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代天蕉194719518

    德國一直是內陸國家。海岸線只有一點,註定海軍不會強大!德國雖然陸軍、空軍強大但無法在英國建立立足點。

    而要進攻英國必須有強大的海軍,奪取制海制空權。

    而英國當時海丶空軍很強大。

    海軍更不是德國能比的。德國在進攻英國時,更本沒有拿的出手的海軍,只能靠空軍。

    沒有海軍控制英吉利海峽,陸軍無法登陸。

    強大的陸軍不能登陸佔領,英國在丘吉爾帶領下頑強抗擊,絕不投降,保證了領土安全。才有後來的諾曼底登陸!

  • 2 # 北陽村民

    就實際情況而言,當時對英的戰爭拖的時間有點長。讓大部分的高階將領看不到希望!還有就是老兵的傷亡情況,新兵下連的戰力不足。各種資源的匱乏!

  • 3 # 狼煙火燎

    因為有一條寬闊的英吉利海峽作為屏障,這條海峽中間有世界第一的英國皇家海軍,而德國卻是歐洲強國中海軍排名倒數第二,僅僅比蘇聯強而已,這樣的懸殊差距,德國的總參謀部又不是傻子。如果德國敢貿然執行“海獅計劃”大規模登陸,可以肯定去多少就葬送多少,全部都得喂鯊魚!

    德國在一戰後被限制了海陸空三軍的發展,二戰開打了,德國的軍備水平都是遠遠落後英法的,包括德國的坦克在進攻法國時也是大量的輕型坦克為主,甚至繳獲的捷克坦克、波蘭坦克全部收編在了德軍裝甲師裡。而且陸軍、空軍的恢復期遠遠沒有海軍恢復期那麼長,從希特勒開始掌政以來,短短几年能生產出俾斯麥戰列艦就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因此整個二戰前期,德國的裝備上都是落後的,特別是海軍裝備。

    德國海軍出了潛艇的狼群戰術,水面上艦艇真正打得比較像樣的一杖便是俾斯麥和歐根親王號一炮幹掉胡德戰巡艦,還重傷威爾士親王,在然手就是俾斯麥逃亡記,被英國半支海軍各種圍剿,而整個過程德國海軍沒有任何可以支援的艦艇,差距不可謂不大!

    海軍實力這麼大的差距,德國怎麼去搞定當時還是大英帝國這個歐洲最強大的島國呢?第一就是空襲,結果是慘敗,而且英國飛機被打掉還有人可以就飛行員,而德國飛機被打掉就真被打掉了,飛行員最好的結果就是被俘虜,最後不但損失了1700多架戰鬥機,還損失了上千的飛行員和幾千的航空人員,而且在這樣的場面下德國其實沒有放棄和英國議和,希特勒還派出了一個副首相去英國談判,結果被丘吉爾扣押到二戰結束都沒有放回來!

    從希特勒這些行為就知道,德國高層是非常清楚,海獅登陸計劃就是唬人的,是用來嚇唬英國民眾的,登陸英國本土作戰根本不可能,自能寄希望於英國自己投降!或者兩國議和修好。

    在不列顛空戰失敗後,德國對英國還執行了海上封鎖,德國海軍這麼弱,怎麼執行海上封鎖了?其實就是用潛艇的狼群戰術,偷襲德國的運輸物資的商船,這個太讓英國頭痛了,直到1943年利用聲納,利用給商船裝炮等反擊力量,還有美國免費送的護航航母,終於才破了這個狼群戰術,解決了德國潛艇這個大患!

    因此在整個二戰,德國高層都非常清楚,只要英國不投降不議和,德國根本就沒有能力佔領英國本土。

  • 4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打了空地一體戰,在空軍戰轟機掩護下,憑藉裝甲集團軍群打頭陣,摩托化步兵緊隨其後,發動了快速的所謂閃電戰,僅用了一百來天時間,就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歐洲國家,隨後又實施了“巴巴羅薩計劃”,使蘇聯在戰爭初期被動挨打損失極為慘重。

    但強大如德國軍隊,能征服歐洲最強大的法國軍隊,卻自始至終都無法使英國投降,蓋因英吉利海峽成了德國軍隊無法跨越的天塹,倘若沒有英吉利海峽,即便英國軍隊也無力阻擋滾滾而來的德軍裝甲集團軍群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洪流。

