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劍道”一詞最早源於中國前秦時期古籍《吳越春秋》。中國一脈相承的雙手刀法經過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官方往來,以及北韓半島和大陸沿海周邊地區和日本列島的民間交流,於漢唐時期流傳到了日本。傳至日本的刀法經過日本長年的戰爭歲月不斷演變,在日趨穩定的 日本江戶時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樣式,製作了劍道護具與竹劍的基本形制,確立了日後體育劍道的雛形。經過明治維新日本政府頒佈“廢刀令” 之後,漸漸定型並逐漸發展到現在確立了“體育劍道”這種古代雙手劍術在現代運動領域內的存在形式。如今在日本、韓 國,劍道同時也是警察的必修訓練課程,法國、巴西的警界也極為重視。劍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項器械直接對抗的競技體育專案(另外一項就是奧運專案“擊劍”),劍道普及於世界上四十餘個國家與地區,據國際劍道聯盟前些年的統計,世界上練習劍道的人口約有500萬人之多。現在劍道運動競技水準居於前列的國家是日本與南韓,中國的臺灣地區也擁有非常高的運動競技水準。現代的劍道,是使用竹刀、穿著護具進行真實的劍術格鬥型體育運動。所以,在器材上也有特別的講究;竹刀是用四片竹板外加刀尖皮及握柄皮組合而成。防護用品有面具、護胸、腰垂、手套及穿著棉質衣褲。場地通常在木製彈性地板上,赤腳對打。因而,保護措施做得很完善,所以,比其它武術運動所發生的傷害率較低。劍道的訓練運動量非常大,對於消耗脂肪改善體形有著直接的效果,不過同時有著獨特的練習方法保持身體的柔軟性,而不會像很多負重訓練容易使得肌肉變得僵化。劍道不但適合年輕人練習,很多高段老師到了七八十這樣的年紀還照樣在劍道場上進行比賽,更有過了九十歲還可以上場表演的老前輩。劍道是屬於武術的運動,學習的態度必須嚴格認真,才能得到實質的效果。欣賞和觀看劍道可從外在的技術和內在的心理兩方面來看。就技術方面,動作利落姿勢優美,氣勢及精神飽滿,顯現強而有活力的表現。就心理方面而言,觀看其臨場情緒表現是冷靜或浮燥,交戰中是否能有敏銳正確的判斷力,如何採取妥適的因應對策,如“先發制人”、“以逸待勞”或“反擊致勝”的戰術運用等,便可看出習劍者的智慧與修煉。練習徒手的拳術很可能需要年輕年輕力壯才會佔盡優勢,但是劍道絕對是一種對力量控制的藝術,劍道追求的不是絕對的強有力,一拳打死奔牛的蠻力在劍道練習裡面可以說是沒有用的,真正的劍道追求的是力量的調和,也就是對力量的完全控制,達到“柔軟”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劍道。劍道具有運動和武術的本質,長期修習,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精神活力外,同時能培養出堅強的意志力、專注力和果敢進取的性格,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冷靜自信的態度,劍道界一直流傳有“劍道是一輩子的修行”這樣的說法。這些優點不只用於武術,對各人處事的理法或事業的經營都助益良多。所以習之不輟,終身受益。2劍道.江戶三大道場1--北辰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成政(1794-1855)。周作出生於陸前慄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範,後移居到陸前國慄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松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與鏡心明智流計程車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玄武館後來遷往神田玉池。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坂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士,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附幕末北辰一刀流劍士名錄:千葉家流祖:千葉周作成政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周作次男千葉榮次郎、三男千葉道三郎定吉長男千葉重太郎、次男千葉東一郎、長女千葉佐那、次女千葉裡幾、三女千葉幾久非千葉家伊東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奧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龍馬、真田範之介、下江秀太郎、莊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等。========================劍道.江戶三大道場2--鏡心明智流鏡心明智流,也作鏡新明智流,是一種講求動作的“位”,即姿勢、形態,藝術性與實用性並重,更偏向於藝術性的劍術。其道場位於江戶南八丁堀,名為士學館。流派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桃井春藏直正為駿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衛門豐秋的次男,出生於文政八年。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歲時來到江戶,於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範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歲時,娶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歲取得皆傳稱號,並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範。據天保時代《新撰武術流祖錄》記載,鏡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間(1772-1781)人,名為桃井八郎左衛門。這位桃井八郎本來出仕柳澤家,後來離開主家開始自己的武藝修行,精通各種武藝。藝成之後,創立鏡心明智流,並於江戶開創桃井道場。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士學館道場的。春藏直正擔任師範時,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並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跟北辰一刀流講究劍技、於攻防之中體現藝術性不同,鏡心明智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個“位”字上,即講求形態、姿勢的優美和瀟灑。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劍豪中的美男子好象還真不少……),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盪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於人。