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白的文化之旅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寫的文言文,因其語言優美被收入初中教材之中。那為何這樣一篇優美的文言文會被稱為鬼故事呢?小白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漁人發現桃花源這個地方的原因詭異: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漁人本是打魚為生,應該對這條路很熟悉才對,但在此卻迷路了,這實在讓人不解;在農村,有一種這樣的說法,就是撞邪了,說有的人在田地幹活,走著平日裡走的山路,有一天突然迷路了,在那裡來回的走,便同《桃花源記》裡的漁人有相似之處。

    第二:漁人在《桃花源》裡遇到的人和事詭異: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原文中說,這些人從秦朝就開始來到這裡了,而如今是東晉,兩者相距幾百年,說出來實在太匪夷所思。

    經歷了幾百年的生活,卻從來沒有與外界溝通,實在讓人費解;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面的竹子桑樹,更像是農村墓地周邊的環境,想想也是讓人後怕的。

    第三:劉子驥死的蹊蹺: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話說這個漁人出來了就四處原傳了,劉子聽了,也興高采烈的去了,卻沒有找到漁人所說的地方,並不久之後就病死了;好好的一個人,為何會因此而病死呢?他又到底遇到了什麼呢?這從正常的思維來看,解釋不通,倒像是中邪的樣子。

    所以,有不少人懷疑《桃花源記》更像是一個鬼故事。

  • 2 # 超厲害的鹹魚怪

    因為哪怕是虛構作品,人們認為其還有許多隱喻,不符合常理、真實情況的地方,更像是一部暗黑童話

    一、開篇提及漁人進入桃花源的場景: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暗示了前窄後寬的墓道結構。

    課文說漁人實現看到山有小口,好像有光,於是就進去了,一開始呢,很狹窄,然後就寬敞的走進桃花源了。這就有點像秦漢時期的墓道了,根據《大漢原陵秘葬經》的記載,當時的墓道就是前窄後寬,其目的是防盜賊。民間為了避忌死人是不會把城市、村舍以及自己家弄成前窄後寬的,不然自己住的地方就和死人的一樣了。

    另外,在當時,墓地要依山傍水,有桑竹垂陰、有桃花辟邪。《葬經》說門前臺桃桑為大凶,桃桑是聚集陰氣的,當時的人是不會在自家附近種桃樹和桑樹的。大家仔細想想,墓道結構、桑竹、桃樹這些當時的墓地標配在《桃花源記》中全都齊了,那這到底是一個村還是一個類似墳地的地方。

    二、其次,在《桃花源記》中提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看到

    ①“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秦朝(前221—前207)戰亂才來到這裡的。 漁夫為東晉時期(317年-420年)人和秦朝至少相差了400~500年,東晉時期的漢服也明顯受到了北方民族的影響,衣服款式和500年前的秦朝相去甚遠,怎麼會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呢?聯絡之前的分析,桃花源本來就是墓道結構,所以可以推測這是漁人不小心誤入陰間了,而他們的衣服應該是陽間的人燒給他們的

    ②桃花源中人不與外界交流,那麼所使用的農用工具也難以更新換代,以當時的鍊鐵技術,400~500年的時間,所用的工具傢俱早腐爛鏽蝕成泥。

    假如桃花源人從秦朝搬遷至此,至《桃花源記》一文問世已是東晉時期,期間相差400~500多年,皆是近親婚配。按照字面意義理解,這裡的老人和小孩的生活悠然自得,絲毫未見有近親繁衍帶來的隱性遺傳病,例如畸形、白化病、血友病、鐮狀細胞貧血等不太符合實際。

    三、最後,在課文結尾說道:“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全國上下都在找桃花源,而在劉子冀死後突然就沒有人在過問了呢?作者可以說沒人找過桃花源,但沒人過問就很奇怪了,這是不是就暗示著,後來大家都發現桃花源根本就是一個死人國,大家才沒敢過問呢

    由此看來,和課堂說的恰恰相反,《桃花源記》的作者不但不是在幻想美好生活,而是透過描寫一個死人的世界,告訴世人世間悲苦,只有死了才能解脫。其實這也是陶淵明心中的烏托邦,一個美麗的幻想,只不過在陶淵明的心中如此美好的桃花源怕是舉世難尋,只有陰間才有了吧。

    當然所有猜測都只是猜測,最終解釋權皆為陶淵明先生所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藥材最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