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吐槽機

    看到這個題目,我差點把一口老血噴在顯示器上,麻煩題主告訴我誰的諡號是立德、立言、立功?要是某王朝把立功之類賜給臣子當諡號,基本那臣子的後世子孫是抬不起頭了,他家祖宗把《諡法》都給破了。那三個立其實是儒家的一種人生追求,而且三立非並列,是有先後順序的。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所以三立又被叫做三不朽,意思是達到這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就可以名傳後世,青史永銘。到了唐朝,大儒孔穎達又對這三不朽進行了條件定義,他認為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這裡和現代理解不同的是立德一項,現代通常認為品質高尚無暇是為立德,但古人對立德要求極其苛刻,他們認為立了普惠天下的大功且萬世垂其法才是立德,比如東漢經學大家服虔認為立德只有兩人,一個是伏羲,一個是神農,大禹這種只能叫立功。若以此為標準的話,縱觀古今,三者全立的一個都沒有,連伏羲和神農都沒有立言。

    後世隨著時間推移,三立的標準逐漸寬泛,也從排列變成了並列。到達三立境界的聖人才多了起來,就不再一一列舉,不然就枯燥無趣了。總之立德、立功、立言是一種人生追求,而並不是諡號。

    號稱文臣最高榮譽的諡號文正,其實應該叫文貞,宋仁宗時期為了避皇帝趙禎的名諱才改為文正的。而且在諡法中“文”字是沒有標準配字的,最早的諡號最高榮譽就是單字文,後來諡號氾濫才開始配字。司馬光的一番論述,才讓文正這個諡號成為文臣之極,他認為文乃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他嘴炮爽完後,把一個本來應該諡號文正的人給坑了,那人叫夏竦,本來也是文武兼資,又一手提拔了范仲淹的名臣。皇帝在聽完司馬光的高論後覺得很有道理,看看夏竦為人似乎不太正,於是把諡號給改成文莊。

    目前諡號文正的人:

    宋朝: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

    元朝: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

    明朝: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

    清朝: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算下來一共26個人,確實是個極其稀有的諡號。可是這些人中耳熟能詳的名字其實不多,名不副實的其實也不少。嚴苛點說,除了范仲淹,其他人都差那麼點意思,即使范仲淹也不是沒有被非難的地方。身後名這東西,總歸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沒法強求。

  • 2 # 融融118

    諡(shi,第四聲)號,指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褒貶善惡的稱號。一般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的概括性評價。

    諡號有上諡、下諡、中諡之分。

    上諡是美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像文、武、昭、宣等。“文”表示具有“經天緯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如漢文帝劉恆,侍母極孝,生活極儉,道德博厚,品德高尚。“武”表示“克定禍亂、威疆敵德”等,漢武帝雄才大略,反擊匈奴,平定邊疆,威名遠揚。抗金名將岳飛的諡號為“武穆”。

    下諡是惡諡,即批評性的諡號,像煬、靈、厲等。“煬”表示“好內遠禮”,隋煬帝好大喜功,四處征戰,“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靈”表示“亂而不損”,漢靈帝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大奸臣秦檜的諡號為“繆醜”,是為惡諡。

    中諡即平諡,沒有什麼褒貶,有的含點同情的意味。像哀、懷、殤、惠、獻等,有點同情的意味,漢殤帝短命夭亡,而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有什麼能力,沒有什麼作為的。晉惠帝就是那個白痴皇帝,有大臣上奏:發生饑荒,百姓沒糧食,餓死的人很多,惠帝問:無糧,何不食肉糜?

    諡號,一般由朝廷給予的,也有私諡。例如,東晉陶淵明死了,他的朋友給他一個諡號為靖節徵士。北宋林逋的私諡是“和靖先生”。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古代文人喜歡追求人生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很多文人或大臣生前忠心耿耿,廉潔奉公,建功立業,品德高尚,堅持節操,死後獲得美諡,滿足了自己的心願。

    例如,魏徵剛正無私,直言犯諫,被諡為“文貞”。范仲淹諡號為“文正”。歐陽修、蘇軾的諡號都為“文忠”。王陽明諡號“文成”。

  • 3 # 棍哥觀史

    諡號確實是古代文武官員追求的最高榮譽,在諡號的類別上一般認為是“上諡”、“平諡”、“下諡”,但一般是代表對個人一生功績的評價,並非“下諡”就是貶義。

    《逸周書·諡法解》記載: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東晉時期 ,“文”這個字沒有與別的字搭配在一起,如張昭、司馬昭、宇文泰等人,都單諡一個“文”字,惟獨王導一人諡文獻。