被稱為“劊子手以藏”的岡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附幕末鏡心明智流劍士名錄:桃井道場師範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桃井道場師範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土佐藩岡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佐倉藩逸見宗助其他田口永八朗等。===========================劍道.江戶三大道場3--神道無念流神道無念流是下野華人福井平右衛門於天明年中(1781-1789)創立的劍術流派。平右衛門最初是學習一円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並於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於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因此叫做神道無念流。在平右衛門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戶賀崎熊太郎。在劍術有所成後,熊太郎在江戶開設了戶賀崎道場。號稱神道無念流最強劍士的岡田十松便是戶賀崎道場弟子,並在這裡取得了師範代稱號。之後,岡田十松從戶賀崎道場獨立,在江戶開設了擊劍館道場。幕末神道無念流的代表人物齋藤彌九郎即是岡田十松的弟子,彌九郎與同門鈴木斧八郎並稱為擊劍館最傑出的門人。齋藤彌九郎於寬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越中冰見郡佛生村齋藤通道家,是家中之長男。大名善道,號篤信齋。十五歲來到江戶,入岡田十松神道無念流擊劍館道場修習劍術,不久取得師範代的稱號。文政九年,在同門江川坦庵的幫助下,彌九郎在江戶飯田町俎橋開設劍術道場--練兵館。天保九年,由於遭受火災,練兵館遷往九段坂上三番町。在當時江戶的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千葉周作北辰一刀流)、士學館(桃井春藏鏡心明智流)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鬥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因此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出自神道無念流,其中包括維新三傑之一--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新撰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出自神道無念流。附幕末神道無念流劍士名錄:齋藤家齋藤彌九郎彌九郎長男齋藤新太郎彌九郎三男齋藤歡之助===============================劍道--二天一流二天一流,由江戶初期著名劍士宮本武藏創立。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更為人們所熟知。天正十二年(1584年),宮本武藏出生於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六十餘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武藏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鬥,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斬於劍下,一戰成名。在二十餘歲時,武藏便以“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慶長十年(1605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即一之太刀與二之太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武藏五十七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裡,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正保二年(1645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曬”,《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產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兵法二天一流。附佐佐木小次郎:佐佐木小次郎(?-1612)。佐佐木嚴流創始人。與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讚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鬥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鬥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因為小次郎在決鬥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或許從《侍魂》裡右京的必殺技之一“秘劍·燕返”中,可以領略到一點小次郎“燕返”的風采。================================劍道--柳生新陰流陰流,由戰國初期劍士愛洲移香齋創立。後來的上泉伊勢守信綱在陰流的基礎上開創了新陰流。與以前的劍法的真劍決勝相比,新陰流在練習時採用竹刀,從而避免了無謂的傷害。此外,新陰流最先確立了“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的劍術等級方式,後來的等級制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後仕官於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後託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後,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於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後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髮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柳生宗嚴、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衛三人則成為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著名的三劍士,人稱“柳生三天狗”。