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書彭城
-
2 # 布萊克懷特
債券是一種融資工具。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向本國和外國居民及政府的借款。發行國債獲得的收入屬於政府收入。以債券融資必然意味著財政入不敷出。所以,債券融資得來的錢,肯定都是花出去了。
21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GDP的一半。那麼為什麼美國需要借這麼多錢?答案有兩個:
一是美國政府的開支太大,常規收入專案已經不足以滿足這些支出需要。
首先是美國的社保、醫保支出。2017年,美國的社保+醫保支出達到15600億美元,佔預算支出的37.7%。隨著嬰兒潮一代的老去,美國老齡化也是難以避免的趨勢,社保和醫保支出佔比肯定會持續增大。這部分支出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其次是美國的軍費支出。美國有遍佈全球的盟友網路、全球遊弋的海上力量、遍佈各大洋的海軍基地,有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的軍備研發專案,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還在執行軍事任務,對眾多不給力的盟友提供大量軍事援助。這些都需要錢。2017年的預算中,軍費佔財政開支的14.7%。
二是美國財政經常履行“逆週期調節”職能。美國財政至今遵循凱恩斯主義,希望透過財政開支熨平經濟波動。這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的歷次量化寬鬆中得到體現。所謂量化寬鬆,源頭是央行,出口卻是財政部,具體體現在財政支出的擴張上,最後在賬本上就體現為政府債務激增。
當然,政府支出增加可能長期來看有利於經濟健康增長,例如,有些支出用於資助重大研發專案、清潔交通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等,這些都有利於未來的經濟增長。相當於今天投資,明天收益。例如,里根時期透過減稅等措施,刺激了私人投資,加大了研發投入,最終催生了克林頓時期的網際網路經濟紅利,形成難得一見的長期經濟繁榮,克林頓政府趁機壓縮赤字,一舉逆轉了里根時期的高負債局面。
不過,自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美國再也沒能依靠經濟增長實現債務削減。這似乎說明,一般性的技術創新帶來的財政收入增長,已經難以彌補老齡化和福利國家建設造成的持續性支出缺口了,高負債執行將成為美國財政的常態。
美國每年的對外援助雖然不少,但是與美國政府鉅額的外債規模比起來,可以說是九牛一毛。截至今年3月,美國的政府債務總額已經突破了21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日本等外國“債主”持有約6.29萬億美元美債,相當於人民幣40萬億元。
回覆列表
謝謝誠邀!美國近幾年債務攀升得非常厲害。軍事基地遍佈全球,與盟國軍事演習,應對中東亂局,軍費預算年年增加。美國是以科技立國的,出口商品主要以高階產品為主,這就造成產業結構的侷限性,隨著新興國家的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產業結構調整對美中國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造成衝擊,有的國家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美國居民的理財觀念主要是股市,股市的風險很大 ,又提前消費造成家庭可支配收入較少,財富日益集中,CPI始終處於低位。美國主要發行國債發展經濟,國債的利息每年達到幾千億美元,出口貿易逆差屢創新高,形成疊加效應。為減少貿易逆差,美國不惜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發動貿易戰,為減少開支屢屢退群,勢必對美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