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翰墨寒雲

    何為好書法??見人見智。

    我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絕不能以單一的美醜來判斷,比如說孫過庭的《書譜》當然是經典,但有的看來就覺得不好,因為他認為楷書是最好的,還有的人認為田英章老師的楷書不好。這就是個個角度的問題了!那麼,到底什本樣的書法才是好書法呢?我個人有幾個體會,請書友們討論一下吧!

    第一呢要看用筆之法,這個是最重要的,必須八面出鋒 ,只有做到八面出鋒,墨色濃淡,乾溼、濃淡變化出神,這樣的作品才富有節奏感。

    第二要看筆力的問題,必須做到剛柔相濟,正所謂,硬就要鐵劃銀鉤,柔就要行雲流水。

    第三要看用墨的問題,必須做到惜墨如金,楷書有楷書的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有行書的要求,一筆寫3-5字。

    第四要看留白的問題了,必須給人一種豁然開朗 的感覺。正所謂寬處可行車走馬,窄處則密不透風!

    第五要看作品的整體佈局,必須做到一氣呵成,一幅好的書法作文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絕不是單純書寫技巧技巧的表現。作品的基本原則: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 2 # urna風之度0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洞察書法的本質。

    書法的本質是橋,通達心靈的橋。如果只重視橋本身,是否牢固好看,那麼就是:以手指月,只見手指,不見月亮。

    書法,肯定需要字技,但不僅僅是字技。不僅僅是有自我字型,更為重要的,是“合道”,道,即忘卻技術(不是沒有技術,指有強大的技術儲備)的心靈自由。

    武林高手決鬥,從來瞬間反應,是本能反應,忘記技術。如果僅從技術的角度評價書法,就是重技忘道了。

    好的書法,有四個標準:道法術微。

    分述如下:

    一,微。 就是細節。

    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筆法靈動,有很多精微細節。趙孟頫的《洛神賦》有氣韻,但單字細節就少得多。原因為:王羲之腕法、指法都靈活,趙孟頫腕法靈活,指法則比王用得少。

    二,術。 術指行筆、單字及字群的書寫技術。也指章法基礎。這是大家都感興趣的東西。

    行筆技術。通常有:執筆技術、運筆技術、墨技。

    執筆技術:常規執筆、捻筆、撮筆等。

    運筆技術:中鋒、側鋒;方筆、圓筆;直筆、轉筆、絞筆、刷筆等;輕重;提按;快慢與節奏;臂法、腕法、指法。等。

    墨技:乾溼、濃薄等。

    單字技術。筆劃方面,有基本功。結體方面:筆畫為有機體,互相配合,守正出奇,自然而然。有筋骨肉,精氣神。

    字群技術。 就是辯證法,對立統一。正奇、主次、迎讓、疏密、潤枯、大小等,變化萬千,融為一體。筆畫造型、單字造型絕不重複。

    三,法。

    法就是技術及思想的體系。 中等的,功底深厚。高階的,有自己的字型。如啟功體等。頂級的,達到“人書文一體”“形意一體”的境界。

    四,道。 道指基於書法技術的心靈自由。

    書寫別人文章的書法,不是在書寫自己的靈魂,那是別人的心靈,別人的靈魂,此時:有技無道。

    王的《蘭亭集序》在那時,達到了:心靈、書法、個人的天人合一。 即使王自己再玩《蘭亭集序》,也打不到那時高度,因為心靈不同,筆下的精微氣息就會不同,不可能重複。

  • 3 # 棲山館王老師書法課堂

    終於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可以回答了。要想知道什麼樣的書法是好書法,就要囊括書法所有書體審美的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所以我從書法審美開始,逐步解釋幾乎囊括所有書體的一個書法的通解。

    書法美從什麼地方開始

    書法有些像體育運動,有一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在裡面。體現在書法裡,就是書法追求“變”,這個變是什麼呢?就是“不重複、不平庸”。

    以楷書為例。如果我們看過許多歷史上有名的楷書作品,大家都能發現一個最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同樣的字不會出現第二次、筆畫也不會做重複處理。

    如果我們更為精細的研究古人楷書作品中一個筆畫的細緻變化,你會發現,就連筆畫裡面的東西都不會重複出現。為了方便講解,以墨跡楷書大字陰符經為例,

    看,從單一的筆畫入手分析,起筆處想盡辦法避免重複而導致雷同,這樣的楷書叫寫的活,而不死板。

    我們不妨看唐代歐體楷書的墨跡,看看我所說是不是事實。

    所以楷書要寫的活而不能寫的板,寫的死,這樣的書法經不住把玩品味,初看好看的東西,看就看膩。只有這些有變化有內涵的東西,經得起推敲琢磨,這就是欣賞書法的開始,也是辨別書法好壞的開始。

