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薛定諤的貓
-
2 # 庸人良品
大家好!我不是專家,但是知道新生兒較其他動物幼獸有一項特殊功能。不清楚為什麼?無論是豺狼虎豹遇到新生兒都不會吃他,而且還會撫養。所以人類的新生兒看似柔弱,其實很可能具有某種特異功能,只是後來長大了天性就沒了,這個問題非常值得研究。
-
3 # 壹點科譜
看到這個問題,難免心中又想起了曾經看到過的一篇文章,說的就是人類幼兒這種異於其它動物的發育過程。
在自然界中,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無可爭議的法則,很多動物為了應對大自然殘酷的環境,基本生下來沒多久就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而反過來看看我們人類,基本上五六年內是沒有任何生存技能的,這還是以前,現在的孩子更不用說。
人類在和其它動物技能方面比,論速度,論力量,論攻擊力基本都是墊底,那麼這種優勝劣汰情況下人類是如何做到能夠一直繁衍至今成為地球霸主?早期這個問題一直是迷,為何這麼聰明的人類後代居然是這樣的。直到後來隨著科學發展,有了些頭頭道道的分析。
根據研究這和人類的進化有關,由於早期人類慢慢的學會直立行走,造成了原先四肢分配身體重量變成了雙腿分配重量,這對人類的盆骨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應對這種變化,久而久之人類的盆骨越來越短而寬。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適應直立行走。
但是這種變化導致人類分娩上就困難,而進化的方向遇到問題都需要解決的,如何解決就必須讓胎兒變小,特別是頭部。但由於人類的大腦異常發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處理裝置,而這種對於自然的認知和很多東西的分析與判斷,減小腦容量就意味著要放棄很多東西。
所以導致人類的大腦需要後天不斷的發育和完善。早期只能賦予胎兒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就是哭泣,吃奶等最基本的反射行為。根據現在的醫學研究,人類新生兒的大腦容量佔的身體比例只有成人的一半大小,也就是差不多一半的大腦是後天發育的。人類的新生兒出生只能算半成品!
-
4 # 福州旅遊指南
人類嬰兒為什麼這麼脆弱呢?有個生物學家說過“人類的嬰兒都是早產兒”,我們都知道早產兒是很脆弱的,因為早產也就是說胎兒還沒有發育成熟就被生下來。早產兒有脆弱我們可想而知,早產是新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人類的嬰兒要一直等到三個月才會翻身,6個月才能坐起來,一歲以後才擁有獨自行走的能力。而其他動物呢,比如小鹿生下來可能兩小時後就會走路了。
那我們說下為什麼人類嬰兒這麼脆弱?從遠古說起,人類在直立行走的過程中慢慢使我們的骨盆開始前傾,產道變得狹窄。而且人類嬰兒的頭部比身體的其他部位都來得大,想透過產道順利生出來並不容易。如果想要人類胎兒生下來就走路,人類嬰兒真正足月要18個月,如果這時候生下來,嬰兒才會像其他動物一樣會走路。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18個月才生產,那時候的寶寶滷門已經封閉,頭骨也變得堅硬,這時候想經過狹窄的產道幾乎不可能。所以只能在胎兒滷門還沒封閉,幾片頭骨之間有縫隙時,經產道擠壓會有變形易於生產。這也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選擇的結果吧。
-
5 # 童星童趣
這個要從人類直立行走說起啦。
相比於男人而言,直立行走對女人的影響更大更劇烈,影響的焦點就在那個維繫著人類傳承的骨盆。雌性猿猴的骨盆又長又細,而女人的骨盆又寬又扁,這樣可以附著很多大塊肌肉,方便穩住上半身和拉動大腿前進,大大提高了直立行走的效率。但同時副作用也很嚴重:胎兒出生的通道因此而大大變窄。
這一改變,給女性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甚至是危險。
所有哺乳動物中,唯有人類在分娩時伴隨著強烈的陣痛,其他動物都是不聲不響的生下了孩子,然後自個收拾了,把孩子帶著就走。但人類自從直立以後,就沒有享受過這種簡便的生育的快樂。主要問題出在胎兒的大腦袋上,因為直立行走而能找到更多的營養,使得人類的腦袋迅速增大,與此相對應,女性的骨盆開口也要隨之增大才行。但是骨盆不是方便袋,想開多大口就開多大的口,它的開口幅度是有限的,否則骨盆就要變得更寬,兩腿間隔更大,這樣女人就無法再直立行走,不然剛抬起一條腿就會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也就是說,女人骨盆開口變大的速度趕不上胎兒腦袋增大的速度。
針對這一矛盾,可以有兩套解決辦法,一是勉強擠一擠,胎兒透過產道時強行擠出去。二是腦袋不要長那麼大。
