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在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而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1.短兵器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於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當時山中多狼,張興德攜刀三日內連殺九狼。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劍術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咸豐年間,開封有一少婦杜憲英精於劍術,曾乘船於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鬥,連殺三盜。江蘇宜興賙濟(1781年-1839年)詞人,武功卓絕,曾擊殺盜匪多人。有兩個大盜銜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後快。賙濟因事路過山東,兩盜尾隨其後,而賙濟毫無察覺。當夜,兩盜撲入旅店周室,賙濟倉猝應戰,手無兵刃。危急間,一位少女執雙劍飛步而入,雙劍“夭矯若長虹”,片刻之間,將二盜刺死。賙濟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紅蛾,原來她早就認出這兩個強盜,在危急之際出手救人。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劍穗(又稱“劍袍”),稱為“文劍”。無劍穗的劍稱為“武劍”。劍穗長者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斧在今天也是一種短兵器。古代作戰時用的斧多是長柄,俗稱“大斧”,屬於長兵器。另一種短柄斧,俗稱“板斧”,即《水滸傳》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時,江西九江某公子精於此術,曾以雙板斧震懾群盜。至今仍有板斧套路傳世,以掄劈為主。 鞭有軟硬兩種。硬鞭為鋼製,共十三節,俗稱“竹節鋼鞭”,末端尖銳,以劈砸為主,亦可挑刺。軟鞭俗稱“九節鞭”,由九節細鋼棒或細銅棒連綴在一起,長度略次於身高,其動作以纏繞和掄圓為主。九節鞭便於攜帶,目前仍很流行,演練者多在鞭的兩端繫上綢塊,掄動時可呼呼作響,以增添觀賞性。 鐧為長條狀鋼質兵器,多為四稜,無刃,末端無尖,長約0.8米,也屬劈砸兵器。另有雙鐧,每根長約0.6-0.7米。 鉤是一種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為鉤狀,護手處作月牙狀,有尖有刃。武術中常見的是雙鉤,比較難練。相傳清代中期河北獻縣人竇爾墩曾以雙鉤聞名。 拐是一種木質兵器,有短拐、長拐兩種,短拐長約0.7米,長拐長約1.3米。拐的特點是在木棒靠近末端處置一橫柄,成“丁”字形。拐可用來擊砸,又可用來鉤拉鎖拿對方兵器。 杖與拐相近,但其橫柄置於木棒末端盡頭,亦成“丁”字形。杖長約1.2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其技法有鉤、掛、崩、點、撥、撩、戳、劈、掃、擊等。少林武功中有“達摩杖”一路。 鞭杆是一種木質短棒,長約1.3米,杆梢略細,據說是從馬鞭杆衍化而來。鞭杆短而無刃,便於攜帶,使用方便,流行於西北地區。 古代還有一種短兵器叫“鐵尺”,長約0.6米,細長而扁,無尖無刃,以劈砸點戳為主,清代時還比較流行,目前已極為罕見。 2.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在武林中,槍被譽為“百器之王”。俗語說“槍扎一條線”,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槍法以攔、拿、扎為主,兼有劈、崩、挑、撥、帶、拉、圈、架諸法。唐末名將王彥章擅使鐵槍,人稱“王鐵槍”。宋代名將岳飛、楊再興均是槍術名家。南宋時,山東濰州(今萊州市)人楊四娘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但戚繼光曾指出楊家梨花槍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槍法又曾冠絕一時。清咸豐年間,江蘇無錫人陶某善槍,人稱“陶家槍”,不料竟敗於無錫守備蔣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蔣志善持槍起舞,“閃閃成白光”,猶如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蔣志善令陶某向他潑水,誰知竟水潑不進,反彈如雨,將陶某全身淋溼,而蔣志善身上毫無水跡。 棍是歷史最悠久的長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時的殳有稜無刃)。棍有多種,從形制上分,有長棍、齊眉棍、三節棍、梢子棍等;從質地上分,有木棍、鐵棍、銅棍等,以木棍最常見。 早期的棍多以棗木製成,取其堅實沉重。後來改用白蠟杆,取其有韌性,較輕便。棍法以威猛快速為上,多有旋掃及舞花動作,打擊空間較大,故稱“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較著名的棍法。 三節棍是將三節短木棍用鐵環連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矯多變。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鐵環連一短棍,在應敵時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節棍和梢子棍都比較難練,稍有不慎,容易傷著自身。 大刀是將刀身後裝上長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長刀”。唐代大刀全長達3米,重7.5公斤,兩面有刃,稱為“陌刀”,當時軍中專門組建有陌刀隊。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種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長,也是雙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傳。 在長兵器中另外還有幾種。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種流行兵器,有長柄單戟和知柄雙戟兩類。短柄雙戟屬於短兵器。長柄單戟又分兩種:在末端置有左右兩個月牙的,叫“方天戟”;僅有一側有月牙的,叫“青龍戟”。