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2

    那要看站在誰的角度了,如果站在武則天的角度那他的做法是對的因為如果他不殺別人別人會殺他 再說了不一定每個人心狠手辣每個人都能當皇帝 那隻能說明武則天有能力 如果站在另一個角度 如果武則天以‘狠’治國他當不好一個皇帝 俗話說 治國乃需仁君 武則天的治國之道總起來說是好的 他繼續發揚李世民的部分治國道路

  • 2 # 穿插游擊隊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看一個方面,草原文化在當時對倫理和性別觀念的影響。

    武則天成功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是她從感業寺回宮,被唐高宗李治封為昭儀。如果沒有這一步,那後面的故事也就無從說起。武則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和李治隔著輩分,這要放在其他朝代可能就會被說成是亂倫,但武則天幸運地生在了唐朝。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曾經說過:“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意思是唐朝和遊牧民族有很深的淵源,所以並不把亂倫太當回事。這裡的遊牧民族指的是鮮卑族。

    西晉滅亡以後,中國北方經歷了一段被稱作“五胡十六國”的歷史時期,就是五個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政權。這五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匈奴、鮮卑、羯族、氐族和羌族。這五個民族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鮮卑族。中國北方經過五胡十六國的長期戰亂,先後出現了北魏、北周這兩個統一北方的王朝,而這兩個王朝都是鮮卑族建立的。隋唐兩代都和北周王朝有著很深的淵源,隋唐的皇室原本都是北周的臣子,還與鮮卑族相互通婚。隋煬帝楊廣的母親和唐高祖李淵的母親,都是鮮卑貴族獨孤信的女兒。所以,隋唐皇室都有鮮卑族的血統,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其實是表兄弟。

    正因如此,隋唐皇室的倫理觀念受到草原文化的深刻影響,和傳統的中原王朝很不一樣。對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而言,兒子繼承父親留下的女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漢朝的王昭君嫁給了匈奴單于,在單于去世以後,她不得不下嫁給單于的兒子,這在漢人女子看來是一種屈辱,但在遊牧民族看來卻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唐代吸收了遊牧民族的倫理觀念,這為武則天回宮參與權力角逐提供了前提條件。

    除了倫理觀念,草原文化還給隋唐時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性別觀念。遊牧民族並沒有漢人儒家社會那樣嚴格分明的男女差別,在遼闊的草原上,並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劃分,女子也可以騎馬打獵,牧馬放羊,和男子一樣生氣勃勃。這種性別觀念滲透進了中原文化,所以唐朝的兩性關係也比其他朝代更平等,更開放。當時的女性比此前和此後都更為強勢,出現了不少“怕老婆”的故事,甚至連皇帝也不能倖免。

    隋文帝楊堅就是個出了名的“妻管嚴”。在他的後宮裡,他只有獨孤皇后這麼一位配偶。有一次楊堅忍不住臨幸了一位姓尉遲的宮女,獨孤皇后知道了,就趁楊堅上朝的時候,下令把這個宮女打死了。楊堅敢怒不敢言,只好賭氣離家出走,最後被大臣們追了回來。你看,楊堅和獨孤皇后的關係,都快趕上今天的一夫一妻制了。更重要的是,獨孤皇后還很有政治才能,楊堅對她幾乎是言聽計從,朝中大臣們就把楊堅和獨孤皇后合起來稱為“二聖”,這個稱號意味著獨孤皇后的政治地位和楊堅已經非常接近了。

    “二聖”這個稱號後來再次出現,就是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李治並不是一位懦弱無能的君主,他很有才幹,開創了“永徽之治”的局面,但他的身體不大好,經常頭暈目眩,視力也嚴重下降,用現代醫學的話說,他可能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後來,李治的身體越來越差,終於到了不能辦公的地步,就只有找一個最信任的人來幫自己處理政務,這個人就是皇后武則天。

    武則天雖然是女子,但接受過很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她長期在李治身邊耳濡目染,對於政治很有心得。於是,武則天就成為李治最重要的助手,甚至在上朝的時候,她也經常坐在李治的身邊,一起議論朝政。於是大臣們就把李治和武則天也稱為“二聖”,這等於承認了武則天擁有和李治相近的政治地位,可以看成是武則天后來獨攬大權的前奏。而且這段經歷,也幫武則天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武則天做皇帝只有15年時間,也就是從公元690年登基到公元705年退位,但在此之前,她已經在政治舞臺中心活躍了35年之久。她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和唐代相對平等的兩性觀念是分不開的。