事實上,這兩套方案女人都在採用。
第一套方案正是女人生產時痛苦的根源,人類的胎兒在出生時確實是硬擠出來的,而且這個硬擠的過程充滿了曲折,因為人類的產道不是直通車,而因為直立造成了一個彎道,所以胎兒在出生時必須在產道內來個轉彎,這個轉變只能透過胎兒大頭的猛烈衝撞來完成,胎兒必須在無人領路的情況下在產道中做兩次旋轉,衝撞著探索正確的出路,對產道無疑是一個嚴重的挑戰。
女人要忍受的還不止是胎兒的大頭,還有為適應樹上生活而出現的鎖骨,那是吊在樹枝上盪來盪去摘果子吃的本錢,肩膀是沒法像手腳一樣摺疊起來的,所以也必須跟著大腦袋在產道中不斷旋轉,進一步加劇了對產道的撞擊,有時還會被骨盆卡住,一旦損傷了控制手臂的神經,出生後就有點行動不利索。
與人類相比,大部分靈長類動物在生孩子時一點也不需要擔心,它們的胎兒在穿越產道時暢通無阻,比如黑猩猩的胎兒會飛快地進入產道,直通通地一下子生出來,而且出生時小臉朝上,所以黑猩猩媽媽可以很方便的把小傢伙拉上來,咬斷臍帶,吞下胎盤,舔乾淨羊水,然後把小傢伙緊摟在懷裡。所有這一切做的如行雲流水,無需任何外人幫助。
人類則大為不然,嬰兒在出產道時頭先出來,而且是後腦勺衝著媽媽,媽媽很難伸手夠到嬰兒,無法引導嬰兒降落並保護嬰兒的脊椎,因而也無法及時清潔嬰兒的呼吸道,更無法解開嬰兒脖子裡纏繞著的臍帶。特別是,媽媽把胎兒擠出產道後就已經筋疲力盡了,此後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同類的護理。
這正是全世界婦女在分娩時都需要尋求幫助的緣故。
更有甚者,大頭胎兒會導致產道嚴重撕裂,或造成大出血,或在生產過程中稍有不順,難產不下,則會造成母子雙亡的慘劇。
在現代婦產科出現以前,女人分娩不只是痛苦,而且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是一道名符其實的鬼門關。一百多年前,分娩是育齡女性的首要死因。
但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嬰兒總算降生到了這個世界,這時媽媽們要面臨第二個困難。
這也是她們採用第二套方案所帶來的麻煩。
第二套方案是腦袋不要長那麼大,但並不是永遠不長大,而是在子宮中不要長的太大,非要再長的話,生下來再說,這樣透過產道的風險就要小很多。而要達到這一目標,主要的方法就是提前生產。
與其他靈長類對比腦容量大小可以推算,人類妊娠期應該是21個月左右,而不是現在的10個月左右。也就是大約有一半應在子宮中渡過的歲月被移到了體外進行。在體外嬰兒可以繼續迅速的發展自己的大腦,而不必擔心對母親產道帶來的傷害。但同時,這樣的嬰兒體格特別柔弱,根本不具備獨立行走能力。
所以人類都是早產兒。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早產,那麼這個胎兒就無法生出來,那時他的大頭將完全無法透過母親的產道。
體外繼續生長正是人類應對大頭胎兒的重要手段,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嬰兒需要最長的哺育期的原因,他們必須依靠細緻的照料才能順利活下去。所以我們才說,是因為直立行走才導致嬰兒需要長期抱著的餵養,而不是因為嬰兒需要抱著而直立。
正因為早產,人類嬰兒在出生後繼續保持著在子宮中的那般快速生長的勢頭,尤其是大腦,在所有靈長類動物中是膨脹最快的,明顯的標記是顱骨上的骨縫還沒有閉合,這就是嬰兒頭腦上的囟門,這道骨縫直到一定年齡才會完全閉合。
我們身體中的所有其他器官也是同樣,在出生後的十幾年裡持續不斷的發育,直到青春期才基本完成任務,沒有哪種動物像這類這樣生長的如此緩慢,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時間幾乎都用在了生長上,這種漫長的生長消費需要母親提供大量的物質與能量支援。
其他動物則完全沒有這些麻煩,很多哺乳動物的幼仔往往生下來個把小時就可以行動自如,它們在子宮裡已經得到了完全發育,生下來時就是一個精神飽滿的小傢伙。它們的大腦在出生後也基本完成了生長,顱骨完全骨化,與成年後的大腦相差無幾。它們也需要吃奶,但時間不會太長,梅花鹿一生下來就已試著自己吃草了。
而人類母親在後代的漫長生長過程中則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她們需要對嬰兒連續哺乳兩年,而這只是一小部分工作,雖然相比於黑猩猩的五年哺乳期不算太長,但五年以後,黑猩猩可以徹底甩手重生下一胎,女人則不行,她們還要繼續餵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準備生產下一個煩人的小傢伙,因為那時哺乳期結束,月經重來,她又可以懷孕了。
人類母親承受的所有這一切苦難的根源,似乎都來自直立行走的需要。
事實上,正所謂禍福相依,有誰能想得到,正是在給女性帶來明顯劣勢的背後,竟然潛藏著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巨大優勢。
在這巨大的劣勢掩蓋下,究竟隱含著什麼樣一種高妙的玄機呢?
