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河洛愚夫

    先去俺老家的王鐸故居瞻仰一下,然後仔細揣摩一下他家牆上的那些王鐸留下來的書法石刻,再然後就是買一套王鐸的碑帖拓片回去臨摹。

    其實我也不會書法,至多就是看看而已,王鐸書法不錯,日本人很欣賞,他家中的牌匾“神筆王鐸”就是小鬼子給的,說是“小鬼子”並沒有說錯,因為這傢伙曾是駐孟津的侵華日軍。

    雖然書法不錯,但是並不出名,跟他本人的經歷也有點關係,我之所以知道,因為我家距離他家只有幾百米的距離,正經的鄉黨。

  • 2 # 白俄羅斯重泉說

    王鐸是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與董其昌齊名。

    他的書法取法於鍾繇、王羲之、顏真卿以及米芾,下筆厚重,筆力雄健,強調筋骨,擅長行書、草書,書法在吸取古人筆法精華之上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字型變化無窮。

    他的書法線條對比強烈,行書草書行筆速度較快,揮灑自如,給人一種氣韻貫通,一氣呵成之感。

    學習王鐸書法,也應多觀摩學習鐘王及顏真卿、米芾書法的運筆,技法,因為王鐸書法是脫胎於他們,而且王鐸書法強調取法古帖,尤其要學習王鐸書法的佈局,這是他書法尤其突出的優點。

  • 3 # 麓風軒

    學習王鐸書法,首先要了解其筆法特徵和取法淵源。王鐸的書法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啟功先生曾贊其書法雲:“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很多朋友喜歡王鐸行書,今日把王鐸行書筆法學習的六大“金律”,分享給各位書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源於二王、自出新意

    王鐸取法高古、身體哦力行,終於一生臨習二王。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師古而不拘泥於古,在其作品中有古有新意。如“老”字有王羲之神韻,“塞、比”彷彿王獻之結體,“圖”字卻有米芾的筆意。

    二、一欹一正、變化多端

    在行書當中,王鐸為了追求線條的美感,不拘泥於筆筆中鋒,常常以側鋒求得筆勢,如下圖四字中鋒側鋒並用,變化多端。

    三、多用方折,以筋見長

    王鐸行書當中,方折多餘圓轉。方筆峻峭,精神煥發;圓轉沉雄,精神內斂;方中有圓,圓中見方,下面四字中方筆突出,但也有圓轉筆意。

    四、提按變化、法度森嚴

    寫行書最要注意用筆的提按,而不是一味地拖筆,唯有提按,可見精神。王鐸寫字法度嚴謹,在一筆當中有提有按,使得筆畫富於變化,如以下四字在提按上把握的非常準確、筆筆精到。

    五、有輕有重,疾澀相間

    用筆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形成筆畫上的粗細變化,豐富了線條的內容,強化可線條節奏。如下列四字,“從”字重而澀,“草”字重而疾,“歌”字輕筆,“此”字快捷。

    六、枯潤相映,對比強烈

    王鐸的墨色變化非常豐富,他善於運用筆觸的輕重,墨色的濃淡,以表現筆畫的枯潤效果,使作品產生強烈的枯與溼對比,如下列四字中“變、人”的枯澀,“盡、時”的潤溼,形成一種節奏變化。

  • 4 # 汶水才子

    1.對王鐸書法藝術風格要認清。王鐸博學多識,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王鐸在明末曾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清軍入關後,率百官出城降青。後被清朝廷授予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重點還是因其博學多識,書法尤為特色,俗稱神筆王鐸。

    2.王鐸書法擅長的亮點。王鐸特別是擅長行草,得意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等大家書法技藝精髓。世人有說其學米芾字能亂其真。可見王鐸書法功底深厚。

    3.王鐸書法筆法功力極強。其作品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盡致,給人一種震撼心魄之感和雄渾氣勢。在明末清初超過當時的董其昌大師。雖其在明代遺民中的口碑不好,但是書法貢獻不可被抹殺。

    4.如何學王鐸書法。就要以其精品書法作品臨習。觀其神、臨其質、學其變、用其精,如王鐸草書《唐詩卷》,凡是看過此作的無不被其浩浩蕩蕩、奔騰不已的氣勢感染,字形忽大忽小,左右一側,動感極強,點畫沉著而又酣暢。每行數字或一字不等,墨色枯潤相間,白疏黑密的藝術效果豐富多彩。雖亂頭粗服大寫意卻渾然一體,不失法度,氣貫長虹。其行書多見米芾味道,臨習其作要富於思想感情於其中,點畫起伏不定,結體粗狂優雅,是我們後人值得一學的書法大師。

  • 5 # 不二齋

    王鐸何許人也?