東漢末年,呂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於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練者。 叉是一種常見的兵器,古代多為獵戶所用。末端分兩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頭叉”或“三角叉”,俗稱“虎叉”。叉法本於槍法,重在中平一勢,也可鎖拿對方兵器。晚近以來,練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鐵環,演練時可嘩嘩作響。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滾動,俗稱“滾叉”,頗具觀賞性。 鏟是一種不多見的兵器,最早是農村用的除草工具。鏟杆的前後都裝有兵刃,前端是一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演練時身法輕盈而別緻,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擊法,其招式命名也多與佛教有關。 鈀也是從農具演變而來的兵器,其末端裝九齒鐵鈀,齒鋒利如釘。鈀全長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擊,亦可防禦,在明代抗倭戰爭中曾為軍中利器。 钂屬於罕見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頭,稱為正鋒,長約0.5米。正鋒靠後處橫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著一排利刃。钂柄長達2.5米,尾端裝有稜狀鐵鑽,稱為 “釒尊”。钂可用於擊刺架格。由於這種兵器過於長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3.暗器 所謂“暗器”,是指那種便於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創造出來的,它們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速度快,隱蔽性強,等於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較大威力。武林中講究的是一對一的打鬥,雙方距離很近,於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場。中國武術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達於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極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後,暗器才逐漸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習練此技。 暗器可分為手擲、索擊、機射、藥噴四大類,每一大類中均包括若干種。 手擲類暗器有標槍、金錢鏢、飛鏢、擲箭(甩手箭)、飛叉、飛鐃、飛刺(包括三稜刺、峨眉刺)、飛劍、飛刀、飛蝗石、鵝卵石、鐵橄欖(棗核箭)、如意珠、乾坤圈、鐵鴛鴦、鐵蟾蜍、梅花針、鏢刀(三尖兩刃)等。 索擊類暗器有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鬚鉤、飛爪、軟鞭、錦套索、鐵蓮花等。 機射類暗器有袖箭、彈弓、弩箭、緊背花裝弩、踏弩、雷公鑽等。 藥噴類暗器有袖炮、噴筒、鳥嘴銃等。 還有一些暗器很難歸入以上四類,如吹箭、手指劍、鋼指環、手盔、匕首、手錐等。 吹箭是將細小竹箭藏於吹管之中,臨敵之際,用力在吹管一端一吹,竹箭即從管的另一端射出。吹管為竹製,短吹管長約25釐米,長吹管長約50釐米,兩端開口,外觀光潔,刻有紋飾,也可當短棍使用,舊時武林中頗為盛行。 手指劍是套在指頭上的微型短劍,鋼指環是套在手指上的鋼質圓環,手盔是套在手背上的鋼套,有突起處。匕首屬於短兵器,舊時武林中人常把匕首藏在腰間,或掖在鞭筒裡,可隨時拔出用於襲敵,於是又成了暗器。手錐用銅或鐵製成,末端呈三角形,後邊有柄,全長約20釐米,可藏於袖中,出其不意擊人。清代喇嘛多隨身攜帶銅質手錐。 此外,還有一些兵器介於常規兵器與暗器之間,如手杖刀、鐵扇之類。手杖刀又名“二人奪”,杖身中空,內藏窄身長刀一把。杖柄上裝有機括,如遇人奪杖,按動機括,即可抽刀刺敵。手杖柄即為刀柄,為便於實戰,手杖刀的杖柄多為直形,而不像普通手杖那樣做成半彎形。鐵扇的扇骨為純鋼製成,扇面為絹質,開啟可作普通扇子用,合住即可劈砍點戳。手杖刀和鐵扇目前仍比較流行。 在所有暗器中,手擲類暗器應用最廣泛,式樣也最多,下面擇要介紹幾種。 飛鏢,又名“脫手鏢”,有三鏢,有三稜、五稜、圓柱等形狀,前面均為尖頭。鏢長約10釐米,重約0.2公斤。鏢的末端常繫有紅綠綢布,叫做“鏢衣”,長約8釐米,有助於鏢穩定飛行。相傳飛鏢源於西域,北宋時,四川僧人性圓家得此技,後傳至中原。到了清代,武林中幾乎人人都學此技,至民國時依然流行。 金錢鏢,即把舊時的方孔銅錢當鏢來用。一般的金錢鏢,多是將銅錢的周邊磨得鋒利,猶如刀刃,擲出時飛旋而前,仗恃其邊刃傷人。功力深者,可不用磨刃,直接憑腕力而擲出傷人。但銅錢分量極輕,能練好此技殊非易事。清末民初,銀元為通行貨幣。銀元分量較重,平時多有攜帶,因此也有人以銀元代替銅錢作為暗器。 擲箭又名“甩手箭”或“摔手箭”,因必須甩腕發出,故名。擲箭完全用細竹製成,箭桿渾圓,前端削尖,後不加羽,猶如一根削尖的竹筷。因此物取材甚易,製作簡便,所以武林中人學者極多。藝成之後,又可舉一反三,凡細短之物,如筷子、樹枝之類,皆可順手擲出禦敵。但竹箭輕飄,練成不易。一般是先練較重之鐵箭(重約0.3公斤),再練裝有鐵鏃之竹杆箭(重約0.1公斤),最後才能練竹箭(重約0.01公斤)。相傳擲箭源於嵩山少林寺,至清初才流傳到社會上。 飛蝗石是有稜角的細長狀堅石,因其外形略如蝗蟲,所以叫“飛蝗石”,飛蝗石每塊重約0.2公斤,平時貯於袋中,懸於腰間。鵝卵石就是河灘上的橢圓形石塊,因其外形、重量都和鵝卵差不多,所以叫“鵝卵石”。飛蝗石和鵝卵石都是易見之物,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武林中十分流行。 梅花針也是一種罕見暗器。其構造是五枚鋼針在根部相連,擊中敵身後,分刺五點,狀如梅花五瓣。針的長度約為3釐米。梅花針在武林中的歷史相當久遠,但今日已近絕跡。 乾坤圈是鐵製圓圈,直徑約15釐米,內外沿全部開刃,丟擲後以旋飛擊敵。藝精者可一手丟擲兩圈,但練成不易。曾有人擲出一圈,將丈餘外的十支蠟燭一下齊腰截去,令觀者大為讚歎。 如意珠即人們隨手把玩的鋼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今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如意珠,多為形制較小的鋼珠,重量較輕,便於攜帶,多取於廢軸承之中。 在索擊類暗器中,最常見的是繩鏢、流星錘、飛爪、軟鞭四種。 繩鏢是在鋼鏢尾部系一長索。