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哥新語

    孔子的社會理想,我們可以分成: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須得到滿足。《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出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的論點。我常說:“對於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饅頭遠比維他命顯得更重要。”因為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要體現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須先受到保證和滿足,否則一切只能淪為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條件。如在二者之間擇一,則必以“足食”為重。孔子十分清楚,“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滿足,社會才會變得安定及和諧。至於孔子後面的答覆,是從現實生活提升到理想層次。從理想方面出發,人生的價值,必須以滿足道德的要求為優先。孔子言談中的“信”,就是屬於道德範疇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間作一選擇,則應以民信為重。因為孔子更加明白,倘若為政者不信守承諾,其所連帶的影響範圍,將不侷限於基本需求一項。如果為政者能信守承諾,盡心履行德政,那麼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證和滿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對“足食”的主張,做出了補充說明。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藏富於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會的主要方針。第二,對於財富分配必須均衡。孔子在《季氏篇》開篇即說道:“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財富的分配不均衡,絕對是一種大患。想要達到絕對的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儘量平衡的原則下,老百姓即使貧窮,其心情既較能夠忍受,其生活也較能夠相安。為政者不需為了增加人口而征戰不休,而是應該依據現有的國力,盡心去建立一個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會。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認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會盡力追求安逸的生活。這和禽獸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還必須對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說明這一點。“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古時候因為地廣人稀,有的諸侯們曾政策性的鼓勵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讓其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裡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謂的“教之”,是指學習禮儀。而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進一步達到“天下歸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會。

    以上三點,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設立的。從第一點的“足食”,就是滿足基本需求(衣、食、住),進一步伸展到財富均衡,最終將教育普及化。孔子理想中的“人道社會”, 基本上已經透過這三項,概略的給描繪出來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雖然創建於兩千多年前,但我們可以發覺,它絲毫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今日所追求的社會,儼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人道社會”

  • 2 # —正陽

    在《禮記》“禮運”篇中,記載了孔子這樣一段話: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意思是說,在實行“大道”的時代,天下都是公共的。人們做事都為天下公共利益著想,社會管理一定推舉賢德和能幹的人來主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定講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所以大家不單是以自己的雙親為雙親,不單是以自己的子女為子女;這樣使老年人都能善終,壯年人都有事幹,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和殘疾人都能得到撫養;男人都有分內的工作,女人都有如意的歸宿。財物討厭地把它扔在地上,而不一定收藏到自己家裡;力氣都恨它不是自己身上使出來的,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為了一己之私搞陰謀詭計和邪惡之事的人就沒有了市場,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害人的事。所以家家戶戶門戶大開,不用關閉,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 3 # 周某

    孔子的社會理想,即大同思想,其主要特點是“天下大公”,孔子的大同思想是對歷史上優秀思想的繼承和總結,大同思想和小康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絡,所謂《禮運》中的大同思想屬於孟子的觀點是根本不成立的。孔子的社會理想,我們可以分成以下數點。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須得到滿足。《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出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的論點。我常說:“對於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饅頭遠比維他命顯得更重要。”因為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要體現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須先受到保證和滿足,否則一切只能淪為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條件。如在二者之間擇一,則必以“足食”為重。孔子十分清楚,“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滿足,社會才會變得安定及和諧。至於孔子後面的答覆,是從現實生活提升到理想層次。從理想方面出發,人生的價值,必須以滿足道德的要求為優先。孔子言談中的“信”,就是屬於道德範疇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間作一選擇,則應以民信為重。因為孔子更加明白,倘若為政者不信守承諾,其所連帶的影響範圍,將不侷限於基本需求一項。如果為政者能信守承諾,盡心履行德政,那麼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證和滿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對“足食”的主張,做出了補充說明。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藏富於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會的主要方針。第二,對於財富分配必須均衡。孔子在《季氏篇》開篇即說道:“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財富的分配不均衡,絕對是一種大患。想要達到絕對的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儘量平衡的原則下,老百姓即使貧窮,其心情既較能夠忍受,其生活也較能夠相安。為政者不需為了增加人口而征戰不休,而是應該依據現有的國力,盡心去建立一個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會。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認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會盡力追求安逸的生活。這和禽獸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還必須對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說明這一點。“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古時候因為地廣人稀,有的諸侯們曾政策性的鼓勵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讓其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裡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謂的“教之”,是指學習禮儀。而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進一步達到“天下歸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會。以上三點,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設立的。從第一點的“足食”,就是滿足基本需求(衣、食、住),進一步伸展到財富均衡,最終將教育普及化。孔子理想中的“人道社會”, 基本上已經透過這三項,概略的給描繪出來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雖然創建於兩千多年前,但我們可以發覺,它絲毫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今日所追求的社會,儼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人道社會”。而更重要的是,它給生活在現今社會的我們,帶來了明確且真實的訊息。那就是如果各國為政者一昧只追求經濟發展,人類社會無限度的自由開放而不顧道德,最終將會出現人類自己毀滅自己的結局。