柳生家傳兵法書(即劍術書)有《殺人刀》、《活人劍》、《無刀之卷》,以及後來由十兵衛撰寫的《月之抄》。柳生新陰流的真髓在於“無刀取”,即以空手製住對手。與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陰流不贊成以殺戮來磨鍊劍技。在《活人劍》及《無刀之卷》中,都體現了柳生“無刀取”的意義:“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附資料:柳生新陰流--資料(一)陰流派系圖第一代愛洲移香齋 --愛洲陰流第二代上泉伊勢守信綱--新陰流或神陰流第三代上泉常陸介秀胤--上泉流軍法上泉主水正憲元--會津一刀流神後伊豆守宗治--神後流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新陰流寶藏院胤榮--寶藏院流槍術丸目藏人佐長惠--泰舍流奧山休賀齋公重--神影流疋田文五郎景兼--疋田陰流柳生家系柳生石舟齋宗嚴→長男 柳生新次郎嚴勝→柳生如雲齋兵庫介利嚴二男 柳生久齋三男 柳生德齋四男 柳生右衛門五男 柳生又右衛門宗矩(柳生但馬守宗矩)→→長男 柳生十兵衛(劍豪)次男 柳生刑部友矩三男 柳生主膳宗冬弟子 田宮坊太郎國宗柳生十兵衛柳生十兵衛三嚴慶長十二年--慶安三年(1607-1650)柳生宗矩的長男。據說在小十兵衛跟父親練劍時,因為劍勢過於凌厲,使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殺手,打傷了十兵衛的右眼,於是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獨眼十兵衛(幸好當時用的是竹刀,否則一代劍豪的苗子就此夭折)。元和二年,十兵衛跟隨父親謁見將軍秀忠。十三歲時當了三代將軍家光的小姓(即隨從)。後來又擔當了家光的劍術老師。傳說一天夜裡,家光認為自己的劍術已經很不錯了,便穿上忍服外出,準備行俠仗義,不料被巡夜的十兵衛發現,只一招家光的劍便被打落,從此君臣間便有所不快。寬永三年,十兵衛辭職,開始周遊列國,進行劍術修行,並寫成了劍術書《月之抄》。正保三年(1646),宗矩去世,十兵衛繼承柳生宗家,並擔任但馬守。四年之後去世,享年四十三歲。柳生新陰流--資料(二)新陰流傳位新陰流門下從“表”至“皆傳”,由低到高共分為10個階段:傳位內容表三學(上)、八勢大轉九個(上)小轉中段、下段、後雷刀天狗抄三學、九個(下)、燕飛、續雷刀、小轉變天狗抄奧天狗抄假目錄外勢法(殘)目錄二十七個條、七太刀外傳奧義之太刀、兩刀內傳本傳、古傳(燕飛、三學、九個)皆傳八個必勝、本傳(天狗抄、奧義之太刀)新陰流兵法太刀目錄:內傳參學一刀兩斷、斬釘截鐵、半開半向、右旋左轉、長短一味九個必勝、逆風、十太刀、和卜、捷徑、小詰、大詰、八重垣、村雲燕飛燕飛、猿徊、山陰、月影、浦波、浮舟天狗抄花車、明身、善待、手引、二刀、二刀打物、亂劍、二人懸(天狗抄奧)奧義之太刀添截亂截、無二劍、活人刀、向上、極意、神妙劍、八個必勝、二人懸(天狗抄奧)大轉三勢小轉三勢兩刀三勢奪刀法三勢二十七個條截相外傳相雷刀八勢中段十四勢下段八勢後雷刀(大轉變)十三勢小轉變十三勢續雷刀二十一勢外雷刀三十一勢 等等(呵呵~~真是好多哦~~)====================================劍道--天然理心流說到幕末,不能不說起新撰組;說道幕末劍術流派,也不能不說起天然理心流。如果把新撰組稱為“壬生之狼”,那麼,天然理心流劍術無疑就是銳利的狼牙了。天然理心流創始人為遠州(遠江)人近藤內藏助裕長。據說近藤內藏助本是古流武術--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的傳人,後來將此流派武術加以自己的理解,於寬政元年(1789年)創立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說法把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當作是天然理心流的遠祖。這裡順便提一下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好長的名字,以後簡稱香取神道流了)。香取神道流是戰國時代的武術(咦,好象飛天御劍流也是……),由下總國香取郡出身的飯筱長威齋家直創立。香取神道流是綜合古流武術,是包括劍術(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術、棒術、長刀(剃刀)術、槍術、手裡劍術、柔術、氣合術等等多種類的武術。該流派在現代日本仍有傳人(不知道飛天御劍流有沒有……)。在近藤內藏助創立天然理心流時,天然理心流也是包括了劍術、棒術、柔術、氣合術等的綜合武術。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時代,氣合術失傳,而棒術跟柔術也糅合在了劍術中。於是天然理心流就作為一門劍術而流傳至今。天然理心流傳位,切紙,目錄(序目錄),中極位目錄,免許,印可,指南免許。天然理心流傳位為六階(見左表,由低到高排列)。其中“切紙”到“目錄(序目錄)”階段的劍法中糅合了柔術。要成為師範或師範代,也就是所要想有教弟子的資格,則必須取得最高傳位“指南免許”方可。一般來說,從切紙到免許需要10年時間,再從免許到指南免許則又需10年時間。也就是說,想成為師範代就得花費20年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卻是個例外。近藤勇於天保五年(1834年)出生於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農宮川家。幼名勝五郎,後改稱勝太。十五歲開始跟隨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學習天然理心流劍法,一年後,也就是十六歲時便取得目錄傳位,併成為近藤周助的養子,改名為近藤勇。11年後,近藤於27歲取得指南免許,併成為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前後一共只花了12年工夫,真是練劍的奇才。天然理心流的極意在於一首和歌之中:荒海の水につれそう浮島の衝の嵐に心動かず取意為以天然自然之理調和,臨機應變,對敵人的動作採取自然而然的反應,所以名為天然理心流。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劍士幾乎都為新撰組隊員,所以,稱天然理心流為“壬生狼之牙”應該很恰當吧。附幕末天然理心流劍士目錄:天然理心流宗家一代目:近藤內藏助裕長二代目:近藤三助三代目:近藤周助四代目:近藤勇(新撰組局長)五代目:近藤勇五郎新撰組成員新撰組副長:土方歲三新撰組一番隊隊長:沖田總司擊劍歷史擊劍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趨之若騖的時尚,以致於發展到貴族之間解決糾紛,動輒拔劍相向,一劍定生死。1588年到1601年法國決鬥成災,20年裡巴黎就有8000名貴族、紳士在決鬥中斃命。一言不和,便以決鬥決勝負。“我們去郊外吧”,成為人們最熟悉不過的挑戰語言。上流社會巨大的人員傷亡,導致了王室及貴族階層的警覺與恐懼,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為此發出禁令不許決鬥,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將一位公爵處決也仍然未能平息決鬥熱。為了滿足人們的決鬥熱而又不至於傷人,於是人們設計出一種輕巧、劍身呈四稜狀的劍。