鋼鏢比普通飛鏢略大,長約0.2米,重約0.3公斤,頭尖尾廣,尾部為圓形,有一鐵環,用以系索。繩索長約6.7-10米。平時可將繩鏢纏於腰間。繩鏢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勁將鏢發出,可擊較遠之敵,發出後又可立即收回。只是由於繩索較長,取準不易。清末民初時,河南衛輝府(府治在今衛輝市)有一董姓鏢師頗精此技,曾在煤油燈的白瓷罩外斜放一枚銅錢,董某於兩丈外驟放繩鏢,應聲擊中銅錢,而燈罩完好無損。民國初年,北京天橋有個叫孟繼永的武師專門表演繩鏢。孟繼永是河北武邑人,當時六十多歲,也是鏢師出身,他把繩鏢叫做“甩頭一子”。 流星錘是將長繩末端繫上鐵錘,擲出以傷敵。鐵錘外形,或作渾圓,或作瓜形,或作多稜,重約1.5-2.5公斤,最重者可達4.5公斤。鐵錘後部有兩眼,穿以鐵環,長繩即系在鐵環上。繩長約7-10米。因鐵錘衝力很大,所以不宜用一般麻繩,多用蠶絲、人發及鹿脊筋細絲混編而成,使長繩既柔且韌,不易斷裂。民國初年,陳蘿夔善用流星錘,曾於兩丈外擊石柱,每發必中,接連擊斷四柱。陳蘿夔所用流星錘,是以熟銅鑄成,重3.5公斤,長繩粗過拇指。陳蘿夔對友人說,他練此技已有十年,但僅右手尚可,左手取準稍差,還需苦練。 飛爪是一種很厲害的暗器。爪為鋼製,略似手掌,有五個鋼爪,每個爪又分三節,可張可縮,其最前一節末端尖銳,猶如雞爪。鋼爪掌內裝有機關,可控制各爪。鋼爪尾部繫有長索,與機關相連。以飛爪擊人,只要將長索一抽,鋼爪即猛然內縮,爪尖可深陷入肉,敵人萬難擺脫。清代時,山西大盜榮康以此聞名,號稱“飛爪天王”,後將此技傳給天津鏢局毛某。毛某藝成後,走鏢時竟不插鏢旗,只在鏢車上懸一飛爪。群盜一見此物,即自行退避。民國以來,武林中所用飛爪已無機關,只是固定的三爪或五爪,多用於爬越高牆。 機射類暗器以袖箭最為常見。 袖箭有單筒袖箭和梅花袖箭兩種。這兩種袖箭都是將箭筒縛於小臂處,筒之前端貼近手腕,用衣袖遮蓋。箭筒內有彈簧,筒上裝有機關,一按機關,筒內小箭即向前射出。單筒袖箭每次只能裝入一箭,射出後必須再裝箭。梅花袖箭一次可裝入六支小箭,正中一箭,周圍五箭,排列成梅花狀,可連續發射。袖箭的箭桿用細竹削成,長約20釐米,前端裝鐵質箭頭。單筒袖箭的箭筒長約24釐米,直徑約2.4釐米,用銅鐵鑄成,筒頂有孔,為裝箭處。筒前開孔,為箭射出處。梅花袖箭的箭筒稍粗,直徑約3.5釐米,長度也是大約24釐米。筒內裝有六個小管,每管可裝一箭。 袖箭用機括髮射,取準既易,力道又猛,而且極難防範,所以最受武林中人歡迎。相傳單筒袖箭為北宋雲陽(今屬四川省)白鶴宮霞鶴道人所創。清末民初,山東泰安徐石蓀精於此技,人稱“小養由基”。徐石蓀先向空中射出一箭,旋即裝箭再射,第二支箭正好擊中第一支箭的箭鏃,第三支箭又擊中第二支箭的箭鏃。連發五箭,箭箭如此,人稱“對口箭”。梅花袖箭相傳為明人劉糹延 所創,從此風行武林,山東李兒窪的李姓最精此技,有李天壽號稱“神箭”。李天壽的七世孫李佩更是技藝驚人,凡死靶活靶,無不百發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綠林,後改行保鏢,群盜震懾,呼之為“穿雲箭”。 雷公鑽是一種笨重暗器,今日已經絕跡,這裡也附帶介紹一下。 雷公鑽由錘、鑽兩部分構成。錘為鐵質,長約17釐米,木柄長約20釐米,錘全重約1.5-2公斤,與普通小鐵錘相似,只是柄較短而錘較重。鑽為鋼質,有四稜,前尖後粗,前端極為銳利,末端最粗處為正方形,邊長約3釐米。鑽的重量在0.5-0.75公斤之間。使用時,用左手執鑽,右手執錘,自後猛擊鑽底,鑽子即可飛出。因為鋼鑽有稜,敲擊時震力之大,所以左手必須戴上軟皮套子,以防受傷。發射雷公鑽時,必須兩手並用,而且錘鑽兩物本已笨重,在攻敵時缺乏隱蔽性,所以舊時武林中也很少有人練習此技。但雷公鑽發射之力甚大,在15米內可重傷敵人,其威力又是許多暗器比不上的。 藥噴類暗器以袖炮使用最廣。 袖炮是一種混用火藥的特殊暗器。它由古代的前膛火炮演變而來,實際上是一種小型前膛火器,因其細小,故名“袖炮”。袖炮用一根酒盅粗細的竹管制成,長約40釐米,竹管外加三道鐵箍。竹管一端為炮口,周邊包以薄鐵皮;竹管另一端為藥凹,也套以薄鐵。先將火藥填入竹管,務要勻實,再將石珠(黃泥珠也可)填入。使用時,左手持竹管,用右掌猛擊藥凹部,激發火藥爆炸,石珠即疾射而出,有較大殺傷力。清末民初時,護院們常使用袖炮,鏢局中也有人用。 噴筒也屬於藥噴類暗器,它的構造類似孩子們玩的噴水唧筒,也是用竹子製成,前有噴孔,後有推杆,筒內裝石灰粉。向前猛推推杆,石灰粉就從噴孔噴出,可迷住敵人眼睛,使其失去抵抗能力。但此技卑鄙拙劣,屬“下三濫”勾當,武林中人大多不屑用之。 需要指出的是,許多暗器都可以喂上毒藥,擊中對方後,毒藥可隨血液流佈全身,迅速致人死亡。但武林中講究的是堂堂正正的打鬥,凡在暗器上喂毒者,凡使用薰香致人昏迷者,無不被視為敗類,為武林同道所不齒。舊時,即使是那些江洋大盜,也極少使用喂毒暗器和薰香。 十八般兵器--鏟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明代出現了月牙鏟,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裝柄。鏟後來演變成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負重,或供開路使用。鏟的種類有月牙鏟,天蓬鏟、蓮花鏟等,其擊法有推、壓、拍、滾、鏟、截、挑等招勢。有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二郎擔山、出山門等。演練時多走身法,風格別緻。 十八般兵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現代武林之中已近失傳,練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雲:“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稜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 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杆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杆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 傳統演練的套路稱為“單槊”,練法與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蓋、截、攔、挑、撩、雲帶、衝等。儘管槊較重,但也可演練許多招式,如“泰山壓頂”、“刀劈華山”、“橫掃千軍”等等。 十八般兵器--彈弓 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杆以竹製,內襯牛角,外附牛筋,全長為練習者的18拳。弓弦用絲、鹿脊筋絲、人發雜絲製成。普通弓的硬度為二力半即可傷人。用於發射的彈丸有三種:(1)泥丸:用粘土和膠搗勻,搓成圓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磚面、細鐵砂等混合製成;(3)金屬丸:以銅、或鐵、或鉛鑄成。