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觸底反彈
-
2 # 少年世界
宜將剩勇追窮寇,俄羅斯怎麼會心虛呢?在間諜案剛剛發生的時候,英國是跳得最高的國家,在拿不出證據的情況下就驅逐了俄外交官,同時要求其盟友一道驅逐俄外交官,是俄羅斯在外交領域遭受建國以來的最大挫折。但事件很快峰迴路轉,英國越來越站不住了。先是捷克等十幾個西方國家拒絕接收英國的“建議”驅逐俄外交官,隨後俄羅斯進行單方面調查,將矛頭指向了英國,現在特工女兒也醒來了,出乎意料的沒有幫“救命恩人”說話。事情發展到現在對英國已經越來越不利了。在這種時候,俄羅斯為什麼會心虛呢?相反英國到現在也拿不出任何證據證明俄羅斯就是兇手,而且英國也不在提及“間諜案”了,很顯然英國心虛了。不過心虛歸心虛,英國等西方國家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在外交領域向俄羅斯“開戰”,使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重回“冷戰”狀態,現在目的達到了,至於這個間諜到底其誰殺的,對英國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所以英國已經完全可以不用“理會”俄羅斯和外界的質疑聲了。畢竟,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
-
3 # 登山釣水
英國挑起得雙面間諜中毒案,引發了西方世界群毆俄羅斯的局面,應該說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但俄羅斯迅速做出反擊,怒懟英國14問,令英國三緘其口,至今拿不出確鑿證據!最近又有間諜侄女宣稱只是因為食物中毒引起的,又是軒然大波,區區食物中毒,能讓一個國家冒天下之大不韙加以利用嗎?克格勃的遺風也不是吃素的,這麼低階的把戲梅姨敢玩嗎?食物中毒,讓餐館老闆情何以堪?怎麼只是間諜父女中毒,其他就餐者安然無恙?食物中毒能使人昏迷這麼長時間嗎?連我等看瓜群眾都糊弄不了啊!
政治為了目的,常常不擇手段,不管中毒案是否是俄羅斯干的,歐美群毆北極熊的目的達到了,雖然有奧地利的斡旋,德國的示好,但俄羅斯還是高處不勝寒,寒風刺骨!
俄羅斯戰鬥民族是不會屈服於政治輿論和軍事擠兌的,但歐美持續的經濟制裁,卻使得俄羅斯元氣大傷,包括克里米亞,加上敘利亞連續失血,恐怕普京是焦頭亂額!歐美群毆的目的,肯定不是直接與俄羅斯開戰,經濟制裁,敘利亞拖住俄羅斯,經濟崩潰,從內部瓦解俄羅斯才是他們樂享其成的。
所以站在輿論層面上似乎俄羅斯贏了,但經濟實惠卻越行越遠!英國對俄羅斯的怒懟只是外交辭令的敷衍,其實俄羅斯也不指望英國那出什麼確鑿證據,只是想以此增加新的談判籌碼,逼英國就範!
因此,俄羅斯現在主動出擊,以此藉口,同英國溝通,大國利益之上,區區一個過期間諜才不是他們的目標!
博弈進行中,俄羅斯能否破局,能否從經濟制裁中破冰,才是最終目的。
-
4 # 新文化街男孩
俄羅斯大使主動要求會見英外交大臣,商談前特工中毒事宜,怎麼會是俄方心虛的表現呢?恰恰相反吧。
作為受害特工的祖籍國,關心自己的前國民,瞭解他們的恢復情況是再正常不過了。這不就是西方文明社會倡導的仁愛嗎?如果這都要懷疑,那不就是懷疑你們自己的價值觀嗎?如果這種要求都被拒絕,這還人道嗎?如果事實都要試圖掩蓋,到底誰心虛呢?
其實這次會面要求,俄方並不是為了急於證明自己的清白,而只是要努力公開事實和真像,釐清一些問題。至於最終得到什麼結論,那就好觀眾們的事了。
那個事發後叫囂俄羅斯在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獅子頭”,你敢接受會見請求嗎?你也想挑戰人類文明底線嗎?
戲該收場了,因為天總會大亮。
-
5 # 建章君
這是俄羅斯不肯放過他!
雖然利用的是正常的外交請求,在目前的情況下,反而是英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尷尬!
