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百事通

    明天就是端午假小長假了,端午節怎麼能沒有粽子這個主角呢?記得小的時候由於物質不像現在這麼豐富,所以對於每個傳統節日都很期待,端午節就更加期待了,早晨繫上五色線帶上香包和爸爸一起上山採艾草,回到家裡吃奶奶包的香香糯糯的粽子(奶奶有個習慣,會把粽葉提前煮一下,我們家都是提一天就粽香滿屋,小時候覺得奶奶這個舉動就是在勾引我們的小饞蟲。)。

    當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在家在家動手包粽子的越來越少,去商場買粽子的越來越多,那麼商場冰櫃中五花八門的粽子是不是人人都能吃呢?

    我們先來看看肉粽:高蛋白高脂肪,口感絕對沒的說,那叫一個香!但是由於脂肪含量高,高血脂病人就要避免食用。

    甜粽:說到甜,往往大家就會想到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粽,其實呢,包粽子的糯米本身血糖生成指數就高,是糖尿病人應該避免食用的,所以說無論無糖還是有糖的粽子糖尿病人都應該避免食用。

    粽子不宜消化,所以說有胃腸疾病的人無論是什麼粽子都不建議多食!

    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能吃高脂肪高蛋白的肉粽和蛋黃粽!

    提示:粽子應該趁熱吃;吃粽子要注意搭配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吃肉粽後可以適量喝茶解膩;老人和孩子吃粽子要注意防噎;

    (作者 周豔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階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執行秘書長/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

  • 2 # 廚衛收納小能手

    簡而言之,粽子不適合以下幾類人食用:

    1、胃腸消化能力較弱的人群不適宜過多食用粽子

    比如身體發育還沒完成的兒童、身體器官功能下降的老人。如果一次食用過多的粽子,他們的胃腸的消化能力會無法負擔,輕則產生胃不舒服、噁心等症狀,重則可能會導致腹瀉、嘔吐。並且,粽子本身營養價值並不是很豐富,北方粽子會蘸糖食用,南方以肉粽子為主,這兩種粽子都含有過多的糖分、熱量和脂肪,對於兒童和老人的營養攝入標準來說,粽子也並不是一個很適合他們的食物;

    2、糖尿病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確定是否可以食用粽子,特別是對於北方蘸糖的粽子來說;

    3、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不能食用粽子,粽子不易消化,會導致加重其病症;

    4、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宜過多食用粽子,因為如上所述,粽子糖分、熱量、脂肪都比較高,過多食用粽子,對這三類人群的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 3 # 營養老爸說營養

    我在醫院工作了26年時間,主要是做營養相關的工作,可以負責的告訴大家,粽子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吃的,下面幾類人一定要注意!

    1️⃣高血糖的人

    粽子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所以如果您的血糖過高,那就一定要慎重。粽子中的糯米與大米一樣屬於精白米,即使用了膳食纖維多一點的大黃米包粽子,也會因為與普通糯米一樣富含支鏈澱粉而更好消化。支鏈澱粉因為可以有更多的酶參與其消化分解,所以消化會更快。(這一點很多人有誤區)而且,純糯米的粽子因為支鏈澱粉含量高,所以放涼之後也不容易產生澱粉老化,這就是涼饅頭口感差,而涼的粽子口感依舊的原因。支鏈澱粉豐富的食物一般都比較粘糯,比如糯米和黃米,或者血糯米和黏玉米,又如年糕和粽子。血糖高的人想吃粽子,建議吃雜糧雜豆更多的五穀粽子,這樣的粽子升糖指數偏低一些,飽腹感也更好。

    2️⃣高血脂和肥胖的人

    粽子裡面的米因為支鏈澱粉含量高,熱量也高。其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會很快以血糖的形式釋放出來,而這些熱量如果消耗不了的話,就會轉化成甘油三酯被儲存,會加重脂肪肝和肥胖。

    3️⃣胃潰瘍、消化不良的人

    粽子中的糯米雖然是支鏈澱粉含量更高些而容易消化,但粘糯的粽子也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對胃潰瘍的人會產生不適感。有些粽子中還含有很多肥膩的鹹肉、蛋黃、板栗、蓮子和紅棗;有的低質量粽子中摻了普通大米,所以這種粽子放涼後容易澱粉老化而影響消化,所以胃潰瘍和消化不良的人吃了會更不舒服,所以一定要慎重,一不能多吃、二不能涼吃。

