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語錄
-
2 # 醜鑑人生by
經濟週期對於任何投資方式都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價值投資也不例外。有些投資者朋友會覺得價值投資無需強調經濟週期性,因為其本身的投資策略優勢是可以穿越牛熊的。
經濟是存在週期性的,這一點我不敢否認,然而這種週期似乎與時間邏輯關係並不大。因事件的推演,經濟內在邏輯的影響,才使得經濟本身週而復始的重複著過往行為。應該說,價值投資理論在這種事件推演過程中扮演的似乎也並非路人甲的角色。試問在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環境中,企業如何能夠保證基本面不惡化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在整個經濟體系中,沒有那個行業可以在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那麼基於基本面作為研判的價值投資如何應對這種基本面惡化呢?
應該說,我們對於價值投資理論都會存在不同的見解,同樣也都有著不同的思維錯位。所以,我們看到了對於這種錯位的集中體現,便是本傑明•格雷厄姆先生的投資組合理論。實際上,格雷厄姆先生的書中是有表述的,而且他本人對於債券的投資熱情似乎高於其他品種,這看書中的篇幅便可見一斑。所以,作為價值投資者,在經濟危機中需要面對的是如何防範風險,將損失降到最低,而組合形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有效對沖風險的。而反過來說,這也是為何,格雷厄姆先生必須承認,熊市中,價值投資是可以被投資者們所追捧,而牛市時卻是被唾棄的。
-
3 # 康愉子
經濟週期對投資的影響非常明顯,不僅是價值投資者需要了解經濟週期,趨勢投資者和量化交易投資者也需要了解經濟週期。
暢銷書《投資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霍華德·馬克斯,出了一本新書《週期》,其中就重點提到經濟週期定義,以及經濟週期與市場週期的關係。
什麼是經濟週期在《低風險投資十八種武器》這本書裡,作者借用了這樣的定義:
經濟週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週期性波動變化。不過,在霍華德的眼中,經濟週期其實還要更簡單一些,他認為經濟週期的長期趨勢就是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實質是一個經濟體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最終被出售的總價值,大概等於這個國家的 國民工作小時總數乘以每小時產出價值的乘積。從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去看,人類社會經濟總量的趨勢是向上的,因為社會一直在進步,技術也越來越先進。
而且,長期的趨勢也不容易改變,因為經濟總量的兩個基本面是人口出生率和勞動生產率,這兩項的變化非常緩慢。比如,中國經濟的騰飛一方面受益於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而另一方面則是享受到人口紅利,這一紅利一直延續到現在。而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是依賴技術的變革,同樣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所以,我們日常提到的經濟週期,往往是指短期的經濟週期,比如,經濟學人士和投資人士,都會緊緊盯著未來一年或兩年的經濟增長率, 如果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可能會定義為一波衰退。短期經濟週期會圍繞長期趨勢線進行有規律的波動。經濟週期並不能孤立地看,是庫存週期、產能週期、信貸週期的疊加和巢狀,所以,我們日常會關心CPI、PPI、PMI、失業率等各項資料,而經濟學家也會圍繞這些資料展開各類解讀,央行則會結合經濟資料進行政策調控。為什麼投資人要關心經濟週期已經離世的中信建投經濟學家周金濤曾發表過一次非常經典的演講,他說:我有一句名言叫“人生髮財靠康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從過去的資料看,普通人可以快速完成財富積累的機會也是伴隨著週期而來的,在過去二十年的房地產牛市,炒房子的人賺得很好;在大宗商品的牛市煤老闆也賺得很好;而05-07年因為經濟繁榮而來的大牛市裡,炒股的人賺得更好。這些實現財富自由的投資人,有能力的因素但也是因為趕上了好時機。另一位投資人華夏未來資本管理公司總經理劉文動也曾說:
如果想要獲得超額的投資回報,理論上只有兩條路徑:1、自下而上,選擇可能持續超越市場預期的公司的股票,以時間換空間,忽略短期波動。2、利用股市波動的週期,尋找絕佳的“風險收益比”。事實上,從3千多家公司中找到一個“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非常難,最後很可能遇到的不是“可口可樂”,而是“樂視網”和“康得新”。利用市場波動週期,找合適的時機買入,是相對更容易實現的途徑。所以,瞭解週期對投資的意義不言而喻。
不過,經濟週期與市場週期之間並不是完全同步的,市場週期往往會先於經濟週期而有所反應,所以我們才常說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
也是因為這個因素,且慢的一位朋友說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既然說股票市場長期獲得的根本收益是經濟的增長,那中國的GDP一直以7%左右增長,為什麼我炒股沒有獲得這個收益呢?
