,容易比同齡人看待問題多一點自己的“見解”,此時會產生一種孤獨感,此時應對正取的認識和培養集體感,不脫離群體。

    然而過早的“見解”在遇到一些挫折時候,容易形成失落,悲觀的情緒,從而抑鬱。

    抑鬱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所以在醫院確診為抑鬱症也相當的簡單,部分三甲醫院僅僅透過一個心理測試題確診,切勿因為抑鬱症確診,而為自己增加更大的壓力。

    正確認識自己目前身體的情況,做好調整:增加社交,加強身體鍛鍊,營養均衡,提高自己的興趣愛好,不過度的成熟,避免過多的獨處胡思亂想。

    你的故事,我也一樣

    萬物皆有因,找回最初的自己

  • 8 # 重慶寸草心理醫生

    青少年心理醫生:懂事的孩子

    “這孩子真懂事。”“哎呀,我家孩子可乖了。”有很多父母以自己家的孩子多麼乖巧懂事為驕傲,可是“處處乖巧”對一個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從幼兒園時起,我就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我要做世界上最乖的小孩”。

      一位心理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懂事,或是很深的絕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提醒一個孩子只要有活力,就會向父母提出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需求,若是這些需求多次得不到滿足,那麼孩子內心就會產生絕望,就會因為擔心失去父母的愛而不敢任性,就會明白自己的聲音是會被忽略的,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按他們的標準做才有可能被誇獎、被鼓勵、被愛。這樣的孩子將外界的標準抄在心裡的小本本上,奉做經典,他們小時候活在父母、老師口中眼裡,長大後活在“別人”的審視下、評論中。唯獨沒有為自己而活過,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中國的社會中有太多這樣的人,更可怕的是,這種情況會代代相傳。小時候被父母如此對待,有了自己的孩子還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強調在應該任性的時候懂事,在該懂事的年紀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面臨複雜的社會,沒有足夠強大獨立的內心,必然生活坎坷難以應付。願所有的孩子都被父母無條件的愛著,不必乖巧懂事。

  • 9 # 心理專家劉愛民

    有可能。

    導致人心理早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獨生子女常年生活在成人世界,缺乏同齡玩伴進行模仿學習,耳濡目染都是大人的言行,久而久之被灌輸大人的思想、觀念,言談舉止像個小大人,其實他們對大人的思想觀念並不完全理解;家長一味要求孩子學習,不許玩耍,過分刺激孩子的智力,卻扼殺了孩子的天性;不和睦家庭讓孩子過早體會人情冷暖;缺少父母的陪伴和交流讓孩子多有心事;文化傳媒缺乏對孩子的適當遮蔽,兇殺、色情比比皆是,加速孩子心理上早熟等等。

    心理早熟並不代表情緒成熟。情緒成熟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心理早熟往往存在情緒發展遲滯不成熟的情況。

    舉個例子,有個女孩在6歲時父母鬧離婚,先是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後又都放棄撫養權,女孩在法庭上被推來推去,非常傷心。兩年後父母離婚,女孩判給母親撫養,父母都很快再婚。母親再婚家庭中的繼祖母討厭女孩的母親,認為是她拆散了自己兒子的家庭,對女孩也多有斥責不喜歡。女孩很委屈,跟媽媽說媽媽也很無奈,慢慢變得情緒低落,原來感興趣的事情不再願意做,學習成績下降,膽小、害怕,有時發作性焦慮、恐懼,出現大汗淋漓、尖叫等症狀。

    所以,在孩子的身心發展上,父母需要做到不拔苗助長、順應天性培養孩子、多陪伴、保持家庭氛圍的溫馨和諧,從小給孩子一個平和、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有利於他們的情緒自然成熟而不是心理早熟,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幽門螺桿菌患者共餐會感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