    最後告訴大家,粽子是營養比較單一的食物,畢竟是一種穀類主食,所以吃的時候需要少吃點高脂肪的肉,但可以搭配豆製品和蔬菜、菌藻類食物,這樣才谷豆氨基酸平衡,營養也會更全面。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在此像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於仁文 三甲醫院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營養學部家庭膳食營養學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學會營養食品分會委員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 4 # 王思露營養師

    每逢端午節,有一種美食是肯定要吃的,毋容置疑,它就是“粽子”,粽子,其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糯米,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一種民俗習慣;糯糯的口感,甜甜的味道,紅白相間,大棗與糯米的完美結合,所有人都愛吃粽子,但是關於粽子的一些問題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吃粽子,您應該瞭解以下這些知識。

    無論是誰,粽子雖好吃,但是必須限量:

    粽子食用糯米制作的,吃進身體當中很難消化,吃的太多很容易導致腹脹情況的發生,對於所有的人都要少吃,而且食用粽子之時請您適量搭配蔬菜、水果食用,這樣可以較好的幫助腸道代謝,促進蠕動。

    空腹以及睡覺之前不建議食用粽子:

    日常生活中,應儘量避免空腹食用粽子,糯米空腹食用很容易反酸,胃酸分泌越多,很容易對腸胃造成危害;另外,粽子本身粘度較高,吃了之後不容易消化,而且營養素較為單一,睡前建議不要食用粽子。

    粽子,放置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請拒絕食用:

    端午節前後天氣炎熱,溫度較高,粽子存放幾天很容易出現變質的情況,建議儲存的粽子在4天之內一定要吃完,而且粽子在食用之前一定要加熱完全;如果買之前就知道要儲存很長時間,請您儘量買真空包裝的粽子。

    哪些人不建議吃粽子?

    心血管疾病患者:粽子的最主要原料就是糯米,對於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食用之後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從而會影響血液迴圈,從而會加重心臟的負荷,對於心腦血管有著很不良的作用。

    存在胃腸道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

    粽子在蒸熟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種黏性物質,吃了之後很容易增加消化負擔,對於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少吃甚至不吃。

    糖尿病患者:

    除了糯米是其中的原因,另外粽子當中一般含有紅棗、豆沙等餡料物質,這些物質通常還會加入精製糖進行攪拌加工,對於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並不靠譜,所以要注意。

    過敏人群:

    對於粽子或者其材料物質過敏的人群,儘量避免食用粽子。

    粽子,健康吃,靠譜吃,祝您端午佳節安康幸福。

  • 5 # 小小巧媽

    吃粽子是端午節特有的傳統習俗。粽子都是用糯米搭配不同的餡料做成的。軟糯清香,餡料豐富的粽子確實是好吃,但不是人人都能吃粽子。在你吃粽子之前先看一下你是否能吃粽子,或者適合吃哪一種粽子。

    1,肉粽中的飽和脂肪含量極高,因而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的人不宜食用。如果想吃可以選擇清淡的素粽子,還不能一次食用太多。

    2,鹼水粽,甜粽含糖量較高,因為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而且糯米粽難消化,建議糖尿病患者都不要吃為好。

    3,粽子都是用糯米做的,糯米粘性大,在體內消化極慢。因此腸胃虛弱者,消化不良最好少吃吃或不要吃粽子,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腹漲,腹痛。

    4,老人,小孩消化功能都不是很強,建議少吃或不要吃粽子,以免導致積食,脹氣。

  • 6 # 廚徒順子

    主料:

    粽葉2片;

    輔料:

    糯米(醬油)若干,大肉若干,糯米若干,蜜棗若干,扎線一捆;

    配方:

    1.準備好糯米,肉,蜜棗,粽葉。前一晚要用醬油拌好糯米,浸泡刷洗乾淨幹粽葉,切好肉浸入醬油中。蜜棗粽的糯米是不用加醬油;