    王鐸明末清初著名的書法家,他在書法上主張學習古人,他說學習書法不通古法“為俗筆也”,他自稱書法“獨宗羲獻”。

    但仔細看他的書法,卻不僅僅侷限於王羲之和王獻之,雖然他對王羲之的書法進行了進一步的解構,他對於米芾、顏真卿的書法也進行過很深入的學習。

    在學習書法的努力程度上,王鐸所下的功夫可以說遠遠超過當時的其他書法家的,他自稱“一日臨池,一日應請索”,獨創了一條臨創結合的學書道路,區別於傳統的文人書法,給後人專業學書法者以啟發。

    其書法的影響

    雖然在當時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卻是對當今書壇影響最大的書法家之一,被稱為“神筆王鐸”,日本書法界更是對王鐸讚譽有加,稱“后王(鐸)勝前王(王羲之),王鐸對於當今書法的影響也延綿數十年不絕。

    如何學習王鐸書法?

    那麼要學好王鐸書法,我認為首先要有一定的行書基礎,最好不要直接去學習王鐸的書法,最好先從王鐸書法的根部入手,首先學習王羲之的《聖教序》,以聖教序作為行書的入門,瞭解行書的結構、用筆和章法的規律,再去學習王鐸就會輕鬆很多。

    王鐸的“漲墨”的運用,以及大開大合的用筆,很容易給初學者以誤導,容易學到他的氣勢卻不容易學習他的內涵,很容易走向浮華、粗野的道路。

    我上學的時候也非常喜歡王鐸,他的書法無論行草書都氣勢恢弘,加上長條幅和漲墨的運用,其視覺衝擊力非常的強,若看他的真跡更是震撼,所以我曾經迷戀過一段時間的王鐸書法。

    但是練習王鐸久了就會發現,筆下所能表達的東西越來越少,看似狂放的筆下總感覺少了一點矜持和內涵,有一種強烈的情緒發洩之後的空虛感,沒有了那種初學的快感,也很難再寫下去了。

    後來學習了王羲之的聖教序才發現,王鐸的很多東西其實就是來自於王羲之,之前很多不明白的筆法和結構也越來越清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重新回到王鐸,感覺豁然開朗。

    如果說學習王鐸的書法是學習一家門派,那麼學習王羲之就是在修煉內功,就像張無忌學會了九陽神功,在光明頂上可以以任何一家的功夫一招打敗這家功夫的掌門人,厲害的不在於功夫本身,而在於張無忌會九陽神功,有深厚的內功作為支撐。即使學壞了,有九陽神功護體,一樣可以化險為夷。

    所以說表面功夫易學,內家功夫難修煉,學習王鐸書法,或者說是明清時期的書法,一定要有魏晉以前的書法作為基礎,學習帖學書法的基礎就是王羲之和王獻之,這是內功,是書法家的必修課。

    關於具體的學習王鐸的書法,我的主張是精臨為主,通臨為輔。

    王鐸的書法多是長條尺幅,字勢非常的連貫,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習慣整體的臨寫,但是這樣的學習很粗放,是一種泛泛的學習,這種練習方法是學習不到王鐸書法的精髓的,要想學好王鐸書法,還必須要從小處著手,去探索和發現王鐸書法的細節之處。

    單字練習

    單字和筆畫是一個書法家書法表達體系的基礎,對於單字和筆法必須精細的去學習。具體的精臨的操作是透過大量的單字的練習去學習和理解王鐸書法的基本的筆畫和筆法,掌握他的結字和用筆的規律,這也是學習任何一本字帖的必須要做的功課。

    字組練習

    和學習楷書不停的是,楷書練習完單字以後可以直接去練習章法,而行書由於字和字之間充滿了直接的用筆關係,需要單獨拿出來進行訓練,單字之間的關係是行書氣暈的紐帶,沒有了字組,就沒有了整幅書法的連貫的氣勢。

    字和字之間的組合是非常有技巧的,不懂字和字之間的組合去寫行書,很容易寫成一團亂麻,透過臨寫王鐸的單字組合,學習和掌握行書單子組合的規律,為下一步的創作做好準備。

    單行練習

    練習到這一步,基本掌握了王鐸書法的筆畫結構和字組組合,透過單行的練習去了解王鐸書法的行氣,領略神筆大師的氣勢,王鐸的每一行行書左右的擺動都非常的大,很多的字都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是學習王鐸書法一定要注意的。

    章法練習

    單行練習能夠過關的話,章法問題基本不在話下,此時可以進行大量的長條書寫,去訓練王鐸書法的章法,掌握王鐸獨特的漲墨墨法和左右擺動的行軸線。

    這個時候的書寫就不要太過於謹慎了,是考驗學習者膽量的時候了,觀察當今書壇也可以看出,王鐸書法寫的好的一般是40歲左右的強壯年,這個年齡的書法家精力充沛,同時又有很長時間的功力的積累,有膽量、有功夫才能學好王鐸。

