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漆小柒

    大蕭條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為嚴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蕭條的開始時間依國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絕大多數在1930年起,持續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

    大蕭條從美國開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開始,到10月29日成為1929年華爾街股災,並席捲了全世界。大蕭條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帶來了毀滅性打擊。人均收入、稅收、盈利、價格全面下挫,國際貿易銳減50%,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有的國家甚至達到了33%。

    與其他很多重大歷史事件一樣,不同經濟學派對大蕭條的根本原因解釋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場派學者認為大蕭條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錯誤管制將一個正常的衰退擴大為大蕭條,而政府派的學者認為大蕭條顯示了資本主義市場的缺陷,呼籲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預。

    大蕭條開始

    紅色部分反映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華爾街股災前後的波動。

    經濟歷史學家常將大蕭條的開始定位在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的突然崩盤,即黑色星期二;有的則表示反對,認為股市崩盤本身就是一個症狀,而不是單純的導火線。

    政府、商業組織在1930年上一起增加了支出。然而,受到打擊的消費者則勒緊了口袋,減少了10%的消費。與此同時,在1930年中,一場兇狠的乾旱席捲了美國中部的農業心臟地帶。

    到1930中期,利率已經降至新低,但預期通貨緊縮和不願借貸情緒的持續令消費者開支和投資依然低迷。到1930年5月,汽車銷量下降到1928年水平之下。價格總體下滑,雖然工資維持不變。但1931年,緊縮週期開始。農業地區情況更加惡劣,商品價格一落千丈;在礦業和伐木地區,失業率居高不下,沒有其它替代工作可供人們尋找。法國銀行家收回了給奧地利銀行的貸款,但這並不足以償還債務。這場災難使中歐和東歐許多國家的制度破產:它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進而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

    美國經濟的衰退拖慢了其它國家的發展,各國因自身經濟的強弱而導致衰退情況也有所不同。貿易保護主義者抬頭《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瘋狂地尋求自保,導致其它國家以報復性關稅作為迴應;這加劇了全球貿易的崩潰。到1930年底,全球經濟衰退有條不紊地開始,並在1933年達到底谷。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德國560萬,英國280萬(1932年的最大資料)。大蕭條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大蕭條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蕭條期間約有200-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失業。在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1929-33年間失業率長期介乎25%,即使是羅斯福新政時期也從未低於15%.在美國各城市,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英國則有500-700萬人失業,市民在勞務交易市場內需要排隊等候著很長的隊伍。

    原因

    這包括結構性缺點和具體因素。就1929衰退而言,歷史學家強調結構性因素,如大銀行的失策、股市的崩盤。與之相對的是貨幣主義者,他們認為貨幣因素與之相關,如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政策,以及不列顛迴歸戰前金本位制。

    衰退和商業週期被認為是供需不對稱所導致的正常週期性規律。正常的衰退或“普通”的商業週期是如何演變成為危機則被廣泛討論、辯駁。學者們對此看法不一,而對問題探究的初衷則集中在如何避免未來的經濟危機。一個與大蕭條相關的議題是結症到底是源自自由市場的弊病,還是源自政府監管不力。

    對此,目前有兩大主要觀點,以及一些其它派系的分析。供需驅動理論主要由凱恩斯主義構成,但也包涵了國際貿易崩潰,消費不足,投資過度,銀行、工業家的瀆職,政府監管的不力。供需驅動理論一致認為信心的大幅度降低,導致了消費和投資的瞬間下降;他認為市場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當恐慌和通貨緊縮出現,許多人認為迴避市場是萬全之舉。持有貨幣,等候物價下跌,然後賺得便宜的想法,進一步惡化了需求。因而提出由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策略來刺激需求,從而帶旺經濟。這一點成為了五、六、七十年代時人們普遍的看法。