    行草書的欣賞。行草書的欣賞可謂困惑了無數的書法愛好者,其實行草書的欣賞也是從細節入手,但是同時要觀注整體,我們以小見大講解一個字裡的東西,然後再關注章法整體。

    我們首先看黃庭堅草書作品第一行的字,我將它大致的外輪廓框了出來,最右邊的紅線標明瞭字勢的走向,還是那個話,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形狀,絕對不會像社會上那些人寫的,一般大,一個走向。

    第二,我們看它第一行每個字都是斷開的,沒有連起來,但是因為字勢有承接關係,這一行在感覺上是一個整體。第二行為了與第一行區別開,整體來說纏繞連綿,但是每個字依舊有它獨一無二的姿態和方向。

    另外我在圖中圈出來重複頻率高,且相同方向的線,古人還是那句話,不重複,有內容!當然,絕不止這樣,除了方向形態上的不同,也有墨色上的對比呼應,漲墨和枯筆、細線和粗線等等。

    當然絕不止這樣,黃庭堅的草書作品,通常能帶給人驚險刺激的感覺,就像玩過山車、海盜船一樣。

    如果你理解了我所說的話,那麼我們去看一些作品,你會發現有趣的地方來了。

    當然,好的作品一定滿足這些條件,但是滿足這樣條件的不一定是好的作品,還請多看名作多鑑賞把玩,書法的趣味是琢磨不夠也琢磨不透的,書法的魅力在這裡,而不是單純的整齊美觀,整齊美觀只是很低階的一個形式。

  • 4 # 不二齋

    好書法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古法,要有出處,格調上必須要高,這也是書法不同於西方藝術的一個方面。

    西方的繪畫講究寫生,有一個實物參照,中國的書法藝術講究入古,越得古法,越高明。

    這也是書法為什麼不能學習現代人的,要學習古人留下的經典字帖。

    在學習古代字帖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新,掌握了古代基本技法以後,才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那就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在古人基礎上外師造化,造化就是世間的萬物,要從這裡學習豐富自己的閱歷見識,多讀書學習豐富自己的字外功夫。

    然後再融入自己的內心情感,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這才是優秀的作品,這種作品最高峰和代表作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格調之外,才是筆法、字法和章法,這三點是相互生髮的,不是獨立存在的。

    由筆法生成結構,再由結構組成章法。這是書法最基礎的部分,是高樓大廈的磚瓦和水泥。

    有了較高的格調,又有了合理的筆法、結構和章法,若能再有感情的書法,就是一幅好作品了。

    你覺得呢?

  • 5 # 千千千里馬

    古代是這樣,今天會有好書法的標準嗎?

    比如二田的書法好不好?說法大不一樣,有的說,二田是大師,有的說,二田的書法是印刷體。你說,什麼是好書法是不是一個問題?

    什麼是好書法,我們從兩個層次來說。一個是一般的要求,那就是

    符合一般書法規範的寫字,就可以叫做好書法了。

    因為,書法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規範。

    比如楷書的規範就是寫得不要寫得鬆鬆散散,筆畫狼藉,而是整整齊齊,就可以了。例如,二田的楷書書法就是最基本的好書法。

    寫行書,字字有行書的來歷,穿插佈局,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可以看做是好書法了。

    第二個層面是,書法有藝術創造,就是好書法。

    全面我們說的好書法,是最基本的書法層面。

    在基本層面上還有一個更高的層面。這就是好書法是有創新和個性的書法。

    這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即的一個層面。書法的創新具體有這樣幾個特點可以看出來。

    首先看承傳。不論你寫的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從你對傳統的學習,就能看出來你學習的成就了。成就大,說明創新的成分多。

    比如,學習顏真卿的楷書,大家一看,雖然寫得好,但是跟顏真卿一模一樣,那是算不上“好書法”的。

    這不是說你的字寫得不好,而是說,你沒有創新,所以,說你不好。

    例如二田的書法就是這樣,雖然學得很好,畢竟還是歐陽詢的圈子。

    如果你的成就大,那大家一定也是看得出來的。

    比如,柳公權就是學顏真卿的,但是,柳公權在顏真卿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煉和加工創新,把顏真卿的書法寫得筋骨豐滿,去除了顏真卿的妍美豐腴,這就是創新。

