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華雄的武藝與紀靈孰強孰弱,這確實是個問題。

    咱們可以透過兩人戰鬥成績的對比來分析一下。

    一、華雄

    華雄是西涼軍中的猛將,書中說他“身長九尺”,身高和關羽一樣,“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兼具四種猛獸的特點:力量、矯健、速度、敏捷。一看就是個狠角色。

    看一下華雄的戰績:

    1. 汜水關前,濟北相鮑信貪功,派弟弟鮑忠率兵來戰,華雄率鐵騎衝下關來,手起刀落,鮑忠措手不及,被華雄一刀斬殺;

    2. 梁東之戰,華雄、李肅夜襲孫堅大營,孫堅猝不及防,匆忙應戰,正遇到華雄,鬥不數合,營中火起,孫堅倉促敗逃,華雄在後面緊追不捨,孫堅連射兩箭不中,弓折而逃; 3.華雄在後率軍追殺,祖茂換上孫堅的赤襀,引開追兵,又從林中突然殺出,欲偷襲華雄,被華雄大喝一聲,一刀砍於馬下;

    4.華雄到盟軍寨前挑戰,袁術麾下驍將俞涉出陣迎敵,戰不三合,被華雄斬殺;

    5.韓馥麾下無敵上將潘鳳出馬應戰華雄,“去不多時,亦被華雄斬了”。

    6.關羽請命出戰華雄,溫酒之際,鸞鈴響處,關羽回馬入帳,“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華雄確實是個猛將,他在與關羽交戰之前,共有5場廝殺,全部獲勝,斬殺敵將4員。數回合就能打跑孫堅,華雄的武藝相當強悍。

    二、紀靈

    紀靈是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書中說他是山東人,“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還是個力量型的猛將。

    再來看一下紀靈的戰績:

    1.盱眙之戰,紀靈率部與劉備對陣,紀靈“拍馬舞刀,直取玄德”,被關公出馬截住,兩將交鋒,“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稍歇。

    2.徐州之戰,劉備率軍征討袁術,袁術的大將紀靈為前鋒,率兵迎戰,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取紀靈。“鬥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紀靈的命不好,遇到的都是猛人,盱眙之戰遇到關羽,轅門射戟被呂布單手拎入帳中,徐州之戰又碰到張飛,全部都是超級猛將。

    所以說,大家不要認為紀靈很弱,實在是對手太強大了。

    比較華雄和紀靈兩個人的武藝,有一個參照物――關羽,他們兩人都和關羽交過手。華雄是溫酒之際被關羽斬殺,而紀靈則撐了三十個回合。

    現在有兩個問題:

    1.關羽溫酒斬華雄,“溫酒”是多長時間?

    2.關羽與紀靈打了三十回合,關羽有沒有放水?

    曹操給關羽的那杯酒從略微發燙,勉強能入口,直到感覺溫手,需要多長時間呢?

    書中說,公孫瓚參加會盟路上遇到劉備,看到桑樹叢中有旗幟,這說明季節應該是暮春以後。而祖茂偷襲華雄時是藏在樹林中,如果冬天,沒有樹葉,祖茂肯定藏不住,很容易被發現。這都說明,當時是晚春以後,很可能夏季,而汜水關這個地方也還算暖和。

    在這種氣溫下,酒從發燙到感覺溫手,估計也要十分鐘以上吧。那麼關羽與華雄交戰回合數應該至少有十幾個回合。再說說關羽與紀靈的交手。書中說,“玄德兵少,依山傍水下寨”。當時劉備的形勢也並不好,徐州有呂布窺伺,如果殺死紀靈,得罪了袁術,袁術必起大軍來報復,強敵來臨,還有惡虎匍匐在後,劉備的處境就非常被動了。

    關羽與紀靈交鋒,紀靈大叫稍歇,關羽還允許了,甚至還立馬等候,仗打得這麼溫情,在關羽的戰鬥生涯中,也是很少見的。北海斬管亥,延津渡斬文丑時,關羽就沒肯讓對方休息一會兒。以此分析,關羽在與紀靈交戰時放水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硬磕,應該在二十合以內,不會超過張飛所用的回合數太多。

    華雄挑戰,當時曹操麾下還有夏侯惇、夏侯淵、樂進、曹仁、曹洪等人,曹操可一個也沒有派出去,以此看來,華雄武藝至少不應該低於樂進。

    以紀靈的武藝,肯定低於後來出現的王雙(持六十斤大刀),也必然低於斬殺王雙的魏延。

    以此分析,華雄的武藝應在紀靈之上。

  • 2 # 綠野萍蹤01

    十七鎮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袁術兄弟耍了滑頭,隱藏實力,手下第一大將都沒有隨軍前來。其中,袁術第一大將紀靈便被袁公路摁在大本營,失去了與董卓都督華雄正面交鋒的機會。因為沒打過,這二人的武功實力誰更強,就不太好比了。唯一能做參照的,便是關羽與這二人曾經有過交手。

    那麼,以關羽的兩場戰鬥衡量,華雄、紀靈誰的武功更強呢?