    德國是個內陸國家,歷史上海軍就不夠強大,而英國曆來就是海上老牌帝國,憑藉海軍四處征戰,在海外開疆闢土,擁有了全世界最多的海外殖民地,於是,原先只有英倫三島的英國遂成了日不落帝國。

    即使到了二戰時期,德國海軍的體量也無法與英國皇家海軍相抗衡,雙方之間的實力太過懸殊,德國無力掌控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陸軍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登陸作戰。

    由於德國海軍實力不足以與英國皇家海軍死磕,英吉利海峽就成了德國陸軍難以逾越的鴻溝,在與英國發生的戰爭中,德國陸軍空有強大的力量,但卻無處可使力,等於成了空氣,海軍也靠不住,就只能依靠空軍了。

    德國只能對英國實施轟炸,但帝國元帥戈林的空軍儘管對英國本土進行了狂轟濫炸,卻遭到英國空軍的頑強抵抗,丘吉爾內閣也拒絕和談,最終,德國空軍不得不停止對英國的轟炸,轟炸英國的“飛鷹計劃”徹底歇菜,導致登陸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被無限期推遲。

    綜上,二戰時期,德國無法打敗英國,最主要的還是實力問題,是德國的實力不夠,在外界眼中,德國非常強大,橫掃了歐洲大陸,“巴巴羅薩計劃”初期,給予了蘇聯以沉重的打擊。

    但德國軍力發展不平衡,陸軍和空軍非常強大,海軍實力卻非常有限,沒有航空母艦,戰列艦、重型巡洋艦等主戰艦艇也屈指可數,僅英國皇家海軍就能徹底碾壓德國海軍。

    因此,貌似非常強大的德國,實際上卻是隻跛腳鴨,海軍實力拖了德國的後腿,倘若海軍實力不至於那麼菜,能跨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倫三島,那麼二戰的歷史就要徹底改寫了。

  • 5 # 超然視野

    納粹德國搞不定英國是很明顯的,納粹德國從重新武裝德國到走上軍事擴張,乃至發動世界大戰的時間是及其短暫的,希特勒是1933 年當上德國元首的,在這之後還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即使從他上臺伊始開始重整軍隊,到二戰全面爆發也就僅僅五六年時間!

    這幾年時間德國幾乎將主要精力都放在發展陸空裝備上,當然海軍也在進行擴張,然而速度卻遠不及陸空軍,尤其是海軍的規模遠不及當時大西洋上的海上霸主英國!

    這就造成了當德國擊敗法國後,只能透過空軍對英國本土進行攻擊,當然海上力量也有所貢獻,但也只能限於攻擊商船等非主要戰鬥,對於控制制海權始終沒有掌握!這就決定了德國的登入英倫三島的計劃不可能冒險實施!

    況且德國與英國的空戰也並非完全壓制住英國空軍,相反的英國空軍始終保持著對等攻擊的能力,即德國進攻英國後,英國空軍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反擊!那麼題目中如何界定德國的軍事力量強大呢?很顯然在海空力量上是相對不強大甚至弱小的!所以他搞不定英國!

    但是德國卻在英吉利海峽這邊集結了德國陸軍的大部分精銳,這些陸軍在陸地上可以稱雄,但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強渡英吉利海峽無疑是送死,而呆在法國岸邊也不見得是什麼明智的事情!

    被德國轟炸了的英國首要目標就是這些對空軍沒有什麼威脅的陸軍精銳,離得又近又在航程以內,該計劃登入英國,可想而知,小日子過的真心不怎麼樣!而此時的蘇聯正在蘇德邊境集結軍隊,大量的修建機場和防禦工事!這意味著德國的精銳若不盡快繼續作戰,將會喪失主動權!呆在這裡被消耗!

  • 6 # 淪客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和德國是歐洲最強的兩個國家,德國想統一歐洲,必然繞不開英國,所以從1940年7月開始,頻頻對英進行空襲。英德海戰也大戰數次。最終還是沒有徵服英國。究其原因有三:時代背景。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進軍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民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別看戰宣的早,其實是靜坐戰爭)。但英法聯軍躲在馬奇洛防線後邊,坐視波蘭滅國。隨後德軍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進攻,逐步戰略包圍了法國。此時也和英法聯軍開始交手。

