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最古老的發源地在今河北唐縣。這裡是遠古洪荒時代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劉姓子孫生活、棲息的地方。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上帝對劉姓實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
高揚巨斧——劉姓的最原始根蒂樹有根,水有源。
那麼“劉”字到低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妨藉助漢語古文字學和現代語源學的鑰匙,從“劉”字的字源著手進行尋根溯源。
劉字的原始形象人們在介紹劉姓時常說:“姓劉,文刀劉”。這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代表著華人世界數千萬劉姓族人的血緣徽記劉字。
其實,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劉字,只是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現代簡化字。看到這裡,我們就會明白:要探究“劉”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義,不能只看簡化漢字,而必須看繁體的“劉”字。
在華人們現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漢語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遺憾的是無論是在甲骨文、金文還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們至今都尚未發現“劉”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現在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中作為當時堂堂國姓的“劉”竟無處覓跡。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
現在見到的最古老的“劉”字形體是漢代的小篆和隸書。戰斧——劉字的本義在現代漢語裡,“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它任何意義。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釋得出來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
根據《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漢語文字辭書的統計,“劉”字在古代有多達11種不同字義和解釋。一、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廣雅·釋器》:“劉,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釋說:“劉,鉞屬”。二、動詞,誅殺、殺戮。
《爾雅·釋古上》說:“劉,殺也”。三、動詞,克、征服。《爾雅·釋古上》又說:“劉,克也”。四、動詞,陳、鋪陳。《爾雅·釋古上》又說:“劉,陳也”。五、動詞,凋殘。《中文大詞典》說:“劉,樹木枝葉稀疏而不均也”。六、名詞,指一種果樹,也叫“劉子”。
《爾雅·釋木》說:“劉,劉木弋”。郭璞註釋說:“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七、形容詞,通“忄劉”,“女劉”,美好貌。八、通“瀏”,回也。《淮南子·原道》:“劉覽偏照,復守以全”。高誘註釋說:“劉覽,回觀也”。九、與“鎦”字通用。
《集韻》“鎦或作劉”。十、地名,《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一取鄔劉……”。這個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鄭州附近。十一、河流名,《水經注·洛水》記載:“合水北與劉水合”。
因此,作為姓氏的漢字,它作為姓氏的意義就是該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義,也往往就是指稱某一種具體的事物、實物。
從上面羅列的“劉”字的11種字義看,只有“斧鉞”這種解釋有可能是“劉”字的本義。也就是劉姓的初始的含義。根據語源學的規律,我們可以推出劉字的本義與“刀”和“金屬”有關。
可見,“劉”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是指一種“戰斧”。“劉”字的本義既然是指一種斧鉞,那麼劉姓又與這種斧鉞有什麼符合邏輯的內在聯絡呢?我們的古老祖先為什麼要選用這種斧鉞的名稱來當作自己血緣徽記——劉氏呢?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劉人原來斧鉞這種最古老而又常見的工具在人類進化和文明的發展史上曾經具有極其偉大的作用和意義。
現在的人們當然不會體會到斧鉞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類原始生活中,斧鉞的作用和意義之巨大,絕不亞於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汽車、飛機、火箭和導彈的地位。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認為,人類告別猿群由動物進化成人的標誌是:人能製造工具。斧鉞便正是人類所創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
“劉”正是原始斧鉞中的一種,或者說,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們把斧鉞稱為“劉”。
當然,最原始的“劉”,或者說:最原始的斧頭,並非金屬製品,而是用石頭製成的。它們最初也許極為簡陋,並不如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斧頭那麼鋒利。這從考古發現的大量原始人類使用過的石斧就可以看出。
在人類社會的童年時代,人類正是靠著“劉”這種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禦猛獸的襲擊和擊殺野獸獵物。可以設想,沒有“劉”(也就是斧頭)這種原始的工具,我們的祖選——原始人類根本無法走出那暗無天日的茂密森林來到平原大地;沒有“劉”,原始人類也無法擊退那些兇猛無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獸,保護自身;沒有“劉”,原始人也砍伐採集不到更多的果實,獵獲不到大量的野獸。
到了稍後一個時期,“劉”又成為戰爭中的重要武器,這時因為斧頭與戰爭相連,又被稱為戰斧,“劉”就是戰斧中的一種。特別是在人類發明弓箭和長矛之前,“劉”更是人類兵器中最有殺傷力的武器。總之,“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常見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類用以創造文明的工具。
華人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時,喜歡用“混沌初開”一詞來形容,而使人類從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劉”。不但如此,華人還認為整個世界宇宙,都是由“劉”開闢創造的。宇宙形成學上又有開天闢地一說:華人在追溯人類歷史的起源時常常是這樣描述的:“自從盤古開天地……”。
而在傳說的神話中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盤古當年用以開天闢地創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劉”。
早在遠古洪荒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認識和感悟到“劉”這種工具的神聖作用和赫赫威力,於是便用“劉”來作為本氏族的圖騰,開始對他頂禮膜拜。
久而久之“劉”便成為這支氏族區別於其它氏族的血緣徽記,並逐漸得到其它氏族的認同。於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劉氏族便形成了。