    貨幣主義認為,大蕭條之初不過是簡單的經濟衰退,但貨幣的政策制定機構,特別是美聯儲,做出了錯誤的決定:緊縮了貨幣的供給,惡化了經濟環境,將衰退推向了大蕭條。與解釋相關的是消費借貸所致。持續性的借款終使美華人個人債務日增,而所造成的消費熱潮也就在大蕭條時期結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裡德曼則認為是當時美國政府在大蕭條前對經濟做了很多管制所致,尤其是對銀行的管制,使銀行無法對貨幣需求做出反應,在通貨緊縮下導致大蕭條。債務緊縮導致人們借的越多、欠的越多。但這兩大主要觀點都沒有考慮到工資(工農的購買力)的重要影響。

    其它派系的分析淡化了上述理論,或是對此全然否決。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者認為不同的勞動市場政策在起初就是欺騙性的,惡化了大蕭條的時長和力度。奧地利學派則關注貨幣供給,以及中央銀行的決定是如何導致投資過度等等。

  • 2 # 隱士申子源

    九十年也是一個大週期,很多事情都是有規律性的。

    當下也是一個坎。

    經濟危機是很綜合的事情,不是單一的因素能夠說明白的。

    一戰之後的世界層面大因素,1928年的乾旱,農作物減產,到了1929年水土流失,土運不及,

    健康,穩定性等各種因素都受到衝擊。

  • 3 # 經韜

    美國經濟大蕭條,源於股票市場的暴跌,進而引發全面的銀行危機、金融危機和經濟大危機。筆者認為,真正的觸發因素,是胡佛政府的政策失誤。

    大蕭條爆發開始,胡佛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阻止危機蔓延和發展,但效果適得其反,美國經濟深陷大蕭條泥潭。

    胡佛的具體政策:

    (1)提出“君子協定”。1929年11月,胡弗政府召開白宮會議,試圖阻止企業靠大幅削減工資維持利潤做法。

    (2)擴大支出刺激經濟。胡佛政府也曾推出財政刺激措施,1929年政府支出31億美元用於刺激經濟增長,1932年這一數值達47億美元,1933年高達46億美元。1929至1933年間,胡佛政府支出增幅達52%,剔除通脹因素實際財政支出增長88%。

    (3)提高稅收以平衡預算。1932年6月,胡佛政府頒佈《收入法案》,對個人和企業增加稅負:對年收入在1—1.5萬美元的個人徵收所得稅稅率從0.9%提升至6%;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23.1%提升至57%;企業所得稅稅率從12%提升至13.75%。

    (4)堅守金本位制。1929年至1932年,為維護金本位制,美聯儲在市場上賣出債券、提高貼現率操作對沖黃金外流,把維護外部穩定作為主要目標。1931年10月9日至16日,聯邦貼現率從1.5%提升至3.5%。直到1932年美國失業率超過20%,美聯儲才購入10億美元債券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5)採取以鄰為壑貿易政策。1930年,胡佛政府簽署《霍利—斯穆特關稅法案》,提高關稅、限制進口,保護本國農業和國內市場免受衝擊。該法案對3000多種進口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並增加900餘種關稅課目,關稅水平比1914年提高41.5%。

    “君子協定”人為壓低工資率,毀損利潤帶來更嚴重的蕭條;財政擴張力度雖大,但效果有限,未能吸納更多就業;平衡預算阻礙企業和個人消費需求;堅守金本位,導致美聯儲無法提供流動性,加劇銀行危機蔓延;貿易政策退化,引發世界貿易戰,美國反而自作自受,從中利益受損。直到羅斯福新政後,經濟才逐步走出泥潭。

  • 4 # 智本社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大蕭條。長文預警,只想看結果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的總結處。

    很多人會將經濟危機與大蕭條混淆,因為人們總是將大蕭條作為這場經濟危機的一部分,甚至將大蕭條等同於1929年的經濟危機。但實際上,大蕭條與經濟危機是兩個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經濟危機不一定會引發大蕭條。縱觀人類歷史,爆發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但是引發大蕭條的極少。比如2008年這次號稱與1929年同等級別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也沒有引發持續的大蕭條。

    為什麼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危機與大蕭條是兩回事呢?經濟學家認為,市場有自我調節能力,經濟危機爆發後,市場會進入修復、自愈狀態,然後逐漸走出危機,形成動態均衡。

    具體來說就是,經濟危機爆發,市場萎縮,需求下降,價格下跌,投資減少;當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需求量會增加,價格也會上升,投資跟著增加,經濟復甦,告別危機。按照市場原理,經濟危機不至於引發大蕭條。