    未及一合,關羽斬華雄

    汜水關前,守將華雄威風八面,十七路諸侯中,孫堅最先被華雄擊敗,大將祖茂陣亡。其後,華雄連斬諸侯大將,把幾十萬擋在關外寸步難進。正當袁紹無計可施之時,關羽主動請纓,以項上人頭作保證,去斬華雄。

    在曹操的力保之下,關羽策馬出營。頓時,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諸侯一聽,盡皆失驚。諸侯們聽到這樣大的動靜,心中疑惑,正準備派人去打聽戰況時,“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這一場打鬥,估計一個回合都沒有,應當與後來關羽斬顏良的情節差不多。關羽飛馬出陣,正陶醉在連砍諸侯大將之中的華雄不及防備,青龍偃月刀早掠過了他的脖頸。為什麼就是這麼個細節呢?原因有三。

    其一,鼓聲未停,說明還在“一通鼓”之內,關羽便完成斬將。諸侯還沒反應過來,也說明時間很短,必定是一通鼓內關羽得手,如此迅速,只有斬顏良時能夠相比。

    其二,關羽出戰之前,曹操給關羽斟了一杯燙好的酒,關羽沒喝。斬掉華雄,關羽提頭進了大營,將華雄人頭擲於地上,此時,“其酒尚溫”。此時正是正月初春,天氣寒冷,幹完事酒還溫熱,說明時間極短。

    第三點最重要,這是在為關羽斬掉更重要的顏良預留文字。假若羅貫中在此處就寫正面寫關羽斬華雄的場景,斬顏良時怎麼辦?因為避免雷同,所以不寫戰況,以諸侯的反應和酒的溫度來反映這場戰鬥之短暫,與斬顏良的情況極其相仿。

    大戰三十合,紀靈平雲長

    所以,關羽斬華雄一個回合都沒有。然而,在盱眙戰紀靈時,關羽與紀靈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打鬥之間,紀靈忽然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紀靈估計打不過關羽,便派副將荀正出馬。關羽不願意跟荀正打,荀正以為關羽蔑視於他,便反唇相譏,罵道:“汝乃無名下將,非紀將軍對手!”關羽哪裡吃得下這話,當下大怒,直取荀正,交馬一合,砍荀正於馬下。

    如果以這場戰鬥對比,紀靈彷彿很有實力,武功不在三國諸多名將之下。若以此衡量,紀靈應當比華雄武功更強。但是,問題不會這麼簡單。因為,紀靈後來死在了張飛丈八蛇矛之下,戰鬥過程沒有超過十合。

    關羽武功與張飛差不多,或者略強一點。若是簡單的回合數參照兩人與紀靈的戰鬥,張飛豈不是也可以在十合之間斬殺關羽?同樣,以關羽做參照,也得不出紀靈比華雄強的結論。因為,紀靈三十合平關羽,然後派副將出馬,是一場作秀。

    關羽平紀靈,涉嫌假打

    關羽之所以去戰紀靈,是曹操謀士荀彧搗的鬼。

    當時,劉備在徐州,呂布駐小沛,曹操為防止二人結成聯盟,有意起兵攻打。荀彧卻獻二虎競食之計,讓劉備、呂布相互攻擊,待兩敗俱傷後再從中取事。沒想到,這一計被劉備識破。曹操再向荀彧問計,荀彧又獻驅虎吞狼之策,假漢獻帝詔書,令劉備去攻打袁術。暗中,又把這個訊息透露給袁術。

    劉備接到詔書,糜竺一眼就識破,說,這又是曹操的詭計。劉備也知是計,但這是漢獻帝第二道詔書,雖然是曹操假冒的,但畢竟還是皇帝之名。沒辦法,劉備只得帶著關羽前往討伐袁術。

    雖然出征,但劉備卻不敢招惹袁術。劉備知道,袁術的勢力很大,自己是在各路強敵的夾縫中求生存,誰也不敢得罪。所以,袁術派大將紀靈前來迎戰,劉備唯一的辦法就是假打。叵耐袁術不知其計,紀靈卻是非常賣力的與關羽拼命。即便是關羽假打,也只夠支撐三十個回合。而關羽殺荀正,是被這員無名小將激怒了。同時,關羽也是有意警告紀靈,讓他知趣而退。

    然而,袁術卻不識好人,記著這筆賬,不久又派紀靈去攻打劉備。其時,徐州已被呂布佔領,劉備駐軍小沛。紀靈到來時,呂布因為受了袁術的賄賂不好幫助劉備,但卻能講和。呂布在劉備寨中,發書叫來了紀靈。紀靈進到寨中一看,劉備也在場,便轉身要走,左右留之不住。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呂布這一提,提出紀靈的毛病來了。假若換做華雄,估計呂布是提不動的。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典型的關西大漢,十足的猛將派頭。

    華雄臨陣斬將,紀靈戰績空白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紀靈的武功是不如華雄的。這個結論還可以戰績來佐證。

    十七鎮諸侯兵到汜水關,前部先鋒孫堅與華雄大戰,程普刺死了華雄的副將胡軫。但因袁術擔心孫堅立功,便扣押了糧草。沒了軍糧,孫堅的隊伍就亂了起來。華雄乘機偷襲孫堅營寨,殺了孫堅大將祖茂。