    5月10日,德軍輕渡奧爾河及蘇雷河,拉開了進攻法國的序幕,法軍重金打造的生命線——馬奇洛防線形同虛設,德軍繞過了馬奇洛防線向巴黎進軍。5月14日,攻陷巴黎(僅僅四天、法國滅亡)!5月22日,法國正式投降。英法聯軍撤向敦刻爾克。當時進攻敦刻爾克的德軍空軍司令戈林為了不讓功勞讓陸軍獨吞,提出由空軍進行最後作戰。這一愚蠢的戰略提議,使幾十萬英法聯軍逃的活路。不然敦刻爾克就是英法的墳墓。

    1941年6月22日,德軍以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550萬部隊對蘇聯從三個方向發動了閃電戰,蘇德戰爭爆發。一、地理位置。德國是內陸國家,其海岸線狹小,所以其海軍實力比之英國較弱,英國是早期海上霸主,海軍實力極強。我們知道德國稱雄世界的德械師是陸軍,這也就是對英國的進攻頻頻採取飛機轟炸的作戰方式。在海戰中德軍常敗給英國海軍。

    二、錯估形勢。在法國投降之後,德軍在西線取得了重大勝利,在希特勒看來,宿敵法國已經擊敗,英軍也趕出了歐洲大陸,受到重創,沒有力量造成重大威脅,認為蘇聯才是德軍真正的對手。此時,蘇聯為了改善西線防禦,1940年派兵進駐波羅的海三國,逼近德軍戰領的波羅尼亞。波羅尼亞有德軍賴以生存的石油,此舉徹底刺激了德國。讓德國高層痛下決心,先清除蘇聯的威脅。此時為了對蘇作戰,德軍集中了大部分力量,所以無暇顧及英國。三、頑強抵抗。在不列顛之戰中,英國獨撐危局,誓死血戰。英國首相丘吉爾是堅決主戰派,號召全民抗戰,誓死不降。在英國頑強的抵抗之下,挫敗了德軍滅亡英國的計劃。

  • 7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德國很強嗎?1939年的德國靠的是戰術和之前醞釀的戰術突然性,1940年的德國靠的是繳獲充公的各國武器,1941年的德國才真正成了現在電影裡的樣子,但1942年他們就已經被揍成狗了。

    這樣的德軍拿什麼去搞定英華人?二戰的英華人也就在歐洲和北非與德華人交戰,他們還有餘力與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鏖戰,連海軍都沒有德國就憑藉一場敦刻爾克就敢說比英國強?

    就連元首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踏上英國,他在對英國問題上與張伯倫等軟腳蝦接觸過多,錯估了英國領導人可能出現的強硬情況,乃至於前面有“慕尼黑陰謀”的大勝,後面卻一頭撞在油鹽不進的丘吉爾身上。

    咱也不是英吹,英華人是二戰一慫,敦刻爾克撤退後,大量的軍備武裝都被扔在了法國戰場,他們急吼吼的要逃回英國,啥都不顧了。但德華人愣是沒辦法把他們消滅在沙灘上。

    其實當時德華人已經遇到兩個問題:

    1.裝甲部隊遭遇抵抗激烈,損失過半,龍德施泰德和希特勒都同意了停止進攻。

    2.空軍部隊的轟炸效果很低,且部隊突前後,空軍怕誤傷,戈林的保證沒有兌現。

    況且法華人還在抵抗,他們沒有後世說的那麼無能,敦刻爾克的這幫人只是賣了他們的戰友罷了。法軍要求敦刻爾克盡量抵抗和堅守下來,拖住德華人,給法軍主力和比利時人創造反擊的醞釀時間。

    這個時候其實德華人已經虛了,畢竟他們的對手是當時的一流大國,希特勒批示說:“坦克要為下一次更有需要的戰鬥服務,不應該消耗在這裡。”實際他們的能力並沒有真的強大到搞三國無雙。只是使用先進的穿插戰法和裝甲運動戰連續打了對方几個措手不及。如果戰鬥轉入相持階段,英法比聯軍並非沒有機會。

    關鍵就在於英華人這個時候太慫,法華人好說歹說都沒有挽留住這幫戰友,他們一門心思的聚攏在敦刻爾克,再沒有管後面苦苦支撐的法國和比利時戰友,丟光了自己的重武器,光汽車就甩了12萬輛,此外還有3000門大炮、7000噸彈藥、400門反坦克炮,30萬人的武器。

    近些年英華人給自己翻案,拍了一堆什麼《至暗之時》、《敦刻爾克》來洗白,國內有些人不明就裡,反倒把法華人罵成軟膿包。殊不知真正軟膿包的是英華人,法華人直到今天還罵英華人是拋棄戰友的懦夫,專業坑隊友的,

