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特定的歷史造就特定的人物。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割據爭霸,人才輩出,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展示著他們的智慧和才華,就在這“諸子爭鳴”中,有一顆永遠閃爍光芒的巨星,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著力刻畫的一箇中心人物。作者根據歷史事實,運用文學和手法,將其塑造破一個內涵豐富的藝術形象。

    由於作者的妙筆生花,使其集眾人之長、神鬼莫測,達到高度的藝術集中。因此,在諸葛亮本帶傳奇色彩的形象上更添神奇,使之成為智慧的化身,正義的代表,忠於職守的模範。由此我們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形象是世代積累型的人物,又是特定時代的作家竭力創作的人物。

    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全書來看,全書共二十四卷,寫三國故事是從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計一百一十三年,其中諸葛亮活動的二十八年就用了十四卷的篇幅,而其他八十五年的時間僅寫了十卷,與其他人物相比較,諸葛亮在全書中佔據了最大的篇幅,佔有了最顯著的位置,自然,這位躬耕山野的南陽士子,“出師未捷”悲劇人物在作者筆下成了光照千秋的智慧之星,贏得了從市井小民到君王領袖各種人物的崇敬、傾倒的感嘆,這不禁令人勻深思,他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他的身上究竟有哪些感人因素,從他出場征戰至死,無不扣人心絃,引人深思。

    或許,他吸引的地方在於他的才智,也或是忠貞,但僅僅如此嗎?當然不是,其實,他身上的才智與忠貞都不是孤立存在,它還與其它性格要素:政治理想,品德操守,軍事才華及氣質風度等緊密聯絡,它們在一起構成了諸葛亮形象的整體系統。

    (一)品德修養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①

    這幅草廬對聯極為精煉概括了諸葛亮一生在品德操守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

    劉備未見其人,而先觀其行,不免感慨:“此行不枉然”,而亮從出世到至死,一生不慕虛榮,不求富貴,安貧樂道,樸素嚴謹,克己奉公,知恩必報,忠貞不二,鞠躬盡瘁,嚴於律己。這些高貴的品格著實令人佩服。

    “淡泊”、“寧靜”從一種境界、一種要求來看,乃是一種道家清心寡慾,修身養性,順其自然的表現,但並非消極避世,求一生安樂。

    正因為如此,所以諸葛亮在一生軍旅生涯中。時刻以此為戒,提倡儉樸,自出茅廬,火燒博望,投身於赤壁之戰,隨後平定西川,進軍南中,全力治蜀,六屆祁山,北伐中原,後半生都在戎馬倥傯中度過。晚年,在渭水前線,抱病巡營,事無鉅細均親自過問,此外,別無所求。

    再則,他至始至終一身素縞,初出場時,“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似神仙之概”②,在入世以後,雖出將入相,但他每次出戰幾乎都是同一裝束:端坐四輪車,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羽扇,一幅高人

    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

    特定的歷史造就特定的人物。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割據爭霸,人才輩出,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展示著他們的智慧和才華,就在這“諸子爭鳴”中,有一顆永遠閃爍光芒的巨星,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著力刻畫的一箇中心人物。作者根據歷史事實,運用文學和手法,將其塑造破一個內涵豐富的藝術形象。

    由於作者的妙筆生花,使其集眾人之長、神鬼莫測,達到高度的藝術集中。因此,在諸葛亮本帶傳奇色彩的形象上更添神奇,使之成為智慧的化身,正義的代表,忠於職守的模範。由此我們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形象是世代積累型的人物,又是特定時代的作家竭力創作的人物。

    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全書來看,全書共二十四卷,寫三國故事是從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計一百一十三年,其中諸葛亮活動的二十八年就用了十四卷的篇幅,而其他八十五年的時間僅寫了十卷,與其他人物相比較,諸葛亮在全書中佔據了最大的篇幅,佔有了最顯著的位置,自然,這位躬耕山野的南陽士子,“出師未捷”悲劇人物在作者筆下成了光照千秋的智慧之星,贏得了從市井小民到君王領袖各種人物的崇敬、傾倒的感嘆,這不禁令人勻深思,他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他的身上究竟有哪些感人因素,從他出場征戰至死,無不扣人心絃,引人深思。