這可能是很多普通投資人的困惑,畢竟,我們聽到最多的資料是:股市七賠二賠一賺。虧損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因為沒學週期。不過,透過對週期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經濟週期與市場週期之間的傳導過程,做出更低風險的投資決策。
1、盈利週期
市場週期是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只要是開盤日,我們就能看到大盤的漲跌,不過,在霍德華看來,市場週期只是最外層的表現,背後真正影響市場週期的力量是企業的盈利週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基本面。
買股票最後買的是公司,投資人從股票得到的收益,是享受到公司增長的紅利,而且企業盈利的變化是隨經濟週期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企業的盈利週期,也不會完全與經濟週期一致。企業的經濟活動,會藉助經營槓桿和財務槓桿,放大盈利和投資回報,企業的盈利週期相比經濟週期的波動就會更大,比如,經濟的平均增速是10%,但有些行業和企業的增速能達到30%甚至50%。同樣,因為槓桿的影響,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企業的虧損也會放大。
2、政策週期
與此同時,政府還會透過貨幣政策對經濟週期進行調節,在經濟過熱的時候, 控制通貨膨脹壓制經濟增長,在經濟衰退的時候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支援就業。財政政策也有類似的效果,經濟過熱的時候,增加稅收抽走企業利潤,在經濟低迷時降低企業稅負、增加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刺激需求。
所以,政策週期是逆經濟週期的,是經濟週期的一個反向作用力,最後也會同時作用到企業的盈利週期。比如,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實施了減稅政策,美國短期的就業資料和企業盈利資料明年有所改觀,而最近因為全球經濟低迷,美聯儲開始降息、向市場投放資金,釋放更多的流動性。
3、信貸週期
同樣會對企業盈利產生影響的是還有信貸週期,霍德華認為,這是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週期。
信貸週期反映的是企業從金融借錢的難易程度,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經濟不好信貸收縮企業不容易借到錢,投資人不投錢,那企業盈利會變動更難;尤其是企業為了降低融資成本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存在錯配的時候。
經濟強勁增長的時候,信貸週期同樣也在發揮作用,信貸視窗開啟後,企業融資變得容易,就會加大對未來的投資。同時 ,資本因為逐利的天性,會蜂擁而至最賺錢的領域,從而催生出泡沫。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信貸週期直接關係著企業的財務風險指數,也會關係著企業未來的投資和發展。
4、情緒週期
最後是投資者的情緒週期,會直接影響到股價,也就是估值水平的變化。同一家公司,同樣的管理層,樂觀的時候,投資人願意給100倍的PE估值,而悲觀的時候,還是那個公司和那個管理層,在投資人的眼裡,就只值15倍的PE了。
以上所說到的政策週期、企業盈利週期、信貸週期、情緒週期,也是霍華德在《週期》裡所提到的對市場週期會產生明顯影響的幾個週期。經濟週期最後要傳導到市場週期,是在這些週期的共同影響下完成。我們關注經濟週期,以及背後隱含的各種週期,最終都是為了梳理清楚經濟週期與市場週期之間是如何聯動的,以便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如何藉助週期進行投資藉助週期進行投資,最關鍵的是要識別當期所處的位置。在《週期》裡,霍華德把市場週期形容為一個鐘擺,價格始終會圍繞“價值”這個中心點擺動,要確定“鐘擺”未來的運動方向,就必須要考慮經濟週期、政策週期、企業盈利週期、情緒週期對市場的影響。
1、MPELVS模型
投資人劉文動先生總結了一個分析框架——MPELVS(宏觀經濟、政策、盈利、流動性和信用、估值以及市場情緒)模型,來給市場的週期進行定位,這其實和霍華德的週期理論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宏觀經濟週期,最常參考的資料是CPI、PPI、PMI、失業率等指標。如下圖,是過去幾年的資料,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波動週期。政策通常都是逆經濟週期的,可以通過當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跟蹤。