    可以說敦刻爾克這一仗對德國後來的軍備發展影響很大,它讓德軍獲得了與大國的戰鬥經驗、榮耀以及成山的裝備。那12萬輛汽車和法國這個工業國,再加上奧地利、捷克、比利時,德華人擁有了歐洲除英國外最精華的軍工業,這樣才能有後來的發展。

    至於此時的德國,還是榮耀的光環掩蓋了不少東西,他們實際上沒有後來那麼好的裝備,也沒吹的那麼猛。

    所以,希特勒一直希望的是透過各種“壓服”手段來促使英國投降認輸,至少屈服於這場戰爭。甚至停止戰爭算了,讓德華人好轉過身去安安穩穩的收拾蘇聯人。

    可誰叫英國出了個丘吉爾呢,要是張伯倫怕早就在德軍威勢和空襲下算逑了,唯獨這個邱胖是個又臭又硬的廁所瓷磚。命名當時英國已經山窮水盡,肉都沒幾兩的趴地上喘氣,可他們仗著船堅炮利的世界第一海軍,愣是讓德華人不敢越過窄窄的英吉利海峽。

    在美國沒有爆兵以前,英國的海軍已經維持了幾百年的世界第一了。無論是海軍戰略還是軍艦設計、軍艦數目,大英帝國的海軍都是足以在當時世界上制霸的存在。德華人雖然被誇的賊厲害,可真實的德國只是個被條約制裁的國家,他們連發展武器都是偷偷摸摸,憋了老鼻子力氣才弄出一艘“俾斯麥”戰列艦和幾艘戰巡。

    這很正常,德國就是個歐洲的小輩,他們經過普法戰爭才得到統一,到一戰時又給打回原形。二戰前好不容易靠著希特勒這個有為的領導人才再次回覆了一點國力,真拿1939年的德國當什麼大棒槌?

    我們後面毫不意外的看到希特勒一個又一個計劃的破產,元首的小計策用在那些東歐國家和戰前的政治氛圍中還可以,一旦真的步入了生死攸關的大戰,逼到牆角的老牌帝國主義沒有一個是易於之輩。

    英華人自己都沒有糾結本土的勝負。英吉利海峽德華人過不來,戈林所謂的轟炸也一點用都沒有。本來德華人專門轟炸英國的軍工和工廠,取得的戰果還挺不錯,有力的遲滯了英華人的生產計劃。但英華人馬上跑去轟炸德國居民區,引動氣急敗壞的德華人撕破臉也去轟炸英國居民區,“無限制轟炸”一開,表面上英華人吃虧了,實際他們拿城市和平民分散了德華人的空襲,納粹的轟炸變得不痛不癢。

    英國實際也沒真的捱上多少年轟炸,前期的局勢扳平後,德國空軍的轟炸便越來越艱難,到中後期已經是英國的蘭開斯特和“蚊式”懟著德華人狂轟了。整個二戰英國的平民傷亡加失蹤也只6萬多人。轟炸機加上飛彈也只給倫敦帶來不到3萬的傷亡,你看德國的實力是不是被英華人自己吹的太大了?

    本來海軍就不強的德國,不可能拿孱弱的海軍去海上與英華人對拼,他們整個二戰都是躲著英國軍艦打破交戰,這樣德華人根本沒有辦法發動對英國的攻擊,除非他們能在英吉利海峽下面打隧道。

    看到上圖的“海上堡壘”了嗎?英華人在泰晤士河口到沿海集中佈置了許多這樣的鋼鐵堡壘,士兵駐紮在其中,成為固定的炮臺,一方面防空,一方面對海。

    總而言之,德國兵即便登上島也無法維持長時間的戰鬥。運輸不可能完全依靠飛機,運力不夠,飛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英國軍艦隻要把海峽一卡,德華人就成為甕中之鱉,來多少死多少。何況德華人並非傳說中那麼強大和無敵,真個就能攻無不破。

  • 8 # 寰球視野新觀

    拿下英國還遠遠不是勝利,二戰德國勝利的關鍵在於能否擊敗蘇聯,而不是英國,因為德國的優勢是強大的陸軍空軍,英國強大的是海軍。

    德國是大陸型國家,德國的陸軍在歐洲大陸上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說,自從德國統一以後,相同數量的英國和法國陸軍永遠不是德軍的對手,到了二戰同樣如此。

