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樑子說遊戲

    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 在發現冥王星時,人們對它一無所知,以至於估算錯了它的質量,並將其列入第九大行星之列。 後來,經過天文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和觀測,發現冥王星的直徑只有2370公里, 是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二,與其他行星比其他它實在太小了。 不僅如此,冥王星還是太陽系中最遠的、軌道最偏的行星。 所以,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決定,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從行星之列除名。

    2005年,一顆比冥王星質量大27%的小行星被發現,冥王星的身份也因此正式迎來了大逆轉。不過,多年來仍然有很多人希望可以讓冥王星重回九大行星的行列,可是,天文學家們卻都持有反對意見,歸其原因,天文學家們提出了以下幾點:

    第一,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了,與月球相比,冥王星的直徑是月球的三分之二,是木衛二直徑的四分之三,同樣,冥王星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衛星,冥衛一的直徑僅有1270公里,因此,這讓冥王星看起來與小行星沒有什麼區別。

    第二,或許在很久之前,冥王星曾經是海王星的一顆衛星,後來離開了海王星的束縛,開始了“自立門戶”。這個發現在1965年的時候便有天文學家提出,這是因為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軌道,存在這一個軌道共振,也是一個最佳的引力點,主要作用是防止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因為過近而發生碰撞。

    第三,冥王星的表面,包括頂端在內,都被冰雪給覆蓋,非常的很浪,上面幾乎都是甲烷和冷凍氮,準確來說,冥王星更像是一顆擁有著厚厚冰殼的岩石星球,而且,因為距離太陽太遠,冥王星終年暗無天日,即便是中午的冥王星,看起來也不過是如同地球上的黃昏,或者非常陰暗的陰雨天。

    第四,冥王星上空氣稀薄,雖然冥王星存在著大氣層,但是冥王星更接近於真空環境,同樣,冥王星的軌道引數也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完全不同,冥王星的軌道是橢圓形的,看起來像一顆“橄欖球”,它距離太陽最近的距離是44.3億公里,可是在遠日點的時候,冥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被足足拉大了近一倍,為73.1公里,這個資料在太陽系中,其它行星都沒有冥王星那麼特殊。

    有科學家表示,在冥王星再往外的太陽系邊緣地方,或許存在著一顆我們尚未發現的“九號行星”,這顆行星又被科學家們稱作神秘的“X”行星,它倒是非常有可能日後進入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陣營,不過,關於太陽系邊緣的情況如何,科學們知之甚少,關於這顆“X”行星到底存不存在,也需要很多的觀測資料加以佐證。

  • 2 # 託尼屎達顆

    太陽系如今一共擁有八大行星,而在2006年之前,太陽系則是擁有九大行星的,處於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在2006年伴隨著國際天文聯合會對於行星概念的重新修訂,身份也有1930年發現時被定義的“行星”,降了一級成為了“矮行星”,被從九大行星的陣營中開除。

    自從冥王星被發現,冥王星一直就飽受爭議。發現早期,因為資料錯誤,所以冥王星被認為體積和質量與地球相仿,可是之後伴隨著觀測研究的深入,冥王星也在天文學家們的眼中越來越小,特別是上世紀末期開始,陸續在柯伊伯帶中發現了不少體積都比冥王星大的小行星,這讓冥王星的“行星”身份,一次又一次的迎來了新的挑戰。

    2005年,一顆比冥王星質量大27%的小行星被發現,冥王星的身份也因此正式迎來了大逆轉。不過,多年來仍然有很多人希望可以讓冥王星重回九大行星的行列,可是,天文學家們卻都持有反對意見,歸其原因,天文學家們提出了以下幾點:

    第一,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了,與月球相比,冥王星的直徑是月球的三分之二,是木衛二直徑的四分之三,同樣,冥王星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衛星,冥衛一的直徑僅有1270公里,因此,這讓冥王星看起來與小行星沒有什麼區別。

    第二,或許在很久之前,冥王星曾經是海王星的一顆衛星,後來離開了海王星的束縛,開始了“自立門戶”。這個發現在1965年的時候便有天文學家提出,這是因為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軌道,存在這一個軌道共振,也是一個最佳的引力點,主要作用是防止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因為過近而發生碰撞。

