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鷹航空
-
2 # 強武堂
蘇聯系的滑躍起飛方式對戰鬥機作戰能力還是會有一定影響的。先說你提到的米格-29K,現在最新版就是米格-29K(9-41),印度版也是這個。陸基版的新米格-35實際上就不是將米格-29K(9-41)上的新技術與野戰起降等需求進行了融合,至於傳說中的推力向量噴管等當年在米格-29M / SVT上玩的花架子,不一定真能夠出現在最終版的米格-35上。現在俄羅斯航電搞出來的頭盔瞄具連武直都滿足不了,何況固定翼戰機。
但是,如果是陸基的米格-29K(9-41)與滑躍起飛的米格-29K(9-41)對抗,後者取勝的機率應該是五五開,終歸米格-29K印度版號稱能夠達到5.5噸的武器掛載,彈藥量夠用。至於航程問題…本來米格-29就是有名的機場圍牆保衛者,陸基型也好不到哪去。
但如果放在美國海軍身上就不一樣了,F-14和同時代的F-15對抗至少不落下風,但如果進入格鬥,F-14推重比較低的問題可能是致命的(AIM-54到底是神器還是不靠譜的東西也很難說,終歸服役期間沒有作戰擊落記錄),後面的F / A-18E / F跟F-16對抗應該沒啥問題,挑戰F-15就不好說了。這裡面主要還是大家的航電和武器水平相差不大,機動性等方面各有千秋,打起來主要看雙方的體系和飛行員的發揮。
其實滑躍起飛的導致的載油和載彈不足問題主要是體現在與彈射起飛艦載機的對抗中。打個比方,F-14與蘇-33對抗,後者好歹也是重型機,蘇-27的底子。但因為滑躍起飛所以燃油和載彈量都大打折扣,很可能會陷入打不過跑不了的糟糕局面。
-
3 # 大寶影片
艦載機與同檔次陸基戰鬥機應該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如果一定要分出優劣,那麼就要看空戰時飛行員的技術使用和發揮了。對於戰機本身來說,效能上基本沒有差別。
艦載機作為再航母上起降的戰機,為了應對降落時較大的衝擊力,機身結構與路基戰機會有所加強,起落架與陸基戰不同。但其他效能沒有區別。雙方如果發生空戰,單就戰機而言,誰也佔不到便宜。
所以說,同檔次艦載機和陸基戰機並沒有優劣的對比,完全靠飛行員的個人能力。
-
4 # 空l天
首先,艦載機不是同等級陸基機的對手。
由於艦載機的作戰,起飛環境決定了飛機的一部分結構設計。
比如,艦載機在起飛時要彈射起飛,所以它的前起落架結構要承受巨大的拉力,這就要求必須對艦載機的起落架框架進行加固,以及艦載機降落時是直接精準的拍在甲板上,沒有減速飄飛的階段,這也同樣要求飛機的起落架結構要加固。
艦載機降落時透過阻攔索進行減速,要有尾鉤,這部分機體要強化。
以及甲板上有限的空間,艦載機體積較小,並且機翼必須要摺疊,飛機在飛行時,機翼是主要的受力結構,摺疊的機翼肯定不如一整塊機翼的受力能力好,這會影響飛機的機動效能,還有摺疊處的結構也要增加一部分額外的重量。
海上潮溼鹽霧環境,要求艦載機的機載裝置必須要耐用,不能經常出故障。
還有甲板的長度有限,決定了艦載機的起飛重量不能太大,所以無法像陸基機一樣攜帶大量的燃油和導彈。
所以同樣的一款飛機,用一樣推力大小的發動機,陸基機肯定要比艦載機戰鬥力強大,因為艦載機在加強機體結構的同時,增加了重量,損失了機動性,航程。
-
5 # 嘯鷹評
都不用同檔次,直接同型戰鬥機就行了。
想想mig29和mig29k,再想想su30和su33亦或者j15和j11,
那個的路基型不是全面優於艦載型的?別說路基的了,就是艦載機上陸戰鬥力都能強不少!
原因很簡單,艦載型是要上航母的,攔阻索得有吧?倒是也有艦載機沒攔阻索的,不過麼不是世界大戰,別這麼浪費
這方面的代表是英國的彈射飛機商船。
英國在二戰期間為了打擊德國那猖狂的炸商船行為,英國表示我直接把路基戰鬥機卸了起落架直接扔商船上,這種的,艦載一次性的還強點....連起落架都省了。就是可靠性麼,飛行員表示,三個有倆不能用,而且,迫降在北海的海面上,北海的溫度就不用說了吧,死亡率槓槓的。為了適應航母起降得加強機體結構吧,不加強,降落的時候起落架斷了咋整了。
這兩下子已經重了一兩噸了。
再加上為了給艦載機起降的時候留一點冗餘,也得降低起飛重量,這樣一來戰鬥力又下降了一個檔次。好嗎起飛重量有少了兩噸......