    好的書法筆法精彩。但是創新的筆法,有好的創新,也有差的創新。

    如果是差的創新,那就不是好書法了。

    我們知道,創新就要與前人不同,既然前人的筆法已經非常成熟美好,我們創新就需要有比古人更大的勇氣。

    一般來說,好書法的創新都是筆法豐滿合理的,奇崛而合乎法度。

    具體來說,如果筆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都是合乎書法美學要求的,那就是好書法。

    相反的是,不好的書法。首先筆法就有缺陷。如果掌握這樣的一般知識,判斷好書法,應該基本沒有問題。

  • 6 # 老路書法

    今天我要講清楚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書法的演變歷史,一個是我這個書法愛好者的成長曆史。下面容我娓娓道來——

    1. 既然說書法,我們就要尋本溯源,讓我們看看歷史到底是怎樣選擇了書法,才讓經典書法和實用的漢字流傳至今。早在6000年前象形文字出現了——

    後來,人們相互交流出現了困難,於是會意字產生了——

    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因為文字混亂,為了統一認識便於交流,於是小篆出現了——

    接著,它的簡化字隸書又出現了——

    到了鍾繇,創立了楷書,開中國楷書書法之先河。

    書聖王羲之光彩照人的現身了,接著楷書四大家屹立中國書壇千年,至今讓人們無法超越。

    顏體楷書改造了王羲之的書法,把王優雅含蓄的書風變成雄強豪邁,到了柳公權又變成了瘦硬勁健的書風——

    歷史的每一次對書法選擇,都是繼承傳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起碼是大家都說好,即使不能做到雅俗共賞,最起碼藝術圈子裡人都承認你,紛紛仿效你崇拜你,而不是罵聲一片!現在的醜書,圈裡圈外罵聲一片,這能叫好書法嗎?——啥玩意,看不懂!

    像放大幾千倍的癌細胞。處於中國正統書法地位的田氏二兄弟,早就對當代中國書壇的醜書展開了強烈的進攻態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歷史再一次做出選擇,醜書必亡,正統楷書必勝!當然了好的行書也一樣受到人們的青睞。

    陳忠康的行書,美嗎?當然美了,繼承了傳統,又加入了一些自己審美因素,我們為這樣的好書法唱讚歌!

    管峻的楷書,太美了!都是因為繼承了傳統。不能為了自己出名,而去胡搞亂搞,以致罵聲一片!

    好書法不會從天而降,學好書法之前,先要做一個好人,柳公權的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的話時時在警醒我們這些後輩。所以說,老老實實地寫字,踏踏實實做人,你的書法一定會成為‘好書法的’。

  • 7 # 剖析與建構

    看了很多古人的書論,先賢們說來說去,總結概括起來有以下兩點:

    一,書法表現自然界中的物象;

    尤其是在魏晉時期,很多書家會寫駢體賦來把書法同自然界的物象進行比喻,也就是把書體比作物象,他們一致認為,好的書法寫出來後,接近自然物象的就是好的。

    至於引用古人的話,我也記不清了,估計大家也不愛看,畫張圖來說明,就是這樣的:

    這個審美的範疇,持續到唐朝的張旭,張旭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他認為,除了寫出來的字接近自然物象,還應該:從自然中吸取可取的東西,並融入自己的字裡行間,畫張圖來說明,就是這樣的:

    (不會作圖的孩紙傷不起啊,兩張圖做了半天,一身汗搜出來啦,書友勉強看哈!)

    當然歷史上流傳王羲之善於從鵝掌撥水得到啟發,悟得筆法。當然是真是假,就如司馬光砸缸救人,到底宋代有沒有缸,還有待稽考。

    歷史的車輪是往前走的,到了初唐唐太宗說:“未解之意者,一點一畫皆求象本”得傾向,標誌著,書法逐漸擺脫了它早期的象形意義,而成為表現作者思想感情得工具,人們在欣賞時,是努力的發現作者的情緒和心理,於是,就有了:

    二,書法表現主體(書寫者)的情感;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天下第二、第三行書無一不是如此,這樣的審美,一致延續到現在。

    當然,我們看到一幅作品,第一眼肯定看的是它的大感覺,也就是:格調。

    學王鐸,只大眼一看,覺得像王鐸。

    學蘇軾,也看個大體,感覺對路。

    等等!

    看完整體的格調,再來看細節:

    用筆,結字,字字連帶,行軸線,行距,章法,墨色,鈐印等元素等,再從這些方面去分析,就心中有數了。

    這些是可以看得見的分析,當然還有人認為書法是一門技藝,而技近乎道。這種說法,源自一個故事:

    (為什麼,覺得吧這張圖片放在這裡,步態合適呢?)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複製的,相信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他們認為書法就是載道的書寫,道分為陰陽,陰陽即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體,所以他們主張書法應該從:虛實,方圓,快慢,大小,濃淡,斷開等等這些矛盾的元素去分析。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自己本人有見識的,若不知道別人學的是哪一家而妄自評判,豈不貽笑大方!