1643年前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對當時法國的擊劍服裝和器具做了統一的規定,並將巴黎資格最老的6名劍術師封為世襲貴族,由此開法國劍術流派之先河,擊劍作為一種體育競技專案初具雛形。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起,擊劍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先生本人就是一位擊劍好手。花劍、重劍、佩劍三個劍種的男女個人和男女團體專案的比賽,都是世界錦標賽的正式比賽專案,其中女子佩劍專案是1999年首次設立的。提起擊劍,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阿蘭.德龍扮演的遊俠“佐羅”。他那精湛的劍術,敏捷矯健的身軀和為民除暴的俠義行為,使人難以忘懷。歐美各國不少小說、戲劇、電影都有擊劍情景的描述。如電影《王子復仇記》、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喜劇《一僕二主》、小說《基督山恩仇記》中都有精彩的擊劍場面。中世紀的歐洲,盛行決鬥,決鬥前雙方選定助手、證人,組成仲裁併由他們商定決鬥時間、地點、武器,處理善後事宜。如果用劍決鬥,交鋒前雙方要舉劍於眉間向對方敬禮致意,意思是“準備好了。開始吧!”,生死之爭,也不失騎士風度,這些禮儀一直沿用下來。一些國家的高階將領在重大社交場合也有佩帶短劍的習慣,這可體現佩劍者的軍階,又給人以威武之感。在歐洲歷史上,傳說有過不少劍術大師,他們有的為王公貴族演練取樂,有的給富戶去看家護院、當保鏢,有的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因此,劍術備受人們的推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武器的使用,擊劍逐漸失去了軍事價值,越來越向強身健體、表演比賽的方向發展,變成了一種運動專案。現代擊劍比賽是在一條長14米、寬1.8米-2米的金屬道上進行的。古代的鬥劍則不受此限制。古代劍客用的劍形狀與現代的重劍相似,打法與佩劍雷同,不同的是古劍三面開刃,今天若用這種劍比賽就會出現劍傷人。1776年,法華人拉.布埃西葉爾發明了護面,使擊劍有了防護裝置。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擊劍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後,經過百年的發展,目前這項運動已日趨完善。現代擊劍比賽,運動員身著內有護具的白色擊劍服,頭戴護面,手戴皮手套。劍不開刃,劍尖為直徑5-8.8毫米的圓,刺劈到身上不會發生傷害事故。加上嚴格的規則限制和處罰條例,使擊劍變成了一項精彩激烈而又安全的運動。由於擊劍源遠流長,既神秘典雅,又驚險刺激,且健身價值很大,因而受到各華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擊劍文化劍本是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種兵器,其形制在各國各地區都有所不同,並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變化。擊劍運動所使用的劍源於歐洲,分花劍、重劍、佩劍3種。對擊劍比賽最早的描繪見於埃及盧克索附近馬迪納特·哈布神廟內的一件浮雕,該神廟為公元前1190年前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所建。古羅馬你死我活的格鬥,以取悅奴隸主。歐洲中世紀時,劍是貴族、騎士隨身必備的武器,劍也從笨重變得輕靈。為了提高劍術,歐洲各國還出現許多傳授擊劍術的行會和學校。到19世紀後期,擊劍成為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1882年法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擊劍協會,1893年美國業餘擊劍協會成立。1896年首屆奧運會就有擊劍專案,並且是惟一允許職業選手參賽的專案。比賽在一個約2米寬、14米長,兩端各有2米延伸帶的擊劍墊上進行,墊上畫有中線、開始線、警戒線和端線,劍手只能前進或後退,不能向左右移動。劍手須穿戴覆蓋有效部位的金屬背心和麵罩,當有效部位被刺中時,電動裁判器會自動顯示紅燈或綠燈,刺中無效部位則亮白燈。花劍又稱輕劍。17世紀為配合當時的服裝,在去國宮廷出現一種短而輕的劍,即是花劍的前身。劍條用彈性鋼材製作,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至多50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直徑12釐米的圓形護手盤。只准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為軀幹。1955年起使用電為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4年列入),女子個人(1924年列入)、團體(1960年列入)4個比賽專案。重劍出現於19世紀中葉,起初主要用於格鬥。劍條為鋼製,三菱形,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至多17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直徑13釐米的圓形護手盤。只准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為全身,手臂、腿、腳是主要攻擊目標。1931年起使用電動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900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女子個人(1996年列入)、團體(1996年列入)4個比賽專案。佩劍系義大利人拉達那利(G.Radaelli)於19世紀末從匈牙利騎兵使用的一種彎曲佩劍發展而來。劍條為鋼製,有刃與背,全長不超過105釐米,重至多50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月牙形護手盤。可以劈刺。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的上肢、頭部、頸部和軀幹。1989年起使用電動裁判器。奧運會僅設男子專案,有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兩項。2000年第27屆奧運會設上述5個劍種10個專案,共2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每個協會每個劍種最多3名運動員,每名運動員可以參加最多兩個劍種的團體賽。團體專案每個劍種8個隊參加,1999年世界錦標賽的前八名獲得參賽資格。個人專案每個劍種大約40名運動員,獲得參賽資格有3條途徑:1999年世界錦標賽團體賽的前八名,每隊3名運動員;根據2000年5月1日前國際擊劍聯合會公佈的排名表,除去上述24名運動員外,再選8名運動員(歐洲3名、亞洲2名、美洲2名、非洲1名);根據4個地區奧運會預選賽選出7名運動員(歐洲2名、亞太2名、美洲2名、非洲1名)。東道國澳洲獲得5個額外的參賽名額。應該明白了吧?!