    或許,他吸引的地方在於他的才智,也或是忠貞,但僅僅如此嗎?當然不是,其實,他身上的才智與忠貞都不是孤立存在,它還與其它性格要素:政治理想,品德操守,軍事才華及氣質風度等緊密聯絡,它們在一起構成了諸葛亮形象的整體系統。

    (一)品德修養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①

    這幅草廬對聯極為精煉概括了諸葛亮一生在品德操守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

    劉備未見其人,而先觀其行,不免感慨:“此行不枉然”,而亮從出世到至死,一生不慕虛榮,不求富貴,安貧樂道,樸素嚴謹,克己奉公,知恩必報,忠貞不二,鞠躬盡瘁,嚴於律己。這些高貴的品格著實令人佩服。

    “淡泊”、“寧靜”從一種境界、一種要求來看,乃是一種道家清心寡慾,修身養性,順其自然的表現,但並非消極避世,求一生安樂。

    正因為如此,所以諸葛亮在一生軍旅生涯中。時刻以此為戒,提倡儉樸,自出茅廬,火燒博望,投身於赤壁之戰,隨後平定西川,進軍南中,全力治蜀,六屆祁山,北伐中原,後半生都在戎馬倥傯中度過。晚年,在渭水前線,抱病巡營,事無鉅細均親自過問,此外,別無所求。

    再則,他至始至終一身素縞,初出場時,“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似神仙之概”②,在入世以後,雖出將入相,但他每次出戰幾乎都是同一裝束:端坐四輪車,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羽扇,一幅高人逸士的形象,而不喜達官貴族的華服絲袍、金銀飾物。

    在封建社會里,像諸葛亮這樣身居高位,卻能擺脫追求榮華富貴的陋習,出淤泥而不染,始終過著清淡生活的人,實在不多。另外,從諸葛亮在一次北伐途中向劉後主上的一道表裡,也可見一般,表中有這樣一段話“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四五十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排程,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3)由此可見,諸葛亮真正做到了嚴於律己。同時,他提倡儉樸時,不僅從自身做起,而且在軍營中也如是提倡,這成為他治蜀的一項重要措施。

    從其居住環境,人勻也不難看出這位高雅之人高潔的品德操守。

    作者把劉皇叔三顧茅廬的情景,象放電影一樣將各種不同的鏡頭組成一幅幅層次分明,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那裡山水環抱,古木蒼鬱,景色宜人,一派天然氣息,一派恬靜和平、歡樂富麗的世外桃源風光,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諸葛亮淡泊寧靜的氣質,他躬耕自食,寄傲琴書,不求聞達,順其自然。

    由此人勻自然會想到,生活在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裡的諸葛亮,一家是耿介,高潔而又智慧 過人的人真可謂山川秀麗,人傑地靈。可見作者為塑造一個相對完整的人物形象,真是煞費苦心,處處含情,作者這種寓情天景,以景表人的隆中景物描寫,歸根到底是為了塑造諸葛亮這個人。

    另外,諸葛亮除具有以上品德外,同時他還是一位知恩必報,飲水思源的重情人。劉備因政治需要三顧茅廬,不恥下問,虛懷若谷,諸葛亮對此感恩涕零,從而“志決身堅,不計利鈍”,知克不可為而為之,立下“士為知己者死”的雄心,因此,迎雖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仍竭精殫力地扭轉時局,使之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更因有先帝臨崩託孤之恩,當時,他立即表示“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又說:“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4)諸葛亮這樣說了,也確實這樣做了,他“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前出師表》),他把北定中原當作報恩的主要方式,並且為此目標殫精竭力。他在《前出師表》⑸中說:“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又在《後出師表》⑹中說:“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我們於此以見其盡忠,感恩戴德已達極點,把所受之命看得比自己還重要,以至達到了不達目的則“夙夜憂嘆、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程度。

    此後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報知遇之恩的具體體現。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描寫真切動人,也正在於知遇之感受的文化魅力,其為:“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7)觀其境,天一為之動容,聞其語更是慼慼,慘慘,切切。

