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答題百科
-
2 # spades13
1 淚眼看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黃四孃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3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4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5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6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1 淚眼看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黃四孃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3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4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5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6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這兩句寫的是北國雪景,緊接著前面的“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以比喻的手法描寫了北國突降大雪時的情形,這一片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風吹來,漫山遍野的梨花盛開了。這一比喻新穎貼切,非常形象地繪出了北國的雪景,不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也讓寒冷的冬天似乎抹上了一層暖暖的春意,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賞析:這首的寫作時間與《蘭溪棹歌》相近。戴叔倫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舊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東陽令,蘇溪在今浙江省義烏市蘇溪鎮,與浙江省東陽市不遠,這首詩大約是他在這段期間所作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賞析:王維在他的山水詩裡,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該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即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透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賞析:這首詩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賞析:一位垂釣者深夜歸來連船也顧不得系就上岸就寢,“即使夜裡起風也吹不遠,只會漂泊在蘆花淺水旁邊”,作者描繪了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表現了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李頻《湖口送友人》賞析:這是一首送別詩.“湖”,指洞庭湖,詩人即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別友人.全詩大半寫景,不見傷別字面,只是將一片離情融入景中。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賞析:“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中說:“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杜甫詩中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浩然詩中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甫的鬱結與孟浩然的恬淡之別,讀者從這裡可以窺見一些訊息。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賞析:這首詩是李頎的《送陳章甫》。心輕萬事皆鴻毛。陳侯立身何坦蕩。腹中貯書一萬卷。長河浪頭連天黑,嘶馬出門思舊鄉,有時空望孤雲高,洛陽行子空嘆息。東門酤酒飲我曹出自,棗花未落桐陰長,津口停舟渡不得,不肯低頭在草莽。青山朝別暮還見。聞道故林相識多,虯鬚虎眉仍大顙。醉臥不知白日暮。鄭國遊人未及家。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賞析: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略顯幽寂,與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作者要燒紅燭陪伴、呵護海棠,另一方面創造了一種氣氛,讓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後兩句極賦浪漫色彩。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認為此詩“造語之工”“盡古今之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賞析:這是抒寫別後相思的戀情詩。首聯追敘離別時的情景。頷聯寓情於景,回憶當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頸聯敘述自己寂寥蕭索的處境,揭示伊人離去之後的苦況。尾聯表達對所戀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道潛《臨平道中》賞析:農曆五月間,走在臨平山下的路上,可以欣賞到汀洲間的水面上,盛開著許多鮮豔的荷花。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曾己《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賞析: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致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溼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詩人歡欣鼓舞,寫了這首七律。時為浙西提刑任上。首聯從夜感霖雨突降寫起,人們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彷彿將詩人的心田也滋潤得復甦了。頷聯正面寫一個 “喜”字,表現出一種體恤民艱的崇高感情。頸聯承“且喜”句。末聯突出了廣大農民對這場甘霖的狂喜之情,進一步表現詩人與農民同喜悅之心。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賞析: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透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後,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豔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湧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於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豔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美術家朱宣鹹以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詩意而創作的中國畫作品《映日紅》,非常形象與生動地反映了這一詩情畫意。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賞析:這兩句細緻貼切,描繪了一幅明豔生動的春光圖,但沒有注意到它在全詩中的作用不僅在於刻畫春光,而是與前後詩意渾然一體的。其實,“小樓一夜聽春雨”,正是說綿綿春雨如愁人的思緒。在讀這一句詩時,對“一夜”兩字不可輕輕放過,它正暗示了詩人一夜未曾入睡,國事家愁,伴著這雨聲而湧上了眉間心頭。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賞析:詩中寫了那麼多的景物,當然是經過作者精心挑選的:細草、沙地、殘雪、吳宮、寒煙、流水、梅花、竹叢、石橋。這些景物在作者的筆下是清幽的、冷寂的,也是朦朧的。積雪是半化的,沙地是初露的,草芽更是若有若無,溪水流向茫茫的遠方,屋宇村舍籠著薄薄的冷煙。作者著重要寫的主景――梅花,也是藏在夜色中,掩在竹樹後。然而,雖不見梅影,卻可聞梅香。“一夜吹香”寫出了梅花的飄渺神韻,也寫出了一種清幽、空靈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