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一隅
-
2 # 牛哥談人生
在《天道》中,丁元英與韓楚風是留德校友,是莫逆知己,是靈魂之交,是異性兄弟。二人的思維方式與行事套路雖然一邪一正,但這並不妨礙兩人成為赤誠相待、肝膽相照的鐵哥們。
丁元英與韓楚風的關係不一般,丁在操盤私募基金時選擇了韓作為擔保方之一,順手幫助韓賺到了近千萬元。後來韓競爭Quattroporte寶座,又是丁出謀獻策,最終讓韓楚風如願以償。
丁元英在北京一直住的是韓楚風的房子,稱呼韓夫人為“嫂子”,嫂子有事需用錢,丁元英幾乎是傾囊相助。自己遇到難關了,為避嫌竟然變賣心愛的唱片,也不開口向最好的兄弟求助。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丁元英與韓楚風的身上,其實還真是有著很多的共同點或相似處。比如:
1、同為留德校友,長時間受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在三觀上必然相近;
2、同是高屋建瓴,二人互為欣賞彼此成全。好漢惜英雄,高處不勝寒;
3、同樣善解人意,做人做事也都謙虛謹慎,從不咄咄逼人、仗勢欺人。
窺一斑,見全豹。丁元英與韓楚風在賓館乘著酒興探討文化屬性、在五臺山與智玄大師談經論道,足以可見這哥倆三觀相似、水平相當,否則二人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
丁元英是經濟學碩士,韓楚風是工商管理學博士。縱觀全篇,兩個人都沒有在他人面前賣弄自己的文憑和專業,或藉此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丁與韓無論是面對像芮小丹、歐陽雪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是像歐陽雪這種小學沒畢業的人,甚至面對著一些普普通通的王廟村農民,都始終在用對方能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做著交流,而不是故作高深的說著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
故事是虛構的,人物都是作者刻畫的,《天道》畢竟不是紀實片。觀者與讀者如何去解讀劇中書裡的人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憑感覺去揣悟吧。
看《天道》,讀《天道》,悟天道。
人生悟道,悟道人生。
朝聞道,夕死足矣!
-
3 # Xin神英語
我也沒看多少,因為裡面的臺詞我非常喜歡,裡面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歡。所以就偶爾看看。裡面的丁元英,小丹兩個主角令人佩服。但沒有什麼文化的歐陽雪更令人佩服,一個擺餛飩攤兒的能掙到錢,那就是起碼說明勤勞,能幹,誠實,熱情等諸多的優點。雖然是擺餛飩攤兒了,但是思維意識卻不是小農意識。不怕失敗,不懼威脅,對信任的人毫不懷疑。
所以我挺佩服歐陽雪的,社會需要高知識分子,也需要這樣實幹的人。
-
4 # 天使的金幣
芮小丹,丁元英是人傑,控制所有能控制的。表面是無為實際是大為。這樣一個人很難留下一道痕,他落寞時也會東山再起。也許不能說落寞,蟄伏更貼切。一個女人讓他永遠塗抹不去。
-
5 # 已醒在路上
hi 你好,簡單聊下<天道>吧。<天道>是08年上映的,故事的時發生在中國即將進入新世紀。
這部電視劇因為理解上有難度也有所超前(在當時),所以受眾範圍也就偏小一點。但這也讓它表達的思想的存在性截止到現在還有很強的可讀性。
毋庸置疑,這部劇裡丁元英是最令人佩服的。他超前的思想認知,對人性的透徹理解,幫助他做事穩準狠的達成目標。無不讓他周圍的人及觀眾佩服。
簡單總結下故事大概: 留學德國丁元英是個經濟奇才,給老外一塊趁著中國經濟處在機遇期,大賺特賺了一筆。
之後丁的內心感到自責,用幫外華人賺華人的錢,讓他有種‘漢奸’的難受感覺,於是來到山東的一個小城-古城。
在這裡他遇到了女主芮小丹,後來有了丁為芮小丹,幫助王廟村扶貧的事,基本貫穿了始終。中間經歷了很多不可思議又在丁的預想結果內。
丁從一開始就把經營格律詩公司看的透徹,做的滴水不漏,我們列下大概過程:
大隊給村民籤合同,跟公司無關
在產品釋出會上直線降價,一舉出名,並引起音箱界領軍企業-
樂盛的注意
勝訴樂盛,達成合作,完成小魚吃大魚的險棋。
最後留手假檔案給劉冰
或許是他足夠豁達,或許他不貪婪,或許他看的更本質,從始至終他都可以全身而退。