    在這裡,作者充分發揮自己 的才華,讓悲景滲透於筆下的一景一物,使景物也感染人的感情。寫孔明以祈禳之法延壽的夜晚是:“八月中秋,是夜銀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動,刁斗無聲。”(8)懷鄉思親的季節,空寂無無的秋夜,一個吐血不止的病人正為自己未盡的事業掙扎著,他沒能戰勝病魔,帶著沉重的心願死了。

    “是夜,天愁地慘,日月無光,”(9)孔明奄然歸天。作者雖寫的是天地之悲,日月之哀,而實際上,自己心中已為孔明一生忠貞不二的精神唱響了沉痛哀傷的輓歌,作者不惜筆墨盡情抒發,不讓一處空虛,在祈禳之法的悼詞中,作者著意點明諸葛亮並非為苟且偷生之輩,而是感恩報德,憂國憂民的君子,同時也不失時機的點出諸葛亮是“承昭烈皇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不敢不效犬馬之勞,誓討國賊!”(10),再點三顧之恩,恩重如山,同時乞求延歲還是為了“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復舊物,永延漢祀”。

    諸葛亮一生忠貞的另一表現還表現在劉備死後,後主劉禪不理朝政、荒淫無度、飲酒作樂。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緊守忠貞報國的戒條,忍辱負重。其實,在這時,他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則一統天下還有望,同時也順天意、合民心。但他就是不越雷池一步,這既令人嘆息,也讓人感動,真是千秋功罪,憑誰說!

    另外,諸葛亮的品德中還有謙虛謹慎、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等優點,滲透在作品的字裡行間,處處引人入勝。

    二、政治理想和作為

    匡扶宇宙,興復漢室,這是諸葛亮一生追求的政治目標,也是他出世的目的。他早在降中時就立下興復漢室、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志願。有人說,諸葛亮乃一山野村夫,談不上什麼追求與目標,只是感劉皇叔三顧之恩才出世,否則,他會帶著一生的學識和智慧終死山野。

    其實不然,《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從一開始就形象地表現出了為中華民族直面現實的鬥爭精神和態度,在困厄紛亂的矛盾面前表現出沉著勇敢的鬥爭氣勢和超人的智慧。他決定出世雖有報恩的成分,但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實現他治亂扶危,興仁義之兵拯救天下百姓的理想。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且來分析一下:

    在政治理想上,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好為《梁父呤》(11)“每自比管仲、樂毅。

    ”這兩句話,見於《三國演義》,也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彈奏或呤誦《梁父呤》,一是為感嘆 世事的艱辛;其次,他以官仲、樂毅自比,官仲、樂毅都是治世之臣,孔子稱讚他們是人才。由此可見,諸葛亮雖身於亂世、隱居隆中,但也是有遠大胸襟和志向的,並是沒有現實的追求,而是早在隆中時就以確定了他的人生目標。

    他在草廬中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分析和情入理,以及他早以做好的西蜀五十四州圖,都充分說明了他不是玩弄口舌、舞文弄墨的小儒、庸儒,而是一個“斡旋天地之手,匡扶宇宙之機,上可仰瞻天文,下可俯察於地理,中可流澤於萬民”⑿的大儒、真儒。劉備三顧毛廬時,其弟曾歌;“鳳凰翔於千仞兮,非吾不棲;土伏於一方,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以待天時。

    ”(13)很明顯,諸葛亮的隱居,不是避世,而是“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分天下”,“逢明主於一朝兮,更有何遲,展經綸於天下兮,拂袖而歸。”他不僅因受“三顧”之恩,不容不去,而且自身也早有出世的準備。基於對“三分”的認識,事前繪製的西蜀五十四州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在政治作為上,從諸葛亮一生來看,他確實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首先,他以政治家的眼光敏銳地預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並正確地提出了劉備的戰略行動計劃和後來蜀漢內政外交的方針。發表“隆中對”時,他雖未涉官場,未入戰場,但對天下的形勢卻是那樣瞭如指掌。

