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的確是事實。據查,在1980以前,法國葡萄酒的酒精度都在11%-12.5%ABV之間,只有少數酒的酒精含量能超過13%ABV,比如1959年和2009年的是乾燥且炎熱的年份,但拉圖酒莊乾紅葡萄酒(Chateau Latour)的酒精含量卻有著很大的不同,1959年份酒的酒精含量僅11.6%ABV,而2009年份酒的酒精含量卻高達13.9%ABV。新世界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奔富Bin 707(Penfolds Bin 707)就是典型,其1985年份酒的酒精含量為11.5%ABV,而2007年份酒則達到14.5%ABV。
今天,九歌想接著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討的是下面的這個話題:
酒精度對葡萄酒的風格和口感有什麼影響?
在一起探討之前,九歌想先給大家一個思路,帶著4個問題找答案:
首先,葡萄酒是用什麼釀的?
其次,葡萄酒的酒精是怎麼來的?
然後,酒精度為什麼會有所不同?
最後,酒精度的不同對葡萄酒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會有些不一樣?
我們知道,一般來講,葡萄酒的酒精度是在10度到16度之間。當然了,也有10度以下,16度以上的葡萄酒。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葡萄酒的酒精度不一樣呢?
首先,在我們分析這個“不一樣”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最最基礎的問題:
一、葡萄酒是用什麼釀的?
有些小夥伴們可能要著急了,這問題不是廢話嗎?肯定是用葡萄釀的啊。對,但可能並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種葡萄,此葡萄非彼葡萄,更準確地說:
葡萄酒是用釀酒葡萄釀成的,不是我們平常吃的水果葡萄酒。
釀酒葡萄和我們平常食用的水果葡萄,有很大的差別。
釀酒的葡萄皮很厚,果肉少,汁多,顆粒小,比鮮食葡萄更小,果皮也更厚,基本不適合食用。釀酒葡萄的糖分和酸度都很高,某些品種所含的糖分能高達果實的1/3,相當於三顆葡萄一顆糖。
如果咬一口釀酒葡萄,濃郁的水果風味和略帶苦澀的口感,會讓你整個口腔立刻分泌出津液出來,糖分高,酸度也高,一下子給口腔一個滿滿的味蕾衝擊體驗。
二、葡萄酒的酒精從哪裡來?
葡萄酒的酒精是由葡萄的糖分經過發酵轉化而來。
三、葡萄酒酒精度數為什麼有高有低?
一款葡萄酒酒精的高低,取決於用來釀酒的葡萄的成熟度和糖分的高低。
不同國家地區的風土、氣候、葡萄品種、年份等因素都會導致葡萄的含糖量乃至葡萄酒酒精度有所不同。
如新世界葡萄酒產國智利、美國和澳洲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會高些。比如,智利的葡萄酒酒精度普遍在13%、13.5%,甚至15%;澳洲的葡萄酒酒精度數在14%左右,甚至15.5%。
而像舊世界產區的德國,氣候相對寒冷一些,葡萄含糖量較低,進而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對較低。
不同品種的葡萄進行比較困難,所以,假如限定在同一葡萄品種,同一年份的情況下:
1. 同一氣候和風土環境下,同一個葡萄園,葡萄成熟度高,含糖量則更高。因此,什麼時候採摘葡萄,會直接導致葡萄糖分的高低,也會導致葡萄酒的酒精度的高低。
作為吃貨都懂的,樹上熟的水果更好吃。比如樹上熟的黃香蕉,比提前摘下再人工悶熟的青香蕉,更甜更好吃。
2. 不同氣候風土環境下,日照強度、日照時長,晝夜溫差,也直接影響葡萄園的葡萄的成熟度和糖分高低。日照更強、日照時間更長、晝夜溫差更大,通常葡萄的糖分更高。
舉個例子,廣州的玉米相比東北玉米,水分大些,沒那麼飽滿那麼糯。
而對於歐洲的一些葡萄酒產區,受氣候的影響相對比較大。同一個酒莊,同一片葡萄園,同一個品牌,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釀出來的葡萄酒的品質,也可能是有一定範圍波動的。
比如釀酒歷史悠久的法國,對於大部分酒莊來說,逢“七”不過。也就是每逢有7的年份,酒的品質都相對差一些,比如1997年,2007年份的葡萄酒。
為什麼葡萄酒的酒精度會有些不一樣?
