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新時論

    現在有很多幼兒園在幼兒園階段就讓孩子開始學習漢字、數學、英語,甚至開始學習國學,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了,那麼這種熱衷於學習國家的現象到底是贊成還是反對呢?

    一時間,各種說法不一。有些家長會認為,他們的孩子學了三字經後,會覺得琅琅上口,非常有意思,還想繼續學下去;但是也也有些人認為這沒有什麼用,甚至有人說這會毒害青少年。

    不知道你怎麼認為,大部分家長或老師都認為國學教育對孩子起了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對孩子個人修養,人格發育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其實幼兒園開始背誦三字經,往往是強迫性的要求孩子誦讀,是,有很多孩子背下來了,而且前面部分背得也比較熟練。但是三字經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要全部背下來真心不容易。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毫無含義。

    國學是人生修養的過程,不是急功近利,不是靠背幾首三字經、弟子規就能明白裡面真諦的。問題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所以這種背誦完全是無意義的背誦。而過了幾天後,孩子忘記了不少,再過個一個多禮拜,老師不要求背了,基本上沒幾個人記得。

    國學中的經典是需要一個人慢慢體會理會字詞間含義的,它一般會隨著人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而積累,也就是說國學教學是不能段時間促成的。

    其實孩子學習國學內容,可以從唐詩宋詞開始。不過對於幼兒園階段,我個人覺得就不要學習了。幼兒園階段培養的重點不是讓孩子背這背那,不是學習太多的文化知識,這些東西,完全可以在小學的時候學習,其實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應該多培養和孩子的性情,陶冶他們的情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會如何溝通,表達,如何快樂的玩。性格與習性的養成是幼兒園階段最重要的。很多時候,孩子性格沒有培養好,到了小學,中學真的是很麻煩的事情。

    你看很多孩子到了小學還不會與人說話,或者性格上比較的脆弱,這些當然和家庭教育有關,但是在幼兒園老師就可以慢慢開始引導,至少讓孩子多參與活動,提升他們的興趣,這才是最最重要的。至於他背了哪些東西,真的不重要,因為當孩子大了後,他會發現其實在幼兒園學的文化知識,小學照樣會再學習,所以,完全沒有必要讓孩子現在學習這個,家長也沒有必要跟風學習國學,一切順其自然。

  • 2 # 把書讀薄

    把人當成背書的機器,把所背之書當成人的裝飾,如此而已!

    我孩子快要上初中了,我對背誦《三字經》這類東西,還是深有感觸的,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我孩子在唸幼兒園時,是沒有要求背誦什麼東西的,那是一家公立幼兒園,不像我們這裡其他私立幼兒園那樣主張提前教育,用她們園長的話說,要尊重教育規律。其教學主要就是識字識數,沒有要求書寫。

    不過,我孩子上小學時,是被要求背各種東西的,《三字經》《千字文》《古詩》《宋詞》等。我也因此,深受折磨。我孩子記憶力不是很好,做過手術,對記憶力有所傷害。我想,就算對於記憶力很好的孩子,那些文言文,背起來也是很難的。

    因為它們脫離了現代語境,孩子壓根不懂,就像《千字文》,原本就是湊字湊出來的,詰屈聱牙,只能死記硬背。

    學校雖然是開設了國學課,但是老師也不大講解,估計老師能不能講得通,都是問題,畢竟班主任不是這個專業出身的。反正就是告訴孩子要背下來,第二天就一個個測試。背下來就合格,背不下來,就不能透過。

    我每次看兒子背得那麼吃力,我幾次欲給講解講解,以便他能理解促進記憶,但是我兒子壓根不領情,在他看來,這是浪費他的時間,因為給他背誦的時間並不多,他還得寫其他作業。

    如果幼兒園是真正領著孩子學習《三字經》,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傳統文化,我倒是很贊成的。但絕不能強迫孩子們背誦。