劉氏最原始的發源地——今河北唐縣據現有資料證明,最古老的劉地,在今河北唐縣。三民書局《大辭典》400頁對“劉”的解釋:“劉,地名”,帝堯陶唐氏後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縣。
宋代大史學家鄭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為姓》劉條也說:“帝堯陶唐之後封於劉,其地今定州唐縣也”。
古地名學的理論認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堯陶唐氏後裔封於劉地,說明這裡先有劉地,那麼劉地的地名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們認為:劉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過他的得名不是因為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受封於此而得,而是因為最古老的以斧鉞“劉”為圖騰的劉氏族曾經居住、活動、生息於此而得名。
至此,我們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膽的推測,現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劉氏族發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縣,這裡就是遠古洪荒時代那支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和血緣徽記的劉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開闢文明的過程中生活棲息的地方。
帝堯苗裔——劉姓的主源中華民族是一個由眾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時在中華姓氏形成的歷史過程中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一個普通的現代姓氏其產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單一的。
當然,現代劉姓的來源也非單一的,而是多源的。歸納起來有五個源頭:其中一支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兒子被封於劉邑建立劉子國,改姓劉氏因周成王姓姬被稱為姬姓劉氏;三是漢高祖賜婁敬為劉姓,其後裔發展起來的一支被稱為賜姓劉氏;四是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的一支;五是其它姓氏因各種原因改姓劉的。
據史書記載:堯姓祁,名放勳。
傳說於甲申(公元前2377年)出生于丹陽(今河北唐縣),自幼聰明,年輕時就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著名。十五歲因能力出眾而被推為本部落的酋長,並被當時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帝嚳封為唐侯。從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當時的各部族稱為“陶唐氏”。大約公元前2357年,堯20歲就接替帝嚳當上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
《史記》載:“帝嚳高辛者黃帝之孫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摯”;娶陳鋒氏女名慶都生放勳,帝嚳崩,摯代立,摯立,不善而崩,弟放勳立。堯的母親慶都是母系社會人,姓祁(或姓伊祁),因此堯按照母系社會的制度從母姓祁。堯在位78年,於公元前2259年去世,享年118歲。
堯當上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後,在向四方征伐的同時,也征服了原始的劉氏族,並將劉地封給了自己的家族成員,使其擔任被征服的劉邑的首領。這位劉邑的新統治者及其家族從此都以“劉”為“氏”。那些原來居住在劉邑的原始土著劉氏族人,逐漸被征服和融合到帝堯後裔的祁姓劉氏之中,他們雖然仍保留著劉氏族的徽記,但已由原來獨立的劉氏族衍變為祁姓的劉氏族了。
那麼帝堯的祁姓劉又與當代劉姓有什麼關係呢?當代劉姓的開基始祖又是誰呢?關於帝堯之後的祁姓劉與當代劉姓的關係早在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的《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就明確說:“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此後無論儒家經典、正史,還是姓氏學經典和各類劉氏譜碟都一直承襲了這一說法。
《唐書·宰相世系表》:“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至夏時,丹朱裔孫劉累遷於魯縣,累孫就守故地。至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唐公。成王滅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後更封劉累裔孫在魯縣者為唐侯,以奉堯祠”。
這就充分說明帝堯是當今劉姓的血緣聖祖。但堯姓祁而不姓劉,那麼劉姓的開基始祖是誰呢?
三、劉累是劉姓的始祖,祖根在魯山縣
談劉姓的形成,必須先搞清楚劉姓的開基始祖是誰?筆者認為當年第一個得劉姓的那個人應該是當今天下劉姓的開姓鼻祖。
那麼這個人又是誰呢?由於年代久遠,史書記載不詳,民間傳說各異,現存的文獻也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到底誰是劉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決。
據史書記載堯有10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監明早亡。(《史記》雲:“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史書所說的九男分別是丹朱、開明、啟明、胤明、覺明、臥明、晦明、源明、少康。
因此關於劉姓的開基鼻祖就有以下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當年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長子監明。另一種說法認為受封於劉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監明,而是他的兒子式。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漢代流行的緯書《尚書中侯》,該書記載:“堯之長子監明早死,不得立,監明之子式封於劉,朱又不肖而弗獲祠”。
三種說法認為,當年受封於劉邑的是堯的第九個兒子源明。這一說法很少見於世傳文獻,但在劉姓族譜中有流行。四種說法認為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次子丹朱,這一說法見於一些與劉姓同源的唐姓族譜。《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紹也採此說。
五種說法認為祁姓劉氏的開基始祖不是堯的兒子或孫子,而是數百年後的堯的裔孫夏朝的劉累。
此說法在劉姓的源流史上比較流行。
六種說法認為,劉姓的受姓始祖是堯的兒子源明,並且強調說,源明與丹朱、監明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名稱。這種說法,不見於傳世的史傳文獻,只見於形成較晚的劉氏族譜。
在眾多的劉氏成員受封開姓始祖說中,筆者認為:劉累說是最確切、最有說服力的。
因為雖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形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劉氏族,這支劉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縣,史稱劉地或劉邑。以後這支劉氏族又被帝堯後裔祁姓劉氏族征服融合衍變為新的祁姓劉氏族。因為在當時任何一個氏族成員,若被封到劉地都可以稱為劉氏,他的族人可以稱為劉氏族。
同時,在當時姓從根本上也就沒有獨立的分離出來。