-
6 # 諶人
俄羅斯的作出這種姿態,是在給特蕾莎梅的荒唐尷尬找下臺臺階,這不是“得理不饒人”的糾纏,也不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做法,而是“君子坦蕩蕩”的胸襟體現。
俄羅斯關於“間諜中毒案”向英國提出的所有建議和要求,都被英國強硬的斷然一口拒絕。但這次沒有,說明英國對俄的敵對強硬態度已有所軟化,這有點無可奈何。因為種種跡象表明,特蕾莎梅拿不出譴責俄羅斯的證據,可能也想大事化小。
俄羅斯的這種主動提議不是心虛示弱,而是給英國出了道難題。英國國防大臣威廉姆森曾公開叫囂過;“讓俄羅斯閉嘴一邊去”!若英俄雙方坐下來談,就已經打了他一記重重的嘴巴。
在這以前普京已經說了,俄羅斯不指望道歉,只是想維持正常的國際秩序。這話沒毛病,還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俄英坐下來談,會緩和已十分緊張的歐俄關係,分化英美拼湊的反俄陣線,為俄羅斯創造合作而不是對抗的國際環境,這是俄羅斯急需要的。
-
7 # Tchanshilam
英俄(蘇)關於間諜的事情每幾年就要鬧一次。每次都是一種感覺,俄華人一副我就看看的樣子看著英華人各種扯犢子,估計心裡在想,就是我乾的怎麼著吧?找出證據算我輸!
關於間諜的事情,我們都想著很神秘很複雜,當然這沒錯。但間諜和軍隊一樣,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所以叛徒都是會被處理的,只是俄羅斯目標太大了,所以這種事情容易被曝出來。雙方政治家對這些事情其實是司空見慣的,偶爾也會上演下激動不已的外交抗議,但那都是演技派,都有目的的,我們看官不要被此誤導就可以了。
-
8 # 閒看秋風999
俄羅斯前特工斯克裡帕爾“中毒”案越來越撲朔迷離,種種傳言五花八門,有“陰謀論”,栽贓,食物中毒,“軍用級毒劑為什麼殺不死人”,等等,不一而足。
全世界所有的網民們都在瘋狂地搜尋諾維喬克Novichok,尋找專家訪談。結論是: 暴露於1mm一下就要喪命。
現在,“該死的”人卻活了,而且一天一天好起來了。
劇情到此時,本該反轉,可是俄羅斯為什麼還要繼續尋求途徑和方法來自證清白呢?
俄羅斯要求和英國一起調查的請求在《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中被駁回;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的要求同樣沒有被透過。
無奈之下,只好回過頭來再次轉向英國外交部要求配合。這一系列舉動又給了這個事件增加了幾分神秘感。
宣告說,“現在,在本週聯合國和國際化學武器監督機構的努力失敗後,隨著受害者狀況的改善,俄羅斯人似乎在尋求一種不同的牽制策略。”
英國政府一直都認為俄羅斯是這起襲擊事件的幕後主使,但是又沒有辦法拿出確鑿的證據。
好戲還在後頭,現在下任何結論都為時過早。
-
9 # 優己
肯定不是心虛,而是俄羅斯向英國討要保密費!看好這一次英國大出血,會滿足許多俄羅斯想都不敢想的好處!因為俄羅斯還有一張籌碼牌沒打出來!那就是英國特戰人員在敘利亞使用化武的直接物證與人證!
英國一直在向敘反對派輸送化學武器,並多次使用化學武器栽贓敘利亞政府軍。這一次在東古塔戰役中,俄敘聯軍將其人贓俱獲,這是促成英國借間諜外交事件來轉移國際視線的主因,俄羅斯也知道英國想要幹什麼!而普京也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好處!比如,英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同時使得普京的支援率暴漲百分之十。這也可以理解為明爭暗幫!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德國的舉措上看到蛛絲馬跡,比如,德國在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之後立馬跟俄羅斯談判合作事宜。德國肯定也看出了英國心虛。
俄羅斯現在在烏克蘭問題上有求於西方,由於美英等國挑撥烏克蘭起來鬧事,這讓俄羅斯非常頭痛,因為俄羅斯進出黑海都必須經過烏克蘭領海!俄羅斯應該會跟英國談判該問題!
-
10 # 顏二哥有言23
俄羅斯主動要求會見英國外交大臣商談間諜中毒案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當此案雙方的一系列情緒化的反應過後,要想事情的妥善解決,持續的情緒化是無濟於事的。俄羅斯表現為主動,可以想象是它有了冷靜和反省的過程之後,才做出的。任何衝突,無論是人與人之間,族裔之間,宗教之間,國家之間。坐下來溝通是唯一最佳的解決方法。而正面衝突力度的加劇,甚至戰爭,或許可以透過一時的輸贏把衝突暫時打住,但這樣的解決方式不是永久,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隨時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就問題就會死灰復燃。我曾記得普京本屆總統在勝選的感言強調:俄羅斯今後將會致力於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國際糾紛。如今的“間諜中毒案”恰好是是一次可以讓俄羅斯積極表現的機會,不要錯過!在任何層面的衝突中的主動示好,從來就不應該看作是心虛和軟弱的表現。相反,它是一種善意和智慧的象徵。應該值得鼓勵和欣賞。
與此同時,我也注意到了普京在土耳其安卡拉的俄土伊三方首腦會議過後,於4月7號主動打電話給法國總統馬克龍,向馬克龍通報了安卡拉會議的情況,同時釋放了某些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意願。可以說這又是一次普京的善意表態。
對於普京的一連串善意舉動,毫無疑問,我會對他的看法會有所改觀。心裡會為他鼓掌一次。希望他再接再厲,作為一個世界範圍內主要強權之一的首腦,致力於把俄羅斯帶入國際大家庭,這是俄羅斯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人民之福。期待他能夠做的更好!