    在短短一頁“隆中對”中,他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預見了“三分”,指出劉備的鬥爭目標應是先取荊州戰略要地,後取益州,以作為統一天下的根據地;主張改革政治,吸收人才,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穩定內部、積蓄力量;在外交方針上應結好孫權,以之為援,孤立曹操,形成鼎足之勢;再等待有利時機,由荊益兩用人才路出兵,北伐曹魏,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

    這種科學分析和果斷決策,反映了當時形勢發展趨勢,規定了正確的鬥爭策略,它是劉備事業的生命線,諸葛亮也為此奮鬥了一生,《三國演義》中描繪的三國鼎立的形成,蜀、魏的長期鬥爭,蜀、吳的聯合抗曹等事實,都證明了“隆中對”的正確性。這說明諸葛亮是一位極有遠見的卓越的政治家和戰略家。

    後來,劉備事業的發展,如果背離這條戰線即會受挫和失敗,這又從另一方面對“隆中對”的正確性和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作了有力的補證。

    其次,在治蜀問題上,他提出了法政。以法治國,以嚴濟寬,嚴格做到獎懲分明,並不亂以刑等政策都要深入人心,並從自身做起,不避親就遠,做到一視同仁。

    最著名的充滿活力是“失街亭”一事,諸葛亮面對兵敗的馬謖,雖義同手足,但為了維法,做到執法公正,也不得不揮淚行斬,即將在他人的再三求情和勸阻下,也欲罷不能。斬馬謖,按理應沒有諸葛亮的責任,但亮勇於承擔責任,從自身找原因,並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告誡後人不要重蹈履轍,同時還自貶三級以示對自己的懲罰。

    諸葛亮馬人對己一視同仁的做法贏得了百官的讚譽,包括曾被他削職為民流放川北的李嚴等,也深為其言行所折服,這為法治的實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再次,在對少數民族上他採取了和撫的政策。對孟獲“七擒七縱”,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耐心等待。

    諸葛亮的“和撫”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南征之後,西南地區出現了較久的安定局面。另一方面,在政治用人上,他主張薦賢用能,面對與己堪稱一龍一鳳的龐統,他不是進行壓抑和貶斥,而是極力推薦。同時,他在前出師表中諫後主時寫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這些都說明了他重視人才的思想。此外,智收姜維的事更表現了他鐘愛人才,思賢若渴的用人策略,他慧眼識英才,為使蜀國後繼有人而傾注心血。由上可知,諸葛亮堪稱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對蜀漢的貢獻真可謂澤被後世了。

    (三)軍事才華

    諸葛亮身上最為突出的特點莫過於才智了,我們常聽說一些褒揚他的諺語和歇後語。

    如:“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聰明莫過於諸葛亮”等等。但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在描寫諸葛亮的才智時,又著力刻畫了他在軍事方面的才智,使其表現出超人的軍事才華。

    首先,諸葛亮的軍事才華表現在制定作戰方案及指揮戰鬥中。

    《三國演義》中的決策者們大多能在具體情況的觀察、分析中,迅速地從紛繁複雜的錯綜現象中發現的抓住戰局的本質和關鍵,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而諸葛亮不僅如此,還 廣泛讀書,多方交友,雲遊天下,所以他確定的作戰方針也計高一籌、花樣蘩多。如有對陣、截糧、劫寨、活燒、水淹、疑兵等,並能依具體情況,使之變化莫測。

    每次用兵,諸葛亮總是要先了解敵方的情況和戰事條件,包括對雙方主帥及主要將領的性格等都有清楚的瞭解,然後做出分析,最後做出總的決策。如建業之初,確定“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14)的三分戰略,就是他長期觀察天下形勢而制定的,又如七擒孟獲用的是攻心戰略,而北伐中原用的是穩紮穩打戰略就是如此。

    當然,諸葛亮不僅僅是能制定總的戰略方針,他還能制定出切實有效的作戰步驟並親自指揮作戰。如他借動吳兵取南郡一役,就是最好的例證。

    其次,《三國演義》從諸葛亮與他人的對比中,也突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及卓越的軍事才華。曹操、司馬懿、劉備都是足智多謀的人物,諸葛亮與曹操對比,曹操自幼奸滑,廣有計謀。