    公元666年新年到來之際,武則天又向全天下展示了她的政治地位。這一年,李治在泰山進行了封禪大典。“封禪”這兩個字是有講究的,“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封禪儀式透過祭祀天地,一來可以誇耀皇帝的功德,二來可以顯示君權神授,強化皇帝的合法性。

    在以前的封禪儀式中,執行儀式的是皇帝和公卿大臣,但武則天卻提出,天代表陽,地代表陰,所以祭天的儀式應該由皇帝來主持,祭地的儀式應該由皇后來主持。李治同意了武則天的要求,於是在這次封禪大典上出現了這樣的景象:祭天儀式結束以後的第三天,舉行了祭地的儀式。祭地儀式分為初獻、亞獻、終獻三個步驟,李治象徵性地執行了初獻的步驟,武則天隨即登臺主持了亞獻,把祭酒灑入禮器,在雅樂的伴奏下完成了儀式。隨後,又由後宮佳麗和重臣們的妻子來完成了終獻。武則天透過封禪大典,給世人一種印象,自己並不是皇帝的附庸,而是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

    又過了幾年,這種印象又透過稱號上的改變固定了下來。公元674年,李治和武則天的稱號分別改為“天皇”和“天后”,“天后”並不僅僅是皇帝的配偶,她和皇帝一樣,同樣代表上天的意志。傳統中國政治最看重“名號”,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天后”這個名號,成為武則天的重要政治資本。

    在當時,這種平等的性別觀念並不侷限在皇室內部,還影響了整個中國社會。公元653年,也就是武則天剛剛從感業寺回宮的時候,民間出了一位女皇帝。這一年,東南沿海地區發生了一次農民起義,起義軍領袖是個女人,名叫陳碩真,她以太上老君為號召,吸引信徒,發動起義,還自稱皇帝。陳碩真這個女皇,比武則天出現得更早,雖然不被主流史學界承認,但至少說明,當時的男人們並不覺得為女性首領效力是什麼羞恥的事。

    第二部分

    不過,這種性別觀念雖然很重要,但只是為武則天的回宮和掌權提供了前提條件。武則天能夠一步步走上女皇的寶座,還由於她找到了權力的基礎。下面我就為你講講,唐代庶族勢力的崛起,是怎樣把武則天推上女皇寶座的?

    所謂“庶族”,它有一個對立的概念,我們可能更熟悉,就是“士族”。所謂計程車族,就是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本質上是學者、官員和地主的三合一,比如東晉的宰相謝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都是士族的成員。

    士族的勢力在魏晉時期發展到了頂峰,他們壟斷了當官的門路。當時有一句話叫“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就是寒門子弟都當不了大官,大官的職位都被士族佔據了。這裡的“寒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庶族”,就是沒有士族背景的家族。

    士族勢力到了唐朝受到一定的抑制,這主要是因為科舉制度為寒門子弟做官提供了機會,庶族勢力開始走上政治舞臺。但是士族勢力並沒有完全消失,於是士族和庶族勢力之間開始明爭暗鬥,這也為武則天上臺提供了機會。

    唐代前期,有兩股士族勢力最大:第一股叫“山東士族”,就是太行山以東地區計程車族,這批士族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時期形成的,唐太宗時期的重臣房玄齡就出身於山東士族。第二股叫做“關隴貴族”,就是居住在今天陝西關中到甘肅隴西一帶計程車族。關隴貴族源於關隴集團,關隴集團是陳寅恪先生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西魏的宇文泰建立的一個軍事政治集團。隋唐皇室的祖上都是這個集團的成員,所以隋唐兩朝都和這個集團有很深的淵源。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山東士族是舊士族,關隴貴族就是新士族。唐朝皇室原本也屬於關隴貴族。唐太宗在位期間,既提高了關隴貴族的地位,也注意維持和山東士族之間的關係。但在唐太宗去世以後,長孫無忌當政,由於長孫無忌也是關隴貴族的成員,他做事比較極端,專門培養關隴貴族的親信,打擊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員。至於那些庶族出身的官員,就更要統統靠邊站了。所以,唐高宗李治上臺以後,面臨的就是關隴貴族一手遮天的局面。雖然唐朝皇室自己也屬於關隴貴族,但朝堂上關隴貴族一家獨大,缺乏制衡,對皇帝終究是不利的。李治和關隴貴族之間的矛盾,終於在“廢王立武”的事件上爆發了。