歷史上正式見於經傳和正史文獻的第一位真正的劉姓人物,是夏朝後期的劉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關於劉累這個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主要載於《左傳》、《史記》、《唐書》和大量劉氏、唐氏、留氏等族譜中。
文獻記載,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劉累學擾(訓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曰御龍氏,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醬以食夏後,夏後食之,既而伎求之,懼而遷於魯縣,範氏其後也”。《史記·夏本紀》雲:“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
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二龍,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伎求,懼而遷去”。《水經注》雲:“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今魯山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
故張衡《南都賦》曰:“遠世則劉後甘劂龍醢,視魯縣而來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於堯山”。“堯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東北水出焉,水又東經魯陽縣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有魯山,縣居其陽,故因名焉。王莽之魯山也”。傳說劉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來兩手手掌中各有一個特殊的紋飾,看上去分別是當時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時“留”與“劉”通用)二字。
古人很迷信,劉累的家人認為這種胎記是上天的某種預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這位新出生的聖嬰取名叫劉累。
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譜》上還有這樣記載說:劉累生下來兩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產生。
這支“留”姓也公開推劉累為肇姓大始祖。所以劉累既是劉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
另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劉累事夏孔甲,賜御龍氏。其生也,兩掌成‘劉累’二字,因以為姓氏”。《安徽鳳陽劉氏譜序》雲:“我劉氏之先本出於帝堯苗裔,夏之時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劉氏。
此我劉氏之端也”。
又據《中國通史全編》第70頁記載:“劉累自先祖時候,就向豢龍氏學習訓龍,而且是時代相傳的訓龍能手,劉累也繼承了祖業,能夠飼養龍。孔甲把從黃河、漢水中捉到的兩條龍交給劉累飼養,並賜劉累為御龍氏,代替豕韋的後代。
過了不久,因雌龍在捕捉時受了傷而死去。劉累暗中把龍肉剁成肉醬,獻給孔甲吃。孔甲食後覺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劉累懼怕而逃到魯縣(即今河南魯山縣)”。
據傳說:“劉累逃魯縣時很倉促,一家人已跑散,劉累跑到魯陽故城即後來的邱公城,老伴跑到婆娑街;兒子跑到劉相公莊,兒媳和女兒跑到姑嫂石”。
此傳說為後人留下了神密的回憶。劉累遷魯隱居以後,果然躲過了滅族之災,原來的劉氏族,也即御龍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後隨劉累遷到魯縣一帶居住下來。
為了避免招遙劉累和他的族人,主動放棄了夏王朝賜給他們的御龍氏名號,仍以原來的舊氏族劉氏相稱。
這支遷居魯縣的劉氏族,仍然尊堯帝為本氏族的血緣聖祖。在大堯山建立堯祠。《南都賦》雲:“視魯縣而來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於堯山”。
在今縣城西北三十里的小堯山建堯帝廟,《方輿記要》:“堯山在縣城西北四十里,夏孔甲時劉累遷魯立堯祠于山上,因名”。
時之今日這裡的香火還十分興旺。早已成為全社會香客們的朝祖聖地。
劉累遷魯縣後,就住在魯陽故城,即邱公城。《水經注》曰:“水又東經魯陽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今縣西三十里,地名,邱公城,即其地)。
劉累遷魯居於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東側。
據原籍耿集鎮西邊(鄰近邱公城)的白沙咀莊現年98歲的雷平新老先生講:“邱公城東側有個劉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時候讀私塾時經常和同學們在劉累墓地玩,墓前還有個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著‘豢龍故里,吾臣劉累之墓’”。(2002年調查口傳材料)。
劉累死後,世人為了奉祀他老人家還在魯縣城北牛蘭山修建劉累亭以作紀念。《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記載:“魯陽有魯山,有牛蘭累亭”。又云:“魯陽有牛蘭累亭”。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大膽肯定的說:不僅帝堯的裔孫劉累是當今世界劉姓的大始祖,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由於劉累家族長期居住在魯山一帶,所以魯山境內留下一系列與劉姓有關的地名,據不完全統計僅大小劉莊就有十多個,還有劉相公莊、劉澤莊、劉山門莊、劉河、劉寨、劉溝、劉鐵溝、東、西劉灣、灌劉、王虎劉等。
四、劉姓的衍變
從劉累的御龍氏到其後裔的豕韋氏劉累在夏朝為孔甲養龍時,曾被孔甲賜“御龍氏”,受豕韋之。
意思是說,劉累在被孔甲賜御龍氏的同時並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韋,賜給劉累作食邑,當劉累因死龍事件遷於魯縣後,孔甲不僅取消了劉累御龍氏稱號,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韋,把它重新賜給它的舊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韋的劉氏族被驅逐出境。被驅逐的劉氏族大部分隨劉累遷魯縣定居下來,其餘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紀,夏商鼎革之際,原被驅逐的劉氏族,勢力日益發展壯大,因不堪忍受夏朝的壓迫,投靠了新興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湯在消滅了親夏王朝的大彭豕韋以後,又將劉累後裔的這支劉氏族重新封到豕韋故地,並讓他們繼承豕韋氏的稱號。正如《左傳》杜預注說:“豕韋復國至商而滅,累之後世,復其國為豕韋氏”。
在商湯建國之後,為了興滅國繼絕世,又允許彭姓的豕韋復國,並封豕韋為伯爵。這時劉累的後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韋稱號。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興”再次消滅了彭姓豕韋國,又復封劉累後裔的劉氏族人為豕韋氏。從此劉累後裔的劉氏族人便以邑為氏,由劉氏改為豕韋氏。
成為依附於商王朝的部族政權。
從豕韋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劉累後裔由劉氏族改為豕韋氏後,在豕韋(今河南省滑縣韋鄉)一帶又生活了數百年。至公元前12世紀,周成王伐紂滅商後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將堯帝一支後裔封於薊(今北京市)之後,又將同屬於陶唐氏後裔的豕韋氏劉累之後封於陶唐氏舊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際,這支劉累後裔,以地為氏衍變為唐氏。幾十年之後,因唐人與商人關係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對原來親商朝的祁姓劉累後裔的唐國不放心,便又廢掉劉累後裔的唐國,把唐國故地封給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將劉累後裔遷到杜城(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改封為杜氏,降爵為伯爵。
