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品茶談子午
-
2 # 龍青青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首先了解一下作者陸游。
陸游(1125—1210年),宋代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裡,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 這首詩正是表達作者想要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僵臥孤村”是形容自己的處境,年老力衰,孤獨窮困。雖然我年老力衰,孤獨窮困,但是我的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收復中原,恢復故土。所以我“不自哀”。我一點都不悲哀。是因為我心中有夢想有信念!
這首詩可以和陸游的另外一首詩一起閱讀,加深對陸游精神世界的理解和領悟。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臨終前留給兒子們的一首詩。告訴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果宋朝的軍隊收復了中原,你們一定要記得告訴我啊!
在臨終前,陸游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國家。他對收復中原的信心依然不減。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躍然紙上。所以“愛國詩人”的稱號陸游當之無愧。千百年之後,依然值得我們敬仰。
-
3 # 單身老王
我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裡,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因為心中還想著替國家守衛邊疆的熾熱願望。深夜裡,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
4 # 愛嘻哈的三味書巫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詩人臥病在床,處境無比淒涼,卻“不自哀”。在筆者看來,心繫國家命運的他是無暇自哀,因為他還“尚思為國戍輪臺”,還想著替國家戍守邊疆,早已將個人安危和命運置之度外,希望為國家的統一安定和人民的安居樂業出一份力。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很遺憾,在世85載,陸游至死也沒有看到收復中原的那一天。但他那份強烈的愛國熱情卻至今深深地感染我們每一個人。
-
5 # 塵世曉書僮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詩人臥病在床,處境淒涼,為什麼還“不自哀”?
陸游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哀的一位詩人,儘管他心繫天下,是當時積極的主戰派,但是很可惜他卻是處處遭受到打壓和排擠,以至於晚年一直生活在家鄉(現在的浙江紹興),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致命打擊。為此在這一時期他寫過了很多的詩作,從而表達了內心的無奈,還有那種悲痛之苦。
青年時代的陸游就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那就是希望可以上到戰場去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收復北方的失地。自從公元1127(靖康二年),金兵大舉入侵北宋,最終把徽、欽二帝給俘虜了,於是北宋就此滅亡。後來的趙構在臨安(現在的浙江杭州)建立了新的王朝,也就是歷史上的南宋。而陸游正是生活在這一時期,所以他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夠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很顯然當時的南宋朝廷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以為只要守住南方半壁江山,再加上長江天險,不會有任何的危險,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陸游看到當時的南宋朝廷這樣,內心是很悲痛,寫過了很多這方面的詩作,儘管他年輕的時候上過戰場,可是很快就被罷了官,還被人彈劾。最終只好是回到故鄉,這一時期的陸游在故鄉還是心繫天下,到了晚年之後回想了年輕時在戰場上的情形,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感人的詩作《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那麼這是其中的第一首,陸游所寫得只不過是當時故鄉下雨後的情形,寫得很是有趣,正是由於下雨,陸游和家中所養的貓呆在家裡。所寫的就是這麼一首看似很普通的詩作,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詩人骨子裡的獨特氣質。
陸游晚年內心是很悲痛,看到整個北方依舊還是被金國所佔領,一直無法收復,但自己又是一天一天老去,這對於他來說很是傷感,所以到了第二首,他又是筆鋒一轉,回想了年輕時在戰場上的情形,這樣的一種描寫,也再次說明了詩人依舊希望可以上到戰場,可以去衝鋒陷陣,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第二首顯然在氣勢上要強過第一首,整首詩同樣是一氣呵成,描寫了自己內心的痛苦,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可是自己卻躺在僻靜的小山村,無法為國家做事,這讓他很是傷感。特別是在最後兩句中,更是回想當年在戰爭上的情形,聽到了外面的雨聲,那就像是回到了當年的戰場,並且是去到了北方,正在與敵人作戰。這也正是陸游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雖然自己老了,已經無法行走了,但還是思念國家,想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
-
6 # 大才21
一、這才是本詩意境的亮睛之作,原詩如下: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柬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意思如下:
作者在一個孤零零的村子已經病臥很久了,但不覺得這是很悲哀之事,只想為國家去守衛邊疆。
夜已經很深了只聽見很大的風雨聲,在睡夢中那過去的金戈鐵馬又一一呈現出來了。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自己的處境已十分艱難,哪有心思關心國家大事。然詩人卻完全相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卻滿腔熱血地關心國家大事,欲為祖國的安危,灑盡最後一滴血。詩人透過反襯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嵌在詩裡,令人千古稱頌,感動不已。
二、作者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千萬爰國詩人的一名,是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炎黃子孫雖歷盡劫難,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中國爰國詩人很多,為國不惜捐軀的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生輝。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乎,何時眼前突兀見此物,吾廬獨破受凍死也足”;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岳飛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等
綜上,愛國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本詩中的“′僵臥孤村不自哀,鐵馬冰河入夢來”兩句詩的對比,更加突出了中心——爰國,讓後人深受感動而成為了千古名篇。
-
7 # 鳳凰王兮
先讓我們一起來重讀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首先,作者處境是“僵臥孤村”,一“僵”,說明自然年歲已老;一“臥”表明自己多病,只能躺在床上;一“孤”寫出自己生活孤獨,思想苦悶,沒有知音;一“村”寫身處僻境,生活悽苦。這四個字寫盡了一個封建士大夫難以訴說的苦楚,但作者說“不自哀”,沒有別人同情甚至也無人知曉,自己也不會就此自怨自艾自憐自憫,這是一種樂觀豁達的境界。
為什麼“不自哀”呢?接著,作者用“尚思為國戍輪臺”作出了回答,因為陸游心裡一心一念想的都是國家的危亡!想為國效力,衝上前線,個人的安危老病有什麼值得顧惜的呢?一個愛國詩人的形象躍然而出。
第三句緊承第二句的“思”,因思而難以入睡,“夜闌”就是夜深了,作者睡意全無,只靜靜地聽著外面的風雨聲。為什麼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呢?
