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承啟中醫文化
-
2 # 天天守護健康
中醫有六邪“風、寒、暑、溼、燥、火”,其中溼邪又稱“萬惡之邪”。溼氣遇風為風溼,遇寒為溼寒,遇暑為溼熱。所以中醫最怕溼邪。溼氣與飲食氣候有關,也與人們的日常習慣有關。
飲食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們的飲食風格較以前有很大不同。以往以五穀雜糧為食,蛋肉等脂肪蛋白質的攝入為輔。但如今“無肉不歡、無辣不歡、酒水暢飲”儼然成了一種社交和常規的飲食習慣。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不乾淨,運動量少等都會導致人身體陰盛陽虛,溼邪內鬱。長期這樣傷害脾胃。脾運化水溼,脾受到傷害,水溼就不能完全運化,在身體內堆積,形成溼氣。
不良的生活習慣居住環境不通風:如果環境長期不透風,期間的空氣就不會得到置換,人待在裡面就會加重體內的溼氣。特別是如果遇到雨水季節或雨水天氣,空氣本來就潮溼,溼氣就會更加嚴重。
大量喝酒:中醫講溼助溼邪。酒是讓溼毒加重的關鍵因素,所以,酒要少碰。
吃東西口味重:胃腸功能的好壞關係著營養和水分的代謝。太油膩、過鹹、過甜等肥甘厚味的食物都不易消化。甜食油炸品更也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睡眠時間不足:中醫講睡眠不夠會脾虛,脾虛則易產生溼邪。為了健康,建議能夠在晚上11點左右就睡覺。
衣服穿的過少:夏天穿著短褲短裙、喝冷飲吃冰激凌,是寒溼潛藏在體內。若冬天衣服穿的過少,很容易讓溼邪進入身體。需要注意的是隨時都要注意保暖,夏天不要一味貪涼冷飲不要吃得過多,洗澡水不要太冷,洗頭要及時吹乾等等
兩方面除溼氣飲食上:除溼氣的神器“薏米”。《本草綱目》謂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養顏駐容,輕身延年”。薏米作為除溼的食療首選,其做法現在也有很多種,例如紅豆薏米粥等等。另外還有冬瓜、山藥、扁豆、紅棗等,注意飲食也要適量清淡。
生活上:避免上述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少飲酒、飲食適宜、環境注意通風、身體注意保暖等;另外,應加強運動。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並且出汗,可以很好地緩解壓力、活絡脛骨,並且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除了跑步,也還可以試試健走、游泳、太極、瑜伽等等,促進迴圈代謝。也可以嘗試夏天偶爾不要開空調、風扇,排除身體裡面的汗。
-
3 # 函峜健康沙龍
風寒暑溼燥火,被中醫成為“六淫”。溼是其中之一,溼氣難除。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中醫認為脾和溼關係最為顯要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說到溼,自然就繞不過脾臟。
脾臟喜燥惡溼,最大的功能便是運化水溼。體內水液的正常運化,依賴於脾氣的充足。(腎主水,肺主宣發肅降,二者對水液有一個調節,但最直接最緊密的還是脾。)
中醫講究“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溼氣重的人都會有脾虛。脾虛導致溼氣更易讓機體出現症狀,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
中醫對付溼的方法:
1、喝茶。取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參、白扁豆、桔梗、淡竹葉、紅豆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烏草根梔子茶。
早晚喝上一杯,可以健脾祛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但是注意,要堅持喝上一段時間,體內溼氣才能徹底排出去。
2、 飲食調理,清淡為宜。
3、適量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的運動時間即可達到良好的保健作用,跑步、快步走、散步、游泳、打球、太極拳等等,都有助於活化氣血迴圈,促進溼氣排出,提高身體抵抗力。
4、 採用艾灸,針灸等方法祛溼
-
4 # 朝青暮白
溼,顧名思義,是自然界水分的存在,它的分佈有它自己的規律,比如,自然界地表有溼氣,而在沙漠區的地表溼氣分佈極少,相對沙漠區的地下分佈就稍多。在海洋區地表分佈極大,而相對海洋底部的地下分佈就很少。同樣的道理,人身體裡溼氣也會有類似規律。自然環境裡的溼氣會透過呼吸,面板的吸收,等等方式進入人體,又被人體吸收或者排洩物排出體外而達到平衡,當外界溼氣過重而侵入人體,人體無法及時排出對應量的溼氣,就成為了人身上的疾病。祛除體內溼氣,第一要脫離溼氣過重的自然環境或者特定的溼氣重的生活、工作環境,然後透過補充人體的陽氣以增強各個臟器的功能,臟器運轉加速,從而排溼氣的速度加快,達到治癒相關疾病的目的。
-
5 # 藍先生易學研究
溼!中醫指水傷在血的配比中超常!溼!關係脾的升清降濁氣機異常!腎納精不純!帶水份超常!或熱性超多!熱性會發生腫瘤,水份會發生血管道受抯!傻子醫生說壓迫神經那些!
