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下
(1)MP=總產量的增加量Q/勞動的增加量 L
L=TP(L,K)/AP
=29/29=1
(2)MP=TP(L,K)/L
=29/1=29
(3)所以應該就是29
拓展資料
(1)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是指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增加的產量,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假設商品x的生產要素有兩種:A和B ,當B保持不變,增加一單位的生產要素A,可以帶來產量增加1,(比如A是勞力,B是機器裝置)此時的邊際成本是市場上一單位生產要素A的價格。假如增加A帶來的是產量是增加2,則相應的邊際成本是1/2生產要素A的價格。
(2)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簡稱:MP),也稱邊際產品,邊際產量MP是指,增加一個單位的生產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總 產量的增加量。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低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3)在生產技術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在短期中可以把生產要素分為固定生產要素和可變生產要素。當固定生產要素不變而可變生產要素增加時,產量的變動分為三個階段。起初隨著可變生產要素增加,由於固定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邊際產量(即增加的產量)遞增,總產量以遞增的速度增加。然後,隨著固定生產要素接近於充分利用,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引起的產量的增加仍可以是正數,但增長率遞減,這時總產量仍在增加,但速度是遞減的。最後,當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時,可變生產要素的增加反而會使邊際產量小於零,總產量絕對減少。舉個例子說,一個麵包坊有兩個烤爐為固定不變,作為可變生產要素的工人從1個增加到2個時,麵包的邊際產量和總產量都會增加。如果增加到3個工人,1個工人打雜,儘管這個工人增加的產量不如第2個工人(邊際產量遞減),但總產量仍增加了。如果增加第4個工人,麵包坊內擁擠,工人之間發生矛盾,總產量反而減少了。
分析如下
(1)MP=總產量的增加量Q/勞動的增加量 L
L=TP(L,K)/AP
=29/29=1
(2)MP=TP(L,K)/L
=29/1=29
(3)所以應該就是29
拓展資料
(1)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是指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增加的產量,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假設商品x的生產要素有兩種:A和B ,當B保持不變,增加一單位的生產要素A,可以帶來產量增加1,(比如A是勞力,B是機器裝置)此時的邊際成本是市場上一單位生產要素A的價格。假如增加A帶來的是產量是增加2,則相應的邊際成本是1/2生產要素A的價格。
(2)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簡稱:MP),也稱邊際產品,邊際產量MP是指,增加一個單位的生產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總 產量的增加量。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低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3)在生產技術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在短期中可以把生產要素分為固定生產要素和可變生產要素。當固定生產要素不變而可變生產要素增加時,產量的變動分為三個階段。起初隨著可變生產要素增加,由於固定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邊際產量(即增加的產量)遞增,總產量以遞增的速度增加。然後,隨著固定生產要素接近於充分利用,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引起的產量的增加仍可以是正數,但增長率遞減,這時總產量仍在增加,但速度是遞減的。最後,當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時,可變生產要素的增加反而會使邊際產量小於零,總產量絕對減少。舉個例子說,一個麵包坊有兩個烤爐為固定不變,作為可變生產要素的工人從1個增加到2個時,麵包的邊際產量和總產量都會增加。如果增加到3個工人,1個工人打雜,儘管這個工人增加的產量不如第2個工人(邊際產量遞減),但總產量仍增加了。如果增加第4個工人,麵包坊內擁擠,工人之間發生矛盾,總產量反而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