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山話史
-
2 # 劉三解
很抱歉,說吳王劉濞佔據優勢,恐怕他本人都得笑得活過來。
事實上,七國之亂時吳王劉濞的起兵,非常危急和出乎意料,所以導致了漢廷的一陣緊張騷動,但絕不是“優勢”,得出這個結論的人,純屬《史記》都看不明白。
七國之亂爆發時,吳王劉濞已經62歲,在當時絕對算是老人高壽了,還悍然發動這樣一場戰爭,其實不是要取天下,而是被逼急眼了。
所謂不是要取天下,其實他自己的使者早就說了:
大王(膠西王劉卬)誠幸而許之一言,則吳王率楚王略函谷關,守滎陽敖倉之粟,距漢兵。治次舍,須大王。(《史記·吳王濞列傳》)翻譯一下,就是如果你願意,吳王和楚王會一起出兵堵住函谷關,佔據滎陽敖倉之粟,和西方關中的漢兵對峙,然後整治好休息的地方等你來。
看下地圖,吳楚兩軍的戰略目標在哪兒?在堵住函谷關,佔領洛陽、滎陽。
這個目標,在《史記·吳王濞列傳》中反覆出現:
(吳王)發使遺諸侯書曰:“齊諸王與趙王定河間、河內,或入臨晉關,或與寡人會雒陽。”
吳少將桓將軍說王曰:“原大王所過城邑不下,直棄去,疾西據雒陽武庫,食敖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毋入關,天下固已定矣。”
也就是說,吳王劉濞的戰略目標,只達到洛陽,而不是西入長安滅亡漢朝,而且還必須“快”,慢了,連毛都摸不著了。
有人說,不信,還不興老頭兒說瞎話了?
你說得對,老頭兒不但說瞎話,還有點吹牛B,因為他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摸到洛陽。
我們看下吳楚兩國的疆域:
楚國3郡:
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
吳國3郡:
王三郡五十三城。
具體來說, 應為會稽郡(高帝十二年更名吳)、豫章郡、鄣郡(之後改名為丹陽郡),另加上都城廣陵。
看到沒,加起來6個郡,那麼漢朝加上樑國這種忠於漢朝的有多少個郡呢?
除了點點的,白色的地方都是,代國看著是一塊,其實包括晉陽、河東、上黨、雁門、代郡,總共算起來30、40個不止,所以七國造反前就說:
諸侯之地不足為漢郡什二。也就是不足1/5,如果算人口,吳楚之外的其他五國,那倒是齊、趙人口集中的地方,而吳楚這幾十個縣,說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也不為過。
所以,吳國的五十三城,徵發封地下至十四歲(其少子年齡)、上至六十二歲(他的年齡),也就是所有能拿得動刀槍的男子全部拉出去,也才二十餘萬人。
據葛劍雄《華人口史》第一卷計算,吳國反叛時總人口應為120萬左右。
而支援漢朝的轄區總人口,保守估計也有2000萬。
也就意味著,按照類似的動員比例,漢朝可以動員333萬軍隊來收拾叛軍。
吳國、楚國佔優勢?
用唾沫嗎?
事實上,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到,吳楚軍基本上是被圈在了江淮流域,根本就不足以對黃河流域的漢郡精華地帶形成威脅,說吳楚軍佔據優勢,在哪兒呢?
所謂的“大戰”,其實是吳國、楚國針對另一個諸侯國樑國在展開,而周亞夫的漢軍主力乾脆在冷眼旁觀尋找戰機,梁國是被打得不要不要的,那有怎麼樣呢?
至於說吳王劉濞為什麼要造反,其實很簡單,晁錯的削藩令,讓他聽也得死,不聽也得死:
楚國被削東海郡,只剩下薛郡、彭城郡。吳國被削會稽郡、豫章郡,只剩下鄣郡。
而且,聽了以後,接著削怎麼辦?
漢廷臣方議削吳。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實實在在講,兒子被漢景帝拍死的時候,吳王劉濞都忍著沒造反,62歲了,快入土的時候,才要過皇帝癮?不逼急了,何必走這條必然的不歸路?