    所謂廢王立武,就是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王皇后是李治的原配皇后,她也出身於關隴貴族,是長孫無忌的一顆重要棋子。也許正因為如此,李治和她的感情並不好,加上武則天入宮以後又為李治生了一個兒子,於是李治就想把王皇后廢掉,改立武則天為皇后。這可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武則天的父親叫武士彠,原本是一個木材商人。武則天在長孫無忌看來,就是一個不入流的寒門女子,李治你居然想將她立為皇后,這還得了?

    武則天下決心要扳倒長孫無忌,就開始向其他人尋求幫助。當時朝廷上的山東士族和庶族寒門都對長孫無忌敢怒不敢言,由於山東士族有一定的家族背景,比較看重臉面,所以不肯輕易出來衝鋒陷陣,但庶族寒門卻不一樣,他們沒什麼背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看準了這是個翻身的好機會:要是在武則天身上下注,只要賭贏了,那一定能獲得回報。於是他們就紛紛跳出來表示支援。

    比如當時有一個大臣叫李義府,他就是庶族出身,擔任中書舍人,主要負責詔書的起草。他因為得罪了長孫無忌,正要被貶到地方上去做官。他很著急,就和一個朋友商量對策,朋友對他說,我聽說皇上有意立武昭儀當皇后,你趕緊表態支援,說不定還有救。李義府覺得有道理,於是晚上緊急求見李治,遞上一份表章,請求廢掉王皇后,改立武昭儀為皇后。李治大喜,就讓他官居原職。武則天當上皇后以後,就投桃報李,一步步把李義府提拔到宰相的高位。

    再比如還有個大臣叫許敬宗,他也是庶族出身,看準了這個機會,經常自告奮勇去勸說長孫無忌答應立武則天為後,結果每次都被罵得狗血淋頭,所以武則天對許敬宗特別感激。許敬宗這個人還公然放出話來:一個莊稼漢遇上豐年,多收了幾鬥麥子,還會琢磨著換老婆,天子要換個皇后,那是天子自己的事,大臣們哪有資格去幹涉呢?他說這話就是在鼓勵李治,你想做什麼就做吧,於是李治就堅定了廢王立武的決心。許敬宗後來也一直當到了宰相。

    李義府和許敬宗都是庶族出身,為武則天衝鋒陷陣,才有了後來的地位。武則天也投桃報李,特別注意重用庶族,建立了以庶族官員為核心的政治班底,也就是所謂的“北門學士”。唐高宗李治在位後期,身體越來越差,武則天已經成為實際的掌權者,這時她以組織撰寫《列女傳》等儒家典籍為由,起用了一大批文人學士擔任她的智囊班子。這批人平常經由皇宮北門進入大內,所以被稱為“北門學士”。北門學士基本都是庶族出身,武則天對這些人非常重視。北門學士當中的代表人物比如範履冰、劉禕之這些人,還一直做到了宰相。可以說,武則天能夠掌權,是因為她和庶族官員結成了政治同盟。

    李治去世以後,武則天獨攬大權,並開始削弱唐朝皇室的力量,清除朝中的異己勢力,為後來稱帝做準備。這時,武則天使用了一種非常手段,也就是“酷吏政治”。她起用了周興、來俊臣等一大批酷吏,專門羅織罪名、陷害大臣,以達到清除異己的目的。這時,朝中已經無人敢反對武則天的統治,唐朝皇室也對武則天表示臣服。武則天最後稱帝也就水到渠成了。

    酷吏政治固然是一種恐怖手段,但它同時也是庶族崛起的一種極端形式。周興、來俊臣這些人,都是庶族官員出身,也只有庶族才願意去擔任酷吏,因為士族顧忌到自己家族的名望,是不會去做這些事的。可以說,是庶族官員們將武則天捧上了女皇的寶座。

    武則天和庶族官員之間的聯盟並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策略,還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那就是進一步打擊了士族的特權。庶族官員追求的並不僅僅是官位,還包括和士族同等的政治身份。當時,庶族出身的官員即使做到了宰相,還是會遭到士族的鄙視。前面說到的李義府,他在做到宰相以後,就要求重新修訂《氏族志》。