至此,劉累後裔的這支劉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國家,並從此由唐氏改稱為杜氏,或稱唐杜氏。另一部分唐國成員,沒有遷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諸侯國仍以唐為姓氏,便成為今日唐姓的祖先。
杜伯的故事西周晚年,劉累後裔的杜國君主,開始在西周王朝為吏任職。
周宣王時,最後一個杜伯在周朝任大夫之職。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累後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頌,鹹有嘉德,不墜家聲。頌八世孫叔假,商時為豕韋侯,豕韋者國名也。叔假遂以為氏焉。假十二世孫有敬蟻者,周成王滅唐取唐地封之,為唐杜伯,遂以唐杜為氏。
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莊伯曰慄、桓伯曰褚、惠伯曰將、僖伯曰睿,皆身通顯有令聞”。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職的最後一個杜伯被周宣王無辜殺害,劉累後裔的祁姓杜國同時也被周朝滅亡。周宣王死後,繼位的周幽王宣佈為杜伯平反昭雪,併為其立祠以表其終。
其祠叫杜伯祠,墓稱杜陵,均在杜城(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杜伯被殺和杜國滅亡之後,他的子孫紛紛逃往他國避難。
杜伯有個兒子叫隰叔,逃到晉國受到重用,官任士師(主掌刑法的官員,又稱“理”)。從此杜隰叔的後裔便以官為氏,改為士氏,在晉國繁衍開來。
從士氏到司空氏、隋氏、範氏春秋時期的劉氏,大概是因在為帝堯和劉累的神靈保佑,逃到晉國的杜隰叔後裔在晉國興旺發達起來。杜隰叔生兩個兒子,薦和。其中《左傳》稱之為士,字子輿,繼承父業,最初在晉國任士師。據說在他任職期間“朝無奸官”。因政績突出升任司空(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築工程的大臣),晉國君主為獎勵士的功績,特將隋地(今山西介休東南)賜給他作領地。
於是士的族人又來到隋地定居。這樣來到隋地計程車的後裔,就以他們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為氏,改稱為隋氏。
正如《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和《國語·晉語八》關於御龍氏的傳衍情況記載:前549年魯卿叔孫穆叔去晉國訪問,晉卿範宣子在歡迎宴會上以十分自豪的口吻大談本族的光榮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龍氏,在商是豕韋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
現在晉國成為華夏盟主,我們範氏又是晉國的卿族,古人所謂‘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們這種綿延不絕、世代榮顯的大族而言的”。當時叔孫穆叔對範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當場駁斥說:“這種保姓受氏以守宗訪、世不絕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祿’;只有那些能夠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才能‘雖久不廢’,是真正的‘三不朽’。
”值得注意的是叔孫穆叔只是對範宣子所說的家史採取了不屑一顧的態度。但他並沒有否定從陶唐氏到範氏的傳承系統的真實性。
鄭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說:“堯之後分為六,唐氏、杜氏、範氏、劉氏、韋氏、祁氏,皆為著姓,豈堯之不泯歟”!實際上除六大著姓外還應加上士氏、司空氏、隋氏、士氏。
就此六姓而論,祁氏為堯之本姓,韋氏是豕韋演變而來。從堯之陶唐氏到劉氏的發展過程中士氏和範氏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五、劉姓的發展
在劉姓形成與發展的早期歷史上,沒有出過多名人。劉累之後,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殺而產生一些影響外,大多數劉累子孫是默默無聞的,這個家族真正聞達諸侯是在士氏、範氏時期。
正如王符在《潛夫論》中所稱讚的“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士會與劉氏的復興士會姓祁,名會,字季,以士為氏,曾食邑於隋稱隋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也稱範宣子。他出身於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躍於晉國政治舞臺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個顯赫人物,早年任晉國大夫,輔佐晉文公、晉襄公,是晉國稱霸中原的功臣之一。
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為了國家的前途,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廢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當時在秦國任亞卿之職的公子雍為新的晉國君主。因公子雍是士會的姑姑杜祁與晉文公的兒子,與士會有親戚關係,於是晉國就派士會和另一個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繼位。
但是,當士會和公子雍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國尚在途中時,晉國國內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公元前620年,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迫於晉襄公夫人繆贏的壓力,背叛了士會和公子雍,在晉國國內改立年幼的夷皋為晉國的國君(即晉靈公),並派兵阻擊秦軍,阻止士會和公子雍回國。
秦、晉雙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帶展開一場大戰,結果秦軍因無備而敗。此次戰後,士會已不能再回晉國,被迫逃到秦國避難。接著其妻子兒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後到秦國定居。士會在秦國受到重用,任秦軍謀士,為秦軍攻打晉國出謀劃策。對晉國造成很大威脅。晉靈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晉國六大臣召開會議,商討對策,一致認為士會無罪,必須想辦法使士會回到晉國。
隨後就派魏壽餘到秦國假裝叛晉降秦,施計把士會劫持回晉國,並委以重任,先後任晉三軍統帥和元帥。士會在晉國逐步掌握了軍政大權,史稱“士會輔成、景軍無敗績”,“端刑法,輯訓典,國無奸民”。晉國在士會的治理下日益強大起來。由於士會對晉國的卓越貢獻和不朽業績,公元前592年士會退休時被晉景公在其已有隨地的基礎上又加封一個領地——範邑。
最後在範邑終老去世,被賜諡號“武”。因此史書也稱士會為隨武子、範武子。士會生三個孩子,長士燮名富仙字美榮,次士魴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留秦不返者複姓劉氏”。劉氏複姓當在士會歸晉之後,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閱有關經典和姓氏書均言“士會之裔留秦不返者復更為劉氏”。
《唐書·宰相世系表》即採此說。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劉氏家譜》載:“士會公三子均仕晉,惟士燮之子在秦者為劉氏”。