事實上,在《史記》中,晁錯除了和“死對頭”袁盎名列“列傳第四十一”,還在《酷吏列傳》裡露了下臉:
孝景時,晁錯以刻深頗用術輔其資,而七國之亂,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
這才是西漢時人對於晁錯的看法,胡搞,作死。
-
3 # 歷史百家爭鳴
漢景帝時期,地方爆發了一場大的叛亂,就是七國之亂。開始時,七國聯軍打著“清君側,誅晁錯”,一直是勢如破竹,可是為什麼佔據優勢的劉濞三個月就被打敗了?
首先是漢景帝把劉濞的口號拆穿了,劉濞打的口號是“清君側,誅晁錯”,所以漢景帝就把晁錯殺了,這樣劉濞就沒有合法的理由進行叛變了,而這也揭露了劉濞的狼子野心,在道義的一方面,劉濞就沒有正當的理由
再有就是提拔大將周亞夫與竇嬰,這兩個人都是漢景帝時期了不起的大將,漢景帝重用了這兩個人後,他們竭心盡力地替漢景帝平叛七國之亂,尤其是周亞夫,功勞最大,可以說沒有周亞夫,就沒有戰爭的勝利。還有就是梁國樑王劉武的抵抗,當時,吳楚聯軍西進到梁國,而梁國沒有跟他們同流合汙,一直是堅持抵抗吳楚聯軍,要是梁國投降了,關中就會徹底暴露在劉濞的軍隊之下。正是劉武拖延住了劉濞,周亞夫才有機會擊敗吳楚聯軍,平叛七國之亂。當然,七國之中各個諸侯王的各懷鬼胎也是原因之一,他們聯合在一起並沒有向心力,所以一個諸侯王被打敗,他們的聯盟就會瓦解。
劉濞的起兵也反映出了西漢初期體制的一大矛盾,就是諸侯王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諸侯王權力的過大,勢必會威脅到了朝廷的地位,兩者爆發戰爭是必然的,而這個問題還要等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後,才得到瞭解決。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七國之亂,又稱“七王之亂”,發生在漢景帝二年。
漢景帝劉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奪藩王勢力,聽取了晁錯的建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於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從而引發七國之亂。
參與這次叛亂的七個諸侯王中,吳王劉濞的實力是最強的。可謂國富民強,兵多將廣。
(漢景帝劉啟劇照)
首先,吳國是大國,且最富饒。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二哥的長子。勇猛而工謀略,善於任用賢才,籠絡人心。
漢高祖十一年,劉濞隨劉邦征討英布,屢立戰功,被劉邦封為吳王。其封地包括東南三郡五十三城,都城在廣陵。
這些地方極其富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前漢書•地理志》曾載:“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
劉濞在自己的封地苦心經營幾十年,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致力於發展經濟。取得了國富民強,百姓安居的繁盛局面。
(吳王劉濞劇照)
《史記》記載當時吳國的鼎盛:“國用富饒,能使其眾”。
《前漢紀景孝第九》中也提到吳國的富有:“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
其次,吳王劉濞資格最老,兵力最強。
七國之亂時,劉濞已62歲,是所有諸侯王中資歷最老的。且自稱擁兵50萬,加上他聯合的楚、趙、膠東、菑川、膠西、濟南等六國,兵力有80萬之眾。
那麼,佔據如此優勢的劉濞,為何在三個月內就被周亞夫擊敗了呢?
一,劉濞師出無名,不得人心。
七國叛亂時,劉濞諸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但當吳楚聯軍渡過淮水,打到河南時,大臣袁盎向景帝獻計:“既然七國是為晁錯而來,不如誅殺晁錯,滿足他們要求,七國不就自然退兵了嗎?”
於是,漢景帝將晁錯腰斬於市,並派人將晁錯的人頭提去見劉濞。但劉濞並未買賬,反而自稱東帝,並嗤之以鼻“我已是東帝,還須向誰跪拜呢?”