    唐朝時期,魏徵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諡為“文貞”的名臣,隨後被諡為文貞的還有陸象先、宋璟、張說。

    北宋初期,李昉、王旦等開國名臣也都被諡為文貞。在宋仁宗趙禎時期,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文貞改為文正,這才有了文正的諡號,隨後范仲淹、司馬光、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人獲此殊榮。

    元朝諡為文正的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

    明朝諡為文正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其中大學士李東陽在臨終之際,楊一清前來看望,李東陽表示只擔心死後的諡號,楊一清安慰其死後會追文正的諡號。病重的李東陽竟拖著病軀向楊一清磕頭感謝,這也表明了文正的諡號對於文臣心中的重要地位。

    清朝諡為文正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人。

  • 4 # 聾王異史

    諡號是對一個人終生成就的評價,是政府最高榮譽獎,符合中國傳統的光宗耀祖理念,因此誰都想要一個好的諡號。

    我們看電影時,經常有這樣的橋段,公子看到一個美女,驚呼:正啊。古代文人也想讓人看到作品後驚呼:正啊!於是乎“文正”是文人,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諡號。

    “文正”真正的含義不只是文字寫得好,而且行的端,做的正, 加之有突出成就,才對得起這個諡號。

    比如我們中學時就熟悉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不但是北宋文學家,而且是政治家、為政清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千古絕唱。

    耳熟能詳的曾文正公,曾國藩,清代著名政治家,晚晴四大名臣之首,也是文學家,著有《冰鑑》,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

    因此“文正”不但是文章好,為人正直,還有較高的政治影響力和成就。

    誰不想留這麼好的稱呼呢!

  • 5 # 尋根拜祖

    這個問題把我整懵了,立德、立言、立功是諡號嗎?這似乎是華人評定聖人的三大標準吧?

    什麼叫諡號?

    諡號始於西周,是對去世的人(包括皇帝、諸侯、重要的大臣、地位崇高的人)一生的綜合評價,評價分褒、貶和同情三類,也就是所謂的上諡(也叫美諡)、下諡(也叫惡諡)和平諡。

    諡號最早只針對帝王和諸侯,後來“下沉”到對士大夫和學家,這種諡法也叫“私諡”,即非官方的諡號。

    請注意,帝王除了諡號還有廟號,兩者不是一回事,不細說。

    文人諡號的分類

    諡號有嚴格的規定,所用的字不能隨便起,必須從諡號字譜裡選擇,每一個諡號都有固定的意義解釋。

    古代大臣的諡號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文”字頭的,針對文臣,如文正、文貞、文忠等;第二類是“武”字頭的,針對武將,如武寧、武毅、武穆等;第三類是“忠”字頭的,如忠烈、忠獻等。

    文人諡號最高等級就是“文正”,其下依次是文貞、文成、文忠、文獻......“文正”諡號始於北宋,在此之前最高等級是“文貞”,因為宋仁宗名字叫趙禎,為避諱“禎”,就將“貞”改為“正”。

    “文正”諡號非常難得,成為歷代文人一生追求的目標,歷代獲得文正諡號的人統計如下:

    唐朝4人: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唐朝沒有文正諡號,此四人諡號“文貞”);

    宋朝9人: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

    元朝5人: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

    明朝4人: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

    清朝8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三不朽”聖人標準

    中國古人崇尚“聖人”,並且給聖人設定了三個標準,即“立德、立言、立功”。《左傳》稱之為人生的三不朽。唐朝學者對它的解釋是:

    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按照這個標準,有人認為中國幾千年封建史,只有兩個半聖人:孔子、王陽明、曾國潘(半個)!曾國潘只能算半個,大概覺得他在“立言”上稍稍遜色了一點。

