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ERRY205100734

    心臟病的症狀表現很多,因人而異。各有不同!有明顯感覺心率加快,感覺氣短、煩躁等,甚至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的都有。建議去正規醫院進行心電圖及心臟彩超檢查。根據結果對症治療。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及平和,樂觀積極的心態。

  • 2 # 高血壓管家

    心臟病常見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心臟病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

    童年或青少年時期,血小板就開始在動脈中積聚,隨後導致動脈阻塞。美國有1/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且這1/3的人不全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也可能患心臟病。

    誤區二:我沒有什麼不舒服,不可能得高血壓(容易導致心臟病)

    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壓,因此高血壓又被稱為“無聲殺手”。你不會有任何患高血壓的症狀,因此別在等著身體警示你了

    誤區三:我還年輕,無需檢查膽固醇

    如果家族有心臟病史,儘早開始檢測膽固醇水平是明智的做法。可以透過健康飲食、經常鍛鍊來幫助自己和家人。

    誤區四:患心臟病後應該避免運動

    經常鍛鍊或做其它有益心臟健康的事情會延長心臟病患者的壽命。慢性病患者發現適度的鍛鍊對自己是安全、有益處的。

    誤區五:一患心臟病我就會知道,因為會胸痛

    不一定如此,雖然心臟病常伴有胸痛或胸部不適,但它還有可能導致其它輕微的症狀,包括氣短、噁心、眩暈、單側或雙側胳膊疼痛或不適、下頜、頸部、背部疼痛或不適

    即使你不確定是否是心臟病發作,也要立即就醫

    心臟病來襲前一些大致的身體訊號

    1、胸部不適

    胸痛是傳統意義上心臟疾病的“頭號症狀”,左胸部出現疼痛伴有出汗。但應當注意的是,胸部不適不一定都與心臟病有關。

    2、快速或不規則的脈搏

    快速或不規則的脈搏,尤其是伴有乏力、頭暈、氣短等,都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證據不及時治療,有些心律失常可導致腦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3、焦慮

    心臟病發作前會有強烈的焦慮或對死亡的恐懼

    4、身體其他部位疼痛

    許多心臟病發作時,疼痛開始在胸前,並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頸部、下巴或腹部。有時並沒有胸痛,只是出現這些身體部位的疼痛。疼痛可能並不固定位置表現在男性身上常為左臂疼痛。女性更多的表現在雙臂或肩胛骨之間疼痛走路(特別是上坡)勞累導致牙痛,是心臟病的一大典型症狀,卻經常被忽視

    5、咳嗽

    持續咳嗽或喘息,可能是液體積聚在肺部的結果或是心力衰竭的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心力衰竭的人會咳血痰

    6、頭暈

    心臟病可引起頭暈和意識喪失

    7、疲勞

    不尋常的疲勞,尤其是女性,持續的疲勞可能是心衰的一個表現(當然,也要排除真正的疲倦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疲勞勞累或緊張時,突然出現胸骨後疼痛或胸悶壓迫感

    8.活動時的不適

    體力活動時有心悸、疲勞、氣急等不適,或出現呼吸困難的感覺飽餐、寒冷、吸菸、看情節緊張的電影或電視時,感到心悸、胸悶或胸痛在人多密閉的公共場所中,容易感到胸悶、呼吸不暢上樓時比以前或比別人容易出現心悸和氣急突然出現心悸、頭暈、眼前發黑,有要跌倒的感覺突然胸部不適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馬上要“死去”的感覺

    9.熟睡或做噩夢過程中突然驚醒,感到心悸、胸悶、呼吸不暢,需要坐起來一會兒才好轉

    10.靜息時自覺心跳有異常聲音,或手掌觸控前胸壁心臟部位時有震顫感

    有些心臟病患者除了常見的症狀外,還會出現呼吸困難、“氣不夠用”。靜坐幾分鐘後,呼吸似乎可恢復睚常,但是當患者重新走動時,喘息又開始。這種喘息常常被人忽視,尤其是患有肺病老年人,更易被忽視。因此身邊的人也要多留意一下哦~

    心臟病預防的小貼士

    1、注意飲食。

    平時生活中堅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製品等少吃蛋黃。一個普通大小的蛋黃約含膽固醇200毫克。膽固醇較高的話,一週最多隻能吃兩個蛋黃