由此可知,劉濞叛亂,其真正用意並非“誅晁錯,清君側”,而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藩王的利益而來。
劉濞還有可能是為兒子報仇而來。
文帝時期,劉濞兒子劉賢在陪太子劉啟玩棋時,劉啟不慎用棋盤砸死了劉賢。劉濞因此懷恨在心,“你能砸死我的兒子,我就能要你的江山”。
為一己私利而挑起戰亂,劉濞在這場戰爭中已經失去了民心。
二,梁王和周亞夫的作用至關重要。
梁王劉武是漢景帝劉啟的親弟弟,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劉武自然站在了劉啟這邊。
(周亞夫劇照)
梁王劉武的封地恰好處於吳楚之間,他十分明白自己一旦失守,漢景帝將失去屏障。於是,梁王頑強抵抗,固城死守。拖住了劉濞的主力達三月之久。
周亞夫是漢景帝的得力大將,有勇有謀。當梁王戰事吃緊時,曾派人求援。但聰明的周亞夫棄梁王於不顧,反而抄劉濞後道,截斷了吳楚的後勤保障。
這個舉動有力地鼓舞了梁王的軍心,同時也扼拄了劉濞的要害,打擊了吳楚的氣焰。
劉濞沒辦法,轉而攻打周亞夫,被早有準備的周亞夫一舉擊潰。
三,劉濞的同盟軍不給力。
七王的另一路主力,膠西、膠東、淄川等王圍攻臨淄,數月不得進展。不但無法給劉濞提供足夠的支援,還自身難保。
最後,劉濞逃到東越,被殺。“七王之亂”鬧劇由此結束。
-
5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蒼茫大地根據《史記》解答一下:
一、漢軍有卓越的統帥周亞夫。
鎮壓七王之亂的統帥是名將周亞夫。周亞夫是漢朝開國元勳太尉、丞相、絳侯(萬戶侯)周勃的次子,文帝后元六軍,匈奴大舉入侵。劉禮、徐厲、周亞夫在霸上、棘門、細柳分三路禦敵。文帝親往勞軍。到霸上、棘門賓士直入,從將軍到下屬都騎馬迎進送出,唯到細柳營,軍中將士頂盔貫甲、手執兵器、拉馬弓弦,連天子的先導跑進軍營,都不能進入,文帝駕到,仍不能進入。直到使臣持符節詔令,亞夫才打開軍門,守營的軍官對文帝的隨從說:軍營中不準車馬奔跑,天子拉緊韁繩緩行,亞夫以軍禮參見皇上,文帝讚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一個月後,三支駐軍撤防,周亞夫被任命為中尉。文帝死前,告誡太子:國家有變,亞夫可擔重任。景帝即位,任周亞夫為車騎將軍。
二、周亞夫決策英明。
孝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叛亂。周亞夫以中尉代行太尉,率軍東進鎮壓吳、楚聯軍。亞夫向景帝請示:楚兵勇猛輕捷,難以和他們面交鋒。希望暫時放棄梁國,派兵切斷他們的運糧道路,這樣才能制伏他們。景帝然之。