    所謂《氏族志》,就是當時各大士族家譜的彙編。一個人是不是士族出身,只要翻開《氏族志》查一下就清楚了。武則天當政期間,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她自己的武氏家族並不在《氏族志》裡面,她所依靠的李義府這些大臣也是一樣。這樣在士族們看來,武則天的政治勢力就是一群不入流的庶族集團,顯得很沒有地位。於是李義府等人就提出,重新修訂《氏族志》,把武則天和他們的家族統統放進去。

    這個建議正合武則天的心意。於是在公元659年,武則天授意一群大臣編成了一本新的家譜彙編,取名叫《姓氏錄》,這本書有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不以士族出身,而以官職高低為劃分等級的標準。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列入其中。如果沒有五品以上的官職,哪怕是士族出身,也沒資格列進去。《姓氏錄》頒佈以後,庶族官員們歡呼雀躍,從此對武則天死心塌地,成為支援她做女皇的關鍵力量。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武則天這個人出現得非常及時。在唐高宗的時代,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一家獨大,如果不是武則天率領庶族官員與之對抗,那麼唐朝很可能會走回“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老路。庶族勢力的崛起,是塑造女皇武則天的第二個因素。

    第三部分

    武則天雖然獲得了庶族官員的支援,但要想成為女皇,還缺少一個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思想上的支援。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中國的大部分時間裡,皇帝都是從儒家那裡獲得思想支援的,但這對武則天並不適用。因為儒家思想當中存在非常明顯的男權主義色彩,女人當皇帝,這在儒家看來就叫“牝雞司晨”,就是說母雞早上打鳴,根本就不正常。武則天只好另闢蹊徑。下面我就為你講講,佛教是怎樣為武則天稱帝提供思想支援的?

    在當時,佛教已經傳入中國五百多年,無論是在高層還是在民間,佛教都非常盛行。李世民九歲的時候,眼睛得過病,他的父親李淵就親自前往長安草堂寺祈禱,希望獲得佛祖保佑。記錄隋朝歷史的《隋書》裡面也說,隋煬帝當政期間,全國佛經的數量要比儒家“六經”的數量多上幾十上百倍。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玄奘法師從天竺求法歸來以後,組織翻譯了一大批佛經,佛教的影響力就更大了。

    武則天曾在感業寺出家為尼,或許是這段經歷讓她對佛教產生了認識。到了她開始圖謀稱帝的時候,她敏銳地意識到,佛教是可以利用的思想資源。因為佛教講究“眾生平等”,並沒有儒家那麼強烈的男權主義色彩。

    武則天是怎樣利用佛教的呢?她把自己塑造成了彌勒佛的轉世。武則天當政時期,有一部重要的佛教經典叫做《大雲經》,這部佛經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人說這部佛經早就存在,也有人說這部佛經根本就是武則天授意一批僧人偽造的。但無論如何,《大雲經》這部經典對於武則天登基稱帝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大雲經》裡提到了這麼一個故事:一位菩薩化身成淨光天女,佛祖預言淨光天女將來會成為國王,如果有人膽敢反抗,就將受到懲罰。

    武則天看到這段經文,如獲至寶。她有一位男寵叫薛懷義,公開的身份是一位僧人。薛懷義就投武則天所好,組織僧人編寫了一部《大雲經疏》,就是對《大雲經》的經文做出瞭解釋。《大雲經疏》裡面又作了各種牽強附會的聯絡,說這位淨光天女就是彌勒佛的化身,彌勒佛將要轉世為王,武則天就是彌勒佛的轉世。

    薛懷義等人之所以要強行把《大雲經》裡的淨光天女解釋成彌勒佛,又把武則天說成彌勒佛的轉世,是因為在當時,彌勒佛是最深入人心的佛教形象,尤其在民間有很多百姓家都供奉彌勒佛。武則天被包裝成彌勒佛的轉世,這使她獲得了巨大的威望。終於在公元690年,武則天在佛教的加持下登上了皇位,把國號改為“周”。她的尊號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這裡面的“慈氏”就是彌勒佛。武則天就是以彌勒佛轉世的形象成為女皇的。

