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鹹魚專撕雞

    一、多爾袞有情有義,曾經兄長皇太極提拔過多爾袞,多爾袞認為皇位應該自己兄長兒子繼承。

    二、皇太極死時清軍剛入關,為了團結內部,保證統治,所以多爾袞拒絕當皇帝。

  • 2 # 順其自然65491946

    我想有這幾個方面,

    時機尚不成熟。

    害怕引起內訌。

    攏羅人心。從這裡可以看出,多爾袞是很有心機的人,當許多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冒然登基。會帶來許多難以預料的結果。所以他是顧大局的人。殺了那兩個陷媚饞言之人。看看袁世凱吧,聽了楊度的饞言,登基當了皇帝。結果引起全國的一片討伐之聲。當了83天的皇帝。惱怒驚恐之下。活活氣死了。如果他不當皇帝,當他的大總統,說不定還可以多活幾年。悲哉惜哉!

  • 3 # 使用者56985139966

    這是由當時形勢決定的。一,在皇太極死後,當時他的大兒子豪格,是明正言順的繼位者,且在八旗中有六旗支援,雖多爾滾戰功赫赫,他冒然登基,起碼要在皇族中引發巨大反對和混亂,對己的前途不利。二,是年八月十四日在崇正殿由所有親王出席討論繼位人問題,提豪格與提多爾滾的兩派爭執不下,且多爾滾在親王中並不佔優勢,再不解決要發生內亂,這時,支援他的阿達札,碩託,只是郡王和貝子,還參不了議政(都是親王才夠格)。三,多爾滾提出的皇位由孝莊皇后生的第九子福臨,當時六歲,應是多爾滾熟的人選,關鍵是親王們均無法反對,且決定多爾滾是兩輔政親王之一,這就比他親自登基安全得多,且尚在權力中心,較為理想。從上述原因,以及多爾滾有了較理想結果後,為表衷心,同時也為了怕暴露私下謀權,故殺了兩支援他登位的人。

  • 4 # 曉史才能明事

    大家好,我是文史兄。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多爾袞為何要殺碩託和阿達禮。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是碩託和阿達禮是誰?

    碩託是禮親王代善的次子,而阿達禮則是代善的三兒子薩哈廉的長子。

    他們在皇太極駕崩之後擁立誰?

    在天聰八年皇太極駕崩之後,皇位就在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相持不下,如此多爾袞只得退而求其次,改立皇太極的九子福臨,自己與濟爾哈朗輔政。

    但是碩託和阿達禮想要做個“開國功臣”不想讓小皇帝福臨即位,陰謀擁立多爾袞為帝,為此到處“跑關係”。

    為何多爾袞要殺掉他們?

    他們二人因要秘立多爾袞,就帶出去找八旗的旗主“拉關係”,他們的父親和祖父代善身為正紅旗的旗主當然也不例外。不料代善知曉此事之後大怒,認為這兩個不肖子孫會害死自己一家,就大義滅親把他們二人揭發到了多爾袞那去。

    多爾袞知道事情敗露,代善的態度也已明瞭,就只得安心做自己的攝政王和他們二人撇清關係,下令處死了碩託和阿達禮。

    其實多爾袞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情勢所迫,我感覺要是代善也支援他的話,碩託和阿達禮就不會身首異處了。多爾袞多次與皇位無緣都是因為代善,可悲可嘆更可氣!