    孫堅戰敗,華雄便出關挑戰諸侯。諸侯之中,袁術部將俞涉出馬迎敵,只打了三個回合,華雄便斬殺了俞涉。

    冀州太守韓馥見俞涉被斬,說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急令潘鳳去戰華雄。潘鳳得令,提著大斧上馬而出。沒多久,探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雖然“吾有上將潘鳳”這句話已成笑話,但是,從後來袁紹取冀州的情況看,潘鳳的確算得上韓馥的上將。作為一鎮諸侯,韓馥佔據冀州應當是有實力的,其中,潘鳳一定也是屢立戰功,武功應當不算很弱。然而,與華雄對陣,卻是“去不多時”便被斬殺。由此也能夠證明華雄的武功實力。

    紀靈的武藝其實也不算弱,一口三尖兩刃刀,重達五十斤。能舞動這麼重的兵器,也是很有些膂力的。袁術實力不俗,作為第一大將,紀靈不會白給。然而,《三國演義》中,紀靈卻無斬殺大將記錄。這一點,也是其輸給華雄之處。

    以上說的,都是《三國演義》故事。紀靈、華雄到底誰的武功更強,也只能演義了。

  • 3 # 邏輯文史游

    從嘉靖版的角度來講,華雄被關羽一回合瞬秒,而紀靈被以逸待勞的張飛不到十回合刺死,而關羽與張飛實力差距微乎其微,從回合數來講,或許紀靈的表現更優異一點。但若我們把劇情也都考慮進去,那麼就能發現華雄的死有輕敵的成分,而紀靈死的卻一點都不冤。

    說華雄是董卓麾下的魔將,這話一點不假,董卓在華雄出戰前嚴肅的告誡他“慎勿輕敵下關”,既是能夠有輕敵的想法,定然有著輕敵的資本,而華雄在汜水關外斬祖茂、追孫堅、殺俞涉、砍潘鳳,已經讓十八路諸侯大驚失色,華雄如此猖狂,諸侯方也沒有誰再敢讓自己的武將迎戰華雄了。華雄更是知道,自己已經解決掉了關內的諸多勇將,自然更不把諸侯們放在眼裡了。

    所以,此時只是馬弓手的關羽,定不會引起華雄的重視,所以不僅華雄覺得這又是個送人頭的,就連關內的人也不會看好關羽。就在這種情況下,關羽僅一回合就殺了華雄,若關羽沒有過硬的實力,就算華雄再怎麼輕敵也不至於一回合被殺,所以此戰多少奠定了關公超一流水準的定位,想必華雄也會後悔自己沒有聽董卓的話吧。

    所以華雄若不是輕敵,絕不是關羽一回合能殺掉的物件。而紀靈被張飛相對公平的刺殺,也是其實力平平的表現。有讀者會說紀靈曾打平關羽,所以他實力不會差。其實從小說劇情來看,當時袁術這條大魚要吃劉備這條小魚,劉備本就沒有兵力,若關羽再把紀靈殺了,那不是更沒有容身之地了麼。所以關羽與紀靈的打鬥是絕對意義的假打,就算是關羽沒有亮出真本事,二十回合後紀靈率先提出了休息,關羽也立馬答應,這一等,再也沒等到紀靈出來,此時的紀靈是絕對意義上的膽怯,自然與關羽的二十回合也絲毫沒有含金量。

    所以,華雄是高手無誤,紀靈可就拉倒吧。

  • 4 # 愛尚文史

    華雄與紀靈,都是一個級別的武將。不過從二人的戰績來看,華雄應該稍強於紀靈。

    華雄是《三國演義》中的風雲人物。出場便以主角光環的形式“威震十八路諸侯”然後關羽的一段“溫酒斬華雄”更是被後世傳為了佳話。

    我們先來看看華雄的戰績

    1、斬殺了鮑信的弟弟鮑忠。鮑忠的武藝如何?見華雄衝出關外,立馬拔馬逃命。如此武藝跟小兵無異。

    2、孫堅引程普等搦戰,華雄在關上遣副將胡軫出馬。孫堅隊里程普挺矛相交,鬥不數合,胡軫被一槍戳死。程普一陣直殺上關。華雄並不敢下關廝殺,反而是以箭雨勸退。

    程普飛馬挺矛,直取胡軫。鬥不數合,程普刺中胡軫咽喉,死於馬下。一陣直殺上關,關上矢如雨下。

    說明以華雄的武藝,打贏程普都成問題。他以箭雨勸退,正是見了程普武藝了得自知難以取勝的表現。

    3、袁術得知孫堅連日內重挫華雄,怕孫堅得了功勞,於是剋扣了他的糧餉。正在孫堅部隊缺糧士氣大減之際,華雄引兵搦戰。孫堅慌忙上馬迎戰。鬥不到數合被李肅偷襲燒掉了僅剩的餘糧,孫堅方不戰自敗。

    堅披掛,慌忙上馬,正遇華雄。兩馬相交,鬥不到數合,寨後李肅軍到,竟天放火。孫堅軍人無糧食,四下裡亂攛。堅撥回馬走,四下裡喊聲不絕。

    孫堅引數十騎逃命。華雄引鐵騎追趕,無奈之戰,孫堅回身又戰,十餘合之後敗走。這時候的孫堅,處於倉惶奔逃之際,而華雄軍隊嚴整,鐵騎無數。孫堅能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擋住華雄十餘合,說明他的武藝並不弱於華雄。