彈弓的用法與弓箭相仿。開弓時,順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開弦。弓須拉圓成前臂平舉,上照鼻尖,下照腳尖。後手貼近同側眼耳之間,發彈時須屏息。《彈弓譜》概括其練法要領為《八法歌》:“未開弓先看拿手,未掿彈先看扣手,未開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開圓弓先看後手,打完彈先看前手”。後來發展成一種武術器械。發射彈丸有很多架式如:單鳳朝陽式、Mustang上槽式、天鵝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撥草尋蛇式、雙飛雁式、懷中抱月式等。當今習此藝者極少。簡易的鐵絲作架,橡筋為弦的彈弓,已成為兒童玩具。 十八般兵器--匕首 匕首,短劍,是一種以刺為主兼能砍擊的短兵器。形如劍而不及劍長。始於原始社會的石匕首。商、周以後改為青銅或鋼鐵製造,為近戰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藥,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漢代匕首與長劍並用,騎士配備尤多。晉代劍首為環形,狀似紗帽,劍格向下分,劍莖寬平,柄近刃長,與先秦的形制顯然不同。晉代張載曾寫過《匕首銘》:“匕首之設,應速用近,即不忽備,亦無輕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隱。”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詩《俠客行》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宋代以後,匕首作為武術器械之一種流傳至今。其用法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現代武術套路中,多為兩手各持一匕首進行演練。對練有“匕首進槍”、“奪匕首”、“雙匕首進槍”以及三人“雙匕首質牌單刀槍”等。 十八般兵器--弓 弓是一種利用彈力射出弦上的箭,殺傷遠距離敵人的兵器。二萬八千年前原始人類為狩獵獲取生活食物,將樹枝、金屬棒彎起來和繩索等繃緊而成。自有戰爭 以來即成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戰國,選材形制均有較大改進,王弓、弧弓弓長131.4釐米,用於田野狩獵和射飛鳥;唐弓、大弓弓長119.46釐米,用於習射。漢代有虎賁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鑲有銅飾或玉飾。唐代分長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別為步兵、騎兵和皇朝禁衛軍所用。宋代有黃樺、白樺、黑漆等弓。元代有“馬克打”、“長蠻”等大弓。明代有開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樺皮弓等。至19世紀中葉為鳥槍代替。 十八般兵器之流星錘 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一端繫住錘體,另一端握於手中,用力向目標拋擊的暗藏武器,現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錘、飛錘、流星錘。流星錘是由遠古狩獵工具“流星索”發展而來的,後作為兵器用於戰鬥。戰國時代水陸攻戰圖上就有雙手施放流星,以襲擊敵人的形象。清代民間跑江湖賣藝人,常使用流星錘“打場子”。流星錘不僅能纏住對方,還可以打擊對方。四川民間流行著一首歌謠:“流星、流星,專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錘分錘體,軟索,把手三部分。錘頭各異,有渾圓頭、瓜形、梭形。錘身大如飯碗,重量依用者體力而定,一般為4至5斤。錘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蠶絲、人發、鹿脊筋絲編成的軟索繫於鐵環,粗如手指,長800釐米有餘。運動方法有纏、拋、掄、掃等,演練時可以巧妙地把繩纏繞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後抖手放開,拋擊出去。 十八般兵器--戟 戟是器械的一種,始於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變而來。戟有“一條龍”的說法,即龍頭、龍口、龍身、龍四爪、龍尾。其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靠,爪能抓,尾能擺。有青龍探爪、黑龍入洞、懶龍翻身、烏龍擺尾等式子。戟分馬上戟和步下戟,雙手執這,還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於月牙內的鐵樑上。長戟杆長於大刀,有能舞花,諺稱“劍無纏頭,戟無花。”戟可左右手前後換把使用,其出之勢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勢”各派戟法差異較多,以六路戟法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貼、靠、剁、片、鉤、摟刁、提等。 戟分為長杆單戟和短柄雙戟。長戟分為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畫字,朱漆為飾,故名畫戟。還懸有綵綢,上系金錢,叫金錢五色幡),青龍戟(單月牙,杆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蛇龍戟(戟刺為蛇形,餘同青龍戟)、月牙戟、東方戟、護神戟和戟鐮、常勝戟等。短柄雙戟分單月牙(練者多),雙月牙。也繫有彩纓球,今皆系紅纓。 戟初為兵器,後深化為儀仗和裝飾物。如帝王駕前衛士執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漫題屋壁》詩末兩句曰:“門前無列戟,錯認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徵。富戶條案上古瓶中插銀戟,取戟與“給”諧音,象徵富貴、自給自足。牆壁上掛有戟圖,上畫之戟,中為雙月牙青龍戟,兩旁斜插有單月牙青龍戟。 十八般兵器--鉤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顏師古注:“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兩晉時,英勇善戰的冉閔就“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者三百餘級”。