  • 5 # 楊柳青青春之聲

    第一,皇太極之後應該是他的大兒子豪格繼位,但是在那個時候多爾袞戰功赫赫,目空一切,他如果冒然登基會引起朝內的混亂,他不得不考慮再三,並且他自己沒有兒子,他的想法再多他必須面對朝內親王、貝勒等等。

    第二,多爾袞與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的母親孝莊關係很好,多爾袞有意讓福臨繼位在朝內都能講的過去,幼小的福臨登基皇位讓多爾袞既放心又能自己攝政,關係上與孝莊交好,國家大政上福臨幼小,完全可以自己攝政,這是多爾袞自己的如意算盤。

    第三,為了自己精心設計的這套把戲,他把有人有意或者懷著邪意的人殺掉這是他治國策略上的有意為之,心在孝莊,意在福臨,這樣以來他就能夠以心無私念的感覺來面對朝臣,應對國政,他攝政王就會坐的既穩妥又獨攬朝政。

  • 6 # 古今通史

    “王正大位,我當從王。”多爾袞“遂與禮親王發其謀,阿達禮、碩託並伏誅。”

    禮親王:代善

    碩託:代善二子

    阿達禮:代善孫(三子之子)

    代善一家堪稱見風使舵的高手,見阿敏和莽古爾泰遭殃,代善主動退讓,不再與皇太極南面同坐,且其遺傳基因強大,長子嶽託在努爾哈赤歸天后,就向代善建議推舉皇太極為汗,皇太極繼位後,感恩圖報,封嶽託為親王,但找到紕漏則畫風突變,先因莽古爾泰牽連把嶽託降為貝勒,後因忤逆降為貝子。

    代善三子薩哈廉對皇太極繼承汗位也有貢獻,但過世較早,崇德元年就去世了,追封穎親王,其子,也就是主人公之一------阿達禮雖然承襲郡王,但對皇太極半點感恩也欠奉,因為薩哈廉剛過世,皇太極就苛責其遺孀,阿達禮有樣學樣,在元妃去世時,絲竹音樂不斷,以此表達其對皇太極的不滿。

    剛說了主角之一的阿達禮,主角之二就是代善二子碩託,他和他的父親代善不只是關係不好,簡直可以說是死敵,只不過時過境遷,決口不提罷了,代善當初被廢,一方面是阿巴亥的原因,還有一點是令努爾哈赤所厭惡的類似於褚英的毛病,心黑手狠,六親不認,受繼妻挑唆,代善誣陷碩託叛嚮明朝,連自己的親兒子也要殺,惹得努爾哈赤勃然大怒,你代善也是我與前妻所生,我是怎麼待你的?

    碩託與代善不睦,與皇太極的關係也好不到哪兒去,一直受皇太極打壓,被降為輔國公,也算是拜代善所賜吧。更令碩託不能接受的是“偕阿爾格伐明,俘獲無算,論功,賜駝、馬各一”-----《清史稿》。俘獲無算,卻僅僅賜給他駱駝和馬各一匹......所以碩託對太宗一系是沒什麼好感的,和他的侄子阿達禮一樣,轉而支援多爾袞,而且一直以來關係也都還不錯。

    受打壓的他們,原本憧憬著多爾袞上臺,他倆也能受到重用,沒想到多爾袞和豪格各退一步,他倆的計劃就要泡湯,所以到處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更要命的是,他們說的這些話對誰也都完全不避諱,搞得滿城風雨。

    首先慫恿多爾袞,“王正大位,我當從王。”

    釋放錯誤資訊給濟爾哈朗,我爹代善正在和多爾袞綢繆皇位呦......這智商也是沒誰了。

    再次慫恿多爾袞,我們搞好串聯了呦,我們支援你奪權登基。

    效仿嶽託,跑到代善處,要求代善支援多爾袞上臺,代善大驚,勸阻二人。

    多爾袞一輩子都惦記著皇位,怎能不動心,但碩託和阿達禮的實力多爾袞是很清楚的,況且二人行事浮躁,甚至可以說是胡鬧,難成大事,所以多爾袞養病為由,閉門謝客。

    隨即,多鐸也被他倆煩得閉門謝客。

    再次找到代善要求支援多爾袞上臺,代善大怒,將兩人罵了出去。

    代善在滿城風雨之下,擔心此事別人誤解為他代善幕後慫恿,為避免禍及自身做了兩件事:

    第一、大義滅親,主動檢舉揭發阿達禮和碩託的謀逆之舉,果斷甩鍋給多爾袞,他倆都捧你的,我公事公辦,你隨意吧。

    第二、警告多爾袞不要打破剛剛促成的穩定政局。

    代善這一舉動,讓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兩方勢力都懵圈了,代善早就想弄死碩託,這全世界都知道,但在這種時候把他倆推出來有點壯士斷臂的狠絕調調了。其實代善心裡苦哇,你們支援多爾袞沒事,他將來也是權傾朝野的主兒,但是直接慫恿奪權還讓所有人都知道了,我自己的腦袋也不夠你倆坑的,你倆就自生自滅吧,我不殺你們,看多爾袞的了。

    接到黑鍋的多爾袞進退維谷,但情勢不由人,當時各方勢力的敏感程度都很高,打破平衡,力保阿達禮和碩託,那自己也沒好果子吃,多爾袞已經被圍過一次了,如果不是豪格宣佈自己“不配”而放棄皇位,中途離座的話,真有衝突,多爾袞很可能當時就死在帶兵而來的索尼和鰲拜手裡。

    最終多爾袞忍痛殺掉二人,之所以說忍痛,是因為後來多爾袞對這兩家著實不錯,恐怕也是心懷歉疚。二人位高權重,授首之後震懾了很多心懷鬼胎的人,為小福臨繼位掃清了障礙。

  • 7 # 陳大仙兒1

    謝謝邀請,第一當時他有當皇帝的想法,下面的人趨炎附勢就不稀奇了,不過當時的形勢是順治在前面當傀儡皇帝。他自己在後面當實際的皇帝。有一個小孩子甚至在前面。這樣才能平衡各方勢力,也能得到各方的支援。如果一旦打破這個平衡。即便他自己擔了皇帝也不能控制好所有的勢力。還會背上罵名。所以他要做表面賬。對皇帝表示忠心殺的下面勸進的人。

  • 8 # 關東俠客

    皇帝人人都想作,多爾袞有幾次機會同皇帝寶座親密接觸,都因條件不成熟失之交臂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暴死,經過激烈角逐多爾袞決定立皇太極九子,六歲的福臨為帝即順至帝。多爾袞監國攝政掌握軍政大權,向皇帝寶座蒜近一步。這個時侯郡王阿達禮和貝孑碩託幾次勸說多爾袞取爾代之自立皇帝,這簡直是借刀殺人把多爾袞放在火爐上烤,所以,多爾袞亳不客氣的把二人推出斬首,以維護八旗上層的穩定。和碩睿親王多爾袞(1612年一1650年)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母親阿巴孩是大福晉(相當於漢人的皇后),因此,多爾袞的地位在諸皇子中是很高的,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病死,多爾袞才十五歲連個旗主都不是,滿洲人權力交替是以實力說話的,諸子中實力最強的黃太極名正言順的繼承汗位。此後多爾袞隨皇太極徵蒙古,入寇明朝內地,征服北韓屢立戰功,成為八旗軍中的戰神。1636年皇太極改金為清,改學漢人官制多爾袞封為和碩睿親王,在六王之中排在第三位成為六部之中職務最重要的吏部首腦,時年24歲。多爾袞和弟弟阿濟格,多鐸掌管正白鑲白兩旗為八旗之中戰力最強的。天聰八年(1643年)皇太極暴死,生前沒立太子。命運之神又一次降臨。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根紅苗正軍功赫赫,才華出眾是熱門人選,黃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是後起之秀,在八旗上層之中位高權重又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實力也非常強悍。雙方為了皇帝寶座爭得劍撥弩張。皇太極生前已作了有力於自己的安排掌握兩黃旗和正藍旗。兩紅旗和鑲藍旗也傾向於長子豪格。也就是說在八旗之中有六旗是贊成豪格濟位的,多爾袞兄弟只有兩旗明顯處於劣勢。會議開到最後一天,襄黃旗將領鰲拜等″佩劍前行"要求立皇帝的兒子繼皇帝位,一場流血衝突即將發生。睿親王多爾袞是個胸襟廣闊高瞻遠矚的人,他看稱帝的條件不成熟就放棄了這種想法,但主張立皇太極的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為帝,由鄭親王和自已監國攝政。各方勢力透過妥協商議同意了這種主張。各位王公大臣,貝勒貝子共同對天盟誓昭告天地永不反誨。多爾袞雖然沒有當成皇帝但也大大的向皇權靠近一步,掌握軍政大權。這個時候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託幾次勸說多爾袞稱帝。這簡直是把多爾袞放在火盆上烤,如果他真這麼做了必然違返了共同誓約成為八旗上層的公敵群起而攻之。滿清上層將發生嚴重內哄而分裂,多爾袞是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不可能犯如此低階錯誤。為肅清影響向八旗上層表示自己沒有稱帝的意思維護團結,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託成了政治犧牲品被推出斬首示眾。順便把潛在危脅豪格勢力消除成為滿清實際統治者。↘