  • 4 # 海外中文

    孔子的理想社會是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的,奴隸制剛開始向封建轉化,社會比較混亂,但舊的秩序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的,不像戰國亂的那麼狠.所以孔子的理想社會就是社會能夠恢復秩序(周禮),人們能夠各自安守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物質比較豐富,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講究同情心互相愛護(仁愛),那麼這個社會多舒服美好啊!要點有兩個,一個是人要仁,要有道德;另一個是社會要有秩序,這就可以概括孔子的理想社會了.可以稱之為有秩序有道德的社會吧,至於大同社會,那是孟子在孔子理想之上發展的.孟子那時候比較亂,已經沒有回覆的希望了,所以孟子主張有個賢明君王出來,施行仁政結束亂世,建立大同社會

  • 5 # 許家那個人

    我們想要知道他心中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的,首先就要知道這個理想社會是建立在什麼背景基礎之上的。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而這一時期正是天下共主周王朝名存實亡,手下諸侯國互相攻伐,你爭我奪搶地盤,百姓流離失所,不知正統的時候,從而造成“君臣禮儀階層崩壞以及家庭關係地位矛盾”等社會不良現象的發生。於是,身處在此背景下的孔子周遊列國,見到這種情況便提出了自己的思想看法,也就是希望有君主可以建立自己心中的理想社會。那麼,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具體是什麼,其實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講起:

    1,建立低階階段的“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特點就是天下為家,人人為己,上位者訂出禮儀法度,百姓根據法度生活,雖然最後會衍生出戰爭。在《禮記·大同與小康篇》中這樣描述: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身體,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共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2,建立高階階段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特點是天下為公,人盡其才,上位者唯賢是舉,百姓生活都能得到保障,和諧共存,最後肯定不會有戰爭的出現。在《禮記·大同與小康篇》中這樣描述: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惡其不出於其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綜上所述,孔子心中的理想社會要麼建立一個低階的小康社會,要麼建立一個高階的大同社會。而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說小康社會是人人為己的私有制形式,而大同社會是天下為公的公有制形式。但不管是小康社會還是大同社會的實施,都是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天下統一,社會穩定。所以說,在孔子的那個時期,這兩種社會都不可能實現,因為那時天下動亂,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根本沒有實施的條件,因此才稱為理想社會,抱有幻想的社會。

  • 6 # 不二bur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做個簡單回答,兩個方面。

    一、把人當人的社會

    二、人能找到自由的社會

    如何理解?

    一、把人當人

    即“仁”,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重民”;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把人當工具人”,尊重人的價值。

    二、能找到自由

    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如何做?給人以教育,用教育去引導人們,給人們找到自由的機會和可能性。

    自由不是沒有限制,而是不讓限制真的成為限制,不被物質所迷惑,不成為物質的奴隸。

    不逾矩,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知道為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心的自由。

  • 7 # 使用者6101292414492

    為什麼有人喜歡抬孔老二出來說事?一個周身有負面太多的殭屍,早巳不適合這個社會。隨你如何抬高它。大家不認可,你幹用勁。

  • 8 # 使用者王者孝

    孔子儒家的創始人(公元前55l一一479)他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這是孔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他的思想透過辦學,挑李遍天下,流傳至今。他曾提出過許多合理的建議,在人格教育上提出“有教無類”,事實當時不可能,今天也不可能,無錢能上學嗎?

    孔子的學說整體來說是帶有保守性質的。他反對古代中國生活中的新東西,而主張恢復過時的舊社會制度,企圖使舊的傳統制度的宗教儀式永世長存,因為孔子喜歡做葬事主持人,在儀式上操縱一切,有天命於斯人的自豪感。他把人分為“君子”和“小人”。孔子認為“小人”應俯首聽命於“君子”。為此目的,他制定了一種以“仁”即“人道”的概念為基礎的學說。