而企業的盈利,最直接的資料是上市公司披露的報表資料。
信用週期關注的市場利率情況,以及企業債務比重。
估值水平則可以透過市場平均PE\PB等估值指標來觀察,有很多平臺提供估值指標,比如下圖是且慢估值提供的資料,有指數的當前估值指標,也有當前所處百分位,這些是用來觀察市場所處位置非常重要的資訊。
市場情緒最直接的反映是成交量,以及新進入市場的投資人資料,下圖是東方財富統計的資料,可以看到2015年有明顯的高點,今年2月份以後也有一波明顯的上升。以上,是一些可以用來判斷當前位置的資料和資訊。
9月最新的CPI和PPI資料已經公佈,仍還不是很樂觀,總得來說還是處在一個經濟下行趨勢中,暫時也沒有明顯向好的訊號,市場估值和價格也都仍還處在相對低位。什麼時候會切換到下一個階段,其實很難預測,只能跟蹤。
投資要說簡單其實也簡單,最後總結起來,需要關注的無非就是這些內容。只不過,對這些資料需要有長期的跟蹤,最好能形成自己的資料庫,然後經過幾輪的驗證,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斷,否則也只能人云亦云。而且,真正有價值的資料,可能不是從網上能直接拿到的,就比如指數的PB值,看均值和國外市場比似乎很低,但要知道A股的銀行佔有很大的權重,而它的PB長期處在低位,那對均值的影響是不是應該單獨考慮?2、美林時鐘理論美林“投資時鐘”理論是一種將“資產”“行業輪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經濟週期四個階段”聯絡起來的方法,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指導投資週期的工具。按照經濟增長與通脹的不同搭配,美林時鐘理論將經濟週期劃分為四個階段:
“經濟上行,通脹下行”構成復甦階段。
“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構成過熱階段。
“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構成滯脹階段。
“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構成衰退階段。
在這四個階段,大類資產的投資價值可以按照如下順序排列:
復甦階段:股票>債券>現金>大宗商品
過熱階段: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滯漲階段:現金>大宗商品/債券>股票
衰退:債券>現金>股票>大宗商品
復甦階段因為企業未來盈利的預期,股票是最好的投資標的,而過熱階段因為有通脹的預期,大宗商品會有很好的投資機會,滯脹階段因為產能開始過剩,有收緊資金的需要,需要持有現金,衰退階段因為企業盈利下滑基本面惡化,債市是比較好的避風港。這就是美林時鐘投資理論確定的大類資產輪動的週期。因為政策週期對經濟週期的逆向影響,在增加了政策週期之後,經濟週期的變化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和不可捉摸,所以,在實際的操作中,美林時鐘理論更多是參考,同時還需要結合當時的資產價格,選擇最值得投資的標的。比如,目前還處在經濟下行週期,而下一個週期將是逐漸走出下行的週期,那現在一些還很便宜的週期性行業,就是值得觀察的投資標的。在《低風險投資的十八種武器》裡,作者認為,結合美林時鐘週期,對應到股市,還會體現在不同行業之間的輪動:
1、復甦週期,大消費、證券金融、工程製造等週期性很強的行業,往往會有不錯的表現;2、過熱週期,大宗商品、能源、有色等行業常常有不錯的機會。3、滯脹週期,消費、醫藥、公共事業等不受週期影響的行業,更容易是資金抱團取暖的重地。總之,資本市場始終是最敏感的領先指標,股市會先於經濟週期,也就是經濟資料可能還沒開始明顯好轉,股市價格已經開始有反應,而信貸週期又會先於股票市場週期,所以債券市場又會先於股市有所反應。
所以,如果你對市場非常敏感的話,反而可以透過市場的變化去印證經濟週期的變化,而投資要做的是提前佈局,比別人先走一小步。
-
4 # 厚金說
影響股市震盪的因素有很多:宏觀經濟、地域經濟、國際形勢、經濟週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資者情緒等。其中,經濟週期與投資者情緒作為特殊,其他影響因素可以透過解讀分析出其影響性,而這兩項並不具象。
當然,就這兩項中影響期限長短而言,經濟週期要遠勝投資者情緒的影響。投資者情緒能影響一時,也就是短期影響,但不可能一直影響。而經濟週期的上升期與下降期,卻是受到了宏觀經濟、地域經濟等的持續性影響,故而長期影響股市震盪漲跌情況。如果處於經濟週期的上升期,那麼股市將會有明顯的趨勢向上性。相反處於下降期,會有明顯的震盪下跌趨勢。
我們給予價值投資者如何應對經濟週期的觀點:順勢而為!1、價值投資者應當分辨清楚經濟週期的所處階段!