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雲鉤、託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在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而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1.短兵器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於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當時山中多狼,張興德攜刀三日內連殺九狼。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劍術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咸豐年間,開封有一少婦杜憲英精於劍術,曾乘船於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鬥,連殺三盜。江蘇宜興賙濟(1781年-1839年)詞人,武功卓絕,曾擊殺盜匪多人。有兩個大盜銜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後快。賙濟因事路過山東,兩盜尾隨其後,而賙濟毫無察覺。當夜,兩盜撲入旅店周室,賙濟倉猝應戰,手無兵刃。危急間,一位少女執雙劍飛步而入,雙劍“夭矯若長虹”,片刻之間,將二盜刺死。賙濟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紅蛾,原來她早就認出這兩個強盜,在危急之際出手救人。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劍穗(又稱“劍袍”),稱為“文劍”。無劍穗的劍稱為“武劍”。劍穗長者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斧在今天也是一種短兵器。古代作戰時用的斧多是長柄,俗稱“大斧”,屬於長兵器。另一種短柄斧,俗稱“板斧”,即《水滸傳》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時,江西九江某公子精於此術,曾以雙板斧震懾群盜。至今仍有板斧套路傳世,以掄劈為主。 鞭有軟硬兩種。硬鞭為鋼製,共十三節,俗稱“竹節鋼鞭”,末端尖銳,以劈砸為主,亦可挑刺。軟鞭俗稱“九節鞭”,由九節細鋼棒或細銅棒連綴在一起,長度略次於身高,其動作以纏繞和掄圓為主。九節鞭便於攜帶,目前仍很流行,演練者多在鞭的兩端繫上綢塊,掄動時可呼呼作響,以增添觀賞性。 鐧為長條狀鋼質兵器,多為四稜,無刃,末端無尖,長約0.8米,也屬劈砸兵器。另有雙鐧,每根長約0.6-0.7米。 鉤是一種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為鉤狀,護手處作月牙狀,有尖有刃。武術中常見的是雙鉤,比較難練。相傳清代中期河北獻縣人竇爾墩曾以雙鉤聞名。 拐是一種木質兵器,有短拐、長拐兩種,短拐長約0.7米,長拐長約1.3米。拐的特點是在木棒靠近末端處置一橫柄,成“丁”字形。拐可用來擊砸,又可用來鉤拉鎖拿對方兵器。 杖與拐相近,但其橫柄置於木棒末端盡頭,亦成“丁”字形。杖長約1.2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其技法有鉤、掛、崩、點、撥、撩、戳、劈、掃、擊等。少林武功中有“達摩杖”一路。 鞭杆是一種木質短棒,長約1.3米,杆梢略細,據說是從馬鞭杆衍化而來。鞭杆短而無刃,便於攜帶,使用方便,流行於西北地區。 古代還有一種短兵器叫“鐵尺”,長約0.6米,細長而扁,無尖無刃,以劈砸點戳為主,清代時還比較流行,目前已極為罕見。 2.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在武林中,槍被譽為“百器之王”。俗語說“槍扎一條線”,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槍法以攔、拿、扎為主,兼有劈、崩、挑、撥、帶、拉、圈、架諸法。唐末名將王彥章擅使鐵槍,人稱“王鐵槍”。宋代名將岳飛、楊再興均是槍術名家。南宋時,山東濰州(今萊州市)人楊四娘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但戚繼光曾指出楊家梨花槍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槍法又曾冠絕一時。清咸豐年間,江蘇無錫人陶某善槍,人稱“陶家槍”,不料竟敗於無錫守備蔣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蔣志善持槍起舞,“閃閃成白光”,猶如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蔣志善令陶某向他潑水,誰知竟水潑不進,反彈如雨,將陶某全身淋溼,而蔣志善身上毫無水跡。 棍是歷史最悠久的長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時的殳有稜無刃)。棍有多種,從形制上分,有長棍、齊眉棍、三節棍、梢子棍等;從質地上分,有木棍、鐵棍、銅棍等,以木棍最常見。 早期的棍多以棗木製成,取其堅實沉重。後來改用白蠟杆,取其有韌性,較輕便。棍法以威猛快速為上,多有旋掃及舞花動作,打擊空間較大,故稱“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較著名的棍法。 三節棍是將三節短木棍用鐵環連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矯多變。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鐵環連一短棍,在應敵時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節棍和梢子棍都比較難練,稍有不慎,容易傷著自身。 大刀是將刀身後裝上長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長刀”。唐代大刀全長達3米,重7.5公斤,兩面有刃,稱為“陌刀”,當時軍中專門組建有陌刀隊。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種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長,也是雙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傳。 在長兵器中另外還有幾種。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種流行兵器,有長柄單戟和知柄雙戟兩類。短柄雙戟屬於短兵器。長柄單戟又分兩種:在末端置有左右兩個月牙的,叫“方天戟”;僅有一側有月牙的,叫“青龍戟”。東漢末年,呂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於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練者。 