回覆列表
4月7日,俄羅斯駐英國大使亞歷山大.雅科文科以私人函件的方式向英國方面發出請求,要求會見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以商討斯克裡帕爾父女中毒案的相關事宜。英國的回答是“已收到請求,將在適當的時候予以迴應”。這本來是個很正常的溝通方式,但卻被輿論過分解讀了。有的說俄羅斯主動聯絡英國是想“大事化小”,是一種心虛的表現,也有的人將其解讀為英國為什麼不見面?那是因為英國至今也沒能拿出足夠的證據,所以不敢見面,也是心虛的表現。那究竟是誰心虛了呢?
一,中毒案的各種猜測
由於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父女中毒案至今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定論,所以導致各種假訊息和諸多無端揣測的觀點氾濫。有人用神經毒劑A234的產地來推測誰是肇事者;有人用尤利婭這麼快甦醒來論斷中毒案是個“局”;還有人用身在俄羅斯的尤利婭堂妹的“食物中毒”來說明中毒案是“謊言”。其實,這種邏輯都毫無說服力,都經不起推敲。誰生產的毒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的“使用者”以及“流出”的途徑。而“食物中毒論”和“甦醒過早論”就更不靠譜了。從尤利婭昏迷到甦醒也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了,以當今社會的科技水平和醫療技術來說,這意外嗎?軍用毒劑只是殺傷力大,但卻並非不可治癒。即使被核輻射了,不也有被治癒的先例嗎?“食物中毒論”那就更不靠譜了,一個身在俄羅斯的人又怎麼能知道和斷定是“食物中毒”的呢?還有一種觀點也同樣不可取,那就是總是拿過的事情來武斷的得出現在的“結論”。比如拿當年英美兩國用“洗衣粉”來當作“化武樣本”的事件來論證中毒案,來斷言中毒案是英國的“陰謀”,比如拿“卡庭案”來說明俄羅斯有“前科”。這樣的邏輯不科學、不辯證,得出的結論當然就沒有說服力。據事後的解密證實,當年的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是以色列摩薩德提供的,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和誤導性,既然是有目的“誤導”,那鮑威爾手裡拿的就絕非是“洗衣粉”,而且以色列提供的“樣本”。同理,用“卡庭案”來證明俄羅斯的“前科”也沒有說服力。卡庭案發生於二戰期間,是蘇聯時期的事情,和俄羅斯又何干呢?所以,無端的聯絡和猜測都是不辯證的。
二,是誰心虛了?
中毒案出乎意料的發酵已經引發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嚴重的外交危機,已經由外交戰向全面對抗轉變。對雙方,尤其對俄羅斯來說,已經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如果是單純的外交戰,俄羅斯尚能應付。可面對接下來的經濟制裁,俄羅斯還能淡定嗎?就在昨天,美國又公佈了對俄羅斯24名個人和14家企業的最新制裁措施,其中就包括普京的女婿,而制裁的理由是“俄羅斯在全球範圍內的一系列惡劣行為”,很顯然,美國也在暗指包括這起中毒案。面對這種壓力,俄羅斯能淡定嗎?俄羅斯肯定會設法將事態壓制下去,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要和英國商討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斷定俄羅斯心虛了,那也只能是一種猜測。而英國方面雖然沒有及時答應,但也沒有拒絕,只是說要在適當的時候。這當然也不能成為“心虛”的理由。難道你說什麼時候見面,我就必須答應嗎?所以,以這種邏輯來對事件論斷真的不敢令人恭維。
三,中毒案還會如何發酵呢?
中毒案發酵到現在,其實已經“覆水難收”了。真相已經不是雙方關注的焦點和博弈的目的。對西方來說,就是充分利用這個“藉口”圍剿俄羅斯、打壓俄羅斯,使俄羅斯不能在世界範圍內再到處橫衝直撞,壞了西方制定的“規則”。他們的下一步做法肯定是再加一把勁,對俄羅斯經濟進行毀滅性打擊。即使不能令俄羅斯屈服,但至少要讓俄羅斯幾年翻不了身。而俄羅斯除了在輿論上想盡一切辦法回擊外,重點考慮的將是如何應對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並不懼怕政治孤立和軍事衝突,它唯一頭痛的就是經濟制裁。因為烏克蘭問題被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已經使俄羅斯透過西方資金和技術建立新經濟體系的願望落空,如果西方國家繼續“釜底抽薪”式的制裁的話,俄羅斯的經濟很可能被擊潰。試想,如果經濟崩潰了,俄羅斯還能在世界上擁有現在的地位嗎?所以說,為了國家的根本利益,即使是主動求和,那也是一種戰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