亞夫調集大軍到達滎陽,吳軍正攻打梁國,梁國危急,請求救援。周亞夫領軍向東北走到昌邑,深溝高壘堅守不戰。梁國天天派使臣向太尉求援,太尉認為堅守有利,不肯救援。梁王上書竇太后、漢景帝,景帝下詔援救梁國。太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然堅守不出,而按照原先的平叛策略,派弓高侯率輕騎兵截斷吳楚叛軍後方的運糧道路。吳國叛軍缺糧,飢餓,屢次挑戰,周亞夫始終不應戰,夜間,周亞夫軍營驚亂,是漢軍互相攻擊擾亂,一直打到太尉營帳下,太尉卻始終安臥不起,不久恢復了安定。後來吳軍向漢營東南角奔來,太尉卻讓將士防備西北。不久吳國的精兵果然奔襲西北,不能進入。吳軍既已飢餓,被迫率軍撤退。太尉派精兵追擊,大敗吳軍。吳王濞拋棄大部隊,率幾千精兵逃亡,到江南丹徒自保。漢軍乘勝追擊,俘虜了全部叛軍,使他們降服,又用千金懸賞捉拿吳王,一個多月,越人斬了吳王的頭來報告,三個月橫掃叛軍如卷席。
三、梁王劉武的頑強阻擊。
梁孝王劉武,是孝景帝的同母兄弟,母親是竇太后。
七王之亂時,吳、楚、齊、趙等七國叛亂。吳楚聯軍首先攻擊梁國的棘壁,殺死好幾萬人。梁孝王據守睢陽城,派韓安國、張羽為大將軍,抵抗吳、楚叛軍。吳、楚因為受到梁軍阻擊,不敢超越梁國向西進軍,吳、楚聯軍戰敗,而梁軍所斬殺俘虜的吳、楚叛軍數目和漢軍一樣多。
四、亞夫從諫如流,而吳王卻聽不見正確意見。
周亞夫行軍到淮陽,父親周勃原來的門客鄧都尉獻策:吳國軍隊十分兇猛,難以和他們爭勝。楚國軍隊輕浮,不能持久。如今為將軍考慮,不如率軍向東北在昌邑築下營壘,把梁國放棄給吳國,吳國一定用全部精銳攻打它。將軍深挖溝高築壘,派輕兵切斷淮水泗水交匯處,斷絕吳軍糧道,吳梁互相削弱而糧食耗光,就用大漢完整強大的軍隊制服疲弊已極的叛軍,打敗吳國是必然的。亞夫和鄧都尉策略暗合,就依計堅守在昌邑南面,派輕兵斷絕吳軍糧道。
再看叛軍方面,吳王剛發兵,田祿伯任大將軍,田祿伯說:軍隊聚集向西,沒有別的奇妙道理,難以取得成功。我願意率五萬人,另外沿長江、淮水而上溯,收集淮南、長沙軍隊,進入武關,和大王會合,這也是一條奇妙的路線。結果吳王太子勸諫,怕田祿伯擁兵自重,田祿伯被吳王晾在一邊。
吳國年青的恆將軍勸說吳王:吳國有很多步兵,步兵適宜於險惡地形作戰;漢軍有很多戰車騎兵,適宜平地作戰。希望大王所經過的城邑攻不開,就徑直放棄而離開,迅速向西佔據洛陽的兵器庫,吃敖倉的糧食,依靠山河的險要來號令諸侯,即使不進入關內,天下其實已經平定了。假如大王行進遲緩,滯留攻克城邑,漢軍戰車騎兵到來,衝進梁國、楚國的郊野,事情就失敗了。老將軍深以為然,可惜吳軍腦袋被驢踢了,又沒有采用恆將軍的計策。
總之,周亞夫採用孫子兵法所說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正確決策,又斷絕吳楚叛軍的糧道,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吳王先屯兵於梁王堅城之下,打成疲軍,再一斷糧,又成餓殍。又不懂兵貴神速,搶先佔領軍事要地洛陽、敖倉,最後只能是兵敗如山倒囉!
五、七王之亂不得人心。
漢朝從建國初起,就用黃老清靜無為的策略治天下,多年的休養生息,到文帝景帝時出現了“文景之治"這樣的大好局面,百姓豐衣足食,管子曰:倉稟實而知禮節,除了匈奴偶爾騷擾一下之外(當時已施行和親政策,搶劫頻率小多啦!),天下已承平日久,吳楚再想擾亂天下,除非極少數野心家,除非被裹脅,誰跟著他們幹哪?吃飽了,撐的!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望斧正!
望斧正!