小結一下,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風土和氣候/微氣候,不同葡萄酒品種,不同年份,由於採摘期、成熟度、日照強度、日照時長、晝夜溫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採摘下來的葡萄的糖分不一樣。葡萄的含糖量,直接影響了葡萄酒的酒精度的。
所以,不同品牌的葡萄酒的酒精度可能不太一樣,甚至是同一酒莊、同一品牌的葡萄酒、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其酒精度都有可能不一樣。
既然葡萄酒的酒精度存在著不同的,飛入我們腦海的,可能有下面這幾個問題:
1. 對於葡萄酒來說,酒精度高好還是低好,是不是高的比低的更好?
2. 名莊酒/知名品牌的葡萄酒,不同年份的酒,酒精度是不是穩定不變?
3. 酒精度高低對葡萄酒的品質有什麼影響?
4. 酒精度高低對葡萄酒的陳年能力有什麼影響?
5. 從世界範圍上來講,葡萄酒的酒精度是不是普遍在慢慢上升?
可能你還想到其他的問題,請直接拉到文末,把問題發給九歌。
還是九歌那句老話,帶著問題找答案。
大家都知道,影響葡萄酒品質的因素很多,酒精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在絕大部分葡萄酒的酒標正面或背面,都能尋覓到酒精度的數值。
一般標註為:
XX% ALC/VOL 或者ALC XX%VOL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我們更常提到的酒色、香氣、單寧、酸度、風味、殘糖、過橡木桶等重要因素。
葡萄酒裡的酒精是可食用酒精,學名乙醇,是所有酒精飲品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會影響葡萄酒的風味、結構和粘度。黏度的一個表現,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酒淚,也就是掛杯。酒精含量促進酸度和甜度之間的平衡。
曾經有人說,低酒精度的酒風味更豐富,也有人說酒精度的葡萄酒更加飽滿。而且作為歷史悠久的葡萄酒釀酒源頭,法國,多數好酒的酒精度在12%-13 %VOL這個中低度數範圍。那是不是代表中低酒精度的酒品質更高呢?同時《葡萄酒觀察家》雜誌評選的2012-2013年20款最佳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含量高達14.5度。新世界釀酒國的高階酒普遍也在14度以上。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相對客戶的去分析比較呢?九歌的做法就是讓資料說話,讓歷史說話。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我們先拿世界範圍的名莊酒來分析分析。
接下來,九歌從年份上縱向分析,而從國家和品牌上是橫向分析,六個名莊酒的酒精度。
However,花了差不多2小時整理各個品牌歷史年份的酒精度Alcohol content,才發現真的好南,好南。資料來自品牌官網,Wine-resercher、Decanter、Vivino、Wine-World等等,並經過交叉驗證,由於官網多數沒有呈現完整和足夠的酒精度資訊,所以主要以Decanter和Vivino為主,如果錯誤,請幫忙更正,口下垂涎,哦不,口下留情。
(看看上面已開啟的視窗,請體恤下這個瀏覽器,它也真的好南。密集恐懼症慎點。)
我們熟知的五大名莊裡面的拉菲Lafite、拉圖Latour,羅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澳洲酒的奔富葛蘭許Penfolds Grange,美國酒的作品一號Opus One,還有智利國酒活靈魂Almaviva,當然其他國家還有很多好酒,大家可以在評論裡補充。
先客觀地看看它們各自的酒精度是多少,或者在一個什麼範圍?然後,我們再看看能不能做出一個判斷,看看酒精度在高階酒裡面是不是一個衡量的標準?
一、列資料,縱向橫向對比分析
1.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Pauillac, France
拉菲古堡(俗稱:大拉菲)
拉菲不同年份,擁有不同酒精度。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是“來瓶82年的拉菲”,82年拉菲的國際市場均價去到約8000美元/瓶,酒精度是12.5%VOL。而另一個偉大年份2009年的酒精度是13.5%,2008年份的酒精度還只有12.5%vol。拉菲最新的三個年份的酒精度也各有不同:2015年份13%,2016年份是13.3%,2017年份是12.80%。
小結一下,拉菲不同年份的酒精度不是固定的,在12.5%到13.5%之間相對波動。
2.
Château Latour, Pauillac, 1er Cru Classé, Bordeaux
拉圖
82年的拉菲聞名於世,其實82年拉圖也同樣非常優秀。拉圖1982年份的酒精度是12.5%VOL,2008年份是13.5%,而拉圖最新的三個年份的酒精度同樣有所不同:2015年份 是13.04%,2016年份是13.5%,2017年份是13.30%。
同樣,拉圖不同年份的酒精度不是固定的,在12.5%到13.5%之間相對波動。
3.