  • 6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在中國歷史上,自唐代以後文人做官,還想清史留名,夢想能得到一個諡號,文正,所以歷史上作為統治的皇帝是不會輕易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夠得到這個諡號的人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榜樣指路明燈,如范仲淹,曾國藩。在北宋時李昉,王旦被諡為文貞,到了宋仁宗因其叫趙禎,同音不同字,但是為了避諱,文貞改為文正,司馬光提出,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文人道德的極至,所以文正從此以後是人臣極美的諡號,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九名,元朝得文正諡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明朝得到文正諡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絕燕王朱棣稱皇帝位詔書而被誅殺,福王時追諡文正,關於大清二百多年被滿清奴役漢民族得文正世人一直非議不休,得文正諡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人,只有歸順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象呂留良其文也是歪的,乾隆為收買漢民族文人,湯斌諡文正,以達到收買漢民族人心,達到其政治目的,人中雖賢,馴靜奴隸,湯斌死後墓誌銘由其鄉人田蘭芳書寫,由此可見湯斌是因為政治需要被刻意提高的,大清搞文字獄最為慘烈,被殺文人不計其數,其漢民族文人更是喪失民族氣節,為虎作倀,甘當滿清鷹犬,甘作滿清漢奸走狗,這些文臣武將幫助滿清屠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曾國藩以理學治國,治軍,滿口的仁義禮智信,滿口的仁義道德,對待老百姓膽敢造反,主張亂世要用重典,曾國藩估息縱容他弟弟曾國荃屠城南京,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鮮血染紅了曾國藩的雙眼頂戴花翊,曾國荃勸他起兵造反,恢復漢民族統治,曾國藩為了清史留名他不敢起兵造反推翻滿清統治,驅除韃靼,恢復中華的膽量和勇氣,有得只是屠城漢民族的千古罪人,有幾人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文人,有的只是為了自己榮華富貴,光宗耀祖,清史留名。

  • 7 # 東方評史

    歷史上的諡號應該是始於周代,在周代以前應該是沒有諡號這個封號的。

    諡號,一般是對一個死去的人特別是國君的一種評價,根據其生前的功績或者是失誤的一種肯定和否定!

    在宋代之前,諡號一般是追封給已故去的君主的,然而自宋代開始有著名的文人去世之後也開始實行追封。

    如果是文官傑出的人物,諡號最高是以“文”字開頭,而武官有傑出的人物的話,諡號是以“武”字開頭,比如在岳飛得到平反之後,被追封為嶽武穆。

    文官的諡號是以“文”字開頭,文字的後面的第二字按照級別的高低,分別為正、忠、恭、成、端、恪、襄、順。

    武官的諡號在“武”之後的第二個字分別是忠、勇、穆、剛、德、烈、恭、壯。

    如此看來岳飛的武穆諡號應該是第三個等級。

    在宋代被追封的文人有很多,比如范仲淹—范文正公,歐陽修—歐陽文公,排第二位,王安石—王文公,司馬光—司馬文忠公,蘇軾—蘇文定公,蘇轍—蘇文正等。

    元朝雖為遊牧民族但也有這方面的追封,得到“文正”諡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才、劉秉忠、許衡、廉希賢等。

    明朝有李東陽—李文正公,張居正—張文忠公,于謙—於忠肅公,王守仁—王文成伯,楊一清—楊文襄公等。

    在清朝最著名的文正公當屬曾國藩最為有名,除他之外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墉、杜守田、李鴻藻、孫家鼐等,這八個人是大清王朝267年裡在諡號上達到“文正”級別的人。

    其中的劉統勳是著名宰相劉羅鍋劉墉的父親,孫家鼐則是狀元出身,既是一代帝師、又是京師大學堂的創辦者,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位“文政公”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了解的還有太多太多,不僅逝去的歷代君主有一個適合他的諡號,而且文人經過自身的努力,也可以得到他夢寐以求的名節,這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 8 # 客家小火

    諡號,是古人對其生前事蹟而所立的稱號,帝王由官員議上,臣子由朝廷賜予。

    具體有哪些人有諡號,我回頭再告訴你。

  • 9 # 通訊行業討口飯吃的

    諡(shi)號是古代君臣死後才有的,一般概括了其人品,功績,皇帝的諡號一般很長,臣子的諡號一般兩字,例如:文正,文襄,忠肅,忠烈等。其中“文正”是最高的,得過的人不多,但各朝都有,例范仲淹,範文正;曾國藩,曾文正;諡號也代表一個人的官方評價,例左宗棠,諡號文襄,于謙,諡號忠肅,李如松,諡號,忠烈。

  • 10 # 暮雨夜行歸何處

    曾國藩曾文正,立言立德,破太平天國立功。

    這個應該算吧。

    然後像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北宋精忠報國岳飛、明代王陽明等等,很多,恕我見識淺薄,一時間只能想到這幾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大腦是如何記憶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