-
6 # Tim141627883
舌診看溼氣,舌頭看起來水分多多的,舌的兩邊有牙齒印,那個就是溼氣的表現之一。溼氣不能單方面去看的,常常伴有寒溼,溼熱,風溼等混合病證。溼氣常與我們中醫的痰濁,瘀堵等等互相影響,互為病因。舉個例子,溼氣重的人,常常會覺得犯困,無論怎麼休息都不足夠。祛溼,要調理肺,腎,膀胱,脾,這些都是與體內主水的運化相關的臟器,但常見以"調理脾居多。溼氣重的人,常常見運動少,並攝入寒涼油膩的食物居多。所以多運動,改善飲食,影響到身體不適需考慮中醫調理了。
-
7 # 使用者59610705122
中醫之溼氣,為脾胃運化不良而形成,主要表現為舌苔厚膩,苔黃,身體睏乏,食慾不振,大便粘膩,頭重神疲,去除溼氣,藥物可用霍香清胃丸,參苓白朮丸,但藥效較慢,需常用,南方溼氣較重,所以男方人多喜歡吃辣,辣椒也可去除溼氣,如果能吃辣,也可,溼氣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現象,所以,除溼氣是比較慢的
-
8 # 大道至簡至純
謝邀!中醫所言的溼邪,用經典的中醫理論解釋,就是陽不化氣則生溼。若用現代中醫教材的語言解釋,則是由於人體水液代謝功能紊亂引起機體內的水溼瀦留所致。溼邪有表溼內溼之分,中醫化溼之路有三:一是汗路(開表發汗以解體表之溼);二是水路(行氣利尿以化體內之溼);三是逐瘀(醒脾化濁以除頑溼)。
-
9 # 中醫雜症
溼是萬病之源,是產生多種疾病的基礎,痰和溼為同物,粘稠的為痰,清稀的為溼,都是身體中的病理產物,痰溼隨著氣血的執行隨處為患,影響和阻止氣血執行,產生各種不同的疾病,中醫所說的溼氣包括痰液、脂肪瘤、肌瘤、囊腫、水腫、胸中脹滿、身體沉重、肥胖等,有的溼氣可能會在身體的某一部位,有的在臟器、有的在六腑、有的在表、有的在裡,大都是表現在症狀上的較多,溼氣有內溼和外溼之分,外溼大都是表現在形態上,外部表現比較明顯,像痰飲、水腫、水飲、粘的汗液等,由於存在的部位不同,所以產生的症狀也不一樣。
溼氣重的人痰較多、咳嗽,並且量大容易咳出,經常乾嘔、噁心、頭暈頭疼、頭重如裹、渾身無力、胸中滿悶、昏昏欲睡、無精打采,下肢或者面部水腫、出汗發粘,大便溏稀無力或者粘稠,舌苔厚膩或者黃膩,脈多沉遲等,影響人的正常功能,產生很多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腫瘤,以及一些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都於溼氣重有關係,所以祛溼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溼氣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氣虛生溼、溼聚成溼、肝鬱化溼等幾個方面,由於人體的陽氣不足,不能正常的行使氣血津液,造成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溼氣的形成影響氣血執行,嚴重的會發生瘀阻,由於飲食過於寒涼或者過於油膩,造成溼氣停留,也是產生溼氣的一個方面,另外情志鬱滯、肝鬱化火也會產生溼熱之氣,同樣會造成脾胃的運化失司,水谷停留化為溼氣。
溼氣的治療方法是健脾祛溼和溫陽化溼,主要是治療氣血不足、陽氣虛弱引起的溼氣停留,可以用人參或者黃芪、白朮、炙甘草、大棗、炒生薏仁等治療,還可以用清熱祛溼的方法,用藥有:枳實、大黃、蒲公英、龍膽草等治療,這是用於溼熱互結的溼氣治療,也可以用利尿祛溼的方法,古有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尤其是下部的溼氣用利尿的方法效果很好,另外外表和上部的溼氣可以用發汗的方法,內裡的溼氣可以用通下的方法,食療可以用炒生薏仁、綠豆、紅豆、山藥熬粥喝,效果也很好,多參加一些運動也有利於溼氣的排出。
-
10 # 濱州市儒果農莊乾果店
溼氣的形成有內與外的區別,長夏溼熱比較重,更加容易導致體內溼氣,此時藿香正氣水,有解表化溼、理氣和中的功效,可以有效去除夏季暑溼;如果是因為平素飲酒、喜歡油膩食物,導致體內溼氣偏重,會影響脾胃運化,此時應當從飲食及生活方式上改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多可關注健康要棗知道。
回覆列表
溼氣,在南方來說較為普遍,因為氣候的整體環境導致。
那麼稍微不注意就會導致溼氣入體。溼也分為內溼和外溼,外溼的話,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氣候潮溼和居住潮溼等外界因素所導致的
反觀內溼,則是飲食方面造成的比如寒涼啊,或者是生冷啊,這些都會導致體內溼氣。
在這裡,最好的解決溼氣的辦法就是透過艾灸,下面,我簡單的為大家推薦幾個艾灸的穴位讓大家學習。
第一個:關元穴
建議用艾灸盒灸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的樣子,或者而是用艾條灸二十到三十分鐘的樣子,這樣能夠得到緩解
第二個穴位:中脘穴,這裡呢,和上面的有點反過來,用艾灸灸10分鐘到十五分鐘的樣子,或者是艾灸盒用二十到三十分鐘,
第三個穴位:足三里穴
這兒的穴位是祛溼的比較好的穴位,同理用艾灸盒灸10到15分鐘,或者艾條二十到三十分鐘,如圖
總結:透過簡單的介紹,詳細那大家對溼氣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瞭解了吧?如果沒有溼氣的人要好好注意休息,有溼氣的人其實不必過於擔心,愛就真的是非常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