叉是一種常見的兵器,古代多為獵戶所用。末端分兩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頭叉”或“三角叉”,俗稱“虎叉”。叉法本於槍法,重在中平一勢,也可鎖拿對方兵器。晚近以來,練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鐵環,演練時可嘩嘩作響。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滾動,俗稱“滾叉”,頗具觀賞性。 鏟是一種不多見的兵器,最早是農村用的除草工具。鏟杆的前後都裝有兵刃,前端是一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演練時身法輕盈而別緻,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擊法,其招式命名也多與佛教有關。 鈀也是從農具演變而來的兵器,其末端裝九齒鐵鈀,齒鋒利如釘。鈀全長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擊,亦可防禦,在明代抗倭戰爭中曾為軍中利器。 钂屬於罕見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頭,稱為正鋒,長約0.5米。正鋒靠後處橫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著一排利刃。钂柄長達2.5米,尾端裝有稜狀鐵鑽,稱為 “釒尊”。钂可用於擊刺架格。由於這種兵器過於長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3.暗器 所謂“暗器”,是指那種便於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創造出來的,它們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速度快,隱蔽性強,等於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較大威力。武林中講究的是一對一的打鬥,雙方距離很近,於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場。中國武術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達於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極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後,暗器才逐漸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習練此技。 暗器可分為手擲、索擊、機射、藥噴四大類,每一大類中均包括若干種。 手擲類暗器有標槍、金錢鏢、飛鏢、擲箭(甩手箭)、飛叉、飛鐃、飛刺(包括三稜刺、峨眉刺)、飛劍、飛刀、飛蝗石、鵝卵石、鐵橄欖(棗核箭)、如意珠、乾坤圈、鐵鴛鴦、鐵蟾蜍、梅花針、鏢刀(三尖兩刃)等。 索擊類暗器有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鬚鉤、飛爪、軟鞭、錦套索、鐵蓮花等。 機射類暗器有袖箭、彈弓、弩箭、緊背花裝弩、踏弩、雷公鑽等。 藥噴類暗器有袖炮、噴筒、鳥嘴銃等。 還有一些暗器很難歸入以上四類,如吹箭、手指劍、鋼指環、手盔、匕首、手錐等。 吹箭是將細小竹箭藏於吹管之中,臨敵之際,用力在吹管一端一吹,竹箭即從管的另一端射出。吹管為竹製,短吹管長約25釐米,長吹管長約50釐米,兩端開口,外觀光潔,刻有紋飾,也可當短棍使用,舊時武林中頗為盛行。 手指劍是套在指頭上的微型短劍,鋼指環是套在手指上的鋼質圓環,手盔是套在手背上的鋼套,有突起處。匕首屬於短兵器,舊時武林中人常把匕首藏在腰間,或掖在鞭筒裡,可隨時拔出用於襲敵,於是又成了暗器。手錐用銅或鐵製成,末端呈三角形,後邊有柄,全長約20釐米,可藏於袖中,出其不意擊人。清代喇嘛多隨身攜帶銅質手錐。 此外,還有一些兵器介於常規兵器與暗器之間,如手杖刀、鐵扇之類。手杖刀又名“二人奪”,杖身中空,內藏窄身長刀一把。杖柄上裝有機括,如遇人奪杖,按動機括,即可抽刀刺敵。手杖柄即為刀柄,為便於實戰,手杖刀的杖柄多為直形,而不像普通手杖那樣做成半彎形。鐵扇的扇骨為純鋼製成,扇面為絹質,開啟可作普通扇子用,合住即可劈砍點戳。手杖刀和鐵扇目前仍比較流行。 在所有暗器中,手擲類暗器應用最廣泛,式樣也最多,下面擇要介紹幾種。 飛鏢,又名“脫手鏢”,有三鏢,有三稜、五稜、圓柱等形狀,前面均為尖頭。鏢長約10釐米,重約0.2公斤。鏢的末端常繫有紅綠綢布,叫做“鏢衣”,長約8釐米,有助於鏢穩定飛行。相傳飛鏢源於西域,北宋時,四川僧人性圓家得此技,後傳至中原。到了清代,武林中幾乎人人都學此技,至民國時依然流行。 金錢鏢,即把舊時的方孔銅錢當鏢來用。一般的金錢鏢,多是將銅錢的周邊磨得鋒利,猶如刀刃,擲出時飛旋而前,仗恃其邊刃傷人。功力深者,可不用磨刃,直接憑腕力而擲出傷人。但銅錢分量極輕,能練好此技殊非易事。清末民初,銀元為通行貨幣。銀元分量較重,平時多有攜帶,因此也有人以銀元代替銅錢作為暗器。 擲箭又名“甩手箭”或“摔手箭”,因必須甩腕發出,故名。擲箭完全用細竹製成,箭桿渾圓,前端削尖,後不加羽,猶如一根削尖的竹筷。因此物取材甚易,製作簡便,所以武林中人學者極多。藝成之後,又可舉一反三,凡細短之物,如筷子、樹枝之類,皆可順手擲出禦敵。但竹箭輕飄,練成不易。一般是先練較重之鐵箭(重約0.3公斤),再練裝有鐵鏃之竹杆箭(重約0.1公斤),最後才能練竹箭(重約0.01公斤)。相傳擲箭源於嵩山少林寺,至清初才流傳到社會上。 飛蝗石是有稜角的細長狀堅石,因其外形略如蝗蟲,所以叫“飛蝗石”,飛蝗石每塊重約0.2公斤,平時貯於袋中,懸於腰間。鵝卵石就是河灘上的橢圓形石塊,因其外形、重量都和鵝卵差不多,所以叫“鵝卵石”。飛蝗石和鵝卵石都是易見之物,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武林中十分流行。 梅花針也是一種罕見暗器。其構造是五枚鋼針在根部相連,擊中敵身後,分刺五點,狀如梅花五瓣。針的長度約為3釐米。梅花針在武林中的歷史相當久遠,但今日已近絕跡。 乾坤圈是鐵製圓圈,直徑約15釐米,內外沿全部開刃,丟擲後以旋飛擊敵。藝精者可一手丟擲兩圈,但練成不易。曾有人擲出一圈,將丈餘外的十支蠟燭一下齊腰截去,令觀者大為讚歎。 如意珠即人們隨手把玩的鋼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今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如意珠,多為形制較小的鋼珠,重量較輕,便於攜帶,多取於廢軸承之中。 在索擊類暗器中,最常見的是繩鏢、流星錘、飛爪、軟鞭四種。 繩鏢是在鋼鏢尾部系一長索。鋼鏢比普通飛鏢略大,長約0.2米,重約0.3公斤,頭尖尾廣,尾部為圓形,有一鐵環,用以系索。