    看一下祖茂的武器“使兩口雙刀”!一個站在地上的短兵器將領,想偷襲在馬上使大刀的華雄,請問他靠得著嗎?估計還沒靠近馬頭,就已經人頭落地了。

    5、斬殺了袁術麾下驍將俞涉。一共用了三合。

    6、斬殺韓馥麾下上將潘鳳,回合不詳。

    綜合華雄的一系列戰役,實際上有很大的水分。他之所以能夠威震十八路諸侯,是因為這些諸侯王公表面上團結一致,實則勾心鬥角。沂水關戰場上,除了孫堅出了全力,其它的各路諸侯,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大將調至前線。

    袁紹的上將顏良、文丑,真的只是催軍未還嗎?在我看來,他們是在為後續的地盤爭奪做準備,在迎接下一場戰爭。身為四世三公的袁盟主,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麾下精兵猛將如雲。但在討伐董卓前線上,他竟然連一個大將都沒帶來,沒有主動出戰過一次。單憑這點,就足以說明“十八路諸侯”的內部矛盾。

    而且曹操等人也都不是等閒之輩,袁紹能想到了,他們都能想到。因此,在討董聯盟前線戰場上,才會出現無將可用的尷尬局面。

    而最先把“勾心鬥角”拿到明面上的,是袁紹的弟弟袁術。袁術見孫堅幾次三番擊敗華雄軍,於是剋扣其糧,致使孫堅部士氣全無,被華雄打得大敗

    堅使人於袁紹處報捷,就於袁術處催糧。或譖:“孫堅乃江東之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可與糧,彼軍必散。”術聽之,不發糧草。堅軍缺食,軍中自亂。

    如果沒有袁術的從中作梗,單憑孫堅一股勢力,足以讓華雄知難而退。華雄的武藝實則在程普之下。程普能打平太史慈,大概有一流水平。那麼,華雄應該是準一流佇列武將,但是從他在孫堅潰敗之際,十餘合擊敗孫堅來看,他應該在準一流頂端,非常接近一流水平。

    然而紀靈也是準一流武將

    紀靈是袁術麾下第一大將。他與關羽單挑過兩次。

    第一次,戰二十合(毛本三十合)不分勝負。不過從紀靈稍歇,以及不敢繼續出戰的舉動來看,他的武藝肯定不及關羽。

    第二次,袁術七路下徐州,被呂布打得大敗而逃,恰逢關羽攔路。紀靈從側面殺出,獨自擋住關羽,救走了袁術等人。

    紀靈能兩次打平關羽,並不是因為他的武藝了得。而是關羽的鬥將特性所致。因為關羽鬥將必須要跑馬拖刀蓄力,否則就爆發不出致命重擊。據統計,在“演義”中,關羽在沒有跑馬,被動接招的情況下,從來沒有秒敗過準一流以上的武將。

    紀靈的武藝應該從張飛考證。張飛與他正面單挑,十合之內將其刺死。而於禁擋張飛十合能夠全身而退,說明紀靈的武藝弱於于禁、樂進等人。大概只能排在準一流末端。

    因此!華雄與紀靈是一個層面的將領,不過華雄的武藝略強於紀靈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比較華雄與紀靈的武力,前提是三國演義。

    華雄是董卓手下除呂布之外的頭號大將,虎牢關之戰原本是董卓派呂布出戰的,但是華雄是主動請纓出戰,這無非就是華雄想與呂布爭功,光是憑這一點,華雄應該有與呂布一戰的底氣和實力,否則華雄哪來的豹子膽敢跟呂布搶功勞?

    華雄

    再看華雄的相貌描述,華雄身高九尺,跟關羽一樣高,都是2.08米,長得又是老虎的身體、野狼的腰、豹子的頭、猿猴的手臂,整個一彪形大漢的極其粗壯形象,呂布的身高是一丈,也就是2.31米,華雄跟呂布站在一塊雖然矮了點,但也算看起來有力量。

    相反,看看紀靈,呂布轅門射戟那一次,紀靈剛進了呂布營門就想跑,結果被呂布一把扯回來,三國演義對此的描述是:如提童稚,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呂布把紀靈提起來,像提一個小孩子一樣,想想也會明白,呂布身高2.31米,紀靈在呂布面前像小孩子一樣,估計紀靈的身高只能算個普通人,也就是1.7米的樣子,比曹操高一點。

    紀靈

    如果你讓身高2.08米的華雄與身高1.7米左右的紀靈單挑的話,你覺得誰會贏?估計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認為華雄會贏,因為將領單挑一般是馬戰,如果一方長得高大,就會佔盡優勢,很可能是華雄傷到了紀靈,而紀靈還夠不到華雄。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靠身高來斷定華雄就能擊敗紀靈,還得看兩人的戰績如何?

