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暢鐘有言
-
2 # 無量光佛剎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意思就是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做事勤勞敏捷,說話小心謹慎,要多親近有道德的人以匡正自己,如此便可說得上是好學了。
現代社會,物質是生活質量的保證,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在當今這個物質極為豐富的社會,我們在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的精神追求留下一定的空間。
孔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我們做事要勤勤懇懇、腳踏實地,而言語的表達則要謹言慎行!說話時要講原則,不可誇大其詞、混淆是非,只求讓聽的人高興,或者為自身的私利打算。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多親近有德行的人,遠離沒有德操的小人,這樣就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如此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言行舉止,就如同打磨玉器一樣,終有一天必能成器。
-
3 # 思思思行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全文如下: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一般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君子,吃飯不求吃飽,居住不求安穩,……”。乍一看,感覺君子高大上——吃不飽居不安還追求這追求那的。但仔細回味之後,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是君子,還是傻子?
吃飽,穿暖,安居,是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君子精神富足,難道就超脫物質需求了嗎?非也!
其實,孔夫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君子,飲食只求吃飽,居住只求安穩。言外之意,飲食不追求山珍海味,居住不追求雕樑繡柱,只滿足最低的生活需求就好。
因此,原文正確的理解應當如下:
食無求飽:食,除了“飽”,別無所求。
居無求安:居,除了“安”,別無所求。
-
4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評述】好學不好學就在於是否能學以致用,不然天天空談致良知,卻無法正確面對自己所遇知之事,談何好學!。“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就是這個意思。人之所學就是為了經世濟用,不是拿來說的,是用來處理事情的。就好比當我們面對怪力亂神時,我們就要學會“子不語怪力亂神。”不要人云亦云。在好比面對“中人以下”就不要試圖改變其想法,而應該“中人以下,不可語上。”因為中人一下,不管你怎麼說,結果都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做了也是徒勞無功。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就是針對特定事物而產生的正確的做法的。
所以看一個好不好學,看的是他是否在按道行事,是否能夠讓所遇的事物與道合二為一。
-
5 # 關東俠客
孔子名兵,字仲尼是春秋時期魯華人,孔是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孔子開創私學相傳他有三千學生,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號稱"七十二賢"。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已的政治主張,晚年回到魯國著書立說。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把他的言行編籍成書叫巜論語》,其中《論語.恕已》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思而慎於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用現代語言解釋就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不追求飲食的富足,居住條件的安逸,努力思考,謹慎做事,向品德好的人學習究正自己的過失,這樣就可以學好了。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要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做一個品行合人,性趣高尚的人。
-
6 # 假裝外行看門道
我們在讀《論語》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完整的句子掰斷了來理解,只有那些居心叵測的人這麼幹。這句話的全句是: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我們子安來看看古人是怎麼解釋的: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餘也。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是非,則可謂好學矣。凡有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翻譯一下:
不求安飽,志有在而不暇及也:這個意思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空想這些事
慎於事者,勉其所不足:就是努力學習,補充自己的不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充電。
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餘也:就是不把話說絕了。
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是非:常常不敢自以為是,必定學習別人的長處,以補自己的不足。
則謂好學矣:則能不斷的長進,逐步走向成功。
凡有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所共由者也:凡是有追求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沒有人能例外!
這裡還有幾層意思:
1、君子不為五斗米折腰。孔子去見國王,進門之前做拜,這是禮儀,應該的。但國王不幹,非要進門再拜,這是國王驕慢,不符合禮儀,儘管大家都這樣,但我不幹,給我再大的官我都不當!
2、 人不能只滿足於現狀。這個不用多解釋了吧!
3、人這一輩子,兩隻眼睛別死盯著碗裡的那二兩米飯,把頭抬起來,看路!這是我奶奶訓斥我的話!自己去領會吧!
-
7 # 淡漠千里1
餘常謂:孔、老本一家,春秋以降唯此二人是真道士、純儒者!懂老子必然懂孔子,反之,懂孔子也必然懂老子。凡是將儒、道對立兩分的人,凡是褒老貶孔或楊孔斥老的人,統統都是既不懂孔子,也不懂老子的鄉愿。
老子曰:“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孔子曰:“君子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諸君仔細看看、反覆品品,兩者可有半點不同!!!
-
8 # 好玩的國學
如何理解孔子說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涉及到君子應該追求什麼的問題!
孔子及其創造的儒家學派,在本質上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學問,他就是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正確的做事和做人。所以,儒家學說其實就是一種人生觀。而所謂的人生觀,就是我們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方式,我們要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過一種有價值的生活。
敲黑板劃重點。所謂一段有價值的人生,就在於人生如何才能有價值。孔子是主張對人生要有貢獻的,是要求我們能提升道德境界的,這樣的人生才是價值的人生,而只追求活著,追求錦衣玉食,追求天天衣著光鮮,吃香的喝辣的,孔子認為這樣的人生沒有價值,孔子也不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因為這個層次是比較低的。
孔子為什麼喜歡顏回,把他看成是君子,看成是學生中的典範,就是顏回對生活,保持了一種最低的慾望和需求。你看顏回穿的很破爛,住在貧民窟中,一簞食一瓢飲,生活很清苦,但是顏回不改志向,只是追求仁義大道。
而孔子自己也說,哪怕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物質的追求,只是在不重要的位置,真正重要的是追求仁義道德,追求君子的人格。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圖奢糜,居住不貪圖安逸,在做事時機敏而且在說話時謹慎,靠近道德規範就使自身正派了——可以稱得上是喜好學習的人。”
那麼,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孔子還認為,我們不能只追求活著,還要有更為高尚的東西,那麼,孔子不喜歡人們追求簡單的活著,他到底想讓人們追求什麼呢?換句話,孔子的君子的人格理想,到底都有哪些高於生活慾望的追求的呢?