    德國開始進攻法國以後,英法聯軍節節敗退,在敦刻爾克地區,英軍迫不得已只好撤回本土,雖然英國撤回了30多萬人,但是這些軍隊幾乎失去了全部的重型武器裝備,絕大部分的輕型武器,30萬人幾乎是手無寸鐵的回到英國。

    此時英國對於德國最大的威脅在於空軍的轟炸,英國想要對德國進行登陸作戰是不現實的,軍艦也不可能開到陸地上。

    德國勝敗的關鍵在於能否擊敗蘇聯,1941年6月22日,德國調集550萬大軍,兵分三路,從北起波羅的海,南到黑海的一千多公里戰線上發起了全面進攻。

    德軍在列寧格勒戰役,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這三次關鍵性的戰役當中全都以戰敗收場,僅僅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就損失了80多萬人,三次戰役德軍共損失了數百萬最精銳的軍隊,德國只能全面進攻轉為防禦。

    到了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蘇聯已經開始了全面反攻,德國敗局已定。

    如果沒有美國和英國,蘇軍是可以打敗德國的,英美兩國加快了這一程序。所以最關鍵的仍然是蘇聯戰場。

  • 9 # 使用者7125817455775

    反正中華民族連男女性愛,男人們總開口說,多厲害。而無愛。偏偏近代史,持著男人留長辮子,受他國賤踏侮辱,而開口說!那那水有多深。不正直,只有女人東西有多深,男人東西多大,多長。我要大家明白。水有多深的內在惡臭。所以中國編輯不要臉,反面教材

  • 10 # 1捷訊

    說到二戰勝利貢獻最大的三個國家,肯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蘇聯和中國。其中中國是在亞洲戰場上牽制住了日本,並且消耗了日軍大量的兵力,蘇聯是在歐洲戰場上牽制住了德軍的步伐。而美國則是掌控了全域性,不僅是在亞洲戰場上,在歐洲戰場和非洲戰場上,美國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那麼當時的英國在幹嘛呢?在很多人的觀點裡,英國在二戰時就是來打醬油的。雖然當時的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但是在整個二戰的戰場上並沒有太多的建樹,反而是被德國打的半死不活。甚至有人還曾將英國和日本的實力進行來對比,覺得英國的實力還不如日本。

    其實如果將日本與英國相提並論的話,那真的是委屈英國了,因為兩者的實力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在二戰初期,德國憑藉著閃電戰佔領了波蘭和法國,甚至是英國也吃了德國的大虧。但這並不是因為英國的實力比德國差,而是因為當德國進攻英法聯軍時,英國根本就沒準備好。

    德國在剛開始之所以能打的英國措手不及,只是因為英國還沒有準備好而已。當德國徹底佔領法國,準備強渡英吉利海峽時,英國的軍隊才真正的展示出了其實力。在派出了數百萬大軍,並進行了多日的進攻後,德軍始終沒能邁過英吉利海峽半步,被牢牢的困在了歐洲大陸。

    憑藉著強大的海軍實力,德國的海軍始終不能往西踏出一步。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會想到和義大利合作,就是想借助義大利海軍的實力,來攻破英國的海軍防線,誰知道義大利的海軍在英國海軍面前同樣是不堪一擊。迫不得已,德國只能北進去攻打蘇聯,這也導致了德軍在歐洲戰場上徹底的翻拍。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英國的話,那麼德國就不會傻傻的主動去進攻蘇聯了。等到德國徹底佔領英國和法國後,在過個幾年去攻打蘇聯,那麼未必就不能拿下蘇聯。等德國統一了整個歐洲後,美國也不會再去管歐洲的事,在打敗了日本後,世界就會形成以美國和德軍為首的新的冷戰格局。從這也可以看出,英國在二戰時期還是非常重要的,其軍事實力也是和美國,德國一樣的一流強國。

  • 11 # LA燈

    國力限制使得任何一個國家不能夠同時兼顧海軍陸軍,即使德軍事實上佔領了整個西歐,德軍的海軍仍然不是英軍海軍的對手,而不能擊敗英海軍,談論搞掂英國那就是天方夜譚。

    何況英國的實力不僅僅在英倫三島,加拿大,澳洲等英聯邦的實力也英國實力的一部分,即使德軍佔領英國本土,也不能說就是最終結果。按照德國實力和歷史傳統,無論初期德軍取得怎樣輝煌的勝利,挑戰世界的結果就是失敗二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景帝為了討好諸侯,殺晁錯也已夠了,為什麼還要用腰斬這樣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