    2.取一片粽葉,對摺成漏斗狀中間向下(一半在上,一半在下),不能有縫隙;

    3.填入少量的糯米,攤平;

    4.放入兩顆蜜棗。買的是超市的大蜜棗,中間有核;

    5.覆蓋一層糯米在蜜棗上,不要太滿,不然會難合起來。

    6.將粽葉蓋過內餡,按緊,如果粽葉太短,此時可另拿一片小粽葉對摺,覆蓋在包餡的粽葉上。見下圖;

    7.如圖就是。按住加蓋的粽葉用下面一隻手,握緊。

    8.到上面那個步驟,其實已經出現三個角了,第四個角最難包,握緊上片粽葉下面的手,將上片粽葉向下折用右手,折出一個不漏的小角。用左手握住,右手去拿線。這步需要多加練習才會好看~

    9.左手一個手指扣住線的一端,右手開始繞線,每行繞3-4下,要繞緊一點,繞至2/3處打結換一頭繼續繞,見下圖;

    10.繞緊後打結~粽子最重要就是要包得緊實,手要用勁捏緊,扎繩也要紮緊。

    11.大肉粽也一樣,肉最好是一塊肥一塊瘦肉;

    12.成品!

    13.煮熟的粽子香味四溢啊~而且看得出來很緊實~

  • 7 # 小河磨

    這一定是腸胃不好的人不宜吃粽子,因為粽子屬於糯米粘性很強的食物,腸胃不好的人不易消化,也不是不能吃,儘量少吃,吃完最好多散步進行消化,不單單是粽子,腸胃不好的人需要忌口很多食物,為了自己的健康,能忍的儘量就少吃,如米線,黏糕等粘糯米制品,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腸胃不好的人也都要少吃,還有涼性食物也會刺激腸胃,再就是喝酒,也儘量控制一下,為了自己的健康,多學會養生,如多喝茶,多吃清淡食物,多喝一些營養煲湯,很多人有時候把養生與保健混淆,覺得吃保健品就是養生,那就錯了,營養來源於食材,並不是所謂提煉的營養藥丸,記住,是藥三分毒,儘量少使食用.

    以上是個人意見,如有不對地方,請多諒解!

  • 8 # 糖人健康網

    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各種美味粽子大量上市,很多人愛吃粽子,甜鹹粽子各有所愛,但粽子還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

    這4類人不宜吃粽子

    1.糖尿病患者,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糯米的澱粉結構和普通大米不一樣,更易轉化為血糖。再加上很多豆沙粽、蜜棗粽含糖量很高,有的粽子還要蘸糖吃,其升糖能力可想而知。

    2.胃腸道病患者,粽子黏性較強,不容易消化,尤其是冷粽子,腸胃不好的人最好別吃。

    3.心血管病患者,肉粽、蛋黃粽等油脂含量較高,多食會影響血脂控制,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心臟病和三高患者要少吃。

    4.老年人和幼童,兩者的腸胃功能不好,多吃粽子會加重消化負擔,導致腹脹。

    粽子搭配3種食物,減輕消化負擔

    1.淡茶水,吃粽子時搭配淡茶水,如普洱茶、山楂茶,能夠緩解粽子的油膩感。

    2.水果,如蘋果、桃子、西紅柿等,水果能夠平衡肉粽裡的油脂,營養又爽口。

    3.蔬菜,如涼拌黃瓜、涼拌海帶、涼拌木耳等,不僅能夠提高飽腹感,還能夠幫助消化。

    營養師提醒:腸胃不好的人不宜空腹吃粽子哦,放在下兩餐吃更好,吃熱粽子更好消化。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夠幫到朋友們,更多健康飲食問題我們在後期繼續分享!

  • 9 # 蔥油餅不帶蔥

    在端午佳節裡,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重頭大戲之一。專家表示,粽子的營養是以熱量為主,其次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膳食纖維。對於正常人一天所需的營養來說,粽子的熱量偏高,膳食纖維不足,需少吃為宜!那麼,我們該如何健康地吃上美味的粽子呢?