    2、控制情緒。脾氣暴躁,遇到突發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誘發心臟病

    3、多運動。每天適度運動20分鐘,可使患心臟病的機率減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4、適量飲酒。1周喝3-9杯酒為適量,對心臟有好處(飲酒過度會引發心臟病)

    5、當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哦

    管家提醒大家記得經常體檢哦,祝大家身體健康~

  • 3 # 心血管王醫生

    王醫生只能找一些最常見的幾種情況,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冠心病,這個名字大家比較熟悉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心絞痛。

    1)心絞痛可以表現為多種多樣的症狀,絕非心前區疼痛一種,可以是牙疼,咽部緊縮感,胸悶憋氣,心慌氣短,心前區疼痛,後背疼痛,左肩膀疼痛,腹痛等等。

    2)冠心病可以表現為心衰、心律失常、猝死。

    第二、心衰,又分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請看下圖

    基本上一目瞭然,表現為胸悶憋氣,尤其活動後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下肢浮腫,腹脹,食慾減退等等。心衰只是一個結果,都是由原因的,比如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風心病、擴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心肌病等等都可能導致心衰。

    第三,心律失常,又分為快速心律失常,慢性心律失常;惡性、良性;繼發、原發;

    有時候可以沒有症狀,常常可以表現為心慌、心悸、頭暈、胸悶、氣短、黑矇、暈厥、猝死等等。

    心臟病症狀很多,尤其心衰往往發現較晚,王醫生提醒大家,心衰不但發現晚,而且不好治療,請大家積極控制高血壓,積極控制冠心病,以免發展為心衰,早發現早治療!

    遠離三高!遠離心臟病!

  • 4 # 找良醫網3

    心臟病來襲之前,會有胸悶胸痛,腹部難受,背部難受,心絞痛,並且胸痛至大汗淋淋的現象,並且胸口有刀割的感覺,如果,你個地方疼痛導致了大汗淋淋了,那就是不正常的,所以,出現這些症狀,肯定就是心臟病來了,一定要儘快就醫,如果是已經來了,有藥物的儘快含服藥物,也就是硝酸甘油,最多可以含服三次,每次間隔五分鐘,躺下,耐心等120救護車的到來,這是最好的辦法!

    這些症狀是可以在北大人民醫院丁榮晶教授講的 心肌梗死與心肌康復 中學習到的,馬雲家的某寶上就可以買到的,內容豐富,心臟方面的知識很全面,推薦觀看的!

  • 5 # 看淡生死88

    身體4個地方疼痛,要警惕心梗來了

    1:嗓子痛

    嗓子疼,在生活中較為常見,如:感冒、咽炎、上火。

    但,部分心梗患者會出現嗓子疼的現象,卻被人們忽視了。

    心梗導致的嗓子疼,多半有一個誘因,如:突然的情緒波動,大喜大悲等。

    導致喉部出現緊縮感,像被繩子勒住了一樣。這種感覺,是較為典型的心梗症狀。

    2:牙痛

    醫學上稱之為"心源性牙痛"。

    是由於心梗引起的放射性疼痛,口腔疾病引起的疼痛,無論是靜是動,都會疼。

    但,因為心肌梗死誘發的疼痛,多與人的活動有關,就算吃了止痛藥也不見好轉。

    出現此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

    3:上腹痛

    上腹部出現疼痛,多數人會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膽囊炎等疾病。

    其實,心梗也是會導致上腹部疼痛。絕大多數是沒有痛感的,因此,上腹突然疼痛的話,一定要高度警惕,切不可大意。

    特別是,還伴有胸悶、出汗、口唇青紫的現象,就需要考慮是心梗。

    4:雙下肢痛

    一般的雙下肢痛,如:關節痛,往往是在靜止的時候最痛,活動時倒是沒有那麼疼。

    心梗誘發的雙下肢疼痛,往往是越動越痛,休息會有所好轉。

    所以,一旦出現此類痛疼,一定要引起注意,切莫忽視!

