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淡禪風

    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在生產過程中週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這種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即商品價值的增值相對於人民的消費水平的過剩。直白點說就是,商品的價格嚴重脫離了實際的價值,漲的太快,而人們的收入漲的太慢,最後造成人們都買不起,而商品價格中泡沫又太多,最終泡沫破裂的現象,就是經濟危機。

    出現經濟危機的原因是什麼?

    出現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貪婪的本性,對利潤無底線的追求。直接原因是對財富的狂熱追求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泡沫。過程是,追求財富、理性喪失、產生泡沫、泡沫破滅、千百萬人破產、經濟危機爆發。我們以歷史上幾次最為著名的經濟危機為案例,來認識下它的真面目。

    1637年鬱金香狂熱

    鬱金香只是一種名貴的花,能有多少價值可言,可是在1634到1637年之間,在荷蘭卻掀起了一股炒作鬱金香的狂潮。

    追求財富、理性喪失

    16世紀中期,鬱金香引入歐洲後,人們便對這一新奇的物種產生了狂熱,有心的投機商從中看到了無限的商機,開始大規模的囤積鬱金香,並開始炒作。到17世紀30年代初期,鬱金香投機開始出現狂熱,鬱金香失去了原有的內在觀賞價值,而成為投機盈利的物件。

    產生泡沫、泡沫破滅

    在1634年,1000元一朵的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升值為2萬元,在鉅額利潤的吸引 下,其它行業的資金紛紛投入到鬱金香炒作中來。但鬱金香只是一個投機的物件,並不能創造財富,與是在這個過程泡沫大量誕生。到1637年時,鬱金香的價格比去年上漲了5900%,這裡面存在多少泡沫可想而知了。

    千百萬人破產、經濟危機爆發

    但是,總有人會醒悟,當有人們意識到這種投機行為並不能創造財富,而只是轉移財富時,鬱金香泡沫也就是該破滅的時候了,自1637年2月4日之後的一週時間裡,鬱金香的價格下跌了90%,成千上萬的人破產,購買力極度縮減,經濟危機爆發。

    再來看兩個現代的例子,1929年美國大蕭條

    美國大蕭條和荷蘭鬱金香泡沫很相似,只是把物件從鬱金香改變為股市,在美國大蕭條之前,股市的賺錢效率遠比其它行業高,吸引美國各行各業的工人、企業大量的資金投入股市裡面,但是股市和鬱金香一樣,同樣是不能創造財富,只是財富轉移的過程。最後股市崩盤,人民破產,失去購買力,經濟危機爆發。

    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泡沫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這兩次的物件是房地產,而過程和前面大同小異。

    從前面的描述中不難看出,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本的原因,在於資本貪婪的本性。而直接原因是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失去理性,產生泡沫,泡沫破滅最終導致危機爆發。

  • 2 # 黃金杖萬戶侯

    所謂經濟危機就是騙子的謊話說多了,不能自圓其說了,就發生了危機。世界上的經濟危機都是美聯儲搞的。以美元為例,美聯儲就是幾個金融寡頭聯合起來愚弄世界的平臺。美聯儲是私人機構不是美國政府機構,它透過控制美元發行權來達到掠奪世界財富的目的。發行紙幣是靠什麼來保證信用呢,一般是政府信用。美聯儲做為一個私人機構,有什麼信用可言,它只是那幾個美國鳥人家族用來控制世界的工具。它用各種卑鄙無恥的手段忽悠世界上的國家相信美元和黃金一樣稀少,可以用作世界貨幣,等人們相信以後,美元卻和黃金脫鉤。然後透過加印這種綠紙讓人們感覺自己掙錢了,最後透過加息手段剪世界羊毛,造成經濟危機。美聯儲就是經濟危機的根源,只有幹掉美聯儲才有可能消滅經濟危機。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是由金融危機演變而來的,所以經濟危機的緣由就是金融危機!而十次金融危機則是有8次是房地產所造成的,因此整體來看,如果要發生金融危機,甚至是經濟危機,那一定是房地產出現了問題!簡單的說,當一個金融產品出現了高泡沫甚至高槓杆的時候,那麼往往也就是危機的前兆了!

    當然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雖然大部分是由於金融危機的原因所導致的,但是不是全部,還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政策錯誤;2.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3.自然災害;4.全球化的後果;5.金融政策錯誤。

    大家要知道的是,如果發生了經濟危機,那可是比金融危機更可怕,可嚴重的!所造成的後果也是相當慘重的,可能會有大部分的人沒有工作,面臨失業的狀態,如果時間加長可能對於生活也會有困難!其次如果經濟危機比較嚴重可能發生騷亂,大部分的人連飯都吃不飽了,怎麼可能安分!最後就是財富縮水,國家經濟倒退!