關於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理解,關於對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等等,他闡述了很多,有些甚至是可意會的晦澀理解。先不急於評判丁說的話幾分對錯,但他讓你有所思了。
我說的佩服丁元英,並不代表嚮往這種人的生活,或者一味的完全信任或模仿。
丁的行為能讓我們有所思考就夠了,我們每個個體的認知和理解不同,不必苛責與渴求,結合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才是最好的人生。
地鐵上碼字,寫的可能倉促,接受糾正和探討。
-
6 # 簡單的搭配2
天道》很精彩,源於劇中人物表現出彩,不僅僅是丁元英,劇中每個人都演得非常好。今天帶來兩個人物,很多人可能都沒有印象,只要你認真看看,你就會對這兩個人很佩服
1、沈楠
沈楠出場時間比較靠後,她的表現用一個詞“滴水不漏”來形容最好不過,她是芮小丹生前最後一個案中的女主角,與主犯吳成祥是同鄉,原是明川市歌舞團舞蹈演員,一度與吳成祥保持親密關係。沈楠是一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對於吳成祥,儘管你是銀行行長,但是你的輝煌,你的權力,你的金錢,對我來說都是次要的,至少你不要把我原有的都奪走。最後那個聰明的行長掉了腦袋,而沈楠則能夠自保,一身清白,法律無法給她定罪判刑,連辦案的警察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女人。跟一個跨國出逃的大貪汙犯一起三四年,愣是把自己摘的一乾二淨,法律也奈何不了她。
2、李志江
《天道》剛開幕的時候,肖亞文告訴芮小丹,說丁元英是位思維顛倒的人,再接下來有一段關於“美女是不是魔,如實觀照,是否起心動念”的討論,充分展示了丁元英的人物特點,而當時和丁元英討論的就是李志江,想必你應該會有印象。但是接下來幾次出場,可能很多人就沒有多少印象了,當格律詩在北京租門面的時候,韓楚風宴請遠道而來的芮小丹和歐陽雪,歐陽雪和李志江都在席。席間韓楚風問到租門面的事情可以找正天幫忙,肖亞文回答既然丁元英這麼安排,肯定是不值得驚擾大家。這時李志江笑著說:“我要是元英也不找你,到哪兒花錢都能辦的事,幹嗎落你個人情?”就這麼一句玩笑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化解了一個本不值得深究的話題。宴席快要結束的時候,肖亞文說,本來是我請朋友吃飯,可轉眼之間我就成了跟朋友混吃的一雙筷子。聽得韓楚風甚是感慨,這時李志江又非常及時的補充了一句,如果是楚風買單,除了小丹,在坐的都是多出的筷子。如果是亞文買單,桌上找不出一雙多餘的筷子。說話是門藝術,這些久經沙場的人精,往往短短几句話就能化解尷尬的氣氛,照顧到方方面面,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兩個人人物介紹完畢,這兩個人你有印象嗎?下面一起來欣賞幾句劇中的經典臺詞:
1、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 技術、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得意志為轉移。
2、強盜的本質是破格獲取,破格獲取和直接獲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們沒有自信與強者在同一個規則下競爭,這隻能說明你是弱者,因為弱勢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價值就是破格獲取。所以,強盜的邏輯從本質上講是懦弱的生存哲學,所以你不算好漢。
3、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4、人從根本上要面對兩個問題:一、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
5、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說,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嚥,是覺悟。一部《天道》讓你明白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力,而是……
一種思維方式!掌握它的人都是做局高手,領悟它讓你看清做局高手隱藏的秘密,減少10年摸索時間!