    第三,冥王星的表面,包括頂端在內,都被冰雪給覆蓋,非常的很浪,上面幾乎都是甲烷和冷凍氮,準確來說,冥王星更像是一顆擁有著厚厚冰殼的岩石星球,而且,因為距離太陽太遠,冥王星終年暗無天日,即便是中午的冥王星,看起來也不過是如同地球上的黃昏,或者非常陰暗的陰雨天。

    第四,冥王星上空氣稀薄,雖然冥王星存在著大氣層,但是冥王星更接近於真空環境,同樣,冥王星的軌道引數也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完全不同,冥王星的軌道是橢圓形的,看起來像一顆“橄欖球”,它距離太陽最近的距離是44.3億公里,可是在遠日點的時候,冥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被足足拉大了近一倍,為73.1公里,這個資料在太陽系中,其它行星都沒有冥王星那麼特殊。

    有科學家表示,在冥王星再往外的太陽系邊緣地方,或許存在著一顆我們尚未發現的“九號行星”,這顆行星又被科學家們稱作神秘的“X”行星,它倒是非常有可能日後進入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陣營,不過,關於太陽系邊緣的情況如何,科學們知之甚少,關於這顆“X”行星到底存不存在,也需要很多的觀測資料加以佐證。

  • 3 # 使用者名稱辰悟

    謝邀,按理說:太陽系內只要是直接繞太陽公轉的直系星球,都是太陽的兒女。太陽兒女的衛星,都是太陽的孫子孫女!冥王星,只要是直接繞太陽公轉的,就應該重回太陽系的九個直系星系群中,從新成為太陽的兒女才對!因為太陽和冥王星,不會因為一些人類的學者對冥王星,有不同的理解想法,就生氣,就不再有相互引力作用力下的公轉了。它們的直系關係,不是地球人類的學者,說它們有關係它們就有,說它們沒關係就會分離的!謝謝

  • 4 # 科學黑洞

    人類對於大行星已經做了新的定義,冥王星永遠都不再可能回到大行星的陣列,就說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如果冥王星迴歸九大行星之一,那麼柯伊伯帶中其他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就是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冥王星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屬於矮行星的陣容。圖:新視野號拍攝冥王星表面的心形

    冥王星在1930年被發現,發現者是克萊德·湯博,一位年輕的農家男孩,自制了一個小型望遠鏡用以觀測星空。而冥王星這個名字是一位11歲的英國小女孩威妮夏·伯尼起的。2006年美國發射了新視野號探測器用來探測冥王星,但誰知道探測器剛被髮射升空不久之後冥王星就被開除出大行星的系列。2015年7月15日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探測器上攜帶著冥王星發現者的部分骨灰。圖:克萊德·湯博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重新定義了行星的三個條件:

    該天體圍繞太陽進行運動;該天體可以自己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簡單的說就是呈現近球形;該天體可以清空其軌道附近區域的天體。

    冥王星和其它八大行星軌道有很大的差別,它的軌道近日點是44.3億公里,遠日點是73.1億公里,並且軌道面偏離黃道面很多,甚至有的時候和海王星的軌道有相交。除此之外冥王星的體積非常小,直徑僅僅為月球的三分之二。它和其衛星卡戎更準確的關係應該說是伴星,這也意味著它並沒有徹底清空軌道附近的天體。2005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在冥王星外圍發現了新的天體,這個天體被稱為鬩神星,它其實比冥王星還要大。再之後陸續又發現柯伊伯帶其它幾顆類行星天體。這個時候天文學家很慌,如果不把冥王星開除出大行星行列,那麼就意味著還需要把更多的類冥王星天體加入大行星行列。

    所以說未來冥王星也不會再重回“九大行星”行列了!