    先看華雄的戰績,虎牢關之戰華雄是主動出戰,先是擊敗了江東猛虎孫堅,一個回合斬殺了孫堅手下大將祖茂,然後就是華雄迎戰袁術驍將俞涉,不到3個回合,華雄就斬了俞涉,接著是韓馥手下上將潘鳳迎戰華雄,結果一個回合華雄就斬了潘鳳,最終還是關羽出戰華雄,數個回合斬殺了華雄。

    左紀靈、中呂布、右張飛

    再來看紀靈的戰績,紀靈與關羽三十回合戰平,紀靈與張飛對戰不到十個回合,被張飛所斬殺,猛地一看,似乎紀靈比華雄厲害多了,就拿關羽作為參照物看,關羽30回合戰平紀靈,卻能數個回合斬殺華雄,明明紀靈比華雄厲害了。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看問題要看前因後果,關羽與紀靈的對戰,是因為曹操以皇帝名義下詔讓劉備討袁術,當時劉備主政徐州,曹操之所以讓劉備打袁術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消耗劉備與袁術的實力,然後坐收漁翁之利,劉備當然知道這一點,很明顯關羽也知道,事實上,劉備討伐袁術,也就是做做樣子,並不是真打,主要還是劉備想儲存實力。

    華雄

    紀靈是袁術的大將,劉備並不想和袁術結下樑子,所以讓關羽打假拳,忽悠紀靈,兩人打了30回合,紀靈感覺不對勁,於是大叫暫停,但回去休息了,但紀靈的副將荀正侮辱關羽,關羽才殺了荀正,但沒殺紀靈,是因為關羽明白紀靈是袁術手下頭號大將,殺不得,殺個副將做做樣子可以。

    所以並不是關羽殺不了紀靈,是不想,是因為政治目的,而不是武力的差距,到了後來,劉備已經丟了徐州,也無謂和袁術結仇了,況且這個時候的袁術已經大勢已去,要去投靠袁紹了,所以手下的大將紀靈被張飛速戰速決,不到十個回合就斬了。

    華雄的武力應該在三國中處於二流中下水平,而紀靈則處於三流或者四流水平,紀靈與華雄相比,應該是差了一個檔次的水平。

    華雄

    據說華雄所斬殺的潘鳳是三國時期一名實力強勁的武將,潘鳳是冀州刺史韓馥手下的上將,而冀州又是河北最富庶的州,人才濟濟,也有說法說是潘鳳與呂布齊名,那多半是戲言,但華雄的戰績卻是實實在在地唬住了十八路諸侯,沒有人敢上,最後還是靠關羽。

    要知道在場的十八路諸侯手下還是有不少猛將,比如曹操手下有夏侯惇、夏侯淵、樂進、李典、曹仁、曹洪等將都不敢上,要知道夏侯惇能與關羽十來個回合戰平,曹洪能與馬超四五十回合戰平,這些人也算是二流武將了,武力應該與華雄差不多,但這些人都不敢上,或者不想上。

    紀靈

    雖然袁紹說要是我的上將顏良文丑在這,哪裡會怕華雄呢?但這多半是為了面子,袁紹出來打仗,手下居然沒一個可以戰華雄的武將,這不是失了面子嗎?不過即使真的顏良、文丑來了,也不一定斬得了華雄,顏良也許略勝於華雄,但文丑最多與華雄戰平。

    總之,以華雄一人之力,擋住十八路諸侯不敢出戰,也是一大威懾,這本身就說明了華雄的實力,而這些都不是紀靈所能比的,所以華雄武力遠超紀靈

  • 6 # 不沉的經遠

    華雄和紀靈相比,要華雄更厲害一些。

    確實在面對關羽時,紀靈要比華雄表現好一些。盱眙之戰中,紀靈面對關羽戰了三十合不分勝負。而汜水關之戰華雄面對關羽不僅被斬殺,而且堅持的時間不長。等關羽殺了華雄回來,曹操為關羽準備的熱酒尚溫。按照這個時間算,華雄最多也就堅持了十來個回合而已,表現遠不如紀靈。

    然而關羽和紀靈交手是因為曹操用驅虎吞狼之計。挑唆劉備和袁術相爭。戰前劉備和手下眾人已經知道是曹操的詭計,只是因為有聖旨不得不執行。關羽並不想被曹操當刀使,所以和紀靈廝殺時明顯留有餘地。甚至在紀靈要休息一下時,關羽還放了他一馬,沒有趕盡殺絕。

    所以不能簡單將華雄、紀靈和關羽的交手結果當成兩人武藝比較的依據。從後來紀靈面對張飛僅戰十合就被刺死來看,如果關羽全力出手的話,紀靈最多也就能堅持這麼點時間,並不比華雄強多少。

    考慮到華雄在和關羽交手前曾經連續斬殺了聯軍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將,還都是在短時間內秒殺,其戰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相比之下,紀靈在斬將記錄上明顯不如華雄。

    《三國演義》畢竟沒有嚴格的設定,考慮一個人的武藝高低要綜合考慮他歷次戰鬥的表現。所以這麼看的話,華雄的總體戰績優於紀靈,武藝自然也是更勝一籌。

  • 7 # 大飛熊騎士

    董卓手下的大將華雄和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都是出現在小說的前期,而且都是被十分重用的將領。比如,華雄自告奮勇當先鋒,董卓十分欣喜;而紀靈則常常被袁術委任為大將,多次進攻徐州等等;所以,兩人自然有著一定的本事,那麼他們之間的武藝究竟誰強誰弱呢?