    官渡一戰中他更是靈活多變,以糧草不足的七萬人,催毀了四世三公的袁紹的七十萬人,但諸葛亮卻處處高他一籌。如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就是最好的例證,奸雄本事再高,也難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諸葛亮與司馬懿比較,司馬懿是一個了不起的將才,諸葛亮曾這樣說過“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

    但司馬懿卻一直鬥不過諸葛亮,在空城計、木牛流馬、隴上收麥及祁山斗陣中都屢屢失敗,只落得一再嘆息:“吾不如孔明也!”(15)在三出祁山中,司馬懿派張和,帶陵截寨,但諸葛亮卻早有準備,落得“懿大驚曰:”孔明真神人也“(16)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草船借箭了。

    周瑜出於對諸葛亮的妒忌,以前線總指揮的身份,設計限諸葛亮在十天之中監造十萬只箭,這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不可能的,加上週瑜又暗中阻撓,很明顯,這是陷害亮的詭計。而諸葛亮明知其意,卻漫不經心,隨口答應,並主動要求縮短造箭之日,這一來,使故事氣氛更加緊張,把個魯肅急的團團轉。

    他越急,情節越緊張,就越顯出諸葛亮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就越顯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周瑜在屢遭失敗後,對諸葛亮是“有佩服、有妒忌”,以至在最後無奈嘆曰:“既生瑜,何生亮?”再次,劉備事業在諸葛亮出山前後的對比亦能顯示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出山前劉備屢遭失敗,出山後則節節制勝。

    而且作者在此不惜筆墨,著意點明只要劉備採用諸葛亮的計策則戰無不勝,而且一旦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堅持己見去平吳,就會一敗塗地而不可收拾。這就愈使諸葛亮在軍事才能方面的形象更加豐滿,刻劃出超前卓後的軍事家形象。

    總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現的十四卷中,處處都表現出了他卓越超群的才智和軍事才華,為人們所感嘆折服。

    四 氣質風度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他人在氣質風度上也有著顯著的不同。最為典型的表現在氣質風度,心胸器量及待人處事等方面。

    首先,他一出場,作者就把他造成了“羽扇綸巾,飄飄然有似神仙之概”,並且居境高雅、閒適,一副十足的飄逸、瀟灑、從容大度、清高孤傲的隱逸士子之相。

    初出茅廬,便以弱勝強,取得博望燒屯、白河用水兩個戰役的勝利。曹操強兵壓境,迫使劉備退守夏口,對此,諸葛亮毫不畏懼,安然用計,說服東吳抗曹,經過一個又一個戰役,最終取得了荊州、益州,實現了他“三分天下”的戰略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最為出色的當是舌戰群儒和智激周瑜。

    “舌戰”不僅寫得合乎情理,真實可信,而且抓住這個典型事件,刻劃了諸葛亮的博識機敏和政治外交才能。因為面對“唯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17)的庸儒們,孔明表現出的是丰神漂灑,器宇軒昂,鎮定自若,他巧舌如簧般各個擊破,他能言善辯使他們言盡詞窮、無以應對,真是痛快淋漓。

    “舌戰群儒”把諸葛亮儒生的外表政治家本質的形象同一般儒生做了生動而鮮明的對比,充分顯示了諸葛亮建立在機智幹練,能言善辯基礎之上的飄逸、瀟灑、神采弈弈的氣質風度。而智激周瑜的成功是由於他深知周瑜的性格和政治態度,並抓住周瑜自命不凡和英雄氣度,激發他對曹操的憤慨,使周瑜早下抗曹的決心,建立抗曹的統一戰線。