    到了今天,審美又不一樣了。胡抗美先生在他的書《中國書法章法研究》序言中提到,書法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脫離了實用性,而進入一種純藝術的階段,所以在這本書裡,大概是這些個觀點:

    以《說文解字》演象論、道家陰陽觀念、兵家形勢理論——來架構章法構成的形式原理,特色之處有三:

    第一,“章法的時間性”分析。

    第二,“區域造型”的章法構成分析。聚焦空白造型與墨色造型,認定不同的區域造型及區域造型間的再組合,可以強化章法空間的整體性構成。

    第三,結合自己創作,闡明瞭“周圍空白”的獨有價值。最引人的莫過於對長卷《草書杜甫詩》進行的“十一個區域”解析。

    (這是我讀完這本書做的筆記,有點簡單!)

    當然,歷史每個時期,都有它的審美標準,每個人的也不一樣,這裡也是從宏觀上進行說明!

  • 8 # 書畫小築

    一是傳承脈絡清晰。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它的根在傳統之中,沒有傳承的書法,則淪為現代的江湖書法。無論一幅書法作品是真、草、篆、隸、行哪一種,都要有出處。真如顏、柳、趙、歐及魏碑等。草如張旭、懷素、孫過庭等。篆如李斯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趙之謙、鄧石如等。隸如禮器碑、張遷碑等。行如集王聖教序、米芾等。我們的作品一定要在古人的基礎上生髮,離開了傳統,書法作品就是無根之木。

    二是技法掌握高超。

    首先,書法線條質量高。線條的錘鍊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有紮實的基本功。什麼線條質量高,可以參考懷素《自敘帖》,也可以參考現代著名書法家王厚祥先的作品。

    其次,字法正確。現在書家由於文化修養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字法錯誤,淪為笑柄。如近期中央電視臺某電視劇名中,將“紅”字誤寫為“肛”字,某書協領導經常性寫錯字,實在有辱斯文。

    再則,筆法熟練,章法合諧。筆法是書之基礎,要寫出好的作品,某一書家的筆法要爛熟於胸,然後下筆胸有成竹,一氣呵成。猶如孫過庭所謂“頓之則山安,導之則泉注”。章法處理要和諧,行距字距要合理,“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不能矛盾衝突,

    三是文與書安排合理。即書寫莊重的文字則用正書,如楷書、隸書、魏碑等。書寫小情感表達的文字則用小行草。書寫豪情壯志,意氣風發的文字,則使大草甚至狂草。總之內容與書體要合諧。

  • 9 # 中州耕牛堂主

    我的觀點是:書法沒有好不與壞之分,只有雅與俗之分。

    大凡好的書法作品,統幅都透露和彰顯著傳統的書法文化的元素和古人法帖的影子。這樣的書法作品往往被人們稱之為高雅,可品,好看,耐看,可登大雅之堂,亦可當作珍品收藏。反之,就是俗不可耐的書法作品啦。

    那麼,如果鑑別書法作品的“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看筆法。好的高雅的書法作品的用筆,都是符合法度要求的,而不是胡寫亂畫。在五種書體中,其筆法都是不盡相同的,除篆書和隸書的用筆外,其它三種書體的用筆都有法度所限,各有各的的入筆,行筆和收筆方法,而且還要有變化,同一個字出現在同一幅書法作品中數次時,均不能雷同。就像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之”字,雖在作品中出現二十多次,但幾乎字字都有變化。

    二是看字法。字法,在書法作品中顯得尤為重要!這裡麵包括點畫的佈局,上下結構,左右結構,以及單字的處理,等等,都應做到美觀,大方,得體,高古,且不失法度。

    三是看章法。筆墨當隨時代。書法創作,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書風,不能守舊。比如,近年來對書法作品的創作要求是“滿格佈局”,那你的書法作品如果四周留白太,那就與時代書風相悖了。還有就是“正文可以書在落款處,落款也可以書在正文中”。另外,就是印章加蓋,一幅作品中,印章胡亂蓋是不妥的,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只加啟首印,落款處加白文和朱文即可,閒章儘量少加或不加。