  • 9 # 野草的沉思

    此事說來話長。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在《汗諭》中對汗位繼承有過規定:滿洲八旗貴族共議汗位。

    太宗皇太極死前,未指定繼承人。引起了其身後的一場皇位之爭。

    皇太極共十一個兒子。爭位的一方是皇太極長子豪格,繼妃所生,三十四歲。頗有戰功。其下統正藍旗,其父的正黃,鑲黃旗也自然支援他。大臣索尼,鰲拜都主張立帝子。所以也會支援他。

    另一方是多爾袞,皇太極的九弟。他統領著正白旗和鑲白旗。他的哥哥阿濟格和兄弟多鐸支援他。由於多爾袞戰功卓著,實力強大,兄終弟及也合情理。

    公元1643年8月26日,八旗貴族在大衙門聚會商議繼位問題。禮親王代善主持。有人提議豪格,豪格謙讓說,"我福少德薄,非所堪當。"眾人議論紛紛,大多(仗劍)說,"非立帝子不可"。有人(一說是濟爾哈朗)提議立福臨。多爾袞隨機應變說道:"你們說的很是,即然豪格退讓,無繼統之意,當立第九子福臨,年歲幼稚,八旗軍兵,我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各掌其半,左右輔政,君長大之後,當即歸政。誓天而罷。"

    皇位就這樣確定下來。有一種說法,這個結果是莊妃(福臨生母)在後面做工作的結果。她怕因爭位而引起內部分裂火併,而聯合皇后和代善,分別以利害關係和大局意識說服了豪格和多爾袞兩人。才促成了立福臨(即順治皇帝)之事。(這當然只供參考)。

    在這之後,代善的一個兒子(碩託)和一個孫子(三兒子薩哈廉之子)卻一意要擁立多}爾袞為皇帝,上竄下跳,到處串連。代善與碩託父子關係本來十分惡劣,現在怕牽連全家,便告發了他們。這樣,多爾袞便處斬了這兩個人。

    多爾袞想不想當皇帝?應該是想的。他能不能當上皇帝?就當時的形勢說,很難。他要強爭皇位只能靠武力。但在武力上,他不佔優勢。滿洲八旗,豪格擁有三旗,如果開戰,濟爾哈朗的鑲藍旗,代善的兩紅旗也會傾向他。多爾袞只有兩白旗。即使善戰也很難取勝,即使取勝也已七死八傷,無復強大。所以,他擁立福臨是正確的舉措,他因此成了攝政王,也算是獲得了最大的利益。而且從本質上說,多爾袞是熱愛大清事業並精明睿智的,那麼,殺掉那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就無足奇怪了。

  • 10 # 雍親王府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支援多爾袞當皇帝的兩個人,也就是碩託和阿達禮。