    養護心臟,牢記4個字,心臟會一天比一天強壯

    第1個字:補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主要"兇手"。

    人體有機物氧化時,會產生對血管破壞力極強的自由基,就像機械運轉時產生的碎屑,很容易就會與血管壁細胞膜、相關蛋白質發生反應,還能將LDL-C轉化成氧化LDL-C沉積在血管,對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抗氧化劑一般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而茶飲,更利於人體吸收,如:"玲瓏菊、杜仲茶、白茶、烏龍茶"等,常飲有利血管。

    其中,"玲瓏菊"中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降低心梗等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第2個字:鬧

    心臟喜歡熱鬧,並不喜歡孤獨。

    研究發現,孤獨的人比熱鬧的人患上心梗的機率高出3倍。

    此外,長期孤獨,等同於酗酒或每天吸菸15支,甚至比不運動所帶來的危險還要嚴重。

    因此,保護心臟,可以多於親朋好友交流。

    第3個字:呼

    練習深呼吸,可以增強心肺功能。

    早上起床後,可以搓搓手,刺激經絡,可以讓心臟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活躍起來。

    此外,在吸氣時,小腹略微向外張,呼氣時,小腹內收,使控制呼吸的橫膈膜下沉。

    第4個字:動

    長期久坐,心臟功能會不斷下降。

    研究發現,每天做5小時以上,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將上升1倍。

    因此,適當的運動,有利於益血管健康。每天運動10分鐘,可以起到改善心臟健康的效果。

    建議;每週堅持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即每週運動時間達到150分鐘。

    運動的標準:

    · 運動時,心跳加快,但不胸悶;

    · 運動中,不喘,還能吹口哨;

    · 運動後,半小時微微出汗,但不累;

    · 運動次日,不感到疲勞。

  • 6 # 營養醫師聊養生

    心臟不好,舌頭會有3種"異常",夏季養心,謹記"挑3揀4"

    夏季是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是新陳代謝的時機。

    "心與夏氣相通應",夏季燥熱,人們經常感到睏倦煩躁、心神不寧,於是夏季也成為了心臟病的高發期。

    而"心開竅於舌",心的經脈和舌根相連,因此,心臟的生理、病理等都能透過人的舌頭表現出來。

    醫生警示:心臟不好,舌頭會有3種"異常",佔一個也儘早調理

    異常1、舌頭有瘀斑

    舌頭上出現瘀斑,使血液迴圈不暢的表現之一。

    有調查資料顯示,多數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舌頭都呈紫色甚至有瘀斑,嚴重的患者會伴有心慌、失眠、氣短的症狀。

    異常2、舌頭有瘡

    這是心火旺盛的表現。

    心火旺盛會使人的舌尖發紅,並感到口乾、煩躁、手足心熱、小便熾熱發黃偏乾等,如果心火過於旺盛,就易導致舌頭、口腔內生瘡。

    異常3、舌頭舌苔變白

    舌苔變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如果同時伴有心律失常、心衰、乏力等表現,可能是貧血性心臟病;

    如果同時伴有心前區不適、胸悶等,可能是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夏季養心,謹記"挑3揀4"

    "挑3"

    第1挑、補水最佳時間

    夏季炎熱,更要注意補充水分。

    《美國流行病學期刊》曾發表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結果:每天喝水低於2杯的人,比喝水5杯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要高4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飲水量需要2500ml,減去攝入食物中的水分,大約需要補充1200ml的水分。

    建議:清晨一杯水(200ml),能幫助稀釋血液粘稠度,幫助消化液分泌,提升食慾,促進腸胃蠕動,及時排便。

    睡前一杯水(200ml),補充夜間隱性失水以及尿液帶走的水分,有助於預防血液粘稠,降低心血管疾病突發率。

    一天中,堅持少量多次,慢喝水,每次200ml。

    第2挑、紅色食物

    心臟喜歡紅色,夏季可多吃紅色食物。

    紅棗:現代營養研究表明,紅棗中含有環磷酸腺,對養護心臟有益。

    番茄:其中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能緩解身體疲勞,還有其中的番茄紅素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葡萄柚:葡萄柚含有鉀元素,有助於養護心血管,預防心臟病。

    第3挑、補充抗氧化劑,減慢血管老化——如玲瓏菊、杜仲茶、烏龍茶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主要"兇手"。

    人體有機物氧化時,會產生對血管破壞力極強的自由基,就像機械運轉時產生的碎屑,很容易就會與血管壁細胞膜、相關蛋白質發生反應,還能將LDL-C轉化成氧化LDL-C沉積在血管,對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抗氧化劑一般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而茶飲,更利於人體吸收,如:"玲瓏菊、杜仲茶、白茶、烏龍茶"等,常飲有利血管。