    在即位以後,武則天還不忘頒佈一道詔書,宣佈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這一舉動除了吸引佛教對她的支援以外,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唐朝皇帝自稱是老子也就是李耳的後代,奉道教為國教。武則天把佛教抬到道教之上,其實也是在向天下宣示自己已經取代了唐朝的天命,歷史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可以說,沒有佛教就沒有女皇,佛教是塑造女皇武則天的第三個因素,它對武則天的政權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援。

    有趣的是,武則天到了晚年,卻又信起了道教,求仙問藥,追求長生,甚至經常離開宮廷,前往嵩山道觀尋求清靜。這也從側面說明,武則天對於宗教採取的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佛教對於她而言,只是一種政治工具。唐代的思想界出現了儒、釋、道三家並舉的局面,武則天得以在這三家之中從容遊走,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也是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公元705年正月,也就是武則天登基以後的第15個年頭,宰相張柬之聯合羽林軍將領發動政變,包圍了武則天的寢宮長生殿,逼迫她讓位給兒子李顯。已經82歲高齡的女皇沒有反抗,宣佈禪位。同年二月,李顯宣佈恢復唐朝的國號,武則天的周朝就這樣結束了。這一年的十一月,武則天病逝,並被葬在乾陵,和丈夫李治長眠在了一起。

    總結

    武則天的一生經歷極其複雜,後世對她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

    對於她的政治作為,後世的評價以正面為主。在她當政的五十多年裡,社會比較安定,人口顯著增長,經濟較為發達,文化欣欣向榮,對外關係也相當穩定,歷史學家郭沫若稱讚她“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意思是她繼承和發展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又為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但是由於儒家文化的影響,後世對於這位女皇的個人品德,又有很多非議甚至是批判。比如五代時期編纂的《舊唐書》,就把武則天描繪成一個惡毒、淫蕩、工於心計的女人;宋代的歐陽修也在《新唐書》中大發感慨,說世上大多數時候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偶爾也會有例外,像武則天這樣作惡多端還能安享榮華富貴的,就是典型的例外了吧。

    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如此兩極分化,以至於立在武則天陵墓前面的無字碑,也引起了許多爭議。為什麼武則天要留下一塊沒有碑文的墓碑?有人說,這是因為武則天認為蒼白的語言根本不足以描述她生前的功績;有人說,武則天自知罪孽深重,不敢留下碑文;還有人說,武則天料到自己死後會譭譽參半,所以乾脆留下一座無字碑,任後人評說。

    其實,對於無字碑的各種猜測,反映的就是後人對於武則天的不同評價。武則天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對她的任何簡單評價都註定是蒼白無力的,反倒是無字碑上的一片空白,最能描述她的一生。老子說過,“有生於無”,一片空白之中,恰恰包羅永珍。

    武則天一生之中,既推崇佛教,也並不排斥儒家和道教;既重用庶族,也並不對士族趕盡殺絕;既打擊李唐皇室,建立了新的朝代,卻又將兒子立為太子,最終把江山還給了唐朝。在她的身上,存在著無數矛盾,這些矛盾不僅屬於她本人,也屬於她所生活的時代。後人無法用任何標籤去概括她的一生,恰恰是那座空白的無字碑,才是她一生的寫照,也是那個時代的寫照。

    下面總結一下這本書的主要知識點:

    第一,武則天能夠從感業寺回宮,並參與權力角逐,背後的前提條件是草原文化給唐朝帶來了相對寬鬆的倫理和性別觀念。

    第二,武則天能夠戰勝政敵,並一步步走到權力的中心,依靠的權力基礎是庶族出身的官員。

    第三,武則天最終能夠加冕成為獨一無二的女皇,還由於唐代佛教深入人心,為武則天提供了思想支援。武則天把自己塑造成彌勒佛的轉世,在儒家的思想框架之外,找到了另一套支援皇權的思想體系。

    撰稿:卞恆沁

    腦圖:摩西

    轉述:顧一菲

  • 3 # 看不見的角落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歷朝歷代英明的君主在行政過程中大多都是寬嚴相濟,恩威並施地對待手下的臣子。武則天作為歷史上唯一被認可的女皇帝,她的執政風格也是如此。在她統治時期,既重用賢臣輔佐朝政也重用酷吏打擊政敵。國家的各項政策也有賴於她雷厲風行的執政手段和英明果斷的行政策略得到了非常深入地貫徹。對於她殺伐過重,心狠手辣的作風,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看。