    碩託和阿達禮,都是努爾哈赤次子、和碩禮親王代善家的人。

    碩託(1600~1643年)代善次子,固山貝子爵位。

    阿達禮(?-1643年)代善之孫,代善第三子、穎毅親王薩哈璘長子,襲封郡王爵位。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在未確定繼位人的情況下突然去世,隨後大清朝陷入了長達十七天的帝位爭奪,最終在各方的商議、妥協下,年僅六歲的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登基,同時為了平衡勢力也便於政權過渡,由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同為攝政王,輔佐福臨。在福臨已經登基的情況下,阿達禮、碩託卻仍然四處活動,企圖推翻福臨,改由多爾袞繼位。阿達禮告訴多爾袞:“王如坐大位,我當從王。”碩託也派遣親信告知多爾袞:“內大臣圖爾格及御前侍衛等,都贊同我的謀劃,王可自立為君。”同時,他們還勸說代善:“今立幼兒,國事可知,請速做決斷。”除此之外,碩託和阿達禮還積極聯絡其他八旗重要任務,為了多爾袞稱帝而奔走,在這個敏感時期,表現非常活躍。與其說是多爾袞殺掉了碩託和阿達禮,不如說是代善“大義滅親”。當碩託和阿達禮第一次勸說代善擁立多爾袞時,代善卻不為所動:“既然已對天立誓,為什麼又說這話?不要再改變主意!”而第二次碩託和阿達禮重返禮親王府,勸說代善,得到的卻是代善的訓斥。隨後,代善將碩託和阿達禮交給多爾袞,並將兩人把這件事公佈於眾。最終,由多爾袞親自判處碩託和阿達禮二人“擾亂國政”,以叛逆罪論死。代善的“大義滅親”,讓多爾袞不得不殺掉碩託和阿達禮。代善“大義滅親”,將碩託和阿達禮押至多爾袞處,交由多爾袞處理,除了代善本就不喜歡這兩個子孫外,更為重要的是,代善這是在向多爾袞和所有朝臣釋放了三個非常明顯的訊號:其一,表達了代善堅決擁立福臨為帝的決心;其二,告訴朝臣,代善是容不得任何謀逆行為的,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一樣會被處理;其三,就是告訴多爾袞,保持現有的政治格局,不要打破現有的政治平衡,對於大家,對於大清朝都是有好處的。在此情況下,多爾袞只能處死了碩託和阿達禮,畢竟,如果不殺掉碩託了阿達禮,就坐實了自己有想要稱帝的念頭,反而將自己的處境置於不利境地,為了昭示自己終於新君福臨,沒有奪位之心,所以必須殺掉二人來證明自己。另一方面,多爾袞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真正與福臨對抗,畢竟,此時的福臨,除了繼承了皇太極的兩黃旗外,自己的大哥豪格統領的正藍旗,另外一位攝政王、鄭親王濟爾哈朗統領的鑲藍旗,都站在福臨一邊,而代善這次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多爾袞這面只有兩白旗的支援,無力與其他六旗對抗。並且,剛剛經過帝位爭奪的滿清王朝還沒有從之前的競爭對抗中徹底恢復,因而再次挑起分裂,則很容易將滿清政權陷入新的動盪,從而葬送之前兩代帝王的努力。所以,於公於私都讓多爾袞必須殺掉碩託和阿達禮,維持政治平衡和政局的相對穩定。而代善也因為這件事情,再一次成為了多爾袞的“剋星”,這是代善繼努爾哈赤之死、皇太極之死後,第三次成為多爾袞的“剋星”。雖然殺掉了碩託和阿達禮,但是多爾袞對他們的家人確實不薄。對於碩託,多爾袞直接收養了碩託的幼子,交由自己的妻妾們看管、照顧,而且照顧得很好。而對於阿達禮,直接讓阿達禮的弟弟勒克德渾,接任阿達禮的一切職位,也就是多羅順承恭惠郡王。多爾袞這樣做也確實讓人感到疑惑和深思,不管多爾管當時有沒有奪位的想法,他這樣做都能看出他當時並不想真的殺掉碩託和阿達禮,也算是藉此當做對於碩託和阿達禮的補償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鄭交質後的鄭國為什麼沒有擴充疆土變成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