不過垂直起降戰鬥機麼已經夠辣雞了所以戰鬥力差距很小.....但是就算是,這群垂直起降的,也是陸上的戰鬥力更強 原因很簡單,滑跑距離長啊~\(≧▽≦)/~
-
6 # 聯合防務
從表面來看,確實艦載機為了滿足艦上條件,要加強起落架,要摺疊機翼,加裝著艦鉤,採用耐腐蝕材料等措施,這些很可能增加了重量,複雜機構也增多,但我們也要看到,艦載機是大國海軍投入非常大的經費研發的,相比陸基戰機數量少得多的寶貴機種,在研發上,往往使用先進技術,在效能上不會含糊,否則航母就難以取得威懾優勢和壓制力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艦載機被一些沒有航母的國家採購用作其空軍戰機,比如美製F/A-18就被加拿大,瑞士,澳洲,馬來西亞等空軍採購使用,而伊朗上世紀70年代與美國交好的時代,在要求購買美國最先進的戰機時,完全可以採購陸基的F-15,但伊朗巴列維國王是位資深飛行員,內行看門道,對F-14投入巨資,幫助研發F-14的格魯曼公司渡過專案夭折的難關,愣是用錢砸開美國國會反對伊朗購買的大門,購買到80架F-14艦載戰鬥機,並擁有了維護能力,所以這些40多年前的戰機才能使用到現在,這也說明,艦載機雖貴,但很值。
您問題裡提到F-14對抗F-15會不會處於劣勢?歷史上還真有過這兩種機型的對抗,1977年,美軍軍內演習,其海軍的F-14在演習中大比分戰勝其空軍的F-15,海軍飛行員充分利用F-14可變掠翼帶來的優勢,在纏鬥中獲勝,當然,F-14早期型配置就非常高,採用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脈衝多普勒雷達,可截獲120到315千米內的空中目標,可以同時跟蹤從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離之內的24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6個目標。掛載武器能力也超強,空優作戰時,可以掛載6枚AIM-7“麻雀”中距空空導彈、4枚AIM-9“響尾蛇”格鬥導彈和6枚AIM-54“不死鳥”遠端空空導彈,同時,美國海軍的訓練水平也很高,這在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TOP GUN》中有很多體現。
至於米格-29K和米格-29,這要看同一時期的產品水平如何了,現在出口印度的艦載米格-29K,已經做了很大的改進,並得到俄羅斯海軍的採購,取代服役已久的蘇-33艦載機,如果俄羅斯海空軍舉行一場米格-29內部對抗,俄羅斯海軍的飛行老鳥們應該還是能憑藉新米格-29的效能加上自己的技術贏了對手。
總體上說,不要因為艦載機更復雜更重就認為它不如同時代陸基戰機,艦載機的對手往往是強國的海空軍戰機,任何一國海軍在研製採購一種艦載戰機時,能否有效壓制戰勝對手是必然要考慮的因素。
-
7 # 例不虛發小李探花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陸基戰鬥機和海基戰鬥機之間對比,有演習對抗記錄的是美國海軍的F-14與美國空軍的F-15,從歷次演習結果來看,兩種飛機誰優誰劣見仁見智。
可以肯定的是,F-14A是專門設計用來艦隊防空的,採用了變後掠翼設計,死重比較多,因此動力上明顯不如F-15,近距格鬥中肯定是吃虧的。但是F-14A可以透過變後掠翼賦予的平衡的中高空和各種速度下的效能外加AWG9雷達和AIM54導彈的優勢,在中遠距離的空戰中是完勝F-15A的。
可以說,F-14憑藉其AWG9雷達超越時代的先進性,甚至可以擔當小國空軍的空中預警機節點,只要增加資料鏈模式,就可以以F-14帶起一個小隊進行區域防空,更別提,在美國海軍體系下,F-14背靠火力充足,擁有大規模探測能力的艦隊所能具備的空優。
圖為伊朗空軍的F-14,號稱波斯貓,服役接近40年依然可在中東地區稱雄,當年伊朗引進F-14是為了攔截蘇聯的超高速戰鬥機米格25(就是那個速度超過3馬赫,全身不鏽鋼的怪胎),F-14的高超探測能力,即使在40年後的今天依然讓人不可小覷。
同樣的,由於F-14過於先進,昂貴的價格使其早早被封存,早起的F-14也未必能對抗F-15最新型號具備一定隱身能力的沉默鷹。
(F-15SE沉默鷹,準確的說,他和F14是兩個時代的飛機)
中國軍隊現役的艦載機型是殲15飛鯊,其對應的陸基戰鬥機應該是SU30或者殲11,和美系戰鬥機一樣,中系/蘇系艦載機增加了配重,向量噴技術也不成熟,在格鬥效能上肯定要略遜於陸基戰鬥機。不過中系艦載機改善了雷達、電傳等系統,同樣以艦隊防空為指導思路的話,在中遠距離並不虛同檔次陸基戰鬥機,相對美系F-18戰鬥機還擁有噸位優勢。
到了五代戰鬥機,飛機的效能和戰鬥模式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美國引以為傲的通用聯合攻擊戰鬥機F35為例,擁有F35A(空軍基本型)F35B(海軍陸戰隊垂直起降型)F35C(艦載型)三種型號,可以說,這是最接近最符合同檔次概念的一款既有海基又有陸基的戰鬥機。
按理來說F-35C翼展比A型增加22%,翼面積增45%,這樣翼載荷低,有利於格鬥不過C型機身增重,動力不變,推比反而下降。
那麼到底是海基的C型厲害還是空軍的A型厲害呢?