    關於創作

    學習王鐸書法,最初的創作應該採用我之前提到的一種方法:“套公式法”,找到一個內容,直接往王鐸的書法作品裡套,其大小、粗細、長短完全根據王鐸原作來書寫,這樣既練習了章法,又學習了創作,一舉兩得。

    一些朋友擔心這種學習方法缺少創造力,是完全的模仿古人,毫無創意,但是他不知道摹方式是創意的基礎,這樣的模仿多了,自然能夠找到王鐸書寫的規律,然後把這種規律為我所用,自然能夠寫出自己的東西,連模仿都做不到,何談自己的創造呢?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學習書法要去臨摹古人的字帖,古人的字帖,古人的字帖裡已經包含了書法的時候的技法,臨摹字帖就是模仿,透過模仿掌握學習的書法的技法,有了這些技法才能去表現,才能去自由的揮灑,才能上升到道的層面,道法自然的基礎是技近乎道,而模仿是學習技法最好的方法。

    其實,學習王鐸書法不僅僅是學習王鐸的書法,更是透過學習他的書法掌握了一門學習書法的方法,學會了這種方法,無論以後是學習趙孟頫、米芾、顏真卿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學習書法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個人的努力和機遇,造就了各個時代的書法大師。

  • 6 # 千年蘭亭

    在歷史上有成就的大草書家中,王鐸是一位比較突出的代表性人物,他開創了中國書法史大草創作的新紀元,他在大草創作上作出的重要貢獻是中國書法史上震爍千古的燦爛篇章,其中,他對作品“氣象”的深入研究、大膽探索為他的成功加分增色。

    王鐸所生活的年代恰逢董派姿媚秀韻之風盛行,而他不為時風所囿,探覓淵源,取法高古,以振流俗萎靡,復興書壇。王鐸取二王之神韻、米芾之矯健、魯公之渾穆、漢碑之古拙,博採眾長,融於一體,形成了恣肆沉雄的獨特風貌,徹底顛覆了當時的審美時風。

    王鐸作品恢弘而又沉雄的氣象,來源於筆勢,筆勢來源於筆法,沉雄來源於筆力的挺健。審視其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參差錯落的行間分佈,猶如海面奔浪撲面而來;淋漓酣暢的漲墨法,猶如重錘落地,渾厚有力;氣韻環繞的遊絲細線,如同鋼絲堅硬有力;欹側俯仰的結體,隨意挪位,變幻莫測。

    王鐸的用筆特點是既豪宕又沉著,以沉雄頓挫為體,以飛動變化為用,若錐沙印泥,險峻而又粗獷穩健,氣勢磅礴。

    學習王鐸可從大處著眼於對王鐸整體風貌的熟識,小處著手於用筆、用墨和章法的強化。

    學習王鐸,要解決好幾個問題:

    1、提升膽識。多看、多臨古代優秀碑帖,以古為師,敬畏經典。開啟眼界,才能提升膽識,古人云:學書不外六個字,“練、練、練;膽、膽、膽”,是也。他的很多大草立軸如《高適詩軸》《臨王筠帖》《鄭谷華山作》《觸意之二首》《臨王羲之遠嘉興帖》等,都是可資借鑑和學習的範本,從中可獲取很多大草創作必備的重要資訊。

    2、開拓胸襟。草書難,大草尤難。不是任何人都能寫得好大草的。首先要有寬闊的心胸,高曠的襟抱。作品的格局、格調就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折射,這裡有先天的因素,但更有後天的修煉。所以,養就胸羅萬有、觀花匪禁、吞吐大荒的才情、性情和豪情是寫好大草的前提。

    3、讀書養“氣”。“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真實存在的近乎於玄的、只有在中國傳統哲學體系中常常被提及的一種文化現象。“腹有詩書氣自華”,有的時候只能透過讀書來解決。蘇東坡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

  • 7 # 魏保良

    王鐸書法多為筆酣墨飽的行草書,用筆多得王書筆法,結字在米芾欹側基礎之上程度更甚,章法上恣肆任性,揮灑自如,跌巖起伏,有橫掃千軍之勢,用墨較前人更有發展,多用漲墨。

    王鐸書法較徐渭、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書法更容易上手,主要是因為保留二王筆法更多,更具規律性,但這並不代表王鐸書法容易學。

    還有,王鐸行草書曲曲盤繞的特點最易讓人步入誤區,只顧畫線,而缺失內涵,這也是很多人易犯的毛病。

    另外,學習王鐸書法,對於選筆、選紙等具體細節也需注意,如選筆最好選擇鋒長的兼毫的稍大一點的毛筆,紙張最好選擇洇墨效果較好的生宣,如此更易把握漲墨效果等。

  • 8 # 簡淨居主人

    中年後孟津博採眾長,廣泛深入學習了顏柳、米芾等明家名跡,加之融入尚態時代審美精神,所書氣勢雄強,縱橫捭闔,連綿狂放,不可端倪,留下了大量以高堂大軸或巨幅橫卷為主要形式的行草或狂草書作,它些作品個人風格強烈而成熟,也不乏出現了一些草率應酬之作。個人覺得這個時期的作品不易把握,留待個人技巧精熟、審美層次較高後再研習更好。