    反過來說,大蕭條意味著市場完全失靈,市場這臺機器的自愈能力、調節能力失效了。打個比方,人被劃了一刀,身體有自愈能力,慢慢傷口會好。但如果傷口持續流血,或遭遇感染,人體的自我調節系統就被破壞,甚至癱瘓,人可能就面臨死亡。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1929年這場經濟危機,破壞了市場的自我調節系統,引發了持續的大蕭條,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這個問題深入到了經濟學的核心,成為了宏觀經濟學的聖盃。

    解釋大蕭條最流行的主張,應該是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他是這麼解釋的,由於邊際消費傾向遞減、邊際投資效率遞減以及流動性偏好三個心理原因,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就會導致產品積壓,產能過剩導致投資減少,供給收縮導致失業增加。凱恩斯還使用了乘數原理,他認為,當有效需求減少,投資會數倍減少,從而出現大收縮。

    理解凱恩斯的觀點,有兩個問題很重要:

    一是這三大心理因素是規律,還是短時間內的特定因素?凱恩斯自己認為這是一種必然規律。比如邊際消費傾向遞減,隨著人收入的增加,用於消費的比重就會減少,那麼更多的錢會安排在投資上。如此,收入不斷增加,這個社會的消費比重就會下降,進而出現有效需求不足。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乘數原理?需求收縮時一般都不會出現過大的乘數效應。舉個例子來說,賣蛋糕的老闆發現需求量下降時,一般會適當減少供給,或適當降低價格,或者二者一起。極少老闆會大幅度縮減供給,或直接關門歇業。

    關於乘數問題,凱恩斯在他的《通論》中並沒有回答清楚。他只是提出了一個乘數-加速度原理,後來薩繆爾森進行了完善,但是主要用來分析投資需求。

    凱恩斯給出解決大蕭條方案也很簡單,為了避免流動性陷阱,他主張財政政策刺激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但其實,如果這兩個問題沒有回答清楚,我們就很難理解經濟危機為什麼會導致大蕭條。

    同一時期,以米塞斯、哈耶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提出了商業週期理論來解釋大蕭條,後來的奧派經濟學家羅斯巴德還寫了一本《美國大蕭條》。

    奧地利學派的觀點,與哈耶克完全不同,他們認為央行是大蕭條的罪魁禍首。他們認為,央行擴張貨幣,導致市場扭曲,誤導了企業家投資,最終引發了大蕭條。這個角度與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完全相反,是從貨幣供給端出發的。

    理解這一點有個關鍵就是利率,因為貨幣擴張導致實際利率低於自然利率,這就相當於送錢給企業家冒險投資,讓企業家做出錯誤的生產決策。

    關於大蕭條,還有一個著名的解釋來自弗裡德曼。弗裡德曼寫了一本鉅著《美國貨幣史》,其中專門有一章論述大蕭條。他得出的結論也與凱恩斯相反,他否定了凱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論。

    他拿出了美國曆史上的儲蓄和消費資料做分析,發現從長期來看,美國的儲蓄和消費比例是穩定的,幾乎是恆定不變的,並不存在凱恩斯所說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這個怎麼理解呢?其實從突發性來說,我們或許都存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情況。比如,有一個普通收入的人突然賺了一大筆錢,他的消費投資比例就會發生很大變化,之前大部分收入用於消費,之後會有一大筆用於投資。

    但是,整個社會的財富是逐漸遞進的,並不會像個人一樣突然增加。個體的突發性個例,用在整個社會上是不合適,這就是凱恩斯理論的一個漏洞。

    弗裡德曼透過資料和論述,否定了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當然,並不是說有效需求理論都錯了,其實這個理論是針對短期行為的,而不是弗裡德曼所說的長期。

    凱恩斯說過一句名言,“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是要死的”。這句話是諷刺那些只看長期,不顧短期問題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是一個極端實用主義者,他頭腦聰明,也很容易認錯,發現理論有問題立即調整,他很擅長針對短期而改變。這是一個改革家、政治人物的良好素養。