1 劍道”一詞最早源於中國前秦時期古籍《吳越春秋》。中國一脈相承的雙手刀法經過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官方往來,以及北韓半島和大陸沿海周邊地區和日本列島的民間交流,於漢唐時期流傳到了日本。傳至日本的刀法經過日本長年的戰爭歲月不斷演變,在日趨穩定的 日本江戶時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樣式,製作了劍道護具與竹劍的基本形制,確立了日後體育劍道的雛形。經過明治維新日本政府頒佈“廢刀令” 之後,漸漸定型並逐漸發展到現在確立了“體育劍道”這種古代雙手劍術在現代運動領域內的存在形式。如今在日本、韓 國,劍道同時也是警察的必修訓練課程,法國、巴西的警界也極為重視。劍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項器械直接對抗的競技體育專案(另外一項就是奧運專案“擊劍”),劍道普及於世界上四十餘個國家與地區,據國際劍道聯盟前些年的統計,世界上練習劍道的人口約有500萬人之多。現在劍道運動競技水準居於前列的國家是日本與南韓,中國的臺灣地區也擁有非常高的運動競技水準。現代的劍道,是使用竹刀、穿著護具進行真實的劍術格鬥型體育運動。所以,在器材上也有特別的講究;竹刀是用四片竹板外加刀尖皮及握柄皮組合而成。防護用品有面具、護胸、腰垂、手套及穿著棉質衣褲。場地通常在木製彈性地板上,赤腳對打。因而,保護措施做得很完善,所以,比其它武術運動所發生的傷害率較低。劍道的訓練運動量非常大,對於消耗脂肪改善體形有著直接的效果,不過同時有著獨特的練習方法保持身體的柔軟性,而不會像很多負重訓練容易使得肌肉變得僵化。劍道不但適合年輕人練習,很多高段老師到了七八十這樣的年紀還照樣在劍道場上進行比賽,更有過了九十歲還可以上場表演的老前輩。劍道是屬於武術的運動,學習的態度必須嚴格認真,才能得到實質的效果。欣賞和觀看劍道可從外在的技術和內在的心理兩方面來看。就技術方面,動作利落姿勢優美,氣勢及精神飽滿,顯現強而有活力的表現。就心理方面而言,觀看其臨場情緒表現是冷靜或浮燥,交戰中是否能有敏銳正確的判斷力,如何採取妥適的因應對策,如“先發制人”、“以逸待勞”或“反擊致勝”的戰術運用等,便可看出習劍者的智慧與修煉。練習徒手的拳術很可能需要年輕年輕力壯才會佔盡優勢,但是劍道絕對是一種對力量控制的藝術,劍道追求的不是絕對的強有力,一拳打死奔牛的蠻力在劍道練習裡面可以說是沒有用的,真正的劍道追求的是力量的調和,也就是對力量的完全控制,達到“柔軟”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劍道。劍道具有運動和武術的本質,長期修習,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精神活力外,同時能培養出堅強的意志力、專注力和果敢進取的性格,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冷靜自信的態度,劍道界一直流傳有“劍道是一輩子的修行”這樣的說法。這些優點不只用於武術,對各人處事的理法或事業的經營都助益良多。所以習之不輟,終身受益。2劍道.江戶三大道場1--北辰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成政(1794-1855)。周作出生於陸前慄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範,後移居到陸前國慄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松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與鏡心明智流計程車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玄武館後來遷往神田玉池。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坂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士,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附幕末北辰一刀流劍士名錄:千葉家流祖:千葉周作成政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周作次男千葉榮次郎、三男千葉道三郎定吉長男千葉重太郎、次男千葉東一郎、長女千葉佐那、次女千葉裡幾、三女千葉幾久非千葉家伊東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奧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龍馬、真田範之介、下江秀太郎、莊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等。========================劍道.江戶三大道場2--鏡心明智流鏡心明智流,也作鏡新明智流,是一種講求動作的“位”,即姿勢、形態,藝術性與實用性並重,更偏向於藝術性的劍術。其道場位於江戶南八丁堀,名為士學館。流派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桃井春藏直正為駿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衛門豐秋的次男,出生於文政八年。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歲時來到江戶,於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範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歲時,娶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歲取得皆傳稱號,並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範。據天保時代《新撰武術流祖錄》記載,鏡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間(1772-1781)人,名為桃井八郎左衛門。這位桃井八郎本來出仕柳澤家,後來離開主家開始自己的武藝修行,精通各種武藝。藝成之後,創立鏡心明智流,並於江戶開創桃井道場。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士學館道場的。春藏直正擔任師範時,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並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跟北辰一刀流講究劍技、於攻防之中體現藝術性不同,鏡心明智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個“位”字上,即講求形態、姿勢的優美和瀟灑。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劍豪中的美男子好象還真不少……),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盪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於人。