  • 9 # 曲克成書法

    王鐸早期的書法作品和晚期的書法作品差別挺大的。早期的作品工工整整,比如他所臨的王羲之《集字聖教序》,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神形意都十分接近原帖的,可以說是一個臨帖高手,萬中無一。

    當然世事難料,我們看見王鐸老先生年輕是的作品,根本不相信後來的他,寫出了這麼放蕩不羈,狂放自如的書法。就連沒有學過書法的人,前後對比一下王鐸老先生的作品,也是會讓人大吃一驚。很多人不敢想象。當然要了解這其中變化原因,不妨讀一讀他因降清而被列入《貳臣傳》,就會有所體會了。這也是被後人所垢病的地方。在傳統的文人世界裡,“功成名就”就是文人士大夫的畢生追求,現代人是很難領會到的。受此牽連,他的書法也遭遇冷落,曾一度無聞塵世間。

    王鐸老先生的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這是大多數人對王老先生書法評價。我去年也是寫過一段時間,與君一閱。不妥之處還望雅正。

  • 10 # 問渠堂主LLW

    王鐸,字覺斯,河南孟津人,系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其書法與董其昌齊名,他隸、楷、行草俱佳,有“神筆王鐸"之稱。現就如何系統學習王鐸書法談幾點個人看法:王鋒所處的時代,是趙董書風的籠罩時期,尤其是董派書法盛行,競尚柔媚之積習,而少奮發為雄之氣概。而王鐸、黃道周、倪雲路等,力反時流,認激越振盪的才情,雄強豪邁的風格,標新立異,名震書壇。三人中尤以王鐸最為突出。其行草書成就最大,對後世影響較廣。學習王鐸書法,(一)要植根於傳統。王鐸的師古臨帖是最具特色的。他一生都在勤奮地臨帖學習,從呀呀起步至老到成熟之年,可謂退筆成冢,積紙成山。他的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此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研究最為深入。現今能看到的其最早的臨習作品確實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均足以與古人比肩。(二)要師古而不尼古,自化成家。王鐸學古,更善於變古在創作中隨性變化。王鐸行草書常誇張其落筆形態,落筆如高山墜石,翻毫運筆成新法,鋒芒畢露,點畫狼藉,極力追求用筆的變化。(三),講究用墨變化。用墨的多樣化是王鐸為中國書法開闢的一條新的領域。首先善於用漲墨,大膽潑辣,往往在開頭和中間需要重新蘸墨之處,飽蘸水與墨,落筆沉重,任其飽漲成團,突破了書法的墨象,使書法美的概念更加寬泛。特別為當今書法走入展廳,創作上追求視覺衝擊力提供了新的線索。(四)任情恣性,勇於開拓。王鐸的行草書,無論是用筆、用墨還是結體章法,都表現了鮮明的個性,開拓了新的氣象。他的結體纏繞相續,疏密結合,枯溼相宜,大小跌宕,率意而又不經意。尤其是巨幅作品善於造險從而產生了強烈的節奏感。他的章法,除了臨習古人字字獨立的款式外,大多注重大超大落,大開大合,在靈動恣肆中又具有沉鬱凝重的感覺。蒼潤互補,飛白自然,縱橫有象,變化無窮,充份表現’王鐸無窮的創作才能。總之,我們今人學習王鐸,除了學習他作品本身以外,更應學習其敏而好“古”,力反時流,獨創新風的學書過程和方法。

  • 11 # 無聊就聊陳棟

    任何學習先都是摹仿,學著學著你就有想法了。往後全看你自己啦!思齊想超,天分耶造化耶!

  • 12 # 琴音萬古

    焦晃。要說今人誰見過康熙?焦晃演飾康熙有帝王之氣質,含蓄,令下臣猜摸不透。

  • 13 # 林慶逢

    僅憑讀王帖或臨幾回王帖是很難對王鐸書法有什麼見解。我現將我臨寫的幾件書作晾出,供同好品味。

  • 14 # 萬讀手

    先學羲之,獻之,米芾,再學王鐸

  • 15 # 孫慧軍書法

    不管學誰的書法首先要懂得書法史,首先就是臨帖,書法沒有捷徑,在臨帖中慢慢領悟。

  • 16 # 寂墨齋

    學王鐸習王鐸,只能做到形似,要取法乎上才能形神兼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主幹網路頻寬?