    我們接著看弗裡德曼怎麼說。弗裡德曼認為,美聯儲應該為大蕭條負主要責任。這個觀點表面上與奧地利學派相似。但具體原因卻截然相反。

    弗裡德曼認為,大蕭條的原因不是美聯儲發行過多貨幣,情況恰恰相反,是美聯儲採取了緊縮政策,導致貨幣稀缺,經濟通縮,銀行資金不足遭遇擠兌,從而大量破產,整個金融體系陷入信任危機,經濟系統癱瘓。

    從後來的經濟政策來看,當經濟危機來臨時,政府財政部一般採用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選擇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央行則採用弗裡德曼的研究,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避免經濟緊縮。2008年經濟危機時,美國財長蓋特納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就是這樣聯手救市的。

    但是,凱恩斯和弗裡德曼是否解釋清楚了大蕭條的成因呢?

    回顧上面,其實凱恩斯的第二個問題,乘數效應問題還沒解決,弗裡德曼將目光關注到貨幣及金融領域。其實,如果將乘數效應與貨幣及金融相結合,就能更進一步地觸碰到大蕭條的底層密碼。

    到了1929年大蕭條時期,各國經濟危機已經呈現出金融化的特點,換言之,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形式由原來的過剩性危機,轉變為金融危機。

    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更多停留在過剩性危機時代的思維,沒有深入到金融危機的本質。所以,他的乘數理論在傳統實體經濟裡很難解釋的通,但如果放到金融市場上,尤其是貨幣市場上,就能夠揭開大蕭條的謎底。

    1929年這場經濟危機,由金融危機引發,金融海嘯以強大的勢能摧毀了實體經濟,導致市場自我調節機制斷裂,從而引發大蕭條。當然,這是一種宏觀的理解,為了更深入更具體,我們先來回顧一段經濟金融化的歷史。

    在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經歷了“咆哮的二十年代”。當時的私人存款大幅增加,年增長率為8%,失業率長期在4%以下。這一經濟社會發展黃金時期,恰巧在美國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任期之內(1923—1929年),所以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又被稱為“柯立芝繁榮”。

    但是這個繁榮,實際上帶有巨大的金融泡沫,或者叫經濟過度金融化出現的繁榮假象。實際上,從19世紀中期開始,歐美主要國家的金融投機不再是韭菜式的小散活動,而由金融性質的托拉斯巨頭坐莊。

    當時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聖西門思想”,即金融推動工業發展。聖西門認為,成立股份制工業銀行,讓銀行即成為國家工業發展與經濟進步的發動機又成為制動器,既具有促進作用又具有調控作用。

    由於聖西門聲名遠播,其忠實信徒佩雷爾兄弟和拿破崙三世對“聖西門思想”深信不已。拿破崙三世在上臺之前就與法蘭西銀行行長拉斐特、佩雷爾兄弟和福爾德家族一同積極實踐“聖西門思想”。

    拿破崙三世登基後,法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現代銀行體系:商業銀行(法蘭西國家貼現銀行)、工業銀行(動產信貸銀行)、抵押銀行(土地信貸銀行)和互惠銀行(小企業融資的信用互惠銀行)。

    動產信貸銀行成立時擁有高達6000萬法郎的資本,是法國當時最大的信貸結構,王室及眾多法國大金融家都是這家銀行的股東。動產信貸銀行透過工業銀行與大型工商企業交叉持股的方式推動金融資本與工業資本融合。工商銀行的金融資本注入實業,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實業的資金壓力,並極大地推動了大型商業及重工業發展;

    反過來,大型工商企業成為工業銀行的強大後盾和信用保證。透過這種方式,動產信貸銀行控制巴黎6家煤氣公司、電車公司及法國鹽業,建立了兩家保險公司、“泛大西洋公司”及專門服務於巴黎工程建設的“不動產公司”。

    動產信貸銀行對法國鐵路、港口、運河、礦產、自來水等基礎工業及公共建設的推動作用巨大,極大地刺激了法國經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動產信貸銀行還控制了波爾多-塞特、巴黎-里昂-波奔奈斯線和法國西部鐵路線,其勢力還滲透到奧地利、俄國、瑞士、西班牙等國的鐵路公司。這極大地挑戰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霸主地位。