劉姓最古老的發源地在今河北唐縣。這裡是遠古洪荒時代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劉姓子孫生活、棲息的地方。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上帝對劉姓實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
高揚巨斧——劉姓的最原始根蒂樹有根,水有源。
那麼“劉”字到低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妨藉助漢語古文字學和現代語源學的鑰匙,從“劉”字的字源著手進行尋根溯源。
劉字的原始形象人們在介紹劉姓時常說:“姓劉,文刀劉”。這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代表著華人世界數千萬劉姓族人的血緣徽記劉字。
其實,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劉字,只是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現代簡化字。看到這裡,我們就會明白:要探究“劉”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義,不能只看簡化漢字,而必須看繁體的“劉”字。
在華人們現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漢語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遺憾的是無論是在甲骨文、金文還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們至今都尚未發現“劉”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現在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中作為當時堂堂國姓的“劉”竟無處覓跡。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
現在見到的最古老的“劉”字形體是漢代的小篆和隸書。戰斧——劉字的本義在現代漢語裡,“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它任何意義。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釋得出來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
根據《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漢語文字辭書的統計,“劉”字在古代有多達11種不同字義和解釋。一、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廣雅·釋器》:“劉,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釋說:“劉,鉞屬”。二、動詞,誅殺、殺戮。
《爾雅·釋古上》說:“劉,殺也”。三、動詞,克、征服。《爾雅·釋古上》又說:“劉,克也”。四、動詞,陳、鋪陳。《爾雅·釋古上》又說:“劉,陳也”。五、動詞,凋殘。《中文大詞典》說:“劉,樹木枝葉稀疏而不均也”。六、名詞,指一種果樹,也叫“劉子”。
《爾雅·釋木》說:“劉,劉木弋”。郭璞註釋說:“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七、形容詞,通“忄劉”,“女劉”,美好貌。八、通“瀏”,回也。《淮南子·原道》:“劉覽偏照,復守以全”。高誘註釋說:“劉覽,回觀也”。九、與“鎦”字通用。
《集韻》“鎦或作劉”。十、地名,《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一取鄔劉……”。這個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鄭州附近。十一、河流名,《水經注·洛水》記載:“合水北與劉水合”。
因此,作為姓氏的漢字,它作為姓氏的意義就是該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義,也往往就是指稱某一種具體的事物、實物。
從上面羅列的“劉”字的11種字義看,只有“斧鉞”這種解釋有可能是“劉”字的本義。也就是劉姓的初始的含義。根據語源學的規律,我們可以推出劉字的本義與“刀”和“金屬”有關。
可見,“劉”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是指一種“戰斧”。“劉”字的本義既然是指一種斧鉞,那麼劉姓又與這種斧鉞有什麼符合邏輯的內在聯絡呢?我們的古老祖先為什麼要選用這種斧鉞的名稱來當作自己血緣徽記——劉氏呢?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劉人原來斧鉞這種最古老而又常見的工具在人類進化和文明的發展史上曾經具有極其偉大的作用和意義。
現在的人們當然不會體會到斧鉞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類原始生活中,斧鉞的作用和意義之巨大,絕不亞於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汽車、飛機、火箭和導彈的地位。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認為,人類告別猿群由動物進化成人的標誌是:人能製造工具。斧鉞便正是人類所創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
“劉”正是原始斧鉞中的一種,或者說,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們把斧鉞稱為“劉”。
當然,最原始的“劉”,或者說:最原始的斧頭,並非金屬製品,而是用石頭製成的。它們最初也許極為簡陋,並不如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斧頭那麼鋒利。這從考古發現的大量原始人類使用過的石斧就可以看出。
在人類社會的童年時代,人類正是靠著“劉”這種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禦猛獸的襲擊和擊殺野獸獵物。可以設想,沒有“劉”(也就是斧頭)這種原始的工具,我們的祖選——原始人類根本無法走出那暗無天日的茂密森林來到平原大地;沒有“劉”,原始人類也無法擊退那些兇猛無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獸,保護自身;沒有“劉”,原始人也砍伐採集不到更多的果實,獵獲不到大量的野獸。
到了稍後一個時期,“劉”又成為戰爭中的重要武器,這時因為斧頭與戰爭相連,又被稱為戰斧,“劉”就是戰斧中的一種。特別是在人類發明弓箭和長矛之前,“劉”更是人類兵器中最有殺傷力的武器。總之,“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常見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類用以創造文明的工具。
華人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時,喜歡用“混沌初開”一詞來形容,而使人類從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劉”。不但如此,華人還認為整個世界宇宙,都是由“劉”開闢創造的。宇宙形成學上又有開天闢地一說:華人在追溯人類歷史的起源時常常是這樣描述的:“自從盤古開天地……”。
而在傳說的神話中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盤古當年用以開天闢地創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劉”。
早在遠古洪荒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認識和感悟到“劉”這種工具的神聖作用和赫赫威力,於是便用“劉”來作為本氏族的圖騰,開始對他頂禮膜拜。
久而久之“劉”便成為這支氏族區別於其它氏族的血緣徽記,並逐漸得到其它氏族的認同。於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劉氏族便形成了。