被稱為“劊子手以藏”的岡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附幕末鏡心明智流劍士名錄:桃井道場師範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桃井道場師範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土佐藩岡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佐倉藩逸見宗助其他田口永八朗等。===========================劍道.江戶三大道場3--神道無念流神道無念流是下野華人福井平右衛門於天明年中(1781-1789)創立的劍術流派。平右衛門最初是學習一円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並於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於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因此叫做神道無念流。在平右衛門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戶賀崎熊太郎。在劍術有所成後,熊太郎在江戶開設了戶賀崎道場。號稱神道無念流最強劍士的岡田十松便是戶賀崎道場弟子,並在這裡取得了師範代稱號。之後,岡田十松從戶賀崎道場獨立,在江戶開設了擊劍館道場。幕末神道無念流的代表人物齋藤彌九郎即是岡田十松的弟子,彌九郎與同門鈴木斧八郎並稱為擊劍館最傑出的門人。齋藤彌九郎於寬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越中冰見郡佛生村齋藤通道家,是家中之長男。大名善道,號篤信齋。十五歲來到江戶,入岡田十松神道無念流擊劍館道場修習劍術,不久取得師範代的稱號。文政九年,在同門江川坦庵的幫助下,彌九郎在江戶飯田町俎橋開設劍術道場--練兵館。天保九年,由於遭受火災,練兵館遷往九段坂上三番町。在當時江戶的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千葉周作北辰一刀流)、士學館(桃井春藏鏡心明智流)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鬥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因此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出自神道無念流,其中包括維新三傑之一--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新撰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出自神道無念流。附幕末神道無念流劍士名錄:齋藤家齋藤彌九郎彌九郎長男齋藤新太郎彌九郎三男齋藤歡之助===============================劍道--二天一流二天一流,由江戶初期著名劍士宮本武藏創立。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更為人們所熟知。天正十二年(1584年),宮本武藏出生於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六十餘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武藏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鬥,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斬於劍下,一戰成名。在二十餘歲時,武藏便以“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慶長十年(1605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即一之太刀與二之太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武藏五十七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裡,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正保二年(1645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曬”,《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產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兵法二天一流。附佐佐木小次郎:佐佐木小次郎(?-1612)。佐佐木嚴流創始人。與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讚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鬥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鬥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因為小次郎在決鬥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或許從《侍魂》裡右京的必殺技之一“秘劍·燕返”中,可以領略到一點小次郎“燕返”的風采。================================劍道--柳生新陰流陰流,由戰國初期劍士愛洲移香齋創立。後來的上泉伊勢守信綱在陰流的基礎上開創了新陰流。與以前的劍法的真劍決勝相比,新陰流在練習時採用竹刀,從而避免了無謂的傷害。此外,新陰流最先確立了“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的劍術等級方式,後來的等級制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後仕官於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後託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後,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於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後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髮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柳生宗嚴、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衛三人則成為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著名的三劍士,人稱“柳生三天狗”。柳生家傳兵法書(即劍術書)有《殺人刀》、《活人劍》、《無刀之卷》,以及後來由十兵衛撰寫的《月之抄》。