繩索長約6.7-10米。平時可將繩鏢纏於腰間。繩鏢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勁將鏢發出,可擊較遠之敵,發出後又可立即收回。只是由於繩索較長,取準不易。清末民初時,河南衛輝府(府治在今衛輝市)有一董姓鏢師頗精此技,曾在煤油燈的白瓷罩外斜放一枚銅錢,董某於兩丈外驟放繩鏢,應聲擊中銅錢,而燈罩完好無損。民國初年,北京天橋有個叫孟繼永的武師專門表演繩鏢。孟繼永是河北武邑人,當時六十多歲,也是鏢師出身,他把繩鏢叫做“甩頭一子”。 流星錘是將長繩末端繫上鐵錘,擲出以傷敵。鐵錘外形,或作渾圓,或作瓜形,或作多稜,重約1.5-2.5公斤,最重者可達4.5公斤。鐵錘後部有兩眼,穿以鐵環,長繩即系在鐵環上。繩長約7-10米。因鐵錘衝力很大,所以不宜用一般麻繩,多用蠶絲、人發及鹿脊筋細絲混編而成,使長繩既柔且韌,不易斷裂。民國初年,陳蘿夔善用流星錘,曾於兩丈外擊石柱,每發必中,接連擊斷四柱。陳蘿夔所用流星錘,是以熟銅鑄成,重3.5公斤,長繩粗過拇指。陳蘿夔對友人說,他練此技已有十年,但僅右手尚可,左手取準稍差,還需苦練。 飛爪是一種很厲害的暗器。爪為鋼製,略似手掌,有五個鋼爪,每個爪又分三節,可張可縮,其最前一節末端尖銳,猶如雞爪。鋼爪掌內裝有機關,可控制各爪。鋼爪尾部繫有長索,與機關相連。以飛爪擊人,只要將長索一抽,鋼爪即猛然內縮,爪尖可深陷入肉,敵人萬難擺脫。清代時,山西大盜榮康以此聞名,號稱“飛爪天王”,後將此技傳給天津鏢局毛某。毛某藝成後,走鏢時竟不插鏢旗,只在鏢車上懸一飛爪。群盜一見此物,即自行退避。民國以來,武林中所用飛爪已無機關,只是固定的三爪或五爪,多用於爬越高牆。 機射類暗器以袖箭最為常見。 袖箭有單筒袖箭和梅花袖箭兩種。這兩種袖箭都是將箭筒縛於小臂處,筒之前端貼近手腕,用衣袖遮蓋。箭筒內有彈簧,筒上裝有機關,一按機關,筒內小箭即向前射出。單筒袖箭每次只能裝入一箭,射出後必須再裝箭。梅花袖箭一次可裝入六支小箭,正中一箭,周圍五箭,排列成梅花狀,可連續發射。袖箭的箭桿用細竹削成,長約20釐米,前端裝鐵質箭頭。單筒袖箭的箭筒長約24釐米,直徑約2.4釐米,用銅鐵鑄成,筒頂有孔,為裝箭處。筒前開孔,為箭射出處。梅花袖箭的箭筒稍粗,直徑約3.5釐米,長度也是大約24釐米。筒內裝有六個小管,每管可裝一箭。 袖箭用機括髮射,取準既易,力道又猛,而且極難防範,所以最受武林中人歡迎。相傳單筒袖箭為北宋雲陽(今屬四川省)白鶴宮霞鶴道人所創。清末民初,山東泰安徐石蓀精於此技,人稱“小養由基”。徐石蓀先向空中射出一箭,旋即裝箭再射,第二支箭正好擊中第一支箭的箭鏃,第三支箭又擊中第二支箭的箭鏃。連發五箭,箭箭如此,人稱“對口箭”。梅花袖箭相傳為明人劉糹延 所創,從此風行武林,山東李兒窪的李姓最精此技,有李天壽號稱“神箭”。李天壽的七世孫李佩更是技藝驚人,凡死靶活靶,無不百發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綠林,後改行保鏢,群盜震懾,呼之為“穿雲箭”。 雷公鑽是一種笨重暗器,今日已經絕跡,這裡也附帶介紹一下。 雷公鑽由錘、鑽兩部分構成。錘為鐵質,長約17釐米,木柄長約20釐米,錘全重約1.5-2公斤,與普通小鐵錘相似,只是柄較短而錘較重。鑽為鋼質,有四稜,前尖後粗,前端極為銳利,末端最粗處為正方形,邊長約3釐米。鑽的重量在0.5-0.75公斤之間。使用時,用左手執鑽,右手執錘,自後猛擊鑽底,鑽子即可飛出。因為鋼鑽有稜,敲擊時震力之大,所以左手必須戴上軟皮套子,以防受傷。發射雷公鑽時,必須兩手並用,而且錘鑽兩物本已笨重,在攻敵時缺乏隱蔽性,所以舊時武林中也很少有人練習此技。但雷公鑽發射之力甚大,在15米內可重傷敵人,其威力又是許多暗器比不上的。 藥噴類暗器以袖炮使用最廣。 袖炮是一種混用火藥的特殊暗器。它由古代的前膛火炮演變而來,實際上是一種小型前膛火器,因其細小,故名“袖炮”。袖炮用一根酒盅粗細的竹管制成,長約40釐米,竹管外加三道鐵箍。竹管一端為炮口,周邊包以薄鐵皮;竹管另一端為藥凹,也套以薄鐵。先將火藥填入竹管,務要勻實,再將石珠(黃泥珠也可)填入。使用時,左手持竹管,用右掌猛擊藥凹部,激發火藥爆炸,石珠即疾射而出,有較大殺傷力。清末民初時,護院們常使用袖炮,鏢局中也有人用。 噴筒也屬於藥噴類暗器,它的構造類似孩子們玩的噴水唧筒,也是用竹子製成,前有噴孔,後有推杆,筒內裝石灰粉。向前猛推推杆,石灰粉就從噴孔噴出,可迷住敵人眼睛,使其失去抵抗能力。但此技卑鄙拙劣,屬“下三濫”勾當,武林中人大多不屑用之。 需要指出的是,許多暗器都可以喂上毒藥,擊中對方後,毒藥可隨血液流佈全身,迅速致人死亡。但武林中講究的是堂堂正正的打鬥,凡在暗器上喂毒者,凡使用薰香致人昏迷者,無不被視為敗類,為武林同道所不齒。舊時,即使是那些江洋大盜,也極少使用喂毒暗器和薰香。 十八般兵器--鏟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明代出現了月牙鏟,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裝柄。鏟後來演變成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負重,或供開路使用。鏟的種類有月牙鏟,天蓬鏟、蓮花鏟等,其擊法有推、壓、拍、滾、鏟、截、挑等招勢。有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二郎擔山、出山門等。演練時多走身法,風格別緻。 十八般兵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現代武林之中已近失傳,練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雲:“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稜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 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杆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杆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 傳統演練的套路稱為“單槊”,練法與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蓋、截、攔、挑、撩、雲帶、衝等。儘管槊較重,但也可演練許多招式,如“泰山壓頂”、“刀劈華山”、“橫掃千軍”等等。 十八般兵器--彈弓 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杆以竹製,內襯牛角,外附牛筋,全長為練習者的18拳。弓弦用絲、鹿脊筋絲、人發雜絲製成。普通弓的硬度為二力半即可傷人。用於發射的彈丸有三種:(1)泥丸:用粘土和膠搗勻,搓成圓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磚面、細鐵砂等混合製成;(3)金屬丸:以銅、或鐵、或鉛鑄成。