-
7 # 自律的馬
最佩服還是丁元英。骨子裡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知道別人是怎麼樣的人,所以很多事情不計較,活得純粹灑脫。但是,這樣需要承受內心的孤獨。
-
8 # 軼聞雜貨鋪
高人和聰明人不一樣,高人總是能讓聰明人為自己所用。大小聰明,都可以是 聰明,真假聰明,就不一樣了,那個銀行行長是一個假聰明的傢伙,天道中的 “肖亞文”是一個真正聰明人的角色。
肖亞文思維縝密,閱歷豐富,識趣,幹練、做事極有分寸,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有自知之明。
一開始他介紹丁元英時的描述“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它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
從上面的描述中就知道肖亞文看待丁元英的角度和其他人不一樣,雖然從德國回來以後肖亞文已經不再為丁元英工作了,但為了能夠學到真東西,為將來能有一個往牌桌上湊的機會,特地不遠萬里到德國請芮小丹幫忙照料丁元英,這就是一種遠見。
肖亞文代表著這個社會中一批獨立、自信、能幹的白領,骨幹,精英,俗稱白骨精,她們都想有所追求,而最終會有所成就,而這種成就源於基礎、源自積累、 源自機遇、更取決於自己的把握,肖亞文如何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機會?
同樣的一件事情,一個危機,一個機會,一場官司,為什麼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呢,樂聖公司Quattroporte林雨峰對訴訟沒信心,這官司他們還打嗎?葉曉明,劉冰他們還退股嗎?為什麼肖亞文和他們的看法那麼不一樣?
百貨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人也是這樣,95%的東西基本相似,差別就是其中很關鍵性的5%,包括人的思維、格局、眼界、見地。
“與高人交,也是一種好的投資”。投資於”人” 或你的腦子遠比投資那些金融工具 回報高。真正懂的很少,像《天道》“肖亞文”就是懂這“投資於人才”的人。
其實,自己 成不了一等一的人才那也沒關係,只需成為像丁元英會“NT思維”這樣的高人的身邊人即可,身邊人就是像“肖亞文”這樣的角色,抓住一次機會就可以從此改變命運了。
-
9 # 半五近三
電視劇《天道》,對於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還原程度比較高。
丁元英,可以稱之為奇蹟的操盤手,從格律詩打敗了樂聖就可以看到,透過價格戰,情懷,格律詩打敗了樂聖,為村民們找到了一條活路,也從這方面可以看到,丁元英善於運用資源。正是對資源的合理運用,才將效率提到了最大化。
丁元英身上好似有一雙堪破一切的眼睛,透過股市割韭菜,他賺了很多錢,後幡然悔悟,不惜簽訂五年之內不從事股市行業的苛刻條約,退出了這個圈子,這個承諾,被歐陽雪打破。丁元英身上也有著一些不同於正常人思維的地方,或許是由於他本身的性格特徵決定的。一是在對待父親的問題上,也就是對待生命的態度上,妹妹問他,假如父親重病,家裡沒錢治療,該怎麼辦,丁元英的回答是拔掉醫院用於維持自己父親生命的管子。這是丁元英對待生命的態度。關於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存有爭議。
曾聽過一個故事,父親重病,癱瘓在床,吩咐兒子買老鼠藥,兒子含淚不從,父親說,你不買藥,我就活活餓死自己,兒子終究沒有買老鼠藥,父親絕食二十天而死,死時瘦的皮包骨頭。
又有一個故事,一個退休教師,成了植物人,有兒子三個,兒子堅持治療,現已癱瘓在床十年有餘,每天透過給胃袋裡面注射流食而存活,也就是維持呼吸。