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Romanée-Conti Grand Cru
羅曼尼·康帝
羅曼尼·康帝,這個譯名天生就給人一種高貴的Regal,康帝康帝,康熙大帝,哈哈開玩笑的。實際上,羅曼尼·康帝的確是葡萄酒國度的皇帝,被人們稱作“勃艮第之王”,在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心目中就是聖殿一般的存在。江湖上一直笑稱羅曼尼·康帝是“千萬富翁買得起的酒,但億萬富翁才喝得到”。
羅曼尼·康帝1982年份的酒精度是13%VOL,1990年份是13%,2010年份13%。最新的3個年份:2012年份酒精度13%,2014酒精度13%,2015年份13% 。
有沒有注意到,羅曼尼·康帝不同年份的酒精度沒有變化,是13%VOL。
4.
Opus One, Napa Valley, Oakville, California, USA
作品一號
作品一號同樣鼎鼎有名,在1981年第一屆納帕谷葡萄酒拍賣會上,此合資企業所產的單箱葡萄酒賣到了24,000美元——創造了加州產葡萄酒的最高價。作品一號1982年份的酒精度是12.50%VOL,2000年份14.00%,2009年份是14.00%,2010年份14.50%,作品一號最新的三個年份酒精度也是不同的:2014年份是14.50%,2015年份15.00%,2016年15.00%。
這回眼尖的童鞋發現了,作品一號隨著年份的推移,酒精度慢慢地升高,從82年的12.5%到2016年的15%。
5.
Penfolds, Grange, South Australia
奔富葛蘭許
奔富葛蘭許1982年份的酒精度是12.5%VOL,2010年份14.50%,最新三個年份的酒精度是相同的:2013年份14.50%,2014年份14.50%,2015年份14.50%
小結一下,奔富葛蘭許隨著年份的推移,酒精度慢慢地升高,從82年的12.5%到2015年的14.5%的酒精度,但區別是最近3個年份酒精度都一樣是14.5%。
6.
Almaviva, Puente Alto, Maipó Valley, Chile
活靈魂
活靈魂被譽為“智利酒王”,由波爾多經典的葡萄品種混釀而成,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主。可以說,活靈魂是兩種文化巧妙的相遇:智利提供土壤、氣候及葡萄園,而法國貢獻釀酒技術和釀酒傳統,最終釀造出異常雅緻和複雜的葡萄酒。
活靈魂 2009年份酒精度是14.5%VOL,2014年份15%,最新三個年份的酒精度也有所不同:2015年份15%,2016年份13.9%,2017年份14.5%。
活靈魂不同年份的酒精度在13.9%到15%之間波動,有點freestyle,可能已經到了靈魂獨立而自由的階段,可以說是靈魂有香氣還有自由的葡萄酒了。
這時候我們再聯絡回開篇的幾個問題,是不是有點手足無措?真的太南了。
1. 對於葡萄酒來說,酒精度高好還是低好,是不是高的比低的更好?
2. 名莊酒/知名品牌的葡萄酒,不同年份的酒,酒精度是不是穩定不變?
3. 酒精度高低對葡萄酒的品質有什麼影響?
4. 酒精度高低對葡萄酒的陳年能力有什麼影響?
5. 從世界範圍上來講,葡萄酒的酒精度是不是普遍在慢慢上升?
二、總結:
透過分析對比上面列舉的新舊世界4個國家6大名莊的葡萄酒,看完它們歷史年份的酒精度,我們沒辦法直接了當的說,酒精度高好還是低好,也沒辦法說酒精度高的一定比低的好。
同一酒莊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酒精度有一隻穩定的,像羅曼尼康帝,也有階段性穩定的,像葛蘭許和作品一號;更多的是不同年份酒精度是變化的。
這個變化有一個趨勢是肯定的:隨著年份的更新,酒精度是慢慢上升的。這個其實跟全球氣候變暖有直接的關係。
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新世界的葡萄酒,如美國、智利、澳洲,酒精度普遍比舊世界法國的高。
三、一瓶美酒的核心
其實,我們要看回一瓶美酒的核心。什麼是好酒的標準?酒精度算不算一個標準?
一瓶酒的方方面面,包括酒精度,很多時候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大體上是由一個產區風土、氣候和釀酒師風格決定的。
酒精度從來都不是衡量葡萄酒品質的指標。
但是,酒精含量又是如何影響葡萄酒品質和口感呢?