    其中,"玲瓏菊"中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降低心梗等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揀4"

    第1揀、粗糧

    現在的飲食習慣過於精細,帶來了很多問題。

    粗糧中,含有不可溶性纖維素,有降脂降糖的作用,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有效方式。

    粗糧不宜吃太多,每日6兩即可,避免造成消化不良、營養吸收障礙,反而對心臟、血液、骨骼等帶來危害。

    第2揀、好心態

    擁有一個好心態是天然的養生方式。

    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結果發現,擁有樂觀心態的人,心臟病的發病率比悲觀者低。

    不僅如此,好心態還有助於延緩衰老。

    在對60歲以上的部分人群進行研究後發現,悲觀者的患病率比樂觀者的患病率高出大約80%。

    建議,生活中儘量樂觀,凡事要看開,切忌斤斤計較。

    第3揀、好午覺

    中午11點~13點是午時,心經當令,心主血脈。

    睡一個好午覺,能消除疲勞,保持頭腦清醒,養護心腦血管。

    睡午覺要注意右側臥,減輕心臟的負擔。午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0分鐘為宜。

    第4揀、好運動

    "心靜自然涼",好的運動也能幫助靜心。

    釣魚:明代李時珍曾指出: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

    游泳:在夏季游泳是最清爽的運動。因為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游泳時的熱量也能很快消散,保持人體的恆溫性,使人感到愉悅。

    散步:散步是最簡單易行、安全有效的運動方法,建議在晚飯1個小時後散步,強度要量力而行。

  • 7 # e醫路同行

    張醫生為你解答: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訊號。

    前段時間有報道,江蘇40歲的張先生出現左肩疼痛,自己以為是頸椎病犯了,就到小診所按摩了幾次,但肩痛不見緩解。一星期後,他突然暈倒在地,神志不清,雖然家人第一時間撥打了120,將他送進醫院搶救,但張先生還是不幸離世。這位患者的離世,就是心梗惹的禍!很多人認為只有持續的胸悶、胸痛才是心肌梗死,其實這是嚴重錯誤的,很多患者並沒有如此典型的表現,尤其是老年人,發生心梗時,往往沒有典型的胸前區壓榨性疼痛。

    請你記住:自口唇以下至肚臍以上部位的疼痛,都要警惕心梗的可能!

    以下是心梗常見的疼痛部位:

    1.心前區疼痛(最典型)。2.胸骨後、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很常見)。3.頸部疼痛(容易與頸椎病混淆)。4.後背痛。5.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胃病混淆)。6.咽喉痛。7.下頜痛。8.牙痛或口唇發麻。典型的心前區疼痛,我們可能都會想到心梗的可能,但如果是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往往不能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容易延誤治療,就像上面那位40歲的張先生一樣,誤以為是頸椎病,殊不知是心梗!另外,除了疼痛以外,心梗發生時,還常伴有噁心嘔吐、大汗淋漓。所以,如果平時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等危險因素,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請及時就診,因為對心梗而言,時間就是心肌細胞,時間就是生命!

  • 8 # 急診科呂醫生

    8月的晚上,天氣異常悶熱。22點過後,門診大廳已經沒有了白日的喧囂。一位50來歲的中年婦女在丈夫的陪同下,因“落枕”2天,晚上疼的難以入睡,要求看外科急診。

    外科趙醫生簡單問診後,告知患者:“落枕”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推拿按摩,但針灸科門診夜間沒有值班醫生,請於明天上午8點鐘後來院就診。病人的丈夫很不高興,以命令的口吻要求趙醫生立即請針灸科住院醫生來門診處置,否則就打院長公示電話投訴!趙醫生無奈向針灸科住院處“求救”。因為急診內外科診室相對,我全程觀察女病人幾乎沒有多少言語,即使回答問診內容,也是惜字如金,顯得疲乏而不耐煩的樣子。

    在等待針灸科會診的過程中,為了緩和緊張氣氛,我從內科診室走出來和病人丈夫聊天。男人一直強調妻子更年期很折磨人,這幾天鬧情緒,又是牙疼,又是“落枕”,還睡不著覺,本不該晚上來看這些“小毛病”,言語之間為剛才的事情委婉的表達歉意。