我們認為,價值投資者並非單一關注上市公司的價值性,還需要關注經濟週期所處於的上升階段還是下降階段。這有什麼關係嗎?在這裡我們就需要弄清楚關於股市上漲與下跌的資金問題。如果股市沒有流動性資金,範圍更多的需要資金而不是需要股票呢?也就是賣出股票的投資者多於投資股票的投資者,顯然,股市就會出現下跌。
而在經濟下行期,市場對於資金的渴望程度要遠勝於股票持有,進而推動股市下跌。相反,如果經濟處於上升期,投資者手中有豐厚的資金,也有投資的意願,進而投資股票就成為了重要的渠道,推動股市上漲。這與經濟週期有著莫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市場整體資金的流動,是偏好性還是偏空性。
當然,股市有著“市場經濟晴雨表”的美譽,可提前3-6個月反應市場情況。如果經濟處於下降期,股市也會進入震盪下跌期;如果經濟處於上升期,股市也會進入上升趨勢。
以美國為例,上圖是美國金融週期呈現圖形,可以從圖形中明顯的發現,如果處於週期的下降期,2008年之後的股市表現,熊市的到來。而自此之後,美國進入困難期,直至2011年時才有所好轉。當然,當美國經濟出現好轉時,美國股市也開啟了多年長牛的道路。
分辨清楚經濟週期的所處階段,對於價值投資而言,可謂十分重要。如果處於經濟上升期,那麼選擇價值投資標的,如虎添翼。反之,比如2008年時,就算是再質優的價值投資標的,也會是下跌。當然,辨別清楚經濟週期的階段,還能實現價值投資的最大化效益。2008年時,不敢業績好還是業績壞,都出現了股價下跌,而在其後轉換的時候,就是價值投資最大化利用的時候。因為好業績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會出現被低估的情況。而價值投資的三大要素中就有被低估。
2、價值投資的三大要素,正確應對經濟週期。
我們認為價值投資的三大要素為:優質、低估、高股息率。優質,也就是上市公司歷年優秀的基本面以及可預見業績增長性。換而言之,優質的基本面所帶來的就是上市公司價值的提升,而價值決定價格,價值在提升的過程中,價格也會緊跟其後,甚至是高於價值。當然了,在經濟週期的不同階段,也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當經濟週期處於下降期,價格並不能凸顯其價值,存在被低估。而到了經濟週期經濟上行階段呢?往往價格會更為凸顯價值。所以,當處於經濟上行階段時,優質價值的上市公司才能更加凸顯價格。
而低估呢?低估,往往在經濟週期下行階段較為普遍,也就是股價下滑而業績增長的不對稱表現。高股息率,甚至在經濟下行時,只要業績沒有出現大幅下滑,可能達到歷史高位股息率水平,也是一種不對稱的表現。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經濟週期的變化而變化。
總結:價值投資者如何應對經濟週期?我們認為,價值投資者應對經濟週期重要的是區分所屬階段,只要辨別清楚階段,也就能正確的化解經濟週期所帶來的影響,甚至在經濟週期的基礎上實現效益最大化。當然,要圍繞價值投資的三大要素:優質、低估、高股息率!
-
5 # 電力與資訊
經濟週期對於任何投資方式都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價值投資也不例外。有些投資者朋友會覺得價值投資無需強調經濟週期性,因為其本身的投資策略優勢是可以穿越牛熊的。
經濟是存在週期性的,這一點我不敢否認,然而這種週期似乎與時間邏輯關係並不大。因事件的推演,經濟內在邏輯的影響,才使得經濟本身週而復始的重複著過往行為。應該說,價值投資理論在這種事件推演過程中扮演的似乎也並非路人甲的角色。試問在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環境中,企業如何能夠保證基本面不惡化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在整個經濟體系中,沒有那個行業可以在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那麼基於基本面作為研判的價值投資如何應對這種基本面惡化呢?
應該說,我們對於價值投資理論都會存在不同的見解,同樣也都有著不同的思維錯位。所以,我們看到了對於這種錯位的集中體現,便是本傑明•格雷厄姆先生的投資組合理論。實際上,格雷厄姆先生的書中是有表述的,而且他本人對於債券的投資熱情似乎高於其他品種,這看書中的篇幅便可見一斑。所以,作為價值投資者,在經濟危機中需要面對的是如何防範風險,將損失降到最低,而組合形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有效對沖風險的。而反過來說,這也是為何,格雷厄姆先生必須承認,熊市中,價值投資是可以被投資者們所追捧,而牛市時卻是被唾棄的。
談起股市,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參考的技術指標是值得大家去了解一番的,指標我也看到不少,單憑一個主圖指標貌似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提供的參考性不大。在我常用的指標體系中,主圖指標是在2個副圖指標的支撐下配合使用的,這就好比獨輪車和三輪車,穩定性大家有目共睹!