要弄明白這個玄機,先來算一筆簡單的小帳。
人類的近親黑猩猩的生育期很長,平均五年才能生育一次,一隻雌性黑猩猩在性成熟以後至少要生育兩胎,這樣才能基本保證種群數量不會減少,要做到這一點,每隻雌黑猩猩至少需要二十年的壽命,這在野外條件下已經是不錯的了。然而要想讓種群興旺,一生只產兩胎是明顯不夠的。如果要多產一胎的話,則一對黑猩猩至少要再多活五年才行。
在野外環境下,想活多少年並不是由自己意志決定的,現今黑猩猩的野外平均壽命可以達到三十五歲,在不受人類干擾的情況下,扣除嬰兒死亡率,基本可以保持種群平衡,黑猩猩數量不會大幅減少,也很難迅速增加,這是它們難以像人類這樣佈滿全球的原因之一:生殖效率達不到這個水平。黑猩猩的生殖效率之所以沒有達到人類的水平,是因為它們有一個錯誤的婚配方式,那就是被人類各種主流社會倫理都一致反對的群交。雌黑猩猩在每個月的短暫發情期內可以與任何雄黑猩猩交配,這樣一來,它們生下的後代就不知道是哪一隻雄性的後代。雄黑猩猩面臨著同樣的困局,它們不知道哪隻小傢伙是自己的小寶貝,既然如此,它們也就沒有必要為這些小傢伙們的生活負責,因此,養育嬰兒的重任基本全部落在了雌性身上。雌黑猩猩是沒法推脫責任的,它生下來的必然是它自己的後代,所以它不得不負起全部責任。為了更好的養育自己的後代,雌性不得不依賴於其他個體,大家結成群體生活,這樣可以彼此有個照顧。而集體生活又進一步強化了群交的關係,黑猩猩一時難以擺脫這種迴圈。
這正是黑猩猩集體生活的原因所在,也是它們種群不旺盛的根源。
再來看看人類的情況因為直立而發生了哪些改變。
如果遠古人類也按照黑猩猩的生育模式展開工作的話,他們的後代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擠滿地球。而要想人丁興旺,無外乎兩條,一是延長女人壽命,二是縮短生育週期。延長女人壽命的策略在遠古自然環境下是很難透過人為努力而達到的,所以最佳方案是縮短生育週期。人類正是這樣做的。
在自然條件下,女人生育週期是兩年,兩年後停止餵奶,這時可以交配懷孕第二胎,也就是說,女人平均三年就可以懷孕一次。這比黑猩猩平均少用了兩年。然而,這也為女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嚴重負擔。如前所述,因為直立,女人在生產時無法自助完成所有工作,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助,僅此一條,就要求人類必須進行集體生活,否則所有的女人都難以順利產下自己的後代,人類當然就無法繁衍到如今。然而這只是影響人類發展的因素之一,之二在於女人應對大頭胎兒的第二個策略,就是體外繼續發育和生長的方式,早產的嬰兒當然需要無微不至的細心照料,不然小傢伙們會毫不客氣的放聲大哭。而且他們在斷奶以後仍然會跟在媽媽身邊直到成年,從一生下來他們就做好了吃定媽媽的心理準備。
母親本人已經是全力以赴了,她極有可能左手抱著一個,右手攙著一個,後面跟著三四個,肚裡還懷著一個,這樣大搞人類生殖工作的母親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去採集或打獵,她們必須依靠別人完成這項工作。
誰來甘心情願的替她們做這種費心費力費時間的事情呢?