    所以寧願發生100次金融危機,也不願看到一次經濟危機,因為代價實在太大!

  • 4 # 使用者103442472397

    樓主的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有點多了,細說起來估計一本書都不夠,限於篇幅限制,在這裡給大家梳理一下。

    首先說一下經濟危機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從1929年的那次經濟大蕭條開始有的這個名詞,而且每隔幾十年就會出現一次(至少目前來看社會主義國家還沒出現過,而蘇聯的發展本身就有點問題,但還稱不上是經濟危機)。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市場經濟下自由發展的必然現象和自我修復。在無政府幹預的市場下,經濟發展有其自發性,資金優勢和規模效應凸現,行業的集中度必然會進一步加強甚至走向寡頭壟斷,當然歐美國家當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才出臺的反托拉斯法案來限制壟斷。而壟斷者有極高的商品定價權,這會逐步損害普通消費者的權益,當所有行業都出現這種現象時,矛盾就會逐步激化,這時經濟危機開始了,過程會很慘痛,這個樓主可以查詢一下經濟危機下的慘狀就知道了。

    當然不破不立,當經濟危機末期也就是行業重新洗牌的開始,經濟又會出現幾年的高速增長,而且下次增長的高點會高於前一次高點。這有點類似於彈簧,一張一弛一伸一縮,經濟會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2.經濟結構發展的不完善。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企業家都會不遺餘力發展自己的行業,如果出現新的技術對自己的產業有威脅時,會透過資金優勢進行收購甚至破壞,這就導致了能夠促進社會進步的新技術並不能得到公平的對待而胎死腹中,當然這在有政府幹預的社會要好的多,政府會進行法律和資金上的支援來給新技術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孵化,至於是否成功就看科技人員的水平了

    3.貨幣政策的失效。我們知道有一個詞叫“流動性陷阱”,當貨幣超發到一定水平時資金並不一定會很好地進入社會,反而會在金融部門進行流動,無法進入實體,而貨幣政策這個市場經濟下最重要的手段此時是失效的,而政府又無法進行財政政策的引導就會出現經濟的衰退,這也是一個原因

    4.人為因素。比如說石油戰爭,比如說一戰二戰,比如說金本位的失效等等,這些都是人為因素,在這裡就不贅述了,想想就知道是什麼原因

    最後說一句,現在很多人在網上抨擊我們國家的制度,但是跟世界上的大國比起來,顯然經濟執行的效率還是高很多的,而且穩定性也是非常的好。一旦出現區域性的問題也會在政府的干預下進行緩和,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自怨自艾。

  • 5 # 陳思進

    剛回復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週期律有異曲同工之處嗎?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69796724875198734/)》,請先參閱,下面接著談。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至少具備兩個條件:

    1、 償還能力

    2、 不能還債時的抵押物

    收入與債務的比率高,借款人就具有良好的償還能力。如果不能償還,借款人還可以用有價值可以出售的資產作為抵押物。這樣貸款人可以放心地把錢借給他們。

    所以收入增加,借貸也增加,從而能夠增加支出,由於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這將導致借貸的進一步增加,並不斷迴圈。這一自我驅動的模式導致了經濟增長,也正是因為如此,才產生了經濟週期。

    週期

    在一項交易中,為了獲得某樣東西,你必須付出另一樣東西。長期來看,你得到多少取決於你生產了多少。我們的知識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多,知識的積累會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們將此稱為生產率的提高。

    一個善於創新和勤奮的人,會比那些自滿且懶惰的人更快提高生產率和生活水平,但在短期內不一定體現出來。

    生產率在長期內最關鍵,信貸在短期內最重要。這是因為生產率的提高不會劇烈波動,因此不是經濟起伏的重要動力。但是債務是這樣定義的:借貸時消費超過產出,還債是消費低於產出。

    債務量的波動有兩大週期,其中一個週期持續大約 5-8 年,另一個大約持續 75-100 年,這就是短期經濟週期和長期經濟週期。雖然每個人都在波動中,因為距離太近,往往意識不到。

    如上所示,經濟波動不是取決於創新,而是跟信貸更有關係。我們先想象一個沒有信貸的經濟執行。在那樣的環境裡,增加支出的唯一方式是增加收入,因此需要提高生產率和工作量,提高生產率是經濟增長的唯一途徑。由於我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當我或另一個人提高生產率的時候,經濟就會增長,而且是一個穩步增長。