    哪些人群不適合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

    某些粽子含有肉、蛋黃、紅棗、海鮮等,這類粽子屬於高脂肪、高蛋白、高膽固醇的食品。患有心血管病的人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響血液迴圈,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建議此類人群選擇少油、少肉、少鹽的粽子,量不宜多,吃時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注:避免含水分多的寒性瓜果類)。

    2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進食粽子後,糯米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

    建議此類人群選擇非糯米粽子,以粗糧、雜糧、薯類為主料的粽子,儘量少吃,吃時搭配蔬菜水果,細嚼慢嚥,便於消化。

    3糖尿病患者

    粽子裡的糯米血糖指數是87,血糖不穩定的人吃了易導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紅棗、豆沙則含糖量更高,對於糖尿病病人而言,應少食或禁食。

    建議此類人群選擇什錦水果粽子,或者含有粗糧、薯類、少油、少鹽的粽子,吃時搭配蔬菜一起食用,以平衡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

    4痛風病患者

    某些粽子成分有魷魚、乾貝、鮑魚等海鮮類食材,這類粽子屬於高嘌呤的食品,痛風患者應避免食用。

    建議此類人群選用不含海鮮、魚、肉類的粽子,同時要多喝水,使尿液得以稀釋,促進尿酸的排出。

    5老人和小孩

    粽子含有許多糯米,粘性大,老人和兒童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弱,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建議此類人群選擇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少油、少肉的粽子,吃時可搭配一杯紅茶或薑糖水,既可暖胃,又可解膩。

  • 10 # 康愛多網上藥店

    今天六月7號便是端午節了,對於端午節,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度過的:“看賽龍舟、綁彩繩、灑雄黃酒……”還有就是吃粽子、吃粽子跟吃粽子。這粽子雖各地的餡料不相同,但美味總是相近的,一不留神就容易貪嘴,一吃好幾個。

    那麼,要如何健康地吃粽子、吃粽子又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端午吃粽子,注意避免3個誤區

    1. 一天連吃好幾個

    粽子分甜粽子和鹹粽子,前者高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後者高脂肪、高蛋白、高鹽。還有就是高熱量,這些對於患有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而言,都是需要避而不及的。但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建議要少吃,正常人最好一天控制在1~3個之間,且勿連續吃,最好間隔開一段時間再吃,方便消化。若是以上提及的患病人群,尤其是肥胖症患者最好每天吃粽子不要超過一個!

    2. 蘸醬有講究

    有些人吃粽子也愛蘸醬,甜醬、醬油等,不要低估這些蘸料的熱量,吃太多會使你攝入過量的糖分和鈉,引發肥胖和代謝異常。並且過多的糖分攝入,會讓人煩躁、情緒易激動。所以,蘸醬粽子雖好吃,可要控制哦!

    3. 忽略粽子的熱量

    事實上,幾乎隨便一個250克的粽子,其熱量都是大於500卡的。都是那麼,控制熱量的話,康康建議可以選用五穀雜糧來替代部分的糯米。比如紫米、燕麥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除了能幫助消化和抑制食慾,有一定的瘦身效果以外,還很美味。

    如果想吃肉粽,那就儘量挑選雞肉等低脂肉類來代替豬肉,減少脂肪的攝入。

    想要更安心地吃粽子嗎?看這4點

    1. 晚上不吃粽子

    粽子不易消化,如果選擇在晚上進食的話,會導致攝入過多的能量,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甚至影響睡眠。另外,能量攝入過多卻不能消耗也會容易轉化成脂肪,對瘦身事業不利。

    2. 食用粽子前先喝湯

    這個原理跟日常我們進食前先喝湯是一樣的,飯前一碗湯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腹感,從而減少正餐時的熱量攝入哦!

    3. 飯後喝杯茶

    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攝入過多也相當於攝入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在食用完之後喝一杯綠茶,可以促進代謝,清理腸道,預防發胖。另外,若粽中含有較多油脂則可以選擇普洱茶來幫助消除油膩。

    4. 適量運動助消化

    像飯後慢走一樣,利用運動把吃進去的熱量逐漸消耗掉,也有利於預防肥胖症。建議是飯後半小時左右進行快步走、慢跑、有氧操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地價七萬以內的汽車有哪些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