下面就給大家看一看,讓大家同做見證人,首先我們來看看主圖指標:
主圖是《底部引爆指標》:“底部”訊號就是買入訊號,出現了底部訊號的股票,說明有起漲的趨勢,可以大膽介入,在起漲過程中出現了“引爆”的訊號提示,說明此股這個點位可以加倉!“高位”訊號就是賣出的訊號,在此訊號的提示下,所選股票就要準備出手了,後期可能會有一波下跌,謹防被套!下面我們來看看副圖指標:
副圖指標上對於關注級別做了一個顏色的分類,對於不同的關注度所使用顏色不一樣,位置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更加清楚明瞭:對於紫色,紅色提示(圖形朝上)可以介入,對於黃色,綠色(圖形朝下)應進行減倉。
以上是昨天指標選股展示,下面是2014.10.14盈利情況:
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的不同操作方式下,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合理操作,理性操作,才是永恆之道!
-
6 # 雜牌偽球迷
首先先了解兩個概念。
1、什麼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就是實業投資思維在股市上的應用。
2、什麼是經濟週期?經濟週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週期性波動變化。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
按照經濟增長與通脹的不同搭配,經濟週期可以分為,一,經濟上行,通脹下行構成復甦階段。二,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構成過熱階段。三,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構成滯脹階段。四,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構成衰退階段。
復甦週期,大消費,證券金融,工程製造等週期性很強的行業,往往表現比較好。
過熱週期,大宗商品,能源,有色等行業常常表現比較好
滯脹週期,消費,醫藥,公共事業等不受週期影響的行業,更容易是資金抱團取暖的重地
投資是選擇得藝術,投資不光選擇行業,也是資產配置和佈局時點的選擇。選對產品,選對時機,自然就成功一半。
-
7 # 餘家寧2
經濟週期對於股市投資者而言,那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宏觀經濟調控這個因素存在,那麼就一定會存在經濟週期性波動,這關乎經濟擴張與經濟收縮的平衡,生產與再生產的交替,對於股市投資者來說,研究經濟週期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但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我們看得不是週期,而是價值。
什麼是價值投資比方說5G的研發與投資,可能有些人前期並不是很看中它,但它卻能給社會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怎麼說它都將會成為主流,那麼這就是被低估了的價值,而作為價值投資者,就應該順水推舟的投資一把,待到股價上漲,而它資產的價值開始下跌,或政府公債已經不再能提供給投資者和其它證券一樣的回報了,遇到這樣的情形時,最受益的方法就是賣掉這些證券,然後把錢轉到另外一個內在價值被低估的投資上,這種看中企業價值的投資叫價值投資,同時也獲得可觀的回報,這跟觀察趨勢和經濟週期的投資不同。
價值投資與經濟週期的關聯性高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價值投資應該是逆經濟週期的,它是會打破現有產業格局而存在,達到各產業領域總體提升,價值投資並不用看重週期經濟的影響,因為價值是時刻存在且在發生的,關鍵看每個人如何看待價值投資,如果你把投機當做價值,那麼它就是價值,那它就與經濟週期有關係,如果你的投資方向是放在現階段能夠實實在在給社會創造價值的領域,那它就與經濟週期並無關聯。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在純炒股投機的市場,經濟週期對個人投資的影響是肯定的,但在經濟週期面前,真正的價值投資才是最具主流的投資方向。
-
8 # 管理是海洋
不要說的那麼玄虛!其實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預測和判斷經濟週期,這需要宏觀經濟學和大資料的能力好資源!
2.順勢而為!估計好趨勢,順勢而為!價值投資順經濟週期去操作,不會大富大貴,起碼會保值增值!
3.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在經濟低點時入手,長期持有,高點出手,這樣會暴利!同時,也風險極大!畢竟,經濟週期的預測更難!微觀層面操作時會有很多不確定性!
總之,看預判和偏好!
-
9 # 宇哥觀商海
價值投資者不研究經濟週期。
那是經濟學家的事!
價值投資者研究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利潤率,現金流,淨資產收益率,股息率,核心資產,品牌價值,行業地位,行業壁壘,產業發展方向等等!
依據上述指標,判斷公司在未來的盈利能力能否穩定且持續。
根據盈利能力判斷股價是否合理,如果低估,即可分批建倉長期持有,否則,繼續等待機會。
回覆列表
既然價值投資,擇機很重要。對於週期來說的話完全可以忽視。如果在週期波動中的話做調整很多時候會被趕下車的!價值投資即使出現週期調整也是為了後期更好的向上所以別管他。管了就不是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