    首先,武則天執政時期國家已經基本建設完畢,開始走向了快速發展的過程。國家的核心力量基本上已經被開國功勳貴族集團和傳統世家大族集團所壟斷。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出現權臣獨攬朝綱,悍將擁兵自重。

    兩漢、北魏基本上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而解決這類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進行大換血。西漢文帝透過和平手段將權力從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開國功臣手中收回。宣帝透過誅滅霍氏全族解決了霍光死後的權力爭端。而北魏則因為漢化過重致使君主失去了遊牧民族的勇武果決,最終為權臣高歡、宇文泰裹挾,北魏分裂。武則天只是一介寒門女流,憑藉皇后的特殊身份獲得了權力。可以說她既沒有外部的重臣扶持,也沒有社會上的大族撐腰。所以,她要想撼動李唐皇族的統治只能是採取狠辣手段對付政敵,有時過於殘忍濫殺也廣受後人非議。來俊臣、索元禮等人的粉墨登場,都在武則天的算計之中。他們是武則天的爪牙,卻不是股肱,一旦他們的利用價值喪失,馬上就會被無情的拋棄。

    其次,武則天對於效忠自己的忠臣良將還是恩深義重的。與酷吏不同,武則天時期的許多賢能之臣都得到了善終,比如婁師德、魏元忠,狄仁傑等,雖然一生多有坎坷,但是最後都是生榮死哀。並且,武則天在高宗時期處死了意圖廢黜自己皇后之位的宰相上官儀,但是卻留下了他的孫女上官婉兒的姓名。在上官婉兒成年之後,因為其才華出眾。武則天還授予官職,寵信備至,讓她一直在自己身邊參與機要。可見武則天在是非方面還是非常開明的。以上都說明武則天的狠毒手段不是盲目的,並不是喪失理智的暴虐成性。相反,在武則天時期國家的各項發展得到了穩步的提升。武周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是中國中古時期具有重要地位的關鍵發展階段。

    文:經典守望者

  • 4 # 上官錦

    武則天作為中國官方公佈的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了不起的,而且她在位時應該說功大於過!並沒有阻礙歷史的程序!但是古代帝王大都短命,血雨腥風,爾虞我詐,殺機四伏!當個皇帝如坐針氈,我們思考一下歷史上有名的帝王,秦始皇能夠橫掃六國一統中原實行嚴酷的管理制度,其次他對待親人比如自己同父異母的兩個弟弟因為是他母親和宦官嫪毐媾和所生的他將兩個弟弟殺死,母親幽閉,對待跟過自己的女人也不留半點情意!至死不立後,怕後宮專權!唐太中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都是親兄弟互相殘殺,隋煬帝楊廣弒父這些歷史的點點滴滴都在提醒一個弱女子,特別是武則天在年幼時的遭遇傳說曾被五個哥哥凌辱等!以及在唐朝經過兩代帝王的女人,她的血淚史,她的人生是何其波瀾坎坷,她早就明白了人生的生存法則,以及皇宮裡你死我活的鬥爭法則!如果沒有歷史可以借鑑,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她不會如此殘忍,也不會如此不擇手段!因為是歷史的選擇和必然,如果只是靠美色來取悅帝王和在後宮生存,要嗎就是鬱鬱寡歡一世青燈古佛一世,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要嗎就是如同楊玉環一樣傾國傾城之貌也難逃一死!可她不是,她要活下去,還要活得漂亮!那就必須在古代皇宮這種戒律森嚴,等級嚴明,危險重重,生不由己的地方憑自己的本事活下來,她不是沒有經歷過苦難,她不是沒有經歷過生死一線,她不是沒有經歷過凌辱唾棄…她只不過是把她經歷的用在了別人身上!她從苦難凌辱生死中逃出來了,但是其他人沒有!所以歷史最終選擇了武則天,這就好像我們曾經聽說人類繁衍的故事是一樣的,只有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精子才能衝破層層障礙誕生生命!武則天如果不狠江山不穩!如果不狠也不會有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了!至於功過是非,人品價值觀已經不能影響它的歷史地位了!呵呵!一代女皇,天下無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法等多國改口接受華為後,加拿大也轉變態度,美國會變得“孤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