在自然界,很多雄性哺乳動物都是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櫃,它們在交配之後,除了要把自己肚子填飽外,根本無所事事。雄獅子甚至連自己肚子都不想填,自有母獅子打獵來餵飽它們。這些傢伙絲毫不把家庭與工作放在心上。
雌性在動物界不只是半邊天,而且是很大的半邊天 -
6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在出生的時候就具備生存能力了。就算是還無法獨立的生存,也是過不了多就可獨立行走,比如牛、羊和馬都是如此,而人類的嬰兒在到了一歲左右才可以走路。
那麼,為什麼人類嬰兒這麼脆弱呢?嚴格的說,人類其實都是早產的。按照自然界的規律,人類從懷孕到出生的時間應該是18個月,這時嬰兒在出生之後就不會那麼脆弱了。在人類直立行走以後,骨盆和胎盤都有所改變,這就使人類無法懷孕那麼久,所以嬰兒在出生之後就非常的脆弱,遠遠比不上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
人類之所以能夠統治世界,就是因為發達的大腦。而人類在胎兒發育的有限時間中,會著重的發育大腦。而身體發育就會有些落後,這也使人類的嬰兒在出生時,身體會非常的脆弱。
人類嬰兒這麼脆弱,也是自然規律決定的。因為在自然界中,越是能力強大,其後代就越是脆弱,這是優勝略汰的結果。而人類屬於自然界的統治者,所以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會非常的弱小,在這一點上是十分符合自然規律的。
-
7 # 愛護120
可是你要知道,億萬年來不變的生存規律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落後的遠古時代,自然條件有多惡劣,不用我說,相信大家也都明白。那時候可沒有這麼發達的醫療條件為生產保駕護航,那麼毫無疑問,為了種族與基因的延續,一定要有所割捨。
人類與其他動物相比,最突出的優點是什麼——發達的大腦啊
相比於男人而言,直立行走對女人的影響更大更劇烈,影響的焦點就在那個維繫著人類傳承的骨盆。雌性猿猴的骨盆又長又細,而女人的骨盆又寬又扁,這樣可以附著很多大塊肌肉,方便穩住上半身和拉動大腿前進,大大提高了直立行走的效率。但同時副作用也很嚴重:胎兒出生的通道因此而大大變窄。
這一改變,給女性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甚至是危險。
所有哺乳動物中,唯有人類在分娩時伴隨著強烈的陣痛,其他動物都是不聲不響的生下了孩子,然後自個收拾了,把孩子帶著就走。但人類自從直立以後,就沒有享受過這種簡便的生育的快樂。主要問題出在胎兒的大腦袋上,因為直立行走而能找到更多的營養,使得人類的腦袋迅速增大,與此相對應,女性的骨盆開口也要隨之增大才行。但是骨盆不是方便袋,想開多大口就開多大的口,它的開口幅度是有限的,否則骨盆就要變得更寬,兩腿間隔更大,這樣女人就無法再直立行走,不然剛抬起一條腿就會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也就是說,女人骨盆開口變大的速度趕不上胎兒腦袋增大的速度。
針對這一矛盾,可以有兩套解決辦法,一是勉強擠一擠,胎兒透過產道時強行擠出去。二是腦袋不要長那麼大。
事實上,這兩套方案女人都在採用。
第一套方案正是女人生產時痛苦的根源,人類的胎兒在出生時確實是硬擠出來的。而且這個硬擠的過程充滿了曲折,因為人類的產道不是直通車,而因為直立造成了一個彎道,所以胎兒在出生時必須在產道內來個轉彎,這個轉變只能透過胎兒大頭的猛烈衝撞來完成,胎兒必須在無人領路的情況下在產道中做兩次旋轉,衝撞著探索正確的出路,對產道無疑是一個嚴重的挑戰。
女人要忍受的還不止是胎兒的大頭,還有為適應樹上生活而出現的鎖骨,那是吊在樹枝上盪來盪去摘果子吃的本錢,肩膀是沒法像手腳一樣摺疊起來的,所以也必須跟著大腦袋在產道中不斷旋轉,進一步加劇了對產道的撞擊,有時還會被骨盆卡住,一旦損傷了控制手臂的神經,出生後就有點行動不利索。
與人類相比,大部分靈長類動物在生孩子時一點也不需要擔心,它們的胎兒在穿越產道時暢通無阻,比如黑猩猩的胎兒會飛快地進入產道,直通通地一下子生出來,而且出生時小臉朝上,所以黑猩猩媽媽可以很方便的把小傢伙拉上來,咬斷臍帶,吞下胎盤,舔乾淨羊水,然後把小傢伙緊摟在懷裡。所有這一切做的如行雲流水,無需任何外人幫助。