-
6 # 蘇沉船
因為在事實上吳王劉濞並沒有佔據優勢,中央政府對於七國舉兵只是政治上的被動,對削藩的後果預估不足,給諸王擁有聯合起兵的名義,被打斷了削藩的步伐,處於政治上的劣勢。
七國不等於七個強國七國看似強勢,實際上只有劉濞的吳國和劉戊的楚國能算作是大國,四個齊國和一個趙國都是此前經過分裂的小國,之所以稱濟南、淄川、膠西、膠東為四齊,因為這一系是劉邦長子齊王劉肥的後代,劉肥死後他的齊國不斷被再分封給子孫,形成了多個小國。齊國雖還在劉肥子孫手中,但彼此也都是獨立的諸侯國,各不相統,無法形成一股凝固的勢力,這就是《推恩令》的雛形。
趙國則是在漢文帝時期分裂出了河間國,漢景帝時期被削除常山郡,已經成為一個小國。
簡單的來講,西漢的大國有五六個郡之多,小國就只相當於一個郡,而漢帝國政府直轄五六十個郡之多,就算七個大國跟漢帝國打起來也不過勢均力敵。若非邊境有匈奴為亂,也不至於更為被動。
故七國看上去聲勢浩蕩,實則只能算作三個半大國。漢景帝的中央政府仍舊掌控著天下主動權,且漢文帝在世時先後讓兩個兒子成為梁王,統領中原一處大國,單憑實力就足以跟楚國抗衡。梁孝王劉武是漢景帝劉啟同母弟弟,他在七國之亂初期為漢軍抵抗叛軍步伐,給予中央排程時間做出很大貢獻。
起兵缺乏政治號召力在整體實力方面七國從來都沒有優勢,七國的主力只有吳、楚。他們聯合起兵的名義是反對削藩,提倡削藩的晁錯卻已被漢景帝殺死,加上諸侯國中本就有反對起兵的輿論,使七國無法長久作戰,被周亞夫和劉武阻擋了前往長安的道路以後,士氣逐漸削弱,使七國聯軍分崩離析。
沒有足夠的號召力就無法維持軍隊的戰鬥力,無法進行長期作戰,周亞夫清楚的洞悉這一點。昔日戰國縱橫攻秦,無論多麼聲勢浩大都無法完善的協同作戰,終都被強秦兼併。況且西漢七國叛軍要反對的是號令天下的中央政府,漢國的綜合實力比昔日秦國要略強一些,因為漢國還直轄著魏、韓故地,西漢諸侯國的實力卻還比不上昔日的六國。
以六國之強尚且無法滅秦,坐擁秦國故地的漢國又如何敵不過弱於六國的叛軍呢?
另一方面身為盟主的吳王劉濞也卻非將才,他的大將田祿伯曾提議分兵由長江進軍,將淮南、長沙等國兼併,由武關進攻長安,由此出奇制勝。劉濞並不信任將領,否決了這一決策。
回憶一下當年劉邦和項羽相持不下,韓信提議開拓北方戰場,兼併代、趙、齊各國,對項羽進行戰略大包圍,竟能挽回敗局。這段歷史不過才五十年,劉濞自己也是跟過劉邦打仗,居然不記得有這麼一回事。
即是漢景帝有一位周亞夫,劉濞沒有項羽的才能也沒有劉邦的韜略,妄想爭天下也是枉然。
七國之亂是一場雙方都難以預估勝負的戰爭,這固然沒錯,不過七國的政治合理性、軍事實力、指揮官才能方面都處於劣勢,從結果推論他們戰敗的機率本就更高。
回覆列表
西漢建國之初,高帝劉邦分封許多同姓諸侯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與中央政權的矛盾加劇。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賈誼、晁錯等人提出“削藩論”,力主削弱諸侯的權勢。到了漢景帝上臺後,採取激進的削藩政策,終於導致地方諸侯大叛亂,加入叛亂的共七個國家,史稱“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的領軍人物是吳王劉濞。在眾諸侯中,吳國最為富饒,擁有三郡五十三城。劉濞利用政策漏洞,開礦山私自鑄錢,又煮海水生產鹽,故而吳國富傾天下。當漢景帝下詔削去吳國三個郡中的豫章、會稽兩郡,劉濞勃然大怒,遂聯合楚、趙、膠西、菑川、膠東、濟南六國叛反。
吳王劉濞下達命令,吳國境內從十四歲到六十二歲之間的男子,全部要應徵入伍。很快,他便組建起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徵兵之所以能順利進行,得益其治下寬鬆的政治環境。吳國有銅、鹽之利,長期實行免徵百姓賦稅的惠民政策,故而劉濞是比較得民心的。
吳國與楚國合兵後,釋出告諸侯書,宣佈晁錯的罪狀,以清君側為名,公然與朝廷對抗。吳楚聯手後,首先進攻梁國,在棘壁之戰中,梁軍不敵,傷亡數萬人,被迫退守睢陽城。