酒精含量之所以影響葡萄酒的品質,是因為酒精的含量直接影響到葡萄酒的口感,其往往表現為人們舌根和喉嚨處的灼熱感,灼熱感越強烈說明該酒的酒精含量越高。
酒精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結構的平衡性,而平衡是衡量一款葡萄酒品質高低的重要因素。
那些結構非常平衡的葡萄酒,即便酒精度高也不會讓人覺得酒精的感覺過於突出。
相反,如果一款酒不平衡,酒精度含量過高會掩蓋葡萄酒的風味和香氣,造成過於強烈熱辣感,甚至是沖鼻的酒精味。
真正好的葡萄酒是那些各種風味特點綜合為一體,讓人平衡舒服的酒,沒有哪一項更加突出,或者說更突兀,包括單寧、酸度、酒精量等因素。
所以,如果你還因為酒精度高低,不知道怎麼挑選才好的話,九歌的觀點是既然酒精度與品質無關,那就跟著感覺走,主要看哪個更適口。
畢竟,紅酒歸根到底就是高階飲料而已,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氣候影響:與過去相比,全球葡萄酒酒精度正變得越來越高?
這的確是事實。據查,在1980以前,法國葡萄酒的酒精度都在11%-12.5%ABV之間,只有少數酒的酒精含量能超過13%ABV,比如1959年和2009年的是乾燥且炎熱的年份,但拉圖酒莊乾紅葡萄酒(Chateau Latour)的酒精含量卻有著很大的不同,1959年份酒的酒精含量僅11.6%ABV,而2009年份酒的酒精含量卻高達13.9%ABV。新世界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奔富Bin 707(Penfolds Bin 707)就是典型,其1985年份酒的酒精含量為11.5%ABV,而2007年份酒則達到14.5%ABV。
五、普及一些葡萄酒酒精度的知識
(下面這段不是九歌寫的,重新整理了一下):
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0%-16%VOL之間,一些加強型葡萄酒的酒精度則可以高達16%-20%(ABV)。我們一般把酒精度分為一定的區間(低、中、高、非常高)。
一、酒精度低的葡萄酒:
1、起泡酒:義大利阿斯蒂(Asti)起泡酒、義大利普羅塞克(Prosecco)起泡酒。
2、白葡萄酒:法國武弗雷(Vouvray)白葡萄酒、法國密斯卡岱(Muscadet)葡萄酒、德國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葡萄牙綠酒(Vinho Verde)。
3、桃紅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仙粉黛桃紅葡萄酒(White Zinfandel)、葡萄牙桃紅葡萄酒。
二、酒精度中等的葡萄酒(12.5% - 13.5%)
1、起泡酒:加利福尼亞州起泡酒、法國香檳(Champagne)、西班牙卡瓦(Cava)起泡酒。
2、白葡萄酒:奧地利綠維特利納(Gruner Veltliner)葡萄酒、澳洲雷司令葡萄酒、法國阿爾薩斯(Alsace)白葡萄酒、法國盧瓦爾河谷(Loire)白葡萄酒、法國波爾多(Bordeaux)白葡萄酒、法國勃艮第(Burgundy)白葡萄酒、義大利灰皮諾(Pinot Grigio)葡萄酒、美國紐約雷司令葡萄酒、紐西蘭長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酒、美國俄勒岡州灰皮諾(Pinot Gris)葡萄酒、南非長相思葡萄酒、西班牙阿爾巴利諾(Albarino)葡萄酒。
3、桃紅葡萄酒:法國桃紅葡萄酒、西班牙桃紅葡萄酒。
4、紅葡萄酒:法國博若萊(Beaujolais)紅葡萄酒、法國勃艮第紅葡萄酒、法國波爾多紅葡萄酒、義大利基安帝(Chianti)葡萄酒、西班牙里奧哈(Rioja)紅葡萄酒。
三、酒精度高的葡萄酒(13.5% - 16%)
1、白葡萄酒:澳洲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霞多麗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灰皮諾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長相思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維歐尼(Viognier)葡萄酒、智利霞多麗葡萄酒、法國蘇玳(Sauternes)白葡萄酒、南非白詩南(Chenin Blanc)葡萄酒。
2、紅葡萄酒:阿根廷馬爾貝克(Malbec)葡萄酒、澳洲西拉(Shiraz)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西拉(Syrah)葡萄酒、智利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葡萄酒、法國羅訥河谷(Rhone)紅葡萄酒、義大利巴羅洛(Barolo)葡萄酒。
四、酒精度非常高的葡萄酒/加強酒(>16%)
1、白葡萄酒:法國博姆-德-沃尼斯(Beaumes–de-Venise)密斯卡岱加強型甜葡萄酒、葡萄牙馬德拉(Madeira)加強型甜葡萄酒、西班牙雪利酒(Sherry)。
2、紅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小西拉(Petite Sirah)葡萄酒、加利福尼亞州仙粉黛紅葡萄酒、義大利阿瑪羅尼(Amarone)甜葡萄酒、葡萄牙波特酒(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