人類則大為不然,嬰兒在出產道時頭先出來,而且是後腦勺衝著媽媽,媽媽很難伸手夠到嬰兒,無法引導嬰兒降落並保護嬰兒的脊椎,因而也無法及時清潔嬰兒的呼吸道,更無法解開嬰兒脖子裡纏繞著的臍帶。特別是,媽媽把胎兒擠出產道後就已經筋疲力盡了,此後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同類的護理。
這正是全世界婦女在分娩時都需要尋求幫助的緣故。
更有甚者,大頭胎兒會導致產道嚴重撕裂,或造成大出血,或在生產過程中稍有不順,難產不下,則會造成母子雙亡的慘劇。
在現代婦產科出現以前,女人分娩不只是痛苦,而且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是一道名符其實的鬼門關。一百多年前,分娩是育齡女性的首要死因。
但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嬰兒總算降生到了這個世界,這時媽媽們要面臨第二個困難。
這也是她們採用第二套方案所帶來的麻煩。
第二套方案是腦袋不要長那麼大,但並不是永遠不長大,而是在子宮中不要長的太大,非要再長的話,生下來再說,這樣透過產道的風險就要小很多。而要達到這一目標,主要的方法就是提前生產。
與其他靈長類對比腦容量大小可以推算,人類妊娠期應該是21個月左右,而不是現在的10個月左右。也就是大約有一半應在子宮中渡過的歲月被移到了體外進行。在體外嬰兒可以繼續迅速的發展自己的大腦,而不必擔心對母親產道帶來的傷害。但同時,這樣的嬰兒體格特別柔弱,根本不具備獨立行走能力。
所以人類都是早產兒。
而且人類母親在後代的漫長生長過程中則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她們需要對嬰兒連續哺乳兩年,而這只是一小部分工作,雖然相比於黑猩猩的五年哺乳期不算太長,但五年以後,黑猩猩可以徹底甩手重生下一胎,女人則不行,她們還要繼續餵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準備生產下一個煩人的小傢伙,因為那時哺乳期結束,月經重來,她又可以懷孕了。
人類母親承受的所有這一切苦難的根源,似乎都來自直立行走的需要。
作為靈長類動物之首的人類女性,為了進化,真的是付出生命代價。這也是母系氏族社會開始由來的原因。因此,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要好好愛自己的母親呢。
-
8 # 甜甜圈伐木累
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有的哺乳動物一生下幼崽,這些幼崽就會走?而且具備極強的生命力?而人類的新生兒卻需要精心餵養,細心呵護,因為一點細微的病菌都可能致命,這是為什麼呢?
1、大腦進化的代價
自然規律永遠是決越是能力強大,後代就越是脆弱,人類作為目前地球上的統治者,有著發達的大腦,這也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而大腦發育的代價就是落後的身體發育。
2、人類身體結構的變化
人類直立行走以後,身體結構發生變化,骨盆和盆骨都變小了,女性的產道隨之變得侷促,這意味著胎兒的娩出就是一道生死關,對母親,對胎兒都是。
與其他靈長類對比腦容量大小推算,人類妊娠期其實應該是21個月左右,而不是現在的10個月,但是為了讓胎兒極可能的順利娩出,不可能等胎兒一直待在子宮內,於是先把胎兒生下來再說,後面持續的生長髮育在體外進行。比如嬰兒的前囟門,要在出生後12-18個月才閉合。
那這樣的“早產”的新生兒就會特別弱,根本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
9 # 婦產科鄭醫生
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原因就是人類胎兒如果在肚子裡發育完全是生不下來。
從進化的角度來講,人類的頭部佔整個身體的比例很大,然而人類直立行走後,下體的構造與動物上是有區別,對比哺乳動物與人類的盆骨,就會發現人類的盆骨要窄許多。
頭大而盆骨小,如果胎兒在未出生時頭骨已經固定,會卡在盆骨、陰道口無法出生,所以選擇胎兒出生時頭骨是由幾塊組成,柔軟可以擠壓。
頭部是整個身體的中樞,頭部都沒發育完全,身體的各項機能缺少頭部的調節,理所當然的也是沒有發育完全,如果發育完全的話將擾亂大腦(當然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
這就導致人類新生兒都是“早產兒”的原因。
另外是否有其他進化之路讓嬰兒更安全的降生,以下都是腦洞的結果。