  • 5 # 太空科學站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由於當時的技術並不能對其進行詳細分析,所以天文學家界普遍接受了“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事實”

    然而隨著技天文學家術的不斷進步,1992年起天文學家陸續在冥王星附近的柯伊伯帶內發現了更多的“新天體”,而這些新天體的質量和直徑幾乎都超過了冥王星的質量和直徑,這意味著如果冥王星都算“行星”的話,太陽系內的行星數量很可能要增加到數十個,可以說這時候天文學界就意識到了過去對於“行星”的定義太過於寬泛了。

    於是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對“行星”進行了重新定義:

    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質量必須大到足以維持靜力平衡從而呈現圓球狀執行軌道範圍內不能再有其他質量相似的天體,也就是所謂的“淨空軌道”

    這三條規矩下達以後,冥王星便因為自身質量太小被“趕下了臺”,但國際天文聯合會專門又劃分了一個叫“矮行星”的分類,目的就是安排那些和冥王星質量體積相似的類冥天體,所以冥王星從“行星”位置上退下來後馬上就走馬上任到了“矮行星”中做老大。

    2006年1月19日NASA發射了“新視野號”探測器,其主要目的就是近距離探測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但礙於技術限制新視野號直到2015年7月14日才抵達冥王星附近,由於此時新視野號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小時5萬公里,所以它註定只能用“拍照片”的方式記錄冥王星。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才有幸看到了太陽系邊緣的巨大白色“愛心”

    可惜的是在目前的天文學規定下,冥王星不可能再回到“行星”隊伍中,而天文學界在經常發現的太陽系邊緣天體中也沒有找到一個質量體積接近行星標準的天體,因此未來太陽系很可能會一直維持“八大行星”的格局。

  • 6 # A駱駝A

    個人認為,重回行星家族是不可能的,因為冥王星根本不是行星。那麼這個冥王星到底有什麼特殊呢,又為什麼被除名?

    1、冥王星非常小:許多人認為冥王星體積非常小,像普通的小行星一樣,事實上這顆矮行星直徑2360公里,是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二,木衛二直徑的四分之三。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冥衛一直徑大約1207公里。

    2、冥王星曾是海王星的"衛星":1965年,研究人員發現一個軌道共振--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軌道存在一個最佳引力點,這個軌道共振能夠避免兩顆星球過於彼此接近。

    冥王星

    馮地球非常陰暗的天氣或者黃昏落薄暮。"

    5、冥王星缺少空氣:上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冥王星存在大氣層,主要包含氮氣,就像地球大氣層一樣。但是冥王星的空氣還包含一氧化碳和甲烷,比地球大氣層更稀薄,更多地延伸至太空環境。

    6、冥王星軌道獨一無二:冥王星的軌道呈橢圓狀,與太陽的最近距離是44.3億公里,最遠距離是73.1億公里。這顆矮行星軌道相對於黃道(地球環繞太陽的軌道平面)的傾角為17°,此外,冥王星軌道引數與其它8顆太陽系行星完全不同。

  • 7 # lee的平方

    不會。

    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透過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冥王星作為太陽系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行星中臥底76年,

    其實,在1992年時,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就得到了挑戰,當時,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就已經開始挑戰冥王星的行星地位。而在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甚至比冥王星質量多出27%,這為除名做好了準備。未來是否還能回到行星之列,再次成就九大行星,這就要了解行星和矮行星的區別。

    什麼是行星:一是行星就是要圍繞太陽進行公轉;二是要有足夠大的質量,能夠透過自身重力作用,依靠流體靜力學平衡,使自身形狀達到近似球形;三是公轉區域中起著支配性的作用,不受軌道上相鄰天體的干擾。按照該方案,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為太陽系八行星。什麼是矮行星:一是要繞著太陽公轉;二是有足夠大的質量,要能夠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透過流體靜力學平衡,使自身形狀達到近似球形;三是該天體在公轉區域中不具備支配性的作用,受軌道上相鄰天體的干擾;四是該天體不是衛星。

  • 8 # YOUR611

    在我們讀書的時候,都是說九大行星,不知道什麼時候,冥王星就被除名了,除名的理由是:冥王星因為質量太小達不到標準被降級除名。

    那麼冥王星有機會迴歸嗎?科學家對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這個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也就是說不同時滿足這是三個要求,冥王星很難迴歸九大行星。

    按這樣定義的劃分,太陽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這八顆。 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會中透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冥王星相符。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相符,但是冥王星沒有能夠清空其軌道上的其他物體,因此降級為矮行星。

    而同樣具有足夠質量、成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這一定義,並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是一顆"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