    在這一過程中,諸葛亮明知江東“二喬”與周瑜的關係,卻佯裝不知,並借題發揮來激周瑜,這就更表現出了他那種“超軼絕世”之才和輕逸、閒適、脫俗的外交家風貌。

    其次,諸葛亮心胸寬宏、豁達、能以大局為重。我們從與周瑜的妒忌之心對比中來看諸葛亮。

    周瑜本也風流倜儻、精明幹練、文武雙全,因其處心積慮的要加害孔明,顯的器量狹小,品德不高。

    在赤壁之戰中,周瑜三次要藉故殺掉諸葛亮,在“三殺”中,作者以周瑜的忌賢妒能的狹窄器量,反襯出諸葛亮以抗曹大局為重、處處忍讓的寬大胸懷。

    周瑜嘔心瀝血設計出來的種種謀略,自鳴得意,以為無人知曉,可諸葛亮一眼就識穿了,但他佯裝不知,不動聲色。周瑜越是氣急敗壞的要殺害他,他越泰然處之,讓其計謀自然敗露,不予揭穿,在這一過程中,諸葛亮隨處處處於主動,但他卻能忍氣吞聲,不予報復,這倒不是因為他膽小怕事,軟弱無能,而是因為他虛懷若谷,能以大局為重。

    為了避免直接發生衝突而影響抗曹的大業,常常依靠魯肅從中周旋,曉之以理,這就充分顯出了諸葛亮聰明的才智和寬闊的胸懷。作者將陪襯的手法用在這裡真可謂恰到好處。

    再次就是諸葛亮處事從容鎮靜,臨危不亂。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的描繪此起彼伏。

    劉備因關羽遇害興兵伐吳,諸葛亮苦諫不從,破壞了既定的方針,終於兵敗白帝城;亮輔佐劉禪時,劉神禪昏聵無能,甚至聽信司馬懿的流言而排斥諸葛亮,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亮至始至終忍辱負重,顧全大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既表現了他的豁達和忠貞,同時雙表現了他從容鎮定的處事態度。

    其中空城計更是表現了他的從容鎮定、臨危不亂的過人膽識和氣質。街亭失守以後,諸葛亮正在安排撤退之時,司馬懿就帥十五萬大軍蜂擁而來。這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般文官,所引的五千軍也已一半運糧草去了,眾官聽到訊息後盡皆失色,在這打、退、跑均不行的生死關頭,平生謹慎的諸葛亮,根據對敵方主帥的瞭解,大膽行險,用空城計退了兵。

    當時的情景是:“只見城上孔明身披鶴氅,頭戴綸巾,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右各一童子,城門內外,有十餘百姓,低頭掃灑,旁若無人”(18)。在此,已把諸葛亮臨危不亂的過人膽識和七質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後有俗語說:“孔明彈琴退仲達——好沉著”。這亦是後人對孔明的聰明才智和沉著鎮定的讚揚。

    另外,安居平五路也有力的顯示了諸葛亮的臨危不亂,為後人廣泛傳誦。

    再著,諸葛亮在待人處事時善以德服人,他處事公正、不謀私利,這些共同構成了他人無法超越的氣質風度。當然,他那積眾人之長,至臻完善的氣質風度也是作者竭力刻畫的結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塑造成為了一個集眾人之長,超軼絕世的相對完善的藝術形象。他在作者筆下成為了一位表面及內在氣質超凡脫俗、心胸寬廣、具有遠大理想和卓越的政治及軍事才能、忠效祖國、一生清正廉潔、為人公正並知恩必報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他是智惠的化身、正義的代表,忠於職守的模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 二00一年五月一日

    注:(1)至(4)、(7)至(10)、(12)至(18)見《三國演義》華藝出版社 羅貫中著 1996年10月第一版,1998年9月第三次印刷 中國古典名著文庫/任知主編

    (5)、(6)、(11)見《諸葛亮文選擇》巴蜀書社出版 袁鍾仁譯註,董治安審閱

    參考書目:

    《中國小說美學》葉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1982年12月第一版,1985年11月第二次印刷。

    《三國演義研究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

    由:《社會科學研究叢刊》編輯部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部和著1983年12月第一版。

    《三國演義縱橫論》丘振聲著灕江出版社出版,1983年1月第一版。

    《諸葛亮文選擇》,巴蜀書社出版 張培恆,安平秋,馬樟根著,1990年

    《〈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譚洛非主編 巴蜀書社 1992年4月

    《三國演義創作論》葉維國 冒欣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子矮的新娘MM適合穿什麼樣式的婚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