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爾斯泰 阿·托爾斯泰 阿·托爾斯泰(1883—1945)是著名的俄國作家,他出生於薩馬拉一貴族家庭。1901年進入彼得堡工學院,中途退學,投身文學創作。 他早年醉心於象徵派詩歌,1907年出版《抒情集》。在第二部詩集《藍色河流後面》(1911)之後轉向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出版過中篇小說集《伏爾加河左岸》(1911)和長篇小說《跛老爺》(1912)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以戰地記者身份上過前線。期間寫有短篇小說集《山上》(1915)、《水下》(1916)等。 1918年,阿·托爾斯泰出國,僑居巴黎和柏林,寫了自傳體小說《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並開始寫《苦難歷程》第一部《兩妹妹》。1922年他與白俄決裂,次年返回莫斯科。此後,他先後完成了《糧食》(1937)、《伊凡雷帝》(1942—1943)、《苦難的歷程》的後兩部《一九一八年》(1928)和《陰暗的早晨》(1941)、長篇小說《彼得大帝》(1929—1945,未完成)。在衛國戰爭期間,他還寫有政論集《祖國》(1941)、歷史劇《伊凡雷帝》(1942—1943)、短篇小說集《伊凡·蘇達廖夫的故事》(1942—1944)等作品。 《苦難歷程》是阿·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從構思到完成,歷時20載。三部曲的第一部《兩姐妹》側重描寫的是主人公個人的命運,反映的是個人對時代的感受,帶有“家庭生活”小說的特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到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國社會動盪不安,但是作為俄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典型的4個主人公卻都沉緬於個人的愛情而置身於社會鬥爭之外,生活十分空虛。小說第二部《一九一八年》則開始轉向了史詩式的描寫。作者在國內戰爭的巨大歷史畫面上展示人物的命運。在暴風驟雨的年代裡,4個主人公的個人生活都遇到了不幸,但在鬥爭中有的找到了革命的真理,有的仍在進行艱苦的探索。小說最後一部《陰暗的早晨》在同樣廣闊的背景上描寫了1919年前後蘇聯人民抗擊外國干涉者和白匪軍的英勇鬥爭,4個主人公也在經歷了洗煉之後,先後走向了革命。他們在莫斯科重逢,並一起傾聽了列寧關於電氣化計劃的報告。小說預示著“陰暗的早晨”以後將迎來幸福的、Sunny明媚的白天。 小說書名取自俄國古經《聖母的苦難的歷程》,點出了這部史詩的主題:透過卡嘉、達莎和她們所愛的人捷列金和羅欣所經歷的彷徨、苦悶、探索、追求,最後走向革命的苦難歷程,揭示了知識分子只有與蘇維埃俄羅斯相結合才會有出路和幸福的真理,用作者的話來說,他的《苦難的歷程》也就是知識分子“失去了祖國而又重新得到了她”的歷程。小說廣泛地描寫了在舊世界崩潰和新世界誕生這一歷史轉折時期俄羅斯的生活,真實地再現了布林什維克黨領導俄華人民取得的歷史性勝利,並且著重展現了俄國知識分子在大時代的血與火的考驗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小說也是作者本人所經歷的長期而又複雜的精神探索的藝術反映。小說語言樸素,情節生動,心理刻畫細膩,結構具有史詩風範。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鉅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華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鉅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阿·托爾斯泰 阿·托爾斯泰 阿·托爾斯泰(1883—1945)是著名的俄國作家,他出生於薩馬拉一貴族家庭。1901年進入彼得堡工學院,中途退學,投身文學創作。 他早年醉心於象徵派詩歌,1907年出版《抒情集》。在第二部詩集《藍色河流後面》(1911)之後轉向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出版過中篇小說集《伏爾加河左岸》(1911)和長篇小說《跛老爺》(1912)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以戰地記者身份上過前線。期間寫有短篇小說集《山上》(1915)、《水下》(1916)等。 1918年,阿·托爾斯泰出國,僑居巴黎和柏林,寫了自傳體小說《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並開始寫《苦難歷程》第一部《兩妹妹》。1922年他與白俄決裂,次年返回莫斯科。此後,他先後完成了《糧食》(1937)、《伊凡雷帝》(1942—1943)、《苦難的歷程》的後兩部《一九一八年》(1928)和《陰暗的早晨》(1941)、長篇小說《彼得大帝》(1929—1945,未完成)。在衛國戰爭期間,他還寫有政論集《祖國》(1941)、歷史劇《伊凡雷帝》(1942—1943)、短篇小說集《伊凡·蘇達廖夫的故事》(1942—1944)等作品。 《苦難歷程》是阿·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從構思到完成,歷時20載。三部曲的第一部《兩姐妹》側重描寫的是主人公個人的命運,反映的是個人對時代的感受,帶有“家庭生活”小說的特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到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國社會動盪不安,但是作為俄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典型的4個主人公卻都沉緬於個人的愛情而置身於社會鬥爭之外,生活十分空虛。小說第二部《一九一八年》則開始轉向了史詩式的描寫。作者在國內戰爭的巨大歷史畫面上展示人物的命運。在暴風驟雨的年代裡,4個主人公的個人生活都遇到了不幸,但在鬥爭中有的找到了革命的真理,有的仍在進行艱苦的探索。小說最後一部《陰暗的早晨》在同樣廣闊的背景上描寫了1919年前後蘇聯人民抗擊外國干涉者和白匪軍的英勇鬥爭,4個主人公也在經歷了洗煉之後,先後走向了革命。他們在莫斯科重逢,並一起傾聽了列寧關於電氣化計劃的報告。小說預示著“陰暗的早晨”以後將迎來幸福的、Sunny明媚的白天。 小說書名取自俄國古經《聖母的苦難的歷程》,點出了這部史詩的主題:透過卡嘉、達莎和她們所愛的人捷列金和羅欣所經歷的彷徨、苦悶、探索、追求,最後走向革命的苦難歷程,揭示了知識分子只有與蘇維埃俄羅斯相結合才會有出路和幸福的真理,用作者的話來說,他的《苦難的歷程》也就是知識分子“失去了祖國而又重新得到了她”的歷程。小說廣泛地描寫了在舊世界崩潰和新世界誕生這一歷史轉折時期俄羅斯的生活,真實地再現了布林什維克黨領導俄華人民取得的歷史性勝利,並且著重展現了俄國知識分子在大時代的血與火的考驗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小說也是作者本人所經歷的長期而又複雜的精神探索的藝術反映。小說語言樸素,情節生動,心理刻畫細膩,結構具有史詩風範。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鉅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華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鉅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