    有科學家表示,在冥王星再往外的太陽系邊緣地方,或許存在著一顆我們尚未發現的“九號行星”,這顆行星又被科學家們稱作神秘的“X”行星,它倒是非常有可能日後進入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陣營,不過,關於太陽系邊緣的情況如何,科學們知之甚少,關於這顆“X”行星到底存不存在,也需要很多的觀測資料加以佐證。

  • 9 # GG-琪琪

    個人認為,為什麼要重回行星家族呢?可能不!就算給也好假啊!因為冥王星根本不是行星來的…冥王星就安安靜靜做一個ᝰ鶴立雞群的星體不好嗎?少一個行星也好記一點啊!…

  • 10 # 鍾銘聊科學

    行星的分類方式

    想要了解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以及冥王星未來會不會被重新列入行星的行列,首先要知道科學家對於行星的分類方式。

    我們知道,最早科學家研究天文,是根據人眼的觀察,於是,他們把那些觀測到會動的星星,命名為行星,包括金星、木星、火星、土星以及太陽和月亮。而在天上幾乎不動的行星,則命名為恆星。

    雖然這個分類方式比較粗糙,但由於沒有科學儀器的幫助,再加上“地心說”深入人心,因此這樣的分類方式在早期沒什麼不對。

    後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簡單來說就是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是繞著太陽運動,這時人們認為,太陽是不動的,而地球是動的。因此科學家把太陽歸類為恆星,把繞著恆星轉動的天體命名為行星,所以,也把月球排除在行星之外。

    這時,行星的數量從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星7大行星,變為地球、金、木、水、火、土6大行星。

    1687年,牛頓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具體內容是指:

    這個理論直接終結了日心說與地心說,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可以得知,任意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力,那麼,天體之間應該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慢慢、慢慢地靠近,並最終縮成一個點。而現實是,天體之間並沒有相互靠近。

    當時在牛頓那個時代,觀測天文的儀器還不夠精確,因此牛頓未能解決這個問題,但他為了解釋這個悖論,給出了一個說法,即:宇宙是無限大的,也就是說宇宙各處受到的引力是相同的,因此彼此之間的力抵消了。就不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不僅存在著引力,還存在著斥力,而且宇宙是在加速膨脹的。)

    牛頓提出宇宙是無限大的說法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也不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人們才意識到恆星也是在運動的,所以把恆星的定義改為:“恆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型發光等離子體。”,(原來對恆星的定義是“天空中幾乎不動的星星。”)太陽,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

    後來,科學家們在高倍望遠鏡的幫助下, 發現了許多行星,比如天王星。

    1801年,科學家又發現了穀神星,並把它也當成一顆行星。隨著越來越多的小行星被發現,天文學家發現,不能再把穀神星命名為行星,因為像它這樣大小的天體,在太陽系內有許多個,因此1850年,科學家對行星的定義提出了新變化:行星必須為直接圍繞著太陽公轉,以及足夠大。

    在這個條件下,人類又發現了冥王星,自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都把它當成是太陽系內的第9顆行星。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發現了與它體積相差無幾的更多星體,且還有一顆比它更大的星體鬩神星。

    如果把冥王星定位為行星,那麼鬩神星也要被定義成行星,更多與冥王星差不多的星體也要被定義成行星,這顯然不利於科學研究,於是科學家們又一次對行星的定義做出了修改:

    1: 繞著太陽公轉。2:有足夠的質量,能讓自身接近於圓形球體。3,能將自身軌道附近的天體清除。4:沒有發生核聚變。

    而冥王星沒有滿足把自身軌道附近的天體清除,具體來說是這樣,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帶,有許多小型天體,冥王星也在其中,因此,他沒有把自身軌道附近的天體清除(側面也說明它的質量不夠大)。

    因此,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

    未來冥王星會重新歸類為行星嗎?

    看完冥王星為什麼會被降級成為矮行星你就會知道,科學家對於行星的定義,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不斷變化的一個過程。具體而言是對一個天體的分類方式越來越詳細,越來越規範。因此,未來冥王星不會重新被歸類為行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力勤奮謙虛低調的張雲雷,為何會有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