    有時,他們強迫孩子背誦,會成了他們的招牌。你看,我們幼兒園教的多好,這麼大點的孩子,就能背誦《三字經》了!更有甚者,還把這個做成表演!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裡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週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這種觀點就促使教師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評價:誰能把知識儲藏在記憶裡,一旦教師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來’,那麼他就被認為是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這在實踐中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其結果就是:知識好像脫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儘快地擺脫它。”

  • 3 # 閒聊濟寧

    我認為還可以。

    換個角度去考慮,你反對幼兒園教孩子唱歌嗎?為什麼非要把三字經當成一種負擔呢,當成一種歌曲不好嗎?三字經是古代兒童啟蒙的智慧結晶,能認字,能學歷史,能學做人。現在的三字經配上音樂,加上舞蹈,就是朗朗上口的音樂,兒童不是不喜歡學,只要別當成任務就行了。

    還有一點,仔細想想,上了這麼多年學,讓你背首古詩,背一段古文,往往手到拈來的還是小時候死記硬背的那一段。

    只要不死記硬背,孩子當成一種娛樂,學點也不錯。因為,這些東西,孩子要想考大學,早晚都得學,一點少不了。既然如此,先接觸一點未嘗不可。

  • 4 # 坐看雲天風起時

    其實,我倒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背誦三字經沒什麼不好?只不過教育的方式不要過於死板和生硬,背誦不好就批評和處罰,讓孩子有了心裡負擔!幼童本身對三字經裡的內容不甚理解,如果單純的要求背誦,孩子可能提不起興趣,記得快忘得也快,最好能結合一些具體事例加以講解,同時和家長充分溝通,告知所學內容,讓家長引導孩子複述,以加深印象,這樣可能更有助於孩子的記憶和理解!當然,不光是要背誦三字經這類的國學,還應教孩子多背誦些古詩詞,讓孩子從小就瞭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孩子對國學的熱愛!這應該是件好事,我覺得沒什麼不妥!關鍵在於怎麼引導,您說呢?

  • 5 # 舌戰群鬼的意外系評論

    只背不講就沒用

    只講不解也沒用

    幼兒園教不教無所謂,你自己想不想讓孩子學是重要的。。。

  • 6 # 孤獨行者Noodle

    即便時代再變遷,歷史前進的車輪總會是迂迴曲折的,最近我們又開始崇尚傳統“國學”就是例子。特別是經過了溫飽時期的華人們,就儘可能開始思考孩子的教育問題。

    在家家有個小皇帝的現在,所有所有的大人都圍著這一個轉,最多也就是圍著兩個轉,恨不得要把孩子的一切都規劃好,不要出一丁點兒的差池。但請帶點兒腦子仔細想想,這可能麼?

    未來對任何一個人都是未知的,教育的本質應該放在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和自我上,教育者去刻意塑造多一些,孩子的自我就會少一分。

    現在很多依照大部分人的心理,應該是依照大部分大人的心理的教育機構應運而生,有需求就有市場,幼兒園之所以教孩子《三字經》,是因為絕大部分中國傳統教育的產物——家長們好這一口,否則誰來幹這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至於這種教育方式究竟考慮的是誰,是為了孩子?我很不以為然,是為了大人們想當然的出發點,是為了大人們的從眾心理,是為了大人們的面子,是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需要。

    所以,即便《三字經》中有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可取之處,我卻更聞到的是迂腐的氣息,是帶著瓜皮帽扎著辮子搖頭晃腦的徒有其表的場景。

    請每個大人都問問自己,只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六個字,你們理解了麼?理解到何種程度?即便理解了質疑過麼?即便有質疑表達過麼?……

    我想大部分人沒有,這就是天性和自我被抹殺的表現,我們每個大人都缺乏自我思考能力,只會盲目地跟隨!

    好了,不多說了,打住,到此為止吧。

    我想我的觀點已經闡述明白了!