    但是,由於我們借債,於是產生了週期。原因並不是任何法規,而是人的天性和信貸的運作方式。借債不過是提前消費,為了購買現在買不起的東西,你的支出必然超過了你的收入,因此你需要借錢,實際上是向未來的你自己借錢,這樣馬上就形成了一個週期。通常,一旦你借錢,就製造了一個週期。對個人是這樣,對整個經濟執行也是這樣。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理解信貸,因為信貸創造了一系列機械的和可以預料的將在未來發生的事件。這就是信貸不同於貨幣的地方。

    完成交易需要使用貨幣,交易立即完成。利用信用開始交易,買賣雙方創造了信貸,只有當償還債務之後,交易才算完成。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所謂的錢,其實都是信貸,也就是money is debt。美國國內的信貸總額大約為 50 萬億美元,而貨幣總額只有大約 3 萬億美元。在有信貸的經濟執行中,不僅可以透過提高生產率提高支出,還可以透過借貸來提高支出。因此信貸可以使收入增長在短期內超過生產率的增長,但在長期內並非如此。

    信貸並不是壞事,只是會導致週期性變化。

    信貸如果造成超過償還能力的過度消費,就是不良信貸。但是,如果信貸高效率地分配資源產生收入並償還債務,就是良性信貸。在有信貸的經濟執行中,我們可以觀察各種交易,瞭解信貸如何帶來經濟增長——一個鏈式增長的過程,但借債形成周期。

    將在回覆《什麼是“危機”?如何面對危機?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70068062022009101/)》中接著談。

  • 6 # 潤澤金壁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造成的,只要資本主義存在,經濟危機就存在,就是這些固有矛盾導致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 7 # 小丑KOKER

    資本參與分配,形成生產消費不衡等,核心就是利潤利息都是子虛烏有的東西,根本沒有對應勞動價值,全部靠信用貨幣支援

  • 8 # 期貨達人李大呼

    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是由金融危機演變而來的,所以經濟危機的緣由就是金融危機!而十次金融危機則是有8次是房地產所造成的,因此整體來看,如果要發生金融危機,甚至是經濟危機,那一定是房地產出現了問題!簡單的說,當一個金融產品出現了高泡沫甚至高槓杆的時候,那麼往往也就是危機的前兆了!

    當然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雖然大部分是由於金融危機的原因所導致的,但是不是全部,還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政策錯誤;

    2.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

    3.自然災害;

    4.全球化的後果;

    5.金融政策錯誤。

  • 9 # 大方妹幾

    社會生產的總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經濟危機。在這裡主要來分析一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常見的經濟危機的成因:

    在“大蕭條”及以前,經濟危機通常表現為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導致生產相對過剩的根源是勞動與資本之間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社會經濟可分為“富人產業”和民生產業兩個生產部門。資本收入支撐“富人產業”,勞動收入支撐民生產業。“富人產業”主要提供奢侈品和勞務服務,民生產業主要提供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的生產工業化程度低,生活必需品大多都是工業品。

    在收入均等的情況下,如果工業品的生產效率提升一倍,總收入也差不多能提升一倍。當出現貧富分化時,工業品的生產效率提升一倍,總收入的提升則要少得多。因為勞動收入相對下降對工業品的需求也會相對下降。實際總收入相對潛在總收入就要少得多。

    資本總是逐利的,社會生產會趨向於實現潛在總收入,這樣就會出現生產過剩。當生產過剩嚴重時,社會生產鏈就會出現斷裂,經濟危機便發生了。“大蕭條”前夕,資本家將大量商品賒銷給原本沒有購買能力的消費者,消費需求出現大幅增長,美國經濟因此異常繁榮。但是因此而提升的購買力是依靠消費者舉債來維持的,借的債總是要還的,過度舉債而收入又增長緩慢,這樣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債務違約。當大面積債務違約出現時,消費需求就會急劇下降,生產過剩就更加嚴重了。所以美國經濟出現了“大蕭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經濟危機通常表現為金融危機。金融危機與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本質上是一樣的。“二戰”後,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開始流行。依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以刺激和增加“有效需求”,以彌補消費需求的不足。不過除了增加政府支出外,其它的刺激和增加“有效需求”的方式與“大蕭條”前夕那種賒銷的方式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最終還是要靠增加債務才能增加“有效需求”。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債務也需越背越重,才能維持經濟增長。當出現大面積債務違約時,金融危機便來了。

    其實凱恩斯主義的一個核心內容是改善收入分配。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於新自由主義的泛濫,原有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大多都被拋棄了。

  • 10 # 金童希瑞

    巨行星衝月形成“透鏡”聚集Sunny,Sunny充足,光和作用加強,農業、牧業、漁業豐收,導致購買力下降,經濟危機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組裝的手機和正品原廠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