看了電視劇或者小說後,普通人會不會有成為丁元英的可能。無可能,理由有二,一是性格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形成的,而且同一環境生活的人,形成的性格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第二,為了學丁元英而成為丁元英,只是一味的學,在佛家用語中就是著了相,雖然能學到皮,但是骨終究還是自己的骨。
最喜歡的還是屬於歐陽雪,一是歐陽雪重情義,看淡金錢,敢愛敢恨,為了替芮小丹出氣,找了一群人準備羞辱丁元英。因為丁元英的一首詩,這群人自慚形穢,相繼離去後,歐陽雪單刀直入,要讓丁元英給自己和芮小丹一個說法。二是她將丁元英視為了自己的朋友,但是又懂得保持一種距離感。
-
10 # 吉林阿賓爆料
《天道》這部片子很特別,男主丁元英純粹,女主芮小丹通透
純粹之人辦事往往沒有那麼多"正義"與"規則",東西在那裡,我要就去取。無所謂別人看法,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民族大義",你林雨峰當初算記一個弱小企業的時候也沒留手,怎麼最後說我毀了民族企業的龍頭呢?
當然丁元英不會在乎這些,他是極致純粹之人,若要非說一個理由,那就是,小丹要個禮物,我就送給她。
世界怎麼樣的。別人怎麼看的。
你以為他會在乎嗎?
小丹是通透的人,何為通透?
就是不受世俗所擾,知道自己要什麼。大部分人是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都不清楚的,別人要的一定是好的,我就要!
而小丹二十多歲已經活得明白了。
觀眾們覺得小丹愛上丁元英速度太快,其實是因為她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我喜歡你,就要告訴你。
觀眾們覺得小丹的刑警線對全劇推動不大,其實是因為作者想要用這個危險又不賺錢的職業,來說明小丹明明可以在德國過得更好,但是她堅持自己的選擇,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安全、穩定、高收入、高福利。
而僅僅是"我喜歡"。
觀眾不理解小丹為什麼要對丁元英這麼溫柔體貼,其實只是因為,"我喜歡他","我願意"。
觀眾大呼小丹是自殺,為了永遠留在丁元英心中,其實這個誤解剪輯要背一定的鍋。
小丹不是自殺,是因為她作為刑警,她最後出事是出於刑警對於職業該有的堅守,她最後一出電話,就算丁元英說你別追了快回來,她該怎麼做還是會怎麼做。
如果活下去,那就好好享受著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如果死了,我也沒什麼可遺憾的。
從全域性編劇來看,小丹為什麼會死?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丁元英作為一個BUG般的存在,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同時,拿掉他唯一的紅顏知己,唯一一個透過努力也換不回的東西,才是順應天道。
這不是狠心,我推測,作者自己就是芮小丹的原型。
獨處的人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這句話太適用於丁元英。
芮小丹為什麼會覺得"心疼他",因為她太理解這樣的孤獨。而她的離開,無疑又會給最愛的人留下更深的孤獨。
如果不曾看過太陽,他本可以忍受黑暗。
花了一整天時間看完了,這片在思想上可以,但是我隱約感覺他有些所謂“高論”是在全劇節奏的意境中才給人以神化的感覺,等到事後再去回想,卻並感覺不出個所以然……也是我文化不夠,等1900精講全部出完了我再去領教領教(對,我就是睿站上看完你全部影片但是幾乎從來沒投過幣的仔,大明王朝投了
回覆列表
最佩服芮小丹,她才是本劇中人生境界最高的一種生活方式。自性無所掛礙!其次是丁元英,他算是大隱隱於市的高人,思維方式獨特,逆向思維能力很強,對人性的把握比較到位。
但凡能活到馮的境界,也能小有成就了。他能看清局勢也就是人生的拐點,但畢竟眼界有限,隨波逐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