    先來看看二人的戰績,先是華雄:兵戰秒殺鮑信之弟鮑忠;和孫堅不數合平手,兵戰中連續躲過孫堅射來的兩箭,反殺埋伏的祖茂;又不三合斬殺袁術部將祖茂;潘鳳不多時也被華雄斬殺了,此戰後,諸侯皆驚;隨後,關羽溫酒斬華雄;再看紀靈:戰績不多,轅門射戟時,被呂布一把抓住,猶如抓孩童;一次是和關羽大戰三十回合平手;還有一次和張飛打了十回合,被大喝一聲陣殺;所以,單從戰績來看,華雄斬殺了鮑忠,祖茂,餘涉,潘鳳四人;而紀靈不但沒有斬殺過武將,而且基本上也沒有勝過一場單挑,表現遠遠落後華雄。但是,這好像也怪不得紀靈,他的對手都是頂級超一流的武將。

    所以,如果參照關羽,恐怕華雄根本不是紀靈的對手,因為關羽曾經和紀靈打了三十回合平手,而華雄被關羽“溫酒”就斬殺了,這個時間最多也就三到五回合左右,遠遠不及紀靈。即便再加上前面戰餘涉,潘鳳所損耗的體力,華雄還是敗得太快了。但是,這還是不能說明紀靈強過華雄,因為關羽戰紀靈那是得留手,為了不中曹操的“驅虎吞狼之計”,做個樣子而已。另外,紀靈戰關羽三十回合後才品出自己不是關羽的對手,大叫“能和貧僧戰平的沒有幾個”,然後躲入營中避戰。所以,紀靈的武藝是不錯,卻十分有限。不同的是,關羽戰華雄,那是得出全力的,因為在出戰前,劉備陣營就飽受袁紹袁術的質疑。

    因此,戰關羽也不能直接反應出紀靈的武藝,但是,到了張飛戰紀靈就不一樣了,因為不用留手,所以紀靈能戰張飛十回合外加一聲吼才被陣殺,應該具有一流到一流上的實力;華雄從戰績來講,應該有強一流的實力,除了戰場表現之外,還有可以從呂布的態度上來判斷。討董聯盟成立後,本來呂布是要出戰的,結果華雄一路“殺雞焉用牛刀”,自告奮勇了,結果董卓很高興,呂布也沒有意見。所以,呂布瞭解華雄的實力,能得到呂布一定認同的,起碼得有強一流的武藝;反觀紀靈,轅門射戟之時,呂布提他如孩童一樣,根本沒放在眼裡;另外,呂布後期遇到張飛,直接避戰;所以,呂布的態度,可以直接反應武將的實力;

    綜上所述,華雄的武藝強一流,紀靈的武藝在一流到一流上,差了華雄一籌。但是,紀靈畢竟還是有些本事,假如兩人單挑,估計四五十回合平手,之後紀靈必然落入下風。

  • 8 # 大愛無恨劉成

    這個問題不大好回答。因為華雄和紀靈都是《三國演義》中曇花一現的人物。作者在他們身上花費的筆墨太少。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克服困難,透過蛛絲馬跡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方法就是:透過現象推理本質。現象就在他們出場的時候都跟關羽有過交集。

    華雄第一次出場是他主動請纓代替呂布出征18路諸侯的。當時是聯軍的先鋒孫堅已經攻到汜水關,逼近京城。董卓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對策。呂布就理所當然地第一個站了出來。呂布曰:

    “父親勿慮。關在諸侯,布視之如草芥。願提孤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董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

    言未絕,呂布身後一人,高聲出曰:“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見《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就這樣,華雄積極主動地要求上戰場了。

    華雄一到汜水關就大顯身手。他先是斬鮑忠,後又斬祖茂。這還算不了什麼,這都是在亂軍之中斬殺的,有一定的偶然性。更加厲害的是,他臨陣正面斬殺袁術手下的驍將俞涉,又秒殺了上將潘鳳。這一下,震懾了18路諸侯,大家都保持沉默,現場上是鴉雀無聲。後來袁紹覺得尷尬,就率先打破了沉默,也可能是為了激發大家的鬥志吧。袁紹說:“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丑不在,否則豈容華雄猖狂!”

    袁大盟主這不是廢話嗎?還真的不是。俗話說得好:“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袁紹肯定是為了激發各路諸侯的潛力,看看有誰經不起激的。

    這一激,還真的是有效果了。關羽挺身而出了。關羽作為一個縣令手下的馬弓手,如果不是袁紹拿話這麼一激,還真有可能和大家一樣也保持沉默。

    關羽站出來了,曹操鬆了一口氣。因為,作為這次討伐董卓的發起人,他正準備派自己手下的大將出戰,以打破僵局。關羽這麼一站出來,曹操手下的幾位大將就不需要冒險出頭了。不管怎麼,曹操還是挺欣賞關羽的,就給關羽斟酒一杯以壯行色。結果人家關羽還真是會裝,說等斬了華雄以後再喝一杯。於是,“溫酒斬華雄”的千古絕唱演出成功。

    透過這一細節,我們可以知道,關羽斬殺華雄的時間不是很長。因為,關羽回來時,酒尚溫。當時是冬季,一杯酒應該很快就會發涼的。如果是一大壺,就可以涼的慢一點;但是僅僅只是一杯,只要用嘴一吹,就可以吹涼的。所以關羽斬殺應該是前後不到一刻鐘,除去來回跑路需要幾分鐘吧,斬華雄的時間最多用了十分鐘左右。也就是說,關羽不到十合斬殺了華雄。但是這次斬殺,缺乏戰鬥細節的描述,沒有對雙方真正實力體現的具體詳細打鬥的情節描寫。只是強調了關羽斬殺華雄的速度之快。