    動產信貸銀行對法國經濟的推動作用產生了巨大的模仿效應。1854年,第一個複製品德國達姆施塔特工商銀行出現後,動產信貸銀行模式風靡全球。不久,美華人摩根創辦了摩根公司,德華人西門子創辦了德意志銀行,日本人澀澤榮一創辦了日本第一家近代銀行和股份制企業——第一國立銀行,還建立了日本近代第一個大企業集團——株式會社。

    利用金融+實體的模式,美國財團高舉高打,藉著電氣技術革命的東風,迅速組建了洛克菲勒、摩根等大型托拉斯組織。

    老摩根的成功源於他對“聖西門思想”的徹底實踐。他利用其銀行家信託公司、保證信託公司、第一國家銀行、國家城市銀行、契約國家銀行等控制的巨大金融資本,整合了通用電氣公司、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U·S·鋼鐵、亞那科達銅山等公司,最終形成了以金融為核心,鋼鐵、鐵路、通訊、礦山、電氣、石油等緊密關聯巨型托拉斯帝國。

    大蕭條之前,摩根的財富霸業已經達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和巴林家族未能企及的高度。摩根財團擁有將近200億美金的金融資產,佔全美金融資產的33%;擁有125億美金的保險資產,佔全美保險業的65%;擁有740億美金的總資產,佔全美所有企業資本的25%。摩根財團167名董事,控制了美國主要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

    摩根最輝煌的兩件事情當屬1901年以4億美金的天價成功收購卡內基鋼鐵和1907年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拯救1907年美國金融危機。

    前面這件事說明,金融業泡沫破滅會很快傳染給其緊密關聯的工業部門,如鋼鐵、石油、汽車、電氣、鐵路等。1907年美國金融危機,最開始由摩根旗下的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大肆舉債而觸發閾值。緊接著,幾百家信貸公司破產,超過30家鐵路公司倒閉。後面這將事情又說明,托拉斯巨頭替代市場機制的強大威力。

    危機爆發後,紐約證交所主席來到摩根的辦公室求救時,摩根派人到證交所宣佈借款利息將以10%敞開供應。由於當時美國沒有中央銀行,摩根臨危受命遊說財團,實施救市計劃,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他“拯救”身負250077美元債務的摩爾斯萊公司,以4500萬美元的超低價買下了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摩根及托拉斯財團的救市行為一定程度上止住了金融市場徹底崩盤,也挽救了投機過度的大型工業部門。

    1907年摩根在危機中的救市表現成就了摩根最後的輝煌,也說明這種模式對市場的控制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不過,在1929年這場歷史級別的世界經濟危機中,摩根財團及世界托拉斯都未能倖免。1929年大危機引發連鎖反應,市場機制在金融投機中完全失靈,新古典範式完美的“自然迴圈”被徹底破壞,經濟進入越陷越深的大蕭條。

    這種金融控制實體的托拉斯模式,金融會將實體經濟徹底綁架。經濟金融化之後,實體經濟就像被一個跑車手掌控,利用金融資本快速疾馳,但是金融一旦遭遇明斯基時刻,立即車毀人亡,實體經濟遭遇重創,容易陷入大蕭條。

    具體的邏輯是,金融部門負責為工業部門輸血,透過高槓杆刺激實體經濟,這樣容易引起資金錯配、風控失當及信貸違約,還有實體經濟盲目擴張;反過來,金融部門往往藉助工業部門如技術變革而大肆炒作股票、債券以獲得投機性融資,從而引發跟風效應助長了金融泡沫。

    所以,大蕭條的問題關鍵在於金融為什麼具有脆弱性,這輛車為什麼容易翻車。我們可以概括為金融的乘數效應。金融乘數效應,如貨幣乘數、信貸乘數、市場超調。

    我們先講市場超調。關於市場超調,最由美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什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外匯超調。這個很容易理解,受某一個外部市場影響,比如歐佩克宣佈石油減產,那麼金融市場的價格反映要遠遠快於實體市場。石油期貨、股票、美元都會大幅度波動,但加油站的石油價格變動可能非常慢,幅度也很小。