第一,君子要追求義,而不是利。孔子說,君子喻於義 小人喻於利。君子通曉的是道義,小人關心的是利益。義就是應該去做的事情。你見了應該去做的,你就應該馬上去做,而不是看見財富就去追逐。
第二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說話要謹慎小心,而行動要勤奮敏捷。君子要少說話多做事。倡導一種埋頭苦幹的精神。
第三,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君子凡事都嚴格要求自己,小人遇事常苛責別人。這就是儒家強調的自省精神。這一點在孟子的思想中,表現的極為明顯。孟子認為,反求諸己。君子凡事向內求,反躬自省,常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把一切順逆成敗都當做磨練、修身的素材,不怨天不尤人,不推卸責任,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而小人遇事時,首先向外求,在外物或他人身上找原因,常把成功歸功於自己,把失敗的原因怪罪於別人,怨天尤人,抱怨責備他人,找藉口推卸責任或嫁禍於人。
第四,君子謀道不謀食 憂道不憂貧。這就是題主所提的問題的另外一個答案了。君子真正要追求的是大道,而不是簡單的活著。 君子謀求大道而不謀求衣食俸祿,君子憂愁正道能否通行而不憂慮自己是否貧窮。
君子是“志於道”的人,是有信仰、有理想和目標、胸懷家國天下的人,他不以追求財色名利和個人的成功為人生目標。按照孟子的觀點,人與禽獸君的區別就是道德和思想,真正的君子和大丈夫,他們不在意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君子不為個人的物質條件而擔憂,他擔心的是國家人民的命運能否改善,自己的責任使命是否盡到,自己的道德人格是否完善提升。而小人則正好相反。
-
9 # 擺渡天堂
理解孔子的話首先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境界,這個問題的核心有兩個方面:什麼是君子?為什麼無求?
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變成君子,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為什麼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是我們平常人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因"求"而生各種不良行為習慣、情緒,這些習慣、情緒是誘發人性惡的原因,是人痛苦的根源。
孔子說: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的工藝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取媚大眾獲得名聲和財富。看《大學》行事的方法,先知止、後定、後靜、後安、後慮、後得。首先要思考事物的本末,生的總要死去,生死便是本末,知道在哪裡結束,應對方法就不會偏離實際,這是如何去做的定,此時內心就是不惑的,是不會胡思亂想的,因而靜,安是安心做事、專心做事,事做完了立即回過頭來思考有沒有沒做到位的,查漏補缺,最後才是得,這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關係,上一環做到完滿無惑,自然引發下一環,而不是邊做邊想。
這裡有一個細節,就是為什麼不是完事後有所得再有所慮呢?這就要用腦袋去思考,他深刻知道"得失價值系統"的漏洞,從而把得放在最後,從"只問耕耘"的價值體系出發,專心做完事然後就反思,對於事而言這裡就閉環了。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不問得的價值系統,就沒有得帶來的"憂、惑、懼"。這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根本所在。
子曰:盡人事以聽天命。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下面來看一個重要的例子。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孔子與弟子被困陳蔡,弟子飢腸轆轆、怨聲載道,孔子還在那裡懸歌鼓琴。要是我們平常人遭遇這樣的磨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而孔子此時的淡定靠的是什麼?就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我是思想家,我是修道的,我的道已經修好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那是天不讓我伸張。
孔子說:不怨天、不由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所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行事,結果怎樣聽天命就行了,生命是享受過程,而不是計較結果。一切都是主觀感受,內心是什麼樣子,外在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本心"在 內,不在外,功夫在"內自省 "而不是"外求"。
-
10 # 佛寧黎明靜
君子“好”在哪裡?“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這些“好”意就是君子形象或榜樣。因而“可謂好學也已”中的“好”既是形容詞又是名詞,斷句為“好,學也”,平常語就是“學習好榜樣”。
回覆列表
孔子曰,食色性也。此就普通百姓而言之。然君子人格。當超乎於食色,以求大道。孔子的意義,當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孔子還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之不行,乘桴浮於海”。都可以看出孔子對道統的追求。而非簡單的僅僅是對食色的追求。君子人格的培養,也應從這個角度出發。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基本慾望的滿足程度。當然孔子並非反對食色。孔子說。道可行,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應該從這個角度多多思考。簡言之,中國文化當然肯定人類的慾望,但追求的並非僅是經濟價值,而更重視超越於經濟的精神層面。這正是中國文化歷久彌新,傳承不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