這要結合陸游經歷來看。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
第四句寫作者不知什麼睡著了,夢中作者終於能夠騎上戰馬馳騁疆場,一展自己收復河山的抱負。
但是理想只在夢中,現實還是那個孤村,那個病老頭——詩中沒有寫這種醒後的失落,讓讀者感受到的只是那個樂觀豁達、捨己愛國的偉大詩人!
-
8 # 梧桐夜雨
說起陸游,人們都知道他是一個著名的宋朝詩人,他一生寫下無數璀璨的詩篇,雖然好多詩篇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丟失了,但流傳下來的也不少,耳熟能詳的有《示兒》《遊山西村》和這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等,就連南宋兩任皇帝都喜歡並經常誦讀他的詩句,陸游也為此得到官職。
但是陸游的志向並不是做一個詩人,他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個抗金英雄,統帥千軍萬馬和來自北方的金國入侵者作戰,打退敵人,收復淪陷的山河,解救千千萬萬生活在侵略者鐵蹄下的平民百姓,讓他們共享太平,衣食無憂。
為此他熟讀兵法,關心戰事,也去過前線,和士兵們同吃同住,並提出很多有見地的軍事主張。他一直相信自己,只要能給他機會,他一定能立下戰功。
陸游一輩子都在做著這個英雄夢,可惜他的英雄夢始終沒有實現過,他一直受當權者們的排擠打壓。因為南宋統治者們苟安求和,只要能保住南宋那一小塊疆域,他們寧可向金國俯首稱臣,得過且過,醉生夢死。卻不知金國一直虎視眈眈的覬覦南宋的國土,侵略者們可不會讓你們太平的過日子的。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是陸游在家鄉山陰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觸景生情所作的一首愛國主義詩篇。雖然已年近七十,且疾病纏身,但他卻仍然盼望著能為國效力。“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訴輪臺”,生活條件和身體狀況如此淒涼不堪,為什麼還不自哀呢?就因為他內心堅定的拳拳報國和憂國憂民的心在激勵支撐著他,可惜始終報國無門。“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他的報國殺敵之情也只能在夢中得以實現。
陸游雖然一生起起伏伏,但他無時無刻都在渴望著能夠棄筆從戎、以身報國,卻始終壯志難酬。
公元1206年,南宋出兵伐金,彼時陸游81歲。他天天打聽前線傳來的訊息,訊息不好時他就急得吃不下飯,只恨自己不能上陣出謀劃策。大兒子理解父親的心情,主動請纓上前線,替父完成他沒有實現的殺敵報國夢。
但是直到1210年,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已85歲高齡的陸游還是等不來九州統一的那一天,他把兒子們叫到床前,掙扎著寫下最後一首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9 # sddz以書潤心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陸游是中國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年歲老了,住在簡陋的房子裡,沒有一絲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哀,還在為國家的未來擔心?連做夢都夢見自己還在戰場上馳騁。
這是一顆多麼偉大的赤膽忠心啊!
南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小的時候,當時,二帝被擄,國家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而統治者卻苟安偷生,不思進取。
南宋正是國難之時,湧現了很多的愛國詩人和愛國將領,陸游便是其中的一位。
正如梁啟超先生對陸游的評價,"亙古男兒一放翁",詩人陸游是真正的男兒,他的詩是真性情的流露,細品,卻更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10 # 麥小弋
大家都知道陸游是中國南宋時著名的愛國詩人,但他卻是一位空有一腔愛國熱血的詩人。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陸游愛國詩裡極其著名的一首詩,但這首詩卻是陸游幽居在故土時所作的,由此可見,陸游的一腔愛國熱血不過是一場空城舊夢而已!
不論是國家還是君主亦或者是陸游自己,他都有心而無力,國家破滅,君主不作為,陸游疾病纏身。國破山河的境況讓陸游憂心如焚,但他卻使不上一點點勁,這樣的情況下,他又有什麼好為自己哀愁的呢!這個國家都這樣了,他所焦慮的,所期盼的,除了王師收復中原,驅除韃虜還有什麼呢?
詩人臥病在床,處境淒涼,也有一顆報效國家的心,奈何他空有心志卻報國無門。
陸游不像著名詞人辛棄疾那樣,辛棄疾可以組織軍隊抗擊外辱,陸游卻做不到,他除了把愛國之情寄之於詩詞還能怎麼辦呢?
回覆列表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作者 宋·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此文是1192年(紹熙三年)十一月陸游退居家鄉山陰時所作,時年六十八歲。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支撐著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被子裡,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
這首詩兩個側面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萬里從戎、以身報國的豪壯理想,另一方面則是他壯志難酬、無路請纓的悲憤心情。詩的前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一“僵”一“孤”,淒涼之極,為什麼還“不自哀”呢?因為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後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因關心國事而形成戎馬征戰的夢幻,以夢的形式再現了“戍輪臺”的志向,“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禦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但是詩人一點也“不自哀”,報國殺敵之心卻更強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此,“鐵馬冰河”的夢境,使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