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07137581681

    解釋:相反和反覆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作用。

    詳細解釋:“道”字怎麼寫?先寫首,然後走之,就是知行合一,思想和行為統一。《道德經》分成道篇和德篇,所以稱其為《道德經》。道篇是對大千世界萬物規律的闡述,而德篇是你知道這些規律後你如何去實現。

    迴圈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大自然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的,季節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會生老病死,但後面這句話“弱者道之用”告訴我們,這個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疾風暴雨的變化,而是緩慢的執行方式。

    弱,柔弱,老子說過“柔弱勝剛強”,又說“柔弱者生之徒”。結合下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處的“弱者”,當側重於“生”的意義。

    老子崇尚柔弱,因為柔弱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剛開始時,正是生命力最強的時候,而這個時候的生命特徵就是柔弱。“物壯則老”,事物成長到強硬了,也就老了,行將就木了。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擴充套件資料

    類似表達的經典句子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道德經》

    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道德經》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經》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經》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道德經》

  • 2 # 乘光而行的觀察者

    “反者道之動”說的是不爭,“弱者道之用”說的是以弱勝強、以柔制剛、以虛化實。

    《道德經》是一部以引導那些有志於提升自我生命維層的人修煉得道為根本目標的修煉經典,所以它是從轉化(反)人性的角度來講的。人性是七情六慾包括貪嗔痴等負面資訊。人性要爭,勸你不爭;人性要私,勸你無私;人性易嗔,勸你無嗔;人性痴迷,勸你覺悟。

    為何要改變人性?從個體的角度說,唯有將人性轉化為神性才能夠實現生命層次(維層)的跨越,因為人性是突破光速的終極屏障。從整體(社會)的角度說,唯有以神性為主導才能實現社會真正的公平公正。神性具有平等性、無私性、開放性、包容性,像傳統文化中講的“德”就是屬於神性的內容。什麼是“德”?合於道的思想和行為是道德。這也是為什麼傳統文化都要求天道的代言者——像古之帝王、治國重臣必須具備合乎天道的德性、德心和德行的原因,就是讓這些人將人性轉化為神性,繼而擴充套件到天下,從而實現天下大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的城門為什麼都向裡開而不向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