柳生新陰流的真髓在於“無刀取”,即以空手製住對手。與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陰流不贊成以殺戮來磨鍊劍技。在《活人劍》及《無刀之卷》中,都體現了柳生“無刀取”的意義:“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附資料:柳生新陰流--資料(一)陰流派系圖第一代愛洲移香齋 --愛洲陰流第二代上泉伊勢守信綱--新陰流或神陰流第三代上泉常陸介秀胤--上泉流軍法上泉主水正憲元--會津一刀流神後伊豆守宗治--神後流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新陰流寶藏院胤榮--寶藏院流槍術丸目藏人佐長惠--泰舍流奧山休賀齋公重--神影流疋田文五郎景兼--疋田陰流柳生家系柳生石舟齋宗嚴→長男 柳生新次郎嚴勝→柳生如雲齋兵庫介利嚴二男 柳生久齋三男 柳生德齋四男 柳生右衛門五男 柳生又右衛門宗矩(柳生但馬守宗矩)→→長男 柳生十兵衛(劍豪)次男 柳生刑部友矩三男 柳生主膳宗冬弟子 田宮坊太郎國宗柳生十兵衛柳生十兵衛三嚴慶長十二年--慶安三年(1607-1650)柳生宗矩的長男。據說在小十兵衛跟父親練劍時,因為劍勢過於凌厲,使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殺手,打傷了十兵衛的右眼,於是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獨眼十兵衛(幸好當時用的是竹刀,否則一代劍豪的苗子就此夭折)。元和二年,十兵衛跟隨父親謁見將軍秀忠。十三歲時當了三代將軍家光的小姓(即隨從)。後來又擔當了家光的劍術老師。傳說一天夜裡,家光認為自己的劍術已經很不錯了,便穿上忍服外出,準備行俠仗義,不料被巡夜的十兵衛發現,只一招家光的劍便被打落,從此君臣間便有所不快。寬永三年,十兵衛辭職,開始周遊列國,進行劍術修行,並寫成了劍術書《月之抄》。正保三年(1646),宗矩去世,十兵衛繼承柳生宗家,並擔任但馬守。四年之後去世,享年四十三歲。柳生新陰流--資料(二)新陰流傳位新陰流門下從“表”至“皆傳”,由低到高共分為10個階段:傳位內容表三學(上)、八勢大轉九個(上)小轉中段、下段、後雷刀天狗抄三學、九個(下)、燕飛、續雷刀、小轉變天狗抄奧天狗抄假目錄外勢法(殘)目錄二十七個條、七太刀外傳奧義之太刀、兩刀內傳本傳、古傳(燕飛、三學、九個)皆傳八個必勝、本傳(天狗抄、奧義之太刀)新陰流兵法太刀目錄:內傳參學一刀兩斷、斬釘截鐵、半開半向、右旋左轉、長短一味九個必勝、逆風、十太刀、和卜、捷徑、小詰、大詰、八重垣、村雲燕飛燕飛、猿徊、山陰、月影、浦波、浮舟天狗抄花車、明身、善待、手引、二刀、二刀打物、亂劍、二人懸(天狗抄奧)奧義之太刀添截亂截、無二劍、活人刀、向上、極意、神妙劍、八個必勝、二人懸(天狗抄奧)大轉三勢小轉三勢兩刀三勢奪刀法三勢二十七個條截相外傳相雷刀八勢中段十四勢下段八勢後雷刀(大轉變)十三勢小轉變十三勢續雷刀二十一勢外雷刀三十一勢 等等(呵呵~~真是好多哦~~)====================================劍道--天然理心流說到幕末,不能不說起新撰組;說道幕末劍術流派,也不能不說起天然理心流。如果把新撰組稱為“壬生之狼”,那麼,天然理心流劍術無疑就是銳利的狼牙了。天然理心流創始人為遠州(遠江)人近藤內藏助裕長。據說近藤內藏助本是古流武術--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的傳人,後來將此流派武術加以自己的理解,於寬政元年(1789年)創立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說法把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當作是天然理心流的遠祖。這裡順便提一下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好長的名字,以後簡稱香取神道流了)。香取神道流是戰國時代的武術(咦,好象飛天御劍流也是……),由下總國香取郡出身的飯筱長威齋家直創立。香取神道流是綜合古流武術,是包括劍術(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術、棒術、長刀(剃刀)術、槍術、手裡劍術、柔術、氣合術等等多種類的武術。該流派在現代日本仍有傳人(不知道飛天御劍流有沒有……)。在近藤內藏助創立天然理心流時,天然理心流也是包括了劍術、棒術、柔術、氣合術等的綜合武術。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時代,氣合術失傳,而棒術跟柔術也糅合在了劍術中。於是天然理心流就作為一門劍術而流傳至今。天然理心流傳位,切紙,目錄(序目錄),中極位目錄,免許,印可,指南免許。天然理心流傳位為六階(見左表,由低到高排列)。其中“切紙”到“目錄(序目錄)”階段的劍法中糅合了柔術。要成為師範或師範代,也就是所要想有教弟子的資格,則必須取得最高傳位“指南免許”方可。一般來說,從切紙到免許需要10年時間,再從免許到指南免許則又需10年時間。也就是說,想成為師範代就得花費20年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卻是個例外。近藤勇於天保五年(1834年)出生於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農宮川家。幼名勝五郎,後改稱勝太。十五歲開始跟隨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學習天然理心流劍法,一年後,也就是十六歲時便取得目錄傳位,併成為近藤周助的養子,改名為近藤勇。11年後,近藤於27歲取得指南免許,併成為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前後一共只花了12年工夫,真是練劍的奇才。天然理心流的極意在於一首和歌之中:荒海の水につれそう浮島の衝の嵐に心動かず取意為以天然自然之理調和,臨機應變,對敵人的動作採取自然而然的反應,所以名為天然理心流。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劍士幾乎都為新撰組隊員,所以,稱天然理心流為“壬生狼之牙”應該很恰當吧。附幕末天然理心流劍士目錄:天然理心流宗家一代目:近藤內藏助裕長二代目:近藤三助三代目:近藤周助四代目:近藤勇(新撰組局長)五代目:近藤勇五郎新撰組成員新撰組副長:土方歲三新撰組一番隊隊長:沖田總司擊劍歷史擊劍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趨之若騖的時尚,以致於發展到貴族之間解決糾紛,動輒拔劍相向,一劍定生死。1588年到1601年法國決鬥成災,20年裡巴黎就有8000名貴族、紳士在決鬥中斃命。一言不和,便以決鬥決勝負。“我們去郊外吧”,成為人們最熟悉不過的挑戰語言。上流社會巨大的人員傷亡,導致了王室及貴族階層的警覺與恐懼,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為此發出禁令不許決鬥,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將一位公爵處決也仍然未能平息決鬥熱。為了滿足人們的決鬥熱而又不至於傷人,於是人們設計出一種輕巧、劍身呈四稜狀的劍。