劉氏最原始的發源地——今河北唐縣據現有資料證明,最古老的劉地,在今河北唐縣。三民書局《大辭典》400頁對“劉”的解釋:“劉,地名”,帝堯陶唐氏後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縣。
宋代大史學家鄭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為姓》劉條也說:“帝堯陶唐之後封於劉,其地今定州唐縣也”。
古地名學的理論認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堯陶唐氏後裔封於劉地,說明這裡先有劉地,那麼劉地的地名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們認為:劉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過他的得名不是因為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受封於此而得,而是因為最古老的以斧鉞“劉”為圖騰的劉氏族曾經居住、活動、生息於此而得名。
至此,我們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膽的推測,現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劉氏族發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縣,這裡就是遠古洪荒時代那支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和血緣徽記的劉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開闢文明的過程中生活棲息的地方。
帝堯苗裔——劉姓的主源中華民族是一個由眾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時在中華姓氏形成的歷史過程中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一個普通的現代姓氏其產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單一的。
當然,現代劉姓的來源也非單一的,而是多源的。歸納起來有五個源頭:其中一支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兒子被封於劉邑建立劉子國,改姓劉氏因周成王姓姬被稱為姬姓劉氏;三是漢高祖賜婁敬為劉姓,其後裔發展起來的一支被稱為賜姓劉氏;四是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的一支;五是其它姓氏因各種原因改姓劉的。
據史書記載:堯姓祁,名放勳。
傳說於甲申(公元前2377年)出生于丹陽(今河北唐縣),自幼聰明,年輕時就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著名。十五歲因能力出眾而被推為本部落的酋長,並被當時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帝嚳封為唐侯。從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當時的各部族稱為“陶唐氏”。大約公元前2357年,堯20歲就接替帝嚳當上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
《史記》載:“帝嚳高辛者黃帝之孫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摯”;娶陳鋒氏女名慶都生放勳,帝嚳崩,摯代立,摯立,不善而崩,弟放勳立。堯的母親慶都是母系社會人,姓祁(或姓伊祁),因此堯按照母系社會的制度從母姓祁。堯在位78年,於公元前2259年去世,享年118歲。
堯當上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後,在向四方征伐的同時,也征服了原始的劉氏族,並將劉地封給了自己的家族成員,使其擔任被征服的劉邑的首領。這位劉邑的新統治者及其家族從此都以“劉”為“氏”。那些原來居住在劉邑的原始土著劉氏族人,逐漸被征服和融合到帝堯後裔的祁姓劉氏之中,他們雖然仍保留著劉氏族的徽記,但已由原來獨立的劉氏族衍變為祁姓的劉氏族了。
那麼帝堯的祁姓劉又與當代劉姓有什麼關係呢?當代劉姓的開基始祖又是誰呢?關於帝堯之後的祁姓劉與當代劉姓的關係早在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的《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就明確說:“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此後無論儒家經典、正史,還是姓氏學經典和各類劉氏譜碟都一直承襲了這一說法。
《唐書·宰相世系表》:“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至夏時,丹朱裔孫劉累遷於魯縣,累孫就守故地。至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唐公。成王滅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後更封劉累裔孫在魯縣者為唐侯,以奉堯祠”。
這就充分說明帝堯是當今劉姓的血緣聖祖。但堯姓祁而不姓劉,那麼劉姓的開基始祖是誰呢?
三、劉累是劉姓的始祖,祖根在魯山縣
談劉姓的形成,必須先搞清楚劉姓的開基始祖是誰?筆者認為當年第一個得劉姓的那個人應該是當今天下劉姓的開姓鼻祖。
那麼這個人又是誰呢?由於年代久遠,史書記載不詳,民間傳說各異,現存的文獻也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到底誰是劉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決。
據史書記載堯有10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監明早亡。(《史記》雲:“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史書所說的九男分別是丹朱、開明、啟明、胤明、覺明、臥明、晦明、源明、少康。
因此關於劉姓的開基鼻祖就有以下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當年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長子監明。另一種說法認為受封於劉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監明,而是他的兒子式。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漢代流行的緯書《尚書中侯》,該書記載:“堯之長子監明早死,不得立,監明之子式封於劉,朱又不肖而弗獲祠”。
三種說法認為,當年受封於劉邑的是堯的第九個兒子源明。這一說法很少見於世傳文獻,但在劉姓族譜中有流行。四種說法認為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次子丹朱,這一說法見於一些與劉姓同源的唐姓族譜。《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紹也採此說。
五種說法認為祁姓劉氏的開基始祖不是堯的兒子或孫子,而是數百年後的堯的裔孫夏朝的劉累。
此說法在劉姓的源流史上比較流行。
六種說法認為,劉姓的受姓始祖是堯的兒子源明,並且強調說,源明與丹朱、監明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名稱。這種說法,不見於傳世的史傳文獻,只見於形成較晚的劉氏族譜。
在眾多的劉氏成員受封開姓始祖說中,筆者認為:劉累說是最確切、最有說服力的。
因為雖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形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劉氏族,這支劉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縣,史稱劉地或劉邑。以後這支劉氏族又被帝堯後裔祁姓劉氏族征服融合衍變為新的祁姓劉氏族。因為在當時任何一個氏族成員,若被封到劉地都可以稱為劉氏,他的族人可以稱為劉氏族。
同時,在當時姓從根本上也就沒有獨立的分離出來。