    聽到說“牙疼”,我立馬問病人“感覺胸悶不?”病人點頭。一個完整的“證據鏈”在我的腦中成型。為了不引起病人和家屬的反感,我提醒趙醫生在搶救室免費給病人做個心電圖。病人答應了。兩分鐘後,心電圖做完,趙醫生說心臟確實有問題,我接過一看,前壁導聯ST—T段呈下斜型壓低。初步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徵,最後在我和趙醫生的耐心解釋下入院治療。

    事後,我想,如果患者第一時間看內科,我可能迅速鎖定心臟病,但是由於先入為主的“落枕”,影響了我的思路。雖然沒有誤診,但是值得思考。仔細看臨床表現,這是一個50歲的典型的心臟病患者。

    因為她有如下表現:

    01不明原因的左頸肩部、下頜部疼痛。

    02胸悶,焦慮,煩躁。

    03極度乏力、近期加重的失眠

    04明顯氣促,不願意講話。

    除了這個患者的上述典型表現,心臟病發作前可能還會有如下症狀:

    05近期頻繁出現的沒有緣由的上腹部疼痛和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

    06一月或一週內頻繁發作的胸痛或不規律心跳。

    07多次出現的一過性眩暈或意識不清。

    呂醫生提醒:如果您的年齡在45歲以上,有上述症狀,請不要忽視心臟病的可能。

  • 9 # 使用者4472466208722813

    常見的心臟不適有心痛、心悸、心慌等等。但並非所有的心臟問題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跡象,如同電影裡常見的那樣,手突然抓住胸前,然後痛苦倒地。

    你也許不知道,一些心臟病症狀甚至不會發生在胸口,而且你可能也難以判斷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下,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特別是60歲以上、肥胖、有糖尿病、膽固醇高、血壓高的人群。

    平時身體表現出的一些預警訊號,對心臟病發作風險有預測價值。

    1F

    胸部不適

    這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如果你有心動脈阻塞或心臟病,可能會有疼痛或胸部擠壓感。每個人的感覺可能又有不同,有人覺得像胸口坐了一頭大象,有人覺得心絞痛或胃灼熱。

    疼痛或不適一般發生在人休息或者進行一些身體活動時,通常持續超過幾分鐘,有可能消失,然後返回;還可能對映到背部,頭部和頸部。

    2F

    噁心、消化不良、胃灼熱或胃痛

    有的人在心臟病發作時會出現這些症狀,甚至還會嘔吐。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出現這類症狀。

    當然,引起胃部不適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吃壞肚子,但心臟病確實也會引起這些症狀。如果你放心,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

    3F

    口腔問題

    如果你曾經患有根尖感染或根尖牙周炎,這將會為心臟健康埋下隱患。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者發現,這種型別的牙齒感染會使患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的可能性增加 2.7 倍。

    4F

    手臂疼痛

    心臟病可以傳播到胸痛,兩隻手臂和肩膀疼痛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疼痛感可能會延伸到手腕和手指,尤其以身體左側更為常見。

    5F

    頭暈或有頭重腳輕感

    讓人身體一時失去平衡或感到頭暈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飢餓或者口渴,也可能是因為猛地起身。

    但如果你突然覺得身體不穩,同時伴隨胸部不適、氣短,請立即呼叫醫生。因為這很可能是因為心臟無法正常泵血,導致人體血壓下降。

    6F

    嗓子疼、下巴疼痛

    一般情況下這兩個部位出現疼痛,可能與心臟無關,而是因為肌肉問題、感冒或鼻竇問題。

    但如果你感到疼痛開始在胸部的中心,然後蔓延到嗓子或下巴部位,就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訊號。

    7F

    睡覺時出現打呼嚕、睡眠呼吸暫停和其他呼吸問題

    一般睡覺有一點呼嚕聲很正常。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呼嚕聲已經吵得他人無法入睡,甚至要動用耳塞,或者在連續打呼嚕的過程中,突然停了一次,然後繼續打(即睡眠呼吸暫停),就會對給心臟帶來過多壓力。

    8F

    出汗

    出汗也是心臟病發作的前兆,通常是不明原因的一身冷汗。

    9F

    水腫

    心臟病患者由於心臟負荷過重,導致靜脈迴流受阻,所以會出現水腫,這也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一旦發現輕微水腫,就要警惕心臟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交通肇事後擅離現場留親屬處理,是否屬肇事後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