1643年前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對當時法國的擊劍服裝和器具做了統一的規定,並將巴黎資格最老的6名劍術師封為世襲貴族,由此開法國劍術流派之先河,擊劍作為一種體育競技專案初具雛形。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起,擊劍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先生本人就是一位擊劍好手。花劍、重劍、佩劍三個劍種的男女個人和男女團體專案的比賽,都是世界錦標賽的正式比賽專案,其中女子佩劍專案是1999年首次設立的。提起擊劍,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阿蘭.德龍扮演的遊俠“佐羅”。他那精湛的劍術,敏捷矯健的身軀和為民除暴的俠義行為,使人難以忘懷。歐美各國不少小說、戲劇、電影都有擊劍情景的描述。如電影《王子復仇記》、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喜劇《一僕二主》、小說《基督山恩仇記》中都有精彩的擊劍場面。中世紀的歐洲,盛行決鬥,決鬥前雙方選定助手、證人,組成仲裁併由他們商定決鬥時間、地點、武器,處理善後事宜。如果用劍決鬥,交鋒前雙方要舉劍於眉間向對方敬禮致意,意思是“準備好了。開始吧!”,生死之爭,也不失騎士風度,這些禮儀一直沿用下來。一些國家的高階將領在重大社交場合也有佩帶短劍的習慣,這可體現佩劍者的軍階,又給人以威武之感。在歐洲歷史上,傳說有過不少劍術大師,他們有的為王公貴族演練取樂,有的給富戶去看家護院、當保鏢,有的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因此,劍術備受人們的推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武器的使用,擊劍逐漸失去了軍事價值,越來越向強身健體、表演比賽的方向發展,變成了一種運動專案。現代擊劍比賽是在一條長14米、寬1.8米-2米的金屬道上進行的。古代的鬥劍則不受此限制。古代劍客用的劍形狀與現代的重劍相似,打法與佩劍雷同,不同的是古劍三面開刃,今天若用這種劍比賽就會出現劍傷人。1776年,法華人拉.布埃西葉爾發明了護面,使擊劍有了防護裝置。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擊劍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後,經過百年的發展,目前這項運動已日趨完善。現代擊劍比賽,運動員身著內有護具的白色擊劍服,頭戴護面,手戴皮手套。劍不開刃,劍尖為直徑5-8.8毫米的圓,刺劈到身上不會發生傷害事故。加上嚴格的規則限制和處罰條例,使擊劍變成了一項精彩激烈而又安全的運動。由於擊劍源遠流長,既神秘典雅,又驚險刺激,且健身價值很大,因而受到各華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擊劍文化劍本是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種兵器,其形制在各國各地區都有所不同,並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變化。擊劍運動所使用的劍源於歐洲,分花劍、重劍、佩劍3種。對擊劍比賽最早的描繪見於埃及盧克索附近馬迪納特·哈布神廟內的一件浮雕,該神廟為公元前1190年前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所建。古羅馬你死我活的格鬥,以取悅奴隸主。歐洲中世紀時,劍是貴族、騎士隨身必備的武器,劍也從笨重變得輕靈。為了提高劍術,歐洲各國還出現許多傳授擊劍術的行會和學校。到19世紀後期,擊劍成為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1882年法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擊劍協會,1893年美國業餘擊劍協會成立。1896年首屆奧運會就有擊劍專案,並且是惟一允許職業選手參賽的專案。比賽在一個約2米寬、14米長,兩端各有2米延伸帶的擊劍墊上進行,墊上畫有中線、開始線、警戒線和端線,劍手只能前進或後退,不能向左右移動。劍手須穿戴覆蓋有效部位的金屬背心和麵罩,當有效部位被刺中時,電動裁判器會自動顯示紅燈或綠燈,刺中無效部位則亮白燈。花劍又稱輕劍。17世紀為配合當時的服裝,在去國宮廷出現一種短而輕的劍,即是花劍的前身。劍條用彈性鋼材製作,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至多50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直徑12釐米的圓形護手盤。只准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為軀幹。1955年起使用電為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4年列入),女子個人(1924年列入)、團體(1960年列入)4個比賽專案。重劍出現於19世紀中葉,起初主要用於格鬥。劍條為鋼製,三菱形,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至多17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直徑13釐米的圓形護手盤。只准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為全身,手臂、腿、腳是主要攻擊目標。1931年起使用電動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900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女子個人(1996年列入)、團體(1996年列入)4個比賽專案。佩劍系義大利人拉達那利(G.Radaelli)於19世紀末從匈牙利騎兵使用的一種彎曲佩劍發展而來。劍條為鋼製,有刃與背,全長不超過105釐米,重至多50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月牙形護手盤。可以劈刺。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的上肢、頭部、頸部和軀幹。1989年起使用電動裁判器。奧運會僅設男子專案,有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兩項。2000年第27屆奧運會設上述5個劍種10個專案,共2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每個協會每個劍種最多3名運動員,每名運動員可以參加最多兩個劍種的團體賽。團體專案每個劍種8個隊參加,1999年世界錦標賽的前八名獲得參賽資格。個人專案每個劍種大約40名運動員,獲得參賽資格有3條途徑:1999年世界錦標賽團體賽的前八名,每隊3名運動員;根據2000年5月1日前國際擊劍聯合會公佈的排名表,除去上述24名運動員外,再選8名運動員(歐洲3名、亞洲2名、美洲2名、非洲1名);根據4個地區奧運會預選賽選出7名運動員(歐洲2名、亞太2名、美洲2名、非洲1名)。東道國澳洲獲得5個額外的參賽名額。應該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