歷史上正式見於經傳和正史文獻的第一位真正的劉姓人物,是夏朝後期的劉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關於劉累這個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主要載於《左傳》、《史記》、《唐書》和大量劉氏、唐氏、留氏等族譜中。
文獻記載,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劉累學擾(訓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曰御龍氏,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醬以食夏後,夏後食之,既而伎求之,懼而遷於魯縣,範氏其後也”。《史記·夏本紀》雲:“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
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二龍,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伎求,懼而遷去”。《水經注》雲:“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今魯山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
故張衡《南都賦》曰:“遠世則劉後甘劂龍醢,視魯縣而來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於堯山”。“堯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東北水出焉,水又東經魯陽縣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有魯山,縣居其陽,故因名焉。王莽之魯山也”。傳說劉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來兩手手掌中各有一個特殊的紋飾,看上去分別是當時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時“留”與“劉”通用)二字。
古人很迷信,劉累的家人認為這種胎記是上天的某種預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這位新出生的聖嬰取名叫劉累。
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譜》上還有這樣記載說:劉累生下來兩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產生。
這支“留”姓也公開推劉累為肇姓大始祖。所以劉累既是劉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
另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劉累事夏孔甲,賜御龍氏。其生也,兩掌成‘劉累’二字,因以為姓氏”。《安徽鳳陽劉氏譜序》雲:“我劉氏之先本出於帝堯苗裔,夏之時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劉氏。
此我劉氏之端也”。
又據《中國通史全編》第70頁記載:“劉累自先祖時候,就向豢龍氏學習訓龍,而且是時代相傳的訓龍能手,劉累也繼承了祖業,能夠飼養龍。孔甲把從黃河、漢水中捉到的兩條龍交給劉累飼養,並賜劉累為御龍氏,代替豕韋的後代。
過了不久,因雌龍在捕捉時受了傷而死去。劉累暗中把龍肉剁成肉醬,獻給孔甲吃。孔甲食後覺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劉累懼怕而逃到魯縣(即今河南魯山縣)”。
據傳說:“劉累逃魯縣時很倉促,一家人已跑散,劉累跑到魯陽故城即後來的邱公城,老伴跑到婆娑街;兒子跑到劉相公莊,兒媳和女兒跑到姑嫂石”。
此傳說為後人留下了神密的回憶。劉累遷魯隱居以後,果然躲過了滅族之災,原來的劉氏族,也即御龍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後隨劉累遷到魯縣一帶居住下來。
為了避免招遙劉累和他的族人,主動放棄了夏王朝賜給他們的御龍氏名號,仍以原來的舊氏族劉氏相稱。
這支遷居魯縣的劉氏族,仍然尊堯帝為本氏族的血緣聖祖。在大堯山建立堯祠。《南都賦》雲:“視魯縣而來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於堯山”。
在今縣城西北三十里的小堯山建堯帝廟,《方輿記要》:“堯山在縣城西北四十里,夏孔甲時劉累遷魯立堯祠于山上,因名”。
時之今日這裡的香火還十分興旺。早已成為全社會香客們的朝祖聖地。
劉累遷魯縣後,就住在魯陽故城,即邱公城。《水經注》曰:“水又東經魯陽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今縣西三十里,地名,邱公城,即其地)。
劉累遷魯居於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東側。
據原籍耿集鎮西邊(鄰近邱公城)的白沙咀莊現年98歲的雷平新老先生講:“邱公城東側有個劉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時候讀私塾時經常和同學們在劉累墓地玩,墓前還有個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著‘豢龍故里,吾臣劉累之墓’”。(2002年調查口傳材料)。
劉累死後,世人為了奉祀他老人家還在魯縣城北牛蘭山修建劉累亭以作紀念。《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記載:“魯陽有魯山,有牛蘭累亭”。又云:“魯陽有牛蘭累亭”。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大膽肯定的說:不僅帝堯的裔孫劉累是當今世界劉姓的大始祖,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由於劉累家族長期居住在魯山一帶,所以魯山境內留下一系列與劉姓有關的地名,據不完全統計僅大小劉莊就有十多個,還有劉相公莊、劉澤莊、劉山門莊、劉河、劉寨、劉溝、劉鐵溝、東、西劉灣、灌劉、王虎劉等。
四、劉姓的衍變
從劉累的御龍氏到其後裔的豕韋氏劉累在夏朝為孔甲養龍時,曾被孔甲賜“御龍氏”,受豕韋之。
意思是說,劉累在被孔甲賜御龍氏的同時並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韋,賜給劉累作食邑,當劉累因死龍事件遷於魯縣後,孔甲不僅取消了劉累御龍氏稱號,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韋,把它重新賜給它的舊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韋的劉氏族被驅逐出境。被驅逐的劉氏族大部分隨劉累遷魯縣定居下來,其餘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紀,夏商鼎革之際,原被驅逐的劉氏族,勢力日益發展壯大,因不堪忍受夏朝的壓迫,投靠了新興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湯在消滅了親夏王朝的大彭豕韋以後,又將劉累後裔的這支劉氏族重新封到豕韋故地,並讓他們繼承豕韋氏的稱號。正如《左傳》杜預注說:“豕韋復國至商而滅,累之後世,復其國為豕韋氏”。
在商湯建國之後,為了興滅國繼絕世,又允許彭姓的豕韋復國,並封豕韋為伯爵。這時劉累的後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韋稱號。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興”再次消滅了彭姓豕韋國,又復封劉累後裔的劉氏族人為豕韋氏。從此劉累後裔的劉氏族人便以邑為氏,由劉氏改為豕韋氏。
成為依附於商王朝的部族政權。
從豕韋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劉累後裔由劉氏族改為豕韋氏後,在豕韋(今河南省滑縣韋鄉)一帶又生活了數百年。至公元前12世紀,周成王伐紂滅商後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將堯帝一支後裔封於薊(今北京市)之後,又將同屬於陶唐氏後裔的豕韋氏劉累之後封於陶唐氏舊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際,這支劉累後裔,以地為氏衍變為唐氏。幾十年之後,因唐人與商人關係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對原來親商朝的祁姓劉累後裔的唐國不放心,便又廢掉劉累後裔的唐國,把唐國故地封給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將劉累後裔遷到杜城(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改封為杜氏,降爵為伯爵。