達爾文進化論雖然在高階學術界有難以自圓的漏洞,但在我們這層次能明白達爾文進化論已經是很厲害了。
生物進化秉承著適者生存的淘汰制,如果一個族群中某個特徵的出現並數量大增甚至到穩定遺傳,意味著沒有這個形狀的族群的滅亡。
拿高中生物書上舉例的一種飛蛾(名字忘記了),沒有進化出保護色的飛蛾都會被天敵吃掉。這裡說明自然進化會選擇最簡單與方便的方面進化,而不是飛蛾進化到打敗天敵。也和進化是長時間,許多輩的事有關。
這點推斷人類不得不下地行走的危機有多大,大到能改變身體的構造。
改變胎兒,讓胎兒提前出生與改變人類整個群體的身體構造比,選擇胎兒提前出生要方便許多。另外人類的手很靈活,能較好的照顧到嬰兒,導致胎兒能存活下去,不至於引發滅族,所以這種選擇胎兒提前出生的方法被保留。
這裡的推論有許多不嚴謹的地方,僅僅是腦洞。
-
10 # 文明剛剛崛起
只能說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越來越精密,應對自然的危脅的能力就越來越強。那些在體內發育的完善的嬰兒,由於體重過大,對母體千萬的損害的負責都比較大,反倒是發育不那優良的早產兒,對母體的負責比較小。母體與嬰兒的存活率反倒比較高。所以嬰兒就會很脆弱,是因為咱有這條件。
對比一下,植食性的動物,剛出生的孩子比較強,很快能跑能跳,是因為他需要跳需要逃。而大型的食肉動物就比較弱一些,比如老虎猴子,還有熊貓。還有條件比較好的,如袋鼠。只有外部條件好,動物進化的傾向應該是減少體內的時間,增加體外的時間吧。
我自我感覺我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回覆列表
人和動物有一個特殊的區別,就是大多數動物幼崽往往一生下來就可以自由活動,而人類幼崽則需長期哺育之後才能脫離父母獨立生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這個問題是無解的,直到近代生理學飛速發展,一些研究者才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人類之所以生下來幼小虛弱,是因為每個嬰兒都是半成品。
現代研究普遍認為,人是由古猿進化來的,而進化的關鍵就在於直立行走,但直立行走需要付出代價,科學家對比一些猿類動物發現,人類的盆骨比例短而寬,且成碗或者盆狀。
這是因為人類的祖先還沒學會直立行走時,身體的重量會均勻地分佈在脊椎和四肢,而一旦人類站起來,身體的重量就會由脊椎匯入下肢,這時候盆骨就非常重要,只有盆骨變得又短又寬,才能合理承擔身體重量。
短而寬的盆骨構造意味著產道縮小,生育時比較困難,人類早期醫學不發達時,難產而亡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是直立行走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直立行走和自然分娩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但人類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之後,我們的身體逐漸採用了一套折中方案。
就是在保證直立行走的條件下,儘可能讓產道變大,以及儘可能讓胎兒的體型變小,特別是嬰兒的頭部要小。頭部發育至關重要,如果不發育到一定的程度,生下來的嬰兒可能無法存活,但又不能讓嬰兒的頭部完全發育成熟,否則頭部過大會增加分娩的難度。
所以我們的身體只能採取另外一種選擇,就是隻讓大腦發育到一定的程度,然後儘可能壓縮嬰兒其他身體部位,再依靠後天餵養讓嬰兒繼續發育。結果就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嬰兒在剛誕生時,所有器官都不成熟,特別是頭部以下的身體器官,這就是人在直立行走和自然分娩之間作出的選擇。
還有一個次要的因素,就是相比較動物而言,初生的嬰兒是否會走路,對人類的繁衍沒有太大影響,人類社會性就決定了嬰兒需要成年人類的保護和哺育才能成長,當人類發展成群體社會時,實際上就排除了自然環境對嬰兒的威脅。動物則不同,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如果幼崽不在體內發育到一定的程度,一生下來就會面臨死亡,結果就是整個種族消亡。
環境的區別導致了動物的幼崽必須在出生短時間內,要學會走路和進食能力,人類嬰兒雖然是一個半成品,但這個半成品是被自然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