    四是看墨法。書法創作最佳的狀態就是自然書寫,把墨的濃淡乾溼焦發揮到極致。書法創作的大忌,就是筆筆補墨,就是描字。字,是寫出來的,而不是描出來的。

    五是作品的內容格調高雅。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僅供參考之。

  • 10 # 創新炎黃

    《規範性與形態個性化相結合的書法才是好書法》

    書法,一種透過個人的文字書寫來傳承民族文字的一種文化工藝!在筆者看來有如說書法是一種藝術倒不如說,書法是一種語言的書寫習慣!語言是書法的基礎,書寫技能是書法依託。有時候一想,要是沒有書法也許多我們的文字傳承就會少了一種原動力。

    一、書法個性化特點原於書法表現出來的不同形態

    日常書法練習中,人們強調書法要有個性,不能千篇一律。當然在筆者看來,書法個性要有,但是前提還得保證書法的規範前提,至少保證這些書法具備漢字形態特點。比如大體的“橫平豎直行筆”,比如“筆畫均衡分佈”。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法”的“”!

    圖:書法家們常常強調的書法個性化就是書法筆法結構上體現出來的不同形態

    沒有文字書寫的規範性,漢字書法將不成其為中文,失去漢字的“法度”!沒有書法個性化,書法藝術可能就會失去其大部分藝術魅力民民族文化感染力。

    之所以中華民族能夠形成“中國文化圈”,就在於中文語言文字將我們聯絡在一起,開成了我們的文化交流圈,也才形成了今天依賴於中文流的“網際網路+”。

    二、書法基本技能的“形態”在於筆畫的長短、方直、圓曲;

    現代書法中,尤其是現在書法市場上最有人氣的書體中,啟功先生的啟功體首居其一,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為其二。

    在初級練習的實用性上,田英章先生推廣的工筆歐楷最容易入門,甚至可以無需老師引路。其中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歐楷更注重筆畫的均衡分佈,橫平豎直。規則的簡化,對於書法入門者可謂“輕鬆”,這可能是成就田英章楷憶書法人氣炸棚的原因。

    圖:田英章楷書《以善為德》

    很客觀在說,田英章先生推廣的歐楷的確吸收了很多現代楷書藝術字的加工技巧。其筆法中“一畫三段寫”的技術思路可以幫助我們大部分人入手工筆楷書時解決認識問題。

    圖:啟功體的結構田英章的筆法

    現代書法最有名的兩大新事物:啟功體有史以來的黃金分割獨特結構;田英間先生的精雕細刻的筆法。細緻分析起來就是因為這兩人種書體有了書法史以前沒有的書法“形態”:字形長寬中外比例、筆畫方圓、筆畫的直曲。

    圖:啟功大師的啟功體

    三、構建書法形態的筆法方法:工筆楷書筆法的“一畫三段寫”;啟功體的自然行筆;

    啟功體算是書法中“自然行筆”的典範。比如啟功書法,當危害這裡指的是啟功先生的楷書或者行楷體。啟功先生追求書法的書寫效率與自然筆法,不刻意追求筆畫精準。正因如此,我們會發現啟功書法,同一作品同一漢字在不同地方,總能看出一點不同,只有類似的風格,而沒有雷同的筆法。

    啟功書法的筆畫起筆、行筆、折筆、收筆不求標準,只求自然,看不出雕琢的痕跡。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不光要求結構上筆筆的依託,筆筆有呼應,而且在筆畫的書寫辦求做到起筆、行筆、折筆、收筆形態上的規整。

    四、楷書書法形態的最重要構造方法:虛擬結構層次構建分析方法;

    漢字形態,對於獨體字而言,最習慣於使用的形態也多隻有“方形”“梯形/三角形”“菱形”。實際上在自然界最為基本的形狀也就三角形、與方形、還有就是圓形,菱形實際就是兩個三角形變形組合出來而矣。

    因為我們的祖先造字選擇了方塊字,圓形當然使用就少了。但是在書法則可以用於構建書法漢字的虛擬層次,從而形成書法的不同形態特色。

    相對於單體字,合體字的形態也就多由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來左右、上下、內外組合。

    圖:漢字書法形態不同造型

    漢字書法中的筆畫組有形態構建,利用筆畫的起筆點、折筆點、收筆點可以同圓或同線形成書法筆畫“布白”的層次感。

    永字是一個特別的字,他雖然是一個獨體字,但它的字形上,不容易構建三角形形態,也不容易構建長方形形態,縱向中部筆畫多一些,但又難於構建菱形形態。但透過多個虛擬節點的提練形成虛擬線層次,文字佈局也就有了章法可依。比如左側三筆起筆點同線形態;比如左側“橫撇”與右邊的撇進行呼應構建虛擬主筆,就讓書法筆畫的佈局有了層次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晚期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