彈弓的用法與弓箭相仿。開弓時,順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開弦。弓須拉圓成前臂平舉,上照鼻尖,下照腳尖。後手貼近同側眼耳之間,發彈時須屏息。《彈弓譜》概括其練法要領為《八法歌》:“未開弓先看拿手,未掿彈先看扣手,未開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開圓弓先看後手,打完彈先看前手”。後來發展成一種武術器械。發射彈丸有很多架式如:單鳳朝陽式、Mustang上槽式、天鵝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撥草尋蛇式、雙飛雁式、懷中抱月式等。當今習此藝者極少。簡易的鐵絲作架,橡筋為弦的彈弓,已成為兒童玩具。 十八般兵器--匕首 匕首,短劍,是一種以刺為主兼能砍擊的短兵器。形如劍而不及劍長。始於原始社會的石匕首。商、周以後改為青銅或鋼鐵製造,為近戰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藥,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漢代匕首與長劍並用,騎士配備尤多。晉代劍首為環形,狀似紗帽,劍格向下分,劍莖寬平,柄近刃長,與先秦的形制顯然不同。晉代張載曾寫過《匕首銘》:“匕首之設,應速用近,即不忽備,亦無輕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隱。”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詩《俠客行》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宋代以後,匕首作為武術器械之一種流傳至今。其用法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現代武術套路中,多為兩手各持一匕首進行演練。對練有“匕首進槍”、“奪匕首”、“雙匕首進槍”以及三人“雙匕首質牌單刀槍”等。 十八般兵器--弓 弓是一種利用彈力射出弦上的箭,殺傷遠距離敵人的兵器。二萬八千年前原始人類為狩獵獲取生活食物,將樹枝、金屬棒彎起來和繩索等繃緊而成。自有戰爭 以來即成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戰國,選材形制均有較大改進,王弓、弧弓弓長131.4釐米,用於田野狩獵和射飛鳥;唐弓、大弓弓長119.46釐米,用於習射。漢代有虎賁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鑲有銅飾或玉飾。唐代分長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別為步兵、騎兵和皇朝禁衛軍所用。宋代有黃樺、白樺、黑漆等弓。元代有“馬克打”、“長蠻”等大弓。明代有開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樺皮弓等。至19世紀中葉為鳥槍代替。 十八般兵器之流星錘 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一端繫住錘體,另一端握於手中,用力向目標拋擊的暗藏武器,現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錘、飛錘、流星錘。流星錘是由遠古狩獵工具“流星索”發展而來的,後作為兵器用於戰鬥。戰國時代水陸攻戰圖上就有雙手施放流星,以襲擊敵人的形象。清代民間跑江湖賣藝人,常使用流星錘“打場子”。流星錘不僅能纏住對方,還可以打擊對方。四川民間流行著一首歌謠:“流星、流星,專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錘分錘體,軟索,把手三部分。錘頭各異,有渾圓頭、瓜形、梭形。錘身大如飯碗,重量依用者體力而定,一般為4至5斤。錘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蠶絲、人發、鹿脊筋絲編成的軟索繫於鐵環,粗如手指,長800釐米有餘。運動方法有纏、拋、掄、掃等,演練時可以巧妙地把繩纏繞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後抖手放開,拋擊出去。 十八般兵器--戟 戟是器械的一種,始於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變而來。戟有“一條龍”的說法,即龍頭、龍口、龍身、龍四爪、龍尾。其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靠,爪能抓,尾能擺。有青龍探爪、黑龍入洞、懶龍翻身、烏龍擺尾等式子。戟分馬上戟和步下戟,雙手執這,還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於月牙內的鐵樑上。長戟杆長於大刀,有能舞花,諺稱“劍無纏頭,戟無花。”戟可左右手前後換把使用,其出之勢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勢”各派戟法差異較多,以六路戟法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貼、靠、剁、片、鉤、摟刁、提等。 戟分為長杆單戟和短柄雙戟。長戟分為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畫字,朱漆為飾,故名畫戟。還懸有綵綢,上系金錢,叫金錢五色幡),青龍戟(單月牙,杆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蛇龍戟(戟刺為蛇形,餘同青龍戟)、月牙戟、東方戟、護神戟和戟鐮、常勝戟等。短柄雙戟分單月牙(練者多),雙月牙。也繫有彩纓球,今皆系紅纓。 戟初為兵器,後深化為儀仗和裝飾物。如帝王駕前衛士執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漫題屋壁》詩末兩句曰:“門前無列戟,錯認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徵。富戶條案上古瓶中插銀戟,取戟與“給”諧音,象徵富貴、自給自足。牆壁上掛有戟圖,上畫之戟,中為雙月牙青龍戟,兩旁斜插有單月牙青龍戟。 十八般兵器--鉤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顏師古注:“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兩晉時,英勇善戰的冉閔就“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者三百餘級”。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雲鉤、託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