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用操心這種問題,對於F35來說,傳統的空中格鬥不是其首要作戰任務,作為隱形戰鬥機,戰區外攻擊支援才是F35真正存在的意義。
對於飛行員來說,只要是效能接近在同一世代內的戰鬥機,每個飛行員都是心比天高,尤其在美國這樣海軍和空軍都有悠久傳統,雙方互相仇視敵對的情況下,想讓某一方承認自己的飛機不如對方,那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哼,菜成狗的飛行員!你們才不是海軍,你們一定是空軍吧! -
8 # 一葉楓流
同種型號的陸上戰鬥機改艦載機,效能一定略有下降。同時不排除在某個指標上有明顯改進。比如重量增加,機翼也面積增加,降低了翼載,有利於水平盤旋。
不同種飛機之間,比如F-14和F-15相比,也會出現前述情況。F-15在翼載、爬升率和推重比上都優於F-14。
蘇聯的蘇-27也優於蘇-33。
-
9 # 深度軍備
同型號的F-35,陸基型號和艦載機型號從設計山講就是存在差異的。同樣同樣型號的米格-29K其陸基和艦載機型號各種技術指標都有很大差異的。艦載機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實現平穩著艦的問題,因此其在機身重量、尾翼設計等方面都會有特殊的考慮,當然在載彈量方面也會有所犧牲。而陸基戰機則不用考慮艦載機需要考量的那些問題。
由於陸地上機場有足夠的跑道,因此其就可以承載更多的起飛重量,因此在載彈量方面就明顯會比艦載機大一些。另外陸基戰鬥機由於不用考慮停靠問題,所以在尾翼設計上可以重點考慮機動效能,這也是陸基戰鬥機比同型號艦載機機動效能更好的原因。
也就是說,如果是同樣的經費投入,同樣的配置考量肯定是陸基戰機更優一些。但是在歷史上F-14在演習中與F-15的對抗,F-14憑藉自己的獨特優勢實現了大勝。F-14的勝利是否意味著同型號艦載機就優於陸基戰鬥機呢?這個當然也不是的,因為海軍艦載機的投入更大,各個國家都會在海軍艦載機上面做更高的配置。
目前世界上有艦載機的國家並不是很多,艦載機的數量也明顯少於陸基戰鬥機。軍事強國總是會在艦載機上面配置更好的雷達,設計適合海戰的特殊效能,所以同型號艦載機與陸基戰機相比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美國F-18艦載機被其他國家購買後,也有直接充當空軍戰機的先例。所以說,同型號艦載機效能上會稍微遜色於陸基戰鬥機,但這個只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的。
回覆列表
第一,首先糾正一個認識誤區,任何時候武器之前的對抗都是一種系統性對抗,純粹意義上的1對1的比拼各個引數毫無實際意義。
第二,題目說提到的現象在實際中發生的機率極小,比如印度航母的米格29K,放眼印度周邊國家,裝備米格29陸基型號的似乎沒有。同樣的,中國的遼寧艦上的殲15,也不存在要和陸基型的蘇33對抗。
第三,艦載型號只是比陸基型號在結構強度和結構重量方面有所不同,具體到飛行效能大體上是一致的,即使有所區別,也不存在質的差異。因此,談不上處於劣勢,也談不上處於優勢,半斤八兩而已。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