    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很強,遠遠實體市場,所以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就大大增加。價格波動,容易引發市場的脆弱性。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數倍於實體市場,這就是一種乘數效應。這種乘數效應,往往是股災、金融波動爆發的導火索。

    但是金融市場波動未必會波及實體經濟,股災未必引發經濟危機或者大蕭條。2015年股災,也沒有引發經濟危機或經濟蕭條。

    第二個和第三個乘數,就容易導致實體經濟蕭條。

    第二個是貨幣乘數。貨幣乘數很簡單,央行發出基礎貨幣,商業銀行都會利用存貸機制來擴張貨幣,信貸擴張越多,乘數就越大,同時風險也越高。央行時常透過調整準備金的方式抑制商業銀行的乘數擴張。

    大規模的乘數擴張,意味著經濟槓桿增加,債務率上升,這樣金融風險就傳染到實體經濟。金融危機傳染到實體,或者引發實體經濟蕭條,本質上都是資產負債表危機,也就資不抵債,債務過高。

    第三個就是信貸乘數。所謂信貸乘數,我們經常說銀行不會雪中送炭,只會錦上添花,就是這個道理。當經濟危機發生時或者貨幣緊縮時,銀行是第一個“雨天收起傘”的人。

    由於資訊不對稱,銀行擔心風險,會大幅度緊縮貸款,即使央行發放基礎貨幣,他們也不願意將貨幣貸出去,這就陷入了流動性陷阱。後來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等利用了資訊不對稱、逆向選擇理論來解釋。

    銀行的表現就符合凱恩斯提出的乘數原理,一旦市場遭遇風險,銀行會大幅度地緊縮信貸,出現過激反應,從而導致市場貨幣緊缺,容易引發實體經濟的債務危機。

    關於具體發生的過程及邏輯,早在大蕭條期間,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很好地利用貨幣乘數、信貸乘數,提出了著名的“債務-通縮”理論來解釋。他指出,由於資訊不對稱,金融繁榮期過度負債的高槓杆化與緊隨其後蕭條期債務清償的困境拋售,是生成信貸週期的重要原因。

    費雪推演了一個可怕的債務螺旋,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連鎖反應:先是債務清償導致資產傾銷;拋售又引發資產大幅度縮水,因抵押資產縮水銀行減少貸款甚至抽貸,貨幣流通減少;企業淨資產大幅度下降,槓桿不降反升,導致資金鍊斷裂而破產;企業破產或盈利下滑,導致產出減少,解僱工人;工人失業,需求下降,市場悲觀,經濟低迷;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悲觀預期又導致貨幣窖藏;貨幣流動性短缺,又導致企業負債加重,進一步縮減產出或引發破產,更多工人失業,市場進一步萎縮,陷入大蕭條的惡性迴圈。

    債務螺旋解釋清楚了金融危機斷送了實體市場的修復和自我調節機制。實體經濟陷入債務惡性迴圈,就意味著市場已經癱瘓。這個理論說明,複雜的金融系統一旦發生危機,很可能導致市場無法快速出清,難以恢復市場均衡。破產急劇上升、債務負擔增加、資產價格崩潰及銀行倒閉等不斷惡化的信貸市場條件,是導致經濟衰退和蕭條的重要誘因。

    簡單總結

    經濟危機不一定會引發大蕭條,1929年這次危機之所以引發大蕭條,是因為經濟過度金融化,銀行大量擴充套件貨幣乘數,托拉斯大量使用槓桿,盲目投資,導致債務高企,金融企業盲目信貸,導致風險巨大。

    1929年股票崩盤時,金融市場引發乘數效應,大幅度緊縮貨幣,央行和商業銀行共同緊縮。前面快速奔弛,後面立即剎車,所以翻車。

    銀行抽貸,實體企業資產負債表惡化,陷入債務螺旋而倒閉。同時,央行緊縮貨幣,商業銀行與實體企業一樣也出現資產負債表惡化,最終也因為擠兌而倒閉。整個經濟都陷入債務螺旋不能自拔,市場機制難以修復,經濟持續蕭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接被上司說是要有本事就走人,沒本事就受著,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