面對七國突然其來的叛變,漢景帝措手不及。他的慌亂之中,為了平息事態,竟然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和平。一直鼓吹削藩的晁錯一生為專制皇帝的權力奔走,哪知最後落得個腰斬的下場。晁錯之死,並沒有讓劉濞收手。開弓沒有回頭箭,邁出叛亂這一步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劉濞不僅不投降,還打出“東帝”的旗號,與朝廷分庭抗禮。漢景帝白白犧牲了晁錯,卻顆粒無收,很失敗。他想起父親臨終前的遺言,國家有危難時,可以任命周亞夫為統帥。於是周亞夫被提拔為太尉,全權負責平叛。
周亞夫率三十六名將軍東進,出發前,他對漢景帝說:“楚兵悍勇,難以爭鋒。請暫時放棄梁國,切斷叛軍糧道,如此方可克敵制勝。”然而,梁國的局勢已經危若累卵,頻頻向朝廷告急,請求救援。周亞夫不為所動,並沒有救援梁國,而是屯兵於昌邑,按兵不動。漢景帝不得不下詔給周亞夫,要求立即解梁國之圍。
奉行“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原則的周亞夫,拒絕執行漢景帝的命令。他堅持自己的戰略方針,在昌邑挖深溝壘高牆,堅只是派輕騎兵部隊襲擊吳、楚叛軍的後勤補給線。周亞夫的戰略開始發揮巨大的威力,人數眾多的吳、楚聯軍在糧食供應出現巨大的困難,饑荒蔓延。
吳王劉濞憂心忡忡,為扭轉困局,他轉而大舉進攻周亞夫駐屯的昌邑。周亞夫仍然堅守不出,叛軍發動強攻,均被漢軍擊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進攻頻頻受阻,又面臨斷糧的困境,不可一世的吳軍終於露出疲態,劉濞不得不下令撤退。
耐心等待之後,戰機終於出現了。周亞夫判斷叛軍已是強弩之末,果斷下令追擊。飢寒交加的吳、楚叛軍全無鬥志,撤退成了一場大潰敗,損失兵力超過十萬人。楚王劉戊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自殺身亡。劉濞棄軍而逃,逃到東越,被當地人誘殺,首級送到長安城。
政府軍能在三個月瓦解叛軍,歸功於周亞夫的深謀遠慮。他的戰略思想十分明確,以梁國為誘餌,吸引吳楚主力;他一眼洞穿敵人弱點所在,人數雖眾,補給線卻太長,只要扼住其生命線,敵軍可不戰而潰。他截敵糧道,以逸待勞,僅僅一戰便快刀斬亂麻,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七國之亂”是關係到漢帝國命運的大會戰。如果從民心向背來看,吳王劉濞並不完全處於下風。當時漢帝國剛剛經歷文景之治,帝國臣民多數對朝廷還是比較支援的;但吳王劉濞統治吳國四十餘年,根基很深,實行全免賦稅的政策,吳國百姓也是得益匪淺,對吳王的起義是持有同情心理的。
在戰爭之初,叛軍人多勢眾,優勢明顯,可惜的是,劉濞把一盤好好的棋給下壞了。劉濞年輕時曾跟隨劉邦參加平定英布的戰爭,以作戰勇猛而深得劉邦賞識。然而,當他垂垂老矣之時,他的軍事思想顯得十分陳舊、保守。
首先,吳、楚聯軍進攻思路簡單,就是從東向西攻掠。吳國將軍吳祿伯曾勸諫說:“兵聚屯而西,無它奇道,難以立功。”就是說,這種進攻思路,很容易被漢軍所扼制。吳祿伯指出,應該要派出一路奇兵,沿江、淮而上,取淮南國、長沙國,出奇制勝,可是這個意見被劉濞否決了。
其次,吳軍以步兵為主,而朝廷軍則以車騎部隊為主。步兵適合在山地作戰,車騎部隊適合在平原作戰。吳國有位將軍提議,吳軍應該從大戰略思想出發,不要逐城爭奪,應該放棄沿途的城池,急速西進,控制洛陽、敖倉,憑藉山河之險,阻止漢軍車騎部隊出關中,這樣便可以號令東部中原各諸侯。這個提議,也被劉濞輕易否決了。
從這裡可以看到,劉濞麾下不乏傑出的將領,他們都提出“以奇制勝”的戰略主張,不要硬打硬拼,不要打持久的攻堅戰,要透過機動靈活的運動戰來掌握戰場主動權。而劉濞偏偏選擇最笨的方法,就是孫子兵法說的“最下攻城”,最後城沒攻下來,補給又給斷了,進退兩難,一戰而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