  • 7 # 董海發

    幼兒園不僅要給孩子講教巜三字經》,而且要教巜弟子規》,因為巜三字經》偏重於知識,巜弟子規》側重於做人的家庭倫理道德!所以,巜弟子規》是孩子學會做人的啟蒙教材!即使孩子對巜弟子規》的含義不太理解也不要緊,以後會慢慢懂得!

  • 8 # 一笑傾城1631

    我家寶寶現在快兩歲半了,從不到兩歲的時候我就教她背三字經,因為剛學說話,說字多的句子說不了,兩週歲的時候已經能背誦到教五子,名俱揚。

  • 9 # 乾坤正法

    我覺得三字經等傳統啟蒙讀物應該教給孩子去讀,用不著背,因為如果需要背的話,那傳統文化需要背的地方太多,太過於繁瑣。所以,只需要教給孩子去讀,只要他能張嘴出聲讀,就是成功,讀經書的目的不在於讓孩子完全記住其內容,而是讓他在心裡有個朦朦朧朧的印象,這樣當他遇到一件什麼事的時候,突然會發現,自己頭腦裡的一部分記憶被啟用,原來書上講的話是這麼個意思。當然,人的認識水平是不斷加深的,小時候讀了經書,不等於以後不用再讀,經典是需要反覆誦讀的,這就叫做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現在已經教孩子讀完三字經、心經、大學首章和論語第一篇,主要挑的是一些簡短的或者容易誦讀的篇章入手,這樣不會激起孩子的逆反,也會慢慢引起他的興趣。記得當初教孩子念心經時,孩子說,爸爸這東西太難,我不願意念。我說,萬事開頭難,爸爸也覺得難,咱倆比比誰能先學會念他,好嗎?於是堅持下來了,剛念般若多羅密的時候,孩子經常念成菠蘿菠蘿密,糾正了很多遍,孩子都改不過來,於是索性就讓他那麼念,過了大概有一個禮拜,就能正確讀誦了,所以對孩子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畢其功於一役,要從孩子的生長特性入手,只要他能跟你完完全全的把書念一遍就算大功告成,然後每天都要把念過的內容要重新溫習一遍,讓孩子形成一個唸書的習慣,這樣孩子就會由剛開始的抗拒變成不抵抗不抗拒,而跟你合作。當然,我在教孩子唸書的時候,也會給他講述譯文,但是最多講三遍,以後不再講,還是那個目的,只要他願意讀,就是好事,而給他講述譯文,是方便他理解其內容,但是這裡要明確個問題,就是不管他理解不理解內容,多了就不要講了,講多了反而會束縛住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並不太贊成以前讀經書而不講意思的這種方式,譯文要講,但是必須少講,這樣孩子會記住其中的某些意思,將來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會對內容有個反思,重新認識的過程。而如果你總是講內容,讓他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勢,那他以後只會機械的按照書本的解釋去理解,卻沒有自己的認識,也就是不要妨害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摧殘孩子的這種獨立思維能力,這種強制性的灌輸只會給孩子洗腦,並養成不願意深度思考的惡習,並且這種灌輸的知識完全是種垃圾。我相信,一個從小接觸經典的孩子,一定比那些半路出家讀經典的孩子,其根基要深厚,這樣對於經典的體悟也一定更加深刻。

  • 10 # 趙凡丁201

    (一)傳承中華5000年文明,從娃娃抓起,從小受中華文化薰陶,為題中應有之義。

    (二)《三字經》丶《弟子規》等為中國傳統啟蒙讀物,可識字,通曆史,明人倫。兒童時可能讀不懂,但成年時溫誦可受益終生。

    (三)不提倡死記硬背,不搞限期強制背誦。可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有幼兒園教兒童聽、唱《三字經》、唐詩音樂歌曲,跳《三字經》、漢唐詩歌舞蹈,效果就非常好。大人甚至從中受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辦理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