    但是,如果因此就認定華雄的武功修為不如紀靈那是有失偏頗的。關羽和紀靈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不假,但是那一場戰鬥其實疑點很多。

    第一、紀靈大喊稍歇,關羽為什麼立即同意?這是正確的對敵態度嗎?敵人累了,我不正好趁熱打鐵消滅他嗎?怎能給敵人喘息之機呢?就算是兩人比武,那麼一方因體力不支而失敗,比賽結果也是算數的。不過,體育競技類比賽,有時候可以要求暫停。但是暫停,而不是稍歇。

    《三十六計》第四計,以逸待勞是自己要休息好,而不是讓敵人休息好。敵人越是疲勞,我方越是應該趁火打劫地痛打落水狗。所以,關羽的這一戰純屬敷衍性質的或是也想趁機比劃比劃,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鬥。否則,關羽也很有可能在十合以內斬殺紀靈。

    當時的背景是,劉備被曹操逼得太緊,不得不出兵討伐袁術。曹操是採用了荀彧提出的“驅虎吞狼”之計,促使劉備和袁術互相征伐,他坐收漁利。劉備當然對此洞若觀火,而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才不得不出兵,表示遵從朝廷的旨意。但是,劉備的戰略構思顯然是“出工不出力”式的敷衍曹操。這樣,為了不跟袁術徹底翻臉,就不能對袁術手下的頭號大將痛下殺手。所以,關羽才允許紀靈稍歇。關羽的想法是:“你歇一會兒,回來咱們接著比劃。”

    第二、劉備出征為什麼帶關羽不帶張飛?出征以前,劉備為了留守徐州的人選頗傷腦筋。關羽主動要求留守徐州。結果劉備的態度是這樣的:

    關公曰:“弟願守此城。”玄德曰:“吾早晚欲與你議事,豈可相離?”

    這是《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裡的原話。也就是說,劉備討伐袁術需要謹慎行事。打仗的分寸需要拿捏的準,既不能打輸,也不能打得太狠,要適可而止。關羽處事穩重,把控局面比較容易;而張飛則行事魯莽任性,往往不計後果。因此,劉備考慮再三才決定帶關羽而不帶張飛。

    第三、紀靈稍歇以後,為什麼堅決不再出戰?這就是紀靈的“小聰明”了。紀靈其實明明知道關羽是手下留情了的。因為,關羽的大刀每每將要砍中他的時候,就刀鋒略微一偏,讓他有驚無險。這些紀靈作為一個久經風霜的大將是心中有數的。錯誤的是,他沒有繼續出來和關羽表演下去,也沒有知難而退,及時撤兵,卻派一個副將荀正出來和關羽作戰。這員副將還出言不遜,大肆宣揚是紀靈佔了上風,關羽不配和紀靈繼續再戰。

    關羽這下火了,自己誠心誠意地和紀靈切磋一下武功,你竟然派人來噁心我。於是,關羽一刀將荀正斬了,這就告訴在場的所有人,你紀靈也太不知好歹了。

    關羽一合斬殺副將荀正,三十合戰平紀靈,大家覺得紀靈和他的副將的差距真有這麼大嗎?

    這三個疑點找出答案,就是劉備和關羽的“早晚議事”。他們議事議出來的策略就是:給紀靈以顏色,教訓一下即可,而不是和紀靈拼個魚死網破,讓曹操撿現成的便宜。

    結果也是,劉備指揮大軍打敗紀靈,然後兩家停戰開始相持。

    但是,但從關羽這兩次和華雄與紀靈的戰鬥也無法判斷紀靈的武功是否高於或者是低於華雄啊。但是,我們透過一些細微的枝節就可以窺豹一斑。有哪些枝節呢?

    第一、關羽本人的作戰特點:

    1、對於自己沒有把握打贏的一流高手或者是超一流高手,他就會出其不意地將對方斬殺,而絕不會去一決高低。如對顏良、文丑都是這樣,智取對方,一刀定乾坤。

    2、對於普通戰將,他也是憑實力秒殺對方。像荀正、夏侯存、楊齡、王植、卞喜等等。

    3、對於有把握打贏的高手,又一時斬殺不了的,他就喜歡跟對方頡頏下去。這個時候,對方如果有什麼特殊情況或者特殊要求,關羽絕對不為已甚而允許對方進行調整,然後再繼續比試。比如對黃忠是這樣的,對方馬失前蹄,他也放過對方,允許對方換馬再戰。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華雄應該是第1種情況,關羽是沒有正面直接打敗華雄的把握的,就智取華雄,將其秒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華雄的戰績支援,再加上華雄身高九尺,虎體狼腰是一流高手的形象設計。華雄秒殺上將俞涉和潘鳳也驗證了關羽的判斷,因此關羽不敢麻痺大意,只能迅速將其斬殺結束戰鬥,才能確保萬事大吉。

    而紀靈則屬於第3種情況,關羽有十足的把握打贏他,這才同意他稍歇。否則,關羽肯定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他打敗就是,又何必節外生枝地放他回去稍歇?