    孔子是奴隸主貴族子弟,所處的時代是奴隸社會末期,奴隸紛紛起義,平民暴動,反抗奴隸主的殘酷壓迫。新興地主階級的奪權使整個社會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孔子的奴隸主貴族家庭,在這個社會大變中急劇地衰敗著。以封建制代替奴隸制,新的封建制產生,新的階級一一地主階級誕生的年代。孔子企圖用他創立的儒家思想,遊說於各國,唯護奴隸制度的存在,反對新興的地主階級及其封建社會制度。孔子要恢復“周禮”、周時代的奴隸制,要再次把奴隸打入十八層地獄,恢復奴隸主貴族“鐘鳴鼎食”的“極樂天堂”。

    孔子所要保留和唯護的奴隸社會,奴隸主貴族佔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奴隸一無所有,沒有人身自由,象牲畜一樣被奴役。任殺任打任凌辱;婦女在最底層,任人佔有。奴隸社會什麼樣的我們沒有見過,但是近代曾存在過的奴隸制的典型,西藏。西藏在民主改革前奴隸主貴族佔有一切,享受五十年代西方物質生活,而被奴役的西藏人民生活在悲慘的地獄般的世界裡。敢於反抗的奴隸,關地牢、帶木枷、帶鎖鏈,被殺頭,被點天燈,被扒皮做工藝品等等。女性更悲慘。從考古資料中可以看到,豪華的春秋時代千年古墓穴中,不僅有奴隸們製作精美的金、銅、玉器,並伴有大批男、女陪葬屍骨,可以證明孔子所要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的了。

    孔子的思想和他“理想"社會為什麼不被當時社會各階層所接受,因為孔子思想不符合實際。人們得好的生活,獲得滿足生話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不是幾句夢話就能實現的。決定社會生活的是社會制度,孔子明知道這一奌,但孔子唯護的是“周禮”,過時的“奴隸制”。奴隸社會給當時的人民帶來的是悲慘生活,在現實面前,人們及新興的地主階級自然不相信孔子的“理想社會”的宣傳。人們著透了孔子的顯惡用心,騙人們跟他走,恢復“周禮"。

    歷史的辯證法告訴我們:決定社會發展的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是井田別。全國土地全由周天子為頭子的奴隸主佔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被稱為“公田”。周天下把“公田”分封給各級奴隸主貴族,奴隸主用皮鞭和棍棒強追奴隸耕種。雖然奴隸制本身也經歷了它的上升階段,但是到了春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和牛耕種的廣泛使用,井田制這種既殘酷又落後的生產方式,越來越成為迅速提高宀生產力的桎梏。於是,代表新的生產關係的的新興力量“私家”抬頭了,他們在“公田”外開墾荒地,招徠逃亡的奴隸用“租佃”的方式耕種,建立了封建制的生產關係。逐步地,“私田”超過“公田”,“私家”富於“公室”。公元前五九四年,魯國的奴隸主頭子為了增加收入,實行了“初稅畝”,向“私田”徵稅。奴隸主階級只得被迫承認封建土地私有既成事實。此後,各諸候國紛紛效仿,“私田“合法化,土地可以買賣,。新興地主階級乘公室勢力衰弱,起來奪權。魯國的季氏、孟氏、叔氏三家新興地主階級兩次瓜分了公室;齊國的大夫田成子用新的生產方式爭取群眾,殺掉齊筒公,奪取了齊國政權。

    孔子的思想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他的思想的核心是私,保自已及其奴隸主貴族階級。他的所謂“理想“社會的言論都是騙人的。如同當今社會賣假藥的,號稱包治百病,實則保健品,實現其騙錢的目的一樣。可悲的是還有人幫騙。

  • 9 # 踏浪凌風

    有句話叫: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的儒家學說兩千多年來一直備受推崇。孔子的理想社會的願景可以說是既尊舊又超前幾千年,直達我們人類社會所追求的--,天下為公,人民和諧幸福的太平盛世。

    說他尊舊是因為孔子所處的年代正逢春秋戰國,諸侯相爭,社會動盪。他特別希望社會能像周朝那樣穩定有序,恢復周禮的典章、制度、規矩、儀節及其上下等級、尊卑長幼的秩序規定和道德倫理規範。還有,社會要安穩,必先有物質條件的滿足,就是人,先得能吃飽飯。正如《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吃飽了,才有力氣精神建設。《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總結而言,孔子心中的理想社會是:明君賢臣良民,人人知書達禮,講信義,尊老愛幼,關愛孤寡殘疾人士, 社會物質富足,沒有失業率,天下無賊。社會穩定和諧幸福。

  • 10 # 富泉志

    各行其是,無拘無束,充分發展,高度自由,即做為獨立的個體,充分享有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能高度適應社會需要、平衡社會矛盾;做為群體社會,可充分協調社會資源,為個體發展創造足夠空間,個體和諧相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use和reason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