至此,劉累後裔的這支劉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國家,並從此由唐氏改稱為杜氏,或稱唐杜氏。另一部分唐國成員,沒有遷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諸侯國仍以唐為姓氏,便成為今日唐姓的祖先。
杜伯的故事西周晚年,劉累後裔的杜國君主,開始在西周王朝為吏任職。
周宣王時,最後一個杜伯在周朝任大夫之職。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累後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頌,鹹有嘉德,不墜家聲。頌八世孫叔假,商時為豕韋侯,豕韋者國名也。叔假遂以為氏焉。假十二世孫有敬蟻者,周成王滅唐取唐地封之,為唐杜伯,遂以唐杜為氏。
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莊伯曰慄、桓伯曰褚、惠伯曰將、僖伯曰睿,皆身通顯有令聞”。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職的最後一個杜伯被周宣王無辜殺害,劉累後裔的祁姓杜國同時也被周朝滅亡。周宣王死後,繼位的周幽王宣佈為杜伯平反昭雪,併為其立祠以表其終。
其祠叫杜伯祠,墓稱杜陵,均在杜城(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杜伯被殺和杜國滅亡之後,他的子孫紛紛逃往他國避難。
杜伯有個兒子叫隰叔,逃到晉國受到重用,官任士師(主掌刑法的官員,又稱“理”)。從此杜隰叔的後裔便以官為氏,改為士氏,在晉國繁衍開來。
從士氏到司空氏、隋氏、範氏春秋時期的劉氏,大概是因在為帝堯和劉累的神靈保佑,逃到晉國的杜隰叔後裔在晉國興旺發達起來。杜隰叔生兩個兒子,薦和。其中《左傳》稱之為士,字子輿,繼承父業,最初在晉國任士師。據說在他任職期間“朝無奸官”。因政績突出升任司空(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築工程的大臣),晉國君主為獎勵士的功績,特將隋地(今山西介休東南)賜給他作領地。
於是士的族人又來到隋地定居。這樣來到隋地計程車的後裔,就以他們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為氏,改稱為隋氏。
正如《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和《國語·晉語八》關於御龍氏的傳衍情況記載:前549年魯卿叔孫穆叔去晉國訪問,晉卿範宣子在歡迎宴會上以十分自豪的口吻大談本族的光榮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龍氏,在商是豕韋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
現在晉國成為華夏盟主,我們範氏又是晉國的卿族,古人所謂‘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們這種綿延不絕、世代榮顯的大族而言的”。當時叔孫穆叔對範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當場駁斥說:“這種保姓受氏以守宗訪、世不絕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祿’;只有那些能夠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才能‘雖久不廢’,是真正的‘三不朽’。
”值得注意的是叔孫穆叔只是對範宣子所說的家史採取了不屑一顧的態度。但他並沒有否定從陶唐氏到範氏的傳承系統的真實性。
鄭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說:“堯之後分為六,唐氏、杜氏、範氏、劉氏、韋氏、祁氏,皆為著姓,豈堯之不泯歟”!實際上除六大著姓外還應加上士氏、司空氏、隋氏、士氏。
就此六姓而論,祁氏為堯之本姓,韋氏是豕韋演變而來。從堯之陶唐氏到劉氏的發展過程中士氏和範氏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五、劉姓的發展
在劉姓形成與發展的早期歷史上,沒有出過多名人。劉累之後,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殺而產生一些影響外,大多數劉累子孫是默默無聞的,這個家族真正聞達諸侯是在士氏、範氏時期。
正如王符在《潛夫論》中所稱讚的“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士會與劉氏的復興士會姓祁,名會,字季,以士為氏,曾食邑於隋稱隋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也稱範宣子。他出身於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躍於晉國政治舞臺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個顯赫人物,早年任晉國大夫,輔佐晉文公、晉襄公,是晉國稱霸中原的功臣之一。
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為了國家的前途,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廢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當時在秦國任亞卿之職的公子雍為新的晉國君主。因公子雍是士會的姑姑杜祁與晉文公的兒子,與士會有親戚關係,於是晉國就派士會和另一個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繼位。
但是,當士會和公子雍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國尚在途中時,晉國國內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公元前620年,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迫於晉襄公夫人繆贏的壓力,背叛了士會和公子雍,在晉國國內改立年幼的夷皋為晉國的國君(即晉靈公),並派兵阻擊秦軍,阻止士會和公子雍回國。
秦、晉雙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帶展開一場大戰,結果秦軍因無備而敗。此次戰後,士會已不能再回晉國,被迫逃到秦國避難。接著其妻子兒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後到秦國定居。士會在秦國受到重用,任秦軍謀士,為秦軍攻打晉國出謀劃策。對晉國造成很大威脅。晉靈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晉國六大臣召開會議,商討對策,一致認為士會無罪,必須想辦法使士會回到晉國。
隨後就派魏壽餘到秦國假裝叛晉降秦,施計把士會劫持回晉國,並委以重任,先後任晉三軍統帥和元帥。士會在晉國逐步掌握了軍政大權,史稱“士會輔成、景軍無敗績”,“端刑法,輯訓典,國無奸民”。晉國在士會的治理下日益強大起來。由於士會對晉國的卓越貢獻和不朽業績,公元前592年士會退休時被晉景公在其已有隨地的基礎上又加封一個領地——範邑。
最後在範邑終老去世,被賜諡號“武”。因此史書也稱士會為隨武子、範武子。士會生三個孩子,長士燮名富仙字美榮,次士魴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留秦不返者複姓劉氏”。劉氏複姓當在士會歸晉之後,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閱有關經典和姓氏書均言“士會之裔留秦不返者復更為劉氏”。
《唐書·宰相世系表》即採此說。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劉氏家譜》載:“士會公三子均仕晉,惟士燮之子在秦者為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