    從總的分析情況來看,關羽有把握打敗紀靈;沒有把握打敗華雄。因此,華雄的武藝要高於紀靈。

    第二、從紀靈自己的表現來看,汜水關他大機率應該隨同袁術在場。面對氣焰囂張的華雄,紀靈同大家一起保持了沉默而不敢主動出戰華雄。也可以看做是紀靈的武藝低於華雄。

    第三、從張飛不到十合刺死紀靈來看。大家想想看,關羽30合戰平紀靈,而張飛不到十合刺死紀靈。請問,即使是關羽的武功低於張飛,關張二人的差距能有這麼大嗎?如果,張飛的武功高於關羽許多,那麼古城下,張飛刺向關羽那猝不及防的一矛,關羽還能夠那麼輕描淡寫地躲過去嗎?

    所以,我堅定地認為:華雄是一流高手;而紀靈在超一流高手的張飛手下走不上十合,只能是于禁、馬岱、管亥等同一檔次的二流高手。一言以蔽之:紀靈不是華雄的對手。

  • 9 # 下頁如果我還在

    個人認為是華雄,華雄可是擊敗了江東猛虎孫堅的人,而且麾下四大將還被華雄幹掉一個。紀靈,沒什麼出色的戰績了就,

  • 10 # 淨月暖陽

    紀靈與華雄比,完全不是個,屬於獻人頭的。

    華雄出現的甚是突兀,董卓手下大將,乃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後用赤兔馬和高官厚祿收買了呂布,並沒聽說有華雄這號人物,可當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搶在呂布之前,去汜水關迎戰聯軍。

    華雄出道即巔峰,殺鮑忠、敗孫堅、斬祖茂,聯軍最能打的前鋒,被殺得無力再戰,程普、黃蓋、韓當這些名將,根本無一戰之力,再不出戰。

    等到聯軍主力來到關前,知道孫堅已敗,聯軍中實力最強的袁術,派出俞涉出戰,戰不三合就被華雄所斬,而後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將潘鳳去送人頭了。至此,聯軍無人再敢出戰,這其中有後來小說中著名將領夏侯惇兄弟、曹仁兄弟,可見華雄之猛,可以說威震華夏啦!若無關羽、張飛在場,然後關羽上演那成名橋段,汜水關聯軍就過不去。

    題主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此後關羽也戰過紀靈,而且還打了二十回合,紀靈力怯停戰回營,後來派一副將送死,才被劉備關羽殺敗,紀靈的表現似乎好過華雄。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劉備奉召討袁術,是曹操一石二鳥之計,讓劉備、袁術殘殺,無論誰勝誰負,他都可坐山觀虎鬥,這正是曹操發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所使的離間之計。

    劉備不是識不破,可有天子詔書,不得不去,為此還精心挑選了人員,讓性格暴燥的張飛守徐州,自己帶著穩重的關羽去討伐袁術。

    這種仗,做做樣子能交差就行,不用盡全力而讓袁術結下死仇,而為自己豎一臨近的強敵,劉備不傻,自然也會向關羽交待。

    從戰鬥過程也看得出來,紀靈與關羽的交手,默契滿滿。紀靈先上摸摸對手的底,如果能勝,則順勢掩殺,不能勝再說,這時紀靈是有信心的。可等到與關羽一交手,發現自己打不過,而且差距巨大,這才回營,派出副將送死,自己趁勢一敗,就完活。

    而關羽呢?紀靈明明不是對手,關羽卻沒斬他,還放他回營,有這麼打仗的嗎?只是知道紀靈是袁術大將,斬了不好辦。等副將出馬時,關羽還提醒敵將,不是自己對手,有這樣對敵軍的嗎?紀靈知道關羽本事了,還派出不及自己的副將出戰,那不就是送死的嗎?當那個不知其中奧妙的副將,依然衝上前戰關羽時,關羽則已經懂了紀靈的暗號,一刀斬了來將,隨後你跑我追,一出好戲結束。

    可惜這樣的戲碼,許多人看不懂,還認為紀靈比華雄厲害,還有些自以為數學好的,之後張飛數合扎死心無戰意逃命的紀靈,就推匯出關羽武藝不及張飛,真是顯自己情商、智商都很低呀!

    再分析一下華雄和紀靈之間吧:

    袁術在明知孫堅被華雄擊潰,祖茂被斬之後,本意儲存實力而充當後勤官的袁術,卻主動派出了手下健將俞涉,目的在於出風頭、顯實力,這時不會派出個庸手,即送性命,又丟自己面子。所以俞涉一定是袁術手下數一數二的高手,至少袁術覺得,武藝總得比孫堅及程普、黃蓋等孫堅的一併手下要強,那麼俞涉當與紀靈相當,或者僅次,甚至比紀靈還強才合理。只是許多武將要看交手的物件是誰,俞涉和潘鳳一樣,命不好!如遇曹仁、曹洪這一檔,沒準還能勝之,名揚天下。由此可見,紀靈一定不及華雄,如紀靈出戰,下場和俞涉差不多。(估計沒幾個認為紀靈比孫堅厲害吧?)

    當然,這些都基於演義小說,別在這扯華雄是孫堅所部殺的。小說作者為抬高關羽身價,才把華雄寫得那麼厲害,這也是確有的原因,就這原因,華雄也比紀靈厲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自己家的WiFi設定成別人付費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